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葯材種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給個樣本:
美國美洲人參種植可行性報告
一、申請單位基本情況
項目單位名稱:農村科普示範基地
所有制形式:民營
項目建設單位:XXX養殖專業合作社
項目單位法人:XXX 項目建設地點:xxxxxxxxxxxx
發展歷程:xxxx養殖專業合作社始建於2007年4月,場地坐落在xxxxx,交能便利,遠離居民區。企業法人代表:xxx。現有職工x人,其中技術人員x名。養殖場佔地面積xxx畝,總投資xxx萬元,2009年,依託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新上美國美洲人參種植項目,種植面積100畝,產值達700多萬元。
主營業務:美國美洲參種植
管理制度: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總經理負責制。
財務狀況:xxxxxx養殖專業合作社財務狀況良好,月流動資金260萬元,無任何負債,無任何貸款。
二、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主要研究內容
美國美洲人參又稱花旗參、西洋參,以根部入葯。原產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北部。我國使用美洲人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一直依賴進口。該項目主要研究內容是將美洲人參種植引進到 地區,通過人參種植,推進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群眾收入。
2、項目主要技術難點和創新點
美洲人參參適宜生長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溫度13
℃左右、無霜期150—200天的地帶,要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環境條件。喜蔭濕、忌強光和高溫。選地宜在含腐殖質豐富、pH值6.5以下、地下水位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有灌溉條件的休閑地或荒地,坡度在5—20的平緩坡地為好。
其主要技術為難點室外催芽技術、移栽技術及參籽培訓技術、田間管理技術、主要病害防治技術繁殖方法。美洲人參採用種子育苗移栽或直播繁殖。在每年9月上中旬,果實呈鮮紅色時,選擇長勢旺盛、無病蟲害、3—4年生的植物上採摘成熟飽滿的果實作種用。每年2—3月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為宜,在這段時間內宜早不宜遲。
西洋參是喜陰植物,播種後和栽種後必須及時搭棚遮蔭,目前我國主要採用遮蔭方式。育苗地要在解凍前搭好,直播參地播後馬上搭棚。一般每年進行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西洋參芽胞萌動時,把畦面上的覆蓋物揭除後進行,第2次在5月,相隔2個月後再進行第3次,第三次中耕宜淺,避免傷其根部。到了秋天可進行第4次中耕,這次中耕可在霜凍前進行,可適當加深。 西洋參生長2年以上的苗,要特別注意追肥。6—8月為參苗生長的旺盛期,可進行根外追肥,其間每月追肥1次,增產效果顯著。在每年10—11月西洋參地上莖葉枯萎時,重施冬肥,每平方米施入腐熟廄肥2.5千克、骨粉0.5千克、復合肥0.05千克,三種肥料混合均勻後,在株間開溝施下,施後用細土蓋肥。
美洲人參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的參齡對光照要求有差異。一般春季比較涼爽,透光度可大些,夏季透光度可小些,但必須隨著年齡和季節的變化靈活掌握。這樣可減輕病害,提高保苗率和產量。美洲人參在生育期內要求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50%,除自然降雨外,遇到乾旱可採用噴灌或溝灌,保持土壤濕度,滿足人參對水分的要求。美洲人參的2年生植株開始開化結果。由於開花結果,常消耗營養物質,從而使參根生長緩慢。因此,當植株抽薹1—2厘米時,選擇晴天及時把花薹摘除,以提高參根產量。選留良種一般從3年生苗開始,4年生參苗,可以疏去一半花序,以保證種子結得飽滿。
美洲人參一般栽種後4年可以收獲。適宜在9—10月植株枯萎時採收,這時有效成分含量高,參根漿足,質堅實,加工折干率高。將採回的美洲人參鮮根當天洗凈,稍風干,先在溫度20—37℃乾燥室內連烘20天,然後在溫度45℃下烘乾。不能日曬或用爐烤。烘乾的溫度也不能超過50℃,否則會失去香氣。一般每667平方米產干參100千克,高產的可達200千克。人參以條狀、質堅、體輕,表面橫紋緊密,斷面具菊花紋,氣清香、味濃,無蟲蛀、霉變為優質。
3、相關領域國內外技術、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1 995年開始在北京、吉林、陝西等地引種試種成功,以後遼寧、
