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州市工業區布局是怎樣的
常州市工業產業布局與園區建設
一、 產業布局
根據常州城市發展的目標要求以及各區域的功能定位、資源特點和比較優勢,統籌規劃,引導資源合理配置,使沿江地區產業發展與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功能分區更加緊密結合。按照「拓展南北、充實東西、提升中心」的城市布局戰略,調整和完善產業布局,促進全市產業布局更趨合理,形成「一心四翼」。
「一心」即中心城區。著力增強中心城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加快城區工業企業搬遷調整,實行「騰籠換鳥」,為現代服務業發展騰出空間。加大經營城市力度,強化功能分區和連片改造開發,把城市做優做美做強。城市中心區除保留佔地少、運量小、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無污染和就業多的都市型工業和清潔型高新技術企業外,要統籌規劃實施化工類企業向濱江產業園集聚,高新技術類企業向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集聚,其它企業向相應的工業開發園區集聚。重點發展大企業集團總部及營銷、研發中心及各類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和金融保險、商貿流通、郵政電信、文化體育衛生等為生產和居民生活服務的行業。
「四翼」即結合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布局現狀,圍繞建設現代製造業基地的目標,按照區域集中、開發集約、產業集聚的原則,在突出濱江產業園建設的同時,加大市區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力度,實行產業發展按產業鏈聯動、園區開發以集聚特色聯動,基礎設施按功能配套聯動,在中心城區的北東南西四翼,加快形成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產業鏈配套的產業群區。北翼以濱江產業園為主體,加快基礎產業帶、新興產業帶、電子工業園、環保產業園建設,重點發展重化工業、新材料、醫葯等產品;南翼以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等產品;東翼以東南開發區、外向型綜合開發區和戚墅堰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紡織印染服裝和汽車配件、食品等行業;西翼以鍾樓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精密機械、新型材料等產品。
二、 園區建設
按照「產業集聚、區域集中、突出重點、錯位發展、聯動開發」的要求,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核心,省級開發區為重點,分層次推進各類園區的建設。增加園區建設投資強度和產業關聯度,突出區域專業化相對集中布局,強化專業分工和協作,使園區成為經濟的增長極和輻射源。
1、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加快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翼的同時,重點推進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的濱江產業園建設,基本形成以濱江產業園為龍頭,高新區為主體,新魏區、新龍區和空港區為支撐的現代製造業核心區和現代化新城區。
濱江產業園是沿江開發的重中之重,要充分發揮臨江的區位優勢條件,重點發展大運量、耗水型的冶金、化工、制葯等行業,做到統一規劃、集中布局、集中進行污染治理,提高產品加工深度,全力打造重化主導、產業興港、物流帶動的產業板塊。加快建設基礎產業帶、新興產業帶、環保產業園和電子工業園,使之成為重化工業集聚度最高,外來投資引力最大,區域帶動能力最強的「濱江特區」。到2005年全園工業銷售收入達到330億元,年均增長118%;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94%和104%。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0億元,年均增長4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萬元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
2、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76平方公里。園區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外向型經濟為主體,以發展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為重點,加快建設辦公器具產業園、德國經編產業園、復合材料產業園等特色專題園區。到200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億元,財政收入4.7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5%和25%。
3、東南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10.69平方公里。充分利用現有紡織印染產業的基礎和產品優勢,加強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加快產品、技術和裝備的升級步伐,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做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重點發展新型面料、高檔服飾、產業用紡織品和非織造布等紡織印染服裝業。到2005年全區工業銷售收入達10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億元,財政收入4億元。
4、外向型綜合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25.2平方公里,其中紡織工業園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重點瞄準國際紡織先進技術及發展趨勢,通過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發展新型紡織材料、先進的紡織織造、印染及後整理、品牌服飾等四大類產品,逐步建成國際知名的服裝面料研發和生產基地。規劃建設紡織工業園配套區,重點發展紡織配套機電產品,適度發展特種變壓器、電力開關等機電產品。到2005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億元,財政收入2億元。
5、鍾樓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11.65 平方公里。以發展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為重點,集中建設精密機械工業園、新材料工業園、電子工業園和中小企業產業園等主題工業園。到2005年全區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財政收入3.5億元。
6、戚墅堰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13.22平方公里。依託國內外的大集團、大企業、大財團,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發展與大型投資項目配套的產業,積極融入跨國公司生產配套體系,重點發展汽車配件、食品等行業。到2005年全區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財政收入2億元。
