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集團和金融控股公司是一個概念嗎
金融集團和金融控股公司是不同的,金融控股公司就其公司組織形態分析,主要是事業型控股公司或稱經營型控股公司,即控股公司作為母公司,其本身有其主營業務,同時控股兩個以上從事不同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這類公司具體可分兩種:
(1)工商企業控股了金融機構,如首創集團、東方集團、海爾集團等企業。
(2)由金融企業控股其他金融機構而形成的控股公司。
❷ 金融集團和金融控股公司是一個概念嗎、
目前國內一些企業和金融機構正在運籌帷幄,研究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然而准確地說,迄今國內現行的任何一部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的規章,都從未提及「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集團」的字眼,也從未對「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集團」下過嚴格的定義。只是我國的《公司法》第12條在講到一公司向其他公司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50%時提到,「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時用了控股公司字眼,但並未明確是指「金融性」控股公司。
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國際證券聯合會、國際保險監管協會三大國際監管組織支持設立的金融集團聯合論壇,經過幾年的努力工作,1999年發布了《對金融控股集團的監管原則》。根據該「原則」定義,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權下,完全或主要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中至少兩個不同的金融行業提供服務的金融集團。
如果根據此定義來觀察、研究國內目前未被正式承認、未直接注冊、稱謂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團,但實際上已控股國內銀行、證券、保險、信託、金融租賃、集團財務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七類金融機構中兩個以上金融機構(未含城鄉信用社)的控股企業,目前全國有多少,缺乏准確的統計數據。就其公司組織形態分析,主要有兩種:
一是事業型控股公司或稱經營型控股公司,即控股公司作為母公司,其本身有其主營業務,同時控股兩個以上從事不同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這類公司具體可分兩種:(1)工商企業控股了金融機構,如首創集團、東方集團、海爾集團等企業。當然這類集團有的正在通過股權整合,將母公司逐漸演變成下屬純粹型控股公司。進一步說,如果包括工商企業已控股一個金融企業,正准備控股更多金融機構的這類集團公司,估計全國不下二三百個。(2)由金融企業控股其他金融機構而形成的控股公司。如一些信託公司控股、參股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利用我國現行法規和境內外法規的不同,中國銀行通過香港的中銀國際,工商銀行通過香港的工商東亞分別控股了其他金融機構,建設銀行在境內控股了中金公司等。
二是純粹的控股公司,即母公司作為控股公司,其本身不從事任何具體業務的經營,公司主要業務是投資管理。這類控股機構從投資主體看目前有三類,一是政府的,如國家級的國家投資開發公司,地方性的如上海、深圳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他們分別參股、控股了不少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二是純工商企業出資成立的或者通過對原有股權整合演變的,如山東電力集團對若干金融機構的控股已整合為山東電力集團下屬的山東鑫源控股公司對金融機構實行控股。三是原金融企業根據分業經營原則通過對原有股權整合演變形成的,如平安保險集團等。
這里需特別指出的,因多方面的原因,中國還存在一種管理性控股公司,其基本特徵是控股公司與被控股公司之間不存在嚴格的資本紐帶,即母公司在投資設立金融控股公司這一子公司的同時,又投資設立了若干個金融機構,並把母公司對金融機構子公司的投資控股管理業務集中委託於金融性控股公司這一子公司進行管理,但金融性控股公司和下屬若干個金融機構之間沒有直接的股權關系,嚴格意義上它們都是母公司並列投資的兩類公司。此種模式的典型如重組後的中信集團公司。由於國家對此沒有明確的監管制度安排,出於公司運作中的現實方便,國內其他一些集團公司也有仿照之趨勢。
——粒粒貸竭誠為您服務——
❸ 高分懸賞數控畢業設計論文一篇,給位大哥給小弟幫助下!!
