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公司 > 金融服务论文

金融服务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5 02:48:45

㈠ 关于金融方面可以写哪些方面的论文

1.建立中国区域金融体系的研究
2.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我国金融应对策略研究
4.我国人民币汇率取向的对策与建议
5.论创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
6.论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及洗钱制度研究
8.汇率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9.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
10.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影响
11.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12.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态势解析及改进意见
13.货币政策高透明度比较分析
14.对我国间接货币调控政策的市场缺陷分析
15.直接发行央行票据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启示
16.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及管理策略
17.浅析热钱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8.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如何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19.论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20.城区存款业务发展的难点及对策
21.重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探讨
22.利率市场化条件论证与方法探讨
2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24.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分析
25.国际货币体系有关问题探讨
26.国家的汇率干预有关问题探讨
27.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28.国际金融危机及相关问题研究
29.国际信贷问题探讨
30.外汇交易有关问题探讨
31.国际金融市场有关问题探讨
32.国际收支有关问题探讨
33.我国的国际收支现状及发展趋势
34.期权理论及其在外汇交易中的运用
35.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36.国际储备题探讨
37.国际融资问题探讨
二、商业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发展理论
38.金融创新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39.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对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41.对银行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思考
42.我国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的现状与思考
43.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44.对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思考
45.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46.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47.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讨
48.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49.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
50.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简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利益目标短期化
52.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54.银保合作发展刍议
55.商业银行应加强产品定价管理
56.信贷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
5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取向
58.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60.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优化的对策与思路
6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创新
62.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6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64.关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66.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
67.关于新商业银行法的问题
68.从世界商业银行发展趋势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
69.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与途径
70.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71.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探索
72.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探讨
73.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74.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途径探讨
75.商业银行分业、混业经营利弊条件问题研究
76.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77.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问题
78.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
79.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问题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81.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
82.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机制
8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探讨
84.中西方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比较分析
85.我国发展民营银行可行性问题探讨
86.民营银行在我国发展空间探讨
87.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88.国有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影响的分析
89.我国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业绩比较:制度因素的探讨
90.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基金的困难所在与对策
91.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问题探讨
9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93.商业银行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94.现代银企关系问题研究
95.员工素质与商业银行现代化
三、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
96.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㈡ 关于金融方面的论文

1.建立中国区域金融体系的研究
2.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我国金融应对策略研究
4.我国人民币汇率取向的对策与建议
5.论创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
6.论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及洗钱制度研究
8.汇率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9.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
10.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影响
11.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12.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态势解析及改进意见
13.货币政策高透明度比较分析
14.对我国间接货币调控政策的市场缺陷分析
15.直接发行央行票据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启示
16.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及管理策略
17.浅析热钱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8.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如何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19.论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20.城区存款业务发展的难点及对策
21.重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探讨
22.利率市场化条件论证与方法探讨
2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24.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分析
25.国际货币体系有关问题探讨
26.国家的汇率干预有关问题探讨
27.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28.国际金融危机及相关问题研究
29.国际信贷问题探讨
30.外汇交易有关问题探讨
31.国际金融市场有关问题探讨
32.国际收支有关问题探讨
33.我国的国际收支现状及发展趋势
34.期权理论及其在外汇交易中的运用
35.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36.国际储备题探讨
37.国际融资问题探讨
二、商业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发展理论
38.金融创新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39.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对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41.对银行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思考
42.我国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的现状与思考
43.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44.对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思考
45.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46.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47.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讨
48.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49.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
50.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简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利益目标短期化
52.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54.银保合作发展刍议
55.商业银行应加强产品定价管理
56.信贷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
5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取向
58.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60.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优化的对策与思路
6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创新
62.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6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64.关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66.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
67.关于新商业银行法的问题
68.从世界商业银行发展趋势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
69.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与途径
70.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71.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探索
72.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探讨
73.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74.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途径探讨
75.商业银行分业、混业经营利弊条件问题研究
76.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77.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问题
78.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
79.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问题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81.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
82.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机制
8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探讨
84.中西方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比较分析
85.我国发展民营银行可行性问题探讨
86.民营银行在我国发展空间探讨
87.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88.国有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影响的分析
89.我国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业绩比较:制度因素的探讨
90.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基金的困难所在与对策
91.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问题探讨
9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93.商业银行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94.现代银企关系问题研究
95.员工素质与商业银行现代化
三、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
96.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㈢ 求关于金融管理的论文题目!!!

