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受疫情影響產業發展需求

受疫情影響產業發展需求

發布時間:2020-11-25 12:03:34

㈠ 用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分析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可能催生經濟衰退、系統性風險上升、全球性供需結構失衡和產業鏈重構等重大變化,需要提前做好應對。

第一,新冠疫情將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新冠疫情的沖擊成本巨大,直接造成經濟活動停滯,4月份全球綜合PMI為26.5%,顯著回落,短期內或年度內的經濟衰退確定無疑。

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當前金融機構杠桿率不高,疫情對金融機構的沖擊不會在當前顯現,更可能會在2020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出現。

一方面,只要短期疫情沖擊消除,長期來看經濟增長不會有太大風險,並不會造成惡性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如果疫情持續蔓延,將導致逆全球化進程加速,貿易保護主義加深,全球化紅利快速減退或消失,將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影響成本高昂。

目前來看,市場對這種情況的擔憂日益濃重。一旦形成大批企業破產倒閉,即使金融機構現在杠桿率不高,但由於資產質量惡化,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杠桿比率也會由相對的低變成絕對的高,金融機構將由風險容忍變為風險厭惡,風險偏好大幅降低,信用收縮會十分明顯。

第二,新冠疫情有可能觸發灰犀牛式的系統性風險。市場對新冠疫情是否會引發大衰退存在分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此次疫情將引發類似1929年的大衰退,只是表現形式有所不同。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未必會引發大衰退,但是中期影響確實存在,不可低估。世界經濟原本就處於下行周期,加上疫情的沖擊,催化了灰犀牛生成條件,對系統性風險的催化作用顯而易見。

新冠疫情影響對經濟系統性建構的負面作用全面且深化。從需求端看,短期需求收縮,中期需求能否報復性反彈存疑,長期需求斷崖式下跌幾成定局。從

供給端看,短期不能復工復產,中期彈性震盪,長期供應鏈的置換轉移、重新構建是大概率事件,在物流、要素成本、國際秩序、全球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等方面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現在從分項研究來看,灰犀牛生成條件正在整體催化,形成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顯著上升。

(1)受疫情影響產業發展需求擴展閱讀:

這次疫情對總供給和總需求兩個方面都產生了沖擊:總供給方面,企業不能正常開工;到可以開工時,需求端的沖擊傳導到了供給端,致使訂單驟然消失;總需求方面,人的活動受到限制,相關經濟活動停擺。

疫情沖擊的影響,是經由對正常人活動限制這個基本特點產生的。活動限制,影響最大的是服務業。

這是因為,服務的生產和消費通常是同時發生的。這種不可分性要求服務生產者和消費者不能與服務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割開來。就像買了飛機票或健身卡的消費者,不能不上飛機,或不到健身房。如果限制上飛機、不能或不敢去健身房,那麼,生產和消費就同時消失了。

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池。而且,大部分服務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的,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體集中就業之所在。

服務業的員工收入,大多是績效部分大於固定部分,這就意味著,不開工、開工了沒有生意,或生意不好,員工就基本沒有績效收入,進而收入銳減,導致生活水平下降,甚至陷入生活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類歸入服務業的小微企業受到較大沖擊。它們是從事研發服務的新創企業(start-up)即0-1的企業。在創新驅動的背景下,它們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在正常情況下,它們通過接受多輪投資,研發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或新服務。

然而,疫情沖擊導致融資越發艱難,獲得項目機會更少,它們自身又基本不產生現金流,困境不難想見。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危機,人們習慣性地想到加大宏觀經濟政策力度,以期對沖急劇的經濟下滑。然而,就像看病,你得對症下葯。非經濟因素導致內需和外需在短時間內都萎縮了。

我們現在並不能確定這個非經濟因素的持續時間,尤其是當疫情全球蔓延以後,顯然,應對總供給沖擊或總需求沖擊的宏觀經濟政策,不僅會造成政策無效,而且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人們對大規模刺激以及短期政策長期化可能造成的問題都不會太陌生。



㈡ 疫情過後對經濟有影響嗎

我國產業鏈與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國深度融合,這些國家疫情加劇將在短期顯著沖擊我國工業生產,「滯銷」和「斷供」的風險雙重存在,部分地區出現「無工可復」的現象。從原料/元部件出口依賴來看,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是我國重要的產業增加值增值渠道。

在一般工業部門中,紡織服裝、造紙與印刷產品、化學與醫葯產品、金屬及其製品的工業原料出口占該部門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2%、16%、19%和20%,其中,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占各產業原料出口增加值的比重為39%、43%、37%和18%,對日本、韓國分別為17%、12%、12%和10%,合計分別為56%、55%、49%和28%。

