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所要形成的產業格局是什麼多選題
A.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 B.以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 D.服務業全面發展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標是:促進一、二、三次產業健康協調發展,逐步形成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1)產業發展的結構擴展閱讀
產業結構調整要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國家產業政策的合理引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第二,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環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第三,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路,努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第四,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鄉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努力擴大就業,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B. 產業結構理論的發展
產業結構理論在20世紀50-60年代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此時期對產業結構理論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庫茲涅茨、A.劉易斯、赫希曼、羅斯托、錢納里、霍夫曼、希金斯及一批日本學者等。 里昂惕夫、庫茲涅茨、霍夫曼和丁伯根沿著主流經濟學經濟增長理論的研究思路,分析了經濟增長中的產業結構問題。
里昂惕夫對產業結構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於1953年和1966年分別出版了《美國經濟結構研究》和《投入產出經濟學》兩書,建立了投入產出分析體系,他利用這一分析經濟體系的結構與各部門在生產中的關系,分析國內各地區間的經濟關系以及各種經濟政策所產生的影響,在《現代經濟增長》和《各國經濟增長》中,他深入研究了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關系問題。
丁伯根關於制定經濟的理論包含有豐富的產業結構理論。如認為,經濟結構就是要有意識地運用一些手段以達到某種目的,其中就包含了調整結構的手段。他經濟政策區分為數量政策、性質政策和改革三種。其中,性質政策就是改變結構(投入產出表)中的一些元素,改革就改變基礎中的一些元素。又如在他的發展計劃理論中所採用的大型聯立方程式體系,就是凱恩斯、哈羅德、多馬以及里昂惕夫等人多種模型的混合物;另他所採用的部分投入產出法,就是一種產業關聯方法,它直接從投資計劃項目開始,把微觀計劃簡單地加總成為宏觀計劃。
劉易斯、赫希曼、羅斯托、錢納里和希金斯的產業結構理論則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進一步延伸。其研究存在兩種思路:
①二元結構分析思路
劉易斯於1954年發表的《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一文,提出了用以解釋發展中國家經濟問題的理論模型即劉易斯理論(二元經濟結構模型)。拉尼斯他與費景漢把二元經濟結構的演變分為三個階段,認為不僅僅收入分配變化及與之相對規模以及儲蓄、教育、勞動力市場等有關因素之間也存在直接的聯系。 希金斯分析了二元素結構中,先進部門和原有部門的生產函數的差異。原有部門的生產函數屬於可替代型的,而先進部門存在固定投入系數型的生產函數,此部門採取的是資本密集型的技術。
②不平衡發展戰略分析思路
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經濟發展戰略》提出了一個不平衡增長模型,突出了早期發展經濟學家限於直接生產部門和基礎設施部門發展次序的狹義討論。其中關聯效應理論和最有效次序理論,已經成為發展經濟學中的重要分析工具。
羅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主導產業擴散效應理論和經濟成長階段理論。他認為,產業結構的變化對經濟增長具有重大的影響;在經濟發展中重視發揮主導產業的擴散效應。其主要著作有《經濟成長的過程》和《經濟成長的階段》等。
錢納里對產業結構理論的發展貢獻頗多。他認為,經濟發展中資本與勞動的替代彈性是不變的,從而發展了柯布—道格拉斯的生產函數學說。指出在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會發生變化,對外貿易中初級產品出口將會減少,逐步實現進口替代和出口替代。 歐美學者的產業結構研究及提出的理論模型具有一般意義,形成該研究領域的主流。但作為應用經濟理論,各國在實踐中會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論概括。戰後以來,立足日本國情,逐步發展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產業結構理論,他們認為產業結構變動與周邊國家或世界相關聯。 在日本,對產業結構理論有比較深入研究的學者有:筱原三代平、馬場正雄、宮澤健一、小宮隆太郎、池田勝彥、佐貫利雄、築井甚吉等人。其中筱原三代平是日本研究經濟周期理論和產業結構問題的著名專家。他的研究成果包括《日本經濟的成長和循環》、《收入分配和工資結構》、《消費函數》、《日本經濟之謎—成長率和增長率》、《產業構成論》、《現代產業論(產業構造)》。
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動態比較費用論」,其核心思想強調:後起國的幼稚產業經過扶持,其產品的比較成本的可以轉化的,原來處於劣勢的產品有可能轉化為優勢產品,即形成動態比較優勢。由於該理論畢竟與國際貿易理論密切相關,因而只能成為戰後日本產業結構理論研究的起點。特別是在實踐在中,具體是通過什麼途徑來實現的?一些日本學者提出各種理論假設和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產業發展「雁形態論」。
赤松要(1936、1957、1965)在戰前研究日本棉紡工業史後提出「雁形態論」最初的基本模型,戰後與小島清(1937)等人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該理論假說,用三個相聯系的模型闡明其完整內容。
關滿博(1993)提出產業的「技術群體結構」概念和構建了一個三角形模型,並用該模型分別對日本與東亞各國和地區的產業技術結構做了比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應放棄從明治維新後經百餘年奮斗形成的「齊全型產業結構」,必須促使東亞形成網路型國際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參與東亞國際分工和國際合作中對其產業進行調整才能保持領先地位。
日本學者的產業結構研究,實際上觸及到東亞區域產業結構循環演進問題,並已明確意識到一國產業結構變動與所在國際區域的周邊國家或世界相關聯,但仍以單個國家為立足點,僅涉及國際區域的一個特例,沒有上升到一般理論。 產業劃分理論:馬克思將社會總生產分成生產資料(I)和消費資料(Ⅱ)2大部類,但是,馬克思提出的2大部類僅指物質生產部門,不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雖然可以揭示社會再生產運動的總規律,但不能揭示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
結構均衡理論:馬克思分析說明了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必須滿足:
Ⅰ( v+ m) = Ⅱc ,
並引伸出2個公式,即
Ⅰ( c + v + m) = Ⅰc+Ⅱc
Ⅱ( c + v m) = Ⅰ( v + m) + Ⅱ( v + m)
在擴大再生產情況下,兩大部類生產的平衡條件為:
Ⅰ( c + v +m) = Ⅰc + Ⅱc + ⅠΔc +ⅡΔc
