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金融服務商

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金融服務商

發布時間:2020-11-24 23:18:28

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創新應用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內金融的區別不僅容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眾籌創富通寶等模式。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自然而然為適應新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

⑵ 眾安保險是純網路銀行嗎

保險不是銀行。
中國主要有三大金融機構,分別是銀行、保險、證券。銀行主要業務有兩種,存款與放貸,銀行經營保險屬於兼營。保險公司的主要類務為向投保人提供保險服務。證券公司的主營類務為期貨、股票基金。
保險是銀行的說法是錯誤的。

⑶ 求助,請問有人知道詳細的有關於美國互聯網金融的起源與發展歷程嗎感謝!!!

網路銀行: 1995年SFNB成立,宣布了全球第一家網路銀行誕生。SFNB在1995-1998年間,充分發揮網路銀行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幾個月內擁有6000多萬美元的存款。但後來由於經營上存在問題,公司一直未獲盈利。在1998年被加拿大皇家銀行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其除技術部門以外的所有部分。在被收購後,SFNB轉型為傳統銀行提供網路銀行服務。
網路券商: E*Trade於1992創立後不久,就趕上了美國第二波傭金降價潮,並成為美國傭金價格戰的先驅。隨著E*trade的興起,網路券商行業經歷了快速的整合和發展,包括嘉信理財和TD Waterhouse都開始進入網路券商領域。
網路保險(放心保): INSWEB公司1995年2月成立,隨後很多保險公司都開始設立自己的網站。網路保險主要第一種通過代理模式,與保險公司業務合作,從而實現網上保險交易並且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第二種則為網上直銷模式。
網路基金銷售: Paypal成立於1998年12月,1999年Paypal貨幣市場基金完成了電子支付和基金的創新嫁接,是世界上第一隻互聯網貨幣市場基金。Paypal貨幣市場基金於2007年達到峰值,規模接近10億美元。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基於宏觀金融環境的變化,PayPal貨幣市場基金收益也直線下跌。
網路借貸: 截至2013年4月2日,美國兩家主要的P2P借貸平台——Prosper和Lending Club,各自促成了4.47億美元和15.21億美元的貸款。從天時來看,Zopa和Prosper都是在2005年成立的,Lending Club則成立於2007年,這幾家公司成立之初正好碰上了Web 2.0的興起和2008年金融危機,前者提供了P2P借貸產生的可能性,後者則是P2P借貸成長的助推器。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2013年美國P2P借貸的規模將會達到50億美元。
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
金融互聯網——傳統金融業務互聯網化
現有金融體系通過採用通信、計算機、網路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金融服務的自動化、信息化和科學化,提高內容效益,增加銷售渠道。金融互聯網化還是在原有的金融框架內對金融傳統業務實施電子化,對傳統的金融消費模式並沒進行顛覆式的改造。比如電子銀行、網路證券、網路保險和網上基金銷售等。
電子銀行
電子銀行分為三種業態: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電話銀行。其中網上銀行的發展模式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完全依賴於互聯網的無形的電子銀行,即「虛擬銀行」,以成立於1995年的美國安全第一銀行為代表。這種銀行沒有實際的物理櫃台作為支持,一般只有一個辦公地址,沒有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採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與客戶建立密切聯系,並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第二類就是現有的傳統銀行利用互聯網開展傳統的銀行業務交易服務,實際上是傳統銀行業務在互聯網上的延伸,目前是網上銀行存在的主要形式,也是絕大多數商業銀行採取的網上銀行發展模式。富國銀行是這類網上銀行的佼佼者。
