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识付费平台有哪些 知乎 分答
知识付费平台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
基于微信平台的SaaS型工具,代表是短书、小鹅通,类似于之前的微店工具平台(有赞商城)可为内容平台或有变现需求的自媒体人提供技术支持。这类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为内容付费的变现方式,除知识形态多样(图文音频专栏+语音实时直播+视频直播讲解)外,还可进行用户管理、付费转化、社群运营等。
流量型平台是在提供PGC或UGC的内容供消费者购买。其中PGC以得到、喜马拉雅为典型代表,平台参与内容策划、制作和把关。用户生产内容(UGC)则以分答、简书等平台为典型代表,普通用户也能够以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变现。
不同类型的平台其知识付费形式也不一样,流量型的平台其主要是将知识付费的形式集中于某一个点,例如得到就是以音频为主的、而简书是以图文为主;工具型平台则是较为全面的知识付费方式,其包含有各大知识付费的形式,包括图文、音频、视频、直播、问答等等,这些是比较主流的知识付费形式。
㈡ 投资类的入门书籍
1、股票作手回忆录
《股票作手回忆录》是2015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埃德温·利非弗、杰西·利非莫尔。本书描述了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股票投资人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波澜起伏的精彩投资生涯。
2、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是2008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约翰·墨菲。
该书是讲商品期货技术分析,主要内容有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道氏理论、图表简介、趋势的基本概念、主要反转形态、持续形态、交易量和持仓兴趣、长期图表和商品指数、移动平均线、摆动指数和相反意见、日内点数图、三点转向和优化点数图、艾略特波浪理论、时间周期等。
约翰·墨菲是著名美国市技术分析大师。他因为《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的影响而两度获得美国市场技术分析师协会的年度大奖,最近一次是2002年。
3、穷查理宝典
《穷查理宝典》是2010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彼得·考夫曼 。本书首次收录了查理过去20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书中十一篇讲稿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聪明才智。
4、华尔街幽灵
1997年,美国著名的“期货杂志”交易论坛上有一位自称“幽灵”的神秘交易大师,他把30年成功交易的经验,归纳为3个规则,并与助理阿瑟·L.辛普森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毫无保留地公开了自己成功交易的秘诀和方法体系,迅速成为“期货杂志”交易论坛上的超级大热门。
幽灵这样做的动机。是他认为自己的成功源于许多人的帮助,如今他将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进行回报……
接受这份珍贵的礼物,你的投资交易将重新开始,并走向令你无法想像的坦途。
5、对冲基金风云录
《对冲基金风云录》是美国作家巴顿比格斯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是华尔街上执著专注的投资人士,他们是一群奇特、危险而迷人的家伙,在投资生存战中弱肉强食。
作者讲述了一段又一段投资冒险与个人奋斗的经历,展示了投资家们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手法,在他们身上,华尔街浓厚的商业文化、深邃的生存之道被演绎得出神入化。
㈢ 知识付费平台有哪些
目前网络上知识付费平台五花八门,从被叫做“知识付费元年”的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的内平台类型也容越来越多样:
比如问答型的网络问咖,大咖们可以将经验,见解,知识,技能分享给需要的用户,其slogan是约见发现新世界。专栏型的豆瓣时间,就是以音频、文字等形式呈现的付费专栏。还有工具型的,比如美阅教育,提供专门的知识付费、教育行业小程序解决方案。
现在比较多从业者都会选择工具型的平台来搭建个人专属知识空间,还有一些早期选择流量平台型的从业者也都纷纷转向搭建个人的平台(可以参考吴晓波频道),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容易流量被头部大v吸取,另一方面是专属知识空间可以实现粉丝的沉淀和留存。
㈣ 金融学入门适合看什么书,准备考FRM
这里给你推荐8本FRM入门金融书籍
愿你打开知识的大门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1、《零边际成本社会》
作者:杰里米·里夫金
译者: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副标题: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
这是一个零边际成本、智能经济、物联网、共享经济、能源互联网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在本书中,享誉全球的社会发展预测家杰里米?里夫金开创性地探讨了生产力、协同共享、产消者、生物圈生活方式等全新概念,详细地描述了数以千万计的人生产和生活模式的转变。
他认为,“产消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和3D打印产品。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组织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基于零边际成本的开放式网络课程……
02、《金融科技创新》
作者:保罗·西罗尼
译者: 马睿 、汪吕杰
副标题:智能投顾问,目标导向的投资,金融和投资的游戏化
本书通过互联网金融、社会化媒体、大数据分析、数字技术等,将财富管理行业向更高效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咨询流程转变。目标导向即通过新的金融、机器、网络技术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智能投顾(Robo-advisor)和金融科技创新(FinTech)最近成了全球热点。市场的力量正在改变银行和融资顾问原有的商业模式,向由机器人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转化。理财经理正站在数字化浪潮的震荡中, 几百年来根深蒂固的行业格局逐渐从方方面面开始发生改变。
03、《创新者》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译者:关嘉伟 牛小婧
副标题: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改变世界
《创新者》豆瓣评分高达9.1,此书是沃尔特·艾萨克森继全球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不仅讲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生动地刻画出数字时代的创新者群像,还深度挖掘互联网的精神内核,解读了“诗意科学”这个重大主题。
04、《伟大的博弈》
作者: 约翰·S·戈登
译者: 祁斌
副标题: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2011)
