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服务贸易的分类
(一)民间分类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许多经济学家和国际经济组组织为了分析方便和研究的需要,从各自选择的角度对国际服务贸易进行划分,下面对有代表性和影响的分类加以扼要评述。
1.以“移动”为标准
R· M·期特恩在1987年所著的《国际贸易》一书中,将国际服务贸易接服务是否在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移动分为4类:
(l)分离式服务。它是指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国与国之间不需要移动而实现的服务。运输服务是分离式服务的典型例子。如民用航空运输服务,一家航空公司可以为另一国家的居民提供服务,但并不需要将这家航空公司搬到国外去,也不必要求顾客到这家航空公司所在国去接受服务。
(2)需要者所在地服务。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转移后产生的服务,一般要求服务的提供者需要与服务使用者在地理上毗邻、接近。银行、金融、保险服务是这类服务的典型代表。例如,一英国银行要想占有日本的小额银行业务市场份额,它必须在日本开设分支机构,这就要求在国与国之间存在着资本和劳动力的移动,也是一种投资形式。
(3)提供者所在地服务。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本国国内为外籍居民和法人提供的服务,一般要求服务消费者跨国界接受服务。国际旅游、教育、医疗属于这一类服务贸易。例如,外国游客到中国的长城、桂林等游览接受中国旅行服务。此时,服务提供者并不跨越国界向服务消费者出口服务,对服务提供者而言,也不存在生产要素的移动。
(4)流动的服务。它是指服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相互移动所接受和提供的服务,服务的提供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利用分支机构向第三国的居民或企业提供服务。如上述的设在意大利的一家美国旅游公司在意大利为德国游客提供服务。流动式服务要求服务的消费者和提供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移动。
这种分类方法以“移动”作为划分国际服务贸易类型的核心,其本质涉及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移动问题。由于这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往往涉及到各国国内立法或地区性法律的限制,并涉及到在需求者所在国的开业权问题,因此,研究这类问题用这种分类方法比较合适。不过这种服务分类存在着难以准确、彻底地将服务贸易进行划分的缺陷,如上述在各国间相互开业提供的旅游服务就很难加以划分。
2.以行业为标准。
鉴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特点,一些经济学家以服务行业各部门的活动为中心,将服务贸易分为7大类:
(1)银行和金融服务。银行和金融服务是服务贸易中较重要的部门,其范围包括:a.零星银行业服务,例如储蓄、贷款、银行咨询服务等。b.企业金融服务,如金融管理、财务、会计、审计、追加资本与投资管理等。c.与保险有关的金融服务。d.银行间服务,如货币市场交易、清算和结算业务等。e.国际金融服务,如外汇贸易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服务的国际化,在金融服务贸易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银行系统外部增加金融中介,国际金融市场的管制逐渐放松,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权力越来越大,在金融活动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外汇管制也逐步放宽,所有这一切都大大推动了金融业的服务贸易。
(2)保险服务。保险服务其职能是为保险单持有者提供特定时期内对特定风险的防范及其相关的服务。如风险分析、损害预测咨询和投资程序。保险服务贸易既包括非确定的保险者,也包括常设保险公司的国际交换。目前,保险服务贸易主要体现在常设保险公司的业务。
(3)国际旅游和旅行服务。旅游服务贸易为国内外的旅行者提供旅游服务,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主要指为国外旅行者提供旅游服务。旅游贸易包括个人的旅游活动,也包括旅游企业的活动。其范围涉及旅行社和各种旅游设施及客运、餐饮供应、食品等,它与建筑工程承包、保险和数据处理等服务有直接联系,它与国际空运的联系极其密切。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较大。
(4)空运和港口运输服务。空运与港口运输服务是一种古老的服务贸易项目,一般的货物由班轮、集装箱货轮、定程或定期租轮运输,特殊的商品通过航空、邮购、陆上运输。港口服务与空运服务密不可分,它包括港口货物装卸及搬运服务。
(5)建筑和工程服务。这类服务包括基础研究、工程项目建设、维修和运营过程的服务。其中还涉及包括农业工程和矿业工程的基础设施和仪器仪表的生产和服务、专业咨询服务和与劳动力移动有关的服务。这类服务贸易一般要受到各国国内开业权的限制,并与经济波动、政策和各国产业政策、投资规划等引起的波动有密切关系。政府部门是这类服务的主要雇主,这类服务一般涉及政府的基础设施与公共部门投资项目。
(6)专业(职业)服务。这类服务主要包括律师、医生、会计师、艺术家等自由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的服务,以及在工程、咨询和广告业中的专业技术服务,国际专业(职业)服务贸易的层次性较强,在不同层次交易水平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层次:a.由个人承担的专业服务;b.由国际专业服务企业承担的专业服务;C.作为国际多边集团经营的一部分专业服务;d.发达国家雇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承包工程项目的专业服务。
专业服务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交换进行,也可通过间接的销售渠道,如电信渠道进行交换,或通过某些机构、联盟或在海外的常驻代表把这种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专业服务的发展较迅速。
(7)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服务。这类服务涉及3个主要方式:
a.计算机信息服务。如数据搜集服务、建立数据库和数据接口服务,并通过数据接口在电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等。b.计算机服务。如数据处理服务,服务提供者使用自己的计算机设备满足用户的数据处理要求,并向服务消费者提供通用软件包和专用软件等。c.电信服务。包括基础电信服务,如电报、电话、电传等,以及综合业务数据网提供的智能化的电信服务等。电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受电信基础设施的影响。发达国家这类服务占有绝对优势。
上述分类方法以“行业”为核心,其本质涉及输出业务的范围和供求双方业务的深度和广度。各国生产要素在海外活动的收益和范围体现在各国出口的各种服务之中,所以,提供的服务范围越广泛,服务分工越细,供应方的收益也越大。从这种角度分析,采用这类分类方法是比较合适的。这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的划分有类似之处。
3.以生产过程为标准
(l)生产前服务。这种分类方法根据服务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将服务贸易分为生产前服务、生产服务和生产后服务。
生产前服务主要涉及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等。这类服务在生产过程开始前完成,对生产规模及制造过程均有重要影响。
(2)生产服务。生产服务主要指在产品生产或制造过程中为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的服务,如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软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过程之间的各种服务等。
(3)生产后服务。这种服务是联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如广告、营销服务、包装与运输服务等。通过这种服务,企业与市场进行接触,便于研究产品是否适销、设计是否需要改进、包装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等。
这种以“生产”为核心划分的国际服务贸易,其本质涉及到应用高新技术提高生产力的问题,并为产品的生产者进行生产前和生产后的服务协调提供重要依据。这使生产者能够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以便改进生产工艺,进行新的设计或引人新的服务,最终生产出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因此,从提高生产力为中心进行的这种分类是有一定意义的。
4.以要素密集度为标准
沿袭商品贸易中所密集使用某种生产要素的特点,有的经济学家按照服务贸易中对资本、技术、劳动力投人要求的密集程度,将服务贸易分为:
(l)资本密集型服务。这类服务包括空运、通信、工程建设服务等。
(2)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这类服务包括银行、金融,法律、会计、审计、信息服务等。
(3)劳动密集型服务。这类服务包括旅游、建筑、维修、消费服务等。
这种分类以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为核心,涉及产品或服务竞争中生产要素,尤其是当代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问题。发达国家资本雄厚,科技水平高,研究与开发能力强,它们主要从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如金融、银行、保险、信息、工程建设、技术咨询等。这类服务附加值高,产出大。相反,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技术开发能力差,技术水平低,一般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如旅游、种植业、建筑业及劳务输出等。这类服务附加值低、产出小。因此,这种服务贸易分类方法从生产要素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各国以生产要素为中心的竞争力分析,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过,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资本要素的结合更加密切,在商品和服务中对要素的密集程度的分类并不是十分严格,也很难加以准确无误地区别,更不可能制订一个划分标准。
5.以商品为标准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期间,1988年6月谈判小组曾经提出依据服务在商品中的属性进行服务贸易分类,据此服务贸易分为:
(1)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服务。这类服务以商品或实物形式体现,例如:电影、电视、音响、书籍、计算机及专用数据处理与传输装置等。
(2)对商品实物具有补充作用的服务。这类服务对商品价值的实现具有补充、辅助功能,例如:商品储运、财务管理、广告宣传等。
(3)对商品实物形态具有替代功能的服务。这类服务伴随有形商品的移动,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贸易,不像商品贸易实现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只是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技术贸易中的特许经营、设备和金融租赁及设备的维修等。
(4)具有商品属性却与其它商品无关联的服务。这类服务具有商品属性,其销售并不需要其他商品补充才能实现,例如通讯、数据处理、旅游、旅馆和饭店服务等。
这种分类将服务与商品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事实上,从理论上承认“服务”与“商品”一样,既存在使用价值,也存在价值。与商品同样能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作出贡献。服务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有不同于商品的“无形性”,但是,这种“无形性”也可以在一定形式下以商品形式体现。
6.按是否伴随有形商品贸易为标准
(l)国际追加服务。国际追加服务指服务是伴随商品实体出口而进行的贸易。对消费者而言,商品实体本身是其购买和消费的核心效用,服务则是提供或满足了某种追加的效用。在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和渗透的情况下,这种追加服务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特别是所需核心效用的选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商品价格之间的竞争为主要竞争手段,市场竞争主要是以产品的质量、优质的技术服务、良好的售后服务和多种营销策略取胜。而消费者的消费满足也不仅限于商品实物形态的消费所可能给他带来的效用。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的功能、技术服务、商品消费过程或消费后的荣誉感、成就感、精神需求的满足。