Novantas發布的2010年美國網上銀行交易情況的調查發現,近年來,大量美國用戶在處理銀行日常交易時選擇網上銀行渠道,而不再選擇櫃台交易。2010年選擇通過網上銀行進行轉賬業務、查詢賬戶結余、購買銀行研究產品的用戶比例分別從2005年的34%、44%、46%急劇增加到67%、76%、77%。
網上交易業務逐漸取代櫃台交易的趨勢比較明顯,主要原因至少有三點:其一是網上銀行更節約時間成本,也不受傳統銀行固定營業時間的限制;其二是網上銀行相對傳統銀行櫃台交易,收費更低,為用戶節約交易成本;其三是客戶在網上銀行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網路證券
網路證券又叫電子券商,指證券公司通過互聯網建立線上商業模式,從而實現有償證券投資資訊、網上證券投資顧問、股票網上發行、買賣與推廣等多種投資理財服務。
美國網路證券採取的是網上折扣券商模式,即自由傭金制度下的美國模式,這源於1975年美國廢除了固定傭金制度。目前美國網上券商交易模式按照差異化服務可以分為Etrade模式、Charles Schwab模式和Merrill Lynch模式。
美國從1975年開始實行浮動傭金制度,之後傭金率一路下行。美國股市的交易傭金根據交易通道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網上交易、電話交易以及由經紀人協助下單。不同的交易通道,經紀商收取的交易傭金也是不一樣的。
收費標准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每單交易收取固定的傭金,不考慮客戶的交易次數和賬戶余額高低;一般來說,每單交易傭金不超過10美元。另外一種是收費模式,為每單固定傭金外加百分比傭金,在這種收費標准下,就要考慮客戶的交易次數和賬戶余額等情況。
網路保險
網路保險是通過互聯網開展保險產品的銷售和服務的行為,包括保險產品的服務信息、網上投保、承保等保險業務。保險公司看重渠道開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造了傳統的保險營銷模式,也催生出一批同時兼備保險業特性和互聯網基因的保險電商,包括全球最大的保險電商Insweb、交互性最好的網上保險站點Quicken Insurance、網上保險直銷站點Electric Insurance等。
當前比較成熟的保險電商主要採用兩種運營模式:代理模式和網上直銷模式。
代理模式:採用這種模式的保險電商多通過龐大的網路輻射能力獲得大批潛在的理想客戶,同時與適合的、知名的保險公司結成緊密業務合作關系,從而實現網上保險交易,並獲得規模經濟的效益。該模式多由第三方建立平台,集中大量詳細、可比性高的產品價格,形成保險超市。
網上直銷模式:該模式多以傳統保險公司官網的形式出現,主要作為傳統銷售渠道的補充和輔助藉此增加產品銷售。模式缺點是維護成本比較高、難以進行不同公司產品之間的比較,因此難以獲得較高的公眾點擊率。
目前,美國基本上所有的保險公司均實現了電商化,保險電商的市場規模占整體保費收入的30%以上。
在線理財
在線理財,是指理財者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通過網路平台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進行理財。在線理財具有時間掌控靈活、選擇范圍廣、產品更新速度快等特點,相較傳統的櫃面理財產品,在線理財不受銀行或保險公司工作時間的影響,客戶可自行了解感興趣的理財產品和服務,在時間、地域選擇上有很大的優勢。
網上理財的代表公司包括全球最大的網上理財交易公司嘉信理財、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支付工具PayPal,以及全球最大資產管理者之一、傳統證券經紀公司轉型代表美林。其中PayPal是eBay旗下公司,它於1999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隻互聯網貨幣市場基金Paypal貨幣市場基金,從而完成了電子支付和基金的創新嫁接。
美林公司成立於1885年,在2008年被美國銀行收購之前曾是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也是全球並購交易頂尖級顧問公司。公司從1999年開始在網上經營業務,推出廉價網上交易,實際上就是對傳統服務方式的創新,使得網上交易和傳統服務很好融合,進而投資人可以選擇最符合個人需求的金融服務。
網路貸款
通過互聯網解決個人或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是對傳統貸款渠道銀行由於成本、風控、流程等原因導致信貸盲區的嘗試,大幅降低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同時也有利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替代民間金融。主要運營模式有P2P網貸、眾籌和網路小微信貸等。

