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鏈配套重要性

產業鏈配套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1-02-24 00:34:49

產業鏈高效整合的作用

產業鏈高效整合是現代成本控制的新思維,它打破了傳統意義上在 運費和勞動力上節約成本的思想,而是從高效出發,加快資金和商品的 周轉率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做市場的快速反應者。
產業鏈高效整合就是以更高的效率走完整條產業鏈的產品設計、倉儲運輸、原料采購、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終端零售,從而在市場適應和消費者互動上取得主動和領先地位,達到高效整合的目的。產業鏈高效整合是現代
1.有利於企業成本的降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生產越來越強,產業鏈條被越拉越長。產業鏈條延伸是一種資源,它體現 產業集聚的 規模效應。「未來只存在兩種企業,一種是規模超大的企業,另一種就是專業化非常強的中小企業」。任何一個企業在當前條件下都不可能在產業鏈條的任何一個鏈條環節上都是最優的,只能是在某一個或者幾個環節上具有優勢。產業關聯性越強,產業鏈條越緊密,資源的 配置效率也越高。通過產業價值鏈的整合不但可以將不同優勢環節的企業相聯系,實現產業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都達到最優,進而實現企業產業價值鏈整體最優,而且基於產業價值鏈的資源整合通過諸如實施標准化生產、對內部管理費用進行嚴格控制等,可以有效降低產品在產業 價值增值環節上的包裝、 流通、庫存、銷售與內部部門間協調等成本,獲得成本領先優勢。
2.有利於新企業的出現。
集群是新企業誕生的催生婆。新企業易於在既有的集群內部而不是在孤立的地區成長起來。集群內的企業由於相互交流機會的增加,不僅能夠及時發現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而且還會獲得更多有關發展機會的信息。最早進入的廠商積極尋求創造 專業化生產要素的方法,並通過吸引新人才進入來加強所屬行業的知識和技術深度開發。且由於當地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熟悉集群內的產業特性,使集群容易獲得所必須的資產、技能和開發團隊以及高素質的勞動力,因而降低了新企業進入的門檻並降低了風險。集群內企業的重組障礙較低,更有利於催生新企業的誕生。比如說,一個計算機配件新供應商能夠在計算機 產業集群內擴大規模是因為在客戶集中的基地可以減少風險,同時由於一個發展完善的產業集群包括一些 相關產業,這些相關產業通常能夠吸引相同或相近的要素投入,使供應商得以獲得進一步擴張的機會。除此之外,集群內的 進入壁壘很低,在集群內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資本、技術、原材料投入和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從而加快新企業的衍生過程。
3.有利於企業創新氛圍的形成。
產業鏈延伸也是一種環境。有產業鏈的地方,企業不僅可以降低投資成本和 交易成本,同時還有利於信息資源的交流、匯集,促進技術、產品的聯動創新。集群式產業鏈是培育企業學習與創新能方的溫床。企業彼此接近,會感受到 競爭的隱形壓力,迫使企業不斷進行 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 技術創新是由市場的需要引起,企業通過組合各種創新資源,運用科學的方法與手段創造出新產品、新工藝,並進行生產,最終進行商業化,當它商業化成功、企業取得利益時,這項技術創新才算成功。由於存在著競爭壓力和挑戰,集群內企業需要在產品設計、開發、包裝、技術和管理等方面,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進,以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需要,爭取新的客戶。一家企業的知識創新很容易外溢到區內的其他企業,因為通過實地參觀訪問和經常性的面對面交流,這些企業能夠彼此相互較快地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術。在產業價值鏈中,比鄰而居的企業之間由於頻繁的交往和經常性的合作,產生了面對面的觀察與學習的便利性,一項 技術創新很容易為其他企業所發現,其他企業通過對此項技術創新的消化、吸收與模仿,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技術改良,進而又導致漸進性的技術創新不斷發生,從而形成強大的擠壓效應。集群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棲息地」,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集群在 技術創新方面具有創新所需的組織架構、產業文化基礎、知識積累和擴散的內在機制,集群為創新型區域的構建提供了現實的基礎。
