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何金融機構現在都扎堆到光伏行業投資,如何選合作夥伴,所謂的光伏風控又是什麼意思
在霧霾嚴重的今天,對於新能源的開發自然能進入人們的視野,光伏電站作為回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外加國家答的大力支持,發展前景廣闊,投資回報率高,自然能夠得到金融機構的投資。現在有一種情況是,金融機構想投資光伏行業,但是又不敢投資,原因則是對光伏電站的投資風險不清楚,對光伏電站的質量存在質疑,造成現在光伏電站投融資難的現狀。只有打破這種鴻溝,光伏電站才能實現擴裝的目標。
現在最主要是找一家光伏風控公司,和這樣的公司進行合作,量化光伏電站存在的風險。光伏風控則是指對光伏電站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評估,然後透明化和量化風險,對風險有一個全面把控。目前為止只有遠景能源發布的產品阿波羅評級能夠做到光伏風控,能夠對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光伏電站項目,從多個維度、整個流程,有一個系統性的評估評級,然後形成量化的風險評估報告,同時也會對光伏電站的風險進行評級。
B. 為什麼說過於依賴政府政策扶持會加大光伏產業的不確定性
中國光伏市場未來幾年將處於市場平穩發展,不會出現一個大幅度的上漲或下探。一方面國際市場需求量發展漸趨平穩,另一方面,中國國內最近幾年光伏產業變化也沒有大的發展變化。
2013年以來,政府政策上大力補貼驅動光伏產業逆市前行,在光伏發電並網、補貼、金融等方面提供強力支持。這一階段,光伏產業進入深度調整期。2013年,我國光伏裝機容量首次超過德國,位列全球首位。業內相關人認為轉機多是國家政策的扶持。
一方面國家對光伏行業的補貼政策預期,影響著市場對光伏產業的關注;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和電價補貼的預期時間,資金貸款發放的速度,這些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會影響光伏行業投資者的預期。
另一方面,長期依賴政策驅動並非長久良策。完善政策、降低電價補貼,推動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進而從依靠政策推動向市場化運作,是光伏企業面臨的宏觀大趨勢。
相比樂觀的 「復甦」預期,中國光伏市場真正成熟的道路仍然道阻且長。
中國作為較大的光伏市場,如何實現有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過度,突破現有產能過剩,有效開發市場需求,落實並網發電,仍有很多實際的問題和困難。
融資困境「不確定性」猶在:
中國光伏行業秘書處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光伏產業宏觀數據分析》中,指出企業盈利狀況仍不容樂觀。一是扭虧企業僅超過半數企業,仍有很多企業處於虧損狀態。融資難問題產品仍在困擾著企業,銀行在光伏製造領域的投資仍較為謹慎,保持著以往的緊縮狀態,中小企業銀行融資難度仍然較高。
目前光伏企業融資主要依賴政府政策,致使金融市場 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首先目前這針對光伏行業的投資還缺乏一個成熟的穩定的市場交易環境。建議市場開發多層次的金融產品,包括債券和股權等多種形式,促使資本在光伏產業有效流通,形成穩定成熟的金融市場。
另外,國家光伏政策風險以及光網發電制度的落實困境,也影響著資本市場的流動。政策,資本的聯動效應會影響到實體光伏產業的日常經營,這種實體企業的波動性變化帶來的投資者對企業盈利前景的擔憂,既不利於金融產品的定價,同時也不利於金融機構創新相適應的金融產品。
競爭可替代性能源的發展,譬如天然氣的開發,尤其以美國頁岩氣技術開發促進天然氣發電成本下降,以及俄羅斯地緣政治的影響給亞洲天然氣市場帶來的機遇,這可能會轉移部分投資者對成本相對居高不下的太陽能發電的注意力。
這些不確定性和市場可替代性競爭能源的狀況影響著投資者對光伏行業的盈利預期。資本市場在經歷「寒冬」之後的「轉機」中依然十分關鍵。
面對陷入融資困難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企業,能源局多次調研探討,最終下發《關於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結合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特點和融資需求,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供優惠貸款,採取靈活的貸款擔保方式,探索以項目售電收費權和項目資產為質押的貸款機制。