⑷ 互聯網保險,是機會還是陷阱

過去的兩年,是金融產業風雲突變的兩年。2013 年,余額寶將歷史帶入了互聯網金融的時代;同年,P2P 同樣將歷史帶入了互聯網信貸的時代;再緊接著,互聯網證券、互聯網徵信、互聯網理財等,各種「互聯網+」的模式遍地開花……可就在這樣一個風雲突變的小時代,保險,作為金融產業中重要的支柱之一,卻一直表現的不溫不火。難道可以將各種豬吹上天的互聯網的風,卻吹不動保險這一塊頑石嗎?

一、中國保險行業的四大痼疾

在講述中國的互聯網保險之前,就不得不分析一下中國的保險行業的現狀。在經歷了過去 15 年產品創新、渠道創新兩輪驅動下,中國保險行業(產險和壽險)的粗放增長開始變得溫和起來。在如今這個時點客觀回望,毫不客氣地說,發展至今,中國保險行業仍面臨四大痼疾。

1. 保險意識依然薄弱
我猜正在讀此文的國人們均應受過不錯的教育,但大家問問自己和周圍的人,有幾個人主動在中國購買過保險產品?如果買過,買過多少?相比歐美日等成熟國家,縱使今天,中國人民群眾的保險認識、保險意識仍然較為初步,遠未成熟。

以壽險深度為例(總壽險保費相對於 GDP 的比),中國大陸的壽險深度大概是不到2%,而同比香港地區是 11%,台灣地區是 15%,即使印度也有3%。另外從人均保單來看,相比歐美人均最高可達 5 張以上保單而言,中國人均保單不足 1 張。盡管近幾年來大家對保險的意識越發強烈,但總體來說中國的廣大人民群眾對保險的認識仍然以被動推式為主,而非主動拉式。意識薄弱是目前整個行業最深層的痼疾。

2. 渠道過於強勢
**何為渠道?渠道是賣的途徑,請注意,這里是「賣」而非「買」。大凡消費者有主動意願購買的,渠道費用最終都會被擠薄或者被顛覆;但對「賣」的行當,卻會變做「渠道為王」。但可惜,保險屬於後者。「場景」是從互聯網領域借用來的最合適的描述保險渠道的詞。

由於痼疾 1 的存在,國人買保險,一定是被動推式的,也就是說買保險一定伴隨著具體的場景:只有在醫院看到生老病死,才會萌生買壽險健康險類的想法;只有在機場看到航班墜毀的噩耗,才會萌生買航意險的想法;只有在期盼淘寶寄貨的時候,才會萌生買退貨險的想法。場景論導致了保費成本里渠道費用的強勢。

以航意險為例,大家在機場或者攜程去哪兒買到的航意險里 90% 以上都是渠道費用。於此同時,為了賣掉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們也不得不僱傭了 250 萬的代理員滿地跑,苦口婆心的推銷產品,這些費用最終不得已都攤銷到了保費上。甚至保險公司發展到今天,渠道的強勢使得組織架構也圍繞著渠道建立,這使得傳統保險公司顛覆渠道又難上加難。

不過這一點其實是保險行業里一直無可奈何的悖論。你可以不在機場買貴的航意險,可是不在機場又有誰會想起買航意險呢?近些日子有不少互聯網保險的創業企業提出顛覆保險、顛覆保險黑心渠道的口號,從原理上講這符合互聯網精神,說的也是實話;但這里保險公司也是一半被冤枉的,因為這也並不完全是保險公司的過錯。其實這里有一個有意思的推演,當這些互聯網保險企業真的壟斷了流量,他們會不會自己也演變成一種渠道?這好比早年剛剛起步的旅遊門戶網站,廉價保險似乎是一種獲客與增值服務,但有一天若真變成了攜程和去哪,這渠道的費用賺還是不賺?

3. 產品同質化嚴重
注意這里用的是同質化嚴重,而沒有說產品匱乏。其實中國保險行業從來不缺保險產品種類(甚至很多奇奇怪怪的險種也能,也只有在中國被發明出來,保監會不鼓勵,這里也就不細說了),翻開大凡一個保險公司的產品本,都有成百上千上萬的品類,而問題在於絕大部分人,包括很多保險從業人員,都看不懂這些產品,也挑不出來恰好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不多,也不少。

這其實也不能全怪保險公司,其實目前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是把保險當作理財產品來看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從險種上看,80% 以上的險種都是分紅險,傳統保障型險種不到 10%。保險公司也要賣保費生存,這就逼著保險公司挖空心思的琢磨推介保險的理財屬性。不過近些年這個已經大為改觀,到處都能聽到「保險回歸保障本源」的反思了。

同質化的另外一個層面是監管對費率的管制。以車險為例,在中國,不同的種的人開同種的車,保費是一樣的,不同保險公司賣的產品價格也大致差不多。所以導致大家只能挖空心思的抓渠道、提供增值服務來獲客、留客,進而逼著保險公司都變成了銷售公司、服務公司。所以,消費者、保險公司、監管幾方盤根錯節的融成了今天中國保險產品復雜的現狀。

4. 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在西方,特別是以美國為例,保險銷售員是很高大上的行業。因為美國搞的是綜合銷售,而保險本來就是個人金融投資資產里的重要又復雜的環節,所以只有高端的金融人才才可以從投資組合的角度為消費者提供量身訂做的綜合產品推介,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保險銷售員都是大學生,而且都是成績優異的大學生。但中國似乎完全相反。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賣保險的似乎成了貶義詞。

而的確客觀來看,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保險代理人都是大媽。大媽賣保險本來沒什麼,但問題出在中國有句古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按此理論,被大媽賣的人一般也是大媽…那所謂的有保險意識的白領、金領,他們的保險找誰來賣呢?

