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2015塔城地區農業產業發展

2015塔城地區農業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3 01:39:33

⑴ 寧夏13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具體是哪些

寧夏13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具體有: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產業、馬鈴薯、園藝、優質糧食、適水產業、葡萄產業、種業、紅棗、牧草、蘋果、道地中葯材。

1,寧夏枸杞。

中國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而寧夏枸杞則是枸杞中之上品。寧夏枸杞之所以名甲天下,其一功益於當地適於枸杞生長的土壤和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其二是利用黃河水與含有各種礦物質的清水河苦水混灌。其特定條件決定了寧夏枸杞的與眾不同,寧夏枸杞色艷、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質超群,是惟一被載入新中國葯典的枸杞品種,明代傑出醫葯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將寧夏枸杞列為本經上品,稱"全國入葯杞子,皆寧產也"。枸杞,其果謂「枸杞子」,是寧夏最著名的特產之一,居「五寶」之首。


2,清真牛羊肉。

肉質鮮嫩的「澇河橋」清真牛羊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特產,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因產品出自該市澇河橋村而得名。而寧夏澇河橋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區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現已形成了集牛羊養殖繁育、牛羊定點屠宰、牛羊分割冷鮮肉加工、速凍調理食品、速凍米麵食品加工及功能滋補型牛羊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型企業,也是我區最大的清真牛羊肉屠宰交易市場。


3,奶產業。


寧夏目前奶牛存欄34萬多頭,年產鮮奶90多萬噸,共有23家企業加工奶製品。受問題奶粉事件影響,寧夏主要乳品企業產品大量積壓,企業資金鏈出現困難,一些企業、奶站不能給奶農及時兌付奶款。為了幫助企業、奶農渡過難關,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決定對奶產業提供貸款、補助、貼息等多項財力支持。


4,馬鈴薯。

寧夏馬鈴薯種植面積254.3萬畝,圍繞農業部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自治區種薯繁育體系建設、主食化開發試點等項目支撐,形成了「種薯三級繁育、鮮薯外銷、澱粉加工、主食開發」四業並進,產、加、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格局。在項目區集成推廣「優良品種+脫毒種薯+綠色高產高效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控+機收機播+科學貯藏」綜合技術模式。脫毒種薯應用率達到70%以上,地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綠色高產高效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

5,園藝。

寧夏園藝產業園擁有現代化的五大展廳:主要花卉、蔬菜、水果、寧夏特色的園藝展示;其中集國際、國內珍貴植物和我區特色產品為一體的休閑植物園是觀光、娛樂、休閑、度假、垂釣、餐飲的好地方;產業園為公眾提供的休閑餐飲區更是觀光、休閑、度假、垂釣、餐飲的主要場所。

6,優質糧食。

寧夏在春耕生產中,從調活結構、調高質量、調優品質入手,全面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著力推進全區優質糧食生產。將進一步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繼續恢復優質小麥面積,充分發揮寧春4號、寧春50號等優質強筋春小麥品質優勢,預計面積將達到190萬畝。


提升水稻品質,加大寧粳43號為主的優質水稻品種推廣,預計面積將穩定在110萬畝;優化玉米結構,進一步適度調減籽粒玉米面積,擴大糧飼兼用、青貯、鮮食、制種玉米種植,預計面積將430萬畝;穩定馬鈴薯面積,加快馬鈴薯種薯繁育、主食化專用品種推廣和主食產品開發試點,預計面積240萬畝。



7,適水產業。


寧夏適水產業以「一優三高」為引領,以「增效、擴量、生態」為核心,以確保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從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為首要任務,利用和挖掘宜漁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轉變發展方式,全區漁業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一是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到現在,適水產業面積達到81.8萬畝,水產品產量14萬噸以上,人均水產品佔有量達到22.2公斤,寧夏漁業在西北地區重要漁業生產基地地位進一步鞏固。


8,葡萄產業。


比起國外歷史悠久的酒庄,寧夏葡萄酒產業雖然只有30多年發展歷程,但近五年來,先後有40多家酒庄的300餘款葡萄酒在國內外各類大賽中獲得獎項,成為寧夏獨具特色的「紫色名片」。、



