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如何加快我國醫葯產業鏈發展

如何加快我國醫葯產業鏈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2 22:25:56

Ⅰ 怎麼才能推動產業鏈發展

如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標是:促進一、二、三次產業健康協調發展,逐步形成農業為基礎、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要堅持以下原則:第一,堅持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國家產業政策的合理引導,實現 資源優化配置。第二,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環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 新體系,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第三,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 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 路,努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第四,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鄉區域產業結構和布 局,優化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努力擴大就業,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任務是:促進產業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轉變,由粗加工向深 加工轉變,由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轉變,促進產業做大做強。一要鞏固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第一產業由薄弱轉為 穩固;二要著力振興裝備製造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調整原材料工業結構,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保護,加強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 進第二產業由大變強;三要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方向,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更快更好地發 展。貳00吧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大力開發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支持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 定重要技術標准,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加快高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加快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地面數字電視國家標准、下一代互聯 中國等重大成果的推廣應用,繼續組織實施新型顯示器、寬頻通信與中國絡、生物醫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高技術產業化專項。注意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集 聚、引領和輻射作用。 第二,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要繼續依託重點建設工程,通過自主創新、引進技術、合作開發、聯合製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圍繞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製造設備等關鍵領域,推進重大裝備、關鍵零部件及元器件自主研發和國產化。 第三,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鼓勵運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提高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端產品比重。引導和推動鋼鐵、水泥、造紙、裝備製造業等領域企業的兼並重組。 第四,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加強分類指導和有效監管,進一步創新、完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和 機制,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行業准入制度。發展競爭力較強的大型服務企業集團,大城市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地位,有條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 業結構。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會計、知識產權、技術、設計、咨詢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產 業,加快教育培訓、養老服務、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改革和發展。出台加快服務業發展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對國家鼓勵類服務業實行與工業用電、用水、用熱基本同 價。組織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城市服務業發展試點。編制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示範工程專項規劃,用好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 第五,加強地質工作,提高資源勘查開發水平。圍繞"找新區、上專項、挖老點、走出去",切實加強國內外礦產資源勘查。擴大地質工作服務領域,重點做好汛期 和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防治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方面要取得重要進展。加強地勘行業管理,穩妥推進國有地勘單位改革。加快建實建強中央和地方公益性 地質調查隊伍。 第六,積極發展現代化能源原材料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煤電,在生態保護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 強電中國建設,優化電中國結構,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加快推進大型煤炭基地建設,調整改造中小煤礦,堅決淘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浪費破壞資源的小煤礦。根據能 源、資源條件和環境容量,著力調整原材料工業的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由傳統產業向現代服務業轉 型,繼續實施交通發展長遠規劃、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大力建設現代化水上安全監管體系。加快發展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重點建設客運專線、運煤通道、區域通 道和西部地區鐵路。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中國,推進農村公路建養管運一體化發展。整合港口資源,加快煤、油礦箱專業化碼頭建設,完善功能。大力發展以長江黃 金水道為重點的內河航運。擴充大型機場,完善中型機場,增加小型機場,構建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功能完備、協調發展的機場體系

Ⅱ 如何看待醫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百億級私募12月調研60股 醫葯生物行業受青睞百億級私募12月出百動調研77次,千合資本出專動調研4公司屬12月以來,這22家百億級私募共出動調研77次。在百億級私募參與的77次公開調研當中,總共涉及的上市公司度有60家。從行業分布上看,醫葯生物行業成為這批私募調研最為密集的行業,共問有11家公司迎來百億級私募的調研。其中,景林資產在12月總共調研了5家醫葯生物公司,包括三諾生物 、爾康制葯等。鼎鋒資產和博道投資也分別在12月份調研了2家醫葯生物公司,鼎鋒資產拜訪了香雪制葯和陽普醫療答 ,博道投資則考察了華通醫葯和麗珠集團 .重陽投資在12月則重點調研了版電氣設備行業的公司,在其12月的權5次公開調研中,就有4次拜訪了電氣設備行業的公司,包括合縱科技 、新聯電子等。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12月份調研了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中信國安 、二六三 、深圳機場和萊茵體育

Ⅲ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應如何促進我國葯品行業健康發展

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葯品行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
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為葯品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貫徹落實發展理念,推進葯品行業創新發展、以人民為中心。

Ⅳ 葯融圈是怎樣促進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健康發展的

葯融圈圍繞我國生物醫葯產業鏈,針對生物醫葯大數據、技術和資本投資、葯融園(產業園)等開展系列系統性工作,促進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健康發展,完善產業鏈,共同面對全球合作和競爭。