這造成了中國保險市場有一個有趣的現狀——有保險意識的人發現好像不知道哪裡買保險;而不相信保險的人家總有人推銷保險。不過近年來也西學東漸,國內大的保險公司都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試水高端保險銷售團隊了,這里不贅述。這也客觀上給互聯網保險一個可能的契機。

二、互聯網保險面臨的四大挑戰

開篇其實點了一個題:互聯網+的模式層出不窮,為什麼互聯網保險一直不溫不火。有了I的鋪墊,第 II 部分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其實不是不溫不火,而是每次火起來都被撲滅,以失敗告終,而且至少有三波了。所以這里要說說為什麼互聯網保險總沒搞起來的四大挑戰。

1. 保險的非標准化
P2P 為什麼能爆發,很大一個原因是信貸/理財產品的標准化。對於投資人來說,絕大部分人只關心產品的回報和期限,而並不關注這些 P2P 和寶寶的投資標的。理論上講,風險和收益總是成正比的,所以原理上 P2P 產品的定價應該是蘊含了風險估值的(至於目前國內的 P2P 平台是否正確的定價了風險這是另外一個問題),而只有標准化的產品才適合互聯網銷售的。

但保險不一樣,保險是非標准化的。特別是壽險產品,當消費者面對幾頁或者幾十頁的產品說明書時,沒有人敢說能完全看的懂。這里引出了保險的一個根本特性:壽險產品的非標性導致了人的重要作用,而消費者真正購買的觸發點只會有兩個—— 要麼是「場景」,要麼是信任。這便是為什麼幾番互聯網保險的嘗試後,大家發現直接在網上賣傳統壽險產品是行不通的,所以有了中間路線——要麼賣財險(航意、車等),要麼把代理人搬到線上。那麼互聯網上是否有適合的壽險產品?這是後話。

2. 保險的「場景」問題
這一點在前文已經描述了。但這里引申出互聯網保險的第二個挑戰。保險的場景是廣泛的,既有線下、又有線上——醫院、機場、幼兒園、電商…線上的場景可以變成互聯網保險內生的渠道,但線下的呢?既然說保險產品是順人性的,那線下的場景能不能一定搬到線上呢?

3. 保險互聯網化離不開保險公司
同樣參比 P2P。P2P 能夠爆發其實有關鍵的一點,經常被大家忽略,就是 P2P 和銀行的關系。P2P 兩端,無論是標的還是投資人,從本質上是可以脫離銀行的。脫離銀行的直接好處,是擺脫了監管從而可以野蠻生長,因為金融的監管從本質上一定是風險相惡的,這也是為什麼 1 年之內冒出 2000 家 P2P 的重要原因。而保險不然。保險產品賣出去只是第一步。

後面還有承保、賠付、投資等一大堆後續工作,這一切都離不開保險保險公司;更主要的是,按照現行監管,只要收取保費,那麼保費就要一定放在保險公司牌照下。這就意味著互聯網保險從內生上便無法擺脫保險公司的魔爪,一定要與保險公司伴生。有金融監管的劍懸著,又是保險這種對風險極為謹慎的重劍,這與強調顛覆與解放的互聯網思維本身就是向左。除非自己變成一家純粹的互聯網保險公司,互聯網化談何容易,這也是後話。

4. 保險的逆向選擇問題
說明這個問題,要說說保險賺錢的一個重要本質。最原始的保險形態賺的是概率的錢,也就是所謂的死差,後來才有了所謂的利差和費差。也就是說承保群體必須足夠大才能滿足大數法則,才可以讓不出事的人的錢補給出事的人和保險公司。

從邪惡的角度看,保險最喜歡的群體,應該是那些被動說服的被危言聳聽的群體,因為他們出險的概率不高;而最不喜歡的群體一定是那些主動要買保險的人,一般不整天出差飛來飛去的人怎麼會主動想到買航意險?所以這里推演出了互聯網保險的另一個重要悖論:互聯網渠道跳過了人做中介,意味著消費者一定是主動購買,而主動購買的群體很可能是出險概率偏高的,而出現概率偏高的群體很可能是賺不到錢的。所以互聯網保險的隱型定向群體恐怕就是不賺錢的群體。