但是也有行業相關人士指出,該政策出台對解決光伏行業融資困境有很大作用。問題症結還在於融資成本過高除了融資難還有融資貴的問題,只有同時降低融資門檻及融資成本,分布式融資問題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另外,參與的銀行機構較少,還處於觀望狀態。
「盤活整個產業鏈,下游的核電站的資產的證券化和流動性起決定力量。這需要一定時間,金融產品的開發與成熟需要1-2年,才能形成一個成熟的金融資本市場」。
C. 華夏銀行有哪些綠色金融產品
華夏銀行近年來加大專項產品研發,開發了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排污權抵押貸款融資、特許經營權質押融資、光伏貸等一系列專屬產品。同時積極整合金融同業的資源,利用資產證券化、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等多種手段,為企業的綠色融資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華夏銀行堅定地把打造綠色金融特色業務作為戰略重點之一。未來,華夏銀行將著重在「三個專業化」上發力,一是通過行業專業化,重點關注節能環保、生態治理、新能源、綠 色交通、綠色消費等領域,提高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融資壁壘;二是通過產品專業化,完善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等產品體系,持續強化國際合作特色,提供更貼近綠色產業需求的金融服務,降低融資交易成本;三是通過人才專業化,培養引進一批既熟悉金融、又了解產業的復合型人才,不斷加大培訓力度。
D. 新星電子科技公司 積極應對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及時調整投資方向,瞄準光伏產業,建成了太陽能光伏電池
解:(1)設直線OA的方程為y=kx, 則由(0,0),(4,-40)在該直線上, 得-40=k.4,即k=-10, ∴y=-10x, 設曲線AB所在的拋物線方程為y=a(x-4) 2 -40, 由於點B 在拋物線y=-5x 2 +205x-1230上, 設B(10,m),則m=320, 由於B(10,320)在曲線AB所在的拋物線上, 故320=a·(10-4) 2 -40, ∴a=10, 即y=10(x-4) 2 -40=10x 2 -80x+120, ∴ (3)由(2)知,x=1,2,3,4時,s均為-10; x =5,6,7,8,9時,s=20x-90, 在x=9時,s有最大值90,而在x=10,11,12時,s=-10x+210, 在x=10時,s有最大值110,故在x=10時,s有最大值110, 即第10個月公司所獲得的利潤最多,最多利潤是110萬元。 |
E. 目前光伏產業如何,有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影響有多大
隨著光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蓬勃發展,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范圍內直接或間接服務於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人數達到了17萬。而2007年中國光伏產業的產值逾千億元,從業人數超過10萬。人們對光伏產業投資的熱情幾乎涉及了產業鏈的方方面面,然而隨著歐元貶值、金融危機對全球帶來的沖擊,光伏行業也未能倖免,國內光伏組件市場已經遭受了嚴重的影響。《半導體國際》「感受光伏」欄目旨在「傾聽中國光伏從業者的心聲,感受其真實的工作生存狀態」。在光伏產業寒意漸濃的時候,本期我們關注的是金融危機影響下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劉代炯,副總經理,浙江太陽谷能源應用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產業的發展模式是由政府補助扶持形成企業獲利,進而擴大經濟規模最終形成自由市場競爭。估計至少未來5年內光伏產業仍不能脫離政府補助,同時進入資本密集與技術更新換代的激烈競爭期,以達成10年內全球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聖杯」為終極目標。現在匯率金融海嘯的襲擊下,光伏產業中的晶體硅電池片廠的因應之道,個人以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原材料供給端:半導體產業景氣減緩及原材料產能的釋放,甚至太陽能級冶金硅的出現,多晶硅原材料合同價小幅波動,現貨價回落,由此判斷2009年後長晶切片廠鎖定利潤的能力增強。而各晶體硅電池片廠在競相擴產及其它種類太陽能電池片分食市場下,不免減價競爭。面對全球景氣趨緩與成熟市場的政府補貼縮水,應謹慎審視自我在光伏產業鏈垂直整合或垂直分工的定位,以有限資金進行有效的策略性切入來降低進料成本提高競爭力。
