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行與其他金融管理部門的關系
1、中央銀行對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具有制約性。中央銀行可以通過集中管理存款專准備金、辦理再屬貼現、再抵押等融資業務,制約其他銀行的存款准備,調節和控制其他銀行的信貸規模。
2、中央銀行對其他金融機構具有監督管理職責。
3、中央銀行對其他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中央銀行不僅要對其他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等信用支持,而且組織辦理各銀行之間的資金清算,以及指導和咨詢等金融服務。望採納
來自雲掌財經團隊
2. 央行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管指標有哪些
中國人民銀行的
主要職責(《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四條規定):
1、發布與履行其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2、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3、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責;
4、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5、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6、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
7、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
8、監督管理黃金市場;
9、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
10、經理國庫;
11、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12、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
13、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
3. 中央銀行的八大職能
去網上查啊,好懶...勤快點.
我國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它可以稱為"銀行的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
領導力量。它的主要職能有以下三個方面:
(1)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這表明中央銀行是調節宏觀經濟和監督管理金融的特殊金融機構。中央銀行的設立,使得國家擁有了一個管理全國金融機構和貨幣金融活動,而且貫徹國家宏觀經濟管理政策的
權力機構。國家賦予中央銀行行政、經濟和法律等各種金融管理職能,中央銀行則代表國家對金融機構及其業務實行嚴格、有效的監督管理,保證貨幣政策、金融法律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進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但中央銀行行使其金融管理職能時,與政府其他部門的管理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以其銀行的身份,運用貨幣供應量、信貸利率、匯率等經濟手段來發揮管理作用,以達到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中央銀行如果離開了它的業務經營活動,就無法履行國家賦予它的金融宏觀調控職能。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全國統一的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以促進經濟增長。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中央銀行的業務經營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中央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了實現一定的宏觀調控目標,這與一般經濟組織有著根本的不同,中央銀行也經辦具體的金融業務,但都不是為了牟取利潤,而是為了實施宏觀調控,為實現國家的經濟政策目標服務。
(2)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這一職能可以概括為"發行銀行"。在我國,人民幣的發行權屬於國家,國家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貨幣。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是發行貨幣的唯一金融機構,它還負責貨幣的投放和回籠。作為發行銀行,掌握貨幣分析權是中央銀行最先產生的職能,也是區別於商業銀行的主要標志。
(3)經理國庫。這一職能可以概括為"政府銀行"。國庫是負責辦理國家預算收支的機關,它擔負著辦理國家預算資金的收納和庫款的支撥,反映國家預算執行情況的重要任務。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的意義在於溝通財政與金融之間的聯系,使國家的財政收入與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相連接,充分發揮貨幣資金的
作用,並為政府資金的安全保管、妥善使用提供方便。
4. 中央銀行管理商業銀行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央銀行作為一個特殊的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不同,它的服務對象除了國家就是金融機構,在服務領域一方面要管理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充當商業銀行的最後的貸款人,完成商業銀行的票據交換和清算業務,另一方面還要負責監督和管理商業銀行,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集中管理存款准備金。