在高端製造業中,電子產業、電器設備、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設備最終產品產值中,進口元部件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1%、19%、17%和18%,其中,從美國和歐盟進口占元部件進口增加值的比重為23%、25%、28%和39%,從日本和韓國進口比重為29%、21%、19%和18%,合計52%、46%、47%和57%。因此,若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降低原料/元部件供給,導致「斷供」風險極大,直接沖擊我國工業生產,其中,高端製造業面臨的問題更為突出。(趙忠秀,楊軍,2020)

㈢ 面對疫情影響下的就業形勢結合實際論述如何提高自身就業能力

疫情形勢下,我們面臨著很多實際的困難。但是我相信這一切困難都會被克服掉的。由我們偉大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現在線上線下學習的方式都很多。我願意積極努力。認真鑽研。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干中學,學中干。我相信一定能夠完善自我。

㈣ 受疫情影響我國的出口需求萎靡,怎樣以內循環經濟為主

簡單的說內循環就是讓國內的各種需求和各種供給之間形成配套的產業鏈內部循環,甚至是要形成長期的良性循環,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經濟有所穩步增長,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才能長期站穩腳跟,穩步快速的發展我國經濟。

由於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對於全球產業鏈沖擊巨大是世界各國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歐美疫情爆發導致的外部需求一度萎靡,直接讓我國的出口需求受到嚴重影響。那麼如何提振國內經濟,以最小的代價度過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減少對於全球產業鏈的沖擊,提速我國內循環發展經濟是目前我國面臨的頭等大事。

㈤ 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牛肉均價連續10周上漲,跟牛肉供應不足,需求增大有一定的關系。

去年開始,豬肉的價格一路飆升,對於豬肉漲價的事,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根據農業部監測的數據顯示,牛肉價格也出現連續十周的上漲。牛肉價格上漲的原因跟疫情離不開關系,疫情期間牛肉的供應減少,基本上所有肉類的價格都出現了上漲的情況,同時因為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牛肉需求也增大了,在這種供應關系下,出現了牛肉價格連續上漲的情況。

三、餐飲行業的恢復,牛肉的需求量增大。

國內的疫情正在逐步的穩定,原先受到嚴重沖擊的餐飲行業,也在慢慢的恢復。隨著餐飲行業的復甦,牛肉的需求也在大量的增加,出現供不應求的關系後,促使牛肉的價格一再上漲。有專家表示,雖然牛肉價格上漲,但是不會一直居高不下,隨著疫情的穩定會出現回落的情況。

㈥ 疫情之下,如何看待車市的「雙面性」

截止1月30日24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已達9692例,疫情之下,長城汽車、江淮汽車、長安汽車等眾多車企,紛紛伸以援手,成為冬日的一縷暖陽。疫情來襲之後,我國市場經濟受到影響,對中國車市而言,大宗商品流通受阻,過年期間的購物熱潮也因防控疫情,顯得十分冷淡,從汽車製造的產業鏈到產品的銷售環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可以看出,國家在防控疫情之中,意識到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未來是否調整央行准備金利率、降息等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大宗消費市場的熱情,從2003年的歷史來看,是可能性事件。

並且就車市而言,雖經歷著寒冬,但市場依舊存在剛性需求,短暫的汽車銷量不振,會使消費者的剛性需求積壓,所以在疫情得到管控之後,汽車市場可能有一次「釋放壓力」的過程,使銷量得到增長,就2003年的非典事件,消費者對於公共交通的「焦慮」會增加替代品疫情之下,如何看待車市的「雙面性」?私家車的需求增長,加上可能出現的寬松貨幣政策,對汽車市場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總結:直觀上,疫情影響了汽車市場和車企,在此環境中,車企更需要響應防控疫情的同時,協調整個產業鏈的關系,疏通經銷商壓力,分析企業現狀或者合作機遇,在大環境下,順勢而為,冷靜對待是最好的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如何看待房地產2020年走勢

2020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原因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各行各業也都產生了暫時的影響,其中也包括房地產行業。很多人都在展望今年的房地產市場趨勢會如何!

