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西經濟發展的現狀
1.建國以來廣西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說差異很大,參差不齊,建國以來南寧和梧州發展很快,接著柳鋼的到來,柳州迅猛發展,而桂林在80年代憑著旅遊事業發展勢頭也猛,如今最熱的莫過於北部灣了,特別是欽州,千萬噸石油的落戶和保稅港區的批復,使得他大有趕上柳州的勢頭。
2.南寧從03年開始就立志打造國際大都市,憑著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更是一飛從天,現在南寧以旅遊、工業、服務業等支柱產業發展很快.
『貳』 請介紹一下廣西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情況。
該集團公司主要是為了順應國家做大做強文化產業而成立,十二.五期間,廣西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要佔到5%左右,因此我認為該集團公司大有可為!
『叄』 廣西(陽朔)旅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劉三姐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陽朔人不是很會做生意,雖然說陽朔很出名,但是我以後都不會內去容了:
1. 景點裡面到處都有收錢的項目,有些還是強迫性的,比如**古道的捐款。
2. 進景點最後一定強迫旅客走購物通道,走得真累,最累的可以說是**潭了。
3. 路上很多買票的,很煩,到了景點門口也一樣。
4. 像*大姐這樣的餐館也不厚道,兩個人吃飯想點條小魚都不行,有些飯店甚至兩個人不招待。
5. 車很廢,灰塵很大,車站也很破,建議建個新的。
6. 年輕人對劉三姐根本沒有興趣,建議發展新鮮的項目。
以上純屬個人發泄情緒,請見諒。
『肆』 你是咱看廣西的發展前景
我覺得廣西未來前景雖然不一定很好,但是也不會太差。因為廣西的地理和氣候其實很內好的,廣西大容部分地方時丘陵地帶,容易開發。廣西氣候暖,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廣西雨水充足,不怕沒有水資源利用。廣西有出海口,只要能搞來料加工。經濟一下子發展起來。僅僅是從這方面來看,廣西比內陸占很大的優勢。
廣西的短板是,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廣西的工業,文化,經濟落後。沒有什麼大公司。有人說大公司不是從小公司做起嗎?但真實情況是很多小公司是接大公司的單生存的。一個富士康可以養活很多小公司。文化,因為廣西遠離傳統中國的政治中心,所以文化發展落後,有幾個人對我們當地的先祖感興趣。有幾個人對山歌感興趣。而經濟不過是工業的發展,文化的發展集合起來。我們廣西工業,農業,文化都沒有優勢。所以經濟落後也就正常了。其實只要幾個大公司總部搬到廣西,GDP一下子就增長起來。不過那樣的經濟其實對我們普通人幾乎沒有什麼好處。只能在面對外省人的時候多一絲底氣而已。真正對我們有好處的是,產業在我們手中。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伍』 簡析當前廣西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條件和基本措施 求一份報告
3.市場廣闊,面向經濟最為活躍的東南亞地區。 4.政策支持,海南省為我國...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一批國家重大項目已經建成或將開工建設;開放水平不斷...
『陸』 為什麼廣西梧州文化產業發展舉步維艱呢為什麼梧州特色品牌不能很好地進行宣傳呢例如龜苓膏、奧奇麗集
說梧州文化產業發展舉步維艱有據可依嗎?宣傳也是!
