1. 隐性收入的简介
从收入公开与否的角度考察,居民收入也有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之分。
其中,显性收入是指公开的账面收入,包括账面上记载的或申报纳税的工资收入、实物收入、房租收入、金融资产收入、合法经营性收入等;而隐性收入是指未公开的账外收入,包括账外存在的个人福利、隐性财产收入、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等。相应地,居民收入差距可分为显性收入差距和隐性收入差距。
通常,我们在报刊、杂志、书籍等媒体上看到官方公布的有关某一时期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数据上与非官方的学者、研究机构得出的基尼系数相比要小一些。譬如,1995年全国的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0.389,中国社会科学院得出的结果是0.445,而同期,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的外国学者却认为是0.452。究其原因,如果抛开计算方法的选择差别、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等因素,应该说,是由于官方公布的数据更多的是反映居民之间的显性收入差距,基本涉及不到隐性收入差距,而非官方得出的数据虽不能说是完全准确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既反映了居民之间的显性收入差距,又反映了部分隐性收入差距。说到这里,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无论官方公布的数据还是非官方得出的结果,都无法准确地反映居民之间的隐性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这与收入统计资料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有关。诸如,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仍存在;统计过程中出现实物收入部分遗漏;纳入统计的实物收入还难以在计量上进行准确的“货币化”;高收入者怕“露富”;各种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非法非正常收入的隐瞒等因素使得统计出来的数据未能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隐性收入差距。
2010年8月,一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关于灰色收入课题的研究报告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思考。
王小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认为,从2005年到2008年的三年间,游离于统计数据之外的隐性收入,用甩开GDP增速近20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飞奔,膨胀了91%,其中,20%位于收入金字塔上层的人们拿走了80%以上的财富,与钱权交易和垄断利益等密切相关的“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城乡最高收入家庭与最低收入家庭的实际人均收入相差65倍。
2. 经济学家为什么把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也包括到收益里
显性成本是指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一般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成本都是显性成本,销售收入减去显性成本以后的余额称为账面利润。从某种角度讲,显性成本反映的是实际应用成本,可以在产品价值中得到反映并具有可直接计算的特点。
隐性成本指公司损失使用自身资源(不包括现金)机会的成本。相对于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而言,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例如厂商自己投入的资金的利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应得的报酬。
全部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机会成本,就是说只有总收益超过了显性成本跟隐性成本的总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到了收益,那这项投资就是值得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A离职去开一家服装店,投资100W,一年后店铺账面利润是20W,这个20W,就是扣除了显性成本后的利润,如果只考虑显性成本,A开店似乎是赚钱的。但是A如果把100W存银行一年能拿利息10W(假设),A没离职一年后工资奖金什么的能有个20W,还有A开店承担的风险成本等等隐性成本如果算进去后,A其实是亏损的,就是说A去投资开店其实还不如不开店。
3. 产生金融服务失误有哪些原因
1.金融服务质量构成的特殊性:与有形产品质量的技术质量相比,服务质量是由技术质量、职能质量、形象质量、真实瞬间构成。其中,技术质量是服务过程中的产出。职能质量是在服务推广过程中,客户所感受到的服务人员在执行职责时的行为、态度、着装和仪表等给客户带来的利益和享受。形象质量是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形象。真实瞬间是服务过程中客户与企业进行服务接触的过程。一般来说,技术质量有客观的标准,容易为顾客所感知和评价,而职能质量、形象质量和真实瞬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对金融服务质量的认可取决于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和金融服务的接受者,而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和金融服务的接受者对同一服务产品的质量认识并不相同,特别是金融服务接受者对金融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但要考虑服务的结果,还要注重服务过程的质量。
2.金融服务提供者的原因:从金融服务提供者(商家)的角度来看,失误包括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失误和员工的操作性失误两方面。系统性失误是由于金融服务架构的缺损而导致服务中的失误,通常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设计不科学、金融服务架构不完备、金融服务要求不到位、缺乏有效的金融服务监管体系或没有完备的金融服务保障措施来满足客户的要求等。员工的操作性失误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员工在接待客户的过程中,因违反服务规程而出现的行动迟缓、态度欠佳、业务不熟、用语不当等现象,从而引发金融服务失误或金融服务失败。
3.客户方面的原因:从金融服务接受者(客户)的角度来看,金融服务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从而在很多情况下,客户对于金融服务失误也有一定的责任。客户的金融服务期望中既有显性的金融服务需要,也有隐性的金融服务欲求,还有模糊的金融服务期盼。如果客户无法正确地表述自己的金融服务期望,就会带来金融服务失误与失败。
4.随机因素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随机因素也会造成金融服务失误,如电脑病毒突然发作,使收银系统发生故障,导致客户长时间排队等候而引发不满等。对于由此造成的服务失误,金融机构补救的重点应是如何及时准确地将金融服务失误的原因等信息传递给客户,与客户进行沟通,以期得到客户的理解。
金融服务失误的后果有隐性后果和显性后果。金融服务失误的显性后果是导致顾客流失。目前,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下,金融服务的失误、失败必然会导致顾客的流失。而金融服务失误的隐性后果则是“坏口碑”的形成与传播,即不满意客户的“抱怨”在周围人群中迅速传播,使潜在客户对其产生不良印象。由于金融服务产品具有较高的不可感知性和经验性特征,客户在接受服务、购买产品前,其金融服务或产品信息更多地从人际渠道获得,客户通常会认为来自关系可靠的人群或专家的信息更为可靠。因此,对金融服务产品的口头传播是消费者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信息收集手段。“坏口碑”传播导致的结果是金融机构形象受损,潜在客户减少,竞争能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可见,金融服务失误的后果是严重的,对失误的金融服务进行及时的补救则是至关重要的。