黑龍江、江西、貴州、雲南、河北、山東、安徽、福建等省也先後引種成功。目前北京、東北三省,陝西已開始大面積生產,為我國美洲參栽培區域向低緯度范圍擴大生產提供了依據。
西洋參是一種人參不能代替的、具有特殊治療價值的貴重補益葯品,性寒、味苦,入心、肺、腎,有退熱清火、退虛熱、補陰、生津降壓之功能。臨床上,能改善或消除津液、血液虧損症狀,如形體消瘦、目赤耳鳴、口燥咽干。煩渴少氣、腰膝酸軟、陰虛發熱、熱病傷陰、肺虛久咳、咳血等症。由於該葯之效久緩,在治療中頗受歡迎,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
4、項目的基礎條件
該項目建設選址位於 村,東鄰 縣,南鄰 縣,地處 地帶,車輛往來頻繁,交通便利。
縣處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多風,集中降水,無霜期長。地處遼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低窪,平均海拔4米左右,土壤條件非常適宜美洲人參種植。
項目所在地周邊市、縣(區),水稻生產、大棚蔬菜、鄉村工業、畜禽養殖、飼料加工式、畜禽屠宰等行業遠近聞名,通訊設施齊全,實現五通一平,基礎設施條件良好。建設場址土地使用、佔地面積,都已獲國家土地部門批准,佔地面積為120畝。
5、現有技術的知識產權情況及自主知識產權的擁有設想
該項目由 專業合作社組織實施。項目技術充分依託,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人參種植技術。
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是集美洲人參種植技術研究、人參製品開發為一體的大型科研機構。自1998年從美國引進美洲人參種初步試驗種植,2002年驗收鑒定成功,隨即擴大規模,規范發展,在山東吉林等地均有種植基地。幾年來,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以「開拓創新、求質務實」的精神,依靠完善的科學技術,優質的服務特色,使基地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5年10月走上了以美洲參種植為依託,集生產、貿易、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發展之路。研究院種植基地總投資額已超過5000萬元,現美洲人參種植面積達4000餘畝,年產西洋參600餘噸,年交易額2000萬元。產品初步加工遠銷香港、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其外形、內在質量優於進口美洲參,甚至有效成分皂甙高於美國、加拿大產西洋參。
2009年,盤山縣萬行養殖專業合作社與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聯手,在盤錦地區引進美洲人參種植項目。研究院組織盤山縣萬行養殖專業合作社人員先後多次赴吉林、山東等地參觀,學習種植技術。特別是在研究院多年來總結出的室外育種、施肥、人參初加工及農田復式棚美洲參栽培技術,保護環境,把低產田變為高產田,完全可以保證本地區生產的美洲人參內外品質和經濟效益。
三、項目可行性分析
1、資金籌措方案和預算安排
2010年計劃種植100畝,項目總投資45萬元。
資金來源:自籌30萬元,申請政府補助15萬元。
預算安排:土地整理、參棚建設資金15萬元
設備購置10萬元
肥料10萬元
其他費用10萬元
2、項目完成後應用可行性分析
本項目的實施,最大限度地擴展農民致富增收渠道,從人參種引進、種植、田間管理、參籽培育到加工採收全部包括在項目中,即保證了經濟收益,推動了地方經濟,又有利於形成品牌效應,做大、做強當地的人參種植產業。
項目建設除了幫助本地農戶增加經濟收入和擺脫貧困外,還可以安排多名城鎮下崗職工再就業,進行肥料加工、田間管理、人參加工、銷售等相關產業工作,可有效地緩和項目區及周邊地區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壓力,開辟一條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3、項目實施及預期成果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分析
美洲人參是珍貴的葯品,又是聞名遐爾的補品,葯性緩和,老幼皆宜,經常適量服用,具有健身美容,延年益壽功效,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具有抗腫瘤、抗輻射之作用。人參加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一直非常暢銷,2000年美國的西洋參輸入香港國際市場466.5噸,而2006年輸入香港市場高達605噸。據不完全統計韓國每年進口轉口到我國的美洲參呈逐年上升,2008年過貨達700噸。現在我國市場對西洋參的需求量在2000噸,國內種植西洋參的主要地區在東北地區的吉林、黑龍江省的幾個林業局進行。每年產量不到600噸,缺口1400噸。
美洲人參畝產干品200公斤,按每公斤250元計算,每畝產值達到5萬元,該項目種植面積100畝,總產值可達500萬元,純利潤可達420多萬元。
