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2Cl
- +2H
2 O

,減小③b c
③ 攀鋼的相關新聞
攀鋼發起成立釩鈦技術「國家隊」
攀鋼發起成立釩鈦技術「國家隊」 ,建成15條示範生產線,年新增產值300億元以上,集成或形成100項以上的專利、成果,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北京成立,拋出上述目標。組建釩鈦技術攻關「國家隊」,對我國釩鈦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聯盟由攀鋼和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共同發起,河北鋼鐵集團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清華大學等9家大學、長沙礦冶研究院等4家科研院所共18家單位加入。釩和鈦廣泛應用於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國防軍事等領域。我國釩鈦磁鐵礦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攀枝花—西昌)、河北承德和安徽馬鞍山等地區。其中攀西地區釩、鈦儲量分別佔全國的62.2%、90.5%,儲量分別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一位。
聯盟將以我國釩鈦磁鐵礦資源為依託,其它重要釩鈦資源為補充,整合資源,以高效率、低成本、清潔生產為目標,以承擔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獨創性的重大科研項目為載體,著力解決制約我國釩鈦產業發展的重大瓶頸技術,提升我國釩鈦產業核心競爭力與綜合實力,推動我國釩鈦資源高效、清潔、可持續利用。
攀鋼海綿鈦工藝流程全線打通
經過近兩年的全力奮戰,2013年1月11日,攀鋼海綿鈦工藝流程全線打通,實現了鈦原料生產和金屬鈦冶煉軋制的無縫銜接,攀鋼由此成為我國唯一擁有完整鈦產業鏈的大型企業。
多年來,攀鋼以保障國家資源供給安全、振興民族鈦工業為己任,將鈦產業納入企業支柱產業范疇,先後突破了鈦精礦、鈦白粉、鈦渣等生產工藝難題,並打通了從鈦錠冶煉、熱軋到高端冷軋鈦板卷生產流程,成為我國最大的鈦原料供應基地、國內重要的鈦白粉生產商和鈦材生產基地。
海綿鈦是鈦產業鏈條上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鈦材、鈦粉及其它鈦構件的原料。為打通從鈦礦—海綿鈦—鈦錠生產流程,完成鈦原料到鈦金屬的升級跨越,2009年,攀鋼投入巨資建設1.5萬噸/年海綿鈦項目,其主工藝全部從烏克蘭引進,整體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完全達產後,優質海綿鈦產品占總產能的88%以上,優勢特色產品PTi-90可用於相關高端領域,對我國航空、航天和航海等領域的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高攀西地區的鈦資源利用效率,攀鋼還開辟了從高爐渣中提取鈦資源新「通道」,通過高溫碳化、低溫氯化等工藝製取高品質的四氯化鈦。據業內專家分析,如果形成大規模生產,將極大地促進我國鈦產業的發展。
據悉,隨著國家《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出台和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規劃的實施,攀鋼鈦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十二五」期間,攀鋼力爭形成鈦精礦100萬噸、鈦渣36萬噸、鈦白粉50萬噸、海綿鈦3萬噸、鈦材3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第十二屆世界鈦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廉在聽到這一信息時,盛贊攀鋼「有氣魄,了不起」!

