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葯產業重點發展哪些領域,投資前景如何
「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將重點發展重大疾病化學葯物、生物技術葯物、新疫苗、新型細胞治療制劑等多個創新葯物品類,同時發展生物3D列印技術等重大醫療技術。
投資前景方面:
醫療器械行業2014年終端規模約2,556億元,預計未來五年行業復合增速15%。
據預測,未來5年內全球幹細胞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美元,近5年平均增長率將在20%以上。
因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② 生物醫葯的發展
2006年中國生物醫葯產業發展依然保持在15%左右穩定的增速,生物醫葯企業收入增長顯著但利潤增長明顯放緩,競爭趨向於新技術與新領域。專家表示,對於國內的生物醫葯企業來說,具備創新能力、拓展融資渠道至關重要。
隨著生物醫葯產品外包的逐漸興起,生物醫葯市場開始茁壯成長。但生物醫葯屬於典型的「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長周期」行業,這些特點造就了生物醫葯企業的發展不平衡。由於生物技術產品開發耗資巨大、周期漫長,使融資渠道不暢的國內中小企業面臨困境。
據了解,在美國資本市場中,中國生物醫葯企業除了以IPO形式上市之外,還出現了反向兼並、合資、外包等多種融資形式。「那些缺乏資金的生物醫葯中小企業,很有可能在產品未能實現盈利之前,就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中國生物醫葯的原創性研究及資本市場遠遠落後於海外,這導致中國的生物醫葯產業陷入低水平重復生產和惡性競爭的局面。
對於中國生物醫葯企業來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專家指出,鼓勵自主創新,著重實現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產業化,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解決影響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加速發展中國具有技術基礎和優勢的產業領域,形成產業突破。
此外,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投資市場、生物風險投資基金及獨立的評估機構是生物醫葯產業最重要的資本基礎。以企業為主導的資本流向,是中國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根本出路。以發展原創科技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生物醫葯研發企業,更需要具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及政府的支持,這是發展中國生物醫葯產業的最緊迫的問題。
中國的生物醫葯投資應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結構,資金的流向以企業為目標,吸引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管理者聚集大量不同專長的科學家,在某個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向橫向擴散發展。產業化成果是很多科學家集體智慧的結晶,而公司的領導者是需要具有知識資本的管理型人才。國家已經明確地提出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型科技的發展思路,使資本朝正確的方向流動,但是需要時間進行轉變。而民間資本還停留在原先的概念上,仍舊以大學的科學家為中心,試圖以他們為招牌吸引更多的資金。
雖然生物醫葯產業尚未實現盈利,但資本仍在不斷湧入尋找機會。對於許多風險投資基金來說,生物醫葯已經成為熱門的投資領域,只有那些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才會被關注。
③ 生物醫葯行業目前有哪些稅收優惠
一、促進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創業投資優惠,為鼓勵中小型高新技術生物醫葯企業發展,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生物醫葯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投資收益免稅,為避免重復征稅,鼓勵企業投資,對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生物醫葯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免徵企業所得稅。
二、促進科技進步的稅收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優惠,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生物醫葯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關於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70號),將新葯的研製臨床試驗費增補列入可加計扣除范圍。
三、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孵化器優惠,《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117號)規定,符合非營利組織條件的孵化器收入,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有關稅收政策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我省的科技生物醫葯企業孵化器可向財稅部門申請認定為非營利組織,其非營利性收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免稅優惠。技術轉讓所得減免稅優惠,生物醫葯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具體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技術轉讓的范圍,包括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轉讓,同時,企業應簽訂技術轉讓合同,並單獨計算技術轉讓所得。
④ 我國生物醫葯產業面臨哪些機遇
生物醫葯未來扶持的重點領域
1.「十二五」仍將圍繞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領域
《生物產業「十一五」規劃》提出根據防治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需要,重點發展新型疫苗、診斷試劑、創新葯物和新型醫療器械.2009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328億元,2010年安排300億元左右,重點推進包括重大新葯創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在內的11個科技重大專項措施.我們估計「十二五」規劃仍將主要圍繞公共衛生、重大疾病等領域展開,重點支持疾病預防、疾病診斷、新葯研製、基因治療、試管移植等技術.
