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海洋產業發展

海洋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5 10:25:31

A. 海洋經濟和海洋產業是一個概念嗎

現代海洋經濟包括為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為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服務性產業活動,這樣一些產業活動而形成的經濟集合均被視為現代海洋經濟范疇。主要包括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鹽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遊業。
海洋產業是指人類利用海洋資源和空間所進行的各類生產和服務活動。在世界范圍內已發展成熟的海洋產業有:海洋漁業、海水增養殖業、海水制鹽及鹽化工業、海洋石油工業、海洋娛樂和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濱海砂礦開采業等。

B. 我國海洋水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2018年,我國海水產品產量為3301萬噸,佔比51%;淡水產品產量為3156萬噸,佔比49%。然而,從兩大品類的生產方式看,則差異巨大,淡水產品的養殖規模和比例要遠遠高於海水產品。2018年,淡水產品養殖規模為2959.84萬噸,占淡水產品產量93.8%;海水產品養殖規模為2031.22萬噸,占海水產品產量只有61.5%,尚且不到2/3。

事實上,相比淡水養殖,海水養殖優勢更為明顯,生產周期短,單位面積大,產量較高。但是相比淡水養殖,海水養殖的魚苗成本往往更高,並且海水生物對環境的含氧量、溫度、pH值要求也更高,因此飼養難度和成本也更高,這是導致海水養殖規模要遠低於淡水養殖規模的重要原因。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水產品加工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C. 海洋產業有哪些分類方法

產業分類方法很多,分別服務於不同的分析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馬克思的兩大部類分類法。以產品的最終用途不同作為分類標准,將生產生產資料的產業部門劃為第一部類,生產消費資料的劃為第二部類。
(2)農輕重分類法。以物質生產的不同特點為標准,將社會生產活動中的物質生產劃分為農業、請國內工業、重工業三大類。
(3)霍夫曼的產業分類法。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為了研究工業化及其發展階段,將產業劃分為消費資料產業、資本資料產業和其他產業三大類。
(4)三次產業分類法。以產業發展的層次順序及其與自然界的關系作為標准,把全部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二、三次產業。
(5)標准產業分類法。是作為統一國民經濟統計口徑而由權威部門制定和頒布的一種產業分類方法。
(6)生產要素集約分類法。以上產要素集約程度的不同作為標准,劃分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
(7)產業地位分類法。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為標准,將產業劃分為基礎產業、瓶頸產業、支柱產業、主導產業、戰略產業、先行產業和先導產業等類型。
綜上所述,產業分類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其優點和不足。三次產業分類法是認同程度最高、實用性最強的一種。
通常的海洋產業分類有以下幾種:(1)應用國民經濟物質生產部分門類標准劃分的海洋產業;(2)應用國民經濟三次產業分類標准劃分的海洋產業;(3)應用海洋產業發展的時序和技術標准劃分的海洋產業;(4)應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標准劃分的海洋產業。

D. 「一帶一路」促進海洋等八大產業發展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E. 如何使海洋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要提高海洋開發能力,擴大海洋開發領域,讓海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要加強海洋產業規劃和指導,優化海洋產業結構,提高海洋經濟增長質量,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海洋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努力使海洋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要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著力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要下決心採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潔凈沙灘。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布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並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產能力。要從源頭上有效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態補償和生態損害賠償制度,開展海洋修復工程,推進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

要發展海洋科學技術,著力推動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科技瓶頸。要搞好海洋科技創新總體規劃,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在深水、綠色、安全的海洋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尤其要推進海洋經濟轉型過程中急需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

F. 如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洋經濟產業發展潛力無限 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彰顯中國海洋發展活力
用4D數字化技術模擬的數字海洋、在深遠海建立的海上龍宮、千萬億次每秒的超級計算機,彰顯著中國海洋發展的活力。在數字海洋、透明海洋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海洋產業正從傳統產業轉變為向科技要潛力、向遠洋要資源、向業態創新要未來的創新性產業。
海洋經濟成經濟新增長點
隨著我國海洋科技不斷取得突破,原本洶涌澎湃的大海,變成了潛力無限的聚寶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達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近3.8萬億元,同比增長6.9%。預計2018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會突破80000億元大關。隨著海洋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升,預計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0萬億元。到2035年,力爭實現我國海洋經濟總量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左右,推動一批涉海企業全球布局,從而占據全球海洋產業價值鏈的高端。
顯然,在我國經濟結構面臨轉型調整的階段,海洋經濟無疑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而海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也讓眾多沿海省份紛紛提出了海洋經濟的發展路線圖。
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山東、廣東、浙江等地相繼發布了加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發展海洋經濟的相關方案,涵蓋海洋信息化建設、海洋新興產業等各個方面。中國沿海地區北部、東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圈格局基本形成,重點海洋產業集群初見端倪。
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前景廣闊
與傳統產業相比,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明顯。首先,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方面優勢突出,可助力我國在新一輪世界經濟布局中搶得先機。其次,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資源消耗低、綜合效益好、節能環保的優勢,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發展潛力巨大。第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能夠吸納高素質勞動力。
不過,目前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由於缺乏統籌規劃,基礎研究比較薄弱,技術儲備不足,仍受到發展實力、客觀條件等因素制約,急需在新時期重點研究與突破。
要加強食品安全追溯技術、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牧場管理信息化、生物馴化、自動化採收等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應用,推動海洋牧場從近海向深海拓展。
未來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但同時仍面臨諸多風險。其中,陸源入海污染壓力仍然較大,而海洋災害也對我國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

