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車行業的產業鏈是什麼生產廠家~經銷商~消費者還是 汽車廠家~4S店~消費者利潤方面是
汽車行業的產業鏈是什麼?生產廠家~經銷商~消費者????還是 汽車廠家~4S店~消費者?利潤方面是不是跟 服裝行業一樣,是廠家吃肉。。經銷商,加盟商喝湯?
產業鏈指的是全部相關產業,就汽車而言,其產業鏈十分廣泛,大致有幾個方面。第一,是基礎材料。第二,是機械技術。第三,是結構技術。第四,是電子技術與精密控制技術,包括互聯技術、電子通訊技術。第五,是營銷技術和售後理念。第六,是汽車文化產業。等等相關領域應該大於十幾項。
舉例說明其中一項的相關產業。就材料技術而言。過去有一句話叫做「工業看鋼鐵、化工看乙烯」用以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而現在則改變為「工業看汽車、化工看能源」。說明汽車產業對一個國家整個工業的影響程度。一部汽車上面大約有300多種不同性質的材料,首先就是鋼材、其次是塑料。鋼材大致需要具備不同的特性,車架前部需要很好的潰縮性,中間部分需要有剛度,表皮則需要高張力。這些不同的特性就需要科研人員開發出各具特性的鋼材。從冶煉提純、到金屬組織結構、再到熔煉軋制等等,都不是在一個工廠完成的,所以,每一道環節都是一個鏈條。而你認為的產業鏈相對簡單一些。一個汽車廠需要幾百上千個企業的支撐,還包括運輸鏈條。可見這個鏈條有多長!
其實,汽車的利潤和服裝一樣,獲取最大利潤的不是廠家,而是流通。一部國產小型汽車,汽車廠的利潤才千八百塊錢,而經銷商要利用這台汽車能賺幾千塊,汽車加價、搭配配置(例如發動機底護板)、保養、維修等。這是國產小型車,而高級進口車利潤雖然發生在經銷商,而廠家也不會按比例加價,個別車型的利潤率也非常之高。同時,進口汽車的高關稅也促成了高價格,但獲取最高利潤的還是經銷商,因為它投入的實在太少了,除了資金和房屋設備,沒法和汽車廠相比。
『貳』 裝備製造業的產業鏈是什麼,有圖最好
裝備製造業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劃分(GB/T 4754—2017),其范圍具體包括8個行業專大類中的重工業:屬(1)金屬製品業( 不包括塘瓷和不銹鋼及類似日用金屬製品製造業)。(2)通用設備製造業。(3) 專用設備製造業(不包括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業)。(4)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不包括摩托車和自行車製造業)。(5)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不包括電池、家用電力及非電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製造業)。(6)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不包括家用視聽設備製造業)。(7)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不包括眼鏡和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8)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劃分(GB/T 4754—2017)中,對應的行業代碼是33、34、35、36、37、38、39、40、43
此外,如果想要了解裝備製造業產業鏈最新資訊,不妨從經濟帶網了解實況
『叄』 裝備製造業完整的產業鏈是什麼尤其是城軌車輛相關的配套企業會涉及到哪些呢
裝備製造業又稱裝備工業,主要是指資本品製造業,是為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和國家安全需要而製造各種技術裝備的產業總稱。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其產品范圍包括機械、電子和兵器工業中的投資類製成品,分屬於金屬製品業、通用裝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器裝備及器材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裝備製造業7個大類185個小類。
鄒十踐(以信息化帶動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建築機械化,2002年第1期第24頁。)認為,裝備製造業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重大先進的基礎機械,即製造裝備的裝備——工業「母機」,包括數控機床( NC)、柔性製造單元(FMC)、柔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工業機器人、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電子製造設備等;二是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主要是先進的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壓電器、微電子和電力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三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科學技術、軍工生產所需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如礦產資源的井采及露天開采設備,大型火電、水電、核電的成套設備,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的成套設備,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軋製成套設備,航空、鐵路、公路及航運等所需的先進交通運輸設備,污水、垃圾及大型煙道氣凈化處理等大型環保設備,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輸水輸氣等大型工程所需的成套設備,工程機械成套設備等。
『肆』 什麼是汽車零部件產業鏈
就是汽車生產廠從全世界各地訂購組裝汽車零件的的供應鏈。