金融業的世紀之爭
久居京城的人都知道,北京的春天來得遲、去得快,但卻總是那麼得讓人期盼。因為經歷了漫長的寒冬,人們已經厭倦了大地的蒼茫,渴望著枝頭一抹綠色的出現。
2000年初春的北京,依舊春寒料峭。在北京城西的友誼賓館,陽光透過窗戶把整間會議室照得暖洋洋的,一群人圍在會議桌旁談興正濃。與會者可能自己並沒有想到,這個小型座談會對兩年後中國金融業的影響之大。會議的主題是金融控股公司,會議的主持人是時任中國人民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司司長夏斌。人們也許很難想像,在當時國內實行嚴格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體制下,會有這樣一個由中國人民銀行司長主持,就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以及在我國實現的可能性等問題為主題的座談會。
夏斌,畢業於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曾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中國人民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司司長,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我國金融市場的主要構建者之一。近日在業內的一個研討會上,記者有幸見到了夏斌。雖然他長期身居要職,但卻沒有絲毫的官氣,讓人感受到的只有他學者的儒雅之風。從與他的交談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內心中憂國憂民的價值觀,這也是那一代人的特性,即把個人的努力與國家、民族的富強聯系在一起。前幾年,信託業幾家大公司接踵不斷地倒閉關門。夏斌和司里其他人像救火隊員一樣到處「撲火」。由此引來信託業五次大的清理整頓。雖然整頓已接近尾聲,但歷史遺留問題及面對「入世」在即的現狀卻給監管者帶來更多的難題。
綜觀我國金融機構的組織架構,五花八門,監管的盲區難以消除。盡管入世初期,國內和國外金融機構的競爭在地域和范圍上是有限制的,但我國銀行、證券、信託、保險是單一資本、單一業務范圍,而國外金融機構的背景是綜合性金融集團。由此,夏斌認為在我國組織對金融控股公司研究的時機已經成熟。
中信國際研究所也是那次座談會的參與者之一。屈指算來,中信公司應該是國內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先驅者。中信國際研究所所長皮聲浩向記者講述了當初中信公司提出搞金融公司的始末:「1966年6月,正值中信公司按照央行的要求制定『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改制方案時,王軍董事長得知日本正在醞釀金融改革(日本版的"BIG BANG")後,委派中信公司副董事長張肖組團去日本考察,了解日本金融改革的動向,我也是成員之一。當時日本正在步英、美等國之後塵,放開對本國金融機構的經營限制,允許所有金融機構均可以投資經營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最後放開保險業,允許所有金融機構可投資經營保險公司。日本金融改革的結果是產生一批金融控股公司,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中信公司領導對日本考察後認為中信公司可參照國際金融業的發展方向,設計自己的金融業的體制。隨後中信國際研究所從1997年開始著手研究與金融控股公司的相關問題。」
這次座談會確定由央行非銀司與中信國際研究所共同進行金融控股公司的課題研究。畢竟金融控股公司對我國還是個新鮮事物,這是我國金融管理體制的一個重要探索。夏斌也向記者透露,早在2000年,他就曾主動牽頭起草過《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辦法》。由於當時的時機尚未成熟,未果。言談中,難掩壯志未酬的遺憾。
「我認為對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法規制訂刻不容緩,主管部門應該拿出方案來。」夏斌說,「目前距離我國向世貿承諾的實現開放只有4年的時間,而我們准備好了嗎?」
金融業:中國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他在特洛伊戰爭中殺死對方主將,使得希臘聯軍轉敗為勝。但他也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他的腳踵。傳說在阿喀琉斯出生後,母親捏住他的腳踵,把他倒浸在冥河中。因此他的身體除了沒有浸水的踵部外,一概刀槍不入。後來太陽神阿波羅知道了他的弱點,用箭射中阿喀琉斯的踵部,把他殺死。因此後人有「阿喀琉斯之踵」的說法,形容致命的弱點。
朱róng@①基總理曾公開指出:金融業是中國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入世最擔心的就是國外金融業的沖擊。