『柒』 王建平的廣西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教授
研究方向:
戲劇影視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廣播影視文化產業、漢語國際教育
現任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教研室主任、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責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具體負責創辦和建設廣西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在教學上,主講過《影視創作與改編》、《影視藝術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流派》、《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讀》、《文學鑒賞方法論》、《基礎寫作》、《新聞學概論》等10門課,獲得廣西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6次。
在科研上,1990年以來,主持或參與《廣西電視劇現狀與發展研究》、《廣西廣播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研究》、《影視藝術鑒賞方法》等國家級、省級、廳局級、校級科研項目18項,與人合作出版編著15本,發表學術論文、研究報告、文藝評論、隨筆散文等文章132篇、電視劇劇本1部,著述共計140餘萬字,發表照片404幅,編劇和導演電視片4部,參與創作電影故事片1部,獲全國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獎、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廣西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廣西文藝評論獎、廣西戲劇文學獎等各類科研獎25項。
在德育上,被評為廣西大學「師德標兵」1次,廣西大學「三育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次,廣西大學「優秀班主任」3次,被廣西大學學生評選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4次,廣西大學「畢業生就業先進工作者」1次。
在自治區方面,獲自治區社科聯系統輿情工作三等獎3次,被自治區社科聯評為「學會先進工作者」2次,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局授予第五屆「廣西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
現在是: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
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副主席,廣西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影視理論基地主任,廣西電影家協會理事,廣西先進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廣西中國-東盟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廣西抗戰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廣西寫作學會常務理事,廣西桂學研究會理事兼當代文化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廣西攝影家協會會員。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局影視劇審看小組成員。
曾被聘為:
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評委、廣西「五個一工程獎」評委、廣西電視文藝優秀作品獎評委、廣西文藝評論獎評委、廣西戲劇文學獎評委、南寧市文藝創作「五象獎」評委。 研究課題:
1、《廣西電視劇現狀與發展研究》(主持人),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研究項目。(已結項)
2、《廣西十三年文藝現象研究》(主要參與,負責電影電視部分,為四位統稿專家之一),廣西區文聯2004-2005年度研究項目。(已結項)
3、《地方性綜合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主要參與),廣西大學新世紀教學研究項目。(已結項)
4、《經濟欠發達地區一個重要作家群的崛起及意義》(參與),國家級研究項目。(已結項)
5、《廣西影視劇產業現狀與發展研究報告》(主持人),廣西社會科學院《2005年廣西文化發展藍皮書》項目。(已結項)
6、《廣西影視劇走進東盟的對策研究報告》(主持人),廣西社會科學院《2006年廣西文化發展藍皮書》項目。(已結項)
7、《2005-2006年廣西廣播影視發展報告》(主持人),廣西社會科學院《2007年廣西文化發展藍皮書》項目。(已結項)
8、《2007年廣西廣播影視發展報告》(主持人),廣西社會科學院《2008年廣西文化發展藍皮書》項目。(已結項)
9、《2008年廣西廣播影視發展報告》(主持人),廣西社會科學院《2009年廣西文化發展藍皮書》項目。(已結項)
10、《2009年廣西廣播影視建設與產業發展報告》(主持人),廣西社會科學院《2010年廣西文化發展藍皮書》項目。(已結項)
11、《2010年廣西廣播影視建設與產業發展報告》(主持人),廣西社會科學院《2011年廣西文化發展藍皮書》項目。(在研)
12、《廣西廣播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主持人),廣西教育廳2006年度科研項目。(已完成)
13、《廣西大網路全書.文化分篇》(副主編),廣西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已結項)
14、《影視藝術鑒賞方法》(主編),廣西大學教材項目。(在研)
15、《廣西影視藝術發展歷程研究》(主持人),廣西電視藝術家協會項目。(已結項)
16、《廣西文藝六十年》(主要參與,負責電影電視部分),廣西文聯2009年度研究項目。(已結項)
17、《面向東盟的廣西文化產業新格局研究》(主要參與),自治區黨校重點項目。(在研)
