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葯行業的未來趨勢是什麼樣的呢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持續,醫葯行業整體需求不斷增加,中長期持續看好。同時,回商業健康險擴張給答醫療行業帶來更多資金供給,醫葯行業增速有望維持在10-15%區間,前景廣闊。
醫葯行業前景向好,在國內引發了一輪並購潮,並購金額、數量屢屢創下歷史新高。由於看好國內醫葯行業發展,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並購熱情同樣高漲。
據發布的《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不完全統計,2016年,醫葯健康領域並購超過400起,金額超過1800億元。預計今年並購潮仍將持續,各細分領域並購將保持高活躍度。
按照目前趨勢,醫葯行業的並購仍將持續,未來要等到新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醫葯並購才會相對放緩。新的格局形成後,醫葯行業也將隨之重回中高速發展。
總的來說,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醫葯分開改革深入,以及醫葯電商政策松綁,醫葯行業前景仍然可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醫葯企業要尋求新的銷售途徑,加大與互聯網融合力度,,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增加自身利潤。
⑵ 了解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嗎
精準醫療概念受資本市場熱捧,基因檢測、體外診斷創業公司集中內獲得大額融資。據前瞻產容業研究院《全球精準醫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統計,全球精準醫學市場規模已超600億美元,其中精準診斷約100億美元,精準治療約500億美元,未來3-5年全球精準醫學產業將保持15%左右增速。
據悉,生物醫葯「十三五」規劃將於下半年出台,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將重點發展重大疾病化學葯物、生物技術葯物、新疫苗、新型細胞治療制劑等多個創新葯物品類,同時發展生物3D列印技術等重大醫療技術。這些政策和資金的加速落地實施,對推動我國精準醫療行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大力推動精準醫療發展,加大在全國設立精準醫療醫院的實施力度,對提高疾病診治水平,惠及民生與國民健康;推動醫學科技前沿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發展醫葯生物技術,促進醫療體制改革;形成經濟新增長點,帶動大健康產業發展等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⑶ 現在的醫療行業前景怎麼樣
隨著人口老齡來化趨勢持自續,醫葯行業整體需求不斷增加,中長期持續看好。同時,商業健康險擴張給醫療行業帶來更多資金供給,醫葯行業增速有望維持在10-15%區間,前景廣闊。
醫葯行業前景向好,在國內引發了一輪並購潮,並購金額、數量屢屢創下歷史新高。由於看好國內醫葯行業發展,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並購熱情同樣高漲。
據發布的《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不完全統計,2016年,醫葯健康領域並購超過400起,金額超過1800億元。預計今年並購潮仍將持續,各細分領域並購將保持高活躍度。
按照目前趨勢,醫葯行業的並購仍將持續,未來要等到新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醫葯並購才會相對放緩。新的格局形成後,醫葯行業也將隨之重回中高速發展。
總的來說,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醫葯分開改革深入,以及醫葯電商政策松綁,醫葯行業前景仍然可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醫葯企業要尋求新的銷售途徑,加大與互聯網融合力度,,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增加自身利潤。
⑷ 醫葯健康行業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哪些形勢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持續,醫葯行業整體需求不斷增加,中長期持續看好。同時回,商業健康險擴張給醫答療行業帶來更多資金供給,醫葯行業增速有望維持在10-15%區間,前景廣闊。
醫葯行業前景向好,在國內引發了一輪並購潮,並購金額、數量屢屢創下歷史新高。由於看好國內醫葯行業發展,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並購熱情同樣高漲。
據發布的《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不完全統計,2016年,醫葯健康領域並購超過400起,金額超過1800億元。預計今年並購潮仍將持續,各細分領域並購將保持高活躍度。
按照目前趨勢,醫葯行業的並購仍將持續,未來要等到新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醫葯並購才會相對放緩。新的格局形成後,醫葯行業也將隨之重回中高速發展。
總的來說,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醫葯分開改革深入,以及醫葯電商政策松綁,醫葯行業前景仍然可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醫葯企業要尋求新的銷售途徑,加大與互聯網融合力度,,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增加自身利潤。
⑸ 醫療信息化行業未來的增長點在哪裡