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稳定货币值和货币供求平衡等目标而对货币资金所实行的管理称之为金融管理.下面学术堂为大家整理了二十条关于金融管理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讨

2、三门峡市农村金融管理与创新研究

3、我国金融类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4、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6、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分析

7、面向年轻用户的个人金融管理需求研究与移动服务设计

8、金融危机背景下寿险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9、金融资产管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10、金融管理与实务实训室项目管理的研究

11、X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对公业务客户贷后管理问题研究

12、构建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思考

13、金融管理体制的极左范例:贫下中农管理农村信用社研究

14、基于工作特征基础上的工作绩效改善研究

15、基层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问题研究

㈣ 求一个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这个不甚多吗

如果要分析数据的就比较麻烦一点 不过一样快一些的

  1.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德宏州桥头堡建设中金融服务创新的思考 

  3. 浅析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4. 商业银行金融理财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我国城投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6. 某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8.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9. 某某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㈤ 了解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论文怎么写

估计你是在校生。这个标题太大了,国内金融业发展现状可以写一篇完整的论文,互金行业发展趋势又可以写一篇完整的论文,两个合在一起资深从业者都未必能写得漂亮。
如果拆开选择,相对来说后者好写一些,因为参考资料很好找。
结论也容易得出,在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形态创新的环境下,提高监管跟进速度,防范结构性风险,完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加强普通民众投资理财教育,拥抱新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和易用性

㈥ 关于金融经济学的 论文题目

1. 金融不良资产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
3.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开放
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
6. 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
7.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创建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8. 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问题刍议
9. 论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完善
10.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
1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13. 金融危机后韩国银行业重组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14. 金融自由化所必须的法律规则及其实施
15.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16. 制度、制度变迁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17. 离岸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18. 连接函数(Copula)理论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
19.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研究
20. 构建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21.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
22. 论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问题
23. 金融投资风险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及应用
24.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
25. 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26. 试论金融债权资产的定价理论与实务
27.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
28. 无线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术研究
29. 中国渐进改革中以租金为基础的政府金融支持行为
30.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的探讨
31.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
32. 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33. 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
34. 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35.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36.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研究
37. 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发展问题
38.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
39. 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研究
40. 中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与设想
41.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2. 金融创新的扩散机理研究
43. 关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研究
44.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
45.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政策的协调性研究
46.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47. 金融中介的发展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
48. 中外汽车金融比较研究
49.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解析及对江苏的实际考察
50.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51. 沪港金融中心发展的比较研究
52. 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与金融工具创新
53.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54.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与金融深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55. 金融反腐败与金融安全
56. 我国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57. 中国金融领域反洗钱制度分析
58. 金融服务业消费者的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59. 基于资本市场的国防工业整合中的金融支撑研究
60. 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61. “新经济”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62. 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
63.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与监管研究
64.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策略研究
65. 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
66. 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
67. 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68. 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融资之路研究
69. 中国汽车金融风险管理
70. 金融危机与民主化
71. 构建金融网格的若干技术研究
72. 金融深化、资本深化与地方财政分权
73. 金融创新环境中的银行审慎监管机制研究
74. 重庆近代金融建筑研究
75. 网络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探析
76. 金融中介理论和我国全能银行的发展
77. 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78. 非洲货币联盟的发展
79. 关于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思考
80. 金融衍生工具监管制度研究
81.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不对称研究
82. 我国的非正规金融
83.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84. 银行国际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85. 基于VaR技术的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及实证研究
86. 世界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及我国之借鉴
8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品牌理论与实践探讨
88. 山东省金融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分析
89.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路径研究
90. 农村金融资源的逆向配置与政策研究
9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问题研究
92.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
93.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金融管制研究
94. 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收益和风险模拟分析
95. 电子金融的风险发生机理与防范策略研究
96. 金融集团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97.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98.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99. FDI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作用
100.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业务协同与创新研究
101. 新光证券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2. 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与完善
103. 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探讨和实证分析
104. 资产证券化理论及我国的应用探索
105.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透析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
106. 证券翻译理论与实践
10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模式及定价方法研究
10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定价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
109. 中国早期证券公司衰亡原因分析
110.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
111. 证券服务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112.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制环境的分析和立法构想
113. 我国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114. 互联网对我国证券经纪业的影响
11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的经验分析
116. 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
117.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118.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119. 证券市场中的会计事务所变更研究
120. 中国证券市场最小报价单位调整的效应分析
121. 证券公司网络改造技术研究
122. 数据挖掘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
123. 上市公司证券法监管研究
124. 证券欺诈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125. 中美证券市场比较分析
126. 资产证券化
127.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研究
128. 基于与证券投资基金比较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129. 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
130. 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行为研究
131.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风险与收益研究
1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13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与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
134.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135.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
136. 我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的制度安排与改革
137.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研究
138. 我国证券经纪人发展问题研究
139. 构建和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
140. 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问题研究
14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的风险控制研究
142. 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143. 佣金自由化下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14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研究
145. 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146.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与实证分析
147.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148. 证券投资中股票选择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
149.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及内部博弈研究
150.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管制的实证检验
151. 我国证券信息内幕操纵与证券监管研究
15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153. 证券公司风险的法律监管
154.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155.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与我国证券稽查执法模式比较
156. 资产证券化—我国的立法模式选择
157.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法律规制研究
158. 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法律问题研究
159. 一类部分信息下证券投资最优化问题
160. 我国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研究
161. 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162. 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研究
163. 证券交易所上市费的经济分析
164. 中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与发展环境分析
165.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分析
166. 淄博市农村合作银行证券委托业务处理系统
16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168. 证券业网上交易系统设计与实现
169. TT证券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170. 证券公司数据采集与数据可视化
171.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
172. 利率期限结构的混沌模型及其在利率衍生证券定价中的应用
173. 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研究
174. 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适度性分析
175. 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176. 证券管制的立法目标及其实现
177.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178.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研究
179.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研究
180.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问题研究
181. 抵押权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182.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营销分析
183. 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是否成功地购买了审计意见
184. 人寿保险证券化及其在化解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问题中的应用
185. 证券市场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处理的思考
186. 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变研究
187.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188. 中国证券市场信用问题研究
189.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
190. 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
191. QDⅡ制度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开放
192. 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193. 我国证券监管法制现状及其完善
194.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195.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法律问题研究
196. 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
19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
198.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研究
199.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200.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模式研究