Ⅱ( c + v + m) = Ⅰ( v +m/ x) + Ⅱ( v +m/ x) + ⅠΔv + ⅡΔv
馬克思抽象而清楚地闡明了社會再生產實現的條件,但在現實生活中,產業部門眾多,產業結構中包括了多種產業部門之間相互提供中間產品的錯綜復雜的聯系,因此,運用馬克思的結構均衡理論難以描述產業之間多部門的投入產出聯系,對於產業結構的區際協調應用性不強。
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理論:馬克思首先提出了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規律。列寧則將馬克思的這一思想和資本有機構成的理論及再生產公式相結合,提出了在技術進步條件下,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規律。他指出,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 「增長最快的是製造生產資料的生產資料生產,其次是製造消費資料的生產資料生產,最慢的是消費資料生產。」這一理論在一定前提下可以反映一國產業結構的變化情況。
C.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是什麼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
1.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強國家產業政策的合理引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2.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中心環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3.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路,努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
4.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鄉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努力擴大就業,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兩個方面。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各產業之間相互協調,有較強的產業結構轉換能力和良好的適應性,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並帶來最佳效益的產業結構,具體表現為產業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經濟技術聯系和相互作用關系趨向協調平衡的過程;產業結構高級化,又稱為產業結構升級。是指產業結構系統從較低級形式向較高級形式的轉化過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一般遵循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由低級到高級演進。
D. 如何調整產業結構
一、增強產業結構調整緊迫感
我國一直十分重視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問題,在不放鬆農業基礎的同時,大力促進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重視調整農、輕、重比例關系,到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向優化升級的方向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的產業結構仍存在著不盡合理的地方。特別是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更加凸顯,部分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甚至在有的新興產業領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有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僅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會為未來整個產業的有序發展設置障礙。
客觀地說,產業結構不合理,特別是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也不是我們今天才遇到的新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這30多年中,我國一直都十分重視產業結構的調整,幾乎在不同的時期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
毫無疑問,造成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因素,比如,當企業看到未來的市場需求較好而進行投資時,從某一個企業的角度看也許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於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有可能造成多個企業投資產生的生產能力超過未來市場的需求。當然也與我國的土地市場、資源市場、資本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發育尚不健全、定價機制不盡合理等密切相關。
正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成因異常復雜,所以調整起來的難度就很大,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就十分艱巨。比如,對於一些過剩產能的淘汰,可能會涉及到地方財政收入、職工安置、企業轉產、債務化解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機制,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
二、順應產業結構調整新趨勢
根據我國目前經濟的實際發展階段、資源和環境約束條件、社會進步程度,特別是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將呈現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驅動力,以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為發展的兩個車輪,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主要依據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雖然我國進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於輕工業和服務業,但是無論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還是以輕工業、服務業為主,將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高效率的集約化的經濟發展方式都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所在,而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提高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程度,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從長期來看,這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主要動力。