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產業結構升級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產業結構升級的發展趨勢是:
農業-輕工業-基礎產業-重化工業-高附加值加工業-現代服務業和知識經濟
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研究產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產業部門的內部關系。
產業結構高度化,也稱產業結構高級化。指一國經濟發展重點或產業結構重心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逐次轉移的過程,標志著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和發展階段、方向。產業結構高度化往往具體反映在各產業部門之間產值、就業人員、國民收入比例變動的過程上。
三次產業之間的結構變化趨勢
第一,第一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數國家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直至70年代,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和美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和勞動力所佔比重下降的趨勢開始減弱。
第二,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上升的。但進入60年代以後,美、英等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開始下降,其中傳統工業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第三,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各國都呈上升趨勢。6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發展更為迅速,所佔比重都超過了60%。
從三次產業比重的變化趨勢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工業化階段,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之後逐步向「後工業化」階段過渡,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參考:產業結構_網路
http://ke..com/link?url=s85-SLeYLkcC5jtq#4
❷ 2020年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1)國家經濟騰飛,各個行業實現快速發展;2)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條件改善,健康意識提升;3)老齡化進程加快(2017年全國60歲老年人口達2.4億人,佔比17.3%),加大醫療服務、健康養老需求;4)人工智慧、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不斷進步,滲透到大健康領域;5)醫療改革、健康養老、健康中國2030等國家政策的發布,諸多因素共同促進我國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各類資本、技術、企業紛紛布局大健康產業,推動行業規模不斷發展。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達6.2萬億元,為2011年2.60萬億元的2.4倍,2011-2017年復合增長率達15.6%。根據2016年10月國家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以上,2030年達到16萬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
❸ 新產業發展、科技革命與市場經濟體系改革與構建的關系的圖書、論文
展、科技革命與市場經濟體系改革與構
案你了解的
❹ 萬鋼:構建新興產業業態/推動融合發展
易車訊 今日,我們從百人會方面獲悉,1月16日下午進行的高層論壇—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話題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萬鋼主席在過去一年的總結中,充分肯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發展趨勢,他表示從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上,在保有量上已經超額完成了目標,為500萬輛,在2035年產業規劃中,他認為雖然四個目標雖然很難,但都得到了國家的全力支持。
過去一年,中國正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萬鋼主席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正進入「市場+政策」雙驅動的新階段,在產品和服務,以及企業的戰略規劃、團隊建設等,都將受到來自於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重關注,需要把握發展趨勢,加強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科學預判市場需求、創新市場運營模式、規避市場波動的風險。
在跨界融合方面,萬鋼表示需要緊抓轉型升級帶來的新機遇,比如電力驅動、智能網聯、共享出行帶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提出兩點建議,1、構建新型產業生態,2、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另外在車-路-網-雲上,新能源汽車和信息通信產業的融合發展也很重要,萬鋼表示需要通過智能網聯、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的融合實現汽車與城市、交通、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以推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深度交叉融合、形成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車-路-網-雲的融合是一方面,汽車與能源、交通的雙向及跨界融合也是重要的,萬鋼提出應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雙向互動,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汽車與交通協同發展助力交通強國戰略,並加強新能源汽車與智能交通管控系統的連接,以及構建智能綠色物流運輸體系。
在前瞻部署上,萬鋼主席認為構建科技創新動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持續領跑的重要根基,如動力電池的加速技術創新,如雖然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經提升到300Wh/kg,但低溫適應性技術還需提升,另外還需要解決正極從低鈷到無鈷,負極加硅等創新工藝的研發,另外智能化電池系統方面、電驅動核心技術、IGBT晶元關鍵工藝、壽命和供應鏈上都應有所突破。
萬鋼重點提出,在智能汽車時代,重構新型電子電氣架構非常重要,目前傳統汽車電子系統缺陷明顯,已很難滿足未來汽車軟體需求。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智能控制,才能滿足智能網聯汽車的高速案例、大數據量和軟體需求。另外,輕量化依然是未來汽車在研發工作中深度研究的重要項目之一。
萬鋼主席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和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中,發展綠色能源,全面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和應用推廣很重要。在北京冬奧會中,氫能、電能的多元化動力將展示最強實力。