7、鄉鎮工業小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將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城市工業合理分工結合起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選擇設立若乾重點鄉鎮工業小區,加快其功能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園區的管理和服務,為製造業的集中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引導和支持鄉鎮企業向鄉鎮工業園區和小城鎮集中發展。
⑵ 常州的城市介紹
常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文字記載歷史的文化古城(歷史上有「龍城」別稱),同時又是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經濟較發達的新興工業城市。常州現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鍾樓、戚墅堰五個行政區,全市總面積4375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351.6萬人。
常州處於美麗富饒的長江金三角地區,與上海、南京兩大都市等距相望,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了蘇錫常都市圈。常州有著十分優越的區位條件和便捷的水陸空交通條件,市區北臨長江,南瀕太湖,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全市水網縱橫交織,連江通海。長江常州港作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年貨物吞吐量超過百萬噸。民航常州
滬寧高速常州段
站有通達北京、廣州、大連、廈門、深圳、海口、西安等國內20多個大中城市的航線。
常州在「十五」期間躋身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全國投資環境50優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江蘇園林城市。
改革開放以來,常州國民經濟綜合實力日益增強,對外經濟日趨活躍,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不斷完善。2005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02.2億元,按現行價增長18.1%,人均生產總值超過4500美元,這標志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上了一個新平台。財政總收入實現220億元,增長25.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5億元,增長27.4%。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實現農業增加值56.5億元;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全部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00億元,按可比價增長23%。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9家、高新技術產品156隻,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全部工業的比重達到32.3%。服務業服務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增加值達到450.4億元,增長16.6%;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0億元,增長16.3%。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常州現擁有農業機械製造、輸變電設備製造、工程機械、車輛及配件製造、新型紡織服裝等四大支柱產業和電子信息設備製造及軟體、生物醫葯及精細化工、新型材料等三大新興產業,是國內中小功率柴油機、電子信息設備、高速內燃機車、牛仔布等產品重要生產基地,擁有常柴、東風、新科3隻中國馳名商標、56隻江蘇名牌產品,78隻產品的生產規模、
市場銷量、技術水平在全國同行業中居前5位。常州正著力加快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全面推進現代製造業基地的建設。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九屆十四次全會提出的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富民強市總目標,推進全面創新,加快有效投入,促進城鄉統籌,實現全面小康,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開創我市又快又好發展的新局面。這是市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也是全市上下的統一認識。
堅持把開放型經濟作為帶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進一步形成全市上下狠抓開放型經濟的強大合力。突出抓好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重化工、環保產業等項目的招商引資,力爭形成更為先進的產業結構和關聯集中的企業集群。不斷拓寬利用外資領域,提升外資在農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的份額。完善重大項目的快速反應、綜合協調和跟蹤服務機制,大力開展區局聯手招商,吸引國際知名企業及其研發機構落戶常州,努力實現重大引資項目的新突破。注重簽約項目的實際繳資率和開工、竣工的考核,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成效。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內
天寧寶塔
開放,主動接受上海經濟輻射,積極參與"世博經濟",加強與兄弟城市及國內大集團的橫向聯合和協作配套。
淹城遺址
擴大開放、加快開發、積極推進與國際經濟接軌,這是我市堅定不移貫徹實施的一項重大戰略。2005年全年協議利用外資28.5億美元,增長30%以上,注冊外資實際到賬8.7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以上。外貿外經穩步增長,完成進出口總額80億美元以上,增長20%,其中出口超過60億美元,增長30%左右;實現外經營業額1.9億美元。
目前,在常州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已達73個,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亞什蘭、梅特勒托利多公司、德國F&G公司、卡爾邁耶公司、曼內斯曼力士樂公司、法國法力諾公司、英國海浦沃爾斯公司、日本東芝、小松、普利司通、富士通、丸紅、三井、韓國現代、義大利雷迪斯、台灣光陽等50多家跨國公司已在常投資落戶,美國德州儀器、查特深冷設備、法國聖戈班等一批技術含量高、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產業鏈龍頭項目也落戶高新區。這些大項目的建成及投產極大地推動了我市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壯大。
真誠地希望廣大海內外投資者能夠前來一起分享常州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分享投資在這塊沃土上所帶來的成功喜悅。
⑶ 江蘇蘇南為什麼比蘇北富裕,而浙江南北居民水平差不多
大概全國難以找出一個和江蘇這樣的省份,南北經濟差異較大,以至於在全國,蘇南成了富裕的代名詞,蘇北成了貧窮的代名詞。其實,蘇南是真的富裕,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而蘇北,是假的貧窮,是相對於蘇南的窮,照樣也是全國經濟較為發達地區。但是,蘇南的經濟如此強勁,讓人不由去問,同在江蘇大地上,為何蘇北和蘇南的差距如此之大?