其二,經濟發展史和工業化理論表明,良好的產業結構應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因此,我國工業化發展必須同時兼顧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其三,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都面臨調整、改造和升級的繁重任務,利用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等手段是推動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製造業和服務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必須立足於對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的改造與升級,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也是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目前關鍵是以技術進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和勞動生產率高的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同時,還要利用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成果推動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全面提高製造業的經濟效益和產業競爭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使高新技術和現代管理制度在現代服務企業和現代製造企業中廣泛運用,從而使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成為生產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勞動者素質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得到迅速增強的現代新興產業部門。基於此,有必要針對不同的產業選擇不同的著力點,對於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農業、紡織、輕工、生產生活服務業等,應著眼於提升技術含量,形成特色工藝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對於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裝備製造業,則要通過政策引導,支持自主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對於有利於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性產業,如航空航天、生物技術、高性能計算機晶元、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不僅要加強政策引導,甚至需要財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
三、多舉措推動結構優化升級
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重工業輕服務業的思維方式,仍是制約和限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對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依靠加大物質資源投入發展經濟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第二,積極推進傳統服務業的轉型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作為商品生產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其產業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作用。要重點發展以信息、科技、金融、會計、咨詢、法律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整體水準。要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例如需求潛力大的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優化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還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依託有競爭力的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資主體的大公司和大集團,促進企業聯合重組,實行網路化、品牌化經營。這里有必要強調的是,發展服務業與推進工業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夠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因為一方面,隨著產業內部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工業越來越依賴於服務業發展的規模和發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業科技含量、帶動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再造、組織制度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而且,從產業關聯角度來看,工業的發展對服務業提出了日益增強的個性化需求,工業決定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規模和產品結構;工業作為服務業的中間產品和投入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務業所需的基礎設施、消費品以及生產資料等基本上由工業提供。比如,從產業鏈構成來看,產業競爭力越來越依賴於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物流等商務服務業的支撐;單純靠擴大加工規模降低成本的空間已經不大,所以未來工業競爭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服務業的發展。因此,通過發展服務業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機結合,能夠大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創造和維護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企業遵循市場機制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積極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的建立,通過深化改革,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封鎖,規避產業結構趨同,構建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三是健全企業市場退出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使各地根據比較利益原則發揮地區優勢,從而避免各地區在同一產業上進行低水平重復和競爭。
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通過制定嚴格的產業投資環境標准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從而在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優化兩個目標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與此同時,還應通過財政和稅收等手段來引導投資方向和促進投資結構優化,進而發揮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信號和導向作用。
