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求】计算机行业调查报告
看了下面的文字,你就大概知道了:
1 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1.1 2001年及2002年上半年行业发展回顾
1.1.1 2001年国内计算机市场延续了平稳增长态势,但总体增长幅度开始回落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在1991年至1997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56.9%。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2001年,随着全球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的新经济神话走下神坛,美国经济增速减缓并陷入衰退,欧洲经济增长放缓,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全球经济蒙上了厚重的阴影。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导致IT产业与市场遭遇寒流ˉ全球PC销售量首次出现负增长;股票下跌、紧缩开支以及裁员风潮席卷世界各大IT企业。
虽然全球经济不景气,但是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已开始进入实施阶段,金融、电信、教育、政府、社保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继续深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程继续实施,这对计算机市场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与西部大开发相关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也对IT市场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1年,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使中国计算机市场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中国计算机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计算机市场实现销售额2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2001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延续了几年来的平稳增长态势,但总体增长幅度开始回落。整个硬件产品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增长幅度:台式PC增长缓慢,服务器增长相对稳定,笔记本电脑市场销量呈现了快速增长势头,网络及部分外设产品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1年,在中国计算机市场总销售额中,硬件市场取得了13.5%的增长,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分别比上年增长23.9%和25.5%;同时,软件与信息服务在计算机市场中的份额继续增加,由2000年的25.6%提高至2001年的27.4%。这进一步说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鼓励和大力扶持下,软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拉动中国计算机市场持续增长的巨大动力。
1.1.2 2002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处于相对平缓的增长期
进入2002年,美国经济第一季在美国政府为了反恐战争的巨额财政和军事开支的刺激下,同时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出现了5.6%的高成长,正当人们认为美国经济已见底并将带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时,接连出现的美国公司财务丑闻导致美国股市大幅下挫和美元的下跌,投资人信心大受伤害,而美国经济的第二季数据之差表明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远未来临,并很有可能陷入二次衰退之中。
美林公司对全球计算机市场的前景预测认为,2002年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仅增长4.6%,比2001年的增长率略高一点点。美林的研究小组认为,技术投资在近期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他们还指出,尽管大多数用户认为技术投资不会进一步地减少,但40%的接受调查的人士表示可能减少在技术方面的投资。 而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在出口高速增长和国债项目带动的强劲内需增长下,GDP的增长在上半年达到了7.8%,另外,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的第一年,大量的外资开始涌向中国,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中国大量地转移,导致利用外资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方面增长相当迅速。
2002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实现销售额1312.5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5.8%,低于2001年17.9%的增长率。其中,硬件市场实现销售额955.6亿元,同比增长12.8%;而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分别实现23.5%和25.6%的增长,使得软件与信息服务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已分别由2001年的10.2%和15.0%上升到10.9%和16.3%,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的快速成长,成为IT产业关注的焦点,推动国内计算机市场结构的日趋软化以及IT企业的业务转型,也推动着国内IT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于上半年电信、金融等主要行业信息化建设采购力度增幅减缓,其它传统行业如教育、建筑、医疗等采购力度虽有较大增长,但其市场规模不大,对整体市场影响较小,因此,中国计算机市场处于相对平缓的增长期。
2001-2002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市场规模与增长 (单位∶亿元人民币)
产品 2001年上半年 2002年上半年 增长率
硬件 847.4 955.6 12.8%
软件 116 143.3 23.5%
信息服务 170 213.6 25.6%
总计 1133.4 1312.5 15.8%
1.1.3 2002年上半年中国计算机市场运行的特点
1)上半年在计算机硬件市场方面,PC产品总计销售410.8万台,实现销售额334.5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2%和11.3%。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最快,销量增长达44.3%,在PC市场中的份额也由2001年上半年的7.2%迅速上升到8.9%,成为PC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主要外设产品销量均比2001年同期有一定增长,其中磁盘存储系统增长率达33.3%;但各产品销售额的增长远远低于销量的增长,其中显示器的销售额甚至出现了下降。这表明,在目前国内计算机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硬件产品销量的增长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增长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价格的持续下滑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推动硬件产品销售的必要条件。
2)2002年上半年,各种软件产品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其中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平台软件的增 长,这使得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在软件市场中的份额持续增加。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在计算机产品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市场应用需求的重心正在逐步由新系统的建设为主转向现有系统应用水平提高为主的变化过程。
