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竹業發展前景與產業布局
1.竹業產業優勢和影響竹業生產和發展的因素
浙江省是竹業生產大省,竹子也是浙江重要的優勢農產品之一,現有竹林面積80萬hm2,年產竹筍70萬t,竹筍產量居全國第一。近年來,浙江竹業開發了竹炭、竹纖維等新產品。竹炭在環保、保健、醫葯、高新技術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燒制竹炭過程中所獲得竹醋液,在保健、飲料、除臭,以及生產高效低毒農葯方面也有很好的前景。竹纖維無毒、無害、無污染,而且質地柔軟細膩,具有纖維長、空心、抑菌、抗皺、易洗、防霉,吸水性、可紡性、可染性好,以及抗紫外線輻射等特點,將成為一種新穎、綠色的環保型紡織原料。竹纖維的開發成功,不僅使毛竹的枝、條、桿都得到利用,還可獲得竹木糖、竹蜜、多糖、鹼木素、竹粉等產品,可進一步開發利用。
但在竹業生產中,還存在一些影響竹業生產和發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竹林經營水平不平衡,品種較為單一,產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全省相當大部分仍是低產低效林,技術水平不高,所提供的竹材僅能滿足省內加工能力的1/2,大規格的竹材更是不足。
2)經營不科學,制約著竹園的持續經營。化肥農葯等農業投入品不適當的施用導致竹園富營養化、酸性化、農葯殘留和土壤理化性狀惡化,使竹林衰退、產量下降。
3)市場競爭不規范,生產組織化程度較低,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銷售規模都不大,造成「產、加」銜接不暢,流通不順,營銷成本增大。
4)竹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大多為粗加工產品,附加值低,資源消耗大。竹筍加工產品品牌意識不強,產品檔次低,市場競爭力不高。竹筍品質安全的監測檢驗體系尚未健全,產品質量安全缺乏有效監測。
2.竹業發展前景和發展方向
竹林資源有其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於一體的優勢。隨著人們返璞歸真理念的日益強烈和國人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強,天然製品備受青睞,竹製傢具的前景不可限量。竹筍產品高纖維、低蛋白、無脂肪,含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味道鮮美,風味獨特,有保健、減肥、美容等功效,在國內外被譽為「第一綠色保健食品」,出口不受配額限制,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竹子將得到進一步的深度開發,竹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浙江竹業產業的發展方向,一是要大力發展竹林基地建設,提高竹產品數量、質量,滿足加工需要;二是要狠抓技術改造,提升產品檔次,拓展產品市場空間,開發食用新產品如竹葉黃酮、竹啤、竹汁飲料等,提高竹產品增值率;三是要發展竹材加工,扶持龍頭企業,改進和提高加工、包裝技術水平,增加出口創匯;四是實施無公害標准化生產,發展保鮮加工技術,擴大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地的市場佔有率,並通過上海進一步開拓對外貿易渠道;五是積極發展生態旅遊,促進竹第三產業發展,提高竹業整體經濟效益。
3.竹業產業布局建議
為了將區域竹資源優勢轉化為區域竹產業經濟優勢,提升竹產業市場競爭力,根據各地竹產業發展的傳統和基礎,結合環杭州灣、溫台沿海、金衢麗三大產業帶規劃精神,全省竹產業的發展可相應建設三大產業帶。
1)環杭州灣竹產業帶:包括天目山區安吉、長興、德清、臨安、餘杭等縣(市)和四明山區的餘姚、慈溪、鄞縣、象山、寧海、紹興、嵊州、諸暨等縣(市)。鞏固和提高竹筍竹材在全國生產、加工、貿易中的領先地位,同時加強竹保健食品(鮮竹瀝、竹汁飲料、竹汁酒、竹葉黃酮等)新產品的開發,穩定和拓展觀賞竹市場,充分利用大竹海的環境和品牌著力開展竹林生態旅遊,打造世界級的竹產業發展中心。