E. 什麼是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
經濟結構是指企業所在地區的生產力布局情況。不同的經濟結構類型關繫到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程度、范圍、投資方向、資金來源和盈利水平等。資源環境是關系企業發展的資源條件。經濟結構是指經濟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的空間關系,包括企業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
產業結構是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在一國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重。產業結構的變化一方面為某些行業帶來良好的市場機會,一方面也會對其他行業帶來生存的威脅。通常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服務業的重要性會與日俱增,服務業的比重會日益擴大,服務業從業者有較大的市場機會。
(5)產業發展的結構擴展閱讀:
經濟結構調整就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國民經濟中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各個地區和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對比關系和結合狀況進行調整,藉以改善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有機聯系和比例關系,利用技術進步的主導作用,促使國民經濟結構合理化,推動整個國發經濟向前發展。
產業結構合理化,即在現有技術基礎上所實現的產業之間的協調。涉及產業間各種關系的協調,如各產業間在生產規模上比例關系的協調、產業間關聯程度的提高等,還包括產值結構的協調、技術結構的協調、資產結構的協調和中間要素結構的協調。
F. 中國產業結構的生產特點
中國產業結構的生產特點。
我國GDP生產結構中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化,反映了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我國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從增加值的比重變化上看,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從主要由第一、二產業帶動轉為主要由第二、三產業帶動。
第二,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的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按可比價計算,在1979年至2005年GDP增長的9.6%中,有5.3個百分點來自第二產業的貢獻,3.1個百分點來自第三產業,1.2個百分點來自第一產業。
第三,目前我國產業結構中第一、第二產業比重偏高,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偏低,而且內部結構不合理、效益偏低。與世界大部分國家相比,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所佔比重偏低,我國2005年這一比重僅為39.9%。
(6)產業發展的結構擴展閱讀:
加快結構調整 四大對策建議:大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1、繼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一是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是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三是要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四是要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五是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
3、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
一是抓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二是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三是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
4、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
一是要努力提高服務業的比重。
二是要調整和優化服務業結構,提高服務業水平和層次。
三是要加快服務領域的改革步伐。
G. 如何構造以地區主導產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框架
正確處理主導產業與非主導產業之間的關系是任何地區都面臨的問題。
一個地區,除了發展主導產業以外,還應該發展如下性質的產業,以求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1)與主導產業直接產生生產性和非生產性聯系的產業。包括為主導產業直接提供原材料及其他發展條件的產業,利用主導產業產品進行深加工的產業,為主導產業技術進步進行研究與開發的產業,為主導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培訓的教育產業以及金融業、廣告業等等,這些產業與主導產業一起構成地區主導產業群,主導產業群在區域經濟中所佔份額不低於50%。
(2)基礎設施產業。基礎設施是區域內一切經濟社會活動賴以進行的基本條件,是衡量區域投資環境硬體的主要指標。任何地區都需要努力發展基礎設施產業,盡可能提高基礎設施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使地區基礎設施與全國甚至與世界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接軌。
(3)為地方生產和生活提供服務的產業。包括商業、飲食、衛生、教育等傳統的服務業以及旅遊、娛樂、保健、保險等新興服務業,這些產業為中小企業提供廣大的發展空間,對於擴大就業、豐富生活、活躍地方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
H. 產業結構定義
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包括部門內的分部門)之間的組合與構成的情況,以及它們在社會生產總體中所佔的比重,實質上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按比例分配。我國產業結構包括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比例關系;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的比例關系;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的比例關系以及各部門內部構成的比重等。產業結構是由國家(地區)的自然資源、經濟制度、科技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決定的,是經濟技術長期發展的結果。社會主義國家產業結構的特點是完整性與合理性。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結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社會產品結構狀況,是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的關鍵環節。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是保持國民經濟協調發展,提高社會效益的客觀要求;也是世界新技術革命發展對產業結構變化的要求。我國擴大商品出口的需要,也要求對產業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造。