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西太谷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孔祥熙故居AAA
安禪寺安禪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明地址:太谷縣舊城內西南隅安禪寺巷太師附小院內寺院創建年代不詳,宋咸平四年(1001年)再建,元延祐三年(1317年)重修,清光緒年間再次修葺。現僅存藏經殿、後殿。藏經殿為北宋早期建築,後殿為清代建築。藏經殿坐北朝南,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建築面積139.24平方米,坡度平緩,出檐較深,欄額至角柱不出頭。斗栱四鋪作內外出華栱。各組斗栱均為隱刻栱,之上再置隱刻栱一斗三升,上為壓槽枋。殿內無柱,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脊槫下有「大宋咸平四季······」題記。
㈡ 山西太谷雲錦坊怎麼消費
今年流行什麼不好?非得流行」我去哪了?爸爸去哪了?時間去哪了?」這下好了吧!飛機去哪了???
㈢ 山西太谷有什麼特產
1、壺瓶棗,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栽培,果實大,以形似「壺」狀而得名。壺瓶棗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種,製成干棗和酒棗更佳。
2、太谷餅是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縣得名。始於清代,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
太谷餅為「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那首清脆悠揚的「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
3、太谷熏鴿是太谷縣的傳統地方名產,已有近100年的歷史,始創於清代。此名產在舊時多為商家大賈招待國內外客商的。當時太谷城內西大街南門樓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門外「三盛園」的熏鴿最負盛名。
4、油麵是太谷縣的傳統食品,狀似饅頭,經油炸制而成。外酥內軟,香甜可口。 清乾隆年間,太谷縣即有油饃、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豐、同治時,西街「隆盛長」(原名「隆盛昌」)開始生產油麵,專供大戶人家食用。
5、「雙太」牌老陳醋,經「三百年錘煉,代代人相傳」 的山西老陳醋工藝之精華,結合現代科技生產的「雙太」、「雙太」牌老陳醋、保健醋、陳醋、餃子醋、益首醋、硒美人飲品醋、蘋果醋等系列產品。
「雙太」牌老陳醋以其精湛的釀造技藝,優良的正宗品質,獨具「綿、香、酸、甜、醇」的傳統山西醋特色.暢銷於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是山西省食品工業中一顆耀眼的明星,,被日本人譽為「中國秘法」,被歐美人稱為「中華秘密」。
㈣ 山西太谷廣告產業園區是做什麼的
山西廣告產業園的成立落地將成為山西最大的廣告行業產業鏈聚集區,將為山西的廣告文化行業帶來一陣春風,是我省廣告文化行業發展的里程碑。據悉,山西(太谷)廣告產業園區一期總體規劃佔地200畝,總投資5.5億元,建築面積超20萬平方米,園區距省會太原35公里,距瀟河綜改區南界6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園區全部建成後,預計引入涵蓋品牌形象策劃、包裝、VI系統設計及各類戶外廣告標識標牌設計、加工、銷售等廣告行業相關企業60家以上,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產值超十億元,將有力推動山西廣告行業向著集群化、專業化、規范化、標准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廣告產業園自建電商平台及物流平台,重金配置環保設施確保企業達標生產,並配套專屬辦公區、公寓、職工食堂、洗浴中心、便利超市、文化活動中心等。
此外,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產業園資訊及政策,不妨從經濟帶網了解,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㈤ 太谷的發展前景,有什麼區位優勢
推進太谷大縣城建設,把太谷建成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特色精品城市,提升太谷縣域發展的綜合競爭力,是一個重大的發展戰略。在此過程中,選准太谷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至關重要,但必須建立在對太谷城市發展「十大關系」的科學分析上,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一、太谷與京津冀的關系