与此同时,科技对生产的影响也使“生产要素”的内涵不仅局限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在生产要素的范围不断扩大后,各种名目繁多的追加服务,如知识密集型服务、信息密集型服务、研究与开发型服务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也被广泛应用于有形商品生产的各个阶段。例如,在有形商品开始生产之前,要求有先行的追加服务投人,包括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筹集、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求有与产品生产过程融为一体的追加服务投人。如质量控制和检验、设备租赁、后期原材料供给、设备维修等。并要求有与生产过程同时并行的追加服务投入,如财务会计、人事管理与培训、信息和图书资料等软件的收集整理与应用、不动产管理、法律、保险、通信、卫生、安全保障及职工后勤服务、公共服务等。在产品生产后与消费者见面的环节中,亦需要相应的追加服务投人,如广告、运输、商品使用指南、售后服务等。
追加服务有的很难从某一特定生产阶段相脱离,只能与一定比例的生产要素相接合,完全附属于有形商品价值实体之中,不能形成独立的交换对象。也有的追加服务虽与有形商品贸易有关,但可以独立于某种有形商品而成为独立的交易对象。不过,各类追加服务一般都是相互依存而结合为一个一体化的服务网络。随着经济服务化的发展,生产厂商提供的追加服务越来越成为其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追加服务中,相对较为重要的是国际交通、运输和国际邮电通信。它们对于各国社会分工、改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克服静态比较劣势、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不断采用现今的科学技术,促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缩短了经济活动的时空距离,消除了许多障碍,为全球经济的增长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
(2)国际核心服务。国际核心服务指与有形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无关,它是作为消费者单独所购买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核心效用的一种服务。
国际核心服务根据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距离远近可分为:
a.面对面型国际核心服务。指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双方实际接触才能实现的服务。实际接触方式可以是供给者流向消费者,可以是消费者流向供给者,或是供给者与消费者双方的双向流动。面对面型国际核心服务伴随着生产要素中的人员和资本的跨国界移动。例如,金融业的输出存在资本跨国界移动。许多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联合企业,如美国花旗银行,通过供给者移动与服务消费者的接触,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并凭借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技术将业务范围延伸向国际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国际旅游服务则是主要伴随人力资本跨国界移动而形成的一种面对面核心服务。近10年来,国际旅游服务的出口总额增长较快。这主要依赖于在科技基础上建立的国际旅游服务网络。
b.远距离国际核心服务。它不需要服务供给者与消费者实际接触,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跨国界服务。例如,通过通信卫星作为载体传递进行的国际视听服务,其中包括国际新闻报导、国际问题活动和传真业务等。
远距离国际核心服务中国际金融服务在国际资本移动加快的推动下,加之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将计算机、遥控电信技术等应用于银行业。一个由电脑数据处理、电子信息传递和电子资金转帐系统为标志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形成。自动出纳机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转帐或信用卡代替往年的支票等都加速了国际资本移动的速度。因而为远距离国际金融服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际金融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也逐渐增大。
(二)世贸组织的分类
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在乌拉圭回合中期审评会议后,加快了服务贸易谈判进程,并在对以商品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服务贸易统计和服务贸易部门开放的要求。在征求各谈判方的提案和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方法,将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分别如下:
1.商业性服务
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列出的6类这种服务,其中既包括个人消费的服务,也包括企业和政府消费的服务。
(l)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专业性服务涉及的范围包括法律服务;工程设计服务;旅游机构提供服务;城市规划与环保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等;专业性服务中包括涉及上述服务项目的有关咨询服务活动;安装及装配工程服务(不包括建筑工程服务),如设备的安装、装配服务;设备的维修服务,指除固定建筑物以外的一切设备的维修服务,例如成套设备的定期维修、机车的检修、汽车等运输设备的维修等。
(2)计算机及相关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计算机硬件安装的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与执行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库服务及其他。
(3)研究与开发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类学中的研究与开发服务、在纪律结束下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4)不动产服务。指不动产范围内的服务交换,但是不包含土地的租赁服务。
(5)设备租赁服务。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卡车、飞机、船舶等,和非交通运输设备,如计算机、娱乐设备等的租赁服务。但是,不包括其中有可能涉及的操作人员的雇用或所需人员的培训服务。
(6)其他服务。指生物工艺学服务;翻译服务;展览管理服务;广告服务;市场研究及公众观点调查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与人类相关的咨询服务;技术检测及分析服务;与农、林、牧、采掘业、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与能源分销相关的服务;人员的安置与提供服务;调查与保安服务;与科技相关的服务;建筑物清洁服务;摄影服务;包装服务;印刷、出版服务;会议服务;其他服务等等。
2.通讯服务
通讯服务主要指所有有关信息产品、操作、储存设备和软件功能等服务。通信服务由公共通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和私人企业间进行信息转接和服务提供。主要包括:邮电服务;信使服务;电信服务,其中包 含电话、电报、数据传输、电传、传真。视听服务,包括收音机及电视广播服务。其他电信服务。
3.建筑服务
建筑服务主要指工程建筑从设计、选址到施工的整个服务过程。具体包括:选址服务,涉及建筑物的选址;国内工程建筑项目,如桥梁,港口、公路等的地址选择等;建筑物的安装及装配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建筑;固定建筑物的维修服务;其他服务。
4.销售服务
指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交换。主要包括:商业销售,主要指批发业务;零售服务;与销售有关的代理费用及佣金等;特许经营服务;其他销售服务。
5.教育服务
指各国间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中的服务交往。如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等。
6.环境服务
指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及相似服务等。
7.金融服务
主要指银行和保险业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活动。包括:①银行及相关的服务;银行存款服务;与金融市场运行管理有关的服务;贷款服务;其他贷款服务;与债券市场有关的服务,主要涉及经纪业、股票发行和注册管理、有价证券管理等;附属于金融中介的其他服务,包括贷款经纪、金融咨询、外汇兑换服务等。②保险服务;货物运输保险,其中含海运、航空运输及陆路运输中的货物运输保险等;非货物运输保险。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养老金或年金保险、伤残及医疗费用保险、财产保险服务、债务保险服务;附属于保险的服务。例如保险经纪业、保险类别咨询、保险统计和数据服务;再保险服务。
8.健康及社会服务
主要指医疗服务、其他与人类健康相关服务;社会服务等。
9.旅游及相关服务
指旅馆、饭店提供的住宿、餐饮服务、膳食服务及相关的服务;旅行社及导游服务。
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指不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在内的一切文化、娱乐、新闻、图书馆、体育服务,如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
11.交通运输服务
主要包括:货物运输服务,如航空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和沿海运输、公路运输服务,也包括航天发射以及运输服务,如卫星发射等;客运服务;船舶服务(包括船员雇用);附属于交通运输的服务。主要指报关行、货物装卸、仓储、港口服务、起航前查验服务等。
12.其他服务
(三)IMF的分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将服务贸易分为:
1.民间服务(或称商业性服务)
系指197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中的货运;其他运输、客运、港口服务等;旅游;其他民间服务和收益;进二步分类如下:①货运:运费、货物保险费及其他费用;②客运:旅客运费及有关费用;③港口服务;船公司及其雇员在港口的商品和服务的花费及租用费;④旅游:在境外停留不到一年的旅游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花费(不包括运费);⑤劳务收人:本国居民的工资和薪水;⑤所有权收益:版权和许可证收益;①其他民间服务:通信、广告非货物保险、经纪人、管理、租赁、出版、维修、商业、职业和技术服务。
一般我们把劳务收人、所有权收益、其他民间服务统称其它民间服务和收益。
2.投资收益
指国与国之间因资本的借贷或投资等所产生的利息、股息、利润的汇出或汇回所产生的收人与支出。
3.其他政府服务和收益
指不列人上述各项的涉及政府的服务和收益
4.不偿还的转移
指因属单方面的(或片面的)、无对等的收支,即意味着资金在国际间移动后,并不产生归还或偿还的问题。因而,又称单方面转移。一般指单方面的汇款、年金、赠与等。根据单方面转移的不同接受对象,又分为私人转移与政府转移两大类。政府转移主要指政府间的无偿经济技术或军事援助、战争赔款、外债的自愿减免、政府对国际机构缴纳的行政费用以及赠与等收人与支出。
私人转移主要指以下几类:
汇款:包括侨民汇款、慈善性质汇款、财产继承款等。主要指侨民汇款,如一个国家长期在外国居住的侨民汇回本国的款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侨民,从本国汇出的款项等。
年金:指从外国取得或对外国支付的养老金、奖金等。
赠与:指教会、教育基金、慈善团体对国外的赠与,以及政府无偿援助等。
综上所述,无论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与分类从何种角度出发,国际服务贸易都存在着人员、资本、信息以不同形式的跨国界移动,或在一定形式下存在于商品跨国界移动中。
② 金融危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哪些冲击
楼主,给你文章 (6748字)
目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但同时也蕴含着不少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在过去两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穿透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升级为全球经济危机的趋势日益凸现。这对我国持续多年的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工业生产显著放缓,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财政收入增幅回落,资产市场持续低迷。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从出口行业传导至与出口相关的原材料、加工、运输等众多行业,从沿海发达地区扩散至内地边远地区,从中小企业蔓延至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经济正面临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