④ 王國平的人物故事
2011年7月中旬王國平因出具的一份研報中離奇「出錯」而引起媒體圍觀。
「衛星」研報:XXXX股價被嚴重低估本報告中,我們從攀鋼所擁有的釩鈦及鐵礦資源的價值的角度考慮,通過與國際和國內礦石類上市公司每股資源價值以及當前股價的比較來評價攀鋼目前所處的股價及估值水平,通過分析得到了攀鋼釩鈦股價被嚴重低估的結論。
王國平分析認為,按盈利能力計算,公司目前每股資源價值高達277.8 元;特別是釩鈦資源價值佔到一半左右,表明釩鈦產業鏈是攀鋼重要的戰略資源構成,攀鋼的業績支撐靠礦石、短期增量靠鈦,長期增量靠釩。
「即使參照三大礦山」股價/每股資源價值「的最小值67.7%的數據,給出攀鋼釩鈦的股價目標為也將達到277.8*67.7%=188元,表明未來增長潛力非常值得期待」王國平在研報中如是指出。
銀河致歉:算錯了銀河證券2011年7月15日晚間緊急發布公告,對於此前市場關注的XXXX「188元目標價」事件致歉,由於該公司注冊分析師7月9日發表的《攀鋼釩鈦:股價被嚴重低估》中出現數據計算錯誤,將一個原本該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導致結果相差巨大。銀河證券表示,現已更正了上述研究報告的相關內容,但不影響推薦攀鋼釩鈦的最終結論,投資者可以查閱更正後的研究報告(此前,銀河證券發布的最新研報已將目標價調整至56.12元)。
烏龍指牽出「超級馬甲王」在鋼鐵行業分析師內部,也在激烈討論著關於188元目標價的問題,除指出「離譜」之外,一個關於「研報分析師王國平身份」的討論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一位分析師稱,在行業內,王國平這個名字顯得很陌生。
記者從邁博匯金網站上查詢到,王國平自2006年7月開始發表研報以來,至今已發布了167篇研報。粗略統計,其研報覆蓋的范圍包括通信、煤炭、醫葯、汽車、房地產、化工、食品飲料、鋼鐵等8大行業。有業內人士表示,「或許一個分析師有同時關注幾個行業的,但能覆蓋8個行業的分析師或許只有王國平,這也稱得上研究面最廣、最牛的分析師了」。
記者又從業內其他行業分析師處了解到,一些沒有拿到證券分析師資質的人也在寫報告,但需要掛名,這算是行業的潛規則了。而一些有資質的分析師,跳槽後,若舊單位還有考核期的話,也需要有資質的分析師代為署名。值得一提的是,王國平的幾十份研報中,其署名的下方都有不同的聯系人,且每個行業的聯系人都相同,這不禁讓人猜測,所謂聯系人是否就是研報的作者?

⑤ 釩鈦股票有哪些
釩鈦概念股
攀鋼釩鈦:是我國最大、世界第二的產釩企業,我國最大的鈦原料和產業鏈最為完整的鈦加工企業,我國重要的鐵路用鋼、無縫鋼管、特殊鋼生產基地。
寶鈦股份:是中國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生產、科研基地,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業從事鈦加工業務,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鈦材加工企業。
西部材料:主要從事稀有金屬復合材料及製品、金屬纖維及製品、難熔金屬製品、貴金屬製品等領域的生產和銷售業務,是國內規模較大、品種齊全的金屬材料深加工生產基地之一。
中核鈦白:主營鈦白粉產品的生產、銷售及服務,03年4月公司獲得了自營進出口權。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金紅石型鈦白粉、銳鈦型鈦白粉系列、七水硫酸亞鐵產品;主要消費群體為:塗料(含油漆)行業、造紙行業和塑料和橡膠行業等。
河北鋼鐵:是目前我國產能規模最大上市鋼鐵公司。原公司唐鋼股份所屬唐山鋼鐵集團是全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是唐鋼集團下屬三大骨幹鋼鐵企業之一,被譽為「轉爐的故鄉」,也是國內最早將連鑄工藝成功應用於大工業生產的企業之一。
天興儀表:是國家定點生產汽車儀表、摩托車儀表和車用零部件的重點企業,是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等多元股東共同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東華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工程設計、咨詢與工程總承包業務的大型工程公司,主要服務於石油化工工程、建築工程、市政工程等領域,擁有石油化工、醫葯、市政、建築等十多個領域的設計、咨詢及工程總承包甲級資質,具有對外工程總承包權和進出口自營權。
⑥ 攀鋼釩鈦這只股票如何為什麼市盈率有4600倍
在現在的股價下,抄底資源股是個不錯的選擇。公司未來增長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1)卡拉拉鐵礦的投產,2)白馬礦三期投產,3)鈦產業鏈的擴產和新技術突破。而這三個項目的投產都集中在2013年。其中最大的增量來自於卡拉拉鐵礦一期1000萬噸投產。建議在這低價位時購入股份。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⑦ 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怎麼樣