3)在计算机服务领域,服务已经成为用户新的需求热点,也成为厂商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联想以5500万现金以及联想原有的IT咨询业务注入汉普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科技联想”迈开了向“服务联想”转变的步伐。用友、金蝶等软件公司,纷纷提出服务标准化和产业化策略等等;金融、保险、电信、制造、服务等领域的各类企业纷纷签约IT服务,许多IT企业纷纷转向IT服务行业,中关村数据、世纪互联等熟悉或陌生的IT公司,也纷纷逐鹿IT服务市场,表明信息服务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PC制造业,成为新世纪中国计算机厂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价格竞争仍然是厂商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尽管渠道和服务竞争日益引起厂商的重视,但随着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同时由于国内计算机制造处于整个行业产业链的低端,各厂商在产品的特性上的缺失,国内计算机市场基本上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泥潭。这与上游厂商处理器芯片和内存的大幅降价有关,同时也反映出厂商和渠道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采用微薄利润的无奈。
5)行业与企业用户成为计算机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国家“十五”规划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以及金融、电信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化,不但带动了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等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也加大了管理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应用的市场需求,在保持国内计算机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家庭数字消费概念备受关注,随着台式PC、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计算机产品不断进入家庭用户,家庭消费市场也日益成为计算机企业关注的焦点,宽带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服务内容的丰富更加快了家庭信息化的进程。包括数码相机、PDA在内的家庭数码产品逐步成为家庭信息消费的又一个热点。
1.2 2002年下半年展望
1.2.1 全球IT市场在今年四季度会有较大的反弹
从国际市场看,尽管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依然不是很明朗,但是普遍认为全球IT市场在今年四季度会有较大的反弹,今年企业对计算机软件、硬件、服务的投资将略高于去年。
Forrester分析公司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年北美的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将比去年高出2.3%。这也将是该地区的信息技术投资在经历一年多的负增长后首次出现增长。 预计投资增长的领域包括基础性的硬件产品,例如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以及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相关的项目,与能够将信息由数据仓库中传递给决策者的系统相关的领域都会出现增长。
IDC发布的一份全球市场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由于今年第四季度用于IT领域的消费将出现激增,预计全球2002年信息技术领域的消费支出将超出2001年的水平。今年IT领域的消费增长将集中的体现在第四季度--传统的消费购物季节,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它们都将一年的购物计划定在了此间。去年第四季度的黄金购物季节遭受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影响,众多公司的购买热情一落千丈。IDC称,与2001年IT领域的消费低迷相比,2002年的IT消费将显得格外强劲。尽管2002年的IT领域消费将得到全面反弹,但并非计算机全部领域都将受益,IDC称,电脑硬件消费预计将比去年下降4%。
1.2.2国内市场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保持20%增长,软件及信息服务约增长25.3%
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出口形势依然是谨慎乐观,全年GDP增长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水平,完成年初制定的7%的增长目标应该没有问题。下半年我国经济继续稳定的增长,扩大内需的工作方针以及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高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重大装备国产化,以及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通信、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广播电视、教育等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这些都将为我国信息产业稳定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微型机生产为主体,在主机、外设、应用产品、网络产品、零配件与耗材等5大类硬件产品方面,具有大规模生产配套能力的工业体系,在某些计算机产品领域如显示器等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同时由于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入WTO后由于政府市场准入承诺的履行而导致外国直接投资的急剧增加,全球IT业持续不景气和大规模裁员导致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海归派”,为国内电子信息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缺乏像‘千年虫’或是网络泡沫那样的强大的市场推动力,而短时期内国内厂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依然以内需为主,所以计算机和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在下半年不会出现2000年那样的高速成长,有可能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于去年的成长率。
下半年软件产业将继续高速增长,应用软件仍将扮演主力军角色。企业信息化、社会生产信息化加快、政府政策支持、互联网下的以多媒体为载体的教育、影像、游戏等软件市场需求扩大,以上多种因素都为中国软件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据估计,2002年中国软件市场销售额预计达到357亿元,增速为25.3%。
我国的IT服务市场将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是大量涌入的外企急需组建在中国的信息化管理中心,而更大的市场则来自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这表明中国的服务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同时,我国的IT服务市场日益成熟。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趋势使传统企业无暇、无力也不愿意再为IT建设耗费更多的精力,将企业的IT需求整体外包成为了一种趋势。他们不再关心具体的产品和技术,而更注重IT应用的具体效果。他们希望专业的IT服务商能满足他们从前瞻性业务咨询、IT战略规划、IT架构实施到系统管理维护与技术支持的立体化需求,再加上用户服务消费观念的进步,增值服务意识的从无到有,中国IT服务市场的前景非常诱人,预计今年增长幅度会高于2001年,约为26.8%,且在行业中的比重将继续提高。
总的来看,2002年,我国计算机总体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300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22.2%。
2002年我国IT产品市场预测
2002年我国IT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构成
销售额(亿元)
增长率(%)
硬件
2380
19.6
软件
400
33.3
信息服务
520
26.8
合计
3300
22.2
1.3 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
