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日本動畫產業發展的資料
「皮卡丘」取代「米老鼠」
「美國占據了世界文化市場的一半,我們應該占據另一半」。本世紀初,當日本文化商人放出這句豪言壯語的時候,「酷日本」這個描繪日本現代文化的新詞彙正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面對這股沖擊波,美國媒體驚呼自己的文化產業遭遇了第二次「偷襲珍珠港」事件,不同的是,這次日本使用的不是槍炮,而是動漫和游戲,日本的「口袋妖怪」、「游戲王」、「皮卡丘」取代了「米老鼠」,成為伴隨新一代少年兒童成長的卡通形象。
迅猛發展的動漫和游戲等文化產業在日本稱作「內容產業」。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內容產業」滲透到日本的各個領域,此間專家比喻說,它像串兒燒一樣,把新聞、出版、音樂、廣告甚至手機、汽車等多種產業結合起來,衍生出與傳統概念中的文化產業完全不同的「新文化產業」,它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日本希望通過發展「新文化產業」,變「產品輸出」為「文化輸出」,推動日本經濟發展。
佔領六成全球動畫市場
日本的動畫最早於上世紀60年代出口到國外。當時,歐美國家購買廉價的日本動畫片,只是為了填補兒童節目的不足。然而,日本動漫的獨特魅力逐漸征服了許多國家的觀眾。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統計顯示,在全世界放映的動畫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製造的,韓國方面則認為其比重為65%。2003年,日本銷往美國的動畫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59億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收入的4倍。目前,廣義動漫產業已經在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中佔十幾個百分點,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
蒸蒸日上的動漫產業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對「內容產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仍以2003年為例。這一年,日本的內容產業市場規模即已達到14.7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其中,除動漫產業外,包括出版、廣播電視、音樂、卡通形象等相關產業市場的規模合起來超過了10萬億日元。
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識財富戰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產業」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這一產業放寬限制,增加預算,完善相關法律。同時,日本民間也開始積極興辦動漫學校,通過舉辦動漫和游戲大賽等各種方式,下大力培養人才,壯大動漫和游戲的創作隊伍。如今,僅在東京,就有幾千家動漫和游戲軟體公司。這些公司的職員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他們所製作的新產品源源不斷地被輸往國外。
把出口「酷」文化當國策
一位著名的日本動畫界人士曾經指出,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標准和限制,文化世界卻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造出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人物和情節。也有學者用一個「酷」字來評論日本創作的動漫形象。相比之下,美國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往往善惡分明,而日本動畫中的人物性格相當復雜,主人公調皮、好色、孤獨甚至有點殘忍,具有獨特、鮮活的個性;另外,美國的卡通形象在現實中一般都能找到原型,但像「皮卡丘」、「龍貓」乃至愛知世博會的吉祥物等日本卡通形象,都是非常抽象的,給人以新奇的幻想。
日本的動漫創作人員善於對外來文化包容、吸收後加以改良和發展,在求新求異中培育本國的內容產業。所謂的「酷」,其實就是指日本動漫的創新手法。因此,雖說許多日本動漫每一集的情節都大同小異,但其獨特而新鮮的表述方式與韻味,依然深深吸引著各國觀眾。
日本的「內容產業」現已佔世界市場的10.3%,但它仍有隱憂。該產業在日本的年增長率只有2.3%,大大低於5%的世界平均增長率。眼下,中國正以13.1%的速度追趕,日本方面已經感到了競爭的壓力。為此,日本文化界人士紛紛呼籲政府鞏固戰場,打造和發展強勢「新文化產業」。數碼好萊塢大學校長杉山知之認為,今後日本發展「新文化產業」,首先要注意的是在世界范圍內保護知識產權;其次是提高動漫創作人員的待遇;此外,還應把所有的產業都作為內容產業的舞台,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把出口「酷日本」文化當成國策,在世界上培養更多的「日本動漫迷」。
② 明朝簡介
明朝
(1368年-1644年)
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明朝便竭力推行加強中央集權的方針和政策,如廢除丞相、創設內閣大學士、改行省為三司、重用廠衛特務等,從而使君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前期,雖曾爆發「靖難之役」,但政治上強大,並出現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土木之變」後,國勢由盛轉衰,宦官長期干政。萬曆時,出現張居正改革。明末,內外矛盾激化,明朝被農民戰爭滅亡。
在前代的基礎上,明朝社會經濟獲得極大的發展。農產品商品化擴大,手工業生產水平提高,工藝精湛,商業繁榮,市場活躍,更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在明代,封建文化極為繁盛。思想界產生了王守仁、李贄等著名人物;小說成就輝煌,《水滸》、《三國演義》及《西遊記》等作品名聞於史;湯顯祖、袁宏道及徐渭等文學藝術家領一時風騷;徐光啟、宋應星、李時珍及徐霞客等科學家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當時,還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
③ 如何評價中國好歌曲上戴荃的《悟空》
前奏:
先是用老版西遊記的調開了個頭(新奇有想法) 然後電子琴鋪墊(中規中矩的流行音樂路線)進歌之前點到而止 剛剛好
A段:
歌詞上半段,「月濺星河」 至「肝腸寸斷」,表意向和作獨白,有一定的畫面感但沒有過多展開,曲調順暢偏流行抒情,不過情緒鋪墊有點不明朗。
下半段一開頭用了一些所謂「拗口」的詞,其實正是慢慢將風格引向古風,加入禪意,文白相間的特點浮出水面(加笛子也是這個作用),到「且怒且悲 是人是鬼」段,鋪墊基本完成,加上一句「心有魔債」 ,與題目《悟空》在形象塑造上(非人非鬼)和立意上(雖未悟到一切是空,但已找到根業魔障)高度契合,讓人很期待後面怎麼玩。
到目前為止這首歌已經是很有流行性的作品了,可以感覺到《摺子戲》等作品的味道,但是它的優秀就在於不停留於此,而向著更精妙的音樂性上邁出了驚艷一步。
銜接段:
笛子戲份增加,轉調成京劇曲配樂風格,平行跟進變音電吉他,底層在爵士鼓下有鐃鈸埋伏筆,而那句「叫一聲佛祖」 聽到簡直頭皮一炸,唱腔的戲曲尖音跟笛子的轉調一配,活脫脫一句《北京一夜》(陳升版)!
