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健康產業的前景發展是什麼
現階段,我國大健康產業主要以醫葯產業和健康養老產業為主,市場佔比分別達到50.05%、33.04%;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比重最小,只有2.71%。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B. 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產品的總需求急劇增加。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為先導,涵蓋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健康服務功能的健康產業成為21世紀引導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健康行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健康產業僅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
我國健康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市場容量不斷擴大,健康產業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保健品行業,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新興動力。據相關統計資料,目前我國共有葯品生產企業6000多家,每年1500多億元的消費市場;保健品生產企業3000多家,每年超過500億元的消費市場。目前我國年銷售額也近600億元人民幣,到2010年,中國保健品年銷售額將達12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5年健康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
雖然我國健康產業發展迅速,但由於涉及的領域眾多,沒有相關比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來規范,也沒有相關的標准作為發展的參照,導致行業發展亂,尤其是保健品行業。同時在健康管理和服務上對於核心技術與相關健康服務的整合還有欠完善,還無法對客戶提供整套解決方案。
C. 健康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版》顯示,目前,我權國已進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發展大健康產業既具有重要意義,又具有良好條件。這件事抓好了,不僅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可謂一舉多得、利國利民。
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政府層面,國家重視以人為本,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新醫改方案和「健康中國2020」的健康發展戰略。「健康中國2020」戰略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到中等發展中國家的水平,人均預期壽命將從2005年的73歲增加到2020年的77歲,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重要增加到6.5-7%,提高兩個百分點。
D. 健康產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有哪些
參考《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於自身健康也有著巨大的轉變,因此保健養生市場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增大,使得更多的人們對於保健養生加盟市場有著很大的消費需求空間。
據前瞻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保健養生產業年產值5600億元左右,生產企業共約1700家,銷售企業約2.5萬家,銷售規模達900億元,目前全年銷售規模超過千億元。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共批准了17963個保健食品,其中國產保健食品為16873個,進口保健食品為1090個。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百姓對健康養生產品的消費心裡和行為逐漸理性化,更加重視保健養生產品的安全性、功效性,同時政府對保健養生產業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監管越來越嚴格,中國保健養生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E. 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前瞻網摘要:受10月14日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暖風影響,回「健康」旋風正以勢不可擋之答的勁頭高調盤踞於資本市場的上空。IPO咨詢機構前瞻投顧認為,更多的投資機會和市場資源,可能會集中於那些創新性強、持續成長後勁足的企業和細分市場。可以預計的是,未來,健康服務相關領域的投資並購將日益活躍,尤其是擬上市的公司,將因為這項政策紅利,受到資本的瘋狂追逐。但資本市場漸趨理性,健康產業里的部分領域,比如醫葯等,發展較早,市場競爭較為充分,增長後勁並不被投資機構所認可,所以,更多的投資機會和市場資源,可能會集中於那些創新性強、持續成長後勁足的企業和細分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3版中國大健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指出: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逐漸進入公眾視野,成為老百姓的生活追求。隨之而來的,是健康體檢、健康咨詢、健康養老、體育健身、養生美容、健康旅遊等新興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為人們提供健康生活解決方案,成為大健康服務產業最大的商機。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F. 2019年大健康產業前景如何發展趨勢是什麼
大健康產業逐漸成為剛需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國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凸顯了國家對維護國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建立了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險制度,逐年提高醫療保險補貼標准,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杜絕葯品使用,提高醫療保健水平。兩者都大大提高了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但是,我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還存在許多問題。許多家庭因病而重新陷入貧困,現在據報發生了醫療糾紛,城市醫院人滿為患,農村醫療衛生機構也在苦苦掙扎。
與此同時,食品葯品安全,飲用水安全,職業安全和環境問題也成為主要的健康風險,給保護國民健康帶來了新的壓力。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亞健康等趨於增多。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發展大健康產業。
大健康產業被視為藍海
隨著國內公眾自我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眾多企業紛紛押寶或跨界大健康產業。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醫葯領域內,所謂的「大健康」產業通常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指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產品,比如保健食品、葯妝等;另一個是包括體檢、慢病康復等的醫療服務,即疾病預防、養生保健等「大健康」領域。
研究報告顯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保健品行業的黃金期,2020年行業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
大健康行業是全球性的朝陽產業,全球市場容量為2000億美元。1980至2000年間,美國的保健品銷售額增長了36倍,日本增長了32倍,歐盟年復合增速17%。2010年我國健康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1000億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將回歸到「治未病」的傳統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上,保健品消費增速提升,預計到2020年後市場容量達4500億元以上。
G. 國家大力發展健康產業的意義
1、健康產業是輻射來面廣自、吸納就業人數多、拉動消費作用大的復合型產業,具有拉動內需增長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
2、發展健康產業,可以增強群眾保健意識、防病意識,提高生活質量。
3、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質,提高健康服務業水平。
H. 國家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容錯過
作為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包括醫療服務、醫葯保健產品、營養保健產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閑保健服務、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大健康產業不同於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是一種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模式。
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台,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並購日益頻繁。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范圍正在不斷放大,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支持發展健康體檢咨詢、全民體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遊等多樣化健康服務。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力度,促進人才流動,夯實健康服務業發展基礎,推進健康服務信息化,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
目前,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鏈主要有五大基本產業群: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二是以葯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葯產業;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五是健康養老產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健康服務產業市場規模約4.50萬億元,2017年底,我國健康產業總規模超過6萬億元;若按此速度發展下去,預計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產值規模有望佔到GDP的10%以上。
伴隨著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佔比越來越大,而老年人又是疾病多發群體,再加上國家醫療保健制度的不斷完善,老年醫療服務市場需求將有望快速增長。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我國醫療行業競爭將會加劇,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老年人對於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放鬆和休閑也是調整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方式。具有度假旅遊屬性的休閑產品逐漸開始擴大規模。在老年市場對養生、保健等需求的刺激下,度假住宅、康體療養兩大產品有望成為未來旅遊的主流。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處於初級階段,尤其是健康管理正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因此,產業發展具有空間大、增速快的特點。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的健康消費需求也隨之發生了轉變,從局限於對疾病防治轉向了對自身健康水平與生命質量的關注;除關注身體、生理功能和行為習慣方面的健康之外,更注重情志、心理、思想、精神乃至道德和信仰多方面的健康;環境因素對人的健康影響日益受到重視,人們開始注重生態環境與生命健康和諧共生的有機聯系。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已經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新趨勢,大健康產業已被視為「藍海」。
I. 每個國家都有健康產業,中國的健康產業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國家越來越重視發展健康產業,在我國飛快地發展著。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健康產業發展還是相對滯後的。中金 產業健康產業研究員趙廣廉指出,目前我國健康產業存在公眾思想觀念不夠科學、對行業及市場信任不足、企業研發力量薄弱等「五大問題」。
產業法規、標准不完善,讓整個產業難以標准化並涌現大企業,對健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也不足。據統計,花到預防上的費用只佔我國衛生經費總額的 7%,主要經費都花在幾乎沒有實際效果的大病治療和臨終關懷上,即28天左右的時間花去了一生健康經費的2/3甚至更多。國家雖然已在大力提倡「治未 病」,但缺乏強有力的「保障體系」。公眾唯恐得病,但又不願意拿出額外的錢去防病,處兩難中。
醫療信任危機、食品安全問題嚴重、保健品的過度忽悠等,導致公眾對行業及市場信心與信任不足。由於上述原因,各種投資不願意或不輕易進入健康產業領域,造成企業乃至整個產業發展也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