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什麼
我在中大咨詢官網上查到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了「十四五」時期促進產回業高質量發展的答政策方向:
1.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以深化改革促進產業結構政策的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
2.堅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產業結構政策建立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上。
3.堅持把加快產業升級與推進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推動製造業向中高端發展、高質量發展並增強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帶動效應。
⑵ 以「高素質」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包括哪些內容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是關鍵。
「立」,就是大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培育新動能。「福建民營經濟發達,我們大力弘揚和發展『晉江經驗』,不斷鞏固和擴大民營經濟優勢,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民營經濟活力明顯增強。」於偉國說,去年福建民間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近80%,對提高發展質量作用凸顯,新產業、新技術、新平台等不斷涌現。
⑶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什麼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一是要圍繞推動經濟發展、增進人民福祉、防範化解風險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突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二是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尤其要按照釐清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關系的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取得更大進展。
三是圍繞補短板、促升級、增後勁、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要著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增強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促進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⑷ 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是什麼
我之前復在中大咨詢的官制網上了解了一些國企改革的內容,了解到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把握三點核心要義:綠色、協調、開放。高質量發展必然是綠色的發展,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摒棄過去唯GDP論的衡量標准,堅決遏制低端的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耗產業;高質量發展必然是協調的發展,全面推進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鄉村振興和扶貧攻堅,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促進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協同配合、均衡一體發展;高質量發展必然是開放的發展,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
⑸ 什麼推動高質量發展
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我國已經不具備高增長的客觀條件,需求結構變化、消費升級、技術積累、金融風險、資源環境壓力等,使我國潛在增長率發生變化。
第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變化,落後的社會生產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再過三年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全面小康階段發展的重點是解決量的不足問題,而在現代化階段相對於量的問題,質的問題更重要,要在解決質的問題過程中來實現量的增加。
第四,從事物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往往都要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高速增長成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才能實現現代化,才能進入高收入經濟體。
⑹ 創新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嗎
據報道,日前發布的中經工業景氣監測預警報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至四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31.1、128.9、128.6和126.6,景氣指數從2016年110至120之間的弱景氣區間進入120以上的正常景氣區間。
分析人士表示,工業長期保持良好的景氣狀態,利潤長期保持平穩增長,真正實現長期高質量發展,應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創新環境,通過創新驅動力的不斷增強,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⑺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
「十四五」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關繫到我國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前「十四五」時期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傳統優勢產業外遷或轉移的風險和高科技產業升級抑制風險。因此,從「十四五」時期到2035年,是分析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長期趨勢的重點時段,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成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走向。
十四五時期,作為決策者的政府要客觀判斷"十四五"期間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關注和防範產業風險,有針對性地實施產業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則要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做好企業戰略規劃,根據產業經濟發展適時進行企業轉型升級。
⑻ 哪五方面可以促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好實體經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一個課題。從上半年的數據看,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嚴峻形勢下,我國製造業、服務業發展保持了增長平穩、結構優化、效益提升的良好勢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說。
積極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契機,聚焦製造業智能化等重點領域,創新發展方式,消除發展短板,提升發展質量。」蔡榮華說,目前已經制訂發布了製造業智能化等9個領域的實施方案,下一步將重點抓好方案的貫徹落實。積極推動石化產業優化布局。目前,我國石化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位,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復實施。蔡榮華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按照安全、環保等要求把布局方案落實好,「特別是要支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獨資或者控股投資,引導新建煉化項目有序進入石化產業基地,推動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
⑼ 高質量發展是指什麼有什麼特質
高質復量發展是2017年中國共產黨制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根本在於經濟的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根本途徑。其特質有六個方面,即六個高質量。
「六個高質量」中起頭的是經濟發展高質量,而經濟發展高質量的重要前提是企業發展高質量。那麼,企業如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我們給出的結論是轉型升級。
五是資金問題,企業都缺錢,有的是不想用自己的錢,有的是真的沒錢,隨著金融審核越來越嚴,市場上的錢也會更加謹慎。
⑽ 中國經濟應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報道,2017年中國領導人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自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各項任務。
山西調整GDP增長率,但是對約束性指標的要求毫不放鬆: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下降3.9%。重慶計劃實施能源、水資源、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也在逐步完善。廣東將優化能源結構,實施珠三角煤炭減量管理,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清潔能源。重慶將推動產業發展綠色轉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
分析人士表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組成部分,高質量發展要求以較少的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破壞來實現經濟發展,高質量發展要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而這要靠綠色發展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