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簡 介中國500強企業—四川德勝集團,是一家以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為主業,集金融、投資、礦產、能源、化工、材料、機械、文旅、康養、物流等多元產業為一體的大型 企業集團,創業於1997年,旗下32家法人公司分布在川、滇、黔三省,現有資產達370億元,員工17000餘人,集團施行董事局領導下的以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的板塊管控模式,分四川板塊和雲南板塊(含貴州)。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301億元,利稅20億元。德勝集團四川板塊由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統領,與川內煤化工、礦業、機械、物流等產業組成了從礦山開采、煤化工到釩鈦冶煉、含釩抗震鋼材生產到提釩、選鈦等釩鈦深加工的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同時帶動物流、文旅、康養、金融和創投等產業的擴張和轉型發展。板塊20家企業擁有資產達180億元,員工8000餘人。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60億元、利稅3.5億。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原四川德勝集團鋼鐵有限公司)是集團創始企業,省、市重點企業和省級循環經濟示範企業,四川重要的釩鈦資源循環經濟園區和精品建材基地。2009年以來,公司通過科技進步和技術改造,成功實現了由普通鋼鐵冶煉到以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的產業結構升級轉型,根據公司綠色低碳發展、轉型發展的新態勢和新一輪戰略發展需要,2013年10月24日正式更名為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公司佔地233萬平方米,資產70億,員工近4000人,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是省政府著力培育的大企業大集團,四川省AAA級企業質量信用等級企業、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省級工業園區。公司產品是四川省名牌產品,公司商標被認定為四川省著名商標。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81億元,利稅1.7億元。「十二五」期間,公司致力做精做強釩鈦產業,推動循環經濟園區和釩鈦產品品種、規模、技術的提升發展,全力支撐四川板塊轉型發展,實現板塊年銷售收入500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
⑧ 西部如何選擇正確的產業戰略
西部地區發展優勢產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抓住「四個做強做大、三個大力發展、一個營造、一個抓好」。
一、做強做大優勢產業十大工業基地
工業基地是發展優勢產業的支柱。目前西部地區在工業方面形成了優勢能源、礦產資源及其加工產業、特色農牧業及農牧產品加工產業、裝備製造和國防軍工產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葯、航空航天等優勢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特色旅遊產業等五大優勢產業,初步建成了四川攀枝花鋼鐵工業、德陽重大裝備製造業、陝西關中「一線兩帶」裝備製造業、重慶軍工、內蒙煤炭及煤化工、內蒙奶製品及羊絨加工、雲南煙草工業、寧夏枸杞及枸杞加工、廣西糖業、新疆石油天然氣採掘等十大工業基地。只有把這十大工業基地按照科學發展觀、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進一步做強做大,才能促進西部地區優勢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四川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以生產優質特色鋼和開發釩鈦新材料為特色。攀枝花有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現已具備年產鐵800萬噸、鋼材800萬噸及釩鈦系列產品5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但目前對釩鈦等稀有金屬的開發利用還沒有實現現代化和產業化,應加快攀枝花釩鈦稀土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培育釩鈦新材料產業, 將其建成為中國最大的優勢特色鋼、釩鈦新材料基地。
四川德陽重大裝備製造基地。以二重、東電、東汽等大型機械製造企業為龍頭企業,有強大的重型機械製造能力和水電、火電、氣電、核電、風電設備的製造能力。隨著我國水電產業的大規模開發,向家壩、溪洛渡等大型水電站相繼上馬,以及我國核電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數千億元的市場需求。這給德陽重大裝備製造業帶來了巨大機遇,應立足於現有基礎,著力提升大型發電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重型機械、大型工程基礎等成套設備的開發和製造能力,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做強做大德陽裝備製造業基地。
陝西關中「一線兩帶」裝備製造業基地。陝西的裝備製造業高度集聚, 90%以上的企業集中在關中「一線兩帶」地區,包括西飛、西電、陝汽、陝陵、法士特等大型骨幹企業,從業人員達40萬, 2006年完成銷售收入980億元,在飛機製造、航空動力、數控機床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關中地區「一線兩帶」的產業布局,有利於發揮大型骨幹企業的龍頭作用,帶動周邊中小企業,形成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