一般來講,銀行從社會吸收的資金不能全部用來貸款或者其他投資,要留一部分備用,這一部分就叫作銀行的存款准備金。
隨著銀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部分銀行為追逐更大的利潤選擇只保留很少一部分存款准備金,但一旦遇到客戶集中提取現金或者其他風險,銀行就會遭遇資金困難甚至宣布破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法律規定,商業銀行必須按照法定的准備金率提取一定的存款准備金統一交由中央銀行保管,這就是現代的集中准備金制度。
這一制度的實行有以下作用:有助於保證存款人的資金安全,達到維持金融秩序和穩定社會的目的;有助於增強商業銀行的償還能力,以這種集中保管存款准備金的形式來保證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最低償還能力;有助於中央銀行通過調節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達到控制貨幣供應量的目的;有助於增強中央銀行的資金實力,通過保管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來擴大中央銀行的資金來源。
(2)充當最後的貸款人。
在商業銀行資金周轉不靈的時候可以求助於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可以及時向商業銀行提供支持,充當銀行「最後的貸款人」。
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獲取資金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再貼現,即商業銀行以自己所持有的票據轉貼給中央銀行以獲取資金。
二是再貸款,即商業銀行以自己所持有的票據抵押給中央銀行以獲取貸款。
從銀行業發展歷史來看,首先出現的是票據再貼現,而後才出現票據再貸款。
中央銀行充當商業銀行最後的貸款人,可以在商業銀行遇到資金困難時為其提供資金支持,避免出現大量破產最終導致銀行業崩潰,增強了整個金融體系的彈性、清償力和安全性,也可以通過為商業銀行辦理資金融通,來控制和調節信用規模和貨幣供應量,達到對國民經濟宏觀調控的目的。
(3)作為最後的票據交換和清算中心。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銀行業務的不斷擴大,銀行每天需要處理的票據日益增多,各家銀行的票據交換和清算等業務得不到及時的處理,不僅異地如此,同城也一樣,這從客觀上要求在全國范圍內成立一家信用良好、具有權威的大銀行來解決票據交換和清算問題,中央銀行的性質決定了它作為最後的票據交換和清算中心。
這一職能也是在集中准備金制度的基礎之上完成的,各家銀行在中央銀行開設了存款賬戶,它們的票據交換和資金清算業務就可以通過這些賬戶進行轉賬和劃撥,整個程序簡單方便。
雖然票據交換和資金清算業務不是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卻是其應盡的職責。
讓中央銀行作為最後的票據交換和清算中心,有以下作用:①各銀行之間的清算程序簡單易行,既節省了人力和時間,又節約了貨幣流通成本,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②各銀行利用中央銀行進行資金清算,提高了清算效率,加快了資金流轉的速度。
③便於中央銀行及時掌握全國資金的運行狀況,以適時進行調控和監管,從而保證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行。
(4)監督和管理全國的金融機構。
為了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央銀行負責對全國的金融機構進行監督和管理。
中央銀行的金融監管包括以下內容:對金融機構設立的監管;對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業務的監管;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包括市場准入、市場融資、市場利率、市場規則等;對會計結算的監管;對外匯外債的監管;對黃金生產、進口、加工和銷售的監管;對證券業的監管;對保險業的監管;對信託業的監管;對投資黃金、典當、融資租賃等活動的監管。
但自我國設立了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以後,中央銀行的職能被拆分,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負責對與貨幣政策相關的那一部分的監管,注重的是從宏觀方面來把握全國的金融體系。
5. .央行對金融市場監管的一般原則是什麼
金融市場監管含義來 廣泛概念自致說包括兩層含義:其指家或政府金融市場各類參與機構交易所進行監管;其二指金融市場各類機構及行業組織(證券交易所、證券業協等)進行自律性管理前者外部管理者則稱內部自律
原則:
1、合法原則
2、公開原則
3、公正原則
4、公平原則
5、系統風險控制原則
6. 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有哪些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架構是「一行三會」。「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三會」是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監管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金融監管體制是金融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國際上主要的金融監管體制可分為雙線多頭監管體制、一線多頭監管體制和單一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各國歷史和國情的產物。確立監管體制模式的基本原則是,既要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過分的職責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權力的相互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在監管權力相對集中於一個監管主體的情況下,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權力劃分和職責分工,以保證監管權力的正確行使。
