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全縣航空產業發展現狀

全縣航空產業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1-02-23 18:46:20

『壹』 我國航空發展現狀

原創.
我覺得我國航空發展現狀主要從軍用飛機和民用(簡單說一下)客機來說.

軍用飛機我們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能夠獨立批量製造第三代戰機.(殲10就是一個例子,

已建制服役。梟龍就不說了。殲10水平已可以算三代或三代半了,有良好的氣動布局,電傳

操作,單發,多外掛點(能同時掛四枚反艦導彈)等.其綜合性能達到了美國的F16 C/D的水平(

但還不如),世界上能夠獨立研發和生產第三代戰機的國家才幾個,美俄英法等),但其發動機

還沒有完全用上自己的第三代戰機的發動機,雖然我們的"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已經研製成

功.但其還不能很好地和殲10搭配.所以還要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如果俄羅斯不許可,我

們就不能向其他國家出售殲10).但現在正在向這方面努力,不久的將來,殲10就可以完全用

上自己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戰機的心臟(發動機始終都是我們國家戰機發展中的大問題

,我們只是有了第三代渦輪風扇發動機『太行』,但還不是很成熟,我們還得加大這方面的投

入與研發,不然第四代戰機的發動機的研發又要出現和殲10一樣的問題,而拖慢整個戰機的

研發進程.)一般發動機要比戰機先研究出來.另外,我們在發動機的矢量噴口技術還較缺乏.

這項技術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突破,那麼殲14的機動性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那就不叫第四代

戰機了.另外在雷達,航電技術,和隱身技術(如珠海航展上亮上的無人戰機模型'暗箭'雖然

只是模型,既然展出了,就有一定的實力)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和美國等發達國家有較大的

差距.(F-22的雷達搜索范圍可達400公里,它就能先人發現)
我們國家在無人戰機方面投入在不久的將來會大大增加,看到'翔龍'(很像全球鷹)就知道了

.
預警機(如空警-2000和空警-200)有了,但是其雷達搜索能力和相關技術還是不足,在戰場上

指揮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電子對抗機,還很少聽到說.電戰機電子對抗,抗干擾能力還有待大大提升.
轟炸機(包括戰略轟炸機)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中國也想買俄羅斯的"圖23"逆火式轟炸

機.)
隨著前不久大飛機的立項,(軍用大飛機的研發在西安,民用在上海)到2020年中國的大飛機

在繼『運10』下馬後將再次登上歷史舞台。能否製造出大型飛機,還需要整合中國的技術

,我相信中國的大型客機,戰略轟炸機(遠程)都會在2020年出來。來和別國竟爭,來保

衛我們的國家。
ARJ-21支線飛機正在總裝,馬上就要試飛了。

另外那些想說的,參考樓上和其它的就行了。我在上面所說的,是我近來通過看一些新聞

與報紙和雜志總結出來的,但還有很多缺限和不足。但因為時間有限,有的東西我就不說

了。希望大家多交流。謝謝。

『貳』 中國的航空業發展情況

90年代後中國軍用航空業發展情況揭密

(秉正聲明:此文章意在重新認識我國軍用飛機的發展現狀,絕無泄密之處,索引資料皆有明確出處並且皆為國家公開發行出版書刊,如有疑問,歡迎發貼討論和質詢)

隨著第三代戰機的陸續裝備,在各大軍事網站掀起了廣大軍友對我國軍用航空工業現狀的熱潮。這些討論和分析主要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兩派結論,一者認為我們的軍用航空業取得了重大成就,經過幾十年的知識沉澱、工業基礎的積累與體制改革的變遷,軍用航空業將迎來大發展的春天;與之相反的另一派則認為,盡管我們取得了成績,但這些成績來的太晚了些,從基礎理論到工藝流程我們還都差的遠,軍用航空工業的體制存在著致命的缺陷,我們的道路還很長,前途虛無縹緲。筆者作為熱心關注國家航空工業發展的一分子,希望以自己的觀察和分析,去廓清我們對國家航空業發展認識上的一些誤區,冀願廣大軍友繼續以自己的熱忱和理性去支持我們航空工業發展。下面我將以自己的角度,對軍用航空業的發展思路做出分析,希望各位軍友狠狠地拍磚。

抓住一個重點(分析思路)

我們國家軍用飛機的發展有個不成文的傳統,重點規劃型號必定要有與之配套的發動機,新型號上馬,那發動機新型號的立項也是必然;抓住這一不成文的傳統,以發動機技術的發展思路和突破,去理解我們重點型號的發展現狀和突破可謂是條捷徑。軍用飛機的完整發展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方案論證、初步設計、詳細設計、試制、試驗、試飛、定性、小批量生產、全面裝備軍隊。接下來我將結合飛機研製的流程,從發動機的發展情況的分析開始,對我們的軍用航空業發展做如下探討。