三、互聯網保險的七大趨勢

盡管保險行業有自身痼疾,盡管互聯網保險有避不開的挑戰,但商業模式的不斷演進的步伐我們倒是堅信一定是不可逆的,盡管這一演進必然也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按照互聯網金融的演進路徑,作者認為互聯網保險可能也會按照渠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三步的規則進化,但由於消費者已經被互聯網金融過分的教育過了,所以恐怕這三步的步伐會緊湊很多。未來已來。在當前時點,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互聯網保險的七大發展方向,有的早些,有的晚些;有的顛覆性,有的微創新。

1. 保險價值鏈分拆與細化
目前的保險公司從獲客、承保、理賠、投資通吃。但理論上講,其實獲客、理賠、投資都可能出現細分玩家。保險公司不可替代的部分是資產負債表的承載體。所以保險公司並不一定是產品開發、獲客、理賠、投資的最強玩家,至少不是唯一玩家。所以未來不排除整個保險的價值鏈會出現分拆與細分。這一點在美國已經出現了趨勢。谷歌和亞馬遜逐步承擔起了渠道和營銷的智能,而風險管理和理賠都出現了非保險公司的新型玩家(Verisk、Guidewired 等)。

2. 基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精算定價
作為金融機構,保險最為核心的地方,就是對風險的定價。目前保險產品的定價都是基於傳統的定價理論和模型(目前中國壽險很多產品的定價仍基於上世紀制定的死亡表)。伴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發展,相信保險定價一定會出現顛覆性的變革,實現對各種風險更為精準、自我學習、動態的定價。就保險本質,死差是俠義的保險最核心的盈利模式。所以誰能更精確的定價風險,誰能賺的更多。

但科技的進步向來都是雙刃劍。對於大數據對風險的精準定價其實保險業內存在爭議。簡單的說,保險是要大數法則才能轉起來的,也就是說總要把出險概率高和低的人放在一起,才能賺大數的錢。假設未來大數據發展到極致,可以精準的定義每個個體的差異化的風險,那保險最後賺的是誰的錢?這里不展開討論了。

3. 基於個體的定製化定價
圍繞保險產品,如前文所述,目前市場上基本同類產品的定價都差不多(比如以車險為例)。伴隨第二點的深入,以後必然會出現差異化的定價、差異化的產品以致差異化的分工。比如,做 VC 的 30 歲女開紅色的跑車,在保險公司A的車險可能是 100 元;但在保險公司B可能只有 50 元。也就是說,伴隨著費率的市場化,未來會就產品和人群一定會出現專業細分的保險公司。

4. 基於雲+端的遠程信息獲取、處理、定價系統
以車險為例,通過創新的車聯網技術,使得車況、路況、駕駛員習慣都能得以實時捕捉與分析,進而得到更為精準的定價和更為迅捷高效的查勘定損。再以壽險為例,結合可穿戴設備,可以對用戶的體征進行更為精準的採集,進而實現飲食、行為的推薦,達到對保費的重新定價。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些財險和壽險公司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

5. 無縫的數字化中後台與大數據的變現
保險公司內部轉型與變革的必然趨勢。中國目前大部分的傳統保險公司在中後台管理和自身數據的分析處理上仍以手工、靜態為主,自動化程度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因此服務於保險公司的創新、易用的數字化手段依然看好。

6. 基於互聯網場景的險種
如前文敘述,保險的銷售一定伴隨著場景。傳統的保險產品是由傳統的線下場景伴生出來的。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無論在產品、需求、客群等方面均出現新的「線上場景」,比如虛擬生活與虛擬資產、簡單明了的專項重疾險、適合家庭群體特徵的捆綁險、賠付靈活(日繳月繳)的意外險等。

這些險種很大程度上伴隨著互聯網現象會出現短平快的需求。而傳統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報備上大船難掉頭,很難滿足這一快速創新、快速迭代的要求,這客觀上給了初創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窗口與機會。但從長期來看,同業與互聯網巨頭的介入也必然使這一領域競爭愈發慘烈。

