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最新命題

文化產業最新命題

發布時間:2021-02-23 11:07:45

❶ 用文化產業理論分析中國當代流行文化

一、從「啟蒙功能」到「市場功能」:中國美學的角色轉換
眾所周知,美學作為來自歐洲的哲學分支學科,在東亞諸國的出場必然經歷「西學東漸」的過程。這便形成了一個歷史過程,亦即從美學「在中國」到「中國的」美學。
追本溯源,對於中國而言,美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學東漸的產物,又是中西文化會沖與融合的成果。它最初是依據西方的學科分化和學術規范構建而成,而又必然具有本土的特質。然而,這種中西互動卻造成這樣的悖論:中國審美主義雖以康德意義上的「審美非功利」為基本理論預設,但又都強調審美之「無用之用」的實用性功能。這種功能具體表現在,美學在中國總是與(外在的)「理想社會」和(內在的)「理想生命境界」相互關聯起來。[1]
這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國美學的主潮,也就是所謂的「中國審美主義」思潮。從「審美形而上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美學的主流是一種「泛感性論」的生命哲學,它具有三重意蘊:其一,將「生命」與「審美」貫通;其二,賦予藝術以「宗教式」的救贖功能(以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說為代表);其三,以「泛審美」的目光觀照世界。歸根結蒂,「生命的藝術化」是中國審美主義的核心,它要藉審美之途來安頓此岸的生存,現代中國美學家朱光潛的「人生的藝術化」與宗白華的「藝術的人生觀」,就是其典型化的形上境界。
因而,在20世紀的20、30年代與80、90年代,中國的審美主義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並成為社會變革和思想啟蒙的急先鋒。特別是在80年代,出現了全社會皆學美學的「美學熱」,這是一場以抽象理性形式所表達的「感性解放」,當代思想家和美學家李澤厚的「實踐美學」和具有人類學意味的哲學思想在其中占據了主導。這便是美學在中國的「前導性」的問題,它猶如幽靈在漢語思想界內游盪和隱現。實質上,「審美人生」與「理想社會」猶如一張紙的兩面,前者往往為後者提供著內在依託和主體根基,後者則是前者的外在實現和客觀顯現。而華夏古典文化重個體生命的安頓和體貼,則為「生命藝術化」的思想奠定了傳統基源。由此來看,從20世紀初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人生解脫美學」與梁啟超「社會關懷美學」的二元並置,直到世界末關注生命的美學思潮與審美文化研究的共時性的出現,都是在從內、外不同的角度論述著相同的主題。
然而,中國美學所承擔的「啟蒙功能」,卻在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建立之後得到了轉切。這是由於,市場經濟使得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計劃經濟時代,社會秩序的獲得便主要依賴於政治活動的強力整合作用,經濟活動對此則很少貢獻。於是,政治活動便不可避免地在社會生活中占據了中心地位,並使得經濟與文化活動服從於自身,從而使得三大活動領域以政治為中心統合為一個整體,即諸「領域合一」。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使經濟活動本身就直接構成了一種保證社會秩序的整合力量。由此導出的結果是,各個領域間將不再存在一種直接的從屬關系,而是相互拉開了距離,相對地分離了。此可稱為「領域分離」。從「領域合一」到「領域分離」,這是從非市場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時「社會結構」所發生的最為根本性的轉型,它深刻地影響著文化運作方式、文化結構及文化內容的轉變。
歷史地看,20世紀中葉後的中國,隨著社會結構的逐漸分離,中國文化的總體發展格局也經歷了三大階段。就歷史發展的順序來看,最先是意識形態的一度空間,時間是20世紀80年代之前;隨著社會轉型的開始,精英文化開始游離出來,形成意識形態與精英文化的「文化二元分立」局面,這是80年代的基本情況;最後則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興起而來的「大眾文化」漫卷之勢,並由之而構成與「意識形態」、「精英文化」並存的另一極。至此,「文化三分天下」的格局便已出露端倪,從90年代開始這種局面基本形成。可見,中國文化的格局變化是一個由「整體統合」到「逐漸裂變」的歷史過程,我們稱之為「復調文化時代」的來臨。