㈦ 金融方面的论文

如何提高我国银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摘要:根据中国政府加入WTO 时的承诺,我国在去年内已经取消人民币业务地域和客户对象的限制对外资银行提供国民待遇,实现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如何形成健康而富有竞争力的中国银行业,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关键字:银行;国际贸易;竞争力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和银行中的作用
中国加入WTO,为对外贸易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使我国近些年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迅速提高,贸易对GDP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强。
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郑重承诺,通往成功的道路仍然必须要经历许多的商业风险、法规障碍及文化挑战。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并非只是一个单一的市场,而是由许多类型、规模及地理位置各异的银行组合而成。我们在华的多年经验告诉我们,尽管中国已具有现代银行业的雏形,但外国投资者仍须遵循四条原则,以跨过危险抓住机遇。
二、我国银行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尚待改进之处
虽然我国银行业目前尚在不断完善中,但在国际贸易领域,为此银行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方式陈旧。我国银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1997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在银行体系风险降低的同时,业务范围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实现利润方式的减少,使风险更为集中,反而不利于银行的管理。另外,在管理方式上,中资银行不具备先进灵活性。因为缺乏自主经营的优势,中资银行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并且,由于呆帐准备金提取额度的不足和呆帐核销自主性的缺乏,我国银行对国际贸易中风险的规避能力极为缺乏。
2、贸易融资对象不合理,银行信贷水平低。近年来新增贷款量在不断增大,但银行主要融资于大型商贸企业,对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或资信核实的困难,银行很少为其提供大规模贷款,由此使部分中小企业获得授信无法满足贸易发展的需求,但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在贸易额度大时仍略显紧缺。商业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贸易活动,成为贸易信贷的润滑剂,但现在各银行的贸易信贷仍不足以维持贸易的高增长速度。在我国,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注重发展保理之类的新型业务。
3、银行创新力度小。要拓宽中资银行的业务领域,就应积极鼓励银行业的创新。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有几点原因阻碍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其一,我国与世界金融改革思路的差距。以避险为主要目的,我国采取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银行在贸易领域的创新。其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成为其它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阻力。其三,金融创新是以金融工具为实现手段的,虽然我国目前注重金融电子化的推广和应用,但此过程中出现的客户资料的安全性保管问题还有待解决。另外,海外联行网点少也成为制约创新的一大因素。国际结算往往通过总行代理,环节多,速度慢,由此使资金在途时间长,加大了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