趨勢一、在價格上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市場價格預計會保持平穩或者小幅度降價,市場短時間會有一小段真空期出現。下半年隨著疫情的徹底解除,市場會重新回到正軌。另外今年經濟任務加重為保證經濟的正常增長,房地產調控政策會讓位於國家經濟,各地的限購政策可能會小幅度的放鬆,進而市場價格也會相對上漲一些。我不太同意一些人士對房產的看衰論,房地產業仍然在國家經濟增長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謂國家經濟在發展人口在增加這個硬性環境下,房價上漲是一個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增長,當然不會是前幾年的炒房熱房價爆漲,那種情況基本是以後不會再出現了。所以在價格上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按照這一規律穩步發展。

趨勢二、在購房需求和購買人群上也同樣會因為疫情造成一個的短暫凍結,但是需求仍然是大量存在的。2020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自然正常發展,三四線城市因為購房需求逐漸被透支剛需置換將成為主力軍,投資需求基本將消失,需求的變少可能促使價格下跌。一線城市將繼續擠壓其他城市的投資需求,一線城市仍然暫時是投資加剛需為主。從需求上來看三四線城市需求正在變少,因為虹吸效應一線城市極其周邊需求仍然是相當大的。

總體來說2020年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有條不紊的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㈧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出來之後,你認為可以在保證自身需求的前提下提供給哪些國家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出來之後,我認為在保證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提供給日本、緬甸、寮國等國家。如果能力允許的話,可以在全世界推廣使用。

在我國疫情爆發時,很多國家給予幫助和關懷,我們研發出疫苗之後,應該提供給他們表示感謝。另外,可以提供給一些疫情嚴重的國家,只有世界的疫情得到了控制,我們才能無需擔心疫情再次爆發,對我國造成影響。只有世界的疫情得到了控制,我國才能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往來,促進世界經濟的繁榮。

㈨ 疫情影響下,私家車的消費需求有何變化有哪些刺激消費的新政

2月20日,商務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明確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的重要決策部署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精神,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台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

同時,鼓勵各地根據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出台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促進汽車消費。

1、新購置車輛有補貼

在本月,廣東佛山市率先成為2020年首個推出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的城市。該市為加快推進汽車消費市場轉型升級,促進汽車消費,對每輛新購置的車輛給予2000-5000元的資金補助,有效期1年。

2、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放寬搖號和競拍

隨後,2月21日廣東省政府發布《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推動有條件的地市出台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

三、延遲實施「國六」排放標准

為穩定汽車行業發展,緩解車企壓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已向相關主管部門遞交關於延遲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提議。

疫情的確加速了部分消費者的購車進程,穩定車市的政策也有利於消費。但疫情也給很多讓人帶來了經濟壓力,讓購買汽車更是有心無力。對於2020年的車市,你會看好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新冠對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全球製造業格局將會發生變化。由於作為全球製造業核心區域的經濟大國均已爆發疫情,停產、停工,各國為控制疫情擴散而封鎖邊境,導致經濟活動趨於停止。而疫情結束後,重新恢復的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重新洗牌,產業鏈和供應鏈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場對中國製造業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由於中國最先控制住疫情,已進入快速恢復的階段。而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都處於產能不足的狀態,因此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可能會快速上升,除了醫療用品、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費品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

疫情讓世界看清了世界經濟對於中國的依賴性,此次疫情中,中國已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人員、資金、物資援助,充分體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擔當。同時,也讓世界看出了,在災難面前,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猶如外強中乾的紙老虎,關鍵時刻掉鏈子。尤其是美國在疫情期間,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表現,也使其國際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國際爭端和重大事件出現緩和。如中美蔓延爭端和英國脫歐等目前都暫時擱置起來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場動盪對於地緣政治會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美國與伊朗仍處於戰爭狀態,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三、疫情帶來的世界格局的最大變化就是,美國因衰落國際地位會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級大國,而歐盟將會被邊緣化,東亞崛起,世界經濟中心將轉移到亞洲。

當今世界格局為一超多強,一超就是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而多強則是指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印度等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強勢力量。美國目前已成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最多的國家,疫情對美國的打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美國經濟的破壞作用,企業停工,失業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對全球市場的沖擊也必將影響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歐洲緊隨其後成為疫情重災區。俄羅斯由於經濟滯後導致其經濟實力與其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實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數據要嚴重,而東京奧運會的推遲,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外還將極大挫傷日本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醫療資源方面不到我國的一半,一旦疫情擴散,其國力必將遭到重創。中國在疫情中已經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中國的行為可能為自己帶來一定的地緣戰略利益,同時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公信力則肯定會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韓三國經濟聯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方一致決定要建立共同的東亞經濟架構,從而加速東亞經濟的發展。此計劃如果能夠實現,那麼就將出現一個亞洲版的歐盟。疫情過後,世界經濟的中心將轉移至亞洲。

與受疫情影響產業發展需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