在當代中國歷史的變遷當中,中國美學自覺地介入到社會轉型和文化分化的進程當中。在「文化二元分立」階段,美學自覺起到了「思想啟蒙」的功能。這意味著,美學在精英文化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並與之形成二元格局的歷史進程當中,起到了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者說充當了一種「分離者」的角色。這充分表現在20世紀80年代「美學熱」的凸顯、「主體性」思想的彰顯和「文化熱」的浪潮當中。
然而,到了文化「三分天下」的階段,美學便自然被賦予了「市場的角色」。在中國,美學研究者們對「大眾文化」和「審美文化」的理論研究的提倡,恰恰是同大眾文化的繁榮共步發展的。當大眾文化真正繁榮之後,知識分子又發現了文化背後的經濟要素,於是「文化產業」的理論與實踐便成為了當代的社會熱點。可以說,在中國,「大眾文化」的興起成為了「文化產業」的前奏,從事文化產業研究的學者也大都具有美學的學術背景。當然,這里必須區分出兩種意義的美學,一種是狹義上的「作為學科」的美學,另一種則是廣義的美學,介入現實和文化的美學,大眾文化和文化產業研究更多屬於後者。無論怎樣,文化的經濟化、商業化和市場化,已在當代中國成為了既定的事實,盡管知識分子對此所持的立場各異。
二、當代焦點:「日常生活審美化」及文化產業位置
「日常生活審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是當代歐美文化研究中的熱點專題,這一觀念主要來源於社會學界,以當代英國社會學家邁克•費德斯通(Mike Featherstone)的思想為代表,常常被視為「後現代文化」中「文化邊界崩潰」的特定內容。 在中國,這種觀念已經被大量地用於描述當代中國文化的某種現狀,並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當然,與歐美主流社會進入後現代階段不同,中國社會仍處於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多元共生和並置的格局裡面。
簡單說來,所謂「日常生活審美化」, 就是直接將「審美的態度」引進現實生活,大眾的日常生活被越來越多的「藝術的品質」所充滿,亦即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謂的「把審美特性授予原本平庸甚至『粗俗』的客觀事物」,或者「將『純粹的』審美原則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物」。
當審美消費可以實現在任何時空中,任何東西都可能成為審美消費物的時候,就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極端狀態。從時裝、首飾的「身體包裝」到工業設計、工藝品和裝飾品的「外在成品」,從室內裝璜、城市建築、都市規劃的「空間結構」到包裝、陳列和編輯圖像的「視覺表象」,都體現出一種對日常生活的審美關懷。同時,不僅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及其周遭環境都得到了根本改觀,而且,就連人自身,只能屬於每個自己的「身體」,也難逃大眾化審美設計的捕捉。在當代社會裡面,從美發、美容、美甲再到美體,皆為直接面對身體的審美改造。這樣,「消費文化中對身體的維護保養和外表的重視提出了兩個基本范疇:內在的身體與外在的身體」。 當設計的對象轉向主體的時候,就不只包括對人的外觀的物性設計,而且還包括對「靈魂、心智的時尚設計」。這也便是沃爾夫岡•韋爾施(Wolfgang Welsch)所描述的人們不只在美容院和健身房「追求身體的審美完善」,而且,還在冥思課程當中「追求靈魂的審美精神化」。 這兩方面都指向了一種所謂的「美學人」(homo aestheticus)的存在。