1.3.1强大的社会内需将拉动着中国IT市场的快速稳定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际经济将逐步走向回升,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呈现缓慢复苏的势态,在加入世贸的推动下,中国IT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电子政府、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等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在未来5年内,中国将以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带动经济增长,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的预期目标,强大的社会内需将拉动着中国IT市场的快速稳定增长。
1.3.2中国IT市场的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的各行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个人电脑普及率不到30%,全国则不足10%,Internet的普及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加速都对计算机产品产生持续的市场需求,中国计算机市场仍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市场。今后若干年内,面对世界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挑战,国内金融、保险、电信以及一些传统行业将会加快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在IT设备上的投入,以尽快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增强竞争力;西部大开发计划已逐步进入实施阶段,国家也继续在政策上向其倾斜,西部地区通信、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广播电视、教育等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都将为IT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2001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今后5-6年内,北京市将会投入巨资改善基础设施,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IT业的增长。
1.3.3我国IT制造方面的优势明显
经过20年的发展,PC正从一个技术主导型产业走向一个消费主导型产业,其中一个基本的特点是生产和技术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很小,而产品销售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70%,这种成本结构与店铺经营、脆弱的家电业成本结构非常相似,这也意味着用家电模式做PC具有可行性。从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在世界格局中有不可动摇的优势,这也是国外一些IT巨头纷纷将生产制造中心转移到中国的主要原因了,目前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了IT产业的聚集效应,IT制造产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并将带动上游和下游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8%以上。
1.3.4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将将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将继续保持在30%左右的增长率,未来几年仍将成为中国IT市场的强劲拉动力。中国政府在去年6月向全国各地区政府布了“18号文件”,即《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主要内容是着眼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人才培养与国产软件的开发作为重点,争取到2005年达到2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实现软件出口20亿美元,培养出100个以上的软件品牌,有80万名人员从事开发工作。从发展来看软件技术,目前正处在逐渐地走向大众化时期,应该说较硬件发展的较慢,信息服务的成熟将会滞后于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目前软件产品的技术大众化趋势还不明显,而软件产品市场会由导入期走向成长期,由于内需的不断拉动,整个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未来几年仍将快速增长。
根据赛迪顾问依据数学模型对今后几年中国计算机市场的规模的定量预测,表明在2002-2005年,中国计算机市场销售额将以2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从各种产品来看,计算机硬件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9.6%,而软件和信息服务增长率分别为27.3%和27.7%。2002-2005年中国计算机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产品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年均复合增长率
硬件 2080 2497 3074 3719 19.6%
软件 360.2 460 583 748 27.3%
信息服务 501 639 822 1070 27.7%
计算机市场 2941 3596 4479 5537 22.0%
2 行业投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和预测来看,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前景相当看好,按照赛迪顾问的预测,计算机硬件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9.6%,而软件和信息服务增长率分别为27.3%和27.7%,而按照业内某些专家的预测软件和信息服务增长率将高达30%,前景更是诱人,但具体到在沪深上市的相关公司上,其发展态势却要具体分析。
2.1计算机类上市公司的行业代表性不太够
按2001年末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占整个信息技术行业的比重同其他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所占比重为13.89%, 净资产总额所占比重为26.73%, 利润总额所占比重为11.14%, 资产总额所占比重为22.33%, 固定资产净值总额 所占比重为15.9%,而从公司的收益能力等指标来看,上司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 销售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均比全行业要低,这些数据表明上市公司的行业代表性不太够,而且行业中还有更好的公司没有在上市公司之列,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行业中百强企业是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市场认可及股份制改造还需进一步成熟,规模企业发行上市还需逐步进行。
2.2 计算机类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表现落后于大盘
计算机类上市公司近两年的二级市场的表现落后于大盘,从2000年开始基本上是以下跌为主,大部分公司的跌幅在50%以上,主要原因是在1999年的科技股革命和2000年的网络热潮中计算机类公司的涨幅过大,而且许多的计算机公司通过借壳上市,使许多的绩差的公司‘乌鸡变凤凰’,但重组和借壳上市后公司的资产质量并不好,资产净值不高,原来的历史包袱很重,因此在高位产生了较多的套牢盘后,走上了漫长价值回归之路。从根本上也反映了这些公司的成长性被市场透支炒作,而且反映出计算机行业从高速成长转入了相对稳定的成长期。
从计算机类公司2001年的业绩和2002年中期业绩预告来看,软件公司的每股收益、净利润率、主营收入增长率等三项主要指标均是硬件类公司的一倍以上。从产业发展状况来看,2001年我国计算机PC硬件销售增长16%,低于前年34%增速,而软件产业销售增速仍接近28%,高速增长态势依旧。考虑到我国软件与服务市场份额仅占全球软件销售市场的1.5%左右,以及软件市场占到计算机总体销售的20%,与全球软件占计算机总体50%比例相比,国内软件产业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从今年一季度季报情况看,计算机板块主营收入继续增长,但板块盈利能力继2001年滑坡之后仍处在较快的下降通道之中。平均主营收入为2.32亿元,与去年同季度相比增长12.48%。平均净利润450万元,同比下降34%,下降速度在加快,平均净利润仅占2001年度净利润的8.5%。
2.3 硬件类的上市公司利润率还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还有发展空间