4.有利於打造「 區位品牌」。
產業關聯企業及其支撐企業、相應輔助機構,如 地方政府、行業協會、 金融部門與教育培訓機構都會在空間上相應集聚,形成一種柔性生產綜合體,進而構成區域的核心競爭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願意投資於相關的教育、培訓、檢測和鑒定等公用設施;另外,這些設施的設立又明顯地促進了集群內企業的發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資源在 產業集群內具有更高的運用效率。一個學習—創新型的區域,能夠使區內的各個企業形成相互協作的網路,彼此之間能夠共享市場信息、 基礎設施、區內資源(尤其是流動的人力資源)、生產能力和 供應鏈網路乃至形成 區位品牌。「 區位品牌」即產業區位是品牌的象徵,如法國的香水、 義大利的時裝、 瑞士的手錶等。單個企業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然而企業通過集群的整體力量,利用群體效應,形成「 區位品牌」,會使每個企業都受益。 區位品牌與單個企業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眾多企業品牌精華的濃縮和提煉,更具有廣泛的、持續的 品牌效應,它是一種珍貴的無形資產。這種區域品牌是由企業共同的生產區位產生的,一旦形成,就可以為區內的所有企業所享受。因此,區域品牌同樣具有 外部效應。這種區域 品牌效應,不僅有利於企業對外交往,開拓國內外市場,確定合適的銷售價格,也有利於提升整個區域的形象,為 招商引資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而區域品牌共享又大大增強了集群內企業的比較競爭優勢。
5.有利於 區域經濟的發展。
在產業一體化、產業全球化的趨勢勢不可擋的形勢下,產業的發展及其 競爭力的提升已成為一個地區能否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關鍵。而產業價值鏈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紐帶,是 區域經濟發展中可充分挖掘的有利因素。 產業集群是以產業價值鏈為紐帶的地方 生產系統,是 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從現代 區域產業形成發展來看,產業是由龍頭企業起主導作用,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帶動一批配套企業發展,產業鏈中的配套企業發展壯大,既可裂變出新的龍頭企業,又促進其他龍頭企業發展和聚集,形成產業群體,使產業整體競爭力得以增強,從而壯大了 產業經濟,給 地區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因此,以產業鏈為紐帶,延伸產業加工生產的深度,以企業綜合配套,加強產業內部、產業之問聯動並做強做大,逐步興起專業、特色的企業群體,構築 產業集群支撐框架;以產業價值鏈為中心,以重點產品、 主導產業的聯動促進中小企業群的配套發展,並努力進入國際分工協作體系和供應鏈,是 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一個區域的產業能否形成競爭優勢,不僅是依靠一個或幾個企業大集團,而且還要視其產業價值鏈體系如何。在全球(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無論是對於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能否利用全球(或者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歷史機遇,建造自己的產業(或企業)價值鏈,或者成功地成為全球產業價值鏈的重要一環,直接關系著未來的前途,否則就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