應該是智能醫療領域。近年來,在中國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智能醫療正日益走近尋常百姓的生活。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把物聯網技術用於醫療領域的智能醫療行業將成為未來給予重點支持的行業之一,未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增長幅度至少將呈兩位數增長。
您可能感興趣的研究:
移動醫療葯事服務醫葯中間體中葯醫療信息化中葯材GAP基地化妝品終端渠道伺服系統植物提取物獨立醫學實驗室中國葯學教育第三方醫學診斷疾病防控食品及飼料添加劑醫葯流通更多>>
據介紹,智能醫療是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台,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感測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
物流、電子商務等相關服務業將進一步推動智能醫療向電子信息化和人工智慧化方向發展。目前國內智能醫療市場發展態勢迅猛,在智能醫療及醫療信息化方面,除來自新醫改的投入外,醫院自身資本及VC、PE都將促使智能醫療的快速發展。未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增長幅度至少將呈兩位數增長。
智能醫療的巨大潛力已經吸引到資本的青睞。據介紹,去年底,從事智能醫療方面業務的海納醫信(北京)軟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獲得紅杉資本3000萬人民幣的注資。
目前我國智能醫療行業起點較低,但是行業發展速度較快,並逐步開始向高端智能醫療領域邁進。如今我國處在業務管理系統、電子病歷系統向臨床應用系統發展階段。由於數據科學性和准確性不高、供應商欠缺臨床背景、缺乏臨床應用經驗,因此從電子病歷系統進入到區域醫療信息交換階段還需要加以時間改善。
去年年底,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正式出台。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物聯網將在「十二五」期間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在此次規劃中,把物聯網技術用於醫療領域的智能醫療行業將成為未來給予重點支持的行業之一,將加速推動醫療產業發展。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⑹ 國家規劃出台 看大健康產業戰略如何布局
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十二五"以來,醫葯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逐年增長,較"十一五專"末增長了一屬倍多,2013年邁上2萬億大關,但增速逐年下降。2015年醫葯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885.2億元,同比增長9.0%,高於全國工業增速8.2個百分點,但較上年降低4.0個百分點,多年來首次低至個位數增長。各子行業增速均出現下降,中成葯降幅最大。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分析,葯企是與大健康產品最為接近的一類企業。葯企轉型大健康具有無可替代的產品優勢,無論是在產品研發,還是在產品功效,以及產品安全性上,都遠超其他類型企業。
我國葯店進入大健康領域的案例較多,排名前二十的連鎖葯店都在向著大健康領域涉足,但進度差異卻非常明顯。從現階段的經營狀況來看,葯店進入大健康領域,帶動新一輪增長的案例較小,維持現狀的案例居多。
⑺ 中國醫葯行業的前景如何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持續,醫葯行業整體需求不斷增加,中長期持續看好。同時內,商業健康險擴容張給醫療行業帶來更多資金供給,醫葯行業增速有望維持在10-15%區間,前景廣闊。
醫葯行業前景向好,在國內引發了一輪並購潮,並購金額、數量屢屢創下歷史新高。由於看好國內醫葯行業發展,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並購熱情同樣高漲。
據發布的《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不完全統計,2016年,醫葯健康領域並購超過400起,金額超過1800億元。預計今年並購潮仍將持續,各細分領域並購將保持高活躍度。
按照目前趨勢,醫葯行業的並購仍將持續,未來要等到新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醫葯並購才會相對放緩。新的格局形成後,醫葯行業也將隨之重回中高速發展。
總的來說,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醫葯分開改革深入,以及醫葯電商政策松綁,醫葯行業前景仍然可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醫葯企業要尋求新的銷售途徑,加大與互聯網融合力度,,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增加自身利潤。
⑻ 健康服務業的產業規模
國務院日前公布《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專建立覆蓋全生屬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在資本市場看來,國內的醫療衛生行業有望迎來巨大的變革和全新的投資機會。
自2012年以來,包括葯品、醫療器械等在內的涉及健康服務概念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一直受到投資者的追捧。有基金經理表示,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傳統產能的收縮和與民生、健康相關產能的擴張,將是一個大的趨勢。這些行業中,尤其是醫療器械、創新葯等,在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的雙重刺激之下,將可能產生具有巨大成長潛力的企業。