三、提高中资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中国加入WTO,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使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对我国银行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中资银行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以提高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1、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机制转换。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步伐。国有商业银行的逐次上市表明国家决心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国际市场,让市场引导银行改制,最终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上市募资使银行资本实力雄厚,防范风险能力增强,管理经验的引进也起到推动改革进程的作用。改制后的银行具备充足的资本金和一流的管理团队,可为国际贸易提供有力的支持。
(2)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改革的进程。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须一改以往层层按照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的做法,应以精简为原则,按照经济区域及业务发展需要决定机构的设立和撤并。对业务量小,亏损面大的分支机构,应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调整。
(3)加大复合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极度缺乏既通晓国际贸易又擅长银行业务的专业人员。因此,在保持原有人才优势,防止人才流失的同时,更应注重对现有复合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使其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从而适应新形势下银行领域的国际贸易业务。
2、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监控。事实证明,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是保障资产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尤其是我国在发展对外贸中小企业的贷款时,基于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更应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建立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提高内控有效性,坚持以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
3、创新业务领域。要加快国际业务的创新步伐,更好地发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作用,一是要打开业务市场:首先,扩大银行国内市场的的服务范围;其二,开拓发展国外市场;其三,争取三资企业、外资企业金融业务,开辟国内国际外资客户业务市场。二是业务品种的创新。在稳步增加国际贸易结算额的同时,根据贸易形式的转变和客户的需要,推出如银保、保理等业务新品种,利用资源共享优势打开产品市场销路,提高其知名度。

四、促进商业银行竞争力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商业银行与企业开展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切实消除对商业银行和企业的歧视,政府应该对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受信门槛,保证其顺利获得生产所需资金;其次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商业银行现存的不良资产,可通过适当注资或拍卖转让来降低不良资产率;最后要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不合理干预,使其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化解自身的问题。
(二)发挥地方金融优势,参与企业的改制和重组
发挥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银企关系的优势,积极协助企业搞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等工作,主动帮助他们与有关部门一道制定具体的改制、重组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债权处理意见,对改制、重组后债权债务已落实的企业,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可按信贷原则予以优先解决。同时要以资产重组为切人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商业银行自身建设,提高为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首先要调整信贷结构,丰富信贷业务品种,扩大企业贷款选择范围,积极支持其合理的资金需求。同时公开信贷政策,简化业务流程和担保手续,为企业“二次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其次要加强优质服务,如开办信用卡、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和推选个人支票、异地通汇等结算方式,从而更加方便广大企业的存、取、汇、兑业务。
面对着中国的入世,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使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面临的问题仍然非常显著,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这种环境下更应正确的把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加强自身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才能在以后更长远的时间内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为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乔治 H 汉普尔,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2] 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西南财大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 黄亚钧、吴富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4] 扬锡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3.
[5] 彼德,罗斯·商业银行管理[M].美国:McGraw Hill,2003

