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靠什麼
1、美國的經濟主要靠金融業、製造業和農業方面。
2、美國經濟來源范圍廣泛,並且在多方面具備比較優勢:
(1)金融業,美國金融業在世界具備舉足輕重的地位;
(2)製造業,不管是高新技術產品還是初級產品,美國製造業領先全球;
(3)農業方面,不管種植業還是畜牧業,美國都具備很強的競爭實力;
而近年來,有些公司已經發展成大企業。就以上的三個方面看,美國的經濟支撐較強,因為行業分散,但是每個行業都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3、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 直到今日,小型企業仍然在美國經濟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2. 美國如何實現經濟轉型
美國的工業化過程美國在18世紀70年代以前,是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在經濟上主要依賴於英國,近代工業沒有什麼發展。經過1812~1814年的英美戰爭,才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道路。美國的工業化,也是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的。1790年,仿製出英國的水力紡紗機,建立起第一座棉紡廠;隨著棉紡織業的發展,毛紡織、制鐵、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業部門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廠。到19世紀中葉,機器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在1828年,美國開始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865年,鐵路線全長已達35000英里。大規模的鐵路建築,不僅帶動了東部重工業(如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的發展,也促進了西部農業生產的增長。到南北戰爭(1861~1865)前,美國也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建立起近代工業體系。美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廣泛地利用了英國工業的技術成就,以及歐洲的資金和國外移民所帶來的生產經驗。德國的工業化過程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遲於英國約半個多世紀。由於封建割據和農奴制(見普魯士農奴制改革)的長期統治,直到19世紀30~40年代,德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產業工人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98%。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後,機器大工業才逐步地確立起來。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依靠對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剝削和對國外的軍事侵略及戰爭賠款,實現了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經過很短的時間,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工業化程度達到了足以與英、法匹敵的地位。
3. 美國衰落的產業和較為發展的產業
高科技產業無疑是發展產業
包括 電腦.軍工.
反正就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回
都是很好的
衰落的行業
也就是需要答大量勞動力的行業
你知道美國那工人工資
賊貴
像鋼鐵 .服裝
還有一個側面
來說
就是中國新興的產業
也是美國衰落的產業
4. 美國依靠什麼產業發展
信息化 ,科技智能化
5. 美國發展史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為英國殖民地,後因種種因素逐漸興起而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北美洲原始居民為印第安人。16-18世紀,正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西歐各國相繼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殖民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相對成熟。
但是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產生了裂痕,英國繼續對北美地區採取高壓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區居民強烈不滿。從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華盛頓領導下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美國正式誕生,先後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民族主權國家。
美國獨立後積極進行領土擴展,美國領土逐漸由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北部、南部經濟沿著不同方向發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進行的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最終是北方領導的資產階級獲勝統一全國。
1865年開始了重建時期,逐步廢除奴隸制,1877年,南部進行民主重建,制訂了民主的進步法令,標志著民主重建的結束。
後來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經濟實力大增,兩次世界大戰奠定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戰開始後和蘇聯平分天下。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美國是美洲第二大的國家,領土包括美國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面積93726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915.8960萬平方公里,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如果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約17萬平方公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面積為963萬平方公里,如果只計陸地面積,美國排名第三,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在加拿大之前。
美國國土地形變化多端,地勢西高東低。東海岸沿海地區有著海岸平原,南寬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澤西州,在長島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積平原。在海岸平原後方的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帶,延伸到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和新罕布希爾州、高1830米的阿巴拉契亞山脈為止。
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是美國中央大平原,地勢相對平坦,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密蘇里河流域——世界上第四大的河域也位於這里。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內部平原的地形開始上升,最後進入美國中部面積廣闊而地形特色稀少的大平原。
在大平原西部則有高聳的落基山脈,從南至北將美國大陸一分為二,在科羅拉多州的最高峰到達4270米。西海岸地區有內華達山脈和海岸山脈。以前落基山脈還有頻繁的火山活動;現在只剩下一個區域(懷俄明州黃石國家公園的超級火山—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
6. 美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一、美國的發展史如下:
1、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為英國殖民地,後因種種因素逐漸興起而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2、北美洲原始居民為印第安人。16-18世紀,正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西歐各國相繼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殖民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相對成熟。
3、美國獨立後積極進行領土擴展,美國領土逐漸由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北部、南部經濟沿著不同方向發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進行的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最終是北方領導的資產階級獲勝統一全國。
4、1865年開始了重建時期,逐步廢除奴隸制,1877年,南部進行民主重建,制訂了民主的進步法令,標志著民主重建的結束。
5、後來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經濟實力大增,兩次世界大戰奠定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戰開始後和蘇聯平分天下。
6、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年美國經濟情況仍較平穩。
7、進入90年代,美國計算機產業發展迅速,並帶動全球的高科技信息產業,開拓了新一代的產業革命。
二、簡介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列明 9,372,610 km²,1997年修正為963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人口3.2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北美原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等國開始向這里移民,英國則後來居上。1773年,英國已建立13個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由喬治·華盛頓任總司令,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布了美利堅合眾國的成立。獨立戰爭結束後的1788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南北戰爭之後,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以迅速崛起。19世紀初,美國開始對外擴張,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力大增,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霸權」超級大國。
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超級大國,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創新等實力領銜全球。
7. 美國的什麼產業興起其中什麼產業對美國經濟發展貢獻最大
(1)目前,美國經濟增長中至少有27%歸功於高新技術產業,而兩個傳統的支柱產業--建築業和汽車製造業僅佔18%.