对于硬件类的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受到来自国内的强敌如联想公司等和来自国外的IT巨头如戴尔和IBM等公司的激烈竞争,经营压力相当大,利润率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对于销量在30万台以下的公司来说,亏损将不可避免。有业内人士指称目前的计算机制造业的状况正如前两年的家电行业,而有关PC市场衰退的传闻不断。但是宏基 、浪潮、四通、长城等一批企业重新杀回PC市场;不仅如此,新的投资者也不断涌入,新的细分市场催生了笔记本、移动PC、平板PC等形态各异的产品,表明市场前景并非一片黑暗。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和行业的利润的下降,由于在PC产业链条上,中国在制造环节仍然具有相当的优势,计算机制造业将如同我国的家电行业一样走向复苏,这已经可从IBM公司放弃在机器制造方面同国内企业的竞争,而专著于品牌的开拓和信息服务领域看出端倪,而且随着国内公司注重品牌的经营和国际市场的拓展,相信在几年后会看到计算机硬件出口的大增,并在稳定增长的国内需求支持下走向新的快速成长。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市场排名居前的龙头公司如方正科技、清华同方、长城电脑、实达电脑和清华紫光等。
2.4 软件和信息服务类公司前景较好
2.4.1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利润下降
在软件和信息服务类方面,国内软件企业相对规模较小,与国际知名企业存有较大差距,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主要以内需为主,软件和服务的出口所占比重很小。目前大部分软件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是系统集成,核心竞争力并不突出。各公司为了保持业务增长,营业费用增长迅速,随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利润逐步下降。
2.4.2面对跨国公司加快在中国软件市场的本地化进程的压力和机遇
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IBM 、微软、Oracle、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中国软件市场的本地化进程。这些本地化工作表现在其产品本地化、服务本地化,以及人员管理的本地化。上演“本地化”大战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经济持续不断地快速增长、国发[2000]18号文件对软件发展的支持等等,使软件在中国具有越来越好地发展环境;未来2008年北京数字奥运、现在中国政府采购的实施将给软件带来无限商机。特别是政府采购,它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本地化”大战的发生。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软件企业与跨国软件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时,由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没有核心技术让许多企业处于下风。但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软件市场,将使中国软件产业真正融入国际软件产业,从而拥有了发展成为现代软件产业的机会,中国软件企业由此也有机会加入到全球软件产业链条中。跨国公司本地化开发、采购更会带动中国软件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软件企业在华投资、建立合资企业、本地化采购,还会引起经济上的连锁反应,拉动软件出口,给中国软件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软件企业在面对新一轮的“本地化”浪潮时,可以采取三种策略:一是在合作中共生,如联想、中软、用友等企业就是采用这种做法;二是寻求成为跨国公司分工体系中的一员,中小企业多采取此策略;三是在竞争中成长,如中科红旗、金山等软件企业。
2.4.3 国内软件企业在行业应用软件和ERP类软件市场发展看好
在中国软件市场,国外品牌的产品仍然占据高端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占据中间件、行业应用软件、ERP软件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品牌产品则在ERP和财务管理软件、防杀毒软件、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及部分行业应用领域占据优势。
在今后几年,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但深入,行业应用软件和ERP类软件的需求发展势头很猛,主要表现在政府的电子政务,电信业的计费、容灾、安全需求,银行业推进网络化和银行卡通用,证券业的集中化和网上交易的发展,能源业加快电子商务进程,社保业的应用和解决方案,交通业从硬件转向软件和应用采购,教育业的校园网和教育信息服务,从目前来看金融和电信行业是主要的市场,这从上半年两大行业由于种种原因减少和推迟某些项目的投资,使得一些相应的行业软件公司业绩下滑,但从下半年来看相关项目的推出会使情况有所好转。目前国内软件企业纷纷向行业应用软件和ERP类软件方向转型,这也是各公司的财务费用上涨较快的原因。而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国内企业在这个方面发展较好,据有关统计,用友软件在国内ERP市场的份额已排在了第一位。此外,进军金融类行业的亿阳信通,进军社保行业的东软股份、创智科技、浙大网新等公司值得关注。
2.4.4 面向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而北京软件出口联盟下设的方正软件产品出口联盟的成立,表明我国软件企业充分认识到软件“单打时代”已成过去,只有联合起来参与国际软件市场竞争,才能具备承接大型国际软件开发项目的能力,企业才有更大的发展机会。象东软股份、浙大网新等建立大型面向出口的软件园,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2.5计算机类公司存在下列一些投资机会
1) 随着国际IT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和中国加入世贸后国际市场的开拓,目前在行业中排名靠前的,有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公司,在将来有稳定成长的潜力,如清华同方、方正科技、实达电脑、长城电脑、清华紫光等公司。
2) 在上市的软件类公司中,仅有中软股份、东软股份、用友软件、亿阳信通、宏智科技等少数公司以IPO形式上市,其余公司通过借壳上市,而借壳上市的炎黄在线、新宇软件、浪潮软件等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净资产较低,而以高价首发上市的用友软件、亿阳信通和曾高价增发的托普软件等每股资本公积金高,有能力采用转增股本方式迅速扩张,而从这些公司的定位来看,目前市盈率也相对高于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但是考虑到未来软件市场的高速成长性,建议关注上市后未进行过大比例送配的公司,如中软股份、用友软件、亿阳信通和宏智科技。同时,从公司经营的稳健性和发展方向上,建议关注东软股份和浙大网新。
3) 从计算机类公司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目前基本上处于较低的位置,考虑到同其他行业相比,行业的成长速度还是较快的,而且加入WTO后,国际IT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目前的上市公司面临着很多的重组和整合的可能,而且既有来自国内行业内外的公司,也包括国外的大型IT公司,可关注新太科技等。
Ⅱ 2006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前100名都是谁
2006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前150名
2006排名 2005排名 姓名 性别 年龄 2006财富 (亿人民币) 公司名 总部 主要产业
1 4 黄光裕 男 37 181 北京鹏润投资 北京 家电零售连锁、北京房地产
2 9 许荣茂 男 56 174 世茂集团 上海/香港 香港、上海、北京房地产
3 1 荣智健家族 男 64 158 中信泰富集团 香港 多元化集团
4 2 朱孟依家族 男 47 152 合生创展、珠江投资 广东 广东房地产
5 107 张茵 女 49 116 美国中南控股、玖龙纸业 美国 废纸回收、造纸
6 11 张力 男 53 115 富力地产集团 广东 房地产
7 98 施正荣 男 43 113 尚德太阳能 江苏 太阳能产品
8 5 刘永行 男 58 92 东方希望集团 上海 饲料
9 7 郭广昌 男 39 91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 上海 上海房地产、钢铁、零售
10 12 鲁冠球 男 61 91 浙江万向集团 浙江 汽车零部件
11 6 刘永好 男 55 88 四川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 饲料、房地产、金融
12 3 丁磊 男 35 87 网易 广东 互联网门户网站
13 / 朱林瑶 女 37 87 华宝国际 香港 香精香料生产与销售
14 / 钟声坚 男 48 86 仁恒集团 上海 房地产