㈧ 金融市场学都可以写关于什么样的论文呀

1.建立中国区域金融体系的研究
2.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我国金融应对策略研究
4.我国人民币汇率取向的对策与建议
5.论创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
6.论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及洗钱制度研究
8.汇率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9.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
10.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影响
11.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12.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态势解析及改进意见
13.货币政策高透明度比较分析
14.对我国间接货币调控政策的市场缺陷分析
15.直接发行央行票据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启示
16.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及管理策略
17.浅析热钱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8.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如何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19.论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20.城区存款业务发展的难点及对策
21.重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探讨
22.利率市场化条件论证与方法探讨
2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24.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分析
25.国际货币体系有关问题探讨
26.国家的汇率干预有关问题探讨
27.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28.国际金融危机及相关问题研究
29.国际信贷问题探讨
30.外汇交易有关问题探讨
31.国际金融市场有关问题探讨
32.国际收支有关问题探讨
33.我国的国际收支现状及发展趋势
34.期权理论及其在外汇交易中的运用
35.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36.国际储备题探讨
37.国际融资问题探讨
二、商业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发展理论
38.金融创新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39.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对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41.对银行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思考
42.我国商业银行福费廷业务的现状与思考
43.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44.对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思考
45.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46.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47.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讨
48.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49.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
50.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简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利益目标短期化
52.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54.银保合作发展刍议
55.商业银行应加强产品定价管理
56.信贷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
5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取向
58.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60.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优化的对策与思路
6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创新
62.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6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64.关于信贷风险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66.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
67.关于新商业银行法的问题
68.从世界商业银行发展趋势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
69.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与途径
70.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71.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探索
72.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探讨
73.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74.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途径探讨
75.商业银行分业、混业经营利弊条件问题研究
76.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问题研究
77.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问题
78.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
79.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问题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81.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
82.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机制
8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探讨
84.中西方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比较分析
85.我国发展民营银行可行性问题探讨
86.民营银行在我国发展空间探讨
87.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
88.国有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影响的分析
89.我国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业绩比较:制度因素的探讨
90.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基金的困难所在与对策
91.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问题探讨
9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93.商业银行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94.现代银企关系问题研究
95.员工素质与商业银行现代化
三、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
96.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补充:
97.QFII规则及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98.论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业的发展趋势
99.试析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
100.票据业务风险防范问题
101.贷款五级分类的难点及对策
102.新增贷款质量与风险管理
103.完善贷款方式,规避贷款风险
104.构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监控体系
105.对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的设想
106.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与教训
107.存款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与防范
108.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109.关于商业银行的资本管制
110.社会信用环境与政府作为的关联性问题
111.商业银行风险与内部控制
112.信用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113.国外金融监管经验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114.关于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115.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选择
116.发展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的理性思维
117.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18.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管理
四、资本市场与投融资行为
119.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的定位
120.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121.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分析
122.我国公司资本运作的发展战略
123.我国券商的并购战略
124.公司反并购的策略选择
125.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
126.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研究
127.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128.证券投资基金的业务创新
129.证券公司的治理机构
130.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
131.期货市场的发展战略
132.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
133.期货公司的内控机制
134.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战略
补充:
135.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研究
136.我国股票市场的政策性风险研究
137.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研究
138.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对接
139.我国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析
140.我国股票融资的效益分析
141.我国增发新股的效益分析
14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的效果分析
143.我国证券市场做空机制的研究
144.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的完善
145.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的强化
146.我国股票指数期货可行性研究
147.解决我国股权分置的研究
148.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研究
149.我国风险投资的研究
150.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保护研究
151.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的研究
152.风险投资基金运行机制研究
153.证券市场投资者心理研究
154.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
155.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理念的研究
156.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研究
157.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
158.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
159.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估研究
160.期货市场的功能研究
161.我国公司股票期权的研究
162.我国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研究
163.证券市场的监管研究
164.股票发行制度研究
165.股票退市制度研究
166.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研究
167.我国公司重组的效益分析
168.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169.国际投资问题研究
五、合作金融与信托租赁
170.农信社改革冷思考
171.农信社的职能定位
172.农信社的主力军作用
173.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
174.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点思考
175.降低农信社不良贷款之我见
176.农信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177.农信社担保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8.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
179.农信社应加强中间业务的发展
180.我国信托业存在问题调查分析
181.论信托财产独立性在信托实务中的体现
182.我国集合资金信托产品风险分析
183.制约我国信托业发展因素分析
184.浅议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中的运用
补充:
185.个人信托在我国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186.融资租赁证券化融资分析
187.企业对租赁功能运用状况调查
188.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189.制约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因素分析
190.信用社的现状与发展之路
191.信用证结算有关问题探讨
192.托收结算有关问题探讨
六、其他及综合
193.商业银行分配与激励制度建设问题
194.论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95.论我国投融资体制的配套改革
196.我国金融人才的供求现状与发展问题
197.商业银行委托理财业务发展问题
198.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发展问题
199.我国投资理财业务现状与发展研究
200.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201、信用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相关作用问题
202、金融中介体系发展问题研究
补充:
慢慢挑吧,希望蛋卷的回答可以帮上你。