如果仔細分析蘇南蘇北的發展數據,你會發現,事實和我們想像的並不完全一致。一般認為,蘇南地區包括南京、鎮江、蘇州、無錫、常州,其中南京蘇州無錫已經經濟總量過萬億,幾乎占據江蘇省的半壁江山。而蘇北地區包括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五市5個省轄市,經濟實力較弱。
但實際上,就GDP來看,蘇北的徐州市並不弱於蘇南的常州市,2017年徐州經濟總量達到了6605億元,而常州為6580億元;蘇北的鹽城5082億元超過了蘇南的鎮江4105億元。之所以給人蘇南強、蘇北弱的印象,一方面在於江蘇經濟前三強都是蘇南的,倒數3個都是蘇北的,淮安、連雲港和宿遷,甚至不如蘇南的幾個最強縣市(區)。另一方面,蘇南的人均GDP要遠超蘇南,只是,蘇南的GDP里,一部分來自於蘇北人民的貢獻。
江蘇的蘇南和蘇北,即是一個地域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更是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蘇北的差距,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因素。劃橫線加粗:和蘇南相比!
首先,在於蘇北有大量的農田保護區,可用土地建設指標少。坐高鐵從上海到北京,你會看到一望無際的農田和著名的蘇北灌溉大渠。所以看起來蘇北地很多,但能夠拿來開發的土地真的不多。既然是基本農田保護區,那麼,對生態環境的要求也就很高了,想引進企業首先會遇到環保的門檻。
其次,在於蘇北的產業層次比較低,產品附加值少利潤低。就拿徐州來說,首先想到的是徐工、徐礦。如徐州的煤礦蘊藏量江蘇第一,但在開發煤產業的問題上,好像也不必山西好多少,一車一車的煤燒出了GDP。粗放型發展模式把蘇北死死鎖在產業鏈的中低端。
⑷ 江蘇13個市哪個市富哪個市窮,最後一名竟然是它
說到中國哪個省最富裕,很遺憾的是,肯定不是宇宙第一大省廣東省,因為廣東還有粵西粵東和粵北拉後腿,實際上江蘇和浙江才是中國最富裕的省份,江蘇富在人均GDP在各省之中排行第一(不包括直轄市),而浙江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又高出江蘇一大截。
當然,江蘇底子好,政府有作為,如果大力扶持中小企業,未來五年到十年也還是有很大機會趕超浙江的。
⑸ 常州紡織業現狀和特點分析,常州紡織業受金融風暴影響的原因分析
首先 你可以參考我的回答中所有關於 金融風暴對產業的影響 其中相關的文字 起碼可以堆個500字了-----這是大環境的影響 也有對輕工業的影響
其次 關於 地域 細分行業的影響 可以參考行業分析和政府分析
當然 按上述思路 寫出來的 算是原創類的 如果只是敷衍了事 或者 對原創的要求不高 我送上如下範文一篇 數據真實 內容可靠 是今年第三季度常州某協會的資料:
一、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概述
(一)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的重大影響
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為:
1、證券投資損失。我國金融機構和中資機構因投資次貸證券及其相關產品造成的投資損失。
2、美元匯率損失。美元的不穩定加大了我國外匯儲備的風險,使我國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承受巨大貶值風險。
3、外貿需求下降。由於外部需求減少,出口大幅下降,對出口企業、外向型工業和外向型地區帶來負面影響。
4、中間產品消極采購。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導致各國企業大幅壓縮庫存,延遲采購。
5、國際資本迴流。跨國投資者因流動性不足調回資金,大幅減少對外投資。
6、悲觀心理預期傳導。企業採取保守的經營策略,消費者因就業形勢惡化、收入下降放緩消費
7、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引發更多貿易摩擦。
(二)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分析
1、金融危機的本質
這場金融危機,表層原因是次貸危機,深層次原因是美國金融發展失衡、經濟基本面出現問題。其實質是對全球經濟失衡的調整,即對需方過度消費、供方產能過剩的總調整。
2、金融危機對我國發展方式的思考
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存在嚴重問題。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過度依賴投資,是不可持續的增長模式。應對危機的根本之道在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三個轉變:即以 GDP為主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轉變;以經濟發展為主向關注民主的轉變;以外需為主向內外需共同發展的轉變。
3、危機中蘊藏的發展機遇
一、危機轉為動力,倒逼國內經濟以內需和消費拉動為主,加速推進我國產業升級。二、經濟衰退造成的國際市場資源、能源價格回落,給我國創造了理順資源價格的契機;也給企業緩解了成本壓力。三、危機賦予了我國參與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機遇。
二、國際金融危機對常州經濟影響的綜合狀況分析
1、經濟總量增長放緩