G. 海洋資源豐富 可以發展哪些產業

最主要的當然是漁業,從海洋網箱養殖到魚產業深加工
然後是旅遊業,海邊都可以
最後是餐飲業,發展海鮮業
你的題目給得不是很清晰,不過答題思路是這樣的了。

H. 什麼是海洋產業海洋產業包括哪些內容

gfyr888學弟你好:
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人類開發利用各種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而形版成的生產、生活權事業,稱為海洋產業。
海洋產業按其形成的時間可分為海洋傳統產業,包括海洋捕撈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鹽業等;海洋新興產業,包括海洋石油業、海水養殖業、濱海旅遊業和海洋服務業等;海洋未來產業,包括深海采礦業、海水直接利用業、海水淡化產業、海洋能利用產業和海洋葯物產業等。按其產業的屬性也可以分為海洋第一產業(海洋漁業和海塗種植業等);海洋第二產業(海洋油氣業、海鹽業、海濱砂礦業、海水直接利用產業和海洋葯物業等);海洋第三產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和海洋服務業等)。
近年來,我國各主要海洋產業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濱海旅遊業、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作為海洋支柱產業,佔主要海洋產業的比重將近四分之三,其中濱海旅遊業位居各主要海洋產業之首。新興海洋產業發展迅速,海洋電力業、海水綜合利用業等新興海洋產業在海洋經濟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
怎麼樣,對這樣的解釋滿意嗎?另外附贈「2005年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構成圖」一張,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謝謝你的提問。

I. 海洋經濟的發展狀況

我國海洋開發歷史悠久,2006年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為18408億元,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提高。海洋產業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產業增加值為8286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的4%,海洋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
隨著陸地資源逐步緊缺,人類活動進一步向海洋延伸,海洋經濟地位加速提升。2006年,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近年來的最高點10%;之後便在9.6%左右徘徊,海洋經濟地位得到鞏固。預計後期隨著海洋開發力度的加大,其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
據數據分析顯示,2003-2010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平均增速達到21.08%。海洋產業結構方面,第一產業比重不斷縮小,第二產業比重有較大提升。2003-2004年,海洋第三產業佔比超過40%,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平分秋色,2005年,海洋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發展加速,第一產業佔比下降為16.75%;2006-2010年,海洋第一產業佔比維持在5%-6%,第二、三產業佔比則維持在47%以上。2010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為38439億元,同比增長12.8%。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源需求的增長,政府適時調整了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國家十二五規劃將海洋經濟提到了國家戰略高度;與此同時,沿海地區已經相繼提出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十二五時期海洋經濟產業將會有跨越式發展。 海洋經濟產出快速增長。近10年特別是「九五」以來,我國海洋經濟一直保持在年均兩位數的快速增長水平。「九五」期間海洋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為年均 15.7%。其中海洋漁業經濟總量仍高居首位,占總產值的51%,年均增長18%;海洋油氣業異軍突起,年均增長達到32.3%,產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貨物運輸量持續穩定增加,占海洋經濟總產值比重位居第二,為18%。另外,海洋旅遊業因統計口徑問題,僅是國際旅遊收入項,已經超過600多億元,占海洋經濟總產值的15%,位居第三,而尚未統計在內的國內濱海旅遊收入至少還有約1000億元。因此,濱海旅遊業實際上已經位居第二,並正在展現其強勁的發展後勁。預計,濱海旅遊業將迅速成長為我國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首。
盡管增速有所放緩,海洋經濟依然保持相對較強勁的發展勢頭。據國家海洋局初步核算,2015年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27303億元,同比增長6.94%。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1158億元,同比增長2.8%;海洋第二產業增加值11690億元,同比增長5.3%;海洋第三產業增加值14455億元,同比增長8.8%。 海洋產業成為沿海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90年代興起的海洋開發熱潮,極大地推動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海洋開發已然成為沿海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跨世紀的地區發展戰略,海洋經濟在沿海地區的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從2000年情況看,海洋產業增加值3000多億元,占沿海省區市GDP總量5.5萬億元的 6.88%。海洋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海洋產業增加值總量)排列依次為廣東、山東、福建、遼寧、上海、浙江、江蘇、天津、海南、廣西、河北。最高的廣東省海洋產業增加值超過750億元。
海洋經濟發展處於成長階段。在世界范圍內,我國算得上是海洋大國,但還遠不是海洋經濟強國。我國海岸線總長位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積與陸域面積之比小於0.3,低於世界沿海國家的平均水平 0.96;海岸系數(單位陸地面積平均擁有的海岸線)0.00188,居世界第94位。我國海洋資源絕對值位居世界前10位的有:海岸線長度、大陸架面積、200海里水域面積、海港分布密度。海洋資源絕對量在世界范圍內排位較前,是優勢資源,但是,海洋資源的人均量很低。此外,我國的海洋產業正處於成長期,產業結構正從傳統海洋產業為主向海洋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崛起與傳統海洋產業改造相結合的狀態發展。

J.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政府應如何支持海洋產業發展

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海洋產業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升級調整。
完善政府宏觀調控體系,制定相關產業政策與規劃,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鼓勵支持引導海洋產業發展。
加快配套改革,鼓勵科技創新,培養產業人才,提升勞動者素質。

閱讀全文

與海洋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