7. 構造純粹的「互聯網保險」形態
如今中國保險行業中渠道過於強勢,導致產品、組織架構都要圍繞渠道建立。因此導致傳統的保險公司很難真正做好互聯網保險——他們不可能從組織架構層面重新塑造一個保險公司。所以顛覆性的保險公司只能從推倒重來。

保險最原始的本質是互助(比如美國的 western mutual,英國的 Lloyd 都是互助本質),互聯網其實是最可能實現互助的載體(使得地理位置、時間的聚集成為可能)。因此從真正顛覆的角度看,「相互保險」很可能未來會出現真正的大眾的、純粹的互聯網保險形態:有相同需求、利益的群體將資金放到統一的互助池中,出險以後從池子里來,不出險就分還互助人。真正的取之與眾,用之於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由於大家的需求、利益相同(同類人),風險定價會有同質性,更主要的是真正的消滅了渠道,大幅降低了成本。

互助是保險的本源,所以並不是天方夜譚。而從監管層面,對於這一形態也先知先覺,日前出台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明確了態度,卻也提高了門檻。

四、互聯網保險的最大悖論

作者把本文結題部分定做互聯網保險的最大悖論。那麼什麼是互聯網保險最大的悖論? 互聯網保險的最大悖論,其實就是互聯網保險,到底是互聯網,還是保險。這個問題其實在沒有實證的情況下是蠻難回答的,至少作者還的確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在 P2P 經歷了一整年的喧囂之後,作者給 P2P 最大的悖論下的結論是,P2P 源於互聯網,但回歸金融本質。那互聯網保險也是這樣嗎?

互聯網作為新型的商業模式本身就具有巨大的顛覆性。互聯網帶來最大的顛覆性之一,可能是用所謂「想像空間」來估值的神奇理論 – 按照這一神奇理論,互聯網元素公司的估值不是以盈利能力為准繩的,而是以可想像變現的用戶數與數據量為准繩的。

在此種理論下,最郁悶的莫過於那些有著巨大可變現用戶數和數據的傳統行業了,比如電信、銀行、保險。以銀行為例,它有著海量的用戶數和數據量,它做大數據、徵信綽綽有餘,但可是誰叫它是傳統金融行業呢?也只能在前些年還以低於 1 的 PB 估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互聯網企業不願意惹上金融、要和金融撇開關系的原因。

同理,那互聯網保險呢?如果從保險的角度看,資本市場對保險的評估是以內涵價值為准繩的,這便是為什麼保險公司一定希望做長期的壽險產品。按此,目前市面上不斷涌現的互聯網創新險種,其實內涵價值是不高的。但若以互聯網的角度看,卻是另一個故事。

低價值的險種、甚至免費的險種變成了獲客的巧妙手段,的確,高賠付的成本或許比日益漸漲的流量獲取成本還要便宜。按照這一邏輯,獲客之後,下一步便是希望這些「用戶」能夠購買高價值的保險產品。當然,這一步是否能實現目前還無法知曉了。

所以考慮把這一問題留給讀者,也希望大家各抒己見!

⑸ 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分析

——原標題:2019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市場分析:企業三虧一盈,反向定製產品或將成為破局關鍵

四家互聯網險企三虧一盈,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及公司公告信息披露,2019年上半年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及易安財險四家互聯網險企僅眾安在線一家實現盈利,其餘均有不同程度虧損。

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經營主體應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而通過反向定製(C2B)保險產品有望扭轉虧損局面。

互聯網保費收入負增長,行業發展陷入瓶頸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公開數據顯示,互聯網保險在2012-2015年的4年間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保費收入增長近20倍,互
聯網保險滲透率於2015年達到了9.2%。然而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增長陷入停滯並開始減少,滲透率連年
下滑,到了2018年滲透率僅有5%,糾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險業政策影響,給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短期陣痛,但從長
遠發展來看,政策調整後的互聯網保險行業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

2012-2018年中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及滲透率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上半年只有眾安在線年實現盈利

近日,眾安在線公告稱,根據其對未經審核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及董事會目前可得的公司資料,預期公司2019年上半年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合並凈利潤,而2018年同期則取得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凈虧損約6.56億元。

眾安在線表示,公司轉虧為盈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公司追求有質量的增長,2019年上半年在實現總保費穩健增長的同時,綜合成本率進一步改善,從而承保虧損收窄;二是受益於國內A股市場的良好表現,投資收益增加。

2019年上半年,泰康在線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26億元,同期出現2.50億元凈虧損;安心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9.05億元,凈利潤虧損約1300萬元;易安財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7.81億元,約虧損9702萬元。