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 10.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6.8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738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 加值402.1億元,增長14.1%。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幅下降了2.8%。
2、工業經濟增速回落
上半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2780.5億元,同比增長8.2%,實現利稅 186.7億元,增長7.9%;實現利潤118億元,增長8.2%。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9.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2%,增幅比一季度加快1.7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工業經濟增幅下滑了19.6%。
3、財政收支增速下滑
上半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291.2億元,同比增長10.2%;增幅比去年下降了21.4%。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6.0億元,同比增長10.1%,增幅比去年下降16.1%。
4、投資增輻下滑
上半年,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6.77億元,同比增長18.4%,增幅下降8.2%,其中工業完成投入479.82億元,增長17.9%。
5、外貿出口呈現負增長
上半年,全市完成外 貿進出口總額65.5億美元,同比下降22.3%,其中進口18.2億美元,下降19.1%;出口47.3億美元,下降23.4%。
6、利用外資大幅下降
1-5月份全市新簽協議外資項目64個,比去年同期減少25個,新簽協議注冊外資8.1億美元,同比下降34.8%;實際到賬外資7億美元,同比下降 40.5%。
三、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常州工業經濟現狀分析
(一)常州工業經濟運行基本態勢
今年上半年全市九大行業工業總值中,冶金、化工產業零增長,其中冶金行業利潤下降了16.16%;紡織行業增長5.79%,利潤下降了3.51%;塑料行業增長13%,利潤下降了19.74%;電子行業增長9%,利潤下降了24.38%。服裝行業增長14.37%,利潤增長27.53%;醫葯行業增長21.4%,利潤增長29.8%;建材行業增長19.33%,利潤增長27.56%;機械行業增長11.22%,利潤增長3.29%;1-5月,五大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309億元,同比增長7.48%,其中裝備製造業增長8.56%,電子信息增長9.1%,生物醫葯增長15.8%,新材料增長3.7%,新能源增長3.8%。
(二)當前常州工業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1、產業結構不合理。近年來我市工業經濟的快速增長,主要依賴於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重化工業的拉動,高新技術產業總量偏小,長遠來看,市場和資源瓶頸的約束,使得我市重化工業面臨嚴峻挑戰。
2、新增長點尚未形成。多年來支撐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機械、冶金和化工三大「發動機」出現明顯的減弱跡象。而增速較快的新能源、生物醫葯等行業規模較小,短期內難以彌補三大產業增速下滑造成的落差。
3、企業科技創新不足。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科技創新投入不足,去年全市企業R&D占銷售收入比重僅為0.27%;缺乏核心技術,全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申請和擁有量不及深圳華為一家公司;產品附加值低,全市新增工業利潤主要來自銷售量的上升,所佔比重超過60%,真正質的提高所帶來的盈利不足四成。
四、常州工業經濟發展擺脫困境的條件和機遇
(一)促發展、保增長的條件分析
1、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
常州製造業已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已形成門類齊全、配套完善的產業特色和優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不斷提高、機制不斷創新,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形成了較為雄厚的產業基礎。
2、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壯大