根據《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分析顯示,2013年,我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在1.65萬億元左右,而國務院明確提出至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這就意味著在2014-2020年中,我國醫療健康服務產業年均增速至少要達到25%。我國健康服務產業將迎來長期持續的高景氣,市場擴容及民營醫院份額提升為民營醫院發展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⑼ 2019年大健康產業前景如何發展趨勢是什麼
大健康產業逐漸成為剛需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國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凸顯了國家對維護國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建立了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險制度,逐年提高醫療保險補貼標准,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杜絕葯品使用,提高醫療保健水平。兩者都大大提高了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但是,我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還存在許多問題。許多家庭因病而重新陷入貧困,現在據報發生了醫療糾紛,城市醫院人滿為患,農村醫療衛生機構也在苦苦掙扎。
與此同時,食品葯品安全,飲用水安全,職業安全和環境問題也成為主要的健康風險,給保護國民健康帶來了新的壓力。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亞健康等趨於增多。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發展大健康產業。
大健康產業被視為藍海
隨著國內公眾自我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眾多企業紛紛押寶或跨界大健康產業。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醫葯領域內,所謂的「大健康」產業通常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指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產品,比如保健食品、葯妝等;另一個是包括體檢、慢病康復等的醫療服務,即疾病預防、養生保健等「大健康」領域。
研究報告顯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保健品行業的黃金期,2020年行業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
大健康行業是全球性的朝陽產業,全球市場容量為2000億美元。1980至2000年間,美國的保健品銷售額增長了36倍,日本增長了32倍,歐盟年復合增速17%。2010年我國健康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1000億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將回歸到「治未病」的傳統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上,保健品消費增速提升,預計到2020年後市場容量達4500億元以上。
⑽ 中國的醫療保健市場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對於醫療保健的投資,先從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走勢談起。中國經濟正在告別過去的高增長,也不太可能再有大規模刺激政策出台,傳統周期性板塊再難有往昔的輝煌。
回到股市,雖然經濟增長有壓力,但目前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已經足夠低,尤其上證指數[0.16%]在2000點有著很強的支撐,因而當前大盤總體維持區間震盪,在市場缺乏增量資金入場的情況下,這種局面還將延續。
未來的投資方向是以新城鎮化為核心的三大主題機會,包括打造智慧城市的TMT(信息傳媒科技)產業、智慧醫療,以及環保和新能源產業。另外,軍工主題也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由於不太可能有大的刺激政策,同時經濟下探空間有限,大盤長時間維持區間震盪的概率較大,未來市場將會呈現主題輪動局面。
《2015-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 》分析:未來幾年醫療板塊每年營收可達到20%的增長,利潤增速可達30%,在行業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可以支撐當前平均37倍的市盈率估值。
看好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
作為一個板塊與主題,醫療保健行業整體被長期看好。醫療保健行業主要有葯品製造、醫療服務、醫葯流通和醫療器械四大板塊,其中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更值得看好。
中國葯品的銷售規模在快速增長,未來增長空間也很大,不過,由於醫保控費及研發薄弱等原因,中國的葯品製造和醫葯銷售的成長空間並不大,並且有較大的波動性,相較而言,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成長性更好。
慢性病帶來的醫療治療及檢驗需求龐大,加上葯品費用成為醫改重心,醫院積極通過購買治療及檢驗設備來增加收入,並且醫療器械會越來越高級,智慧醫療設備、可穿戴設備等各種創新疊出,都蘊含著大量投資機會。
而在醫療服務市場上,民營醫院、外包服務有著很強的成長動力,尤其是民營醫院的現代化連鎖經營。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1.65萬億,非公立醫院服務量佔比不到10%,國務院明確提出至 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佔比要達20%。
現在市場上並購大行其道,去年醫葯上市公司並購交易金額就超過200億元,近一年以來因收購而停牌的上市公司就超過30家,持續並購對醫葯上市公司以及板塊行情都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