在這種大眾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審美化當中,隨著文化與經濟的相互接合,「文化工業」(culture instry)在其中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阿多諾(T. W. Adorno)晚年所寫的《文化工業再思考》(1975)一文中,就認為「大眾並不是衡量文化工業的尺度,而是文化工業的意識形態」。[10] 實際上,「文化工業」一反康德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命題,從而成為「市場所宣告的有目的的無目的性。」[11] 換言之,「文化工業」以其商業的實用目的,用市場的交換價值取代了文化的使用價值,從而也就收買了無目的性的領域。如此看來,「文化工業」就將——文化的無目的性與市場的目的性——兩種原本相反的形式合而為一。一方面文化工業是以純然消遣形式出現的個體接受,另一方面卻又是以實用消費形式出現的市場經營,二者在「文化工業」那裡得到了有機的結合。在這種經濟動力的要素的注入後,顯然會進一步推動「大眾對自身與周遭生活越來越趨於美化的裝扮」。於是,文化工業就利用其「有目的的無目的性」驅逐了康德美學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然而,「日常生活審美化」起碼還可以做出這樣的區分,一種是「表層的審美化」,這是大眾身體與日常物性生活的「表面美化」。但還有一種「深度的審美化」,這種審美化應該是深入到了人的內心生活世界,因為,外在的文化變遷總是在慢慢地塑造和改變著大眾的意識、精神、思想乃至本能,「深度的審美化」由此不可避免地要出現了。
在大眾文化層面上,這種「深度的審美化」更與「擬像」(Simulacrum)文化的興起息息相關,大眾也在通過視覺接受這種文化對自身的「塑造」乃至「改造」。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曾創建了一套「擬象三序列」(The Three Orders of Simulacra)理論,其主旨就在於要從歷史序列的角度,為這類「後現代文化」設定一個坐標系。他認為,擬象的三個序列與價值規律的突變相匹配,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依次遞進:⑴ 仿造(counterfeit)是從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的「古典」時期的主導模式;⑵ 生產(proction)是工業時代的主導模式;⑶ 模擬(simulation)是被代碼所主宰的目前時代的主導模式。[12] 第一序列的擬象遵循「自然價值規律」;第二階段的擬象遵循「市場價值規律」;第三階段的擬象遵循的則是「結構價值規律」。在鮑德里亞的眼裡,第三階段的「擬象」,主要用以描述後現代社會出現的一種「圖像轉向」(the pictorial turn)或「視覺文化轉向」(the turn of visual culture)。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最突出呈現,就是模擬式「擬像」(Simulacrum)在當代文化內部的爆炸。當代影視、攝影、廣告的圖像泛濫所形成的文化事實,提供給大眾的視覺形象是無限復制的影像產物,從而對大眾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圍。這些復製品由於與原有的摹仿對象發生了疏離,所以就成為了一種失去了摹本的「擬像」。它雖然最初能「反映基本現實」,但進而又會「掩飾和歪曲基本現實」,最終「掩蓋基本現實的缺場」,不再與任何真實發生關聯。[13] 這種訴諸視覺化的文化由「眼」而入直接塑造著人「心」。於是,「擬像」創造出一種「第二自然」,大眾沉溺其中看到的不是現實本身,而只是脫離現實的「擬像」文化。如此一來,「擬像」世界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被銷蝕了。「虛擬真實」與「實存真實」區分的抹平,帶來的正是一種「超現實」(hyperreality)的鏡像。[14]
質言之,後現代審美文化的最核心特質在於:「擬象」與真實之間的界限得以「內爆」,一切都籠罩在「審美的靈光圈」之下,後現代的文化現實從而成為「超現實」的,不僅真實本身在「超現實」中得以陷落,而且,真實與想像之間矛盾亦被消解了。在這里,文化「創意產業」(creative instry)與「內容產業」(content instry)便承擔起了其應有的角色。這是由於,作為「文化工業」的當代發展形態,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了一種「以知識和創意為本的新經濟」(knowledge and idea based new economy),這種「知識經濟」或「創意經濟」已經成為當代「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的核心和動力。這同時也意味著,文化產業已經實現了由傳統的「文化工業」向當下的「創意產業」轉向,這亦是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