考察太谷的城市發展,首先要把太谷放在全國城市宏觀布局中審視。太谷雖然不是京津地區或環渤海地區的城市,但對接我國最大的三大城市群最直接的是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不僅對太原形成直接輻射,而且對太谷也形成很強的輻射和吸引。這應是考察太谷與周邊城市關系的第一檔關系。歷史上太谷由於居於中國金融中心,曾以「金太谷」地位,打造成為「小北京」、「中國華爾街」,可見歷史上也與北京有直接關系。進入新世紀,京津地區發展甚快,北京奧運會後首都正在建設「世界城市」,天津正在崛起為華北經濟中心城市,天津濱海新區建設飛速推進,河北環京津地區城市也加快了發展。這些發展新格局無不對太谷形成直接影響。特別是京津冀、環渤海都市圈是多中心格局,附近還有石家莊城市圈、山東城市圈都對太谷有直接拉動作用。隨著太原至京津、山東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開通,太谷已搭上環京津三小時交通圈的快車,大大縮短了太谷通往京冿等地的時空距離,把太谷看作京津西南部的一個小衛星城也不為過。太谷在環京津大格局中處於什麼地位?我們認為太谷可以作為京津地區的一個產業承接地、休閑旅遊地、文化聯動城。太谷可以承接京津地區擴散而來的產業項目,以互補優勢與京津地區聯動發展。
二、太谷與太原的關系
歷史上太谷本屬太原府管轄,原本就是太原市周邊的主要縣份。由於太谷在區位地理上與太原處於同地理單元,與太原的一體化程度極強。太原市總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由於三面環山,真正的平川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太谷是太原正南最近的郊縣,與榆次、清徐同處近郊區縣圈,其地域條件與太原的同體化遠勝於太原所轄的陽曲、古交、婁煩。隨著太原城市向南推進(近20年向南推進了20公里),太谷與太原接軌趨勢更加明顯。特別是太原與太谷間交通條件的改善(太太路通車、龍城高速連接線、大西高鐵等),太原至太谷直線距離只有30公里,完全可以把太谷比作北京的大興區、廣州的番禺區。太原與太谷成為一對「主副雙太城」。所以,太谷針對太原,以打造太原近郊衛星城、科教文化副城為最佳。當然,也要打造太原城市產業擴散的承接地、農業產業支撐地、休閑養生基地等。根據太谷地處太原之南的地理區位,不宜提太谷是太原的後花園,應該提太原的前花園。所以我們提出太谷要全面接軌大太原,這是融入太原都市圈的最根本的戰略選擇。太谷與祁縣、平遙等縣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太谷是太原的近郊衛星城,地理優勢優過晉中各縣,也優過交城、文水、汾陽、孝義等地。所以應以太原近郊衛星城來定位太谷。隨著太原都市群上升到國家戰略,太原市有持續向南擴大趨勢,太谷當首先扮演重要角色。
三、太谷與榆次的關系
布局太谷的城市發展,不能不考慮近鄰榆次區的關系。榆次區目前是晉中市的中心城區,將來也可能隨著太榆同城化在行政區劃上劃歸太原市。但不管如何變,太谷與榆次的關系都非常重要。榆次離太谷只有20多公里且地緣上相連,是太原南部兩顆衛星城。考慮太谷與榆次的關系,關鍵是要區別不同角色,既合作又分工,承擔太原共同衛星城角色。太谷不能作為榆次的衛星城,是應與榆次平起平座的大太原周邊重要節點城市。所以,太谷與榆次應避免同質競爭,多考慮各自的分工,在大太原周邊找准自己的位置。如果太榆同城化、太谷與太原一體化,只會給太谷帶來更大的同發效應。
四、太谷與祁縣、平遙、介休的關系
晉中南同蒲鐵路沿線城市,最相近的同城帶城市有祁縣、平遙、介休三家。布局太谷城市發展必須聯系三城加以慎重考慮。因為這四縣市是同城帶上的串珠,誰也離不開誰。太谷與祁縣、平遙、介休地緣相近,交通線緊密相連,同為晉商文化核心區,地域特徵基本相同。布局太谷必須考慮與祁縣、平遙、介休的角色分工,突出太谷的優勢,不搞同質化發展,要在同區同線中搞差異化。但在城市同處一區,文化個性區別不大的情況下,不能完全脫離同區特徵(如古城、晉商、特色農業等元素都基本相同),但在同區特徵中可以彰顯個性。比如城市特色、旅遊開發不能走祁、平、介老路,要打出太谷特色,追求同而有特、特而顯優,謀求特色效應。
五、太谷與大晉中周邊的關系
大晉中是指現晉中市轄區域、屬呂梁市的晉中盆地各市縣:壽陽、靈石、昔陽、和順、左權、榆社、交城、文水、汾陽、孝義等。大晉中文化圈各縣市都屬這個范圍。太谷與整個大晉中是什麼關系?我們認為太谷是大晉中的重要中心城市、教育中心城市、晉商文化的核心城市。從大晉中來看,具有城市發展立地條件最優的當數太谷,因為具有平原條件,處在交通要道,農業條件、服務業條件好,特別是教育文化條件是大晉中各縣所不及。如晉中市每年的高考大學達線人數8000多人,僅太谷就佔3000多人。目前大晉中甚至包括太原市都有很多中小學生來太谷就讀,據太谷縣教育局提供的資料,有周邊20多個縣市的學生在太谷就讀。這個優勢是非常突出的。
六、太谷與省域其他地區的關系