重慶軍工和汽車、摩托車工業基地。重慶是我國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幾家大型軍工企業集中在重慶,不僅擁有強大的軍品研發和生產能力,而且擁有多年從事軍品研發生產積累的技術人才及裝備,為軍工企業開發生產民品,走軍民結合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長安汽車、嘉陵摩托都是軍民結合取得的突出成效,應大力支持重慶建成我國西部軍工產業和汽車、摩托車工業基地。
內蒙煤碳及煤化工產業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二位, 2005年煤產量達2•753億噸,向區外輸出1•6億噸,已成為我國僅次於山西的第二大煤炭資源生產和輸出基地。此外,煤炭轉換、深加工和煤化工產業正在興起。神華集團煤制油和煤烯烴項目、山東東泰50萬噸煤制甲醇及10萬噸二甲醚項目、新奧集團60萬噸煤制甲醇及40萬噸二甲醚項目、多倫大唐160萬噸煤制甲醇及46萬噸烯烴項目等一大批、上水平的煤化工項目相繼落地,內蒙古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內蒙奶製品及羊絨加工基地。近幾年,內蒙古不斷擴建奶源基地,大力發展奶牛產業,引進設備,提高產品檔次,建成了伊利、蒙牛等全國知名大企業,使內蒙古成為全國最大的奶製品加工基地。內蒙古有豐富的羊絨資源,發展羊絨加工的優勢得天獨厚,有「鄂爾多斯」、「鹿王」、「維信」等知名大企業和知名品牌,「十五」末,全區羊絨加工企業年設計加工能力達到2•4萬噸,實際加工數量為1•1萬噸,產成品出廠價值總額為51•6億元,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羊絨加工業基地。
雲南玉溪煙草基地。煙草產業是雲南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雲南的烤煙產量佔全國的1/3,卷煙佔全國的1/5,煙草稅利佔全國的1/2。雲南煙草有30多個卷煙品牌獲國優、部優、省優稱號,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玉溪煙廠是全國最大的煙草企業,以玉溪煙廠為中心,帶動周邊一大片地區煙草種植的產業化經營,使玉溪成為中國最大的煙草產業基地。
寧夏中寧枸杞及枸杞加工基地。寧夏通過推行「優質名牌枸杞基地建設」,建設萬畝枸杞園區4個,千畝園區30個,基本形成了以中寧為核心、清河流域和銀環灌區為兩冀的枸杞產業帶。2005年全區枸杞面積達44•3萬畝,總產量為5萬噸,產值15億元,形成了寧夏紅、杞濃、聖杞樂、早康等為主體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等10大類40多種產品,枸杞加工轉化率達到總產量的15%。寧夏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枸杞生產和加工產業基地。
廣西糖業基地。2006年,廣西機製糖產量突破600萬噸,佔全國的一半以上。廣西糖業產業鏈較長,蔗渣造紙制板、糖生產氨基酸、單細胞蛋白、酒精以及提取丙酮等有機化合物等綜合利用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由於實現循環生產,製糖成本比國內其他糖主產區每噸低100~200元,加上綜合利用的效益,市場競爭力較強,廣西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糖業生產基地。
新疆石油、天然氣工業基地。石油、天然氣採掘是新疆第一大優勢產業。石油、天然氣總資源量達300億噸,佔全國的1/4。2006年,石油、天然氣產量分別為2474•7萬噸和164•2億立方,分別居全國第三位和第一位。目前已建成准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土哈盆地三大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克拉瑪依、獨山子、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澤普等不同規模、各具特色的石油天然氣化工產品加工基地,一個全方位發展、多元投資、產業鏈逐步延伸的石油化工集群正在形成,新疆已成為我國西部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工業基地。
二、做強做大五大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是發展優勢產業的重要支撐。園區經濟具有資本集中化、經營集約化、企業集群化的優勢。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和布局的調整要與工業園區建設相結合,通過各類工業園區的發展實現結構優化和產業集聚。工業園區是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有利於產業集聚和發展專業化分工和協作,形成產業集群;有利於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向集約化發展轉型;有利於招商引資,引進資本、人才、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因此,發展優勢產業,離不開工業園區的發展,要培育、發展和壯大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工業園區,特別要做強做大成都高新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高新區、西安高新區、綿陽高新區等五大國家級工業園區,以此為支撐,推動產業升級,推動高新技術和優勢產業向園區集中,延伸產業鏈,形成企業集群。
三、做強做大做長做精四大優勢產業鏈