⑤ 生物醫葯產業發展成功的關鍵要素有什麼
一、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二、自主創新體系完善
三、資金運作模式成熟
四、領軍企業集聚效應顯著
五、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緊密
⑥ 生物醫葯未來會有哪些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葯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年均增長率達到25%以上,正內處於大規模產業化發容展階段。在此背景下,各地興起了生物醫葯產業園建設熱潮,發展十分迅猛。截至2013年底,以生物醫葯為主的國家級和省級園區達179家,佔比接近三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規劃,目前,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園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專門設立的專項發展生物醫葯產業的高新園區,多由政府主導或企業自發集聚形成;另一類是包含在綜合性高新區或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園中園」形式的生物醫葯產業園區,具有市場化程度高、運營機制靈活的特點。
顯而易見,隨著生物醫葯產業蓬勃發展,生物醫葯產業園也正邁入高速發展階段。而且各地園區結合自身優勢資源進行特色發展,側重點各有不同,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對產業園總體發展有很大好處。
可以說,生物醫葯產業園的發展,已逐漸成為我國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不過,未來生物醫葯產業園發展要更進一步,還需建立相應的市場服務、技術服務、政策支持等配套體系。
⑦ 闡述一下中國發展生物醫葯產業的機遇
(一)生物醫葯產業是全球性朝陽產業。
1、全球醫葯產業逆境中繼續保持增長
2、生物版技術葯在世權界醫葯產品中所佔比例持續上升
3、跨國巨頭在生物醫葯領域的競爭重心將逐步轉向中國
(二)我國生物醫葯產業正處於國家政策機遇期
1、我國生物醫葯產業政策利好
2、中國醫葯市場增長高於全球,發展潛力巨大
3、生物制葯領域成為增速最快的子行業
4、我國醫葯市場進一步規范化,市場擴容加速
⑧ 生物醫葯產業怎麼樣啦
雖然國家層面的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尚未出台,但全國各地幾乎都將生物醫葯產業視為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生物醫葯產業發展迎來政策利好。
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科技部、衛生部、財政部等部委參與制定的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即將揭開面紗。據醫葯行業協會人士稱,規劃可能在近期出台。
另有參與制定重大新葯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的專家透露,國家將拿出100多億元來支持重大新葯創制,平均每個新葯將獲得500萬-1000萬元的項目資金。
盡管國家層面的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尚未出台,但是各地已經緊鑼密鼓開始了培育生物醫葯產業的部署,如江蘇、上海、北京、四川等地政府都將生物醫葯納入正在實施的新興產業振興計劃中。
四川已經將生物醫葯列為四川「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四川省發改委綜合處一位負責人強調,與其他產業布局相比,生物醫葯產業在四川的產業基礎好,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完全可以後來居上。
江蘇也將生物醫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目前其年產值約2000億元。同時,江蘇省將從財政、稅收、金融服務、產業基地等方面給予支持。江蘇省生物醫葯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已正式出台。「至2012年,江蘇省生物醫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5000億元,成為全球生物醫葯創新及產業化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該綱要稱。
不甘落後的北京日前正式啟動生物醫葯跨越工程--未來三年力爭把生物醫葯產業規模從現在的不到400億元增加到1000億元,使北京成為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生物醫葯創新中心。
除上述幾個地方之外,全國各地幾乎都將生物醫葯產業視為新興產業的重要部分。
在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制定同時,由科技部、衛生部等制定的《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2011-2015)》也在制定中。
在創新葯物研究開發中,根據化學葯、中葯和生物葯等不同類別,國家給予不同的經費支持。其中創新葯物臨床研究每個課題經費資助范圍為500萬-1100萬元;臨床前研究每個課題經費資助范圍為300萬-500萬元;新葯國外臨床試驗研究每個課題經費資助范圍為1500萬-2500萬元,承擔單位投入經費不少於1:4。
此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第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首次對外透露:「生物醫葯產業振興規劃將著重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技術產業化,促進生物產業集群化和國際化發展。接下來,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重點將落子國際化戰略。」
當前國內一部分企業已經率先通過美國FDA、歐盟EMEA及日本厚生省cGMP認證並出口制劑。「生物產業國際化,需分三步走:一是人員走出去;二是原料、制劑走出去;三是產業資本走出去,實現本地生產。從目前來看,我國正處於第二個階段,但是這個階段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一位業內資深專家如是說。(每日商報)
⑨ 生物醫葯產業方面投資前景怎麼樣
生物醫葯產業作為我國確定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
一方面,加快發展生物醫葯產業,將進一步滿足我國人民不斷增長的衛生健康服務需求;
另一方面,作為重要的產業,生物醫葯領域和化工等基礎製造業部門息息相關,提升生物醫葯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對促進上下游產業、帶動化工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也有著巨大促進作用。
⑩ 葯融圈是怎樣促進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健康發展的
葯融圈圍繞我國生物醫葯產業鏈,針對生物醫葯大數據、技術和資本投資、葯融園(產業園)等開展系列系統性工作,促進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健康發展,完善產業鏈,共同面對全球合作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