Ⅳ 我國醫葯電商發展現狀如何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各行業的深度結合,我國網上銷售葯品的限制逐步減少,中國醫葯電商的到了巨大發展。2018年全國醫葯電商規模(含第三方即A證)達到2315億元,其中B2B業務規模達到931億元,維持著30%以上的行業增速,B2C業務保持穩定發展。未來,我國網售處方葯有望解禁,將給我國醫葯電商帶來更大的增長動力,行業整體發展向好。

醫葯電商規模整體擴大,B2B業務發展迅速

隨著國家相繼取消互聯網葯品A、B、C證的審批制度,改為監管制度,我國醫葯電商進一步放開,促進了我國醫葯電商規模的壯大。根據商務部發布的《葯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我國醫葯電商銷售總額612億元,2017年我國醫葯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達到736億元(不含A證),同比增長20.26%,占同期全國醫葯市場總規模的3.7%。

2018年,我國醫葯電商A、B、C證已經取消審批,同時第三方醫葯B2C模式發展迅速,如美團等在平台上開放葯店介面,醫葯連鎖零售企業可以將自身網上店鋪接入美團,擴大營業收入,進而推動了我國醫葯電商交易規模的擴大。2018年,受審批制度改為監管制度的影響,政策放鬆下,我國醫葯電商交易規模迅速擴大,2018年醫葯電商直報企業(不含A證,即不含第三方交易平台)銷售額為978億元,同比增長32.88%;而包含第三方交易服務平台交易額在內的銷售總額達到2315億元。

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前瞻認為在本輪醫改中,醫葯分開、優化醫療體系效率將成為政策推進的重點之一,醫葯電商有望成為監管層實現政策目標的重要工具,目前處方葯網路銷售依然存在著一定的政策壁壘,但未來有望解禁。

同時,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提出,授權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健康衛生主管部門等部門具體制定網路銷售葯品管理辦法,同時規定了幾類特殊管理葯品不能在網上銷售,為處方葯的互聯網銷售實踐探索留有空間。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互聯網對中國醫葯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

Ⅵ 如何促進我國食品、葯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政策啊,監管啊,懲罰啊,只有這樣才更加的適合哦

Ⅶ 在中國的醫葯行業怎麼發展比較有前途

你是做的葯代嗎?醫葯行業最有前途的都是特種葯了,還有免疫生物制劑,這都有前途。記住什麼東西別人能很快仿造就沒有前途。

Ⅷ 我國中葯材市場發展趨勢如何

中葯作為中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我國早在唐代就已開始了中葯材的栽培種植實踐,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葯材開始進行多品種大規模種植,近年在「健康中國」戰略與國家支持中醫葯行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下,我國中葯種植發展壯大,中國中醫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葯資源龐大,中葯種植面積總體回升

中葯資源以自然資源為物質基礎,極為廣博。物種間的形體構造、生理機能以及生態環境千差萬別,但從自然屬性來講分別屬於植物、動物和礦物,即我國中葯資源基本上是由葯用植物、葯用動物和葯用礦物三大類構成的。

據統計,我國的中葯資源種類有12807種(含種下分類單位),葯用植物佔全部種類的87%,葯用動物佔12%,葯用礦物不足1%。

「十二五」時期,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中葯材生產研究應用專業隊伍初步建立,生產技術不斷進步,標准體系逐步完善,市場監管不斷加強,50餘種瀕危野生中葯材實現了種植養殖或替代,我國中葯種植已經可以基本滿足了中醫葯臨床用葯、中葯產業和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十三五」時期,隨著我國中醫葯行業政策的不斷落地,中葯種植科技水平將會不斷提升,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的種植基地建設,提高我國中葯材產量,提高行業運行質量,未來行業整體向好。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中葯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Ⅸ 葯融圈是圍繞什麼開展系統性工作來促進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健康發展完善產業鏈共同面對全球合作和競爭的

圍繞我國生物醫葯產業鏈,針對生物醫葯大數據、技術和資本投資、葯融園(產業園)等開展的

Ⅹ 我國國內中醫葯產業發展如何

作為具有原創科技特點的產業領域,近年來,國內中醫葯產業發展迅速,中葯製造工業產值已近萬億規模。

肖偉為此表示憂心:「作為中醫葯的原創國,中成葯如果不能以葯品形式堂堂正正進入國際市場特別是歐美主流市場,中葯國際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話,我國中葯產業也只能處於全球天然葯物產業鏈的低端。中醫葯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的一張名片,距離邁向全球葯品高端市場仍有很大的距離。」

閱讀全文

與如何加快我國醫葯產業鏈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