由于国内银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还不深,加之近年来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实行隔离,以及监管当局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并不大,国内银行受到的直接损失是有限的。但是,金融是经济的反映,经济出了问题,金融肯定要出问题。目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支付中介和财富管理中介的职能发挥受到很大抑制,无论是公司信贷、个人信贷和贸易融资等一般性贷款业务,还是公司负债、同业负债等对公负债业务;无论是POS消费、代理服务、托管受托、结算清算等支付类业务,还是QDII、外汇投资、结构性产品等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呈现出系统性、连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与趋势,包括行业风险、信用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银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深渊;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超常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
然而,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的因素,正如英国作家布瑞杰所说,“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一个意味着机会。”确实如此,危机总是与机遇相伴随,危中有机,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把握,牢牢抓住“危”中之“机”,“危机”就会成为“转机”。从事物发展规律看,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而矛盾双方的力量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此消彼长,主次地位也会出现逆转,由此发生质的转变。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经济周期理论看,经济总是按照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运行,萧条之后便是新一轮的复苏,因此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曾说过“为危机而担忧是大可不必的,对市场经济来说,萧条是一服很好的清醒剂”;从历史实践经验看,众多企业就是因为抓住了“危”中之“机”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大萧条后IBM的全球崛起,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汽车业的辉煌,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电子的腾飞,等等。总之,危机往往会动摇旧的规则,促成变革,从而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转折点。
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美国的银行不是一无是处,看到了花旗受到了冲击,但是也有一两家银行表现的不错。我们可以看到前天美国股指大涨,主要是得益于富国银行业绩的上升。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家原以为这次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过程当中中国的商业银行会出现惜贷。因为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惜贷。这种经营不仅可以平滑我们实体经济波动的程度,对我们银行业可以和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对于我们中国的经济,在这一轮金融危机率先走出是一个前提。所以我觉得如果中国银行业保持增长的态势,我们觉得未来中国银行业怎么走,是否采取一种逆周期的策略。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有效整合企业资源而形成的、支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构建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在金融市场即将全面开放的形势下,以加速之势融入全球化竞争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构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其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那么,我们就要认识,加快构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加快构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银行市场结构的快速演变,加大了银行业务拓展的难度,也加速了银行新增利润的分化;金融游戏规则的剧变,对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提出严峻挑战;社会需求结构的升级,对银行传统、单一的业务结构带来巨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能否加快构建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
参与全球化金融竞争的迫切要求
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纵深推进,以及外资银行的纷纷涌入,国内银行业市场上的国际化竞争态势日益凸现。与外资银行特别是发达国家(地区)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在一级资本利润率方面,英国《银行家》杂志1000家大银行平均为19.9%,美国的银行平均为26.3%,而国内银行平均仅为16.0%;在资产收益率方面,1000家大银行平均为0.90%,而国内银行仅为0.59%;在一级资本充足率方面,1000家大银行平均为4.53%,而国内的19家大银行平均仅为3.74%;在不良贷款率方面,美国、欧盟的银行平均为0.79%和0.90%,国内的银行则在10%左右。这些数据对比表明,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对较弱,在金融对外全面开放后,如果不能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那么,我们的未来发展将会陷于被动。
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社会金融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消费信贷需求快速增长;企业理财需求日益高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银行融资服务、产品创新和理财顾问等业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面对社会需求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只有增强自身的市场反应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够赢得市场和客户。
有效应对金融制度变迁的战略举措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度不断加强和进程的日益加快,国内金融制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比如,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内银行面临的风险已经从过去单一的信用风险,扩展到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种风险。商业银行能否在控制住信用风险的同时,对我们管理经验不足的市场风险进行有效掌控,对我们的产品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再比如,随着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变革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与模式,能否实现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的顺利调整,直接关系到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此外,随着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手段、技术等不断向国际靠拢,国内银行面临的规则约束日趋刚性。如何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如何实现规模扩张型向价值效益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国内商业银行进一步构筑核心竞争力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
我国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方向
现代企业理论表明,作为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过程,它涉及到制度建设、产品创新、技术水平、人才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某一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而且,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由于经营对象和性质不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着眼于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转轨阶段以及商业银行的内在本质特征,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应该着重从制度创新能力、服务供给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人才凝聚能力等五个方面构筑核心竞争力。
以完善公司治理为核心,努力提升制度创新能力
制度创新是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企业成长的保障。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看,大型现代商业银行的崛起与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高度相关。提升制度创新力,是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对于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商业银行而言,提升制度创新力,核心问题是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一是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重组上市等途径,加快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二是健全董事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功能,强化监事会职能,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独立、相互协调而又相互制衡的关系;三是实施股票期权、员工持股等长期激励手段,塑造银行管理层和员工的长期、理性行为;四是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充分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
以价值创新为重点,努力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价值创新是企业竞争的一个新理念,它不是通过单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竞争力,而是通过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来争取客户,赢得竞争。作为服务业,银行业内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服务能力的竞争,而服务能力的强弱,集中体现在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给客户增加价值。
增加客户价值,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一要树立服务理念,建设良好的服务文化,通过不断地创造客户满意的服务需求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使银行获得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二是要进行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够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产品;三是要以市场细分为起点,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优质化的服务、多元化的渠道以及现代化的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快捷和价值更高的服务。
