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中國釀酒業的四個轉變是哪四個
「十一五」期間,釀酒行業的增產節約潛力較大,綜合利用前景十分廣闊。釀酒工業增產節約必須兩條腿走路,開源(聯產飼料、重復利用固態酒糟等)和節流(降低產品消耗)並舉。白酒行業可以在企業管理、技術進步、產品結構調整、企業結構調整和推進技術進步方面下功夫。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要堅持「四個轉變」。
白酒是世界上特有的烈性蒸餾酒,酒度高、噸酒耗糧、耗能大大高於其他酒種,以耗糧數量相比較,每噸白酒分別相當於11噸啤酒、25噸葡萄酒或黃酒的用糧數量,調整產品結構重點要以白酒為主。具體來說是:
(一)堅持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
我國傳統生產的白酒酒度大體60度左右,這樣高的酒度,既浪費糧食又危害健康,我國近幾年已開展了白酒降度工作,但仍未改變高度酒佔主導的局面,40度以下的低度酒僅占酒總量的15%左右。
(二)蒸餾酒向釀造酒轉變。
我國蒸餾酒一般指白酒,釀造酒指黃酒、啤酒、葡萄酒、果酒等。從營養角度來講,釀造酒含豐富營養成分,其中黃酒是我國人們喜愛的傳統飲料,酒體溫和、滋味醇厚、營養豐富、物美價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易為人體吸收。因此,釀造酒是飲料酒的發展方向。
(三)糧食酒向果露酒轉變。
我國山區果類資源十分豐富。凡蘋果、柑桔等水果資源豐富的地區,都應當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果酒。還有不少山區、邊遠區的各種野生水果也是釀造果酒的良好原料,應當積極開發,把山區的資源優勢變成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還要提倡使用酒精和黃酒、果酒為酒基配製露酒。同時,要擴大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等洋酒的生產。大力發展各種果露酒,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糧食,而且可為市場提供豐富多樣的商品酒,滿足人們不同的消費要求。適當發展一些國際流行的「洋酒」,對於我國釀酒工業躋身國際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四)普通酒向優質酒轉變。
這是根據市場的消費傾向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角度提出來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類的消費日益趨向高檔化、優質化。對今後新開業的以糧食為原料的酒廠,要嚴格控制,防止盲目發展。要減少普通酒的產量,大力發展名優酒。
總之,在「十一五」期間,釀酒行業依然要堅持四個轉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節糧、節能和滿足消費為目標,貫徹「優質、低度、多品種、低消耗、不污染、高效益」的方針。控制白酒產量(特別是高度白酒)、食用酒精的產能,穩步發展啤酒和大力發展葡萄酒,積極發展黃酒。加快集團化、規范化建設和企業改制工作。在管理理念、營銷理念和產品結構理念上要適應科學發展觀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通過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推動釀酒產業的國際化。(中食)
❷ 釀酒業上市公司(釀酒類股票)有哪些
600238 海南椰抄島
600197 伊力特
000729 燕京啤襲酒
600519 貴州茅台
600365 通葡股份
600779 水井坊
000869 張裕A
600600 青島啤酒
600809 山西汾酒
600090 啤酒花
600702 沱牌曲酒
600059 古越龍山
000596 古井貢酒
600573 惠泉啤酒
000995 皇台酒業
600132 重慶啤酒
000858 五糧液
000799 酒鬼酒
000568 瀘州老窖
600559 老白乾酒
600199 金種子酒
❸ 釀酒業屬於什麼企業類別
酒,食品,實行許可證(qs)生產。
過去,歸輕工部歸口管理。商業、農業、輕工、林業等各個行業都有釀酒企業。
現在,中國食品協會白酒、啤酒...分會。
❹ 葡萄酒產業鏈
葡萄酒產業鏈葡萄酒是一種健康飲品,也是一個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洋酒,如今卻以每年15%以上的增速在我國的生產和消費市場急速上漲,其中廣州、深圳、上海和北京等一線城市,每年的市場成長率更是高於35%,葡萄酒產業鏈並且農村市場潛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也給葡萄酒未來發展發出了利好信號。中國葡萄酒地圖正成為融入世界葡萄酒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葡萄酒的生產與消費已雙雙進入全球前10位。
葡萄酒產業鏈北京是目前國內幾大葡萄酒消費市場中,唯一適宜生產優質葡萄酒的大都市,根據中國農業大學以及國內葡萄酒專家、企業家對北京周邊地區的觀察和研究,這些區域氣候、生態和環境都是非常適合發展高檔葡萄酒和酒庄葡萄酒的地區。其中以房山尤為突出,房山擁有廣闊的山前暖區,全區有10個鄉鎮的50000畝土地處於北緯40°酒用葡萄種植黃金線,極其適合種植酒用葡萄。房山已將國際葡萄酒庄作為主導產業,在此基礎上誕生的青龍湖國際紅酒城,成為北京房山[世界•庄]國際葡萄酒庄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龍湖國際紅酒城項目是房山區委、區政府站在首都建設世界城市的大背景下,按照「兩軸、三帶、五園區」的總體構想,統籌構建「三化兩區」新房山的又一項重要舉措。在「十二五」期間,青龍湖鎮將全面實施「一城三區」發展戰略。國際紅酒城項目作為一號工程,對於加快青龍湖城市化進程,轉變發展方式,壯大地區經濟,提高人民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全區葡萄酒產業的核心區和起步區,青龍湖國際紅酒城項目總建設規模為1萬6千畝,涉及大石河流域和環湖流域的16個行政村。計劃2015年建設完成,總投資80億元,其中:紅酒城核心區佔地500畝,投資40億元;起步區將用4年時間投資40億元,建設酒庄20個。項目建成後,年可接待遊客300萬人次,解決本地農民就業4000餘人,年產葡萄酒800萬瓶。經濟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這也將成為加速推進青龍湖地區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0年10月26日,青龍湖國際紅酒城酒庄協議簽訂暨土地流轉啟動儀式隆重舉行,標志著青龍湖國際紅酒城項目開始進入實戰階段,土地流轉正式啟動,酒庄建設全面展開。青龍湖國際紅酒城將從種植、加工、釀造、貿易、文化等各方面出發,打造競爭力強、輻射面廣、影響力大和各產業聯動的葡萄酒生態經濟圈,使葡萄酒成為房山區的支柱產業之一。因地制宜,其巨大的潛力與生機,將強力推動當地產業優化升級,對北京郊區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大意義。