太谷的城市發展定位不能不考量在山西全省的角色。必須弄清山西全省視角下的太谷是什麼。在山西,太谷的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基本地處山西全域的中心地,北距大同、南離運城基本上都在300多公里左右。這就為山西各地來往太谷的人流、物流創造了條件。過去太谷作為晉商核心地、金融中心、貨物集散貿易中心,與太谷居山西之地理中心有很直接的空間條件原因。在山西省城鎮體系大格局中,太谷扮演山西「人」字型城鎮體系「胸膛」核心地,是很重要的節點城鎮。特別是在太谷擁有山西農大、山西果研所等高教科研機構,使太谷成為全省重要的農業人才教育中心、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同時太谷作為國家級的農業示範縣(山西唯一),對全省農業有極大的帶動示範作用,這個地位不可小視。歷史文化方面,太谷是箕子故里、孟母之鄉、晉商文化之都,輝煌的晉商時代山西晉商會館就設在太谷,可見太谷有全省性地位。
七、太谷與高鐵高速交通沿線的關系
太谷正在成為太原南部近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大西高鐵、龍城高速互通、南同蒲鐵路、108國道、太太路、太長高速等使太谷的交通位置日重。如此便捷的交通條件,使太谷與沿線交通區域的關系日益密切,真是連南接北、承東啟西。不僅能夠接受太原的人口、產業擴散,而且能夠成為大西部在中部的橋頭堡城市,來自四個方向的人流將越來越多。這個前景應預測到。如果發展與祖國西南、西北的合作,太谷也將佔到地域之利。太原通往西部的鐵路、高速離太谷都很近,太谷扮演承接城市完全可能。
八、太谷縣城與「三多堂」等主要旅遊景區的關系
太谷大縣城建設必須與縣域內各大旅遊景點的分布相匹配。比如縣城與「三多堂」(曹家大院)的關系要處理好。「三多堂」地處縣城西南5公里的北汪鄉所在地,北汪鄉作為歷史文化名村,需要以旅遊業為主進行開發。要估計到「三多堂」與祁縣喬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捆綁申報成功「世界文化遺產」後,北汪的旅遊文化景區將大規模開發,與現在的「神農庄園」連為一體,開發面積估計達到十幾平方公里,前景是建成太谷最大的旅遊城。在功能上縣域與北汪要互補,不但在旅遊文化線路上要連接,而且要有明確分工。要避免縣域與北汪的重復建設,基礎設施盡量實現共享。南山一線景區、百里林果帶等也要以縣城為中心進行共功能配置。
九、太谷縣城與縣域內產業園區、主要村鎮的關系
縣域是中心城市,大發展會給周邊村鎮、產業園區形成良好的互動作用。產業園區方面主要是胡村瑪鋼工業園區、水秀工貿園區、恆達工業園區、中葯產業園區、任村紅酒工業園區等。這幾個園區構成太谷工業經濟的基本骨架,形成以太谷縣城為中心,以產業園區為支撐的格局。縣城與這幾個產業園區要合理分工,縣城主要是宜居、行政管理、教育文化、服務業幾個功能園區,縣城主要是加強城市服務功能,不宜多布局工業項目。產業園區要依託縣城來發展,提高項目開發的集中度。村鎮分工方面,太谷將來的格局是「一城兩鎮五十村」。這樣縣域內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在加快中心縣城建設的同時,要重點發展胡村、范村兩個人口大鎮,胡村主鎮區可以發展為3萬人左右的大鎮,范村可發展為通向晉東南和東山地區的重要城鎮,地位十分重要。但范村鎮區的發展是交通、農業、旅遊、市場,不是以工業聚集為主。其他各鄉所在村、骨幹村也要加強聚集,走集中發展農村之路,構建太谷特色的城、鎮、村體系。
十、太谷古城與新城建設的關系
太谷古城有1.2平方公里,西街810米,東、南街各有600米左右,尚有舊院落300多個,8000間房。這是太谷一筆豐厚的資源。所以要正確處理古城保護和新城建設的關系,既要保護好古城,還要建設好現代化新城。古城開發要適當加入現代元素,保留城內原生態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有靈氣、有人氣,不可讓古城空心化。太谷並不是要像平遙那樣恢復一座完整古城,而是要重點保護好歷史街區、重點文物、風貌控制區,最大的問題是注意古城天際線與新區的風貌相協調。太谷古城應是一座活著的文化遺產,關鍵是要與新區保持和諧互動,並充滿長遠的生機和活力。新城建設重點向北拓展,但建築風格上盡量與古城相匹配,不易搞太高建築,密度也不要太大。文化特色上注意相銜接。烏馬河片區、高鐵片區的建設要與古城特色相銜接。農大片區要突出科教文化特色,帶動周邊融入,增強現代科教文化元素,成為太谷獨具特色的一大科教文化功能區。總之各片區要各具特色。
調研組專家:
牛鳳瑞:著名城市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
白益進:中國科學領導科學發展調研中心秘書長
劉 波:國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戰略處處長
㈥ 實際工作中如何獲取一幅1:1萬比例的山西晉中市太谷區的地形圖
工作中獲取一幅1比1萬比例的山西晉中太谷圖的地形圖
㈦ V12文化創意產業園有哪些特色
集文化和創意於一體的創意園,園區屬於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時下潮流時髦的新東西都會在園區出現,每年有定期舉辦動漫展這類的展會,去過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