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安徽發展產業

安徽發展產業

發布時間:2020-11-25 12:39:57

Ⅰ 安徽省的傳統產業有哪些

所謂傳統產業,是指食品加工工業、紡織服裝工業、農林畜牧業、建築建材工 業、機械設備工業、汽車工業、冶金工業等。所謂新興產業,是指高新技術產業、 生命生物工程產業等。

Ⅱ 安徽什麼地方產業集群發展的比較好

安徽江邊產業集中區比較好,在蕪湖,地理位置以及政策都蠻不錯的

Ⅲ 安徽有發展潛力嗎 安徽最棒的產業是什麼

安徽發展潛力還是有的,

因為國家不少重點企業都在安徽,

如:馬鞍山的鋼鐵,淮南的煤礦,

淮北市礦產資源豐富,以煤為最,地質儲量百億噸,年產原煤2000多萬噸,是中國十大煤炭出口基地之一,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

淮北市的印染、紡織產品遠銷歐美非洲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安徽省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基地。

蕪湖的奇瑞汽車,和黃山的旅遊景點,

還有很多,重要的是我們要加油!

Ⅳ 你了解安徽省一些排名靠後的城市經濟發展狀況嗎

黃山市。年均發展很穩定,內部結構優化,盈利水平提高,但是民營經濟發展仍存在總量不大、效益不佳、後勁不足等問題
淮北市。糧食生產形勢平穩。發展環境非常好

Ⅳ 安徽那個城市最具有發展潛力那個城市以後會走進一線城市隊伍

蕪湖市是安徽省的經濟,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重點開放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之稱。

Ⅵ 安徽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安徽省旅遊從基礎差、起點低、總量小等不利因素起步,經歷多年的版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入境旅權游為龍頭,以國內旅遊為主體、出境旅遊為補充的發展格局,旅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全面協調發展。旅遊業正逐步成長為安徽的支柱產業,並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動貧困地區發展、改善和提升安徽國內外形象、改善人民生活、推進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安徽在國內旅遊人數、入境旅遊人數、國內旅遊收入、入境旅遊收入等指標均居全國中上游位置(詳見表6-4)。

表6-4安徽省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安徽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旅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安徽省歷史文化十分厚重,但除了黃山等少數城市外,其他城市及景區知名度還不夠高。現在安徽省正充分發揮「兩山一湖」的龍頭帶動作用,以觀光型旅遊為基礎,加快促進全省紅色旅遊、徽文化旅遊、宗教文化旅遊、生態休閑旅遊的發展。