近年,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最快。2008年,全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投資231.7億元,比上年增長48.0%,高於全社會投資增幅27.7個百分點,在全社會投資中所佔份額由上年的13.0%上升至16.0%;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經濟的支撐的作用十分明顯。2008年規模以上高新企業全年完成產值2330億元,比上年增長27.2%,高新技術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44.8%,對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份額達45%;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增長較快。2008年,高新技術產品完成出口19.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9%,佔全市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9.2%提高到15%。
3、規模以上企業是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2008年,全市產銷規模居前50位的企業產值、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7.9%和27.5%,高於全市平均增幅5.7和5.5個百分點。特別是46家利稅超億元企業全年實現利稅132.5億元,比上年增長39.8%,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平16.8個百分點;利稅總量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35.7%,對全市利稅增長的貢獻份額超過六成。
(二)促發展、保增長的機遇分析
1、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提供的發展機遇
據估算,4萬億投資計劃可能在未來數年總共帶來6萬億以上的GDP,相當於2007年廣東、上海、浙江三省市GDP的總和。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將給我市鋼鐵、建材、裝備製造、新型農機等行業帶來市場機遇。
2、國家和省產業振興計劃提供的發展機遇
今年國家和省分別出台了產業振興計劃,在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上分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許多計劃與我市五大產業密切相關,給我們保增長促發展、結構調整、產品開發、市場開拓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機遇。
五.常州工業經濟發展應對挑戰的思路、任務和措施
(一)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思路
我市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是:創新為主,重點突破,引進為輔,裂變跨越。
(二)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
1、推進裝備製造智能化,提升核心競爭力。
——軌道交通設備。我市軌道交通設備在內燃機車及材料、關鍵零部件上有一定的基礎。根據國家規劃,未來我國鐵路建設以電力機車和城市地鐵、輕軌為主,而城市地鐵、輕軌也主要是電力機車。這意味著,我市軌道交通設備在未來發展中,將逐步邊緣化。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向上爭取,引導企業融入以電力機車為主流的軌道交通設備產業。
——輸變電設備。智能化電網是未來輸變電設備產業的發展方向。到2020年國家將投資數萬億用於智能化電網的建設。要引導企業參與智能化電網設備的國家標准制定;鼓勵企業參與智能化電網輸配電設備的研發;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在新一輪發展中,保持領先優勢,搶占制高點。
——工程機械設備。我市工程機械設備的自控系統、嵌入式軟體等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受制於人。未來的工程機械設備主要向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我們要加快發展新一代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掌握核心技術,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新型農機設備。加快發展新型大馬力農業機械裝備、農產品深加工成套裝備、飼料機械等技術與產品。
2、招商引資、跟蹤培育,促進電子信息產業裂變
——數字影視機。我國政府已做出規劃,到2015年基本實現電視數字化,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電視市場。國家組織了數字電視機標准制定,引導國內企業開發數字電視機。我市一些企業已幫國外公司貼牌生產數字電視機。要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在新一輪數字電視機市場重振我市雄風。基於網路的藍光激光視盤機將是未來激光視盤機的發展方向,我市新科電子參與了這一國家標準的制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要大力扶持企業,加快研發,迅速搶占市場。
