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發展好特色產業,實現精準扶貧
一、充分認識做好提高扶貧精準度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扶貧工作重心下移,把扶貧開發任務和措施逐項落到實處。
二、緊緊扣住做好提高扶貧精準度工作的三個環節
1、是把扶貧對象弄准確。
2、其次是採取公開、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驟,把各地扶貧對象戶和農村低保戶平穩、准確地識別出來。
3、識建立規范的檔案,做到戶有卡、村有簿、縣鄉有電子檔案,同時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動態管理制度,使貧困對象進退有章可循。
三、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項目扶持為主要手段,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因人制宜、因戶施法,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最有力的抓手。
四、產業是強縣之本、致富之源、脫貧之基,是區域經濟的「發動機」,是增收致富的「搖錢樹」,是提振能力的「試金石」,是扶貧開發的「生命線」。產業扶貧是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重點,是貧困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路徑。發展特色產業,實施產業扶貧是落實精準扶貧和實現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關鍵措施。
五、實施特色產業精準扶貧,推行精準施策、精準推進、精準落地。結合貧困地區資源、產業、區位與貧困人口現狀,找准特色產業發展突破口;構建「市級統籌、區市負責、鎮村落實、扶持到戶」的扶貧格局,形成推動精準扶貧的整體合力;落實扶貧主體責任,簽訂扶貧責任狀,確保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落到實處;發揮政府、部門、企業的幫扶作用,通過加大財政投入、部門幫扶、貼息貸款等方式,支持貧困戶跨入特色產業發展門檻;堅持幹部幫包到戶到人、跟蹤服務,幫助解決發展困難。
② 貧困戶特色種養業創業提升培訓班意見與建議怎樣寫
課文互的創業提升培訓班的建議和意見,你要根據所培植的客戶戶想提升她哪方面的創業經驗和能力,只了解這些,才能寫出合理化的建議和意見。
③ 談談宜興市的經濟特色
目前,宜興已形成了以環保設備、電線電纜、精細化工、陶瓷、冶金、化纖織造、服裝服飾為主的產業集群,以及包括機電、宜興環科園CBD輕工、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門類齊全、布局合理、協作配套能力較強的工業體系,培育了鵬鷂環保、遠東線纜、靈谷尿素、虎皇油漆、銀魚餐具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2005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904億元,產品銷售收入850億元,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利稅總額70億元,宜興工業正在向新型化、集約化、國際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
環保機械產業:宜興是馳名全國的「環保之鄉」,全市擁有環保企業1000多家(全國百強環保企業14家,江蘇省百強環保企業40家), 2005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83億元,已成為以水處理設備為主,包括聲、氣、固、儀、配件六大類200多個系列2000多個環保產品的生產基地,已形成集研發、設計、製造、工程、服務於一體的環保工業體系。
電線電纜產業:宜興的電線電纜產業呈蓬勃發展的態勢,現有企業418家,官林的(產量佔全國的15%,擁有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業,9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國家免檢企業, 」家省級名牌企業,6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國家免檢產品,1個中國名牌產品,15個省級名牌產品,25個無錫市名牌產品)。2005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32億元。產品主要有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和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等,並有與之相配套的一大批銅材、電纜料加工企業,已構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精細化工產業:宜興有精細化工企業650多家,2005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達145億元。產品涉及化工領域11大類上千個品種,一批特色產品已具一定規模和知名度,如印染助劑、橡塑助劑、表面活性劑、紡織助劑、皮面助劑、水處理葯劑等特色助劑成為全國知名產品。其中橡塑發泡劑、塑料抗氧劑、紡絲油劑、醇胺系列、環氧樹脂等屬於國內技術領先產品,產品供不應求;醇酸樹脂、丙乙烯樹脂、呋喃樹脂、脲醛樹脂等合成樹脂的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均名列第一;民用油漆塗料的年產量超過10萬噸,佔全國8%,是全國聞名的「油漆之鄉」。
陶瓷產業:宜興已有7000多年的制陶歷史,現有陶瓷企業近千家,2005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達60億元。產品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築陶瓷、藝術陶瓷、工業陶瓷及紫砂陶瓷五大類2000多種產品,其中無鉛釉下彩餐具、耐磨耐腐的工業陶瓷、美術陶瓷、納米陶瓷材料、陶瓷機械、紫砂工藝品等在國內外市場佔有較高份額。
紡織服裝產業:紡織服裝是宜興的傳統產業,現有紡織企業932家,經過近幾年的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正煥發蓬勃生機,2005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01億元,已形成了化纖、棉紡織、毛紡織、亞麻紡織、絲綢、色織、針織、印染、後整理、服裝、非織造織物、紡機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產業體系。
冶金產業:宜興冶金行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期,已有冶金企業980餘家,2005年完成銷售收入175億元,形成了由鋼鐵、有色、耐火、稀土四大板塊組成的冶金工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