Ⅶ 中國安徽省該怎麼發展

其實皖江是安徽開埠較早區域,商業思維比較早地深入民間,蕪湖曾經就是全國的四大米市之一,安慶也是中國近代工業起源的城市,都是近現代中國史中比較重要的城市之一;但是多年來由於許多復雜原因,人為地忽視這一地區的發展,錯過了很多大好時機。跨江發展是皖江開發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皖江城市中大都存在發展空間狹小的情況,有跨江發展的強烈願望。就蕪湖而言,電力工業、造船業及部分輕工業企業對岸線的利用,加上蕪湖港口的發展,使其沿江岸線資源十分緊張。如果蕪湖在江北實施跨江發展,就可以放大城市的輻射功能。 2、從各方面分析,皖江經濟帶最核心的當然是蕪湖。蕪湖處於我國長江生產力T型結構布局的主軸線上,屬長江三角洲的西北角,扼水上交通要沖,是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縱橫水陸交通樞紐,蕪湖港是國家級對外開放港口,是長江溯江而上的最後一個深水良港,一個地級市有2個國家級開發區及7個省級開發區。應該重點發展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材料、家用電器、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製造、生物葯業、電子信息、文化創意等支柱產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基地。當前皖江地區作為一個經濟區,條件還不成熟,因為這個地區的經濟關聯度不強,中心城市還沒有形成。但是,皖江經濟帶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整個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皖江地區應當打造一批縣級市,形成一個皖江現代化城市群。 3、安慶這個曾經的省會,後來走向沒落。長江岸線還要更全方位地利用。安慶要學習蘇州觀念,投資環境一定迅速改善。安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鐵路和公路建設上,盡快開通安慶到合肥的城際動車。安慶目前成氣候的產業是化工、輕紡以及汽配,所以安慶今後在工業經濟方面要利用目前的資源有計劃的發展和招商,培育一批本土大企業,從而帶動起一個個產業群。如果安慶今後能形成化工、輕紡、汽配這三個產業聚集,那麼安慶一定也是個工業大市。 4、馬鞍山這幾年的發展真的很快,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個人覺得蕪馬同城是必然的,並且會很快,皖南已經起來了,未來兩三年很關鍵。皖北還是全國拖後腿的地方。無為與和縣本是好地方,可惜錯過很多機會,三官殿就在長江邊,還是那麼窮。蕪湖未來能和合肥並駕齊驅,但安慶發展確實比較差,自從被撤去省會之後就一蹶不振了。六安地改市後,交通建設是個亮點,但基礎太差,未來五年很難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舒金兩霍都有很多貧困地區。金寨的關廟鐵沖都很貧困。壽縣和淮南的統籌安排也被行政區阻隔,未來幾年會很難。 5、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共五個地級市都沿長江,是條件最好的,除了擁有奇瑞的蕪湖發展較快以外,其他五個都不行。池州地改市不久,先天不足,發展緩慢還可以理解;銅陵的面積都那麼小,卻發展不起來,實在說不過去;安慶的經濟落後更是不應該,即使不當省會,也不至於現在這樣落後啊。宣城文化底蘊深厚,地改市後吸引了不少浙江資本,經濟漸漸有起色,未來肯定是成為浙江的產業轉移基地。黃山就象張家界,產業結構太單一,除了旅遊業,其他都不行。六安本來最窮,但最近幾年鐵路公路建設發展非常快,可喜可賀!滁州的貧窮最不應該,難道還要學著鳳陽人唱著花鼓去討飯嗎? 6、皖北基本就是大平原,地形好,水和各種資源都不缺,雖不靠海,但也算長三角的後花園,按理說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一直沒能發展起來只能說是人和管理的問題 ,當然官員腐敗,效率低下是所有落後地區的共性,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再好的主意也沒轍。蚌埠阜陽淮南淮北宿州亳州,都是苦窮之地,謂之皖北。淮南是個工業城,能源城,有錢但經濟結構,城市建設都很差。蚌埠阜陽的鐵路交通十分方便,如果地方官員的發展路子正確,完全不是今天的局面。其他四市或者受工礦拖累,或者農業比重太高,仍然是在落後中徘徊。至於思想觀念,皖北更是相當落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減少人口壓力,首選地方是去非洲拉美種地建蔬菜大棚,然後才是去沿海地區就業或者去合肥發展。如果不讓這些人多走出去看看,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他們還會貧窮落後一萬年。 7、兩淮是中國重要的煤炭基地,這幾年淮南的發展不錯,路子也正確,走煤電化工為支柱產業的路子,人均GDP皖北第一。淮北要向淮南學習,此外兩市可以發展些生產礦用機械和電力設備的企業。阜陽中國勞動力第一大市,優勢不說也明白,豐富的勞動力,有多少阜陽人在江浙的小工廠打工。只要能夠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阜陽就是長三角龐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地轉移的目的地,讓阜陽的龐大勞動力有外出打工邊就近打工,可實現地方經濟發展、農民工家庭團聚、企業用工成本大幅下降等等的多贏局面。蚌埠是華東的交通樞紐,長三角向北向西的必由之路,此外還有不錯的工業基礎,現代物流業和裝備製造業是這里的發展之路。亳州發展很難,底子弱,交通也不便,想辦法先搞好交通,中國葯都的優勢不知能否幫他發展起制葯業。至於底下三個窮的當當響的農業縣,就種好糧食加打工吧。宿州農業市,在現有的基礎上發展食品加工類企業吧,其實隨著全國耕地的不斷減少和世界糧價的上漲,農業的地位會不斷提高,起碼比現在高。滁州還是想法融入南京經濟圈吧。 8、安徽汽車行業發展較快,值得欣慰,但目前又遭遇了汽車寒流,估計安徽GDP又要受阻。安徽的問題很多,腐敗問題、觀念問題等都是大層面的,也不是一時半時就能解決的問題 。但是皖江經濟帶確實已經起來了,再等幾年蕪湖會成為明星城市,合肥也會起來。客觀地說,安徽省部分城市這兩年發展的的確很快,以合肥為例,又是投資建設電廠,又是修地鐵,但是安徽省畢竟是農業大省,工業化太低,所以GDP老是上不去,合肥又沒有什麼特色,旅遊又不行,工業落後,中科大在合肥,怎麼就沒能好好利用呢?希望合肥能帶領安徽能走出一條快速獨特的發展路子。 9、安徽自古就是一個精英輩出之地,經濟和文化底蘊甚是深厚,安徽人普遍重視教育。安徽是中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名山勝水遍布境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很多。但安徽又可以說全中國最復雜的省份,當年從安慶到合肥,省城的幾度變遷也是中國最頻繁的。安徽自古就是苦地方,地處江淮之間,自然災害不斷,每次戰亂都繞不開安徽。對許多南方人來說,安徽是北方,對許多北方人而言它又是南方。安徽人也有著南方人與北方人之間的過渡性格。我相信安徽一定會崛起,皖江城市帶一定會發展令國人羨慕的經濟區,這里人傑地靈,青山綠水,交通便捷,沒有理由不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地方。總體上說,安徽未來將會成為我國重要的加工製造業基地、化工產業能源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還是全國著名的旅遊目的地和重要的文化產業大省。