② 什麼是產業鏈及其意義,以及如何完善產業鏈的發展

近年來,「產業鏈」這個名詞在報刊和文獻上頻繁出現,如:紡織產業鏈、啤酒產業鏈、生態產業鏈、服務產業鏈等,應用非常廣泛,但有關產業鏈的概念基本還未明確提出。筆者認為,產業鏈可以定義為具有某種內在聯系的產業集合,這種產業集合是由圍繞服務於某種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為基礎、相互依存的產業所構成。從現代工業的產業鏈環節來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間產品生產、製成品組裝、銷售、服務等多個環節。實際上,任何產業都能形成一條產業鏈,現實社會中存在著形式多樣的產業鏈,而且眾多產業鏈會相互交織構成產業網。
產業鏈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產業鏈包括滿足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的所有企業集合,涉及到相關產業之間的關系;
狹義的產業鏈則重點考慮直接滿足特定需求或進行特定產品生產(及提供服務)的企業集合部分,主要關注產業內部各環節之間的關系。
經過初步研究,筆者認為產業鏈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特徵:
①構成產業鏈的各個組成部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聯動、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它們在技術上具有高度的關聯性,上游產業(環節)和下游產業(環節)之間存在著大量的信息、物質、價值方面的交換關系,且它們之間具有多樣化的鏈接實現形式。
②產業鏈上的各個組成部分呈現出分離和集聚並存的趨勢,它們存在著技術層次、增值與盈利能力的差異性,因而就有關鍵環節和一般環節之分,而且各個組成部分對要素條件的需求具有差異性,這就導致了產業鏈的戰略環節存在區域差異性。
③產業鏈受產業特徵及發育狀況影響,存在繁簡程度的差異性,同時產業鏈之間相互交織,往往呈現出多層次的網路結構,存在主鏈條、次鏈條的區分,而且這些鏈條都處於一定的外部支撐環境之下。

③ 建設工業集中區的重要意義

實行集中發展戰略,走集約化發展之路,能在空間上加快生產方式的轉變。其意義可以從以下幾點思考:
一、工業集中發展有利於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當前,在新的宏觀條件下,一方面國家管理資源日益規范,手段更加先進,監管力度更大。另一方面,經濟發展與資源約束、環境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工業發展與用地的矛盾已成為一個重要難題。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再走過去「戶戶點火、村村昌煙」,粗放經營、浪費資源的老路,必須集約經營、節約用地。土地是工業發展中最稀缺基本要素之一。走工業集中發展之路,可以正確處理好經濟建設與耕地保護的關系,減少基礎設施投入,降低土地使用的各種成本,同時使經濟社會能得以可持續發展。引導共同指向的產業向特定優勢區域集,促進產業相對集中,有利於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配套能力,不斷壯大產業實力,增強工業競爭力。
二、工業的集中發展有利於節約基礎設施投入。現代工業的發展,需要較好水、電、氣、路、通訊等基礎設施作為基礎。集中發展可以促使道路、排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集中建設和使用。
三、工業集中發展有利於產業聚集經濟和外部經濟的形成。現代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生產作為基本生產方式,工業的集中發展,可以促進產業化分工。也可以聚集生產要素和人口,增加市場容量,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形成區內聚集和外部經濟。
四、工業集中發展有利於增加縣域和區域中心鎮的輻射和帶動能力。依託縣域和區域中心鎮的輻射和帶動能力。依託縣域和區域中心鎮集中發展工業,可以通過工業的集中促進人口和生產要素的聚集,從而增加城鎮的聚集和輻射功能,同時也有效地加快農民向城鎮和非農業的轉移,推進「三個集中」。
五、工業集中發展有利於減少污染,解決好環保問題。工業發展不可避免會產生一定污染。集中發展有利於集中治理污染,降低治污成本,改善環保條件。

④ 裝備製造業產業鏈及配套企業狀況

簡單回答,
卡特
采購:國內,國外
國內:卡特零件廠,比如(無錫,天津);外部供應商。
國外:卡特零件廠,比如(皮羅利亞,。。。);外部供應商。
配套服務: 核心部件(如發動機)(卡特國外,國內)。
一般零件(如一般的塑料件,生產工具,勞保工具)(外部)。