㈨ 金融学论文

货币与经济
美国次贷问题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如水银泻地般蔓延开来,西方金融大厦将倾,各国纷纷出台措施拯救本国岌岌可危的银行、保险、证券业,流动性紧缺成为世界并发症。掌握世界印钞机的美国开足马力超额发行美元,引发的信用危机直接导致中国的美元资产贬值缩水。中国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成为业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分析梳理我国应对美元信用危机一系列动作(从货币互换协议到超主权货币动议再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难发现在对外货币金融领域的政策主线就是: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培育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方向;以调整对外资产结构,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为途径;以拓展SDR职能,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创建超主权货币为手段,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确保美元资产的安全。
一、概念的厘清
货币互换、货币国际化、超主权货币这三个货币金融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彼此相互联系,呈逐级递进关系。通常两国之间为规避汇率风险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货币互换协议的增加又为该国货币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铺平了道路。而在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内部,各大主权货币博弈的结果必将催生出超主权货币。
1.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固定汇率,在期初交换等值的不同货币本金,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两国央行间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后,在紧急情况下一方可将约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抵押给对方,以获得对方借出的其本国货币或其他国际储备货币,从而使本国短期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以增强抵御金融动荡的实力。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保值工具,主要用来规避中长期汇率风险,控制进出口贸易成本。在双边贸易中,一国央行通过货币互换得到他国货币并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从而使得本国企业可以借到他国货币,用于支付从他国进口的商品,而对方出口企业收到本币计值的货款,可有效规避汇
率风险。
2.货币国际化在信用纸币制度下,超越发行国的国界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在国际间发挥一般货币职能的国别货币就是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就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货币的过程。据此定义,时下热议的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人民币充分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等国际货币功能,并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的过程。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与该国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其货币国际化进程是该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
3.超主权货币超主权货币是“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它不仅能克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更能增强国际社会应变能力,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尽管超主权货币目前仍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这个概念在理论上存在问题,而在于在实践中阻力有多大。由于它牵扯到诸多利益纠葛,该主张虽由来以久,至今仍无实质进展),但它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对外货币攻防战略
金融危机下,面临世纪大考的中国政府权衡各项举措的利弊得失,果断地出台了系列对外货币政策,打出了一套金融组合拳,这一战略部署分三步走。
(一)近期目标: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增加货币互换协议,确保美元资产安全。
中国创纪录的23991.s2{Z美元的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已是有目共睹。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N/~I]货币互换协议,降低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已经成为共识。目前我们应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平稳地完成这种转变,让副作用最小。
1.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配置,分散美元汇率风险。
金融危机的蔓延迫使美国联邦政府使用巨额财政赤字来拯救美国经济,美元泛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价值大幅“缩水” (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居
多)。分散美元汇率风险,确保对外资产安全成为政界、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SDR(特别提款权头寸)和在IMF中的储备头寸等四大类。其中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债券的形式所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随时可用的债权。外汇储备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现汇和对外证券投资。由于外汇储备承担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等重任,所以在使用上我们应慎之又慎。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使用情况来看,发达的经济大国一般都将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存储。I MF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1月,官方黄金储备占各国外汇储备的比例分别是:美国为77.4%,法国为7O.6‰ 德国为69.2‰ 中国大陆仅为1.97o。虽然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054吨,在全球排名第五,但其占外汇储备的I:U~J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鉴于此,我们应积极调整对外资产结构,继续增加黄金储备等国际硬通货。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的经验尤可借鉴:一是大量购买黄金,提高黄金在储备中的比重(已增至10%) ;二是大幅度提高非美元在储备中的比例;三是提前偿还外债;四是用于投资高科技行业。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用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投资是一个趋势,因此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比重,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向外汇管理部门购汇用于海外资产并购,同时提高对外证券投资的效益,建设安全化、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伙伴,建设人民币结算的外部网络。货币互换尽管是双边的,但双边数量的增加,就会渐渐形成多边网络。通过货币互换,逐步搭建起亚洲以至全球的人民币外部网络不失为一种战略选择 纵观历年来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我们不难发现,其经历了一个谨慎试水,从被动到主动,从小额到大单,由近及远,从急到缓的过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亚洲国家加快了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步伐。2000年5月东盟1 0国和中日韩3国通过了“清迈倡议”,决定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 以维护亚洲金融市场的稳定。迄今为止,中国央行先后与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7国央行以及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继续积极回应其他国家需求,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其进行磋商。作为向外部输出流动性的一个方式,
货币互换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利益考量和手段变化。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央行间对等的货币拆借,但事买上多为外国央行借入人民币用于与中方的贸易结算、储备之用,而中国央行持有的外币更多的是一种质押性质,因而事实上是扩大了人民币的流通范围。这对将人民币打造为全球强势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双边货币互换不但是增强地区流动性互助能力的“法宝” ,更是分散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的“利器” 。这些金额不等,用途不一的货币互换协议共同构成中国对外货币战略的“防护网” 。