这是一部写尽华尔街风云起伏的恢弘著作,视角宏大深远,豆瓣评分8.6,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它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
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很好的例证。
05、《投资的常识》
作者:伯顿?马尔基尔 查尔斯?埃利斯
译者:黎木白
对于大多数人的投资理财而言,简单的常识往往比深奥的理论更为实用和有效。这本书是两位世界级的金融学家用通俗的语言为普通人的家庭理财所提的一些简单可行的建议,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06、《门口的野蛮人》
作者:布赖恩?伯勒 约翰?希利亚尔
译者:张振华
副标题: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
深度接触资本世界,金融大鳄、国际巨头悉数登场——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贝尔斯登、大通曼哈顿、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尔肯、纳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国运通、百事可乐、宝洁、卡夫、麦肯锡……有史以来最推荐的商界与金融界实战经典案例!
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华尔街通常称之为“门口的野蛮人”。两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凭借人脉和技巧,令当事人吐露真言,获取了第一手的资料,再辅以引人入胜的妙笔,曝露出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收购——1988年KKR公司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来龙去脉,以及华尔街金融操作的风风雨雨。
07、《证券分析》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戴维?多德
译者: 邱巍
此书是巴菲特推荐给投资者看的书,1934年初版的《证券分析》就是一部经典,尽管出过了6个版本,售出百万册,历经80余年,且多次修订,却依然被奉为投资者的《圣经》。
在1934年的第一版中,你将领略到格雷厄姆出色的文采。80年过去了,这些文字依然以真实、审慎的风格,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性而充满魅力。这也是为什么本书会引发一场投资革命的原因。
08、《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作者:沃伦·巴菲特 查理·芒格
编者:劳伦斯·坎宁安
译者:路本福
巴菲特没有撰写过什么专业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写给伯克夏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他每年都重复一些似乎早已过气的言论,例如现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在折扣价格购买资产的重要性以及“为增长付出恰当代价”的重要性。
仅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伟大——在目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财务”。人们往往把巴菲特视为财务和税务专家,但他在鉴别公司经理人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只是用一种非常简洁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而已。
㈤ 新人想自学金融知识 能不能推荐几本书
金融分析师要买官方教材,金融分析师官方教材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包含在金融分析师报名的考试费中,是必须买的,纸质版购买需要额外支付,但考生自己可以选择是否购买。
金融分析师电子版官方教材下载步骤:
第一步:进入金融分析师考试报名主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第二步: 点“Curriculm”,获取cfa ebook下载码
第三步:点“Redemption Code”进入下载页面,选择自己的系统进行下载“Bookshelf”的安装程序
第四步:安装下载的程序包
第五步:打开“VitalSource Bookshelf”,注册用户名
第六步:注册“VitalSource Bookshelf”的用户名和密码
第七步:登陆后点Account → Redeem Code
第八步:输入CFA协会的“Redemption Code”即可添加到左边导航栏,开始书籍的下载。
㈥ 金融的逻辑的书籍
本书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告诉读者: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作者密切关注中国社会转型问题,全面驳斥了市场上流行的《货币战争》关于金融“阴谋论”的谬论,观点振聋发聩,再次起到了痛击时弊清迷局的效果。
《金融的逻辑》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时刻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并籍此审视中国社会的传统与未来。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自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志武教授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聘为特聘教授或访问教授。
陈志武教授一直是世界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学术奖励。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
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陈志武教授拥有国内经济学术界少见的政治经济学视野,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是国内鲜见的能用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源流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的经济学家。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治国的金融之道”等观点启发了更多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 2008年出版的中文著作《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成为当年度最具影响力的财经读物之一。其中《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荣获“2008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之“年度财经图书大奖”和“最佳原创学术类”大奖,并入选多家专业媒体评选的2008年度最值得珍藏图书。 序言:
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
第一部分 资本化的逻辑
第一章 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
“流动性过剩”,“钱太多”,这是时下时髦的话题。社会上的确到处是钱!