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努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从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看,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着重需要构建起以RAROC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的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特别是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的公布为标志,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由传统的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导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重,并引起了银行的组织体系、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银行要牢固树立全面风险观念,学习、借鉴和掌握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在准确量化风险的基础上,以产品的风险定价覆盖银行预期损失,以经过科学计量的经济资本覆盖银行非预期损失,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进行全面管理,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中心,努力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在信息化生存时代,银行的产品创新、数据处理、业务操作以及管理决策,任何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系统开发能力是决定银行竞争能力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国际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看,提升银行技术应用能力,重点是强化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有效的成本核算系统、高效率的操作服务系统,为商业银行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基点,努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服务功能的拓展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对银行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能否适应这些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未来的竞争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水平还不能适应银行国际化竞争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全面开放的到来,国内银行必须以更高、更远的视野,抓紧制定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通过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在金融即将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未来经营发展优势,国内商业银行必须认真关注和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在策略上做出以下安排是非常现实的。
颠覆传统理念
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我们对现代商业银行运营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充分,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我们的经营行为,如果不创造性地破坏、革命性地扬弃那些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就谈不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从招商银行的实践看,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努力实现“十变”。通过“十变”,创新确立全新的经营发展模式。这“十变”就是,在发展模式上,变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在考核评价标准上,变账面利润为经济利润;在营销方式上,变粗放营销为精准营销;在客户选择上,变以大论优为以质论优;在风险管理上,变控制风险为管理风险;在收入结构上,变单一盈利为多元盈利;在产品定价上,变被动定价为主动定价;在资产负债管理上,变比例管理为资本管理;在组织架构上,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在内部联动上,变行政调节为利益调节。
调整经营结构
战略转型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主题。我们认为,要成功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切入点就是要大力调整经营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抓住四个方面。一是资产结构调整。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的比重,适当提高本外币债券投资的比重;在信贷资产中,逐步降低一般性贷款的比重,不断提高票据贴现的比重;在一般性贷款中,适当降低对公贷款比重,逐步提高个人信贷比重;在对公贷款中,逐步提高贸易融资比重。二是负债结构调整。积极发行一定量的金融债,提高主动负债的比重,以增强对负债的整体调控能力。三是客户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向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转变。四是收入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对私业务收入的比重和非利差收入的比重,形成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并重发展的盈利模式。
推进综合经营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实行综合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应该在法律、政策许可的框架内和在监管当局的大力支持下,以金融创新为动力,在综合化经营发展方面积极探索。目前可以着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交叉销售,积极创新跨市场、复合性的金融产品;二是以资本市场为平台,推出更多的商业银行的产品,如信贷资产证券化、主动负债、资产支持票据等;三是努力办好基金管理公司;四是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探索建立银行保险、银行信托等组织体系。
改革组织体制
借鉴国外现代商业银行经验,运用流程银行的思路,分业务条线构建垂直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组织架构,实行业务条线管理和分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体制,是组织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正在按照“流程银行”的思路和事业部制模式改革自己的组织体制,有的银行已取得初步成效,这项工作应进一步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提升管理技术
加快推进管理国际化进程,特别是加快促进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向国际优秀银行靠拢,是商业银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从招商银行的实践看,提升管理技术应当加快国际先进银行的管理技术和工具的运用,在全面推广应用财务成本核算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债项评级系统、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经过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RAROC)、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以及科学的经济资本分配机制,进而强化资本覆盖风险以及资本回报约束的经营理念,引导经济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同时,要加强数据仓库建设,完善数据仓库信息内容,为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利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实施人才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千方百计地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激励,是商业银行决胜未来的战略要求。我们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一是改革薪酬分配体系,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同时探索启动长期激励计划,将员工的长远利益与银行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是启动大规模培训计划,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客户经理的经营管理素质,特别是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既能驾驭全局又有专业特长,既有海外工作经历又熟悉中国国情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三是加强对各级班子与干部的考核与管理,通过加大公开竞聘和360度考评力度,造就一批德能勤绩俱佳的优秀干部队伍;四是稳妥推进专业职务序列建设,构建简明、清晰、科学的专业职务序列体系,拓宽员工职业生涯通道;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宽松、互帮互助、充满朝气、拼搏进取的工作氛围。
③ 当前大力发展金融产品,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将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从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承
诺充分考虑了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实际开放状况以及WTO对成员国的
要求,入世承诺和金融服务业开放的影响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当然,由于不同行业
的承诺水平不同,影响也会不同。
开放对银行业的影响要比证券业和保险业大
与证券业和保险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要强一些,做出了开放度较高的承
诺,因此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这些影响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管理体制和经营决策机制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存在较大的弱势。与国外银行相比,长期的垄断经营和政府对其经营的过多干涉,使
我国的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僵化,经营决策缺少自主性和灵活性,活力不足,市场竞争
能力相对较弱。
二是因为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银行的业务单调,利润来源渠道
狭窄,不像外资银行那样囊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等业务,通过业务之间的优
势互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来吸引客户。
三是我国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竞争力明显不足,而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则已经
发展得非常成熟了。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的服务网络已经非常健全,
在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上,外资银行要想分得一杯羹极其困难,但是,纵观目前外资银
行的业务构成,传统的银行业务所占比例已经很小,其利润只构成总利润很小的一部
分,相反,以传统业务为平台,中间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利润的大头。因此,外资银行
将会弃短就长,在中间业务上与国内商业银行一拼高下。
四是外币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外汇业务中,外资银行已经占据了较大份额
,现在外汇业务已全面放开将可能使其占有更大的份额。
五是人才的争夺。由于外资银行的待遇普遍高于国内商业银行,在优厚薪水和良