黨的十四大根據我國經濟的現實情況和發展趨勢,明確提出今後一個時期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方向。具體內容是:(1)著力提高第一產業即農業的質量,穩步增加產量。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必須堅持把加強農業放在首位,全面振興農村經濟,樹立大農業觀念,保持糧食、棉花穩定增長,繼續調整農業內部結構,積極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努力開發高產優質高效農業。(2)繼續發展第二產業,積極調整工業結構,加快交通、通信、能源、重要原材料等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開發與建設,這是當前加快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的重要條件。(3)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目前我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此,要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使之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有明顯提高。(4)大力發展建築業,使建築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適應住宅商品化的發展。
I. 中國的產業結構
目前,我國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正常下降,農業投資穩步回升,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
1996年與1991年比較,我國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下降了9 .2個百分點,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了4.3個百分點。 從世界產業結構的變化規律看,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一產比重逐步下降是正常的,而且,同世界一些人均GDP水平大體與我國相同的國家比較, 目前我國的一產比重是屬於偏高的。另外,在一產比重下降的同時,我國農產品的供給仍然滿足了人民生活和工業發展的需要,說明農業的效率在提高。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對農業的投資在1994年達到谷底後逐漸回升,1997年1~8月第一產業基建投資佔全國基建投資總額的比重已達到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個百分點,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和農業的穩定發展將對我國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產生積極作用,並為我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創造一定的條件。
2.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1991年,我國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2.1%,1996年提高到 49%,5年提高了6.9個百分點,而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則分別下降了4.3和2. 6個百分點,與八十年代第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一、 第三產業比重穩步提高的情況比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第二產業比重的上升並不是以犧牲一、三產業的發展為代價的,而是在一、三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和二產內部結構逐步改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充分表明進入九十年代後我國的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3.我國尚處於工業化中期,第三產業尚不處於主導地位
1996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低於發達國家三產所佔比例的50%左右,這說明我國經濟的發展階段還處於工業化中期,第三產業的發展還需要有較強的第二產業作為支撐。我國第三產業在總量不足的同時,其內部結構也不盡合理,金融、保險、通訊、房地產業等新興第三產業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其快速發展還需要經濟總體環境的改善和有序的競爭機制的形成。
與我國三次產業結構和農業內部結構、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的問題相比,在工業化進程加快過程中現階段我國工業內部的結構矛盾更為突出,下面將主要對當前我國工業結構的變動情況及其原因進行初步的分析。
J. 產業結構的內容是什麼
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研究產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產業部門的內部關系。決定和影響一個國家產業結構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幾類:(1)需求結構,包括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的比例,社會消費水平和結構、消費和投資的比例、投資水平與結構等;(2)資源供給結構,有勞動力和資本的擁有狀況和它們之間的相對價格,一國自然資源的秉賦狀況;(3)科學技術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創新發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創新方向等;(4)國際經濟關系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有進出口貿易、引進外國資本及技術等因素。
產業結構高度化也稱產業結構高級化。指一國經濟發展重點或產業結構重心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逐次轉移的過程,標志著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和發展階段、方向。產業結構高度化往往具體反映在各產業部門之間產值、就業人員、國民收入比例變動的過程上。一般地說,產業結構高度化表現為一國經濟發展不同時期最適當的產業結構,其主要衡量標準是:(1)收入彈性原則(所得彈性標准),即每增加一個單位收入與增加對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於收入擴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轉化為收入彈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長率則可隨之提高,對整體經濟增長則較為理想;(2)生產率上升率原則(生產率上升原則)。為了使收入彈性高的商品能夠出口,必須具備充分的國際競爭能力,因而最佳選擇是把生產上升率高的產業或技術發展可能性大的產業作為重點;(3)技術、安全、群體原則,即從長遠觀點看,經濟發展的動力是技術革新,從而對於能成為將來技術革新核心部門的產業,目前雖然處於比較劣勢地位,也不能輕易放棄;為了一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事實上要求有某種程度的國家安全保障或能夠保障國家威望的產業;為了產業部門之間的平衡發展,必須形成范圍較廣的產業群體。符合上述三條標準的產業結構狀態,就可稱之為一定時期一國產業結構的最適狀態,同時也就表明該國階段上產業結構高度化達到水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