按照協議,我國加入WTO兩年後,外資銀行可辦理中資企業人民幣業務;5年後可辦理居民個人人民幣業務,不再有地域和客戶限制,享受國民待遇,銀行業的所有業務將徹底對外放開。這將意味著外資銀行從業務領域到空間范圍將與我國商業銀行展開全方位的競爭。外資銀行大多實行混業經營,往往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以及證券、保險於一身,與嚴格分業管理的中資銀行相比,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商業銀行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的業務要求。如果你瀏覽過花旗公司的網頁,一定會看到這樣一行話:
"Welcome to CITIBANK.The one-stop solution for all your financial needs."意思是歡迎來花旗銀行,一站式的服務解決你所有的金融需求。這種一站式的服務方式為金融控股公司帶來強大的實力。金融控股公司對我國來說還是個新鮮事物,但是在國際上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它能夠聚集巨大的金融資源,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
1968年,花旗銀行為了逃避美國《格拉斯和斯蒂格爾法》關於金融分業經營的限制而耍了一個手段,它成立了一家單一銀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以其作為花旗銀行的母公司,持有99%的花旗銀行資產。花旗公司與花旗銀行的董事會成員同一套人馬、一個班子,只是掛了兩塊牌子。當時的花旗公司擁有13個子公司,能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1998年4月,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宣布合並,合並後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500億美元,業務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花旗公司第一個真正做到了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網點都可以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咨詢、資產管理等一站式的金融服務。在1999年美國通過《金融現代化服務法》之後,以花旗集團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終於在法律上得到了認可。
法律的追認使違規成為合法。如今,當年美國金融業所遭遇的問題也擺到了我們的面前。如何在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體制下發展綜合性的金融服務,滿足市場各方的需求?監管者面對類似中信集團這樣包含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不同類型的綜合性金融集團如何監管?國內已有的金融控股公司或准備搞金融控股公司的企業集團如何面對法律的盲區?
我國現行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金融體制對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由於國內金融業目前的體制、市場化程度、資產質量、從業人員素質以及監管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模式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近10年來,我國金融資產快速膨脹,而其提供的服務較之經濟發展需求明顯滯後,集中表現為金融產品單一,金融資產結構分布不合理,服務手段落後,缺乏創新機制。面對國際競爭,我們出現了一個兩難的局面:如果不能順應混業經營的潮流,我國金融服務的水平難以提高,市場將會拱手相讓給外資機構;如果實行混業經營,系統風險及道德風險也是難以抵禦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具備多種運營方式,包括投資管理型與經營型控股等,為未來整個金融體系向混業經營、綜合監管的體系轉變奠定基礎。
金融控股中信領跑
2002年8月,一向低調的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成為時下一本流行財經雜志的封面人物。據說王軍從來是低調面對媒體的,但這回卻是「有問必答」。緊接著又接受了電視台的采訪。王軍以清晰的思路描述了中信構築金融控股的來龍去脈和正在經歷的重大重組。
王軍在回答記者關於成立中信控股的動因時說:「中信控股是中信公司在解決發展中遇到了問題時尋找到的解決辦法,是中信發展到今天的必然選擇。」按照王軍的設想,新近獲准成立的中信控股將在未來整合中信集團所有的金融資產,包括中信實業銀行、中信證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香港中信嘉華銀行,成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由此中信就形成了門類最齊全的一個金融類公司的組合。