2)金衢麗竹產業帶:包括仙霞嶺山區的衢江、江山、龍游和洞宮山區的麗水、遂昌、龍泉、慶元等縣(市)。進一步加大竹筍竹材生產、加工、貿易的規模,適當發展竹漿造紙,適度發展竹林生態旅遊,鞏固和提升竹炭、竹醋液、竹纖維等特色新產品的先發優勢,加快產業要素的集聚,建立多元經濟結構、適度規模和深度加工的竹產業體系。
3)溫台沿海竹產業帶:主要包括雁盪山區的平陽、瑞安、蒼南等縣(市)。充分發揮叢生竹的資源優勢,發展馬蹄筍、竹漿造紙等,加強竹纖維等特色新產品的開發,逐步提高科技對綠竹產業的貢獻率;爭取在馬蹄筍的保鮮儲運、叢生竹次生化合物提取等方面取得突破。
❷ 生態效益 竹林墾覆
近年來,安徽寧國市不斷加快竹業經濟發展步伐,努力提升竹產業經營水平,不僅先後榮獲「中國元竹之鄉」和「中國竹子之鄉」的美譽,全市竹業年產值也迅猛提升,達到4.8億元,農民人均竹業收入千餘元。竹業主產區農民人均年竹產業收入已超過3500元,占竹農年收入的70%以上。筍用竹產業最高年人均收入5790元。
近年來,該市堅持以工業的理念發展林業,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竹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新造竹林100畝以上每畝獎勵100元,低改竹林每畝獎勵50元,調動了農民種竹的積極性。竹林基地規模每年以3萬畝的速度遞增,每年投入竹業發展資金3000萬元。通過實施「竹業致富」工程和山區綜合開發、退耕還林等林業工程建設,全市已形成以毛竹、元竹、筍用竹為主的特色竹林基地,發展萬畝以上毛竹林鄉鎮10個。霞西鎮毛竹面積35000畝,年採伐量70萬根,是全市毛竹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鄉鎮,該鎮的芳茂村實行低產林改造、墾覆技術,發展優質高效竹林400畝,1畝年收入900元,獲得省級「科技興村示範村」的稱號。據統計,全市竹林面積達68.8萬畝,其中元竹21萬畝,毛竹35萬畝、800萬根,鮮筍4萬噸。
近年來,該市立足市情,創新機制,推進竹業富民,先後制定了《關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加快發展毛竹產業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竹林豐產增效示範工程的意見》等政策,構建了以資源培育為基礎,精深加工為紐帶,科技創新為動力的竹業發展新格局。目前,該市竹材加工企業發展到68家,竹筍加工企業14家,年產值超百萬元,占林業企業總數的59%,開發出竹建材、竹化工、竹工藝、竹文化、竹生產生活用品、食用筍六大系列180餘種產品,竹產品加工率達70%以上,綜合利率達80%以上。形成了以重點骨幹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主體、個體加工為補充的寶塔式結構。
與此同時,該市先後成立了竹筍協會、竹產業協會,大力扶持健寧公司、青峰竹業、莫干山竹膠板廠、千秋食品、花果食品等龍頭企業,其中健寧公司成功地在加拿大多倫多建立「健寧國際物流中心」,有力促進寧國竹木農產品走向世界。公司生產的竹膠板,木製戶外休閑傢具,竹木庭院飾品及竹製清掃用品等四大系列千餘種品種產品出口16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創匯650萬美元;皖東南最大的竹產品交易市場——汪溪木竹市場匯集了100多家加工企業,形成了以加工為龍頭,以市場為紐帶的企業群,年成交額2000多萬元;鄉味源公司累計投入2000餘萬元,建成國內一流的加工生產線,成立的東部早筍合作社在全省首開先河,此舉不僅提升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業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而且疏通了農產品的流通渠道,形成了區域主導產業和品牌效應,帶動1580戶筍農致富。
❸ 請問如何聯系浙江安吉竹產業協會
你直接到當地的114查詢這個協會的電話,有了電話號碼就能與他們聯系了.