網路-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體制
7. 中央銀行和銀監會各管什麼的那個大
我說通俗一些吧復,正式的職能你可制以到他們的官方網站上去了解: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央銀行,是國家行政機關,行使央行的管理職能(管理所有金融機構),制訂金融業改革和發展規劃、貨幣政策,發行貨幣的,負責反洗錢的,經營國庫的,負責代表國家參加國際金融活動的,總而言之,是干「大事」的,而銀監會全稱是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下屬的事業單位,專門負責監督銀行業金融機構規范經營的,負責審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機構管理、高管(指所有機構的行長和二級分行以上副行長)管理的,這也是最厲害的,也是最近這些年來各商業銀行「怕」銀監會而不怕「人民銀行」的原因。
8. 央行如何對金融機構分類
金融機構對貸款分類的劃分是怎樣的?金融機構一般會把借款者分為兩大類:企事業單位貸款和自然人其他貸款。並通過分析判斷貸款人及時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確定機構自身將會承擔損失的風險程度,將貸款分為五類。
9. 央行從哪些方面對商業銀行進行流動性管理
2008年6月日,中央銀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
此次央行大幅度調升存款准備金率的主要理由是為了加強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管理。不過,大幅調升存款准備金率等一系列從緊貨幣政策的出台,雖然降低了央行流動性管理的壓力,但卻增加了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的壓力。
1.上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影響。隨著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不斷上調,金融機構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率也在迅速下降。2007年12月底,金融機構超額存款准備金率為3.3%,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為2.0%,股份制商業銀行為3.7%,農村信用社為8.9%。今年3月末,金融機構超額准備金率為2%,比上年年末低1.3個百分點。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1.5%,股份制商業銀行為1.3%,農村信用社為5.4%。那麼,本次上調後,金融機構超額存款准備金率或變為1.5%,具體到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都會程度不同地下降。我們知道,超額存款准備金是商業銀行即時可用的流動性支付能力。在商業銀行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銀行使用超額存款准備金的餘地也越來越小。因此銀行應對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將主要通過調減流動性來實現,超額存款准備率越低的銀行調減流動性的需求越迫切。另外,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不斷上調,對那些貸存比較高銀行的流動性是個嚴峻的考驗。因為銀行的貸存比越高,在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不斷調高的情況下,其流動性就越緊張,與此同時,其流動性管理壓力也就越大。
2.發行央行票據的影響。由於央行持有的國債有限,目前央行主要通過發行央行票據來沖銷。2004年以來,央行票據發行的規模在不斷上升。2005年,公開市場共發行央票27462億元。2006年,發行總量為36500億元。2007年共發行央行票據達46091億元。2008年以來,央行共發行了64期央行票據,發行量超20000億元。通常央行票據的利率比一年期的存款利率略高,但比同期貸款利率要低得多,商業銀行為了配合央行的干預,大量買進央行票據,減少信貸投放,其利潤也必然下降。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央行發行票據期限結構的微小變化,以及其他可能出現的細微調整,都可能會導致商業銀行流動性發生巨大改變。
3.信貸控制政策的影響。今年,我國開始啟動信貸控制政策,主要是加強窗口指導力度,增強政策剛性和針對性,嚴把信貸關。在央行實施嚴格的信貸規模控制前提下,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的主要因素在於大盤股發行、企業資金面的改變,這也與股市、房市息息相關。每次大盤股IPO,銀行體系都會出現大額資金流出,對銀行現金兌付要求非常高。如果股市、樓市發生大的震盪或調整,將對市場氣氛進而對市場流動性狀況產生重大影響,將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流動性。
4.外幣占款對沖制度的影響。我國寬裕的流動性源於國際資金的流入,外匯儲備是其中的典型指標,截至4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1.76萬億美元,比年初新增2300億元,4月份更是當月增長744.6億美元,創單月外匯儲備增長歷史新高。在外匯儲備迅速增長的同時,央行為了對沖外匯占款,向市場大量釋放人民幣,由此造成市場流動性充裕。在央行持續實行緊縮性政策之下,市場流動性被以不同形式不斷被吸納,未來流動性形勢取決於外匯資金是否繼續湧入我國。
總體而言,受從緊貨幣政策的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表現出兩個方面的不平衡:一方面,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但不排除階段性緊張的可能。另一方面,總體流動性過剩與局部流動性緊張並存,流動性分布非均衡加大了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