4. 金融服务性营销和一般产品营销在理论上是否有本质区别,论文最后!谢谢,在线等
当然不一样。一般产品营销可以通过让客户直观了解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观等方面来促成交易。而金融服务性营销在交易达成时或交易完成的短时期内是无法获得直观效益的,如基金、保险等更是如此。另一方面,一般产品的营销对客户来说风险很小甚至无风险,但金融类产品对客户来说要承担高风险。所以就营销来讲,金融服务性营销和一般产品营销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首先,选择第一种观点。因为,金融类服务产品是以服务为主体,而实体类企业是以产品为主体,主体不同针对于这两种主体的理论知道也不同。金融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服务的不可分割性。当一个金融企业向客户提供其产品时也就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产品的提供在时间和地点上与服务具有同步性。因此,营销金融服务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控制服务质量。而营销方向也侧重于对服务的营销。反观实体类企业的营销方向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是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主要以产品的自身价值为主体。
其次,消费者对金融服务和实体类产品的消费预期不同,消费者在对金融服务进行消费时主要是为了满足金融服务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是对未来收益进行消费,如:基金,股票。在消费过程中存在风险性,要求消费者在消费前期对金融服务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而消费者对实体类产品的消费预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产品使用价值的需求,在购买过程中可以直观明确的了解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观等多方面信息。并通过对比,和衡量产品的使用价值来确定是否购买。所以针对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心理,所制定的营销指导理论也是不同的。
5. 国外金融业的显性业务和隐性业务具体指什么
所谓显性业务是直接收费形式的业务,包括了营业收入增加值的项目,其内增加值是能够直接计容算出来的。如以直接收费形式的收入、银行业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介业务收入、证券业的手续费净收入、保荐业务净收入、财务顾问服务净收入、投资咨询服务净收入等以净收费形式的业务收入。
隐性业务是不能直接一次性计算的业务,金融服务的价值不能直接确定,金融服务的价值包含了通货膨胀和违约风险,无法反映每一笔业务的增加值,其增加值受到利息、时间价值、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隐性收入通过买卖价差来反映,银行业的贷款收入及投资收入、担保收入、银行卡收入、证券业的各类管理业务净收入及投资收入、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利息收入、银行业的保费收入。
6. 高中政治课本中的“清理规范隐性收入”中,隐性收入是指什么
显性收入是指公开的账面收入,包括账面上记载的或申报纳税的工资收入内、实物收入、容房租收入、金融资产收入、合法经营性收入等;
隐性收入是指未公开的账外收入,包括账外存在的个人福利、隐性财产收入、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等。隐性收入是指职工在工资、奖金、津贴、补助等正常渠道之外取得的非公开性收入。如兼职兼业收入,业余进行的经营收入、劳务报酬所得等。
见网络。
7. 金融成本中的守法成本属于隐形成本对吗
对
金融监管必然要付出成本;没有成本的金融监管是不可想像的。金融监管成本,大致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个部分。显性成本主要表现为监管的直接成本,如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预算支出。隐性成本则主要表现为间接成本,如过度监管导致的效率损失和道德风险等。一般来说,金融监管越严格,其成本也就越高。
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执法成本。这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在具体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它表现为监管机关的行政预算,也就是以上提到的显性成本或直接成本。执法成本的一部分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承担,其余部分由政府预算来补充。由于金融监管当局关注的是监管目标的实现,而较少考虑降低监管成本,从而有可能造成监管成本过高的现象。
(2)守法成本。它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额外承担的成本损失,通常属隐性成本。它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在遵守监管规定时造成的效率损失。如为了满足法定准备金要求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抑制从而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等。
(3)道德风险。金融监管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投资者相信监管当局会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定,会保护投资者利益,就易于忽视对金融机构的监督、评价和选择,而只考虑如何得到较高的收益。这就会导致经营不良的金融机构照样可以通过提供高收益等做法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无疑,这会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第二,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使得存款人通过挤兑的方式向金融机构经营者施加压力的渠道不再畅通。存款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高利率吸收存款,并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活动。这也会人为地提高金融体系的风险。第三,由于金融机构在受监管中承担一定的成本损失,因而会通过选择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方式来弥补损失。这显然和监管的初衷相悖,并会造成低风险金融机构补贴高风险金融机构的不良后果,导致金融机构间的不公平竞争。此外,监管过度还会导致保护无效率金融机构的后果,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这些无法具体量化的成本,构成金融监管隐性、间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8. 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两个概念如何区别呢
可以从以下两点区分这两个概念:
1、两者的定义不同:金融产品是指投资标的,即为投资项目。而金融服务是指投资者参与整个投资所享受道德服务。
2、两者的内涵不同:金融产品是指股票、期货、外汇、现货、贵金属等投资项目。而金融服务,包括在做投资之前,给予投资者所需要投资的项目产品介绍,开户,后期服务等。
9. 什么是社会保障的隐性收益率
人穷的活部了了,就要揭竿而起,这时候你给他一个烤白薯,说至少还有吃的,于是他放弃揭竿而起而老实起来,这就是社会保障的隐性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