中信國際研究所所長皮聲浩對此的解釋更加具體:「中信成立控股公司的本意就是為了提供綜合性的金融服務。現在無論是中信旗下的證券、銀行還是信託,若單獨與國內的行業巨頭比較,他們的實力還不夠強大。那麼中信按照國際上的通行的協同服務的方法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無非也是為了藉此形成協同效應,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縱觀中信的發展史,可以視為中國改革開放歷史的一面旗幟。其間許多重大的政策突破,均能在中信公司找到印跡。也正因此,中信控股的成立被業界看作是一個信號——中國金融業正由嚴格的
❹ 我想問:1.你對中國金融行業的前景怎麼看2.選擇進入金融行業是否是個好的選擇3.假如進入金融行業後,
前景看抄好 現在市場還在規范 沒有停止發展 央行及很多國有商業銀行功能下放且證券、期貨市場興起
是 但是要有耐心 金融不好做 他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
先考證,給國家送錢 然後它允許你做這個 先做銷售類試試 不行轉後台
我國的投資顧問明顯很多知識不到位 最少你在金融行業做十年、考取三個以上經濟證書才能做這個
❺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機遇和挑戰是
我國金融業主要面臨四個方面的重大挑戰:
第一個也是最根本性的挑戰是思想認識問題。我國銀行金融要不要走出去實施跨國經營?這個思想認識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政府決策層、學術界和銀行界有些人認為,現在國內錢好賺,外資都爭先恐後要到中國來賺錢,我們自己幹嘛要丟掉肥肉跑到國外去?再說國外人生地不熟,經營非常困難,幹嘛要去受那個洋罪?把國內經營做好就非常不容易了,佔領國內競爭制高點就難能可貴了,不需要跑到國外去。
要改變這個思想意識,我們就必須放眼世界,胸懷全球。全球化時代的競爭本身就是全球性競爭。既要努力佔領國內市場制高點,也要努力佔領全球經濟制高點。我們不走出去跨國經營,別人卻早就進入中國來和我們競爭了。
最重要的是,人民幣要真正成為重要的國際貨幣,我國要真正成為國際貨幣金融的主導者,沒有銀行金融業的國際化是根本不可能的。上海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沒有真正國際性的跨國金融企業也是不可能的。
我到歐洲和其他國家開會,當討論到人民幣國際化的時候,外國朋友問我一個十分有趣和重要的問題:你們是否真心希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個問題的答案絕不簡單。要真心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就必須義無反顧的走出去和請進來,就必須全力實施我國銀行金融的全球化和跨國經營,同時將我國金融市場真正開放成為一個全球性市場。如果從中央領導到銀行家,不能就此形成基本共識,我國銀行金融業的走出去和跨國經營就是一句空話。
第二個挑戰既是思想理念方面的,也涉及到制度機制方面的問題。那就是國際化、走出去、跨國經營能不能允許失敗,願不願意交學費?銀行和金融企業走出去,或者別的企業走出去,不可能立馬就成功,肯定要栽跟頭、交學費。然而,我國的銀行金融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政府控股,政府是大股東,董事長、行長和高官嚴格意義上講都有行政級別,本質是政府官員。他們領導的銀行金融企業走出去跨國經營,如果面臨巨大損失,政府主管部門能夠容忍嗎?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我們看花旗、高盛、摩根和其他許多金融企業的董事長和CEO上台,都會給他時間,一段時間試驗和虧損可以允許。1980年代初期,日本企業到中國、到海外擴張,曾提出過著名口號「三年不賺錢」。不僅不賺錢,還准備虧錢,交學費,以便理解和培養海外市場。我們有沒有這樣的心態准備、制度機制和容忍態度?事實上,我國政府和社會給金融企業尤其是國有銀行里的銀行家壓力太大了,不僅不允許失敗,而且不允許出事。不管出什麼事,董事長、行長和高官好像都脫不了干係。這個氛圍是不行的。
第三個挑戰是激勵機制,如何吸引和留住國際化人才。當年日本銀行和證券公司到全世界各地擴張,都是以高薪吸引當地人才。譬如他們在紐約設分行,就請退休的紐約聯儲主席當行長,基本工資是1000萬美元。到倫敦設分行,就請英格蘭銀行退休高官做行長,年薪數百萬英鎊。
我國銀行和金融業走出去,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建立國際性激勵機制吸引人才。一個優秀的金融人才在華爾街的年薪是百萬美元級別,如果我們聘請他擔任中國某家銀行的紐約分行行長,當然至少要付同樣的工資。否則怎麼可以吸引到優秀人才呢?然而,現在國內金融業高管的工資與國外差距太大。董事長和行長不過百萬人民幣,還飽受非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大規模海外經營,讓海外員工特別是高級員工都拿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美元的年薪嗎?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挑戰。