——液晶顯示面板(TFT—LCD)。液晶面板在電視機上的應用,創造了巨大的市場。液晶面板投資大(一條6代線投資二十億美圓)、產業鏈長(配套投資幾十億美圓)、市場廣闊(一條8代線可形成幾千億的銷售)、技術壟斷度性強、產業集中度高、企業風險大。為了降低成本和貼近市場,國外這一產業已開始逐步向長三角轉移。液晶面板是常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又一契機。要高度重視這一產業的轉移,以高屋建瓴的眼光,以破釜沉舟的勇氣,瞄準這一產業,積極招商引資,形成常州電子信息產業的裂變。
——半導體照明(LED)。半導體照明是21世紀的節能環保產業,它將取代傳統照明,市場廣闊。我國台灣地區及國外企業開始逐步向大陸轉移這一產業。我市已有部分半導體照明產業企業,但規模小,技術含量低。我們要把半導體照明作為我市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突破口,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進晶元製造、外延片生產等上游企業,形成自身特色的以LED為核心的半導體照明產業鏈。
——嵌入式軟體。嵌入式軟體廣泛應用於裝備製造等領域。常州軟體業應以嵌入式軟體為重點,重點圍繞輸配電設備智能化、軌道交通數字化、工程機械信息化、煤礦設備自動化等常州特色產業展開研發,促進我市裝備製造業水平的提高。
——網路游戲。這是軟體與動漫的結合。我們要以國家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3G)為契機,大力發展我市的網路游戲產業,提升軟體與動漫產業的發展水平。可以採用與3G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方式,提供網路游戲的增值服務,開拓3G新市場。
3、做大做強新能源,形成新的支柱產業
——光伏產業。我市要重點發展高效低成本晶體硅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零部件、光伏設備,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風電設備製造業。突破核心技術、擴大產業規模,重點發展兆瓦級風電整機及關鍵零部件,建設具有特色的風電裝備產業基地,推進產業集聚發展。
——核電裝備製造業。我市核電裝備產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集成創新,提高產業技術水平,進軍國內一級設備市場,並努力形成產業規模。加快核電用輸變電設備、核電主泵、閥門、電纜等關鍵技術攻關和產品生產。
4、擇優發展新材料產業,做大做強基礎產業
——工程塑料。當前,首先要加快調整產品結構,積極引導企業兼並重組,集中企業優勢,做大做強企業,做大市場規模。
——高性能碳纖維材料。碳纖維已被列為我國新材料重點發展的產品。高性能碳纖維具有技術門檻高、投資密集、研發風險大的特點,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市通過引進技術,已有企業正在開發這一產品。我市應把這一產品作為新材料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加強扶持力度,加快產業化進程,做到國內領先。
5、重點關注生物醫葯,布局新興產業。
國家在近三年將投入8000億改善全民醫保體系,這給生物醫葯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現代生化和基因產品。以生物酶制劑、抗癌葯物、心血管系統葯物、疫苗等為突破口,重點組織實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技術創制項目,特別是利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化技術開發新型生物醫葯產品。
——先進醫療器械。必須進一步強化人工關節等醫療器械的技術優勢,並加快研製與生產新產品,擴大產業規模。
——醫葯研發外包(CRO)。醫葯研發成本的日益增長,催生了一個逐漸龐大的全球CRO市場。我市應該充分利用國外醫葯研發機構向我國轉移的契機,積極承接國際醫葯研發外包。
6、壯大汽車製造及零部件產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轎車製造。汽車產業的特點是轎車市場規模大、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在全球汽車產業調整、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中,要積極爭取引進轎車整車生產,形成我市汽車產業的「核聚變」。
——汽車零部件製造。常州地處南京與上海兩大汽車製造基地之間,有利於構建「左右逢源」的汽車零配件產業的供應鏈,具有產業發展的空間優勢。要加大對汽車零配件企業扶持力度,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形成區域內汽車產業的配套能力。
7、規劃發展航空設備製造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未來幾年,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和改革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在「十一五」規劃中,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戰略是積極發展新支線飛機、大型飛機、直升機和先進發動機、機載設備,擴大轉包生產,推進產業化。這一重大戰略將為我國航空設備製造業帶來又一輪發展新機遇。