第二章 为什么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
为什么许多人在钱包鼓起来的同时,却并不一定感到更富有,原因在于市场化发展后“什么都要钱了”。
第三章 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
制度的优劣决定一个国家“钱”的多寡。
第四章 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国家持久繁荣靠制度,不靠掠夺。
第五章 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不仅包括投机,还有它活跃的股票文化。
第二部分 金融的逻辑
第六章 治国的金融之道
决定经济国策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国债利率和国家投资回报率,前者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后者取决于国家制度是否有利于市场交易。
第七章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政府总是缺钱”是否成了民主宪政制度的催化剂?“国富”是否反而给掌权者以压制民权、践踏法治的底气呢?
第八章 中国人的理财前景 56
不管你的财富有多少,理财的问题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保值、增值、养老、保险、在未来和今天的钱之间做合理配置等等,这些都是每个人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第九章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59
除了使民间金融合法化之外,中国目前也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民间借贷利率信息的分布机制。
第十章 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67
在缺乏宪政的社会里,遍及全国的现代银行体系、现代证券市场只会为当权者个人和有权力关系的机构方便地提供近似无限的金融资源,最后酝酿成危害全社会的金融危机。
第十一章 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 71
没有民间金融的自由发展空间,没有现代法治,就难有现代金融。
第三部分 金融危机的逻辑
第十二章 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75
只有进一步鼓励自发的金融创新、放开金融市场的手脚,中国的金融市场才能深化。
第十三章 政府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不是国有化 81
我们不怕看到美国政府、中国政府因为其与市场的边界发生变化而频频介入市场,但我们怕只看到政府权力的扩张,而见不到对权力制约和问责的出现。
第十四章 金融危机之下,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会改变吗? 85
美国自19世纪末演变而来的、靠借贷消费带动的增长模式不会改变,其金融资本主义模式也不会终结,在质上不会变,只是在度上会有收缩。
第十五章 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 89
中国必须学会游泳,即使要交学费,也应该去学。
第四部分股市的逻辑
第十六章中国股市怎么了? 91
一旦股票跟其上市公司的实际脱离了关系,股市真的只是换了个说法的赌场。
第十七章 从国有银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么? 93
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植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第十八章 资本市场与法治发展的互动 95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广泛存在操纵业绩的现象。这意味着投资者被系统性地欺骗了。
第五部分 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第十九章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114
“中庸之道”扼杀的不只是物质文明上的创新能力,而且也激发人们不要在精神资源上有“出众”的创新突破。
第二十章 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123
以“孝道”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将逐渐终结,这一趋势不会因我们个人的偏好而改变,而是由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决定。
第二十一章 儒家文化与中国金融发展的滞后 128
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就不要,要么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购物那样只挑自己喜欢的。
第二十二章 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138
没有金融市场,中国人就无法从名分等级秩序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个人无法自由。
最后的话:
发展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12
由政府来花别人的钱和老百姓自己花自己的钱,其效果是两码事。花自己的钱才心痛,才知道怎么花,才会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政府替老百姓花钱存在很多的问题。
金融的逻辑 网络贴吧《金融的逻辑》豆瓣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豆瓣小组
陈志武新浪博客 2007年7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到2008年秋,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成全方位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裂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而且转变成十足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严重冲击,给多国带来失业大增、政治动荡的严峻挑战。
在这种时候,我们自然想知道: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㈦ 现下的知识付费平台都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现下知识付费平台从功能上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流量型平台 和 工具型平台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系统自带的流量以及官方平台是否会抽取收入提成上。流量型平台与工具型平台的主要区别如下:
流量型的平台(类似喜马拉雅、得到、知乎Live、分答等)
优点:流量型平台系统自带流量,拥有大量用户,可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大量用户。
缺点:平台分流严重,平台向用户大量推荐类似的服务内容,竞争对手只要价钱上稍微低一些,就会分走流量。用户缺乏黏性,最终属于平台而非个人。平台抽成,内容创作者输出课程所产生的利润是会被平台按一定比例抽成,而且时间越久,到最后所损失的利润越大。
工具型的平台(短书、小鹅通等SaaS型工具)
优点:用户属于内容创作者,对于内容输出者来说,所有的用户都是在自己的“知识店铺” 内;不用担心用户流失问题,更加有利于打造个人品牌。而且无需担心抽成问题,避免出现付费利润被折扣的长尾现象。
缺点:工具型平台流量现对较少,个人宣传得加大力度,要以好的内容吸引用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