15 8 徐明 男 35 80 大连实德集团 辽宁 化工建材、金融足球俱乐部
16 19 陈丽华 女 65 75 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房地产、紫檀木博物馆
17 / 张成飞 男 38 71 玖龙纸业 香港 废纸回收、造纸
18 / 刘忠田 男 42 67 辽宁忠旺集团 辽宁 塑料、铝合金
19 / 张近东 男 43 66 苏宁电器集团 江苏 家电零售连锁
20 / 陈卓林、陆倩芳夫妇 男/女 -/45 64 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房地产
21 50 潘政民、吴春媛夫妇 男/女 37/35 58 AAC声学科技 广东 声学器材
22 213 宗庆后 男 61 57 娃哈哈集团 浙江 饮料、儿童服装
22 / 林立 男 - 57 深圳市立业集团、平安保险 广东 保险
24 24 祝义才 男 42 53 雨润集团 江苏 肉食品、房地产
25 14 周泽荣 男 52 52 侨鑫集团 广东 房地产、投资
26 17 李彦宏 男 38 51 网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互联网搜索引擎
27 93 宋卫平、夏一波夫妇 男/女 48/- 51 绿城集团 浙江 杭州、上海、北京房地产
28 / 李兆楠 男 - 50 恒德贸易发展公司、平安保险 广东 保险
29 56 陈发树 男 45 49 新华都实业集团 福建 黄金、连锁零售、房地产
30 18 沈文荣 男 60 47 江苏沙钢集团 江苏 钢铁制品
31 23 周福仁 男 55 46 西洋集团 辽宁 肥料、耐火材料、煤化工
32 216 曹德旺 男 61 44 福耀集团 福建 汽车玻璃
33 21 楼忠福 男 52 44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 浙江 建筑、杭州房地产
34 190 李新炎 男 55 43 中国龙工集团 上海 重型掘土机械
35 68 马化腾 男 35 43 腾讯 广东 互联网门户网站
36 56 黄怒波 男 50 42 北京中坤投资 北京 房地产
37 33 郭浩家族 男 51 42 超大农业集团 福建 有机农业
38 / 王伟贤 男 33 41 盛高置地 上海 房地产
39 49 魏东、姚娟夫妇 男/女 37/34 41 福记联合企业集团 上海 食品生产、餐饮
40 58 江南春 男 33 41 分众传媒 上海 广告传媒
41 232 姚俊良家族 男 54 40 山西美锦集团 山西 煤炭、化工
41 361 李伟 男 38 40 河南思念食品 河南 速冻食品
43 52 吴征、杨澜夫妇 男/女 40/38 40 阳光文化 上海 互联网、传媒
43 67 张松桥 男 42 40 香港中渝实业 香港 房地产、投资
43 143 王树生 男 52 40 天津大田集团 北京 物流、快递
46 134 寿柏年 男 52 39 绿城集团 浙江 房地产
47 100 施文博 男 56 38 恒安集团 福建 妇幼卫生用品和生活用纸
48 29 黄茂如家族 男 41 38 茂业集团 广东 房地产
48 107 许连捷(许自连) 男 53 38 恒安集团 福建 妇幼卫生用品和生活用纸
50 35 王玉锁 男 42 38 新奥集团 河北 天然气供应、房地产
2006排名 2005排名 姓名 性别 年龄 财富 (亿) 公司名 总部所在地 主要产业
51 83 李宁家族 男 43 35.40 北京李宁体育用品 北京 体育用品
52 85 许家印 男 47 35.00 广州恒大实业集团 广东 房地产
53 25 梁信军 男 36 34.49 复星高科技集团 上海 房地产、医药、零售
54 51 明金星 男 48 34.30 大众食品控股 香港 屠宰及肉食加工
55 83 李书福 男 43 34.0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浙江 汽车、教育、旅游
56 26 李兆会 男 25 33.50 山西海鑫钢铁 山西 钢铁制品
57 9 陈天桥夫妇 男 33 33.18 上海盛大网络 上海 网络游戏
58 82 王传福 男 40 33.00 比亚迪 广东 充电电池、汽车
59 151 梁稳根 男 50 32.85 三一集团 湖南 重型机械
60 14 杜厦 男 58 32.00 天津家世界集团 天津 超市、零售连锁
60 / 吴岳明 男 40 32.00 江苏丰立集团 江苏 钢铁、外贸、码头运输、物流
60 52 缪寿良 男 51 32.00 深圳富源集团 广东 房地产
60 47 张志祥 男 39 32.00 唐山建龙实业 河北 钢铁制品
64 / 张修基 男 72 31.40 山东丛林集团 山东 铝材、建筑材料
65 34 刘志强、翟美卿夫妇 男/女 42/42 30.80 广东香江集团 广东 家具连锁店、房地产
66 70 黄如论 男 55 30.00 世纪金源集团 北京 房地产、旅游
66 43 卢志强 男 55 30.00 泛海集团 北京 金融、房地产
68 27 叶立培 男 62 29.20 仲盛集团 上海 房地产
69 / 陈卓贤 男 39 29.10 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 房地产
70 36 童锦泉 男 51 29.00 上海长峰房地产 上海 房地产
70 / 徐航 男 44 29.00 深圳迈瑞生物 广东 医疗器械
72 156 张瑜平 男 46 28.80 新宇亨得利控股 广东 钟表分销
73 29 张涌 男 40 28.35 中国林凤集团 北京 能源、医疗、金融投资、房地产
74 90 冯光成 男 54 28.30 浙江玻璃股份 浙江 玻璃制品
74 331 朱宝良 男 44 28.30 浙江红楼旅游集团 浙江 旅游、百货、房地产
76 27 马云 男 42 28.00 阿里巴巴 浙江 电子商务
76 47 刘长乐 男 55 28.00 凤凰卫视 香港 电视媒体
76 146 王义政 男 38 28.00 大连福佳企业集团 辽宁 消防工程、房地产
79 / 李西廷 男 - 27.72 深圳迈瑞生物 广东 医疗器械
80 134 林秀成 男 55 27.70 福建三安集团 福建 钢铁、光电子
81 107 吕向阳 男 44 27.65 广州融捷投资管理 广东 投资、地产、充电电池
82 36 孙宏斌 男 43 27.50 顺驰集团 天津 房地产
83 40 周庆治 男 51 27.00 南都集团 浙江 房地产、基础设计、金融
84 41 戴皓 男 42 26.00 中发实业集团 北京 房地产、医药、保险
84 42 李金元 男 48 26.00 天狮集团 天津 制药、保健食品
84 66 钭正刚 男 53 26.00 杭州锦江集团 浙江 轻纺、环保能源
84 / 袁志敏 男 45 26.00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塑料
84 52 陈索斌 男 41 26.00 青岛金王集团 山东 蜡烛、玻璃和时尚工艺品
89 184 马建荣家族 男 42 25.65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浙江 服装面料、服装
90 97 王祖同、杨文英夫妇 男/女 61/61 25.60 晨讯科技 上海 手机及无线通讯模块
91 44 王健林 男 52 25.00 大连万达集团 辽宁 房地产、电影院线
91 63 孙广信 男 44 25.00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 新疆 房地产、建材、天然气
91 70 黄俊钦 男 38 25.00 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 北京 房地产
94 59 缪双大兄弟 男 55 24.60 双良集团 江苏 中央空调
95 334 黄晞家族 女 44 24.58 福信集团 福建 金融、房地产、制药
96 62 欧亚平 男 44 24.56 百仕达控股 香港 房地产、燃气
97 55 孙启玉、孙启银兄弟 男 57/- 24.00 万杰集团 山东 化纤、钢铁、教育、 医疗
97 70 张跃 男 46 24.00 远大空调集团 湖南 中央空调
97 85 张大中家族 男 58 24.00 大中电器 北京 家电销售
97 70 兰世立 男 40 24.00 中国东星集团 湖北 房地产、旅游、高速公路
2006排名2005排名姓名性别年龄财富 (亿)公司名总部所在地主要产业101/郦松校男4123.60中新集团( 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房地产102141阮水龙家族男7123.50浙江龙盛集团浙江染料103185魏建军家族男4223.20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河北汽车104180林友跃男-23.15平安保险广东金融保险服务105/姚小东男3923.00滦河集团河北钢铁、建筑105/王中旺男3623.00北京中旺投资集团北京方便面、农业、房地产10780李振江男5022.90神威药业河北中药研发、生产、销售108/俞敏洪男4422.40新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教育109143荣海男4922.20西安海星科技投资控股陕西信息技术系统、果汁、房地产110293王文京男4222.10用友软件北京企业管理软件11170邹锡昌男4322.00香港昌盛集团广东房地产11185米恩华男4822.00新疆华凌集团新疆建材市场、乌鲁木齐房地产11191史跃武男3322.00振兴集团山西铝、煤、电11170陈早春男3222.00前沿控股上海房地产、运输115119胡葆森男4921.00河南建业集团河南河南房地产115119张桂平男5521.00苏宁建设集团江苏房地产115274苏增福家族男6621.00苏泊尔集团浙江厨具118311韩文臣男4920.70半钢宝业集团河北钢铁11970张雷男4420.50当代集团北京北京房地产12063周建和男4320.00庄胜集团香港房地产、零售、酒店12070张佛恩男5420.00龙泉国际广东酒店12031何享健男6420.00美的集团广东家用电器120