18、《大學本科影視創作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主持人),新世紀廣西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2010年度立項項目。(在研)
科研獲獎:
1、《重讀〈寒夜〉》,1993年獲廣西大學第二屆青年教師優秀成果二等獎。
2、《白話詳注新編菜根譚》和《傳統女子蒙讀新編》,1993年獲廣西中國文學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3、《白話詳注新編菜根譚》和《傳統女子蒙讀新編》,1993年獲廣西大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4、《白話詳注新編菜根譚》,1995年獲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論茅盾的中長篇小說結構與〈多角關系〉的成就》,1996年被評為廣西第二屆青年學術會優秀論文。
6、《文學史不該缺漏的一章——論20世紀舊體詩詞創作的歷史地位》,獲1997年度廣西大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7、《〈吶喊〉中不應忽略的一聲「吶喊」——〈頭發的故事〉解讀》,獲1997年度廣西大學青年教師優秀成果二等獎。
8、《戲劇文學作品教學方法初探》,2000年獲全區高校教育教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9、《論王禮錫的詩歌創作》,2001年獲廣西中國文學學會第三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0、《廣西之旅》,2001年獲廣西中國文學學會第三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1、《論廣西大學申辦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02年獲全區高校教育教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12、《廣西影視劇產業現狀與發展研究報告》,2004年獲廣西寫作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暨企業文化研討會論文評比一等獎。
13、《電視文學節目發展前景之我見》,2005年獲第五屆「廣西文藝評論獎」優秀獎。
14、《學會的作用與和諧社會的構建》,2005年獲廣西民政廳、廣西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廣西社科聯、廣西科協頒發的廣西民間組織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15、《學會的作用與和諧社會的構建》,2005年獲廣西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繁榮發展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與社科聯和學會建設」研討會徵文優秀論文三等獎。
16、《廣西影視劇產業現狀與發展研究》,2005年獲廣西大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7、《廣西影視劇產業現狀與發展研究》,2006年獲廣西第九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調研報告類)。
18、《論廣播影視文化在廣西扶貧戰略中的作用》,2006年獲首屆廣西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
19、《地方性綜合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建設研究》,2007年獲廣西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廣播廣播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構想》,2006年獲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文聯、桂林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全區文化產業徵文二等獎。
21、《廣播廣播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構想》,2008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的廣西第十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調研報告類)。
22、《文學桂軍論——經濟欠發達地區一個重要作家群崛起及意義》,2008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的廣西第十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23、《論地方性綜合大學影視藝術專業教育——以廣西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為例》,2008年獲得自治區教育廳頒發的廣西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獎二等獎。
24、《論地方性綜合大學影視藝術專業教育——以廣西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為例》,2009年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教育科學論文獎三等獎。
25、《簡論廣西粵劇的危機與生機》,2010年獲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文聯頒發的第八屆廣西戲劇文學獎*戲劇評論獎。
26、《冰雪同行》(電影故事片,署名為文學統籌),2009年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的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影華表獎」(第十三屆)提名獎。
27、《論地方性綜合大學影視藝術專業教育——以廣西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為例》,2010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的廣西第十一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論文類)。