理清兩條主線(發動機現狀)

對我們航空工業比較熟悉的軍友都知道我們有兩家重要的軍用發動機研究基地,這兩家基地就是以606所為核心的黎明發動機製造公司和以624所為核心的江油發動機製造基地(關於直升機發動機發展情況我將在另文中做出交代)。這兩家自80年代以來,經過無數次的波折,克服了體制帶來的重重困難,可謂取得了斐然的成績,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主要有:ws10、ws10a,中推,正在全力沖刺的兩型高推[〉10]。這些成績的取得不是某些人士所說得依靠嘴巴吹出來的,他們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

(一)關於ws10ws10a(606所): ws10是和「十號工程」同時上馬的,ws10研製借鑒了美國cfm-56的核心機,使用了中推得預先研製成果,於2000年後正式定型。10和10a一開始就是分開高的兩型發動機,Ws10ws10a有著本質的不同,最大區別是核心機的不同,ws10的全加力推比比ws10a要小一些,只有ws10a是為殲十配套的。在新型發動機的研製過程中606是取得了非常引人注目之成績,在九十年代初ws10攻堅階段,突破了對流冷卻技術,採用了定向凝固高溫合金先進材料,無餘切精鑄和數控激光打孔等工藝,以及對流、前緣撞擊加氣膜三合一的多孔迴流復合冷卻先進技術,使渦輪葉片冷卻效果提升了兩倍,渦輪前溫度以大約每十年提高150度的速度溫度上升,壓氣總壓比從最初的4.5躍升到30以上,單位推力從最初的62增大到110。Ws10的總體性能大概指標如下:3結構,渦輪前溫度1747k,加力溫度2100k,凈推力78kn,加力推力132kn,採用了新一代的由杭州所開發的數字電控系統。

(二)關於中推、中推發展型(624): 中推於80年代中期進入預先研製階段,圍繞三大核心部件進行研究,開題120個,均順利完成,1992年中推核心機地面台駕試車達到換算轉速101.03%,36結構,當時的《航空報》在「十年預研之花結成核心機豐碩果實」一文中作了詳細報道。目前624搞得高性能中推預研製項目已發展出中等偏大型推力型號,並且進入試飛階段,其技術比ws10先進,推比達8.7左右,是輕型單發和中型雙發動機動力的理想選擇。

(三)關於推比十、推比十二(航空界的爭氣機): 目前關於高推的報道很少見,她的工程代號是cj2000,於十五期間進入工程發展階段,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上新機試飛,同時定型。推比十以上應該有兩個並存的子項目,一者的推比為十,另一個在十以上(有人說是12),性能也有質的飛躍,因此在研究進度上也有大的差異。高推項目,因為有了堅實的基礎和大的宏觀政策的支持,我們的進步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關於高推我們可以在90年代中期我國工程院院士大會學術報告匯編中了解一些它的情況:我國從1984年就開始進行推比10發動機的技術論證,1988年四月召開了預研選題論證會,1990年正式立項開題,1991-1994年又完成了6個總體方案的頂層設計,完成了項目指南和綜合論證,1993-996開展了對俄合作;經多次反復協調,目前已基本確定了我國推重比10發動機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分解了關鍵技術,已陸續開題進入實施階段,有些課題,如平均級壓比達1.62的三級壓奇跡研究已經取得了良好進展,試驗結果接近設計指標(註:轉眼間十年過去了,我們的推比十又取得了那些成績那,十年呀,我們不會在九零年中期的水準上徘徊的)。進入21世紀,我們的高推保持了穩步前進的姿態,在00年度的中科院高科技發展報告裡面,進一步證實推重比十一級渦山發動機和功重比九一級渦軸發動機三大高壓部件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第一代全許可權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完成試飛驗證,矢量品管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又一個五年過去了,我們的高推又取得了那些成績那)。

分析三地三型(軍用戰機的發展情況)