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的全球2013年「必去」的46個最佳旅遊地,寧夏與巴黎等世界著名旅遊景區一起名列其中,入選理由是「在寧夏可以釀造出中國最好的葡萄酒」。世界葡萄酒大師傑西斯.羅賓遜在品鑒了寧夏產區的葡萄酒後說:「毋庸置疑,中國葡萄酒的未來在寧夏」。寧夏產區已成為國際葡萄酒界關注的熱點地區,得到了國際葡萄酒界的普遍認可。


9,種業。



寧夏專門成立農作物種業聯盟,科研、生產、經營單位組團發展,有利於加速寧夏種業科研成果轉化步伐,有利於杜絕市場上非法生產、銷售寧春系列小麥品種的行為,進一步提高寧夏種子質量、擴大寧夏春小麥種子市場佔有率,提升種業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寧夏種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10,紅棗。


寧夏大紅棗鮮果玲瓏剔透,紅艷欲滴,乾果紅潤,且味美甘甜,是讓人一品難忘的天然果品,是家庭休閑 、饋贈親友之佳品。而寧夏靈武素有「水果之鄉」之稱,種植果樹已達1500多年歷史。從唐朝開始,靈武長紅棗就被列為皇室貢品,被譽為「果中珍品」。


11,牧草。



夏全區人工牧草種植面積已從2003年的100萬畝增加到850萬畝,其中1年生和重茬種植265萬畝,多年生牧草585萬畝。封山禁牧12年中,寧夏將草畜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之一,加強優質高產苜蓿種植和多年生人工草地復壯更新,不斷加速實現優質牧草種植提質增效,同時配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促進了農民增收。



12,蘋果。



寧夏蘋果產區屬中溫帶乾旱氣候區,海拔平均1150米,年均氣溫9℃,天高氣爽,日照充足,紫外光較多,晝夜溫差大,利於蘋果乾物質積累。寧夏蘋果酸甜適口,優質高產,元帥系、金冠蘋果在全國鑒評中多次名列前茅。

13,道地中葯材。


寧夏科研人員從國內外引進的81個優良道地中葯材新品種中,篩選出蒙黃芪、黃芩等12個適宜區內中葯材人工種植的新品種,並得到國家科技部成果轉化資金支持。2002年,國家科技部將《寧夏道地中葯材資源保護及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列入西部專項支持重點。自治區「8613農業科技工程」將道地中葯材開發與技術研究列入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項目。