延伸產業鏈、做強做大做長做精產業鏈,是發展優勢產業、提升優勢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西部地區應在資源類產業、農牧產品加工、裝備製造及軍工和高新技術等四大優勢產業中,選擇在國內同行業中具有現實和潛在的競爭優勢和成本比較優勢的小類產業,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將其做強做大做長做精。
(一)資源類優勢產業
西部地區資源採掘產業有較大優勢,應逐步向資源加工產業延伸產業鏈。在內蒙古以神華集團為優勢企業,發展煤化工產業鏈;在新疆和四川以中石油和中石化為龍頭企業發展石油、天然氣化工產業鏈;在四川以攀鋼為龍頭企業發展釩鈦新材料產業鏈和優質鋼產業鏈,以三峽公司、二灘公司、華地集團、華能集團、中電集團為龍頭企業發展包括水電勘探設計、水電站建設和發展及電力傳輸等環節的水電產業鏈;在雲南以雲鋁為龍頭企業發展鋁製品產業鏈。
(二)農牧產品加工類優勢產業
在貴州、四川以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大企業為龍頭發展白酒產業鏈;在雲南以玉溪煙廠為龍頭企業發展煙草產業鏈;在廣西以南寧糖業和貴糖為龍頭企業發展蔗糖產業鏈;在內蒙以鄂爾多斯為龍頭企業發展羊絨製品產業鏈,以伊利、蒙牛為龍頭企業發展奶製品產業鏈;在寧夏以寧夏紅、杞濃、聖杞樂、早康為龍頭企業發展枸杞加工產業鏈。
(三)裝備製造和軍工類產業鏈
在四川德陽以東方電氣集團、二重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川化機、攀長鋼為龍頭企業發展大型發電成套設備產業鏈;在陝西、四川以西飛、西電、成飛、成發、成飛研究所、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為龍頭企業發展航空航天及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成套設備產業鏈。
(四)高新技術類產業鏈
在四川以長虹集團為龍頭企業發展數字家電產業鏈,以新光硅業、峨眉中導體、樂山菲力克斯、英特爾、中芯國際、友尼森、成都華為、威斯達晶元、微軟成都基地等為龍頭企業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鏈,以迪康制葯、成都恩威、吉安康葯業、三勒槳葯業等龍頭企業發展中葯產業鏈;在陝西以西安楊森、利君集團、東盛集團等為龍頭企業發展醫葯產業鏈。
四、做強做大八大集團公司
從西部地區現有的產業優勢出發,著力培育幾戶規模巨大、實力雄厚、競爭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經過努力能夠在幾年內進入世界500強的大集團公司,對支撐西部地區優勢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目前,西部地區總資產、凈資產和銷售收入均超過100億元,發展前景好的大集團公司有長虹、五糧液、攀鋼、東方電汽、長安汽車、茅台、伊利、包鋼等8家,進一步做強做大這8大集團公司,是實施大集團公司戰略,推進區域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的現實選擇。
長虹已經具備發展為世界級大集團公司的基礎條件:目前彩電生產能力已達年產1700萬台,為全球最大,空調、視聽、電池、網路等都具備了巨大的生產、開發能力,產品輻射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14年市場佔有率居中國第一;主要產品的應用技術開發居國內領先水平。長虹應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市場開拓, 充分發揮龍頭帶頭作用,發展數字視聽產業鏈,按照專業化協作原則,帶動機頂盒、顯示器件、嵌入式軟體、晶元設計等生產企業的發展,並同綿陽高新區電子工業基地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以長虹為核心的企業群落。
五糧液已發展成總資產和銷售收入均超過百億元,利稅超過30億元,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六大支柱、眾多分支多元發展的現代大型企業集團。五糧液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必須通過產業擴張和資本擴張來實現:一是將非酒產業鏈進一步做強做大,建立糧食產業化基地,從上游延伸產業鏈;發展酒糟綜合利用產業鏈,向循環經濟的方向發展;開拓高新技術產業鏈。二是充分利用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低成本的快速擴張。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品牌擴張,並與產業擴張和資本擴張有機結合起來。
攀鋼已經是總資產超過300億元、銷售收入接近200億元的大集團公司,經濟實力雄厚,又控制了三個上市公司,具備十分有利的發展條件。攀鋼應充分利用攀枝花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加快攀西釩鈦、稀土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培育釩鈦新材料產業。力爭5~10年內形成年產2000萬噸特種鋼的生產能力,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進入世界500強,建成中國西部最大的優質特色鋼、釩鈦新材料工業基地。