我們的軍用戰機處在全面更新換代的時期,三地三所(601、603、611)同時又面臨著第四代主流話語營造的超視距作戰的語境之中。因此以我們發動機發展情況為依據,著眼於正在全力推進的第三代,結合三個軍用機研究基地的重點型號,去理解下一個十年的軍用航空業發展情況,是順理成章的。1998年度的《空氣動力學學報》發表了關於幾型機氣動布局的分析的論文,在這篇論文里指出「某a型飛機正常布局,機頭進氣;某b型飛機鴨式布局,腹部進氣;某c型飛機正常布局,兩側進氣,帶翼尖彈;某d型飛機鴨式布局,腹部進氣,雙發雙尾垂」。2000年度的《中國航空報》報道了三地三所的重點型號進展,601完成了11號的重大節點任務,611到了10號的裝備部隊的沖刺階段,603的某型進入了樣機協調階段。其後的《中國航空報》上又有了「打好六個重點型號攻堅,開展六項技改,確保航空產品按期交付」、「以重點型號研製為背景,以第四代戰斗機戰斗機和十五預研為主線,實現科技創新和自主跨越式發展」的報道。這些公開報道和論文基本上體現了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軍用飛機的發展架構。

(一)、殲十一、殲十一改和殲十、殲十改:

A、2001年的《中國航空報》報道了殲十一的最新發展情況,報道指出,裝國產新型發動機的某型飛機科研試飛成功,標志著601所新機研製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1995年601所開始著手部署換發動機的研究任務,1998年完成兩個進氣道更改方案的設計工作,2000年五月完成了飛機改裝設計發圖。在缺乏原始設計資料、原始圖及地面模擬試驗台、沒有安排大量模擬誓言的情況下,601嚴格管理飛機發動機介面技術狀態,確保了收費開車狀態下有關系統測試一次過關。這些消息和航空報中關於新重點型號被裝上兩台不同型號的發動機進行試飛的報道(2000年)是完全吻合的。根據這些公開的報道,進步證實了殲十一改型用的是WS10,更加可靠的消息也說明J11大改型所用的電子設備和操控系統也被全面更新,大量的儀表講在新改中消失。新的殲十一的性能及作戰用途及發展方向我已經做過分析,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B、殲十雙發改進型在廣大軍友中存在著很大的爭議,爭論主要體現在對雙發改型是否存在這一問題上,有的認為雙改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有的則認為雙改在九十年代就已經成功試飛。在我看來,對驗證機型和成飛新機型認識上存在混淆是造成這一爭論的主要原因。我個人認同這么一個觀點,CRYSTLA也持有這個觀點:殲十雙發改型是存在的,她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完成了首飛,但它只是D型機的驗證機,正因為殲十雙發的存在給我們認識D型機造成了混淆。事實上在網路上廣泛流傳的,被平倒爺轉載的那張大改的圖片並不是我們真正要裝備的,嚴格意義上講,她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二)、關於轟X和中四d型十二號工程:

A、目前624搞得高性能中推預研製項目已發展出中等偏大型推力型號,並且進入試飛階段,其技術比ws10先進,推比達8.7左右,是輕型單發和中型雙發動機動力的理想選擇。根據中推的進度及其改型的發展現狀,她所匹配的是那型飛機哪,這是個值得分析的重要問題。在2001年《中國航空報》「構築型號節點的鋼鐵防線」一文中報道,「603研究所在承擔飛豹系列飛機研製的同時,又承擔了國家某重點工程和又一國家重點工程空中測控平台及新支線研製等國家重點型號項目,還自籌資金與國內其他廠商合作研製發展了小鷹500情形民用飛機」。報道中的國家某重點工程是和飛豹系列之外並行存在的項目,根據討論,聯繫到2000年五月八日《中國航空報》里三地三所的重點工程之一的西安HX已經到了樣機協調階段的報道,這一重點型號就是我們將要換裝H6的某中型新式轟炸機,所使用的發動機很有可能就是中推的某型發展型的發動機。這一報道的真實性是非常高的,報道里提到的DOME工程已經被驗證是正確的,在杭州漫天飛舞的圓頂就是證據了,她所謂的和飛豹系列並行存在的重點型號什麼時候恢復出水面哪,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期待著我們的高空高速轟炸機(註:仿大運76工程,在02年才全力沖刺並且是由陝飛負責的)
B、中四d型十二號工程:根據1999年5月份航空季刊的文章,624所研究下一代戰斗機的性能和相匹配的發動機技術要求,推重比10一級的發動機總體性能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流程,有人推測12號工程用的是推重比9一級的發動機(中推03年定型,推比9可能是中推發展型),最終換裝的就是這型發動機。在八五期間,國防科工委和中航總公司根據我國的國情,考慮到國外技術的特點,提出了我國下一代戰機的要求:新飛機要具有較好的隱身性能,正前方rcs0.5平方米,機動性能優於蘇27,不要求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這就是我國的三代半。但d性機是三代半,還是及格的第四代這存在爭議,因為超音速巡航能力我們在第三代機上就已經實現了,又根據《空氣動力學學報》d型飛機鴨式布局,腹部進氣,雙發雙尾垂的報道,那麼基本可以推定d型機是611的四代機。這一重點型號已經到了什麼階段那,李文政所長在一次講座中提到:某型機中央軍委下了死命令,必須在05-06年上天。可以推斷d是10完成任務後,借鑒大量10的成熟技術,新開發的全新戰機;根據相關文獻,我國軍用的戰斗機電子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雷達單元於1997年由14所完成,在2007年左右可進入實用階段,以次推論在08年以前裝備是有可能的。關於d,還有種觀點認為d就是21世紀的飛豹,有點生不逢時,能否裝備,要看具體的國際形勢。