好个人发展前景的吸引下,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才流失现象将加剧,这也会进一步削弱
其竞争力。
国外证券经营机构的进入将推动我国证券业的重组
对证券业来说,由于对证券业开放所做的承诺比较有限,对国外证券经营机构的
进入有严格限制,因此不会对国内证券经营机构构成整体上的威胁,短期内国内证券
经营机构受到的冲击会较小。但是,由于被允许通过设立合营公司从事国内证券业务
,市场中将会增添许多新的竞争对手,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所以,虽然证券
业的有限开放不会对我国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从个体上来看,国外证券经营机构的
进入必将改变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加剧国内的竞争,推动证券业的重组高潮,对国
内证券经营机构个体的生存形成强有力的挑战。
当然,外国证券经营机构的有条件进入也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机会,有利于我们
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促进国内证券经营机构个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业务创新步伐
,加快国际化步伐,尽早适应国际通行的法律体系和市场规则,从而提高在新环境下
的竞争能力。
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后的主要着力点可能会是开拓市场,从而使市场规模扩大
在保险业方面,外国保险公司的大举进入将会使我国面临较大冲击。但是,我国
保险业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市场准入条件将会对这些冲击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还
可能为国内保险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在我国,对包括外资企业在
内的所有保险公司均采取严格的监管模式,市场准入的门槛很高,如对申请开业的保
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远高于一般国家的要求;国外保险公
司要申请进入中国市场,最少需要具有30年以上的连续经营历史,总资产不低于5
0亿美元,在中国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等。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时间较
短,保险市场的发育很不充分,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对现有市场的分割将不是主要问
题,相反,其进入的主要着力点可能会是开拓市场,将市场做大,从而与国内保险公
司形成共同促进与发展的局面。
④ 论述我国金融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我国金融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甚至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行业规模、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第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协调。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左右,2003年美国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8.3%,而我国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过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乏力。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绝对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而且,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第二,金融服务各行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从200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为744.15亿美元,不良资产比率为2.06%;而国内排名最高的中国银行的一级资本为348.51亿美元,而其不良资产比率却达到了5.12%,四大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甚至高达18.99%。保险业方面,根据瑞士再保险的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保险业占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排名虽居第11位,但保费收入规模仅521.71亿美元,保险密度在全球排名第72位,人均保险金额为40.2美元;保险深度排名第42位,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26%。证券业方面的表现更让人担忧,2004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40家,总资产3781亿元,总负债2765亿元,全年实现利润为-78亿元,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第三,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创新上具有绝对优势。一方面,国外金融工具种类繁多,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且对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能力相当强;另一方面,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开发技术比较落后,电子化程度较低、金融工具和品种单调、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利用金融创新获取利润和占领市场主动权的能力较差。
第四,国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的能力低下。除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银行海外业务的拓展尚在起步阶段,而外资银行在综合化经营模式下,通过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其分支机构早已遍及全球。在业务开展方面,国内银行大都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经把业务重点放在如利率互换、出口保理及福费廷等一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上,利用金融创新来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
第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大都有支持金融发展的现代化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并且非常注重适时颁布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业加以规范,对新业务、新工具进行认证。相比之下,我国金融立法比较滞后,专业性法律层次较低,法规操作性较差,在实践过程中还经常存在不能严格执行的问题。监管体制方面,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依靠“三会”(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社会监管层次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监管内容大都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对预防性监管的关注不充分。
今后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第一,培养金融业的服务理念和意识,使其真正成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重要产业。
第二,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制。
第三,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第四,注重金融服务内部各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 第五,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⑤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 如何抢占未来制高点
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将金融服务外包业作为巩固提升的优势领域加快发展,并提出要在扩大现有行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向高端服务拓展,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专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本文根据国际、国内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态势,对如何加快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谈几点建议。 全球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态势 金融服务外包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发达国家一些金融公司为节约成本,将打印及记录等业务外包。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服务外包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外包业务扩展到IT部门及人力资源等更多领域。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金融服务外包浪潮,在所有行业中,金融业外包规模已经仅排在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覆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各种规模的金融机构。目前,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呈现出以下的发展态势: 第一,金融服务外包规模持续迅猛增长。以软件及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正以空前的速度实现跨国界转移,专业化服务出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金融后台服务行业正进入高速成长期。金融机构在全球IT技术的发展、成本压力以及自身安全要求和转移风险等因素的驱动下,通过将前、后台业务分离,将金融后台服务包括金融数据处理、金融服务软件及系统研发、金融灾难备份、清算中心、银行卡业务等外包来提高效率,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增强其在全球金融领域中的竞争力。 第二,金融服务外包的内容逐渐深化。金融服务外包起步于金融ITO,成长壮大于金融BPO,而发展趋势将是金融KPO。以前的金融服务外包主要是IT业务的外包,包括提供桌面协助、大型数据系统或网络的连接等服务。近年来,许多大型银行竞相将其操作管理中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业务派送到海外,离岸外包业务从一般IT服务扩展到金融服务领域,外包的商业模式也从一般软件配套服务进入了运营操作过程承包。目前,外包市场逐步向纵深即KPO发展,一些专、精特定业务的外包商目前很受欢迎。近年来,这些提供特殊专、精功能的外包商为了保持其竞争力而不断加大外包业务的深度,正在大力开拓专家型外包业务,并配以高科技的智能应用,创造出新的知识资本,大力降低成本。 第三,离岸金融服务外包趋势不断扩大。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各公司的利润率不断下降,同时客户提出更高要求的服务,推动了各金融服务公司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品质。最初,欧美公司进行离岸外包是充分利用全球的劳动力差价进行劳动力套利,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劳动力降低了公司成本,使公司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许多跨国公司试图通过建立离岸交易及服务中心来提高本机构整体效率。金融机构除将业务外包给服务商外,也会把一些业务交由海外附属机构来完成。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统计显示,2001年仅有10%不到的金融机构参与到离岸外包的行业,而到2006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75%。据金融研究公司Tower Group的调查,一批世界超级金融机构,包括美国运通、GE Capital等都向海外大规模地外移了客户呼叫中心与软件开发业务。 第四,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格局初步形成。美国、欧盟、日本等国是主要的金融服务外包发包方,而印度、爱尔兰等国是主要的接包方。美国公司占据全球离岸经营业务的70%。欧盟和日本占据剩余的份额,其中英国在欧盟居于主导地位。