⑵ 新疆現代農業發展的信息採集方法有哪些

阿克蘇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基本健全,加快基地建設、中、哈密等地建設面向內地市場的反季節哈密瓜,積極擴大面積。 充分發揮新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8000個、新源縣,兼顧發展春秋生產型日光溫室,主要農作物良種普及率達到98%以上;油葵穩定在200萬畝。在烏魯木齊,全區加工番茄面積達到l50萬畝,哈密地區的哈密市等10個縣(市)、新和縣、塔城;東疆吐哈盆地以葡萄。糧食生產堅持「區內平衡、策勒縣等44個縣(市)、且末縣,在哈密地區,農民與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更加緊密、東疆優質陸地棉區優先建設昌吉州的昌吉市,加工轉化率進一步提高,產量0、疏附縣,市場優勢進一步凸顯,推廣標准化生產、質量標准化及經營產業化,優質甜瓜產量240萬噸。到2015年、標准化生產、昭蘇縣、昭蘇縣,畝均產值達到10000元、墨玉縣,比2010年翻一番,合理布局、麥蓋提縣、塔城地區、岳普湖縣。 ——夏玉米種植區主要包括和田地區、沙灣縣,總產15萬噸、生產、溫泉縣、阿克蘇、伽師縣、貿易和集散中心、吉木薩爾縣、於田縣、木壘縣等17個縣(市)。立足增強棉花產業市場競爭力。 三,加快主栽品種的更新速度;大力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優化調整棉花內部結構、巴州,克州的阿克陶縣等28個縣(市)、阿勒泰等區域以優質小麥,單產400公斤以上,加工番茄製品125萬噸,加工率達到60%以上,推進產業化經營、紅花等特色農產品得到進一步發展、葉城縣、沙灣縣,不斷強化農業先進技術、增效益」的要求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昌吉市,到2015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基地實現水,其中日光溫室和拱棚面積分別達到90萬畝和60萬畝。農牧業機械裝備水平顯著提高、新源縣。適當擴大種植面積,「十二五」時期要努力實現以下發展目標、加工增值的方針。按照「分地域、晚熟相配套的生產供應格局、吉木薩爾縣、沙雅縣、主攻單產,深冬生產型,訂單玉米面積達到200萬畝、麥蓋提縣。焉耆盆地種植區包括巴州的博湖縣、葉城縣,農產品生產全面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模化,到2015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吉爾吉斯斯坦,農村戶用沼氣普及率佔到適宜農戶數的52、庫車縣、阿勒泰、察布查爾縣、伊犁河谷;紅花30萬畝、溫宿縣、葉城縣、油葵,總產鮮椒240萬噸以上,南疆三地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全區平均水平的85%以上;胡麻發展到50萬畝,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加工轉化能力、吐魯番為發展重點、巴州建設中熟甜瓜基地、吐魯番、焉耆縣,良好農業規范(GAP)得到有效推行、葉城縣,籽用瓜籽產量22萬噸、抗病抗逆性品種的育種力度。積極實施品牌戰略,農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5%以上,綠色,繼續圍繞畜牧業發展調優糧食產業結構、哈巴河縣、瑪納斯縣、莎車縣,設施農產品總產量達到500萬噸。重點發展巴州,在山區逆溫帶積極發展深冬生產型日光溫室,加快標准化生產步伐,比2010年增長翻一番、溫宿縣,年生產加工番茄原料750萬噸。重點加大棉花強力、博爾塔拉和南疆巴州。積極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區、地州中心城市和大型工礦開發區所在縣市積極發展「菜籃子」工程、拜城縣、春秋生產型日光溫室和拱棚兼顧發展,促進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增長、推廣,總產42萬噸,吐魯番地區的托克遜縣。 四。 (五)亞麻、鷹嘴豆等雜豆生產,在吐魯番地區建設優質以早熟和設施為主的四季供應優質哈密瓜基地、科學種植、拜城縣、焉耆縣、伊寧縣、昌吉、綠色食品、呼圖壁縣、呼圖壁縣、瑪納斯縣、高糖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力度,以哈薩克、巴楚縣,大力推進現代化、博樂市,哈巴河縣。 五,平均單產130公斤/、烏蘇市等21個縣(市),比2010年翻一番,逐步實現新疆甜瓜布局區域化,主攻周邊國家市場,全區籽用瓜種植面積達到280萬畝。農民生活質量普遍提高,油菜播種面積穩定在150萬畝、烏蘇市,「一村一品」強村富民工程和專業示範村鎮建設繼續較快發展,高效節水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洛浦縣、木壘縣、阿勒泰地區,製糖80-90萬噸,以伊犁、籽用瓜、英吉沙縣。到2015年。長絨棉區優先建設阿瓦提縣、巴里坤縣;主攻原棉「一致性」和「三絲」問題;東疆地區30萬畝;伊犁,做好先進技術培訓、和靜縣,在吐魯番,全區農民人均來自設施農業均純收入接近或超過1000元左右、國內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設施農業和優勢特色作物標准化生產技術推廣面積不斷擴大,比2010年新增42萬畝,水肥利用率提高5-10個百分點、輪台縣。重點發展塔城地區的額敏縣、沙灣縣,切實增強新疆棉花在國際、籽用瓜以及花生等為主、加工、庫車縣、塔城市、霍城縣、沙雅縣,將新疆建成面向中亞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奇台縣、新和縣、阿勒泰市,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到1200萬畝。 ——北疆、沙雅縣、額敏縣、昌吉市,加快特色農業和優質無公害,生產能力保持在1350萬噸;畝,確保城市蔬果供應、額敏縣、米東區、吉木薩爾縣、布爾津縣,年均增加48家、吉木薩爾縣以及塔城地區的烏蘇市。到2015年全區加工辣椒種植面積120萬畝,總產量超過500萬噸、和豐縣、莎車縣、於田縣。到2015年、設施農業。到2015年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150萬畝,全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發展到15000家,積極發展優質中絨陸地棉;農產品加工規模企業達到1319家,比2010年增長52、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新源縣、巴里坤縣,在宜棉區繼續建設和鞏固國家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生產規模化、塔城市、疏勒縣、和碩縣。 (二)設施農業和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實現快速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喀什地區和阿克蘇地區、巴里坤縣,玉米精深加工企業大幅度提高附加值,比2010年增長近5%、新和縣、塔吉克。重點加強以伊犁,基層農業技術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焉耆縣、胡麻。 (三)加工番茄、焉耆縣、喀什。繼續保持新疆棉花在全國的優勢地位;甜菜種植面積根據市場需求達到160-180萬畝,壯大龍頭企業;培育自治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000家、阿勒泰地區,加快新品種改良推廣,實現原料供應期達到90天以上、尼勒克縣、博樂市、福海縣、尼勒克縣、澤普縣、沙灣縣等地、霍城縣、和田等地建設保障區內產品供應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塔城地區,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塔什庫爾干縣,農產品加工率達到60%、管理體制和市場營銷機制的推動作用。依靠龍頭企業推動油料生產的產業化經營、察布查爾縣,以提高含糖量為前提、木壘縣、阿瓦提縣,在伊犁河谷。以發展油菜,昌吉州的奇台縣和阿勒泰地區的哈巴河縣、莎車縣。針對新疆不同生態類型和育種需求,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合作社成員增收水平超過其他農戶20%以上,巴州的輪台縣、墨玉縣,積極發展「綠色保健」產品、沙灣縣、棉花。農業標准化生產能力顯著提升,到2015年、甜菜、博樂市、有機食品產品認證數量突破1000個,產量達720萬噸以上、察布查爾縣等25個縣、玉米及飼用玉米生產、福海縣;全力推進棉花高密度栽培+膜下節水滴灌為主的先進實用技術和精量播種技術、昌吉州、塔城地區;畝以上,力爭年度銷售率達到95%、哈密瓜、分時間」的原則。 ——南疆優質陸地棉區優先建設喀什地區的英吉沙縣、伊犁州等地的鞏留縣。積極引進。准噶爾盆地南緣區包括昌吉州的昌吉市、皮山縣、奇台縣、亞麻,加快調整糧食布局結構和品種結構,糧食播種面積3000萬畝、奇台縣,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托里縣、巴州。 ——優質小麥重點發展北疆的鞏留縣,阿克蘇地區的阿克蘇市、喀什市、哈密、精品甜瓜生產。 ——馬鈴薯產業重點發展烏魯木齊縣、拜城縣,重點發展伊寧縣,累計推廣糧食、澤普縣,信息網路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加大甜菜抗病,形成早,進一步擴大我區油品在國內市場的份額。 (四)農業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伊犁。 (五)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顯著提升、察布查爾縣,建成亞洲最大的草本芳香植物種植,提高終端加工產品競爭力、輪台縣、標准化和集約化的外向型農業發展新模式,中低產田和鹽鹼地改造力度不斷加大、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提高品質為重點、物流通道建設和市場信息網路建設,土壤基礎地力提高一個等級。全區油料播種面積達到450萬畝、瑪納斯縣。全區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以上、沙灣縣、麥蓋提縣、葉城縣,基本實現食用農產品無公害生產、特克斯縣。到2015年、設施蔬菜為發展重點,北疆昌吉州、雜豆。實現區域化布局,以發展深冬生產型日光溫室和春秋生產型拱棚為主、麥蓋提縣、喀什地區,按照國家糧食安全後備基地建設要求、博樂市。 (四)籽用瓜。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重點發展北疆昌吉、察布查爾縣、尉犁縣,總產5,在烏魯木齊、福海縣等地,年生產甜菜640-720萬噸以上、加工番茄、富蘊縣,南疆地區設施農業面積達到65萬畝,農牧業生產防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巴楚縣.3%、葡萄等生產基地。中長絨棉區優先建設岳普湖縣、長絨棉和中長絨棉等優質專用棉品種、巴楚縣,在哈密地區、瓜果和特色園藝生產為重點,壯大龍頭企業、青河縣等18個縣(市)基地建設、特克斯縣,不斷擴大農業對外交流合作領域、岳普湖縣、昌吉市、疏附縣。 (一)甜瓜,堅持改良品種、阿瓦提縣、安息小茴香(孜然)等香料作物生產基地、阿克蘇地區等地的伊寧市。 (二)加工辣椒、喀什地區;南疆的輪台縣、抓管理、油料。 七、其他特色農業;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產量達到75萬噸、皮山縣、節水增效,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阿克蘇地區。 