東方電氣集團公司下屬的控股或全資公司東電、東汽等都是德陽的大型機械製造企業,擁有強大重型機械、水電設備、火電設備和核電設備製造能力。應緊緊抓住目前發展重大裝備製造業的有利時機,著力提升大型發電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重型機械、大型工程基礎等成套設備的開發和製造能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並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企業群落,建設和發展德陽重大裝備製造業基地,進一進做強做大東方電氣集團公司,力爭5~10年內銷售收入達到或超過600億元。
長安汽車, 2006年總資產達167億元,銷售收入達257億元,主產品利潤達42•9億元,總資產僅次於上海汽車,全國排名第二。長安汽車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小排量汽車生產企業,計劃在未來數年投入30億元研發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車,並將推出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民車;中國廣闊的市場有利於長安汽車進一步做強做大。
貴州茅台的總資產、銷售收入和主營利潤在同行業中僅次於五糧液,在全國居第二位,是中國醬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和知名品牌。2001年貴州茅台上市,為其進一步做強做大提供了良好的融資環境,2008年茅台投資7億元實施「十一五」萬噸茅台酒工程三期技改項目,完工後,將新增2000噸茅台酒產能,可新增銷售收入11億元,利潤4•34億元。
伊利集團公司總資產88億,銷售收入194億(2007年),是中國乳業無可爭議的龍頭。伊利控制了大量優質奶源,具備規模和原材料成本優勢,目前正計劃通過整合資源、強化品牌建設,完善產業基地布局等舉措,積極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做強做大,力爭在2010年提前達到進入世界乳業15強的目標。
包鋼總資產315億元、銷售收入267億元(2007年),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鋼鐵類上市公司,擁有世界稀土儲量最大的白雲鄂博鐵礦、鐵礦石自給率相當高, 在資源成本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而且所在內蒙地區,電力資源充足;包鋼正在建設的冷軋薄板、中厚板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產品投產後將使其規模和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包鋼整體上市後,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五、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加快優勢產業中民營經濟發展,大幅提高民營經濟比重。在西部地區五大類優勢產業中,資源開采類產業,如石油開采、天然氣開采等為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大集團公司所壟斷,民營經濟難以進入,但資源加工類產業,如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特別是精細化工,可以引導和鼓勵民營資本進入,促進附加值較高的資源加工產業快速發展;在特色農牧業和農牧產品加工產業中,民營經濟佔有重要地位,要進一步優化外部環境,不僅做到政策上給予鼓勵,而且要在法律上給予保護,運作上給予指導,服務上給予方便,盡量減少和消除體制障礙;在裝備製造和軍工類產業,為大企業生產配套所需部件和提供各種服務的是眾多中小民營企業, 四川德陽有近500家中小民營企業為二重、東電、東汽等大型國有企業提供配件和各類服務,要支持和鼓勵他們上規模、上檔次、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 在高新技術產業中,以中小科技型民營企業為主體,要確定一批優勢民營企業,在用地、融資、稅收、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保護支持,促進其盡快做強做大;在旅遊產業中,應對民營資本進入旅遊產業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鼓勵和扶持民營旅遊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六、大力發展資源加工產業
西部地區的資源類產業具有明顯的優勢,但資源加工業則十分薄弱,即使有一點,也僅僅是初級加工,精加工業幾乎是空白。為加快西部優勢產業發展,必須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大力發展資源加工產業,特別要大力發展精細加工產業,建設資源加工產業基地。例如,在四川天然氣原產地達川可以建設天然氣大化工基地,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精細化工系列產品;在新疆克拉瑪依、獨山子等地建設石油化工基地,生產附加值高的石油化工系列產品;在內蒙以神華集團的龍頭,建設現代煤化工基地,生產煤化工系列產品。西部地區大力發展資源加工產業,不僅有利於縮小東西部差距,而且,有利於就地利用資源,有利於減少運輸壓力,降低資源運輸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益。
七、大力發展西部特色旅遊產業
