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哈薩克的經濟條件在亞洲排第幾啊
哈薩克經濟在中亞各國居第一位,亞洲第18大經濟體,該國經濟以石油、采礦、煤炭和農牧業為主,加工工業、機器製造業和輕工業相對落後。大部分日用消費品依靠進口。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煤、鐵、銅、鉛、鋅產量豐富。1984年產煤12,570萬噸,商品鐵礦石2,400萬噸。鎢儲量佔世界第一位,鉻和磷礦石占第二位。銅、鉛、鋅、鉬和磷的儲量占亞洲第一位。此外,鐵、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較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00億噸,煤儲量為39. 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700萬億立方米。森林和營造林2170萬公頃。地表水資源530億立方米。湖泊和水庫7600多個。耕地大部種植以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還產棉花、甜菜、煙草等。畜牧業亦盛。收場占農業用地80%。羊只總頭數和羊毛產量在經濟中均占重要地位。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管道運輸和航空運輸也較重要。主要城市有阿拉木圖、卡拉干達、奇姆肯特、巴甫洛達爾等。
哈薩克是世界產棉大國,棉花種植區域遍布全國各州,但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西部沙漠多,自然條件差,可耕地面積小。目前哈薩克可耕地約450萬公頃,而其中棉花種植面積就約佔三分之一,達150萬公頃,年產籽棉400萬噸。棉花產量佔世界第四位,出口占第二位,棉花是哈國主要出口創匯產品之一,約占出口收匯的34%。
哈薩克紡織工業基礎薄弱,發展緩慢,本國加工能力僅占其棉產量的15%左右。哈薩克獨立後一直堅持減少原料性產品出口、擴大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增加就業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而輕紡業是哈發展的重點領域。
經濟發展特點
1、私有化進程快。現私有經濟已佔國家經濟總量的80%以上;
2、對外來經濟依賴性很強。自建國收到的外來投資按人均在獨聯體國家占第一位。
3、對外來商品依存度很高。特別是高科技產品、生活日用品、輕工產品基本被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土耳其的商品所替代。市場需求旺盛,物資集散輻射面廣。
『貳』 哈薩克的現在經濟情況怎麼樣啊
根據哈國家統計署提供的材料顯示:2003年全年,哈薩克宏觀經濟發展呈現出持續發展、後勁較強的態勢。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1%(目前尚未公布具體數字),在獨聯體國家中排在前列。全年工業總產值27944億堅戈(2002年12月底,哈央行的匯率為1美元兌換143.93堅戈),同比增長8.8%;農業總產值6067億堅戈,同比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12593億堅戈,同比增長10.6%;商業貿易額9284.47億堅戈,同比增長10%;全年貨物運輸流轉量16.811億噸,同比增長9.8%;旅客周轉量完成935.919億人公里,同比增長1%;通訊服務業1-11月的收入1316.78億堅戈,同比增長25.4%;2003年前11個月對外貿易額189.943億美元(不含無序貿易),同比增長29%;2003年12月消費品價格同比增長6.8%;國家外匯儲備49.59億美元,加上國家基金(指石油基金)36.06億美元,合計共達85.65億美元;截止到2003年9月底,哈共有外債214.38億美元,累計吸引外資245.14億美元;前11個月居民平均名義貨幣收入103986堅戈,同比增長14.7%;職工月均名義工資23721堅戈,同比增長13.4%;2003年全年有勞動力資源760萬人,就業人口690 萬人,失業人口約70萬人,失業率為9.1%。
『叄』 哈薩克的經濟水平如何,現代化程度如何,領土面積居世界第幾位
領土面積排名第來9,最源大的內陸國
哈薩克新聞網站報道,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近日召開的國家發展總結會議上指出,哈薩克的未來在於創新發展,而人才是創新發展的基礎。
獨立以來,哈薩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全球20個最具投資吸引力國家之一,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10個發展中國家之一,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未來的石油開采大國,獨聯體國家中第一個獲得市場經濟國地位的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幾乎提高了9倍,2007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6000美元,而在上世紀90年代時還只是600美元;平均每三個家庭就有一輛汽車,
http://www.tianshannet.com/news/content/2006-12/28/content_1553459.htm
『肆』 哈薩克最新的人均GDP以及經濟概況
哈薩克
08年GDP為1356.01億美元
根據初步的統計數據,哈2009年的經濟增長率在0.5-1%之間,高於政府原來預訂的0.1%目標值。通貨膨脹率為6.3%,失業率為6.3-6.5%。馬西莫夫稱,最終的GDP數值本身已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顯現出來的經濟運行方向。也就是說,哈薩克經濟2009年已經到達谷底,現在正在進入上升通道。
『伍』 哈薩克建國不足30年,為什麼發展水平卻逼近發達國家
2017年哈薩克的經濟總量為億美元,人均GDP約為8838美元,尚且不到一萬美元。
按照國際上的慣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至少要達到2萬美元,按照這個標准來看,哈薩克距離成為發達國家還很遠,甚至算不上一個「准發達國家」。
哈薩克國土遼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儲備極為豐富,而更重要的是,哈薩克自獨立之後政壇十分穩定,哈薩克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施政極為穩健。