『伍』 為什麼說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說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一是因為汽車產業本身在國民經濟中佔比比回較高。在2010年,汽車答行業就貢獻了13%的稅收和6.13%的GDP,是對GDP貢獻最大的五個行業之一;就業方面,其直接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超過4000萬人,佔全國城鎮就業人數的12%以上;二是汽車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三是汽車產業對進出口貿易影響大。2010—2015年包括汽車和零部件在內的汽車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經累計達7912億美元,其足以影響國內對外貿易結構。
『陸』 為什麼汽車工業被認為是最大的製造業
更准確的說,汽車行業是製造業的標桿。
汽車有數萬個零件,設計壽命往往在十年以上,期間要經歷風霜雨雪,夏季酷暑和冬季嚴寒。它要求維護盡可能地簡單,可靠性則盡可能地高。而民用產品的特性則要求成本還要盡可能的低。現代工業的奇跡之一就是能把這么復雜的一個東西做得可靠性如此之高、可維護性如此之好,成本還如此之低。
因為產品本身的復雜,帶來了現場生產管理、設備管理、倉儲管理、供應商管理、物流管理等等各個方面的嚴峻挑戰。為了解決這些挑戰,汽車行業不得不持續改進生產管理方式。
因此,從汽車行業興起以來,製造業中最先進的管理體系一直都是在汽車行業之中首創。最早的福特公司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到後來的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產。這些製造業的最先進的管理理念總是在汽車行業首先誕生,然後才傳播到其他行業。
所以,一個國家汽車行業的管理水平,標志著這個國家製造業的最高管理水平。只要一個國家能實實在在地打造一個強勁的汽車產業,這個產業就會源源不斷地向其他製造業部門輸送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提升整個國家的製造業水平。
它的上遊行業幾乎囊括所有製造業部門——冶金、電子、化工等等。
而汽車行業是個重資產行業,對於庫存十分敏感。庫存量意味著積壓的資金。而無論是自有資金的機會成本還是融資帶來的資金使用成本,積壓資金總之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巨大的庫存就意味著公司每時每刻都要付出巨額成本。
大部分車廠為了控制庫存量,都要求供應商在盡可能近的地方設廠,或者反過來在盡可能近的地方找到供應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一個強勁的汽車行業,意味著整條汽車產業供應鏈都在本地。換句話說,汽車行業的強大與否,基本表明了該國製造業各部門的強大與否。
綜合而言,就是說,汽車行業是一個國家製造業軟體實力和硬體實力的雙重標桿。
『柒』 什麼是下游汽車產業,具體都有什麼產業
下游產業指處在整個產業鏈的末端,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製造成品和從事生產,服務的行業。
下游汽車產業的范圍很廣,可以寬泛到隨著汽車普及而衍生出的一切與汽車相關的產業和服務業,比如汽車零部件製造產業、汽車信貸、汽車保險、道路救援、汽車運動、汽車保養和改裝、汽車租賃等等。
並不是所有產業鏈都存在微笑曲線,上游也會出現供給過多、競爭加劇的情況,而且比較受制於下游需求的變化,無法主動去開拓新的需求或市場,通常都有明顯的周期性。
比如整個電子產業鏈的上游半導體晶元行業,存在很高的技術和資金壁壘,全球只有少數幾家廠商參與競爭,但是受下游需求的冷暖和自身產能擴張的驅動,業績經常出現大賠大掙的情況。所以,投資上遊行業的公司,也要選擇正確的進入時機。
(7)汽車製造業產業鏈擴展閱讀:
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是相互依存的。沒有上游企業提供的原材料,下游企業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若沒有下游企業生產製品投入市場,上游企業的材料也將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各個行業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都應該同甘共苦、互助互盈、共同生存發展。
實際上,上游與下游是現代化生產產業鏈中的相對概念,比起傳統的農業、重工業、輕工業的劃分,具有更細密更廣泛的應用價值。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使產業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聯度不斷提高,產業與相關產業之間的聯系更加密不可分。除了某些終端消費品(如某些家電)生產之外,絕大多數產業從一個角度看是上游產業,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下游產業。
『捌』 汽車行業會涉及到那些產業
你好!新車銷售,二手車,維修,美容,改裝,玻璃,燃油,潤滑油,噴漆,營運,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玖』 汽車製造業如何提高對產業鏈的管理效率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之一,汽配行業更是其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心懷「數字化中國」理想的神州數碼,願以專業的產品與真誠的服務與廣大汽配企業攜手,共迎中國汽車業的美好未來。
● 准確的采購管理—各供應商的實時供貨狀況,通過多種報表,對采購進度進行跟蹤,並根據其價格、供貨質量、服務等指標評估供應商,以便能准確、高質量地實現物料采購,同時大大縮短了采購周期。
● 實時的庫存管理—易飛系統提供獨有的報警系統,實時監控庫存狀況,確保存貨數量正常,避免停工待料之狀況發生。
● 完善的質量控制—針對汽配行業對安全件的管理需求,易飛系統詳細記錄產品在每道工序的生產質量,如實地反映了產品和配套零件的質量狀況,並可追溯產品異常狀況,實行全面質量管理。
● 完整的財務管理—易飛系統的所有財務數據來源均由前端的進、銷、存及生產系統自動產生,有效地控制了資金流的流向,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 ,保證了財務數據的准確,加強了財務分析功能,縮短了財務處理的業務量和財務結算周期。
● 智能的決策分析-針對存貨、營銷、生產、財務等方面,提供完善、全面的智能決策分析系統,讓管理層准確地判斷公司運營狀況,為公司發展提供准確的數據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