最後,萬鋼主席總結到,未來五年,將是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器,也是構建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實現新能源汽車完全市場化的攻堅期。把我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階段,管吃綠色發展新理念,抓住產業變革新機遇,提升科技創新的新動能。更需要科學謀劃,主動作為,同心協力構建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而奮斗努力,為推動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❺ 如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政府提幾點建議
政策建議
按照產業生態系統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組織規劃實施
國務院通過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標志著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從重規劃階段進入了全面實施的階段。該規劃在制定的時候考慮了產業體系 建設的需要,並做了產業發展的路線圖。但是由於選擇的產業范圍廣,又受規劃編制的時間和資源投入的約束,規劃並沒能就重點產業生態系統建設給出更具操作性 的方案。
建議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選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若乾重要領域,對產 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進行系統分析,按照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分享框架,編制這些行業產業生態系統建設的實施方案,對技術創新,有競爭力的製造,專有基礎設 施和服務體系建設,消費市場啟動,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等進行統籌安排和合理部署,並將工作任務分解到各個部門。同時,要在這樣的一個框架下對規劃實施情 況、創新績效、產業發展績效、政策激勵績效等進行年度的跟蹤評估,並根據跟蹤評估的結果,結合國內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特點,及時調整規劃實施方案。
在實施中突出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重點領域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的部署全面而系統,但這種全面性,也帶來了產業發展邊界過寬、難以優化資源配置和相關支持措施。課題組建議在規劃的實 施過程中,科學判斷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根據我國現有的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進一步突出重點。從目前全球新興產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新一代的電子 信息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融合發展,帶來社會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改變,並導致其他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最終將可能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轉基因育種、干 細胞治療等生物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生物工程和新醫葯產業將會成為未來的支柱和主導產業。從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及印 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發展戰略和投資重點來看,其重點也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生物產業。因此,課題組建議規劃的實施過程中,聚焦上述三大重點 產業領域,集中優勢資源,著力突破。
建立多元化、多層次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
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多處在發展的初期,其技術路線和主流產品都還沒有形成,不同技術路線的全球競爭,給投資者帶來巨大贏利空間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 風險。正是由於對風險規避的考慮,我國大多數投資人和企業會選擇在產業發展的快速增長期和成熟期再進入,如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新能源汽車。這樣做的好處在 於有利於規避風險,並贏得較為穩定的收益;壞處在於一定會形成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路徑依賴。
要想鼓勵投資人和企業在產業發展初期更早進入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競爭,需要建立政府、風險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生產銷售企業等多元化的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 這種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重點包括政府對高風險的前沿技術開發與應用的持續投入機制,政府對多種技術路線的創新活動的持續投入,保險公司對新產品和新裝備試 用的風險擔保機制等。通過這種多元化、多層次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引導社會資源向產業技術創新前沿積聚,結合重大創新發展工程和應用示範工程,盡快在自主 創新的基礎上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通過產業鏈創新管理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和技術體系構建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型技術和新興產業深度融合的產物。要想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構建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和產業體系,不但需要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還需要按照產業鏈發展的需要,突破一批輔助性技術,包括相關專有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檢驗檢測服務技術等,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
課題組建議首先在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領域開展產業鏈創新的管理。重點是系統分析這些重點產業的產業鏈、價值鏈,以及全球分工,在此基礎上依託戰略 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安排的重大創新發展工程,以及國家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安排的科技創新工程,採用工程化的組織方式,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 的產業鏈為目標導向,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聯合技術攻關。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積聚,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盡早使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能成功突破一批重 大群體性關鍵核心技術,構建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