107孙荫环男5620.00亿达集团辽宁房地产、软件园开发120119邓伟男4320.00黑龙江亿阳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电讯产品120211刘汉元男4220.00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饲料、农业、化工120119王均金家族男3620.00均瑶集团上海航空、乳品、房地产、零售120190徐镜人、徐浩宇父子男60/3420.00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制药120/吴惠天男6320.00福建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香港DVD、影碟机生产120/薛光林、薛光春男-20.00光汇石油集团广东石油120/俞建秋男-20.00香港古杉集团香港生物燃料120/李向前家族男3820.00深圳比克电池广东电池13259陈卓雄男4919.90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房地产13259陈卓喜男3919.90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房地产13259陈卓南男4319.90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房地产132339陈维平男4519.90麦达斯控股新加坡教育132/陈金凤女4319.90苏宁电器江苏家电零售连锁13770陶新康男5319.75上海新高潮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木制品138/郑玉莺女-19.59深圳武新裕福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持股平安保险139190郭家学家族男4019.20东盛集团陕西制药14079沈雯男4819.00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印刷包装、精密机械、上海房地产140150张朝阳男4219.00搜狐北京互联网门户142/刘树清男-18.60银螺集团黑龙江乳业143/贾廷亮、王锁兰夫妇男/女50/4618.50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冶炼、焦炭14481李德文男5718.47福建金帝集团福建房地产、教育145101高元坤男4818.20力诺集团山东玻璃、太阳能制品146101韩国龙男5118.00香港冠城集团香港北京、杭州、福清房地产146224叶祥尧男5318.00长城电器集团浙江电气148239俞建伟男/17.93宝华集团 上海持股平安保险149311史玉柱男4417.90巨人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保健品、投资149357李非列男4117.90深圳市飞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投资
Ⅲ 中国前五十民营企业是
一、如果想看2008年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强,请看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0731/14005153200.shtml
二、以下是2007年排名(不区分是否上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排名--公司名称--总部所在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总资产
1----联想控股-----北京---计算机整机、移动通讯终端制造--1082亿元------623亿元
2----华西集团---江苏江阴-------金属制品、毛纺品生产-----276亿元------146亿元
3------华为-------深圳-----------通信网络技术----------405亿元------490亿元
4----沙钢集团---江苏张家港----炼钢、专用化学产品制造----405亿元------203亿元
5----广厦控股-----杭州-------建筑、房地产经营开发-------257亿元------167亿元
6----魏桥创业---山东邹平------------家纺用品生产--------355亿元------257亿元
7----民生银行-----北京-------人民币存、贷款、结算业务----238亿元-----5571亿元
8----国美电器-----北京------家用电器、电子通讯产品销售---187亿元-------97亿元
9----江西铜业---江西贵溪------铜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133亿元-----131亿元
10---苏宁电器-----南京------家用电器、电子通讯产品销售---159亿元-------43亿元
11---海尔集团-----青岛-----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制造---419亿元-----221亿元
12--娃哈哈集团----杭州---------饮料、医药保健品生产------141亿元-----89亿元
13---金锣集团---山东临沂--------生猪屠宰、肉类加工-------136亿元------39亿元
14---中兴通讯-----深圳-------电信设备生产及服务的提供----212亿元-----192亿元
15---正泰集团---浙江乐清-------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150亿元------51亿元
16---美的集团---广东顺德-------空调、冰箱等家电制造------325亿元-----244亿元
17---紫金矿业---福建龙岩---黄金、铜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31亿元------55亿元
18---修正药业-----长春------------中成药制造-------------31亿元------27亿元
19--三房巷集团--江苏江阴-PBT工程塑料、涤纶、化纤纱的生产--139亿元------86亿元
20---胜通集团---山东东营----------化工产品生产------------30亿元-----15亿元
21---南山集团---山东龙口-----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生产-------126亿元----173亿元
22---东方集团----哈尔滨-------银行、保险、证劵等----------92亿元------82亿元
23---西洋集团---辽宁海城---耐火材料、复合肥、钢铁生产-----101亿元-----73亿元
24---西部矿业---青海西宁-----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的开发-------46亿元------67亿元
25---怡亚通------深圳-------------供应链服务-------------53亿元------17亿元
26--永钢集团---江苏张家港----建筑用钢材、耐火材料生产-----128亿元-----73亿元
27--金石豆业-----沈阳------大豆食用油、豆粕等生产加工-----35亿元------7亿元
28--三鹿集团----石家庄---------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75亿元------20亿元
29-雅居乐地产--广东中山----------房地产开发经营----------54亿元------96亿元
30--西水集团---山东东营----车辆、飞机及工程机械轮胎生产---32亿元------23亿元
31---格兰仕----广东顺德------微波炉、空调等家电制造------135亿元------83亿元
32--大众食品---山东临沂------------肉制品加工-----------77亿元-------40亿元
33---万科-------深圳-----------房地产开发与经营--------106亿元------220亿元
34--金盘实业--海南海口------房地产开发经营、汽车销售-----37亿元--------7亿元
35--敬业集团---石家庄------------钢材、化工产品---------88亿元-------30亿元
36--合生创展----广州------------房地产开发与经营--------64亿元------204亿元
37--格力电器--广东珠海--------空调、冰箱等家电制造------165亿元------110亿元
38--中天钢铁--江苏常州--------------炼钢、轧材---------108亿元-------79亿元
39--东方希望----上海-----------饲料生产、铝电、投资-----100亿元------61亿元
40---波司登---江苏常熟--------------纺织服装制造---------65亿元------43亿元
41-百仕达控股---香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49亿元-----123亿元
42--金田铜业----宁波-----------------铜加工------------113亿元------23亿元
43--富力地产--广东佛山----------房地产开发与经营---------58亿元-----173亿元
44--永乐电器----上海-----家用电器、电子通讯产品销售-----122亿元------77亿元
45--伊泰煤炭-内蒙古鄂尔多斯-----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35亿元------37亿元