❺ 釀酒業的平均利潤是多少
2005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22.7億元,同比增長22.3%;實現利稅190.8億元,其中:稅金回117.6億元,利潤73.2億元,分別增答長17.6%和25.7%。
行業利潤率約為10%.規模以下白酒企業因為逃稅較多,利潤相對大些.
茅台酒以高檔白酒為主,去年銷售收入40多億,利潤10多億,利潤率30%左右.
葡萄酒的利潤率大概為15%左右.
❻ 釀酒業屬於哪個行業
酒,食品,實行許可證(QS)生產。
過去,歸輕工部歸口管理。商業、農業、輕工、林業等各個行業都有釀酒企業。
現在,中國食品協會白酒、啤酒...分會。
❼ 我國釀酒業是何時興起的
我國歷復史上以農業立國制,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為釀酒業的興旺提供了物質基礎。不僅釀造出了久負盛名的糧食酒,還有葡萄酒和蒸餾酒等。
我國古代的釀酒技術在生產實踐中逐漸確立了技術規程,其化學工藝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❽ 釀酒業屬於手工業類的嗎
釀酒業是不屬於手工業類的哦,屬於傳統工藝。
❾ 中國釀酒業的發展歷史
晉代文人江統的《酒誥》中有段的介紹:「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郁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上皇:指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 儀狄: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時間上晚於上皇時代。《世本》有「儀狄始作酒醪」的說法。 杜康:許慎《說文解字》說他是夏朝第五世君主,張華《博物志》說他是漢朝的酒泉太守,民間傳說他是周王朝王宮的釀酒師。現在學術界的看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間的一個著名的釀酒家。 這段話說酒的起源是由於把剩飯倒在桑樹林,糧食郁積,久蓄則變味成酒,而不是由於某個人發明的。
那麼酒到底是怎樣、何時釀出來的呢?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儀狄釀酒 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世本》相傳「儀狄始作酒醪」。公元前二世紀《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的《戰國策》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亡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但《黃帝內經》已有黃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醪醴」的記載,《神農本草》又肯定神農時代就有了酒,都早於儀狄的夏禹時代。
二、杜康釀酒 另一則傳說認為釀酒始於杜康,杜康也是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杜康造酒」 經過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詠唱,在人們心目中杜康已經成了酒的發明者,也有了各種傳說。 陝西白水縣康家衛村,傳說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陽縣的杜康礬、杜康河,傳說是杜康釀酒處;河南伊川縣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傳說是杜康汲水釀酒之泉。
三、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有黃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醪醴」的記載,《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但《黃帝內經》一書是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可信度尚待考證。
四、考古中的酒的發現 考古的發現,說明釀酒早在夏朝(4000多年前)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這一點已被大量考古事實所證實。
1、磁山文化時期(7355-7235年前) 磁山文化時期,發現了一些形制類似於後世酒器的陶器和大量穀物,穀物釀酒的可能性很大。
2、河姆渡文化時期(6000-7000年前) 發現有陶器和農作物遺存,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 3、三星堆遺址(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 該遺址地處四川省廣漢,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銅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壺等。
4、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400年) 該遺址地處山東莒縣,隨葬80多件陶器中,有25件潔白的白陶器,主要是成套的酒器,計有貯酒的背壺,溫酒的陶規、注酒的陶瓮和飲酒用的規杯。
五、現代對釀酒起源的看法