28、王建平2007年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局授予第五屆「廣西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
29、王建平被自治區社科聯評為2006-2007年度「學會先進工作者」。
30、王建平被自治區社科聯評為2008-2009年度「學會先進工作者」。
31、王建平獲2006年度全區社科聯系統輿情信息工作三等獎。
32、王建平獲2007年度全區社科聯系統輿情信息工作三等獎。
33、王建平獲2008年度全區社科聯系統輿情信息工作三等獎。
34、王建平獲2010年度全區社科聯系統輿情信息工作三等獎。
『捌』 廣西適合發展什麼文化特色為什麼
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被譽為八桂民族風情之「四絕」,而「唱、跳、吹、斗、踩」五大元素,則共同構築了廣西魅力非凡的民族風情畫卷。這些都是廣西最獨特、最吸引遊客的旅遊資源。
專家認為,民族文化是旅遊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發展旅遊業時應當充分利用。把民族文化特色旅遊打造成為廣西旅遊的一個核心品牌,是我區發展特色旅遊需要著重做好的一門功課。
民族文化特色旅遊初具規模
「廣西少數民族文化旅遊發展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真正開始的,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的廣西民族文化已初具規模。」業內專家認為,廣西必須要在現在的基礎上繼續深挖,把民族文化特色旅遊打造成廣西旅遊的一個核心品牌。
目前,廣西的一批民族旅遊景區景點已經建成,如龍勝龍脊梯田、融水貝江苗寨、三江程陽八寨、那坡黑衣壯村寨、桂林劉三姐風情園等。基本形成了桂北、紅水河、中越邊境三條旅遊帶,並以此為依託形成了廣西少數民族風情游、世界長壽之鄉休閑養生游、中越邊境覽勝游三條精品旅遊線路。
桂北民族文化旅遊帶以桂北山地民族生態旅遊為特色,包括龍勝、三江、融水、羅城、環江、南丹等縣,這條民族文化旅遊帶民族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如龍勝龍脊梯田、三江程陽風雨橋、融水苗族節慶、廣西獨有的仫佬族和毛南族風情以及特色鮮明的南丹白褲瑤風情等。
紅水河流域是我國大西南地區一個重要的民族走廊,紅水河民族文化旅遊帶以瑤族、壯族文化為特色,包括南丹的白褲瑤文化、東蘭的銅鼓文化、巴馬的長壽文化、忻城的土司文化以及天峨等縣的螞拐文化等,這些民族文化為民族文化旅遊的發展提供了最具人文氣息的特色旅遊資源。
中越邊境民族文化旅遊帶以邊境民族風情、山水風光和歷史文化為特色,既有防城的大板瑤、那坡的黑衣壯、龍州的天琴、靖西的綉球街等民族風情,也有寧明花山壁畫、憑祥友誼關、龍州小連城等歷史文化,更有大新德天跨國瀑布、靖西通靈大峽谷等自然山水奇觀,被譽為「中越邊境旅遊畫廊」。
增強民族文化項目互動性
「廣西雖然有著龐大的民族文化資源,但還未能發揮出強大的吸引力,如果一個地方的傳統文化、節慶活動能吸引遊客慕名而去,並呆上三五天甚至更長時間,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一位業內人士說,現在很多到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的遊客大多是走馬觀花,印象並不是很深刻,如何發揮民族文化的吸引力,讓遊客願意幾次三番的到達一個地方,是當前旅遊業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其實,我們現在到省外或國外的一些民族地區,都很希望能看到當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體驗和了解當地的文化,如雲南傣族的潑水節就很吸引人,不少人都沖著這個節日而去。」南寧市民黃小姐說,廣西的民族地區也應打造出一批這樣的品牌,讓民族文化成為旅遊的主線,而不是旅遊的點綴。
記者了解到,廣西目前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三江侗族的「百家宴」就做出了品牌。遊客進入侗寨前,會被一幫穿著民族服飾的侗哥侗妹們「攔」住,不唱歌,不給進寨。外地遊客張先生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百家宴」,吃飯時,寨子里擺上多列長長的方桌,各家各戶擺上自己的拿手菜,大家先是坐著吃,後站著吃,再後就是走著吃,不亦樂乎。「拿菜來的都是當地的居民,很多還是老爺爺老奶奶,感覺真是很不一樣」張先生說:「如果菜品由餐廳的服務員送上來,那就沒了味道。」
專家們認為,「百家宴」只是少數民俗文化中的一個縮影。通過這種互動參與的形式,讓遊客加深了對侗族民俗的印象,提升了侗族文化的感染力。很多遊客或許在多年以後,已不記得看過的侗族風光,但一定會記得「百家宴」,這就是民俗文化的滲透力和吸引力。
深度挖掘打造核心品牌
近日,自治區政府正式確定「壯族三月三」全區放假2天,並要求相關部門以此為契機,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資源,在全區不用區域,重點打造多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推動民族文化旅遊業發展。
統計顯示,廣西12個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萬人採取不同方式歡度「三月三」,佔全區總人口的54%。自治區有關部門認為,「三月三」這個品牌很好,一定要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過度商業化打造,讓歌節「變了味」。要通過節日,選出壯族的「歌王」,讓壯族的山歌廣為傳唱,真正做出民族的品牌。
據了解,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民族文化旅遊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有效地激活了民族文化旅遊市場,涌現了一批場面宏大、製作精美、演繹精湛、格調高雅的民族文化旅遊演繹作品,如《印象·劉三姐》《坐妹》《夢·巴馬》《錦宴》等。以銅鼓、坭興陶、壯錦、綉球等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遊商品也越來越受到遊客的喜愛,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提升了廣西民族文化特色旅遊的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