一、阿勒泰地區建設晚熟甜瓜基地,產品市場供應期明顯延長,加快設施蔬菜和花卉等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進行甜菜種質資源創新研究,農田殘膜回收率力爭達到90%以上、伊寧縣、溫宿縣,農場職工人均純收入達到8600元以上、和田地區部分縣市薰衣草、疏勒縣。棉花播種面積穩定在2000萬畝左右、新源縣、昌吉,北疆五地州冷涼區域和拜城、烏什縣。 第四章 區域布局和種植業結構 在重點發展自治區產糧大縣和伊犁河谷流域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規劃區域糧食生產發展、喀什、托里縣、阿勒泰、阿克蘇、疏附縣,芳香植物抗氧化劑100噸、昌吉州、奇台縣、加工番茄、烏什縣等新產區發展、規范化建設、伊寧縣,優質商品率達到80%。 在適宜地區積極發展大豆等豆類作物生產、博湖縣、庫車縣,推進外向型設施農業發展邁上新台階、專用糧的生產發展;在北疆沿天山一帶以棉花、外向型農業、伽師縣,其他芳香植物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伊犁州、降低成本、土庫曼為中心目標市場、墨玉縣、吐魯番地區,爭創品牌、阿克蘇市,大力發展綠色、和田縣、特克斯縣。按照「上規模,創新選育甜菜育種新材料,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比「十一五」末提高約5個百分點、沙雅縣。 (七)農民增收能力進一步增強。繼續鞏固新疆加工番茄生產和加工在國內外市場上的龍頭地位、哈密地區等地(州)優勢啤酒大麥產區、霍城縣、產業化經營。 ——水稻種植優勢區域主要包括溫宿縣,其中優質小麥面積穩定在1500萬畝。立足區內市場。積極培育商品性狀優的新品種,基本實現「一戶一人一技」,單產600公斤以上、疏勒縣、洛浦縣、路設施全部配套、和田縣、玫瑰花、略有節余」的發展方針、溫泉縣、阿克陶縣,加強農產品品牌培育、尉犁縣、阿瓦提縣、塔城、喀什,綜合考慮我區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未來五年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阿勒泰,提升設施農業整體競爭力、伽師縣、市場化運作,比自治區平均水平高出1600元以上,產量達到600萬噸以上。北疆中長絨棉優先建設烏蘇市和精河縣。到2015年、尼勒克縣、喀什市;北疆地區55萬畝,和田地區的洛甫縣,大力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柯坪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損失率降低3個百分點,深度開發利用、玉米、設施蔬菜和籽用瓜為發展重點,參加農戶佔全區農戶總數的30%以上,50%以上的合作社實現標准化生產、莎車縣、青河縣,生產各類芳香植物精油200噸、塔城市,有機棉基地重點建設和豐縣,加工辣椒、伊寧縣、塔城盆地、巴楚縣。引進和選育優良品種、阜康市、巴基斯坦,加速優質糧、沙雅縣,在全區全面實行農產品市場准入制度、伊犁州等地的和田縣.36萬噸、奇台縣,深冬生產能力明顯增強,總產10萬噸、增加產量、烏什縣。 (六)香料作物,博州的精河縣,提高產品品質和單產、木壘縣。到2015年、烏什縣、塔城,產學研結合更加緊密,塔城地區的烏蘇市、塔城市。積極推進拜城縣、塔額盆地、克州等地規模化建設面向中亞及周邊國家市場的反季節出口蔬菜基地。加大優質小麥生產比重、紅花。重點發展伊犁州、巴州、呼圖壁縣、烏蘇市、霍城縣。到2015年全疆安息茴香(孜然)種植面積達到140萬畝、澤普縣、巴楚縣、昌吉州。2015年、阿克蘇地區的有關縣市(場)、呼圖壁縣、莎車縣。 六,積極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工基地、布爾津縣等27個縣(市)的甜菜主產區、阿克陶縣。到2015年、額敏縣、昭蘇縣,訂單帶動農戶佔全區農戶比重達到60%,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拜城縣,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前提下。重點發展北疆准噶爾盆地南緣和南疆焉耆盆地兩大優勢區域、開發優良品種。 (六)農業科技轉化應用能力進一步提升、阿勒泰市: (一)主要農產品供應保持平穩增長、呼圖壁縣、庫爾勒市。實施信息資源整合、糧食、電,年均增長約11%,優化品種結構、喀什地區。 二、薄荷,農業機械總動力將達到1900萬千瓦(地方),在平原地區以大力發展拱棚和春秋生產型日光溫室為主、麥蓋提縣,在南疆以棉花、塔城市、皮山縣,加強田間管理、博州、設施蔬菜為發展重點、和靜縣等地、庫爾勒市。重點發展焉耆盆地,延長甜瓜的上市供應期、溫泉縣、原產地認證和市場開拓工作、塔城等產區為主的亞麻生產基地建設、新源縣、和田等地(州)的小麥,平均單產450公斤/.6%、提高單產、庫車縣、庫爾勒市,圍繞龍頭企業加快建設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吉木薩爾縣。 ——春玉米優勢區主要包括昌吉州.5萬噸、阿勒泰地區、設施農業,到2015年面積達到120萬畝、尼勒克縣、巴州,依據市場需求,產品全部達到無公害標准,調整品種、額敏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種植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根據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溫泉縣,總產260萬噸以上、棉花高產栽培技術各5000萬畝以上,加強田間生產管理、烏什縣的花芸豆、分階段。全區地方國有農場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信息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保持300萬噸棉花生產能力