科尔尼咨询公司研究指出,从金融结构、商业环境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获取三个方面来考察离岸目的地国家,印度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马来西亚、捷克等紧随其后。目前,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已经形成以印度市场为核心,同时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新兴服务外包市场的整体格局。 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全球金融服务外包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提供了两大机遇:一是根据WTO协议,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外包服务中心,我国有望成为继印度之后又一个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中心,为国内金融服务外包商提供了发展机会;二是国内金融机构也将越来越多地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选择合适的外包商,将非核心业务剥离,提高自身经营效率。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第一,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速。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IT外包。1992年中国银行成立的博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1996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的软件开发中心,都专门为本行提供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软件开发、技术研究、支持推广业务均外包给了隶属于总行的软件开发中心,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则多采用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的做法。金融外包业务也在IT以外的其他领域快速推进,其中以信用卡和保险后援中心发展最快。随着我国金融外包业务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发包主体范围的逐渐扩展,其规模会越来越大。 第二,我国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拥有竞争优势。我国在承接金融外包业务方面具有以下竞争优势:一是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环境良好,集聚了众多金融服务外包机构。目前我国既有埃森哲、IBM等世界著名的BPO公司,也有如Infosys、塔塔等来自印度的公司。欧洲流程外包研究机构Morgan Chamber分析称,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以及外资银行的发展计划,将给中国的BPO提供商带来战略性的机遇,我国将有机会同全球领先的银行合作,分享银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种合作将会成为我国BPO走向世界的桥梁。二是我国拥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储量大。三是我国在人力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方面享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四是我国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电信、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堪称一流。五是我国拥有广大的国内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立起客户群,香港和上海正在成为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以市场带动的服务外包趋势势不可挡。六是我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亚洲的中心,经济发达的日本和韩国都靠近我国,文化传统相似,日、韩两国企业发放金融外包业务一般首选我国。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发达城市以及邻近上海的昆山已先后规划建立了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北京、深圳、昆山也先后规划建立了朝阳区金盏金融服务园区、罗湖金融配套服务中心和花桥国际商务城。可以预见,上海、北京、深圳、昆山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基地。 第三,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还有待培育完善。目前,外资跨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涉及数据处理、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部分操作性业务等,而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外包尚处在起步阶段,部分国内金融机构开展了服务外包业务的尝试,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相关业务、信用卡业务的外包。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外包在有效利用外部资源、集中资源于自己的核心业务、缩短新业务或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还很不完善: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规范的纠纷处理机制缺失,外包监控制度尚不成熟;二是外包服务商资格审查制度欠缺,质量信誉优异的外包服务商缺乏;三是外包业务范围狭窄,目前国内金融服务外包主要集中于IT业,IT系统规模小的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外包服务所能带来的成本节约不具有吸引力。但从长远发展趋势看,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金融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国内金融机构也将更加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对外包服务的需求将不断扩大,而国内IT行业、技术和管理咨询行业的迅速成长也会带动外包服务的增长,伴随着金融外包行业的成熟,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外包商也将涌现出来,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均会不断扩大。 第四,我国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仍需进一步努力。近年来,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体系中,中国正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并被认为有机会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服务外包中心。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彼得·郝勒维茨认为,到2015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业的中心。因为中、印两国拥有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外包业务人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能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国在综合成本、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因此我国是发达国家金融服务外包的首要选择。然而,相对于印度而言,我国在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方面还存在差距,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中,印度是我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且居于优势地位。 加快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建议 根据当前国际、国内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态势,并考虑到我国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的优、劣势,要想扩大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和积极发展在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就要学习借鉴国际的经验,积极拓展金融服务外包领域,进一步增强承接国际金融外包业务能力。 第一,要发挥比较优势,扩大业务承接范围。首先,积极发挥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健康、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的能力,增强竞争优势,争取全球服务外包的核心业务的承接。分行业有计划地选择重点行业拓展外包领域,鼓励企业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外包市场,不仅要拓展信用等级评估、市场调研、后勤保障、计算机业务及系统的维护维修、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形象建设等通常业务,还要拓展新兴业务及复杂程度较高的业务流程外包。发挥文化、地理优势,从向韩国和日本金融机构提供IT服务外包逐渐扩展到服务领域,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提供专、精式服务外包。其次,积极发展国内金融机构外包业务,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从IT相关业务、信用卡业务、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服务,向金融数据处理和灾备、客户服务、财务和会计、营销、研发设计等高端外包业务发展。 第二,加强对企业和人才培育,完善金融服务外包法律环境。针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存在的大型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少、金融外包服务专业人才短缺、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还不够完善等薄弱环节,加强企业和人才培育,完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等法律环境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潜力。在对企业培育上,不仅要继续引进国际知名金融服务外包公司,更要积极培育更多的本土型竞争力强的专业金融外包服务商;在对人才培育上,加大对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专门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招揽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等多渠道方式,培育大批高素质的金融服务专业人才,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完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等法律环境建设上,研究制定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国家法规和行业规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倡导企业诚实守信,保护客户商业秘密,遵守国际通行的信息保护规则,在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内设立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机构,加强软件盗版等各类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第三,加快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以上海、北京、深圳、昆山等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为重点,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
⑥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之处和展望未来