46--永兴钢铁--河南安阳-------------炼铁、炼钢------------38亿元------18亿元
47--华立仪表----杭州-------供应用仪表及其他通用仪器制造---56亿元-----52亿元
48--维维集团--江苏徐州-------豆制品、乳制品制造-----------97亿元-----45亿元
49--丛林集团--山东龙口-------------水泥制造--------------46亿元-----39亿元
50--万向集团----杭州----------汽车零配件制造------------252亿元----168亿元
Ⅳ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院系建设
采矿工程系
始建于年,现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煤层气方向)3个本科专业以及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炭深加工与利用3个专科专业。其中,煤矿开采技术专业2011年评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同时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采矿工程系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手段先进,实验条件良好、功能齐全。现有实验室,模拟矿井掘进巷道实训基地,煤矿井下实景模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另有阳煤集团新景矿等校外实习基地。采矿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31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9名,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实验室1名,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4名,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6名,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2名。在教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系教师主编、参编教材、专著23部,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59篇,省级教研课题5项,国家级课题1项,获得8项专利,参与技术服务(培训)项目4项。多名学生荣获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科技制作国家级、省级奖励。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山西省五大煤业集团是该系学生的就业主渠道,就业率多年来均达到95%以上。 地质与测量系
于2011年6月经学校系部调整独立设系,所属专业有:测绘工程(本科)、勘察技术与工程(本科)、工程测量技术、工程地质勘查、矿山地质等。其专业前身为1988年建立的阳泉煤炭专科学校地质测量专业,后经历地质测量与城乡规划、地质工程、测量工程、城乡规划、旅游资源管理等专业发展,以及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全面改革创新而来。其中“工程测量技术”为山西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地质与测量系现拥有专任教师29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11名,助教8名,3人拥有博士学位,20人获得研究生学历学位;校外兼职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3名。本专业教师承担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科技厅等省级教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26篇,出版教材4部,专著5部,省级教科研项目获奖4项,市级获奖1项。地质与测量系拥有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别在太原新晋岩土工程勘察检测有限公司、阳泉测绘处、阳泉国辰设计有限公司、阳泉国土资源局、阳泉新宇岩土公司等5个单位建立了运行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 机械电子工程系
于1984年伴随着学院的诞生而成立,又伴随着学院的改革发展逐步壮大,是我院建立最早的系部。现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机械工程(本科)、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矿山机电等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前期评估为国家级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山西省特色专业;数控技术实验室被教育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实习基地获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该系拥有先进设备的数控技术实验室、电机传动与控制实验室、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供配电模拟系统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16个专业实验室,10个校外实习基地。该系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教授5人,占专职教师的11.4%,副教授12人(含高级实验师1人),占专职教师的27.3%,讲师18人(含实验师3人),占专职教师的40.9%,助教9人,占专职教师的20.5%;硕士及以上24人(含博士2人),占专职教师的54.5%。兼职教师13人。另外,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17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
创建于1995年,1999年更名为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简称信息系。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培养四年制普通本科生及两年制专升本学生),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煤矿供电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三年制专科专业。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专业建设,坚持区域性、应用性、适用性、超前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煤炭行业发展的需要,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彰显专业特色。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学缘构成优化,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精湛,爱岗敬业,锐意创新的教师队伍。设有6个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33名,兼职教师10名,省市知名学者、教授长期担任客座、名誉教授,有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兼职教师均为高级技术人员,专职教师中,有教授5名,副教授(含高级讲师、高级实验师)11名。注重教材建设,积极开展科学、教学研究,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手段先进,图书资料丰富,实验实习条件良好、功能齐全。 建筑工程系
设立于2000年3月,现有土木工程(本科)、工程管理(本科)、工程造价(本科)、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矿井建设、城镇规划、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九个专业。建筑工程系现有教职工49名,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5名,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6名;省级科研立项课题6项,出版教材50余部,其中主编1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EI收录论文2篇,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建设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建筑工程系拥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完整的产学研结合体系,建筑材料、土工、力学三个实验室,是学校的三个重点实验室,另有建筑施工工艺等示教室,建有阳泉华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十三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山西中方森特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所阳泉分院、山西嘉盛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阳泉和信分公司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筑工程系建系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多名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在98%以上。 管理工程系