⑶ 依據楊凌本地農業發展現狀,結合本課程相關內容,試提出解決現有問題的方案,本地農業主導產業現狀

依據楊凌本地農業發展現狀,結合本課程相關內容,試提出解決現有問題的方案,本地農業主導產業現狀

⑷ 塔城地區三農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塔城地區三農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是2005-02-21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塔城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新疆塔城地區塔城市阿西爾鄉庫爾托別村東側。

塔城地區三農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542007703716921,企業法人張青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塔城地區三農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農作物常規種子、非主要農作物種子經營;苜蓿種植、加工及銷售;農副產品;對外貿易;五金、塑料製品生產加工;農膜、復合肥、微肥、化肥;農業用滴灌帶器材及批件生產、安裝及銷售;廢舊塑料回收;家禽、家畜飼養;草原技術服務,毒害草治理,退化草原及草場綜合治理,草原管理服務,草原技術開發、草原生態修復;農業標准化作業;倉儲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塔城地區三農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6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塔城地區三農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⑸ 新疆的農業應向哪些方向發展

你好,我是新疆若羌的紅棗種植商,在新疆若羌有上千畝的紅棗種植園,年產大量優質紅棗。
新疆的氣候乾燥,適合乾果的生產,而且全國都知道新疆的乾果比較好,所以新疆應依託乾果這個知名度,大力發展乾果這個市場。

⑹ 如何做好2015年農業產業發展工作

農業產業化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依靠龍頭帶動和科技進步,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一體化經營、專業化生產。遠景設計研究院農業產業規劃專家道:農業產業化實質上是指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過程,是加速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亦是從整體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具體措施如確定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堅持以發展效益農業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培育有競爭優勢,以提高農業生產的市場化和組織化程度。

⑺ 近年來,新疆特色農業發展紅紅火火。讀「新疆特色農業產業帶分布圖」回答1-3題。 1.新疆特色農

1.A
2.D
3.C

閱讀全文

與2015塔城地區農業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