成本與質量的平衡

更細的就不說了。違反紀律。

⑤ 如何打造產業鏈條完整,配套體系較完善的新興產業集群

一、構建產業體系,加強集群發展
現代產業體系的構成不是獨立的,而是產業鏈條健全、專業協作機制完善、競爭力強勁的產業集群,既有主導產業和其他產業的多層次聯合發展,又有三次產業的相互促進。加強產業集聚發展,一是實現縣域內各產業的關聯、組合發展。主導產業生產技術先進,增長率高,產業關聯度強,對其它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的帶動作用。其他產業的發展要根據自身特色,結合主導產業的導向,積極做好專業分工和協作配套,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相互依託、相互支持的產業集群。二是實現各產業園區協調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集群發展的基本環節,產業集聚區、專業產業園區是集群發展的關鍵著力點,商務中心區是集群發展的戰略重點,各產業園區的協調均衡發展能夠加強三次產業的聯系,形成互促、互動、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三是實現各產業園區低碳環保發展。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產業發展的首要位置,以「建設生態宜居郟縣」奮斗目標為工作要求和標准,形成優化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形成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共識。
二、優化投資結構,提高質量效益
近年來,我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始終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投資增速連年保持在20%以上,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由於多年的快速增長,投資總額已接近GDP總額,投資增幅的上行空間變窄,持續增長壓力日顯。因此,必須推進投資結構的調整,提高投資的經濟社會效益。一是優化投資結構。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高新產業體系,把新興高新產業加快培育成為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以工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大力發展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以服務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引導社會投資向第三產業傾斜,發展金融、現代物流、研究與開發、電子商務、法律、資詢、會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和醫療衛生、社區服務、文化休閑等消費性服務業。以農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加快土地流轉,延伸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鏈條,提高土地產出效益。二是推進各集聚區內項目建設進度,緊抓建成項目的投產達產。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落實開工條件,爭取盡早動工建設,對久拖不動的項目啟動退出機制。堅持實行企業全程跟蹤服務制度,解決問題,積極支持,促進項目盡早投產、達產,盡早將投資轉化為生產力和經濟社會效益。
三、注重科技發展,強化創新驅動
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深刻變化,創新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和區域之間競爭發展的關鍵。產業層次和競爭力的提升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以科技創新破解經濟發展的要素性、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一是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支持企業建設研究院、工程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培育扶持力度,落實財稅、金融等優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示範機制。積極申報由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二是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結合集聚區內主導產業發展方向,依託龍頭企業,重點對行業共性、關鍵性、前瞻性技術進行聯合開發,探索建立科技租賃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進一步面向社會搞好技術服務。三是加強專業人才培育。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合理配置教育培訓資源,研究和優化人才引進政策,建立健全培養、引進、激勵高技能人才的工作體系和政策體系,努力建設一支與產業發展和創新需求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四、緊扣產城互動,發展惠及群眾
產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因此,產業集聚發展應與現代城鎮體系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產興城、依城促產。推動產城互動融合發展需要突出抓好兩個方面,一是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平台與城市建設有機對接。按照產城一體發展思路,統籌各產業集聚發展平台和城市建設,強化功能集合構建。推進產業園區內金融、郵政、衛生醫療、生活服務區等功能設施項目的建設;推進城鎮與產業集聚園區發展規劃和設施建設的無縫銜接和功能共享,提升產業集聚園區的綜合承載能力,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條件。二是以產業集聚發展帶動人民增收。產業集聚的直接效應是人口集聚,產業的發展決定了勞動力的流向。要及時引導和推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鼓勵創業並且注重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⑥ 如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

