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随着网络购物场景的发展,消费金融开始涉足电商领域,针对消费者最关注的价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无责免息等产品,分散消费者的购物压力,刺激消费增长,尤其是中高端消费的增长。消费金融除降低消费者购物压力刺激消费以外,还可以帮助电商企业及商家进行商品营销。通过优惠的支付条件吸引用户,实现用户引流和商品导购。例如根据电商平台的行业及人群特征,推出特定的营销活动,用户通过参与活动或者获得价格优惠,或者获得电商平台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消费积分。这种营销活动在引流、导购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目前处于信用累积的过程,未来实现数据沉淀之后,基于个人账户的信用数据提供更多产品以外的增值服务,将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趋势。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
前瞻产业研究院显示,2015年中国人民币信贷余额达到93.6万亿,同比增长14.9%;同期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9.0万亿,同比增长23.3%。近年消费信贷余额增速显著高于人民币信贷余额增速。预计2019年消费信贷余额将占人民币信贷余额总额的四分之一,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在消费信贷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陆续有电子商务企业、在线支付企业以及P2P信贷企业加入,同时,传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抓紧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0亿元;伴随着京东与天猫等进入市场,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9年达到3.398万亿元的水平。
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陆续有电子商务企业、在线支付企业以及P2P信贷企业加入,同时,传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抓紧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0亿元;伴随着京东与天猫等进入市场,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9年达到3.398万亿元的水平。
消费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对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从对金融机构的定向业务支持转而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全面支持。银监会放开了消费金融公司审批的地域限制和数量限制,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积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常态化。
消费场景日益丰富,互联网渠道直接触达客户
首先,电商改变了大众的购物习惯,消费渠道的便利性激发了小额高频的购物需求。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互联网的流量竞争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线下的消费场景包括3C产品、电动车、医美、租房、培训教育、旅游等。
随着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监管政策将逐步出台,行业将迎来整改。监管政策的不断深化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会两级分化,不合规的平台将会逐步的退出市场,合法合规的平台将会以金融科技促进机构自身的发展,加强风控和定价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未来,在场景、数据和风控基础上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会促进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增长,给用户带来美好的消费体验,给社会创造无限的价值。
㈡ 消费金融公司有前景吗
随着网络购物场景的发展,消费金融开始涉足电商领域,针对消费者最关注的价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无责免息等产品,分散消费者的购物压力,刺激消费增长,尤其是中高端消费的增长。消费金融除降低消费者购物压力刺激消费以外,还可以帮助电商企业及商家进行商品营销。通过优惠的支付条件吸引用户,实现用户引流和商品导购。例如根据电商平台的行业及人群特征,推出特定的营销活动,用户通过参与活动或者获得价格优惠,或者获得电商平台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消费积分。这种营销活动在引流、导购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目前处于信用累积的过程,未来实现数据沉淀之后,基于个人账户的信用数据提供更多产品以外的增值服务,将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趋势。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
前瞻产业研究院显示,2015年中国人民币信贷余额达到93.6万亿,同比增长14.9%;同期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9.0万亿,同比增长23.3%。近年消费信贷余额增速显著高于人民币信贷余额增速。预计2019年消费信贷余额将占人民币信贷余额总额的四分之一,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在消费信贷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陆续有电子商务企业、在线支付企业以及P2P信贷企业加入,同时,传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抓紧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0亿元;伴随着京东与天猫等进入市场,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9年达到3.398万亿元的水平。
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原因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参与主体从原有的P2P为主导的消费金融市场,拓展到目前以电商生态为基础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的数量和类型较2013年有明显突破;
其次,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用户消费需求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消费渠道进一步拓宽;最后,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开始进入真正的爆发期,2014年则延续了2013年的强势表现,在理财、投资以及信贷领域均有突破。
实际上,自2014年开始,电商生态的消费贷款在互联网整体消费贷款的比例开始迅速攀升,艾瑞咨询预计,在2016年该项业务将成为互联网消费金融中最主要的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互联网释放消费金融需求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对用户行为习惯造成了颠覆性的变革,大数据技术解决了消费金融领域风控的效率瓶颈。同时,随着
2015年央行向8家私营机构发放个人征信业务试点许可,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分析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浏览、购物、社交等多维度数据,可以更好地覆盖以往央行征信体系覆盖不到的长尾人群。近年来,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0%以上,在个人征信业务许可的当年更实现了546%的增长。
另外,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也使得消费金融摆脱了固定场所的限制,移动端成为消费金融的重要阵地,2017年移动消费金融用户渗透率达到了15.9%
消费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对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从对金融机构的定向业务支持转而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全面支持。银监会放开了消费金融公司审批的地域限制和数量限制,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积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常态化。
消费场景日益丰富,互联网渠道直接触达客户
首先,电商改变了大众的购物习惯,消费渠道的便利性激发了小额高频的购物需求。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互联网的流量竞争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线下的消费场景包括3C产品、电动车、医美、租房、培训教育、旅游等。
随着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监管政策将逐步出台,行业将迎来整改。监管政策的不断深化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会两级分化,不合规的平台将会逐步的退出市场,合法合规的平台将会以金融科技促进机构自身的发展,加强风控和定价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未来,在场景、数据和风控基础上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会促进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增长,给用户带来美好的消费体验,给社会创造无限的价值。
㈢ 消费金融公司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㈣ 消费金融未来有哪几类发展趋势
第一类:结合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通过与线下的3C卖场进行合作,为消费者提供电子产品的分期付款业务,但是这种模式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运营成本较高,对于自动化审批要求高。同时消费金融公司的运营成本高,风控难度较大,各家公司目前都通过自有的数据积累建立风控模型、拼概率、高息覆盖高风险等方式进行经营。
第二类:直接发放个人贷款的消费金融。相比结合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这种直接发放现金贷款的消费金融风险把控更难,一方面竞争比较激烈,而且基本也是采用大量人力进行推广,公司运营成本较高,在加上国内的机构在实收资本的基础上放大杠杆来吸引投资人,这样造成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成本较高,通过放大资金杠杆进行放贷,同时也放大了经营风险。而且顾客的贷款意图难以掌控,从而造成坏账率过高。
第三类:校园市场分期。校园市场分期基本可以定位为校园电商平台,因为给学生放贷存在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学生并无收入来源,存在还款能力的问题,而且学生放贷学生一旦出现坏账基本都要父母进行代偿,如果一旦出现集体事件,国家肯定会立马禁止,这样增加了金融公司的经营风险,目前很多公司基本定位为电商平台的消费赊账服务,这样避免法律风险,通过低利率和商品差价来维持企业发展,通过获取用户数据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