Ⅷ 安徽省的城市經濟發展,主要以什麼產業為主

安徽的經濟主要還是以礦產資源為主,也就是自然資源產業,其次就是旅遊產業,省內名山聖水非常多

Ⅸ 安徽的主要產業是什麼

安徽的主要產業是農產品生產、工業和消費品零售業。

2018年,安徽省糧食種植面積7316.3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20.2千公頃,增加1.9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86.3千公頃,減少1.8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652.2千公頃,增加24千公頃。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60萬畝,增長77.8%。凈增「三品一標」農產品1114個。

2018年,安徽省的工業結構持續優化,全年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2.6%;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6.1%,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9.5%,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工業總產值增長16.6%。

2018年,安徽省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00.1億元,比上年增長1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731.8億元,增長11.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368.2億元,增長12.9%。

(9)安徽發展產業擴展閱讀:

安徽省礦產種類較全,截至2011年,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58種(含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26種(含普通建築石料礦種),其中能源礦種6種,金屬礦種22種,非金屬礦種96種,水氣礦產2種,探明儲量的67種,煤、鐵、銅、硫、磷、明礬、石灰岩等3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

安徽省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截至2012年,有高等植物4245種,佔全國種數的14.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25種。

Ⅹ 安徽省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哪八大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重點發展新型顯示、智能家電、集成電路、軟體、信息服務和物聯網,打造中國(合肥)國家級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基地,提升合滁蕪信息家電產業帶,建設合肥語音產業基地,形成一批電子元器件產業園區。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節能產品,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建設蕪湖節能環保和綠色照明產業基地、滁馬銅池綠色照明產業帶,發展合肥水泥成套設備和環保設備。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光伏、生物質能源、潔凈煤、核電和風電,適度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一批國家級綠色能源縣。建設一批光伏及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基地。生物產業:重點發展生物制葯、現代中葯、生物育種等產業,做大做強蚌埠生物產業基地、亳州現代中葯產業基地、蕪湖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合肥生物醫葯產業基地。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重點發展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的重大基礎裝備,工業領域重大成套技術裝備,新型基礎零部件,全面優化裝備集成協作配套體系,提升合肥工程機械及工業機器人、兩淮煤機裝備、沿江船舶、蕪湖大型鑄鍛件、馬鞍山冶金裝備等裝備製造基地。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高性能金屬材料、硅基材料、膜材料、納米材料、碳纖維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復合材料及特種材料等,培育和打造銅陵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馬鞍山高性能鐵基新材料產業基地、滁州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安慶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池州高分子聚合材料產業基地、黃山新型包裝材料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加快發展動力電池、高性能電機、電控系統,打造合肥、蕪湖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促進新能源汽車整車產業化。公共安全產業:重點發展通訊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和交通安全、礦山安全等產業,促進量子通信技術產業化,建成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信息安全堡壘,打造合肥公共安全產業基地。

閱讀全文

與安徽發展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