(二)中期目标: 扩大人民币境外结算试点业务,培育人民币国债海外发行市场,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为确保美元资产安全,中国政府除了从内部着手,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之外,还需从外部着眼,推动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1.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动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人民币要成为强势货币必经过结算货币、投资货币,最后到储备货币这三个阶段,其进程也遵循着先周边化,后区域化,再国际化的顺序。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亦水涨船高,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繁荣稳定的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跟着强者走”
的现实主义传统让这些国家倾向人民币。与美元结算相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准确估算预期收益。基于周边国家普遍缺乏硬通货的现实和人民币的良好市场信誉,人民币在边境地区已成为事实上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正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人民币境外试点结算表明中国的贸易伙伴逐渐认可了人民币的地位和稳定性,是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
2.逐步建立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条件下,离岸金融业务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重要通道,离岸金融中心则是人民币转换为国际货币的重要载体。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强势货币,培育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十分关键,由此先香港再海外的策略应运而生。中国首次在香港面向海外投资者发行人民币国债,为海外投资机构提供了一个颇具吸引
力的人民币投资渠道。尽管初始数额不大,但此举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一个重大进展。作为国际化的众多举措之一,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显示出中国政府准备进一步采取行动,推动建立人民币海外债券市场,逐步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虽然目前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企业屈指可数,在香港发行的国债规模也相当有限,但作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两个车轮一一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推行和人民币国债市场的建立必将继续进行下去。
(三)远期目标:推动IMF的改革,拓展SDR的作用,创建超主权货币。
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着眼未来。国际金融危机,不但促使我们对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深刻反思,更为我们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契机。
1.现实选择:扩大SDR的作用,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现实条件下国际社会应考虑充分拓展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陷暴露之初,IMF就于1969年创设了SDR,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由于SDR具备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因此它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可能。现阶段应着力推动SDR的分配改革,尽快落实1997年I MF第四次章程修订及相应的SDR分配决议,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由于IME大失血,急需注资以扩大其“新借款安排”机制,而中国则利用手中流动性充裕的王牌,以购买I MF债券为筹码成功地赢得SDR第二次增发配股90{L美元。虽然该数额对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而言是九牛之一毛,但中国显然不会就此停步。为了能恰当地反映中国在世界财经和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实力,中国需要在I ME有足够发言权和代表权。在其它国家缺少硬通货的形势下,中国购买其他国家手中的SDR,进一步提升在I ME的话语权都在情理之中。铁板一块的既得利益集团迫于严峻的金融形势,在2o国峰会上承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到至少5%以上。正如I MF总裁卡恩所言:现在正是调整I MF成员国投票权比例的时机。中国能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已经准备好承担更多的责任。
2.因地制宜:加强亚洲货币合作,完善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库。当金融危机影响一国币值稳定之时,区域性的货币组织往往比全球性的货币机构的反应更迅捷有效。受欧元鼓舞,亚洲国家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借鉴其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创建
“亚元”的可行性。
但现实操作中,建立亚洲超主权货币面临着巨大“阻力” 。无论在经济上如何可行, “亚元”或“亚洲货币基金组织”都无法回避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区域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政府间主义,基于讨价还价基础上的利益交换。且不说亚洲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迥异,单就其错综复杂的地区政治形势而言,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曰元虽身为老牌强势货币,但日本政治难以服众;韩元尽管后来居上,但总体实力太弱;人民币升势强劲,却孤掌难鸣。拥有全球印钞机的美国显然不愿意亚洲也出现个印钞机,对创建“亚元”的动议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受制于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参差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多年来亚洲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迟迟不能建立。面对金融危机,为确保成员国央行拥有足够资金以抵御其本币可能遭遇的投机性攻击,在中日韩的鼎立支持下,亚洲终于成立了外汇储备基金库。新成立的基金实际运行之后,动用资金为发生货币危机的成员国进行贷款援助将水到渠成。虽然该基金数额并不巨大,但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提供了一个泄洪渠。中国应加强与日韩合作,逐步完善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库。
3.终极目的:为创建全球性超主权货币而努力。
国际储备货币持有国的货币政策受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影响,而储备货币发行国往往首要考虑的是其国内的经济需要而非国际经济形势,创建超主权货币无疑是克服这一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既能摆脱国内经济束缚,又能有效调控国际流动性。尽管如此,创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仍困难重重。首当其冲的就是以英美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激烈反对与阻挠,不管是SDR拓展方案还是另起炉灶创造,用来替代美元帝国、欧元帝国都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拜金融危机所赐,改革呼声日渐高涨。中国作为重大利益攸关国,责无旁贷地成为变革的旗手。为确保美元资产安全,中国一反低调内敛的传统,不断通过政府高层释放强烈信号,并联合俄、印、巴三国,高调提出创建超主权货币动议。在与美国就美元信用危机问题对话协商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超主权货币动议是一着“ 敲山震虎”的好棋。要想保住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就必须拿出负责任的精神和有效措施阻止美元地位滑落,而这也正是中国的美元资产安全的保证。中国所彰显的努力和决心必将有力地触动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
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切实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中国货币攻防战略之前瞻
尽管戴相龙直言,loK后将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及其他货币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欧元之父蒙代尔也大胆建言: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将英镑从中剔除。但考虑到中国现行金融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不够健全,监管机制也不够完善,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其国际化进程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特里芬难题” 。我们不会重蹈美元覆辙,人民币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替代美元。人民币的国际化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发展方向,服务于促进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直至超主权化这个总体目标。
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元难以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监管,黄金无法为世界提供足够流动性等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国际社会应致力于健全国际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朝多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货币攻防战的成败既取决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强弱,又取决于与其他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如果说,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危机四伏的此岸,未来的“一超多强”乃至“超主权”的货币金融体系是一次伟大变革的“彼岸” ,那么中国的对外货币政策将是这一制度性变革的桥梁。由“此岸”到“彼岸”的变革,将会改变当前的世界经济秩序,改变我们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全部认识。货币与经济