歌詞上持續跟進,「回頭無岸 生死無關」 把空的「悟」的過程和「難分明 難斷」迷惘混沌的過程交織糅合,同時音樂加快節奏推情緒,鐃鈸渲染的心理躁動(大放異彩的民樂器)扣人心弦,情緒臨近最高點!
總之,銜接段大贊,使整首歌跳出一般流行古風,向著《北京一夜》這樣的藝術作品方向轉變(雖然最後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境界上沒辦法,但是足夠讓人耳目一新)。
B段副歌:
情緒進入次高點,歌詞「有何用「又如何」」充滿對自我的質疑和反詰,兩個「還是」,迷惘混沌感滿溢,此段配樂復雜但是聽感和諧,不論民樂器還是搖滾樂,以及和聲部分,都與歌者高度契合,最後「金箍當頭 欲說還休」充滿無奈,但仍是「悟不透」的層級。
然後進入短暫音樂solo,繼續醞釀情緒,開唱兩句兩個「我要」,配樂急起急停,歌者放肆吶喊,充滿對「悟不透」「看不空」,只能用破壞毀滅一切來發泄,來安撫痛苦和孤獨感(此時我已經燃到不行了)的那種無奈,太棒了。
但是還沒完,歌曲來到最高音「踏碎凌霄 放肆桀驁」(真'華彩),與前句「金箍當頭 欲說還休」形成完整對立意向,同時各自呼應前句「回頭無岸」「生死無關」,情緒沖上最高點(流行性和音樂性也一並兼顧上了),足以振動全場。
加上結句「終究難逃」 ,呼應心有魔債(心有魔債 註定難逃),「悟不到空」的痛苦感爆表,達到「將悟未悟 似空非空」的出離臨界狀態。我認為此時人物形象塑造基本完成,這分明就是今何在《悟空傳》里的大聖齊天啊!!!!!!
進入最後一句:「灰飛煙滅」,既然「逃不掉」「求不得」,索性出離一切,破壞一切,灰飛煙滅甚至玉石俱焚,但最終還是跳不出心中的魔債,所以最後一個字用很虛弱的假聲,擁有破壞一切的力量和內心脆弱無助如同嬰孩一般的形象同時存在,矛盾統一,讓人唏噓不已。
寫在最後的:這是一首好歌,盡管還不夠完美,例如詞的文白相間有的地方白過了(「且怒且悲」句蔡健雅就想推了,但接了一個不那麼漂亮的「不過是」讓蔡健雅猶豫了沒推,也許不推反而好吧…)有的地方文過了(但大都不是堆砌辭藻,反而機鋒不斷,禪意綿綿),例如曲調上還有可以雕琢的地方,但是真的是非常優秀的作品了。
作者:林蛋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④ 西遊神話世界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西遊神話世界,系湖北隨州中國西遊神話產業有限公司開發的旅遊景區。西遊神話世界包括西遊記公園、西遊記漂流、中國千年銀杏谷、西遊記水上樂園四部分西遊神話世界旗下西遊記漂流,原名為玉龍西遊記漂流,萬人同台演繹西遊記漂流,期間,83版《西遊記》豬八戒扮演者馬德華親臨現場。證明材料來自隨州旅遊在線,資訊來自長江日報
法定代表人:李祖剛
成立時間:2009-10-14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130200002922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湖北省隨州市解放路196號
⑤ 西遊記的讀書札記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過女人國,唐僧和豬八戒誤飲子母河水,懷上胎兒,經過女太師指點,孫悟空斗敗貪心貪財的如意道士,取來解胎水,救了師傅師弟,可是女人國國王卻看中了唐僧,欲以一國之富,傾國之容招贅唐僧為夫君,唐僧執意不遵,女人國國王卻用計請唐僧夜賞國寶,向唐僧表白愛意,唐僧雖為聖僧,可是終究為草木之人,心中不免泛起漣漪,可是此時,隱藏在女人國皇宮中的琵琶妖女卻一直注意著唐僧,乘機作法將唐僧擒到琵琶洞,欲與之行夫妻之事,唐僧執意不從,孫悟空和豬八戒與之鬥法不贏,最後,昴日星宿降伏妖女,女人國國王無奈,只好給唐僧倒換關文,含淚送別唐僧走出女人國國界.唐僧:取經心誠,不為女色所動,孫悟空,豬八戒:忠心護主,不畏妖魔,琵琶妖女:勇敢無畏,敢於與女人國國王共同爭取唐僧,向封建帝制發起挑戰.女太師:誠實能幹,對女國王一片忠心,樂於助人.女兒國國王:是西遊記小說中唯一一個女性皇帝,對唐僧恩愛有加,對感情執著追求,認為愛情高乎於皇帝的權力和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