互聯網保險機構出現連續虧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這幾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整體規模有限,規模不太大的中小型公司通常會面臨固定成本難以有效分攤的困境,因此虧損很正常,需要隨著業務規模逐漸擴大來分攤成本,擺脫虧損的狀況。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保險公司普遍成立時間較晚以及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依託於互聯網發展業務,對於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在科技方面的持續投入很多,且短期內很難轉化為收益。

C2B或成破局關鍵

「短期看,目前互聯網保險公司虧損是賠本賺吆喝,但從中小企業成長的規律看,短期虧損問題不大,但未來互聯網保險公司也需要去積極探索適用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朱俊生坦言。

據度小滿金融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國民投資理財情緒報告》顯示,在創新和科技賦能下,作為保險情緒指數子類之一的互聯網保險關注度上升勢頭明顯。互聯網保險是今年1-6月份以來唯一一個關注度逐月上升的投資理財品細分情緒指數。分析人士稱,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為保險行業帶來了增量市場,互聯網銷售渠道的不斷擴展以及低門檻、體驗式創新險種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開始轉向通過線上渠道進行投保。

多位保險人士表示,互聯網保險的經營主體應該重視通過場景發掘、精準引流、價值誘導和關系深化等舉措來不斷培養價值用戶,構建自身核心價值用戶群。

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表示,把客戶的需求作為所有經營合作的起點,通過反向定製(C2B)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是一種以客戶為中心的高級表現形式,也是從供給側讓互聯網保險產品更加精準地觸達需求。不過,定製不是讓客戶自由發散地去定製。保險產品非常復雜,客戶並不專業,所以,既要鼓勵定製,給客戶提供定製的工具、平台,也要作合理引導。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⑹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什麼是互聯網保險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互聯網保險,指實現保險信息咨詢、保險計劃書設計、投保、交費、核保、承保、保單信息查詢、保全變更、續期交費、理賠和給付等保險全過程的網路化。網路保險無論從概念、市場還是到經營范圍,都有廣闊的空間以待發展。

⑺ 互聯網金融應該領什麼牌照

第三方支付牌照:是依據央行2010年6月14日頒發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而來。該牌照官方的叫法是「支付業務許可證」,由央行頒發和管理。
互聯網基金銷售牌照:互聯網基金銷售牌照是依據證監會2013年3月15日頒發的《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展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及《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而來的。該牌照分為兩種。一種是互聯網企業以自己名義銷售基金,其應當通過許可的方式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另一種是互聯網企業為基金銷售機構的銷售業務提供輔助服務,平台按證監會規定進行備案。
互聯網保險牌照:是依據保監會2015年7月22日頒發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而來的。互聯網保險牌照分為兩種。一種是保險機構(含保險公司和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依託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等技術,通過自營網路平台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另一種是第三方網路平台在互聯網保險業務活動中,為保險消費者和保險機構提供網路技術支持輔助服務。
互聯網信託牌照:是在2015年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正式提出的。互聯網信託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
互聯網銀行牌照:實質是指在互聯網上開展全部或部分業務的銀行經營資格,也即互聯網銀行首先必須取得銀行牌照。
互聯網消費金融牌照:實質是通過互聯網開展部分業務的消費金融公司經營資格,在《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被正式提出。消費金融公司是在境內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網路小額貸款牌照:實質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業務經營資格。
目前,政府和P2P監管部門並未發放P2P相關的金融牌照。P2P不需要也無法申領響應的金融牌照。尤其是目前ICP和EDI還是B21仍不確定。
綜上所述,目前P2P行業還不需要牌照,但是未來還不可知。

⑻ 互聯網保險屬於互聯網金融么

現在有的保險公司已經開通了網上投保,比如平安公司。這屬於網路金融的一部分。我對平安公司比較了解,如果開通了平安一賬通,可以在平安的網路平台上購買保險。股票基金和其他理財項目,還可以向支付寶一樣網路消費。

⑼ 貴陽互聯網保險金融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金築財富是貴陽互聯網保險金融投資有限公司獨立運營的互聯網金融平台,旨在通過互聯網保險和綜合金融創新,幫助小微企業化解風險,解決「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安全、穩健的投資理財服務。
法定代表人:艾文華
成立時間:2016-02-02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0100000175051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長嶺北路貴州金融城互聯網金融特區大廈21樓2103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金融服務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