1、酒最早是天然產物 人類不是發明了酒,而是發現了酒。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學名是乙醇),許多物質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變成酒精。穀物中的澱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轉變成了穀物酒。水果和乳汁也很容易轉變成酒。
2、最早的酒——果酒和乳酒 遠古時代,人們的食物主要靠採集和狩獵,採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最易發酵成酒。動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質,乳糖,也很容易發酵成酒,以狩獵為生的遠古人也有可能意外地得到乳酒。
蒸餾酒的起源
用特製的蒸餾器將酒液加熱,由於酒中所含的物質揮發性不同,在加熱蒸餾時,在蒸汽和酒液中,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較易揮發,則加熱後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增加,而酒液中酒精濃度就下降。收集酒氣並經過冷卻,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釀造酒,酒度低於20%。 蒸餾酒則可高達 60%以上。
現代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等。
白酒:中國特有,穀物酒蒸餾而成
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
威士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
蘭姆酒: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在製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關健是蒸餾器。蒸餾器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條件,但也可能用來蒸餾其它物質,如香料,水銀等。
一、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上海博物館收藏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在安徽滁洲也出土了一件類似的青銅蒸餾器。所以有人認為東漢已有蒸餾酒。
二、蒸餾酒起源於唐代 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中提到了燒酒。陶雍有"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的詩句。有些人認為這里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酒。 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記載了燒酒方法:"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不是蒸餾酒的操作,所以也很難判斷唐代的燒酒是否就是蒸餾酒。
三、蒸餾酒起源於宋代 宋代的《丹房須知》中描述了蒸餾器"抽汞器";南宋周去非在1178年寫成的《嶺外代答》中記載了一種廣西人升練"銀朱" 的用具,基本結構與《丹房須知》 中的描述大致相同;南宋張世南的<<遊宦紀聞>>卷五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所以蒸餾酒也可能起源於宋代。
四、蒸餾酒起源於元代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麥蒸熟,以普瓦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辛、甘、大熱、有大毒。過飲敗胃傷膽,喪心損壽,甚則黑腸腐胃而死。與姜、蒜同食,令人生痔。鹽、冷水、綠豆粉解其毒。"。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 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於中土"。不管是自己的發明還是外國的傳入,蒸餾酒最遲應該起源於元代。
❿ 自家釀的酒可以在市場上賣嗎
明確的說,自製米酒等不可以出售。
目前,國家對食用油、添加劑、酒類等食品要求嚴查,沒有生產許可證,不得經營相關食品。
你如果量小的話,可以在農貿街這些地方,就如賣菜一樣,零賣;但量大的話,對外出售會嚴查的。
(10)釀酒業產業鏈擴展閱讀:
白酒產業的競爭已不僅僅是企業之間、品牌之間的競爭,產區競合將是中國白酒未來的發展趨勢。從「中國白酒金三角」到「黃淮名酒帶」,能否抱團營造良好釀造環境,將成為決定產區產品品質高低的關鍵。
這也意味著,產區內龍頭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生態責任,跳出「一畝三分地」的窠臼,樹立「一盤棋」的理念,引領產區把生態修復好、保護好,把文化傳承好、弘揚好。
如茅台集團,以污水處理廠撬動生態循環經濟模式,還從2014年起計劃連續十年共出資5億元用於赤水河保護,並投入2400萬元協助地方政府搬遷和關停赤水河上游100餘家小造紙企業。
當然,加大生態建設,呵護天然的「釀酒師」,還需地方政府有更多作為。問題在水,根子在岸。除了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能否在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格局上做文章,考驗著地方政府的發展智慧、落實能力與責任擔當。
瀘州建立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園區,將合格的酒企與配套企業匯聚於此,實現了白酒製造專業化、集群化、全產業鏈化,確保了安全、環保、質量三條底線,不僅以匯聚天下名酒擦亮中國「酒城」的招牌,而且還為破解小散酒企排污防治難、發展支撐弱的難題找到了辦法。
與青山綠水共歡,與日月星辰同醉。重塑酒與自然的關系,用生態之美釀造白酒產業,才能同時守住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煥發千年詩酒文章的神韻,擦亮飄香世界的文化名片,謀好綠色趕超之策,營造民生普惠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