❷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屬於什麼大類 屬於哪個學科

文化產業管理好像是屬於編導類。

初試:①自我介紹及才能展示(可帶本人的各種獲獎證書和作品)

②回答考官提問(文化藝術知識,社會現象評述)

復試:看片分析(根據所提供的影象或文字資料,按命題要求完成寫作)

❸ 十七屆六中全會是十七大以來,中共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也是繼1996年十四屆六中全會討

(1)圖表反映了2010年我國文化產業以新聞出版業為主,產值遠高於其它行業,說明我國文化產業結構不合理;(2分)2010年我國文化產業有了較大發展,佔GDP的比重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說明我國現代化的程度較低。(2分)
(2)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優化我國文化產業結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2分)
②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的宏觀調控相結合,落實好政府的主導作用,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2分)
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多樣化的文化產業格局;(2分)
④推進文化科技創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2分)
⑤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擴大文化消費,實現和拉動文化產業發展。(2分)

❹ 如何理解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互動發展

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互動發展,既要把文化作為一項事業來做,又要將文化事業積極融入文化產業的發展中。
1、文化事業要積極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追求,鼓勵文化單位多創作反映本土特色的原創文化作品。
2、引導文化單位大膽嘗試、實踐和創新,使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全域化發展。
3、要進一步加強文化隊伍建設,政府要加大對文化事業的財政投入力度,幫助文化單位用事業、感情和待遇留住各種專業文化人才。

❺ 文化產業為什麼是culture infustry不能是cultural instry

因為culture 是名詞,表示「文化」,instry 也是名詞,表示「產業內」,兩個名片語合在一容起叫「文化產業」,是一個專有名詞,在經濟學中屬於一個二級分類的產業。而cultural 是形容詞,表示「文化的」,所以與instry 組合在一起翻譯中文為「文化的產業」,就不合適了,專有名詞之間不能有助詞!