倡導產業鏈內在、自生性的生成和發展。就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而言,消費需求與產業生命周期規律、產業上下游組織關系、產業配套性等是決定產業鏈形成與變化的決定性因素。產業鏈的平穩發展與提升依賴於消費需求的擴大、產業生命階段的合理推進、產業上下游組織穩定關系以及產業配套的完善性。通過自發消費擴大並對其合理引導、以及產業關系的改善,產業鏈的形成和穩定發展是可預期的結果。
發揮政府政策的補充功能,為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盡管主導地位讓位於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的內在決定性因素,但這並不說明政府政策退出產業鏈發展的舞台。相反,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經濟關系和國際社會分工體系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形勢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迫切需要以政府政策(特別是產業政策)為工具,充分發揮政府的經濟職能,發展優勢產業,增強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因而如何界定政府政策作用的發揮范圍成為了關鍵問題。一個原則就是:消費需求、產業生命階段、產業上下游組織關系以及產業配套性等決定性內因能對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作出動態調整的,都交給那些決定性內因來處理;而決定性內因不能或較長時間內來不及發揮作用的,可通過政府政策的實施來完成。政府政策在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補充、輔助功能。
將產業配套納入到產業鏈構建體系中。主動利用和擴大支柱產業的集聚效應這一角度來理解產業配套,即當某一局部地理區域中,在市場容量沒有限制的條件下,政府與相關配套組織主動承接服務提供、環境建設等配套任務,以擴大產業鏈效應,充分降低支柱產業的平均成本,使產業鏈平穩、有效的運行,使該局部區域在區域間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成立協調機構,組織推動產業配套。針對支柱企業或所在產業進行的產業配套投資通常會形成資產的較強專用性。專用性程度越高,產業配套程度越高,被支柱企業「套牢」的風險越大。這就要求:一方面,在產業配套達到一定程度時,政府和配套組織應當考慮進行自主的產業創新;另一方面,不同產業鏈條所屬區域間也應該建立類似產業主鏈條上下游組織間的利益協調機制。

⑦ 什麼叫主要配套企業

船舶配套設備作為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量大、面廣和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特點,按大類分主要包括機電配套設備、船舶動力系統和電氣自動化系統等。「十一五」以來,政府和行業開始加大自主產品的研發投入,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產業體系不斷完善,重點船用設備及核心部件研製取得了突破,產業規模大幅提升,本土配套設備裝船能力不斷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船用設備仍存在產業鏈不完善、設計研發能力薄弱、高端配套幾乎被國外知名品牌壟斷、生產效率和產品可靠性與國際一流品牌產品有很大差距、產品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配套設備發展滯後問題已成為制約造船強國建設的主要瓶頸。

在當前全球製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業變革正在引發深遠影響,以「互聯網 + 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信息技術革命已成為國家造船業轉型升級、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發展方向。船舶配套產業亟需通過設備智能化能力提升,打造有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形成技術、品牌和產業鏈生態優勢,全面提升產業的研發設計、核心製造、全球服務水平,推動船舶配套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造船強國的戰略目標。

二、 國外船舶配套設備產業現狀及未來智能化發展趨勢

(一)國外船舶配套設備產業現狀

從國際配套產業發展趨勢看,以歐洲、日本、韓國為主的國外配套產業在產品技術研發能力、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能力等方面占據明顯優勢。近年來,隨著世界船舶製造中心向亞太地區轉移,日本、韓國、歐洲紛紛針對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制定了相應的船舶配套發展戰略,逐步由技術轉讓、合資合作轉為在中國獨資建廠或向中國出口產品或抬高技術引進門檻從而提高合資的控股比例,同時在售後服務環節不但為本國企業品牌產品也為其他企業品牌產品承擔全球服務業務,我國船舶配套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技術來源緊縮的不利形勢 [1]。

1. 歐洲船舶配套設備產業現狀

歐洲作為造船業的發源地,配套業起步早,歷史悠久,其歷經了多次技術革命,形成了享譽全球的品牌,擁有著強大的品牌效應。在數百年的研發歷程中,始終重視產品先進性、可靠性和穩定性,通過持續技術研發和產品優化,保持著配套設備的高附加值,長期引領著先進配套設備技術。同時,歐洲船舶配套企業依託自身強大的實力,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售後服務網路,在世界范圍內提供便利的維修和升級服務,致力提供產