第四個挑戰是如何培養一大批忠誠國家利益、又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和人脈網路的銀行家。金融企業要走出去,最急需的是復合型金融人才。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李若谷先生曾經說,銀行金融業走出去的關鍵是如何讓本土人才中國化,中國人才本土化。這確實非常困難。譬如,我們從國內派一些人到倫敦和紐約去,他們不僅要懂英語,還要熟悉當地的法律、風俗和經營環境,還要建立當地的人事網路。
概括起來,銀行金融業走出去面臨的最核心挑戰就是一個字:人。具體一點講是理念變革和機制創新。沒有理念變革和機制制度創新,跨國經營就是一句空話。
機遇:
金融企業尤其是銀行走出去實施跨國經營,是我國經濟和貿易飛速發展的客觀內在需要。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成為美國、歐洲、英國、日本和眾多新興市場國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目前我國出口總量世界第一,進口總量世界第二。保守估計,到2014年,我國進口總量亦將躍居世界第一。屆時我國進出口總量自然雄踞世界第一。
世界貿易總量第一意義非凡。它意味著我國企業的貿易網路覆蓋了地球每個角落。從實體經濟貿易角度看,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一流大國和強國。然而,我國貨幣金融的全球化與實體貿易的全球化很不相稱。
我國貿易結算絕大部分(接近90%)依靠美元、歐元和其他貨幣。盡管2009年以來,我國政府全力推進人民幣貿易結算,取得巨大進展。然而,我國貿易結算依賴外國貨幣、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清算和相關服務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
我國企業實施貿易結算,絕大多數要在其他國家銀行開設賬戶,或者通過國內銀行的海外代理行完成結算和貿易融資服務。客觀上產生三大不利。其一,我國企業完成貿易結算和貿易融資服務,需為外國銀行和金融機構支付服務費,將貿易融資和中介業務拱手讓與外國金融企業。其二,隨著人民幣匯率幅度加大和全球主要貨幣匯率日益動盪,利用外幣和外國銀行進行貿易結算,加大了我國貿易企業的匯率和金融風險。其三,我國越來越多企業到海外設立分公司、研究基地、銷售網路甚至總部,若依賴外國銀行提供金融服務,則必然要面臨交易費用高、法律和語言不熟悉、融資條件苛刻乃至歧視等諸多問題。
因此,我國企業尤其是已經和正在實施跨國經營的企業,迫切需要我國銀行和金融企業能夠跟進,為它們提供便利的貿易結算、貿易融資、資金匯兌、本幣和外幣貸款、投資理財等全方位金融服務。最近幾年,我和很多企業家談到我國銀行和金融走出去戰略,企業的需求非常急切。從亞洲到歐洲、到北美、南美和非洲,我國企業的業務范圍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它們對跨國金融服務的需求自然越來越強。
❻ 有誰知道在哪個網站可以看到《中國金融》和《金融研究》等金融類的雜志最近幾期的。
http://www.jrzj.org/你去這里找一下哩!應該會內有的。容
❼ 怎麼考察金融公司是合法的,主要看什麼
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了社會前進的最大動力,經濟的發展然投資行業進步的很多,現在多數的投資者在不斷的加入到網貸投資的行業類中,這是因為網貸平台中投資收益高、風險低、起點低成為了眾多投資者的最好理財選擇。哪些新手投資者在進入到網貸投資行業之後,應該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理財平台進行投資理財呢?
一、驗,了解借款方
這要企業和個人。假如借款方是企業,要看借款企業的擔保是什麼,主營業務是什麼;但是如果借款方是個人,要看更多的因素,如年齡、就職單位、工作年限、工作時長。
二、走,實地查看辦公地址
客戶可以親身實地去看一看這家公司是否存在,要看公司的注冊地是否和經營地一致。當然可能距離的和工作的原因,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到公司去核實,這也不大現實。可以通過其他渠道來查實這個網貸平台的辦公地點。
三、查,企業信息是否公開透明
很多網貸P2P在線理財平台跑路或倒閉的原因就是為了圈錢,初期目的不純。網站打著P2P旗號,藉助網站來攬錢。因此,一定要查清企業注冊信息,如果查詢不到則表明該企業不透明
四、看,了解清楚平台的風控
風險控制能力是判斷一家P2P平台好壞的關鍵。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好的平台必然注重風險控制能力,信審會非常嚴格。可以通過投資平台的年報數據等,看他們貸款的審核通過率等信息。除此之外還要看風控團隊成員背景。
五、防,不要輕信高年化收益率
利率過高的不靠譜。年化收益率超過24%、有自融嫌疑的平台一定要格外小心。正常出借人的投資回報率通常在7%-12%之間。如果借款利率超過基準4倍,超出部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