❻ 什麼是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與文化研究聯姻是個全新的命題,新是新在文化產品作為一門新興的產業進入研究領域,促使書齋式的文化研究面向市場,這對傳統的研究格局是一大沖擊。
什麼是文化產業? 簡而言之,是以文化產品作為商品進行資產增殖。應該說,從有商品以來,就有經營文化產品的商人,但是君子恥言利的傳統使得文化研究者與商業行為自古就有一道鴻溝。現代經濟的發展驅使文化人紛紛下海,但多是科技人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不能改行的,仍然埋首書齋,日復一日的筆耕如故,對文化產業很少關注。
90年代以來,新的醞釀就在萌動,在展望21世紀的時候,有兩種看似相互背反的觀念在知識界中引起反響: 一種是要高揚「文化中國」的理想,這是中國文化建設最崇高的追求,對新世紀又寄予這樣的厚望;另一種是強調「知識致富」,認為21世紀最能盈利的是文化行業,人文社會科學也不例外。毫無疑問,從傳統觀念看來前者重視義,後者看重利,這兩者難得兼容。然而這最能賺錢的與最崇高的理念都以文化為支柱,是不爭的事實。隨著開放型經濟的迅速發展,全方位開放勢態的形成,文化產業洶涌而來並與文化研究聯袂,已經勢不可擋。曾兒何時,精神產品能不能商品化的爭論,言猶在耳,那文化產業已經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載入新一代的史冊,這預示在文化觀念、研究課題和研究體制上都面臨必要的調整。正是如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一成立,就以文化研究與文化產業為課題,拉開序幕。
這是對策,是權宜之計,還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大計? 從文化學科的發展來說,有沒有與文化產業聯手的內在趨勢? 是這一問題能不能作為文化發展的戰略納入學科建設的重要問題。
不論是八十年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中國的傳播,還是九十年代「知識經濟」席捲全球的旋風,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已是人所共知的常理。那在知識系統中與科學技術並立的另一大類,人文社會科學呢? 能不能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卻未必得到人們的認同,雖然介於科技與人文之間的經營管理一向受到重視,但是哲學、文學、史學等創造制度和文明而與生產沒有直接關系的學科卻受到冷落,以至在「智力資本」的概念中幾乎沒有人文知識的地位,充其量也就是作為科技人員文化修養的一部分。伴隨人文價值觀的失落,人文知識分子走向邊緣化,因此在科學技術成果中要求突出人文精神的呼聲日益見高,其中尤以人文知識分子的反響最為強烈。對此,憤世嫉俗的,孤芳自賞的,無可奈何的都不乏其人,然而任何情緒化的感嘆都無助於理性的思考,重要的是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更新觀念,尤其是科學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亟需從現代科學發展的趨勢來把握文化研究的潮流,及時調整規劃和人才機制,才是人文社會科學改革之道。
從現代科學的走向來看,自然科學的發展愈來愈離開人們的生活經驗,17世紀牛頓從蘋果掉在地上發現萬有引力,18世紀瓦特從水壺蓋被蒸汽掀起發明蒸汽機,這都是從生活經驗的啟示中引發的科學創造。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愈來愈加遠離日常生活,原子能、基因與太空探測,靠人的肉體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卻愈來愈貼近人們的生活經驗,這在中國表現最為明顯。哲學工作者中出現詩人哲學家、散文哲學家,讀者給哲學研究者冠以這樣的稱號,反映了哲學平民化的要求。
突破政治經濟學的范疇,向消費、流通領域深入,愈來愈重視對策性和操作性的研究。歷史學也失去代聖人立言的神聖光環,從治國理政的高閣,下移到平民百姓的書桌。各類社會生活叢書的出版,將芸芸眾生的穿衣吃飯,婚喪嫁娶,休閑娛樂,推上大雅之堂,這對專事研究社會發展規律,王朝興亡盛衰,那種大事變、大業績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不論自然科學的遠離生活經驗和社會科學向生活經驗的靠攏,這兩極背反的發展趨勢,都同樣表現了人類對大自然和對人類自身認識的深化,分別從不同的方位體現對人類力量的進一步開發。因此一切有助於表現人類思維、情緒和情感的藝術形式也必將獲得充分的發展,包括目前尚不能為中國人普遍接受的某些前衛性的文學藝術,在21世紀的中國也必將擁有一席之地。
隨著民眾生活的提高,精神需求日益豐富,文化產品成為人人可以享受的消費,潛移默化地影響國民素質,因此人人可感知的生活經驗應該成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這是21世紀文化產業崛起的社會文化基礎,也是人文社會科學在當代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
然而遺憾的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現狀,卻遠遠不能適應已經發展的形勢。以史學讀物來說,已出版的有關社會生活著作,大都停留在淺層次的描述,在時間上多局限在古代,與現實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近代中國社會風尚和生活方式的研究,甚為稀缺,理論研究更為滯後,許多缺門無人問津,最近出版的一套休閑專著,全部譯自外文,有的如《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閑》等選題,在國內聞所未聞。
經典作家對社會生活的論述, 有許多精闢的見解。馬克思視「生活」為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並進而指出:「現代歷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進步,都是當歷史學家從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會生活深處時才取得的。」馬克思對論述社會生活的歷史著作給予這樣高的評價,是因為他一貫強調生產方式、生產關系的變化,歸根結底表現為生活方式的改變。人是生活方式的主體,人的解放離不開生活方式的變革,這是生產力發展的最終目的,所以對社會生活的研究是史學著作走向深化的表現。
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在中國學術界卻姍姍來遲,首先是領導者和組織者,沒有及時跟上這日益變化的學術趨勢。試看當今的社會科學規劃中又有多少與生活方式、社會風尚有關的課題? 社科基金又有多少資助這類項目? 課題的選擇又有多少與民眾的需求接軌? 就如社會風尚史的研究自古以來佳作迭出,建國後史學界卻沒有一部專著問世,研究這類問題的往往被視為旁門左道。缺少研究的積累,而又急功近利的出版,又怎能不使此類成果淪為粗糙膚淺、簡單重復。
為什麼學科需要的、民眾熱衷的在這邊受到冷落? 按照既往的習慣,規劃的制定和資金的投入都以政治和經濟為重點,為政治服務是社會主義學術倡導的方向,但不能因此眼睛只向上看而不向下看! 這種只為上層參考服務而不為讀者服務幾乎成為學術組織者的思維定勢。文化產業浪潮的到來,預示文化研究成果必定要走出「資治通鑒」的老路,回歸百姓的案頭,這是文化研究發展的戰略,而不是策略,怎樣化被動為主動,是到了需要調整的時候了。