美国次贷问题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如水银泻地般蔓延开来,西方金融大厦将倾,各国纷纷出台措施拯救本国岌岌可危的银行、保险、证券业,流动性紧缺成为世界并发症。掌握世界印钞机的美国开足马力超额发行美元,引发的信用危机直接导致中国的美元资产贬值缩水。中国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成为业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分析梳理我国应对美元信用危机一系列动作(从货币互换协议到超主权货币动议再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难发现在对外货币金融领域的政策主线就是: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培育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方向;以调整对外资产结构,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为途径;以拓展SDR职能,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创建超主权货币为手段,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确保美元资产的安全。
一、概念的厘清
货币互换、货币国际化、超主权货币这三个货币金融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彼此相互联系,呈逐级递进关系。通常两国之间为规避汇率风险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货币互换协议的增加又为该国货币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铺平了道路。而在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内部,各大主权货币博弈的结果必将催生出超主权货币。
1.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固定汇率,在期初交换等值的不同货币本金,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两国央行间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后,在紧急情况下一方可将约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抵押给对方,以获得对方借出的其本国货币或其他国际储备货币,从而使本国短期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以增强抵御金融动荡的实力。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保值工具,主要用来规避中长期汇率风险,控制进出口贸易成本。在双边贸易中,一国央行通过货币互换得到他国货币并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从而使得本国企业可以借到他国货币,用于支付从他国进口的商品,而对方出口企业收到本币计值的货款,可有效规避汇
率风险。
2.货币国际化在信用纸币制度下,超越发行国的国界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在国际间发挥一般货币职能的国别货币就是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就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货币的过程。据此定义,时下热议的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人民币充分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等国际货币功能,并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的过程。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与该国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其货币国际化进程是该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
3.超主权货币超主权货币是“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它不仅能克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更能增强国际社会应变能力,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尽管超主权货币目前仍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这个概念在理论上存在问题,而在于在实践中阻力有多大。由于它牵扯到诸多利益纠葛,该主张虽由来以久,至今仍无实质进展),但它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对外货币攻防战略
金融危机下,面临世纪大考的中国政府权衡各项举措的利弊得失,果断地出台了系列对外货币政策,打出了一套金融组合拳,这一战略部署分三步走。
(一)近期目标: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增加货币互换协议,确保美元资产安全。
中国创纪录的23991.s2{Z美元的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已是有目共睹。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N/~I]货币互换协议,降低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已经成为共识。目前我们应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平稳地完成这种转变,让副作用最小。
1.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配置,分散美元汇率风险。
金融危机的蔓延迫使美国联邦政府使用巨额财政赤字来拯救美国经济,美元泛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价值大幅“缩水” (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居
多)。分散美元汇率风险,确保对外资产安全成为政界、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SDR(特别提款权头寸)和在IMF中的储备头寸等四大类。其中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债券的形式所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随时可用的债权。外汇储备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现汇和对外证券投资。由于外汇储备承担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等重任,所以在使用上我们应慎之又慎。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使用情况来看,发达的经济大国一般都将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存储。I MF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1月,官方黄金储备占各国外汇储备的比例分别是:美国为77.4%,法国为7O.6‰ 德国为69.2‰ 中国大陆仅为1.97o。虽然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054吨,在全球排名第五,但其占外汇储备的I:U~J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鉴于此,我们应积极调整对外资产结构,继续增加黄金储备等国际硬通货。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的经验尤可借鉴:一是大量购买黄金,提高黄金在储备中的比重(已增至10%) ;二是大幅度提高非美元在储备中的比例;三是提前偿还外债;四是用于投资高科技行业。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用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投资是一个趋势,因此优化外汇储备配置,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比重,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向外汇管理部门购汇用于海外资产并购,同时提高对外证券投资的效益,建设安全化、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增加货币互换协议伙伴,建设人民币结算的外部网络。货币互换尽管是双边的,但双边数量的增加,就会渐渐形成多边网络。通过货币互换,逐步搭建起亚洲以至全球的人民币外部网络不失为一种战略选择 纵观历年来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我们不难发现,其经历了一个谨慎试水,从被动到主动,从小额到大单,由近及远,从急到缓的过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亚洲国家加快了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步伐。2000年5月东盟1 0国和中日韩3国通过了“清迈倡议”,决定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 以维护亚洲金融市场的稳定。迄今为止,中国央行先后与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7国央行以及香港金管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继续积极回应其他国家需求,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其进行磋商。作为向外部输出流动性的一个方式,
货币互换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利益考量和手段变化。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央行间对等的货币拆借,但事买上多为外国央行借入人民币用于与中方的贸易结算、储备之用,而中国央行持有的外币更多的是一种质押性质,因而事实上是扩大了人民币的流通范围。这对将人民币打造为全球强势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双边货币互换不但是增强地区流动性互助能力的“法宝” ,更是分散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的“利器” 。这些金额不等,用途不一的货币互换协议共同构成中国对外货币战略的“防护网” 。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服务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