2.提高生產效率與效益:目前晶體硅電池片廠產能利用率與設備使用率多不理想,應該回歸企業營運基本面,著力於改善實際產量/設計產能、營收額/設備資本額、營利額/設備折舊額等衡量指標。具體降低營運成本的措施可能有:工藝優化以提升光電轉換效率與良品率;落實日常點檢與周期性預防保養以提高內外圍設備妥善率即可生產時間A/T與平均故障時間MTBF指標;完善訓練機制以提高人員技術水平的平均復機時間MTTR指標;適度全自動化以提高單位時間產出及縮短生產周期;原物料與能源使用節約合理化;加強後勤管理保障及時備料與應急生產預案等等。
3.創新與研發:現有主流晶體硅電池生產工藝在最佳匹配優化及持續投產下,重復驗證了其光電轉換效率的局限性。在多晶供料無虞的情況下,晶體硅電池片廠中長期技術發展應以自身特色工藝需求(例如變更電池結構或生產工藝流程;引進或開發新型輔料或設備),向上游供料端要求矽片技術規格(摻雜、少子體壽命、電阻率、厚度等等)以期光電轉換效率最大化與成本最優化,並聯合下游組件共同開發質量保障的高階或低階特色產品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創造自身企業一片藍海。
新能源產業屬於國家民生戰略,過去十年DRAM內存產業或TFT平面顯示產業與光伏產業有著高度的相似之處,這對光伏產業未來的發展不無借鑒之處。希望中國市場光伏發電早日平價上網,未來更創輝煌。
明傑,太陽能營業部技術部副課長,京瓷(天津)商貿有限公司
我在太陽能行業已經工作了四年,在這四年裡經歷了太陽能行業的三次巨變。當京瓷公司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幾乎賣不出去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當時公司的銷售每天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沒有銷售收入,但日常費用之處卻很大,每天做市場調查與研究,每天跑客戶,逐步打開了市場;後來發展到采購必須需要提前三個月的時間才可以排到需要采購的電池板,擁有相對穩定的客戶群,公司太陽能事業部處於太陽能電池的賣方市場。而當前歐洲石化廠削減了近一半的使用量,國內法律法規還不明朗,我們又處於相對來說比較緊張的階段。
F. 為什麼美國的光伏企業無融資之憂
美國2009年頒布的《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引入了稅務投資人概念。稅務投資人在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時,在一定期限內可以獲得政府30%的稅收返還。這種返還又分為ITC(投資稅收抵免)和PTC(生產稅收抵免)兩種形式。前者指由稅務投資人投資並且在2016年底前投入運行的太陽能、燃料電池和風能項目,建成後政府將提供30%的稅收抵免。而後者則是針對2013年前投入使用的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項目,運行發電後每度電可獲得2.2美分的稅收抵免,可持續十年時間。
一般說來,在美國繳納一定數額稅金的企業,都可以作為稅務投資人。但由於大型電站項目投資金額較大,稅務投資人往往是具有非常龐大納稅基數並且熟悉美國稅務規則的大型金融機構,例如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和通用集團金融公司等是目前市場上較為活躍的稅務投資人。稅務投資人通過設計的投資結構投資進入能源項目,並利用其龐大納稅基數使得能源項目產生的稅收減免可以充分利用。
根據《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的ITC政策,擁有一套3萬美元的屋頂光伏系統的家庭可以獲得約1萬美元的稅收抵扣。此外,根據美國稅務局(InternalRevenueServices)發布的納稅指引規定,2005年12月31日以後的光伏系統可以採用成本加速折舊法MACRS,即固定資產折舊額按照設備年限逐步遞減。對於家庭而言,前述稅務優惠政策難以應用,而資產以光伏系統為主的開發商則可充分利用ITC和MACRS帶來的稅收抵扣和稅項資產,為了充分利用上述兩項政策,以SolarCity為代表的光伏系統以租代售模式便應運而生。
反觀國內市場,由於缺少ITC和加速折舊稅盾等政策環境,國內目前難以完全復制SolarCity的融資方式。但可以借鑒其思路,將光伏電站視為金融產品,期初可藉助融資租賃、與信託/產業基金合資、定增等方式快速做大規模,形成有一定規模的資金池,在蓄勢階段奠定行業地位;隨著產業對電站金融屬性認識的加深、行業配套政策的完善,通過資產證券化實現更加快速擴張。因此,從光伏運營商的成長路徑來看,對金融工具的靈活運用是企業把握行業快速發展機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