浙江安吉縣竹產業協會4月3日成立
2005-4-7 9:20:37 來源:中國木材市場網
4月3日,由安吉縣62家竹製品龍頭和規模企業自願加盟的竹產業協會成立。俗話說,船大能抵禦風和浪。隨著該產業協會的成立,標志著安吉的傳統產業向更加科學的發展方向又邁出了一大步。
安吉縣現有竹林面積100萬畝,毛竹立竹量1.4億支,年產商品竹2000萬支,豐富的竹林資源養育著全縣三分之一的人口。至去年底,該縣已有竹產業企業926家,規模以上企業70家,銷售收入25.8億元,外貿出口交貨值7.68億元,佔全縣外貿出口貨值的35.7%。目前全縣竹產業已發展成為傳統的竹工藝及裝飾用品、竹筍食品、竹高新技術產品、竹工機械等系列,近年來還興起了一些如竹博園、中國大竹海等旅遊項目。安吉縣的竹產業在全國同行中也已發展成為產量最大、銷售面最廣,國內市場遍布所有地級以上的城市,其中銷售量占國內市場份額的30%以上;並有大量產品長期出口日本、韓國、美國、西歐等國家和地區。
然而,由於少數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市場出現了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無序競爭現象。去年,某龍頭企業還因為知識產權意識的淡薄,被其它地區企業以產品侵權告上了法庭。因此,建立產業協會反映了眾多竹製品企業家的心聲。
竹海「駛」出航母編隊,共同抵禦市場的風浪。成立後的安吉縣竹產業協會將充分發揮橋梁和參謀作用,全方位加強交流合作,大力拓展市場,協調會員關系,規范行業管理和自律,促進全縣竹產業健康有序、持續高效加速發展。眼下,該協會已著手建立安吉竹產業技術中心、信息中心、培訓中心、展示中心和檢測中心,以嘗試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聯合多方力量,全力打造竹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台。(編輯:夏)
浙江安吉縣竹木機械行業協會成立
2007-6-21 9:50:40 《中國地板報》
【 瀏覽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
■本刊駐浙江記者 李行軍
5月28日,浙江安吉縣竹木機械行業協會在安吉百匯大酒店隆重成立。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陸為民,縣政協副主席蘭林富參加成立大會,會議由安吉孝豐鎮黨委書記楊忠義主持,中國竹產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程美瑾、中國林機協會秘書長馬啟升、國家林業局竹子研發中心王樹東主任、浙江省林科院院長汪奎宏、浙江省竹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翁甫金等領導到場祝賀並講話。
成立大會表決通過了《安吉縣竹木機械行業協會章程》、《安吉縣竹木機械行業協會第一次會員大會選舉辦法》,並選舉產生了縣竹木機械行業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會長、副會長,宣布了第一屆名譽會長、副會長、顧問單位名單並頒發聘書。
安吉縣響鈴竹木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項林當選會長,安吉吉泰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占明,安吉德邁機械馬明海總經理,安吉天工機械傅林華總經理,安吉金通機械總經理翁勤當選副會長。
據悉,安吉竹木機械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安吉孝豐鎮從事竹木機械製造的企業已有40餘家,去年實現銷售產值近3億元,從業人員1000多人,涉及竹工、木工兩大行業8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竹木機械市場銷售份額約佔全國的20%,其中竹工機械市場佔有率90%以上。安吉近十年來竹產業迅速發展壯大,正因為有安吉特別是孝豐鎮竹木機械的誕生和發展,像安吉響鈴、吉泰、德邁、天工等一批企業近十年來對竹工機械的引進和研發,結合本地竹材的特性,生產出一系列優質價廉的設備,為我國竹產業的發展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安吉竹木機械行業協會的成立,有利於促進整個行業更加規范有序,更加團結協作,更加註重科技創新,以實現向中國竹木機械先進製造基地的目標邁進。
❹ 上海竹博會開展的時間表
2020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竹產業博覽會
2020 4rd China Shanghai International Bamboo Instry Exhibition