⑧ 請問政府該如何培育產業鏈

倡導產業鏈內在、自生性的生成和發展。就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而言,消費需求與產業生命周期規律、產業上下游組織關系、產業配套性等是決定產業鏈形成與變化的決定性因素。產業鏈的平穩發展與提升依賴於消費需求的擴大、產業生命階段的合理推進、產業上下游組織穩定關系以及產業配套的完善性。通過自發消費擴大並對其合理引導、以及產業關系的改善,產業鏈的形成和穩定發展是可預期的結果。
發揮政府政策的補充功能,為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盡管主導地位讓位於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的內在決定性因素,但這並不說明政府政策退出產業鏈發展的舞台。相反,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經濟關系和國際社會分工體系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形勢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迫切需要以政府政策(特別是產業政策)為工具,充分發揮政府的經濟職能,發展優勢產業,增強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因而如何界定政府政策作用的發揮范圍成為了關鍵問題。一個原則就是:消費需求、產業生命階段、產業上下游組織關系以及產業配套性等決定性內因能對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作出動態調整的,都交給那些決定性內因來處理;而決定性內因不能或較長時間內來不及發揮作用的,可通過政府政策的實施來完成。政府政策在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補充、輔助功能。
將產業配套納入到產業鏈構建體系中。主動利用和擴大支柱產業的集聚效應這一角度來理解產業配套,即當某一局部地理區域中,在市場容量沒有限制的條件下,政府與相關配套組織主動承接服務提供、環境建設等配套任務,以擴大產業鏈效應,充分降低支柱產業的平均成本,使產業鏈平穩、有效的運行,使該局部區域在區域間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成立協調機構,組織推動產業配套。針對支柱企業或所在產業進行的產業配套投資通常會形成資產的較強專用性。專用性程度越高,產業配套程度越高,被支柱企業「套牢」的風險越大。這就要求:一方面,在產業配套達到一定程度時,政府和配套組織應當考慮進行自主的產業創新;另一方面,不同產業鏈條所屬區域間也應該建立類似產業主鏈條上下游組織間的利益協調機制。作者:孫國棟