在1991年獨立之初,哈薩克同樣經歷了社會動盪,經濟停滯的過程。當時有200萬人選擇離開這個國家,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曾預言這個國家會因為種族問題而分崩離析。
但是納扎爾巴耶夫帶領著這個國家挺過了難關。他在保持與俄羅斯的傳統友誼之時,也積極的發展同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和歐盟的關系。在他的之政之下,哈薩克的社會和對外關系非常穩定,這為經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2001年-2016年期間,哈薩克的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6.8%,哈薩克的貧困率也從2006年的55%降低到了2015年的20%,而中產階級的比列則從10%上升到了25%。這些都是非常令人矚目的成績。
『陸』 請問哈薩克目前的經濟狀況
根據哈薩克國家統計署2010年2月16日公布的數據,2009年哈薩克國內生產總值比年實際增長1.2%。
分季度來看,一季度下降2.2%,二季度下降2.6%,上半年下降2.4%(初值下降2.3%);三季度增長0.3%(初值為下降2.0%),前三季度下降1.5%(初值下降2.2%);四季度增長9.3%。
初步統計,全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為158877.822億堅戈,同比名義下降1.0%;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實際增長1.2%,比前三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
GDP結構中,商品生產佔43.8%,其中第一產業佔6.3%,第二產業佔37.5%,服務佔54.8%。
在第二產業中,采礦業佔GDP的比重為16.5%,製造業佔11.0%,電力、燃氣及水供應業佔1.9%,建築業佔8.1%。
按照哈薩克央行發布的堅戈兌美元年平均匯率147.50計算,2009年哈薩克國內生產總值為1077.14億美元,比2008年的1334.41億美元下降19.3%。
按照統計署公布的人口統計,哈薩克2009年12月31日時的人口總數為1599.95萬人,按此計算,2009年哈薩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732美元。
全年哈薩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3%,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2.0%,農產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1%,建築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8%,商品批發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4%。
全年對外貿易總額716.04億美元,同比下降34.4%。
其中,出口431.96億美元,同比下降39.3%;進口284.09億美元,同比下降25%;全年順差147.87億美元。
『柒』 哈薩克經濟在世界排第幾
美國抄雜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World Report)》近日發布2019年世界強國排名。
根據最新排名,TOP8國家排名基本沒有發生變化。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仍保持前3位,依次為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以色列。韓國的排名上升1位,位居第9位,而沙特拉伯下滑至第10位。
哈薩克的排名由之前的第43位提升至第36位。而烏克蘭位居第28位、白俄羅斯第34位、亞塞拜然第45位。
世界強國排名是與全球營銷傳播公司VMLY&R旗下的BAV Group以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聯合推出的,旨在衡量全球對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看法。
研究人員對榜單73個國家的65項具體屬性進行了對比,然後對來自世界各地的2萬多人進行了調查。
『捌』 哈薩克的經濟怎麼樣
人均收入在5000元人民幣每月,是中國的2倍,主要出口石油和自然資源。是中亞經濟最好的國家,是獨聯體國家第三好的國家。
『玖』 為什麼哈薩克經濟發展較快
哈薩克經濟以石油天然氣、采礦、煤炭和農牧業為主,加工工業和輕工業相對落後。大部分日用消費品依靠進口。哈薩克獨立後實施經濟改革,分階段推行市場經濟和私有化。近年來,政府採取了加強宏觀調控、積極引進外資、在重點發展油氣領域和采礦業的同時,實施進口替代政策,扶植民族工業,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實行自由浮動匯率等一系列措施。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37472億堅戈。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252677堅戈。自然資源豐富,目前哈全國已探明總的石油儲量為100億噸,煤儲量為39.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8萬億立方米,錳4億噸。
截至2002年12月、哈薩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210億美元,主要投資國包括:美國49.2億美元,英國17.8億美元,韓國15.6億美元,義大利6億美元,中國大陸5.6億美元,土耳其5.1億美元、日本3.36億美元。
現時哈薩克是世界上第六大糧食出口國,和第一大麵粉出口國。
所以,它本身的自然資源就比較好(國土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1600萬),制度又比較靈活,以前要承受蘇聯大糧倉的作用,要負擔那麼多人的糧食問題,現在則在貿易的基礎上輸出有足夠的利潤。
這就好像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加在一起,而人口只有十分之一一樣,這要不受蘇聯老大哥剝削,想不富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