(四)、重四殲13:根據工程院院士大會學術報告匯編,我們606的推比十已全面進入工程製造階段,三大高壓部件在九五期間就已經按時完成。有人曾經預測推比10將在十五計劃期間進入工程發展階段,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上新機試飛,推比10分兩個項目,一前一後,性能也有大的差距。對比四代發動機的發展,四代機也按部就班的在穩步中前行,根據各種資料顯示,我們重型第四代戰機亞音速去最大阻比達到10,超音速區最大阻比達到5,低音速最大升力系數大於1.8;超大迎角(a>60)啟動特性可接受;超音速最小阻力系數小於0.044。重型第四代已經過方案論證階段(方案論證、初步設計、詳細設計、試制、試驗、試飛、定性、小批量生產、全面裝備軍隊),最終確定了2000方案,進入了全面設計階段。

『叄』 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國內外背景和現狀都有哪些呢

「通用航空規模快速擴大」已列入民航「十二五」發展的主要目標回,提出「加快基礎設施建答設,擴大服務領域和規模,促進通用航空快速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新興增長點」,通用航空在未來十年或迎來爆發式增長,並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迅猛發展 。
在中國目前通用飛機數量加起來不到1千輛,在美國大概23萬輛,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差距。所以,中國通用航空基本上剛才也說了還沒有起步,國際上已經發展很成熟了。所以,我們經常做出一個結論和判斷,中國通用航空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唯一沒有開放發展的產業,這是成立的。因為,這個空間還很大。轉載自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肆』 臨空經濟的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航空業的進步,世界各地的大型機場都先後推出臨空經濟區的建設計劃,並且,在整體規劃上,呈現多元化、多層次、輻射廣的態勢。 1959年,愛爾蘭成立了香農國際航空港自由貿易區,它包括緊靠香農國際機場的香農自由工業區和香農鎮,自由貿易區利用國外資金和原材料,大力發展出口加工業,這是臨空經濟區的早期形式。
從20世紀60年代起,日本政府就先後提出了在東京、大阪建設三大國際空港的課題,新東京國際空港(成田)、東京國際空港(羽田)、關西國際空港成為日本最重要的航空港。日本採用了研究—建設—再研究—再建設的方針,使得航空運輸在日本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形成了建設與發展的良性循環。最典型的是日本長崎縣,依託長崎空港,在濱海區域規劃興建了一個臨空經濟區,建設一條商務辦公街,建立系列航空關聯產業開發區、自由貿易區、高級文化娛樂區、高級住宅區和高精尖端技術產業區。
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持續保持在歐洲機場客運量第四,貨運量第三的位置。機場不僅僅作為航空旅客的集散點,而是作為航空城來綜合管理,即構建高效樞紐,由航空、鐵路、公路等多種運輸形式互為補充。從航空港到航空港都市城的發展,丹史基浦機場將建立和發展機場城市來為利益相關者創建可持續發展價值,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 國內發展典型
北京臨空經濟區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區
天津臨空產業區
鄭州航空港實驗區

『伍』 我國航空製造業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我覺得現階段的航空工業有進步,但是還是很落後。
體制永遠是改版革的首要。
軍工還稍微權好一點,民用航空方面我個人認為實在是有愧於國民。
發動機的問題不解決,什麼事情都別談。太行和秦嶺至今無法實現批量生產。航電稍好一點,與西方差距不算太大;材料和氣動研究是基礎,感覺中國飛機總是有點看不順眼,基礎的東西一定要做好。總之,中國航空工業確實需要老驥伏櫪,任重而道遠。

『陸』 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現狀

2004年9月23—24日,我們參加了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聯合舉辦的「航空高科技」技術科學論壇,聽取了4位院士和7位航空科技專家關於航空科學技術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報告,考察調研了西安地區的航空企業和研究院所。