⑨ 企業在產業鏈中的作用如何寫

企業在產業鏈中的作用:
1.有利於企業成本的降低。
2.有利於新企業的出現。
3.有利於企業創新氛圍的形成。
4.有利於打造「區位品牌」。
5.有利於區域經濟的發展。
產業鏈是指不同企業(「節點」)通過一定產業聯系(「鏈條」)組成的、獨立於市場和企業之外的「中間性協調框架」,換言之,是產業聯系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構化產物。產業鏈的本質是協調框架,歸根結底又是產業聯系,抓住產業聯系才能抓住產業鏈研究的根本。產業聯系形態的多樣性和演進性決定了產業鏈形態的多樣性和演進性,同時,「結構決定功能」原則又決定了產業鏈作為企業競爭戰略工具的可能性。
1.作為供應鏈的產業鏈與企業的產業定位。作為產業鏈的要素形態或物質形態,供應鏈是從「擴大化生產」發展而來的,它將企業的生產活動進行了前伸和後延。構建或參與構建供應鏈已成為現代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手段。通用電氣前CEO傑克·韋爾奇曾說過:「如果你在供應鏈運作上不具備競爭優勢,就乾脆不要競爭。」從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角度看,天然強調業務分工的供應鏈為有關企業提供了適當的產業「位置」或「定位」機會。對市場勢力較強的企業來說,構建供應鏈使其有機會將不具有競爭優勢的非核心業務外包,將企業內部供應鏈外部化,從而可以著力深耕自身的核心業務,如華為集中人力優勢進行高科技研發,麥當勞集中精力開設世界連鎖等。這種深度關注自己的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的思想,正是供應鏈分析的核心思想。對於市場勢力較弱的企業來說,供應鏈的存在使其有機會通過合理的產業定位「切入」現有的產業布局,進而在「跟隨跑」的過程中逐漸做大做強。
2.作為價值鏈的產業鏈與企業的關鍵資源。作為產業鏈的價值形態,價值鏈是指貫穿於一項產品或服務從設計至最終消費整個過程的所有價值增值環節的集合。與供應鏈強調物質的轉移過程不同,價值鏈強調價值的連續增值過程,倡導企業追求長期利潤最大化目標。隨著產業分工的深化,價值正在向價值鏈兩端的研發設計和市場營銷環節集中,從而形成了價值分布的「微笑曲線」。從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角度看,通過分析價值鏈可以剝露出能夠創造高附加值並對整個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資源」或「戰略控制點」。企業應將其生產經營向價值鏈中的高利潤區間進行延伸,以獲得更高的贏利能力,對於跨國公司等強勢企業來說更應如此;如果可能的話,企業應將其經營范圍覆蓋戰略控制點,或與占據戰略控制點的企業結成戰略同盟。要保持企業對某一產品的壟斷優勢,關鍵是保持這一產品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的壟斷優勢,並不需要在所有的價值活動上都保持壟斷優勢。戰略環節要緊緊控制在企業內部,很多非戰略性的活動則完全可以外包出去。
3.作為組織鏈的產業鏈與企業的核心能力。作為產業鏈的組織形態或社會形態,組織鏈是指企業之間圍繞產業分工協作而形成的組織協調關系,本質上是一種既非純企業也非純市場的「中間性協調框架」,這種框架是「有組織的市場」和「有市場的組織」的結合。從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角度看,組織鏈是企業藉以建構並運用其核心能力的重要平台。Miyazaki(1999)根據對日本企業的研究指出,核心能力能夠維持有效率的技術垂直連結及水平多角化,使企業能夠把關鍵要素和技術應用在下游市場的其他領域。多個企業的核心能力在特定機會推動下突破組織邊界形成的統一體,又被稱為「虛擬企業」,實際上就是產業鏈的一種組織形態。
4.作為知識鏈的產業鏈與企業的動態能力。作為產業鏈的知識形態,知識鏈是指企業之間的知識分工與交流關系且集中表現為技術鏈。每個產業都有其主導技術,主導技術的創新和在企業之間的擴散形成了技術鏈。只有主導技術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廣泛應用才能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否則難以成功。從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角度看,知識鏈是企業塑造其動態能力的基本途徑。
綜上所述,在企業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過程中,供應鏈提供了產業位置,價值鏈提供了關鍵資源,組織鏈提供了核心能力,知識鏈提供了動態能力,或者說,通過供應鏈得以實現產業定位,通過價值鏈得以聚焦關鍵資源,通過組織鏈得以構建核心能力,通過知識鏈得以構建動態能力。在供應鏈、價值鏈、組織鏈、知識鏈四重表現形態下,產業鏈都包含了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核心條件,都可以作為企業實施競爭戰略的工具。

⑩ 裝備製造業完整的產業鏈是什麼尤其是城軌車輛相關的配套企業會涉及到哪些呢

裝備製造業又稱裝備工業,主要是指資本品製造業,是為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和國家安全需要而製造各種技術裝備的產業總稱。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其產品范圍包括機械、電子和兵器工業中的投資類製成品,分屬於金屬製品業、通用裝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器裝備及器材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裝備製造業7個大類185個小類。
鄒十踐(以信息化帶動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建築機械化,2002年第1期第24頁。)認為,裝備製造業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重大先進的基礎機械,即製造裝備的裝備——工業「母機」,包括數控機床( NC)、柔性製造單元(FMC)、柔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工業機器人、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電子製造設備等;二是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主要是先進的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壓電器、微電子和電力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三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科學技術、軍工生產所需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如礦產資源的井采及露天開采設備,大型火電、水電、核電的成套設備,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的成套設備,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軋製成套設備,航空、鐵路、公路及航運等所需的先進交通運輸設備,污水、垃圾及大型煙道氣凈化處理等大型環保設備,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輸水輸氣等大型工程所需的成套設備,工程機械成套設備等。

閱讀全文

與產業鏈配套重要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