通過實施重大應用示範工程啟動市場需求完善產業體系
消費市場的啟動和產業體系的完善是相輔相成的。在全國范圍內建設新興產業消費市場所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啟動市場需求和完善產業體系,在技術上和資源 配置上都不可行。理性的選擇是在有基礎的省市開展重大應用示範,逐步探索消費啟動市場的政策措施,探索能夠市場化的、能夠大范圍推廣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 完善產業體系。課題組建議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安排的一批重大應用示範工程為抓手,選擇有基礎的省市,以大規模的示範應用為牽引,促進產 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探索出能大規模推廣的新型商業模式,建立健全產業技術標准體系,完善市場准入制度等。
❻ 世界各國都在加快變革,新一輪什麼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
生物技術帶動形成龐大的健康。綜合起來看、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都將面臨深度調整。雖然對「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有不同看法、推動合作創新,形成人機共融的製造模式,那將使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將給產業形態、產業結構當今世界,現在討論得很熱鬧的3D列印技術、智能終端、大數據、雲計算、高端晶元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將帶動眾多產業變革和創新、氣候變化、空間,以求搶佔先機。對此,新科技革命和全球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新技術突破加速帶動產業變革,對世界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很注意這方面的情況,謀求實現跨越發展。有人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的觀點,有人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以製造業數字化為核心,有人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數字製造和個人製造的融合,三是綠色經濟、低碳技術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四是生命科學,已經從研發轉向產業化應用。可以預見,現在世界科技發展有這樣幾個趨勢,加速推進數字技術同製造業的結合,但恰好說明人們正在探討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產業組織方式帶來深刻影響。比如,隨著3D列印技術規模產業化,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密切跟蹤:一是移動互聯網、生產線,二是圍繞新能源,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物製造、環保等產業。面對世界科技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現代農業、生物能源、海洋開發的技術創新更加密集,推進「再工業化」,力圖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技術和產業。如果實現了通過互聯網平台匯集社會資源、集合社會力量
❼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產業什麼趨勢
產業科技革命會使產業呈現三種趨勢:一種是出現的新型科技產業,二是產業出現的新的替代品,三是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新產品所用的新科技技術。
對於新型科技產業的出現,產業結構未成型,產業存在許多的切入發展機會,找到適合企業的切入口,以最小的投入最快的速度贏得產業市場的份額。
對於產業出現的新的替代品,企業面臨的是市場競爭力的增強,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保住原有市場份額,以增加產品的新功能還是降低產品成本作為競爭優勢,以怎樣的市場反擊保住市場不受沖擊,或許趁此機會推出自己的新產品,都是企業戰略里要考慮的內容。
對於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新產品所用的新科技技術,企業需要做的舉措是:這是一個長期而持久的工作,新產品開發隨時都列入企業發展計劃中,只是研發的速度、頻次取決於企業的戰略規劃和力度,吸收高科技人才,新產品研發的績效考核或項目管理機制,都是准備工作,新產品的快速上市變成商業化,就是研發的計劃期縮短,在現有的費用計劃下,如何做到的問題。
❽ 未來在以下哪些領域,孕育著新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口
中國科學院歷經一年的研究表明,未來在六大領域,孕育著新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口。 ——宇宙演化、物質結構、意識本質等一些基本科學問題領域。比如,在物質結構方面,隨著科學家能夠對單粒子和量子態進行調控,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網路、量子模擬等領域將實現變革性突破,也可以成為解決人類對能源、環境、信息等需求的重要手段,其意義不亞於量子力學進展導致的20世紀信息革命。 ——能源與資源領域。一方面,大規模開采頁岩氣等先進油氣田勘采技術的突破,可延長化石燃料的開采年限,甚至開發出煤層甲烷、可燃冰等新的能源。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將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開發新的化石能源和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可能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同時存在。歐洲研究報告預測,到2050年,全球一半的能源需求將通過可再生能源來滿足。 ——網路信息領域。集成電路正逐步進入「後摩爾時代」。計算機逐步進入「後PC時代」。互聯網將進入「後IP時代」。雲計算和大數據成為未來IT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和產業正在進入一個轉折期,2020年前後可能出現重大的技術變革,從而給產業和人類生活帶來深刻變化。 ——先進材料和製造領域。智能製造從分子層面設計、製造和創造新材料,將產生爆炸性的經濟影響。如,3D列印技術可支持按需生產,大幅降低製造商庫存產品的成本,減少產品製造過程中的大量材料浪費,能列印傳統技術難以製造或不可能製造出來的產品。石墨烯等新一代材料的發現和應用,可以改變生產、生活的很多方面。目前,很多國家正在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商業化。 ——農業領域。生物多樣性演化過程及其機理,營養、土壤、水、光、溫度與植物相互作用的機理和控制方法,以及分子育種等方面的突破,將能夠保證農業生態高效和可持續發展。 ——人口健康領域。預計本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將達80億-100億。人類不僅面臨傳統傳染病新的變異和傳播,還面臨各種新的疾病的挑戰。通過疾病早期預測診斷與干預、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等研發,可以攻克影響健康的重大疾病,將預防關口前移,走一條低成本普惠的健康道路。 在上述六個領域中,任何一個領域的突破性原始創新,都會引發新的科學革命;任何一個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都有可能引發新的產業革命,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引發新的社會變革,加速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進程。 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加快科技與經濟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