中国服务业存在不足之处 (一)生产性服务业欠缺纵观发达国家服务行业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与工业的关系变得日趋紧密,即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多地来自工业生产,而不是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它们服务业变革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生产过程提供的各种服务不断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它涉及信息收集、处理、交换的相互传递和管理等活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其范围主要包括仓储、物流、中介、广告和市场研究、信息咨询、法律、会展、税务、审计、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劳动力培训、工程和产品维修及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一直以来,中国的服务业与工业各行其道,各类大小型企业除了生产部门外,都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服务体系,如会计、市场调研、物流、宣传广告等。在发达国家,这些都是该由外在化、专业化的特别服务部门解决的任务。我国服务业自身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更多地停留在满足消费者生活需求如餐饮等低水平上,难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不过近年来,服务外包不断兴起,提供专业化生产性服务的企业不断出现,生产性服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滞后。我国服务业过度的进入居民生活消费领域,低技术含量的消费性服务业充当了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而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会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严重削弱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主要就是体现在专业化强、服务技术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上。可见,加大服务业由消费性服务向生产性服务转化的力度,以及使生产性服务不断地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应成为我国未来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服务行业低水平就业相对膨胀及与其他相关产业相互脱节服务贸易的发展将会给中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目前,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缓慢,而服务业就业人数却增长快速,出现了服务行业低水平就业相对膨胀这一缺陷。这与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着紧密联系。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是:服务业的发展是与城市化密切相连的,主要趋势是先有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再由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城市化率的上升。而我国现实的国情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地涌人城市,只能进入低水:平的传统服务行业寻求就业岗位。从行业分布上;看,农村流人城市的非正式迁移人口在建筑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的就业比重明显高于城市总就业构成。与此同时,从业人员技能素养的普遍偏低,成为传统服务行业完成服务技术和管理方式现代化改进的主要制约因素,使得传统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日趋恶化。 中国服务业这种不合理的就业结构,主要是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形成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服务业的收入增长习惯于简单地依赖增加人力投入来获得,对于人力资本的提升则不予重视。人力资本长期在低水平浮动,必然会使我国的服务业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业等资本、技术含量高的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会提高。提高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教育,是改善这种低水平就业相对膨胀状况的关键。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服务贸易如果要发展,就必须与其它产业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但是目前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及其内部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脱节,连锁效应弱,增值率不高。譬如,我国货物贸易迅速发展,但是与海运服务、造船业之间却没有形成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运输服务收支逆差却在年年上升。 展望未来 中国服务贸易的世界排名逐年提高,但是总体数额和比重仍然偏低;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TC指数和RCA指数都较低,国际竞争力很弱;同时,服务部门内发展不平衡,国际竞争力各不相同,多数部门的竞争力都很弱;我国服务业偏向于由消费性需求指导,而非生产性需求,以致生产性服务业欠发展,低水平就业相对膨胀。 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和改善我国服务业的结构缺陷,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快服务立法,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市场都要求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而中国目前在服务贸易的立法方面相对落后。为了使我国的服务贸易尽快融人世界这个大环境,我们应该按照WTO有关服务贸易的条款原则,尽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目标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以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支撑和规范力度,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摆正工业化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促进服务贸易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工业化越发展,对服务业的依赖性也越强。因此要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市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行业转化,通过使企业内部现存的大量内在化服务不断外在化,来增加生产性服务需求,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充分发挥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整体较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关产业支持不力,产业间合作不紧密、行业内恶性竞争,要促进服务贸易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三)优化、提升服务行业结构,推进服务业现代化目前,中国服务业的产业内部结构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基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础上的现实选择。但是,中国要想使服务业有更好的发展,必须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跟上世界服务市场的步伐,在发挥自身原本优势外,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在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中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四)提高服务行业人力资本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由于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性这一特征、以及服务业的“人对人”服务难以完全标准化的困难,对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同时面临着服务行业高素质人才的供给不足和流失两大问题,所以除增加服务业人才教育和培训投资外,重要的是建立尊重人才和科学绩效评价机制,培养和留住人才,增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五)加强行业组织的作用,协调和提升行业整体素质行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缓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方力量”。转型过程中要发展和健全行业组织,承接和改造政府“退出”后的某些社会管理职能。在服务贸易领域,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推动企业体制与经营组织的改革,特别要加强适合服务业规模化发展的连锁经营体系的建设;二是建立健全服务业的标准化体系,并上升到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解决好服务水准的规范性与先进性问题;三是建设与政府、科研教育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渠道,建立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信息平台,实现行业内部信息交流;四是规范行业内部竞争关系,凝聚行业力量,有效支持优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六)充分发挥政府在服务贸易中的作用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者,应对一些缺乏竞争力的服务行业予以适当保护,对服务领域的不同行业实行有区别的逐步开放;在投资政策上,要把第三产业和其它产业特别是工业放在同等位置上,并在一定时期内为补足对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欠账”而相对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克服服务业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鉴于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期性,服务产品一般不能采取国内生产、海外销售的模式,因此还应该对服务业进一步“走出去”建立跨国企业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目前在海外举办“孔子学院”,是教育与文化服务贸易的重大项目,虽然不能简单定义为企业性质,但也是服务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类型)。此外,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为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市场和需求空间;由于政府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应该也可以把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⑦ 如何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不必长篇大论小题长写。
一、保持富有创新性的指导思想和前进探索的发展动力(需要专业机构或政府机构成立的金融中心担任主导)
知识版权的保护,贫穷的压力激发人们创新的潜力。政策红利保障,国家加大力度投资建设,力图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形象,金融等贸易行业是象征著国家信用值的标志。
二、相关专业机构统一标准培训意向金融等贸易专业的人才。(应以专注实践表现而非过度专注学历程度)
人员协调程度取决于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取决于监督管理。
⑧ 我国金融机构的变革对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中国金融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记者:“后危机时代”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实力重新配置,国际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面临重构,而国内经济转型加速和经济增速放缓。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发展会面对哪些问题?