(2)紐約、底特律、芝加哥、匹茲堡等城市位於美國東北工業區,這里臨近五大湖區,以鋼鐵、機械、汽車、造船等重工業部門為主.
(3)美國的航天工業中心主要位於休斯敦、西雅圖等地,其中,休斯敦還是石油化工中心.
(4)舊金山東南的矽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5)美國西部城市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故答案為:(1)×;(2)√;(3)√;(4)√;(5)×.
8. 美國的工業發展的啟示
美國的工業發展的啟示:
盡管美國實現工業化比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時間較短,但也花了約100年時間,這說明工業化是一個長期奮斗的過程,絕不可能在短期內通過走捷徑一蹴而就。
美國的產業結構升級是在各產業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推進的,這一點對中國極具借鑒意義。
美國的工業化首先表現為人的專業化,勞動力專業化素質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美國趕超英國過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美國獨立以來,一直非常重視教育,重視人才,重視人權,重視人的成長,這無疑是其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化強國的主要奧秘。這一點啟示在工業化過程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是最積極的力量,絕不能「見物不見人」或「重物不重人」
美國的工業化表現為明顯的產業聚集、區域專業化和人口集中(城市化)。這說明在工業化過程中,人口、生產要素和企業或產業都會在利益最大化法則的引導下,尋找自己的最佳位置或崗位,各種不同的地方因具有不同的優勢而在工業化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有的地方因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而成為產業和人口的聚集地。只要允許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動,這種現象就不可避免,那種期望人口、要素和企業或產業在各地均衡布局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符合經濟規律的。各地競爭的結果是各自成為某方面的專業化區域。
美國的工業化是由市場化來保證的,其工業化過程也是市場不斷發育、市場范圍不斷擴大的過程。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的發育和發展,國內產品市場的擴大、國際貿易的發展(或國際產品市場的擴大),都為美國的工業化提供了重要支撐。
制度選擇對美國的工業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前述產業協調發展、人的專業化、產業聚集、市場化等都離不開制度的作用。正確的制度選擇是美國工業化順利推進的必要條件,或者說美國工業化之所以取得成功,是與其一系列制度選擇分不開的,如美國選擇了有利於工業化的土地制度、專利制度、現代企業制度和教育人才制度等。
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對美國成功實現趕超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雖然美國的工業化較英法等國起步晚,在工業化起步時期其國內的幼稚工業一度受到英國商品的沉重打擊,但美國政府通過頒布《禁運令》和提高關稅等措施,成功地保護了紡織業等幼稚工業。即使在其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化強國後,仍然維持了相當長時期的高關稅。可見,即使是極力倡導自由貿易和自由精神的美國,在推進工業化過程中,仍然是採取內外有別的貿易政策,對內強調自由貿易,對外則強調貿易保護,目的是使本國利益最大化。
美國工業化的成功與美國政府發揮了較積極的調控作用是分不開的。在工業化過程中,美國政府並沒有完全採取放任自流的政策,而是適時採取一些必要的調控政策,促進工業化發展,如藉助發行公債、直接投資公共工程、獎勵和補貼某些產業、設立專門的管制性機構等手段,以及通過設立中央銀行、統一通貨、設立存款准備金、買賣國庫券、使用銀行支票、發展投資銀行等金融手段,促進工業化進程。這些都說明,雖然會有「政府失靈」,但在同樣存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適當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對推進工業化十分必要。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政府發揮了過多的作用;在體制轉軌時期,政府仍然在許多方面發揮了過多的作用,但也存在在應該發揮作用的地方沒有發揮作用的現象。因此,在今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政府既要部分退出和防止「政府失靈」,又要加強其在「市場失靈」領域的積極作用。
9. 美國現在的三大支柱產業(要能夠說明)
美國的支柱產業有很多,比如:軍工、汽車、高科技、電子、金融、航空、娛樂、能源等等。但與我國現階段的四大支柱產業(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和建築業)相比,美國的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軍工、汽車和高科技。
(1)美國軍工產業
據美國國會研究處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是世界頭號軍工產品出口國,佔全球軍工出口總額的近42%。這份報告說,盡管近年來全球軍工銷售總額有下降趨勢,但美國的軍工出口總額仍保持繼續上升的勢頭。報告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國戰爭和沖突使得鄰近國家增加了對美國的軍購。
另外,該報告還顯示:美國同樣是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軍售最多的國家。按合同金額計算,美國去年總共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銷售了103億美元的軍品。
(2)美國汽車產業
美國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美國分部分別宣布,今年它們的汽車銷量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
世界頭號汽車生產商通用公司的汽車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6%;世界排名第二的福特汽車公司銷量比去年同期上升12.2%;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美國分部也取得了同比增幅28.1%的成績。
(3)美國高科技產業
20年來,美國證券市場憑借其穩定與強勁的經濟增長而穩步發展,也為美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縱覽美國證券市場,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000點騰升到11000點左右,指數上漲了3.5倍左右,特別是高科技股的迅速崛起,成為美國證券市場發展的直接推動力量。
在市值方面,美國高科技產業中的微軟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超越了通用電器,目前市值已達4063億。在股價增長方面,戴爾公司的股價在上世紀90年代竟然上漲了700倍!隨著美國高科技產業的上布公司規模與業績的大幅增長,科技股成為美國證券市場大幅上升的內在動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