❼ 文化產業和信息產業都屬於第四產業嗎

鑒於文化產業在新時代的全行業屬性,亟待補足對「文化產業應當作為主導產業」這一概念的「短板」,將文化產業從現代服務業中剝離為「第四產業」,凸顯文化產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的主導價值。
近年來,文化自信成為備受關注神肆的熱點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董事長安庭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文化自信」是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前進的內在驅動力,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最深厚的基石。而文化產業,是踐行「文化自信」理念,實施「文化自信」戰略,取得「文化自信」碩果最直接、最有力的抓手,是「文化自信」覆蓋社會經濟、各行各業的原創點與出發點。

安庭說,在經濟價值認知上,文化產業產生的「1元錢」,經過復制、裂變、衍生、覆蓋到其它產業鏈條時,往往能夠呈幾何級數增長。特別在互聯網技術空前普及的當代社會,文化產業搏瞎友「1元錢」的權重,遠大於其它行業,甚至是其它行業及鏈條每一個新的「1元錢」的開始。

根據目前國內通行的產業分類,文化產業被納入現代服務業(即第三產業)的范疇。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基槐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等行業同為一個大的產業類別。

對此,安庭認為,這一現狀已不適應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變革的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應當將文化產業單獨列出,與目前的第一、二、三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並列為第四產業,確立文化產業輻射所有產業的主導地位,確保我國文化自信國策的實施與影響。

安庭表示,鑒於文化產業在新時代的全行業屬性,亟待補足對「文化產業應當作為主導產業」這一概念的「短板」,將文化產業從現代服務業中剝離為「第四產業」,能夠體現其影響第一、二、三產業的全行業屬性,能夠凸顯文化產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的主導價值。

在具體建議上,安庭認為,首先,對文化產業從現代服務業中剝離,成為獨立的「第四產業」這一命題進行系列專題研究。

其次,建議設置「文化產業GDP配重大數據」的研究機構。機構應由政府相關部門或事業單位指導,採取PPP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將政府計劃統計部門的權威發布與互聯網端的大數據相結合,能夠把握及應用、引領大數據為文化配重指標進行更新與服務。

❽ 文化產業具體包括什麼

國家統計局統計8日作為「文化產業」:(1)新聞服務;(2)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3)廣播,電視,電影服務;(4)文化藝術服務的范圍;(5 )網路文化服務;(6)文化娛樂服務;(7)其他文化服務(8)的文化產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

文化產業格式,包括:
書籍,報刊,出版,印刷及分銷業; 2。文化和藝術3。業被保護,4。廣播電影電視,文化和娛樂;體育攝影及擴印業8。花園業(包括公園,動植物園和自然保護區); 9。廣告業。

❾ 文化產業管理

我就是這個專業大一的學生,反正學的知識都挺雜的,已經學習了民俗學,文化學,法學,管理學,文化資源學,文化產業概論什麼的學科,東西特別雜,以後畢業,可以進文化局,博物館當管理人員,或者影視方面,就是給明星做經紀人,也可以去當歷史遺產方面的導游啊等等等等之類的,最有前景的就是關於文化創意產業,反正主要銜接的就是第三產業方面的行業,都說是朝陽產業,以後要是考研的話,就去山東大學讀研吧,那學校有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碩士點

❿ 文化產業都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內容包括:

1、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製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

2、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必需的輔助生產活動;

3、作為文化產品實物載體或製作(使用、傳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4、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需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 Instry,可以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

(10)文化產業最新命題擴展閱讀:

趨勢:

一是我國文化資源進入到大調整、大整合的時期。文化資源的行政化配置體制已經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嚴重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造成了地區的封鎖,還造成了行業的壟斷,最終對文化企業非常不利,表現為現文化企業非常弱小、同構化非常嚴重。

二是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出現了行業融合的趨勢。

三是文化與旅遊以及製造業的結合越來越明顯。

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從自發轉向自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化產業

與文化產業最新命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