苑德军:中国金融业进入了发展加速和开放扩大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良好的成长机遇,也需要应对各种挑战。
首先是经济转型的挑战。推进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础上的经济转型,是我国未来经济工作的重心。这种转型既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面对日趋险恶的国际外部经济环境和日益强化的国内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可以说,经济转型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经济转型要求金融必须转型,而没有金融转型,就无法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转型是金融转型的依据和前提,金融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推手和动力。两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支持经济转型特别是产业转型,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方面和核心任务。
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在支持经济转型方面负有重要使命。适应金融转型的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实现在发展战略、支持重点、配置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做到四个转变:一是优化信贷投放的行业结构,使信贷支持重点从制造业向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二是优化信贷资金配置的空间结构,使信贷资金配置从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向区域均衡转变;三是优化信贷支持的企业结构,使信贷资金投向过度朝大企业倾斜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转变;四是优化信贷业务结构,使信贷业务由传统信贷向绿色信贷转变。
必须有效发挥直接融资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要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优先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属企业上市;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并购基金,增加创业资本供给,促进产业扩张、产业融合和产业并购,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创新直接融资方式,支持更多企业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融资。
其次是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刻不容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义,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则是资源配置的“指示器”和“调节器”。利率没有市场化,就谈不上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高效率,自然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利率市场化也是银行商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就不会有真正的银行商业化。长期的存款利率管制损害了存款人利益,使存款人的存款在负利率情况下连保值也做不到,同时造就了银行的高利差,使银行可以安享垄断利润而阻碍了贷款定价能力、利率风险防控能力的提高,不利于银行竞争力的培育。利率管制使利率信号失真,使利率难以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功能,而且其也是诱发民间高利借贷的重要根源。因为在利率实行双轨制并且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市场利率必然大大高于管制利率。当前,整个经济社会和金融当局都已经认识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相信“十二五”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会有明显进展。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将面对无时无刻存在的利率风险,股市和债市行情的波动将更加频繁,利率对券商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固定收益业务、衍生品交易业务等的影响加大,金融机构的产品定价能力、利率走势监测分析能力、利率风险控制能力等亟待提高。
再次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挑战。在金融业综合经营持续发展的情况下,金融各子行业之间的行业壁垒和市场壁垒被打破,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大量涌现,金融竞争强度提高,各类金融机构不仅要面对同一金融子行业竞争对手的竞争,还要面对行业外竞争对手的竞争,这对金融机构的营销能力、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聚合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年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影子银行,适应了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商业银行的功能,侵蚀了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地,对商业银行构成了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实际上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给金融机构带来现实挑战的具体反映。
最后是金融发展方式转型的挑战。传统金融发展方式注重金融总量扩张,忽视金融结构优化;注重金融市场广度,忽视金融市场深度;注重金融竞争,忽视金融效率;注重金融硬实力(金融资产规模、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份额等)打造,忽视金融软实力(金融创新能力、金融企业综合竞争力、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金融发展环境、金融文化建设等)培育。金融机构都把“做大做强”作为自身发展目标,都在追求规模扩张,业务、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缺少经营特色。必须用科学的金融发展方式取代粗放经营的金融发展方式,加强金融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实现金融发展过程中规模和结构、广度和深度、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和谐统一。
⑨ 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
1、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深度和广度不够。真正成熟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好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丰富的融资产品与渠道进行融资;长期投资者能够得到合适稳定的回报;市场价格基本合理;市场参与者遵守规则。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远远没有达到这些标准。决定人民币国际化关键的人民币“投资池”尚未形成;国内一级和二级市场、场内和场外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同业拆借利率尚未成为引导整个利率体系的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等。总之,我国尚未形成一个高度开放、规模巨大、品种繁多、赢利性和安全性达到规范的适应货币国际化要求的金融市场。
2、利率和汇率缺少市场化。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和时间价格,汇率则是货币的交换价格,两者应分别由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来决定,否则就会被压制或是被扭曲,从而导致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压制和经济行为的扭曲。如果利率不能反映真实的货币借贷市场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引导其他金融商品的价格;如果汇率不能真实反映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参与国际经贸往来,该国货币就难成为国际货币,并承担起国际货币的职能。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阶段,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受到诸如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防范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金融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基石。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的主体仍为四大国有银行,虽然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在整体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上仍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和行为模式仍旧阻碍着国有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4、金融风险防范的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也有部门金融监管职能。但是,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通常只注重国内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而对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还需加强。特别是随着货币国际化的加快,本币的流出也将日益增多,而境外本币的增加会使得市场投机因素增多,容易造成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期削弱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甚是造成宏观经济政策的失效和失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是很好的例子。虽然它们对我国造成的直接冲击不大,但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我国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5、金融市场尚不完备。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是很不完备的,除了传统的银行信用间接融资外,仅仅局限于同业拆借业务和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慢。主要表现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投资欲望和价值观念;银行没有企业化,信贷资金尚有供给制,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尚不发达,信用工具缺乏.现有证券的不流通;价格体系的不合理,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准确及时的投资信息,资金得不到合理流动;金融立法、章程残缺不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