同期舉辦:2020第四屆中國(上海)竹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10-12日
展覽地點:上海光大會展中心(上海市漕寶路88號)
展會介紹
全面提供竹產業整體解決方案」, 10月10日-12日, 2020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竹產業博覽會(CBIE2020),由中國林學會、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竹工藝專委會、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竹木企業發展分會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竹木重組材及製品分會、中國林學會竹藤資源利用分會、浙江省竹產業協會 、寰域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上海市漕寶路88號)舉辦,提倡「創新安全、美麗生態」的理念,以「千年匠心,聚竹同行」為主題,順應綠色、生態、健康、舒適的竹產業發展趨勢,推動竹產業創新研發、深挖竹產業潛力價值,從來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匯集了眾多優質供應商,打通竹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為核心架構的行業頂級盛會,同期舉辦竹產業高端論壇與專題研討,注重與國內外竹產業的精準供需配對與有效合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的綠色發展規劃,凝聚政策合力,提高發展效率。
❺ 中國竹產業年產值是否已達2000億元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吳志民6月19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竹子種類和竹林面積佔全球總量的1/4,產品包括1萬多種,就業人數達800多萬人,年產值達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2018年世界竹藤大會由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國際竹藤組織聯合主辦,大會以「竹藤南南合作助推可持續綠色發展」為主題,旨在促進全球竹藤產業可持續發展,搭建竹藤技術創新、產業合作、政策對話、知識分享的國際平台。大會將圍繞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南南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氣候變化、科技創新及綠色經濟發展等分主題開展70餘場公共交流與學術研討活動。
提供就業,創造產值,竹產業還有大發展。
❻ 竹林適生性評價與區劃
根據上述評價指標,按照主導因素原則,結合浙江省竹林自然地域分異規律和生產實際進行綜合歸納,可將全省毛竹林適生性劃分為適宜區、次適宜區和不適宜區(表4-18),其中,適宜區18 814.28km2,佔全省竹林面積的18.47%,次適宜區55 330.96km2,佔54.32%(圖4-10)。
為了進一步發揮區域筍竹資源特色,將區域筍竹資源優勢轉化為區域竹產業經濟優勢,提升竹產業市場競爭力,根據各地竹產業發展的傳統和基礎,結合環杭州灣、溫台沿海、金衢麗三大產業帶規劃,全省竹產業的發展可相應建設三大產業帶:
1)環杭州灣竹產業帶:包括環杭州灣的天目山區的安吉、長興、德清、臨安、餘杭等縣(市)和四明山區的餘姚、慈溪、鄞州、象山、寧海、紹興、嵊州、諸暨等縣(市、區)。鞏固和提高在全國竹筍竹材生產、加工、貿易中的領先地位,同時加強竹保健食品(鮮竹瀝、竹汁飲料、竹汁酒、竹葉黃酮等)新產品的開發,穩定和拓展觀賞竹市場,充分利用大竹海的環境和品牌著力開展竹林生態旅遊,打造世界級的竹產業發展中心。
2)金衢麗竹產業帶:包括仙霞嶺山區的衢江、江山、龍游和洞宮山區的麗水、遂昌、龍泉、慶元等縣(市)。進一步加大竹筍竹材生產、加工、貿易的規模,適當發展竹漿造紙,適度發展竹林生態旅遊,鞏固和提升竹炭、竹醋液、竹纖維等特色新產品的先發優勢,加快產業要素的集聚,建立多元經濟結構、適度規模和深度加工的竹產業體系。
表4-18 浙江省竹子適生性評價指標體系
圖4-10 浙江省毛竹適生性綜合區劃示意圖
3)溫台沿海竹產業帶:主要包括雁盪山區的平陽、瑞安、蒼南等縣(市)。充分發揮叢生竹的資源優勢,發展馬蹄筍、竹漿造紙等,加強竹纖維等特色新產品的開發,逐步提高科技對綠竹產業的貢獻率,爭取在馬蹄筍的保鮮儲運、叢生竹次生化合物提取等方面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