美洲人參種植不但無任何環境污染,反而可帶動種植地區林業發展。項目實施後,盤山縣萬千養殖專業合作社年可供參籽1000多公斤,可帶動周邊地區廣大種植戶種植美洲人參,按當地土壤條件分析,可推廣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全部推廣種植後,總產值可達1.5億元。
4、項目的風險分析
美洲人參種植,既可以用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提供的種參,又可用參籽種植,風險非常低。採用種參移栽技術,成本稍高,每畝地成本在20000元左右,1-2年即可達效,利潤可達3萬多元。採用參籽種植技術,每畝成本在5000元左右,3-4年即可達效,利潤可達5萬多元。同時,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保證回收人參,解決參農銷售上的後顧之憂。參農可採取銷售鮮參或干參的方式,尤其是鮮參銷售,可有效抵禦人參加工問題造成參品質量低下影響價格的風險,確保效益不受影響。
在種植上,由中美聯邦生物研究提供成熟的種植技術,在人參移栽、田間管理、施肥、採收等關健環境,將派出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實現參農種植的規范化操作、管理,確保人參產量和品質。
所以,該項目基本無任何風險。
四、項目實施計劃
1、項目實施年限及年度計劃安排
2010.1-2010.12,種參引進,種植技術、病害防治技術推廣;
2010.4-2011.12,參籽繁育;
2、項目的研究技術路線
要通過對美洲人參良種選育、種源基地建設及品種提純復壯研究,選育出豐產性好,抗病性強、生長健壯等優良性美洲人參品系;通過對西洋參不同環境內的調查、對比、分析、研究解決美洲人參栽培生態環境選擇與土壤選擇的核心問題;通過對美洲人參蔭棚架設及調光方法、施肥技術、病蟲害發生規律及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找到西洋參各個時期適宜的光照強度,解決美洲參不同發育時期不同類型生物肥的追施方法,探索出西洋參常見病害的防治措施。
3、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幾項關鍵問題(含技術問題、資
金籌措等)
(1)美洲人參種植技術研究的資金投入問題
(2)部分沙質土壤改良問題
(3)優質參籽繁育問題
4、項目預期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具體的考核指標(含主要技
術經濟指標),包括總體考核指標和各單位考核指標
(1) 選地、整地要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透氣性好、排灌方便的腐殖質土或通透性好、松軟不積水的生荒地,pH5.5-6.5。如農田種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為好,忌澇窪積水的黏重土及重茬地。
(2) 秋播在11月土壤封凍前,春播在3月中下旬土壤解凍後。播種前需進行種子處理。方法是播種前將種子沙藏處理6個月以上,待種子裂口後,選無病斑種子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65%代森鋅400倍液浸15分鍾後播種。生產上以點播為主,株行距5厘米X5厘米,穴深3-4厘米,每穴放1粒,覆土3厘米,上覆鮮稻草或麥秸5-10厘米。翌春出苗,一般從采種到出苗全部過程需20-22個月。每畝用種量為8-10千克。
(3)在美國多採用直播法,我國多數地區則採用一三制或二二制移栽。即播種出苗後第一年或第二年移栽。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凍後,芽苞尚未萌動、根毛尚未長出時移栽。栽前選健壯、無病、完整的參苗,按大、中、小分級,並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40%代森鋅500倍液浸泡50分鍾,稍晾後栽種。方法是將參側根順直,使主根與地面成30°角。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並可據參根大小適當調整株距,覆土深度為距芽苞上3-4厘米。再覆稻草或麥稈10厘米,栽後畦面要平整,並做到邊起苗邊移栽,注意不要使芽苞和根皮部受到損傷。
越冬要在參畦上覆蓋樹葉,麥秸等5-6厘米,其上壓土,以利抗寒,3月下旬將畦面上的覆蓋物除去。如畦面乾旱,可噴水潤濕,以利幼苗出土。
搭棚要求能防止畦內參畝被10—16時之間的強光照射,並使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的斜陽光射進蔭棚,透光度以15%-20%為宜。在出苗前將蔭棚搭好,棚高前檐立柱90—120厘米,後檐立柱 60 ~90厘米,上面覆蓋葦簾,炎熱夏天,可在參畦外陽光易進人畦的一邊,插上帶葉的樹枝遮光。
出苗後要結合鬆土,及時除草,並注意不要把參苗帶出。二年生以上的參苗要特別注意追肥。生長期間可施復合肥或用0.5%磷酸二氫鉀溶液於花前進行葉面噴施;休眠期可將腐熟好的豆餅或復合肥撒入畦面,並輕輕鬆土,使肥與土混合均勻,再覆草。