航空設備製造業是高新技術產業,附加值高、產業鏈長、帶動性大。
——建設國家直升機製造基地。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以蘭翔機械廠和飛機製造廠為骨幹,以我市先進的製造業為基礎,爭取建設國家直升機製造基地並成為直升機主要零部件供應商。
——建設國家商用大飛機零部件基地。以上海商用大飛機項目為契機,對接上海航空設備製造業,配套生產相關零部件;積極合資合作,引進飛機發動機、飛機零部件廠商。
8、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延伸製造業價值鏈。
——發展現代物流業。逐步構建以物流中心為核心、綜合性物流配送和專業性物流配送區為節點的物流網路體系框架,使物流服務直接滲透到企業、園區等各個終端。
——發展科技服務業。搭建主要為科技資源有效流動、合理配置的服務體系,把科技服務業作為我市生產性服務業的重點加以提升和發展。
——拓展商務服務業。規范發展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機構,推動大型會展、廣告等服務企業為工業企業服務。
(三)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措施
1、進一步加大政府科技經費投入,帶動全社會科技投入
根據省政府文件,市級政府科技經費支出不得低於財政支出的3%,縣(區)不得低於2%,且科技經費增長幅度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據統計,近三年來除今年以外,市本級科技經費支出,均達到了規定比例。但各轄市區除新北區外,連續三年來都未達到規定的比例,且增幅呈下降的趨勢。此外,不論是市本級還是轄市區,科技經費支出增長幅度都遠遠低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要嚴格執行省政府文件,進一步加大政府科技經費支出,引導全社會科技投入。
2、積極推進與央企的對接,爭取在常建立基地
國家擴大內需計劃大多以央企為主。應積極推進我市核電裝備企業、航空工業企業進入我國核電站建設、直升機基地、商用大飛機項目,爭取央企在常州成立核電裝備和航空設備產業基地。積極跑部跑省,發揮企業在對接中的橋梁作用,創造有利條件,實現我市與央企的有效合作。
3、突出產業鏈招商,實現結構調整裂變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要實現常州產業結構調整,重點要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對液晶面板、半導體照明、轎車製造、航空設備等常州幾乎空白的產業要通過招商引資,做到「無中生有」。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鏈招商,把招商引資與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要破除怕吃虧,怕冒風險的意識,對大項目捨得投入。
4、培育高科技企業,成建制地引進科研院所
對我市已有基礎的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要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培養一批有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要在現有科教城的基礎上,成建制地引進大院、大所、大學的實體研發機構在我市「生根」,建立分院、分所、分校;引導大企業兼並科研院所,成為企業的研發機構;積極探索技術研發外包方式,承接國外研發機構的業務轉移,有效提升我市產業的創新能力。
5、積極引導企業兼並、重組、聯合,實現企業規模擴張和產業鏈延伸
鼓勵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進行兼並重組,推動企業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充分發揮現有品牌、標准、專利的效應,進一步擴大規模,形成龍頭企業。
6、鼓勵引導企業上市融資,走資本擴張道路
要加大宣傳,建立上市企業庫,積極培育上市企業,強化服務,協調解決問題,推動一批企業上市。
7、加大海外「人才抄底」的力度,引進產業緊缺人才
一方面,要鼓勵優秀海外科技人才來常州創新創業,興辦高科技企業;另一方面,也鼓勵高端技術人才帶團隊到企業開發產品。
8、科學制定產業區域規劃,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
要科學制定產業區域規劃,優化產業布局,降低產業發展成本。建議生物醫葯產業布局在常州高新區,半導體照明、風電設備及核電裝備布局在武進區,改變目前產業分散的局面。
⑹ 請問下浙江都有哪些光伏企業阿,主要業務產業鏈上游的,如太陽能級硅料、硅錠以及矽片生產的廠家謝謝
浙江嘉毅 ,杭州大河,寧波太陽能,浙江昱輝,溫州昌隆你去哪個enf網站看看,很全的。
⑺ 母嬰產業鏈分布,母嬰產品的工廠分布
蘇州崑山童車(好孩子在崑山)
江西,輔食
廣東就很多了,洗護、用品(奶瓶)、尿褲,比較齊全
浙江玩具、奶瓶較多,尿褲也有三五家
陝西 羊奶產業鏈
⑻ 碾壓各自省份的城市,其一還成為國內龍頭,是哪
這個地方就是深圳,碾壓了省會廣州,GDP總量也是國內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