在考察調研中,我們了解到,盡管「高新工程」取得了成績,但在先進作戰飛機、航空發動機和大型飛機研製及其基礎科學研究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急需國家加大投入,解決基礎研究、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不足的問題,以應對國際局勢變化和國際新軍事變革。由於航空工業軍用產品的對抗性極為明顯,技術上的差距會關繫到戰爭勝負和國家安危。我們對現在航空工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的差距甚為擔憂。現在航空工業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標尺,近十年來幾次局部戰爭的結果表明,即使在信息化十分發達的今天,制空權仍是現代化局部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誰的航空能力落後,誰就會被動挨打,誰就沒有發言權。中國作為有能力的和負責任的大國,應擁有與之相適應的強大的航空工業。

航空工業是綜合了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等的高技術產業和國家支柱性產業,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稍有放鬆,可能將航空工業近幾年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果折損,將「高新工程」縮小的差距再次拉大,這勢必影響國防安危、國家穩定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們懷著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特此提出如下建議:

(1)以當年支持「兩彈一星」的決心支持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在國家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各類規劃中,要明確將航空工業技術與產業定位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高技術產業,給予長期穩定的投入以及各項政策支持。支持的重點放在新一代戰斗機和大型飛機等領域。航空工業可帶動機械製造、電子、冶金、化工、材料、能源等許多基礎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有利於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2)在航空戰略高科技發展中,要特別加強對航空動力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的投入。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國外一直對我嚴格封鎖高性能發動機的核心技術。我國航空發動機落後已成為嚴重製約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瓶頸」。建議將航空發動機列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並從「十一五」開始,列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傾全國之力將發動機搞上去,以盡快解決制約航空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這一「瓶頸」問題。

(3)為了航空工業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要加強航空基礎科研力量,加大航空科技投入,重點是新理論、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系統工程的研究,以突破航空工業所需的各項關鍵技術。

(4)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一定要走自己的跨越發展之路。發揮航空工業產業鏈長、輻射面廣、對國家綜合實力帶動性強等特點,利用社會各方面資源,將「寓軍於民、軍民兩用」的思想貫徹於始終,將航空工業作為開放式國防工業的發展試點。

(5)航空、航天的技術有相當多的共性,而隨著高超音速飛行器和空天飛行器的發展,兩者的界限更為模糊。為了更好地發揮航空、航天兩方面的力量,建議對任務的安排要統籌兼顧,通盤考慮,發揮各自優勢,減少重復建設,提高投資效益。

『柒』 中國航空業現狀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喔,我國航空目前發展算比較緩慢的了,且周圍全是星光聯盟等大內型聯盟,而中國本容身航空並沒有最大限度的進行發展,所以就光亞洲來說,中國的航空算弱的了。目前各地都向省委提交要在本地造機場的申請,但按中國的國情和物流、客流情況來統計,到處造機場只會造成資源浪費,且某些機場造好後一直處於困難境地,因為航班少,貨郵少,旅客少。

所以國家一面再加大樞扭機場的擴建,一面要求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機場

『捌』 如何給縣的通用航空產業項目編制發展規劃

以靈丘縣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為例,簡單說一下如何編制縣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
園區遵循「政府主導、規劃先行、市場運作」原則,圍繞 「兩體(運營之體:以運營為主體;服務肢體:以服務配套為保障)、三步(通過三個時期的發展,使園區分三步走,最終實現通航產業繁榮)、八區(通航運營服務區、物流區、生產製造區、公務機綜合區、直升機運營區、教育培訓區、綜合服務區、綜合會展區、文化旅遊與商務度假區)」的發展戰略定位,規劃為「一核兩翼」的園區整體布局。一核:產業園核心服務體——「公務機綜合運營中心」;兩翼:產業之翼——南北兩翼產業分區。
園區重點業務發展為通航運營服務與配套保障、教育培訓與商務會展、通航主題文化社區與綜合旅遊體驗,通航工程試驗與配葯科研重點項目、通航製造等五個重點發展領域,從而使靈丘通航產業園成為京津冀地區乃至華北地區重要的公務機綜合運營中心,最終達到帶動第一產業的發展,提高第三產業的經濟增長,推動全縣經濟再上台階的目的。

『玖』 中國航空航天發展現狀

一,中國的航天工業,起步晚於前蘇聯和美國,屬於第二梯隊。但在後來數版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權取得最大發展,正邁向第一梯隊。載人航天的實現,探月計劃的有序推行,以及規劃中的空間站。都有利地證明特別是改革開放下數十年的最大成就。二,航空飛機業,發展相對滯後,打飛機的進程緩慢,還有航空發動機的瓶頸都是中國飛機製造業要克服的巨大問題。這些都是有歷史原因的 總體而言,中國航空航天處於世界前列,但與現在的俄羅斯和美國還有很大差距,比日本歐洲略強

閱讀全文

與全縣航空產業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