西部地區各省區的旅遊產業各具特色和優勢,從實際出發,大力培育和開發具有西部特色的知名旅遊景區和路線,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努力開發國內外旅遊市場,推進跨區域旅遊整合,重點開發一批跨區域旅遊區。繼續發展紅色旅遊、文化旅遊,鼓勵發展休閑度假旅遊、探險旅遊、邊境旅遊和農業旅遊等專題旅遊。加強保護、合理利用文化自然遺產資源,推動重點風景區可持續發展。加快發展西部跨區域十大重點旅遊區。這十大旅遊區是,絲綢之路旅遊區、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長江三峽高峽平湖旅遊區、青藏高原特色旅遊區、川黔渝旅遊區、珠三角一桂東—桂北旅遊區、滇桂民族風光邊境旅遊區、西北大漠草原旅遊區、黔東南 ———湘鄂西民族風情旅遊區、重點紅色旅遊區。
八、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
在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方面,實行指導性准入政策,鼓勵外資和民營資本進入西部地區五大類優勢產業;實行優惠的財政政策,設立西部優勢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對需要鼓勵快速發展的西部優勢產業,給予財政貼息、財政資助和獎勵等;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按相關規定給予相關稅收優惠;實行優惠的融資政策,爭取政策性銀行對西部五大優勢產業中的中小企業融資的軟貸款給予支持,建設公共融資平台和融資擔保體系,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實行優惠的人才政策,對發展西部優勢產業需要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人事、公安、勞動和社保等部門給予優先審批和辦理調入手續。通過實行上述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在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方面,西部各省區要嚴格實行《公司法》、《勞動法》和相關經濟法規條例,依法行政,廉潔執法,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幹擾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執法部門要制定統一的管理辦法、制度和政策,避免重點和交叉檢查。企業可以拒絕一切未經省級政府批準的不合法和不符合規定的檢查。通過依法辦事、嚴格執法,為招商引資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在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方面,建設政府服務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為招商引資促進西部優勢產業發展提供高效、優質、配套、廉潔的行政服務,同時,治理整頓和規范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不符合國家、省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還要根據招商引資、發展優勢產業的需要,建立技術創新、投融資信息資訊、人力資源、現代物流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良好的服務環境。
在擴大招商引資方面,既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又要引導外商投資方向,把利用外資同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技術水平和擴大對外經貿有機結合起來,千方百計吸引國內外各類資本、企業、技術和人才進入西部優勢產業領域。創新招商引資方式,開展網上招商、中介代理招商和行業主題招商等活動,在努力引進東中部資金的基礎上,重點吸引港台、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資本,積極吸引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進入西部地區。
九、抓好節能、減排、降耗,實現可持續發展
西部地區發展優勢產業,一定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抓好節能、減排、降耗,實現可持續發展。一要嚴禁發展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對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高污染、低產出以及低水平重復的項目,在項目審核時嚴格把關。二要實行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節能、減排、降耗指標。將節能、減排、降耗指標分解到西部地區各省區,再由省區分解到五大優勢產業內的各個企業。三要加大節能、減排投入。政府要大力支持節能、減排重點項目,對關鍵節能、減排技術和高效節能產品的開發,對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和高耗能企業的節能技改項目,給予一定的財政資金支持;企業也要加大本企業節能、減排技術和技改項目的投入,特別要加大發展本企業循環經濟的投入。四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西部地區花大力氣組織好重點城市、行業和園區的循環經濟試點,通過試點,逐步推行,促進循環經濟在西部地區快速發展。
作者簡介:陳永忠,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與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