(4)採收與加工。一般生長4年後於9-10月地上部枯萎時採收。順畦將參根挖出後,用水沖洗干凈,稍於室外風干,置乾燥室乾燥,開始保持溫度21~22℃,以後逐漸加溫,並適時翻動、通風。注意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3℃。經20-30天干透後,按大、中、小分等,貯藏或葯用即可。
(5)留種技術。選三年生以上健壯植株留種,並適當疏掉花序中心和遲開的花。待果實變紅時採收,將紅果放在容器內用清水浸泡l-2天,去果肉、果皮及癟粒,晾乾後貯藏。
5、項目的關聯行動,相關的技術引進、國際合作等落實情況
2010年,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將進一步加強美洲人參的病害的防治研究,尤其是將計劃引進美國的生物防治,以菌治菌,不斷提高國產美洲人參品質,確保國產參質量與國際接軌。
『貳』 中葯材種植可行性報告
請你參照以下目錄寫就會出來很專業的可行性報告
第一章 項目意義和必要性 1
1.1 現狀及發展趨勢 1
1.1.1中葯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1
1.1.2順應國家大力倡導發展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的政策要求 1
1.2 產業關聯度分析 3
1.2.1 將松蔸變廢為寶,有利於節約森林資源 3
1.2.2 有利於帶動產供銷一體化經營 3
1.3 市場分析 4
1.3.1產品市場供求現狀 5
1.3.2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分析 6
第二章 項目技術基礎 7
2.1 知識產權情況 7
2.2 知識產權情況 8
2.3 生產技術特點 8
2.4 技術比較優勢 9
2.4.1 成本低 9
2.4.2 栽培管理更容易,實現高效產出 9
2.4.3 品質優良 9
2.4.4 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 10
2.5 重要意義和作用 10
第三章 項目建設方案 10
3.1 建設的主要內容及產能規模 10
3.2 技術路線與技術特點 11
3.2.1 場地選擇 11
3.2.2 菌種制備 11
3.2.3 栽培方法 12
3.2.3 苓場管理 13
3.2.4 病蟲害防治 13
3.2.5 採收與加工 14
3.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4
3.3.1產品質量技術要求 14
3.3.2 經濟指標 19
3.4 建設地點 19
3.5 建設工期和進度安排 20
3.6 建設期管理 21
3.7 運營管理 22
第四章 項目投資 24
4.1 總投資規模 24
4.1.1 投資估算依據 24
4.1.2 投資估算 24
4.2 投資使用方案 25
4.2.1 固定資產投資使用方案 25
4.2.2 流動資金使用方案 25
4.3 資金籌措方案 25
4.4 貸款償還計劃 26
第五章 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節能與原材料供應 26
5.1 環境保護 26
5.2 資源綜合利用 27
5.3 節能與原材料供應 27
第六章 項目法人基本情況 27
6.1 項目法人情況 27
6.2 項目負責人情況 28
第七章 項目財務分析、經濟分析及主要指標 29
7.1 分析依據 29
7.2 生產成本與費用 30
7.3 銷售收入、稅金和利潤 30
7.4 財務評價 30
7.5 不確定分析 31
7.6結論與建議 31
『叄』 金平縣瑞茂農業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金平縣瑞茂農業復專業合作社是2013-07-16在雲制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金平縣環城北路27號。
金平縣瑞茂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53253007527724X1,企業法人楊走,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金平縣瑞茂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中葯材、農產品種植及粗加工、家禽、畜牧養殖、粗加工、購銷、運輸及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引進新品種、技術培訓、信息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雲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93967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235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金平縣瑞茂農業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