成立于2007年1月。现设有财务管理(本科)、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我系拥有专业实验室2个,校外实习基地5个。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高级会计师2人,高级经济师1人,讲师15人,助教4人;博士2人,硕士20人。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敬业创业精神的培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探索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和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了5个校外实习基地,始终把办出特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办学目标,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课程建设。该系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改项目。由于该系各专业的设置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经济贸易系
成立于1999年,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有副教授4人,讲师8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12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各1名。常年聘请3位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及实训环节。现开设五个专业:投资学(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保险、证券投资与管理、市场营销;经济贸易系设有国际贸易、金融证券、市场营销三个教研室和国际贸易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配置了Simtrade仿真教学软件、单证系统、证券交易仿真教学软件,通过Simtrade外贸平台,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进出口交易的交易磋商、审证、报关、报检等业务流程的训练,完成证券交易的股票交易、期货期权的交割等业务操作,经过训练学生基本具备进出口业务、证券交易业务操作的水平和能力。 社会科学系
前身是社科部。2006年10月,在原社科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社会科学系,现开设法律文秘、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三个专业。主要职责是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培养法学、法律文秘专业学生。社会科学系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兼职教师2人,共3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17人;有博士学位的2人,在读博士1人,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7人;获省级教学名师2人。社科系下设三个教研室:法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艺术教研室。2007年该系获山西省第三届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优秀组织奖。2011年,完成两项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注重与社会的联系,有三名教师受阳泉市公检法机关邀请,参与立法、司法和政策咨询工作。 基础部
成立于1984年,是该校主要的公共课基础教学单位,下设英语教研室、数学教研室和物理教研室,有6个语音室和3个物理实验室。基础部共有专任教师4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5名,高级实验师1名,中学高级1名,讲师20名,助教5名。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12名 。基础部承担的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复变函数、积分变换、计算方法、离散数学、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等课程。基础部教师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共编写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近100篇,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指导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获多项奖励,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中也获多项奖励,为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体育部
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1人具有硕士学位;另外还有专职管理员一名。体育部按照《大学体育》教程及大纲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及手段,本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中心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来指导每位教师编写教学计划、教案,提出了“打好根基,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为了迎合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兴趣我部还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各种体育项目供其选择。另外,体育部对于身体有疾病和残疾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程,极大的满足的学生的需求使体育教学更人性化。在课外学院为教师和学生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课余文化活动。 继续教育培训部
主管学院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学机构,主要职责是:1.做好学院继续教育规划并组织落实,使学院继续教育工作不断适应山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2.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和管理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等业务。3.组织做好学院继续教育的工作计划、项目引进、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组织、质量督查、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等工作。积极推动学院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以此为切入点,不断拓展学院与企业全方位合作的空间。4. 负责协调并配合各系部与各类企事业单位、行业沟通、协商有关合作办学的事宜,拟定办学协议,依托本校资源,为各类厂矿、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队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及其他合作。5.研究继续教育的特点,进行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探索继续教育的规律,制订和修订学院继续教育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