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創新的重要性
不創新,就滅亡——亨利·福特
要麼創新,要麼死亡——托馬斯·彼得斯
沒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學術創新——周海中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人思路的見解為指導,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的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新的事物,並獲得有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是指在現有綜合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和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
最後,從當前的教育體系來看,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所以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讀研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對於遇到崗位上升瓶頸的初級職場人。
⑵ 關於株洲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來,株洲市改革發展進程階段性特點比較明顯,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階段。即從1978年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根據黨和國家的統一部署,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這一階段主要以農村和農業改革為主。1983年「南四縣」劃歸株洲市管轄後,通過6年的大力改革,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建立,全市糧食總產量從1978年的127萬噸增長到1984年的162萬噸,年均增長4.1%;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99元增加到1984的400元,年均增長26.2%。這一階段全市GDP年均增長8.7%,短短6年時間,全市GDP總量接近翻番。
第二階段為「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階段。即從1984年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這標志著改革的重點將由農村轉向城市和工業,全市從此掀起了一場城市和企業改革熱潮。株洲市因國有企業眾多,被國家列為「三項制度改革」試點城市,期間國民經濟得到較大地發展。雖然1988-1992年期間市場物價出現了較大波動,但全市經濟年均增幅仍然保持了7.9%,1992年經濟增幅高達16.7%,成為改革開放30年來三個增幅超過15%的年份之一。到1992年全市GDP達到74.4億元,8年時間GDP總量再次實現了翻番,與1978年相比,經濟總量翻了兩番多。
第三個階段為「初步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即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到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初步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通過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各市場經濟主體得到了迅速壯大。特別是1992年國務院批准株洲設立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場前所未有經濟建設從此拉開了序幕。從1992年到2000年的8年裡,全市GDP總量先後突破100億元、200億元大關,到2000年全市GDP達到285.4億元,為1992年的3.84倍,年均增幅為11.8%,較前兩個階段增幅提高了3-4個百分點,其中1993年增幅達到了18.3%,為改革開放30年來增幅最高的年份。
第四個階段為「完善社會主義開放型市場經濟體制」階段。即從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至今。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按照黨的制定的「十五」計劃發展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走新型工業化和新農村建設的路子,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進入新世紀後,經濟總量一年一個台階,連續7年超過兩位數增長。2007年全市GDP總量突破700億元大關,達到751.3億元,為2000年的2.63倍,年均增幅為12.1%,為改革開放30年來增幅最快、效益最好、質量最佳的一個發展階段。
二、株洲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輝煌成就
經過30年的改革和發展,株洲市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極大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基本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對外經濟日趨活躍,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一)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
1、經濟總量不斷做大。30年來,株洲經濟總量增長了54.6倍,翻了近6番,2007年全市GDP總量達到 751.3億元,年均增長10.1%,比全國和全省快2-3個百分點。從全市國民經濟運行軌跡看,四個階段分別為8.7%、7.9%、11.8%和12%,經濟增長平穩,處在一個上升的通道之中。全市人均GDP由1978年的469元增加到2007年的20387元,年均增長9.1%。在2006年全國百強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列第56位,躍居中部六省非省會城市之首。
2、財政收入大幅攀升。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財政收入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財政收入由1978年的2.27億元增加到2007年67.6億元,增長28.8倍,年均增長12.4%,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7.6億元,年均增長14.4%。全市財政收入結構不斷優化,實現了由「取國家之財」向取「眾人之財」的轉變。國有經濟對財政收入的的貢獻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87%,逐步調整到目前的40%,而集體經濟、私營經濟及個體經濟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已上升到60%。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由1978年的58.8%提高到2007年的80%,財政收入質量得到了質的提升。2007年全市人均財政收入為177元,財政收入總量和人均財政收入指標均居全省第二。2007年全市財政支出73.7億元,為1978年的33.5倍,年均增長12.9%。目前全市用於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教科文衛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已佔財政收入支出的60%。
3、人力資源充分利用。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勞動就業環境得到了全面優化和創新,呈現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趨於合理的特點。2007年末,全市從業人員達216.2萬人,比1978年增加了196.1萬人,年均增加6.8萬人;第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就業結構比重從1978的58.3:24.3:17.4調整為2007年的39.3:28.9:31.8。與1978年相比,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增長較大,特別是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增長速度高於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
(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增長質量穩步提高
1、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市通過確立「穩定發展第一產業、重點發展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產業定位,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所有制結構和城鄉結構趨於合理。三次產業比例由1978的 33.7:50:16.3調整為2007年的12.9:52.7:34.4。與1978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2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2.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8.1個百分點。非農產業佔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66.3%上升到2007年的87.1%,形成二、三產業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
2、所有制結構發生變化。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認識及相關政策的制定經歷了一個從探索到完善的過程。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為404.2億元,已佔到GDP總量的53.8%,比1978年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其中非公工業已佔到全部工業的58.2%,非公貿易佔全部貿易81.2%,非公投資已佔到全社會投資67.5%,解決二三產業就業人員131.3萬人,佔全社會二三產業就業人員的73.1%。
3、經濟增長質量穩步提高。隨著「兩個根本轉變」、「五個統籌」和「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針政策的先後提出,全市在結構不斷優化的同時,國民經濟增長質量正逐年得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煤電運等瓶頸制約進一步緩解,現代服務業不斷得到發展,節能減排成效明顯。2007年株洲市GDP能耗為1.496噸標煤/萬元,比2005年已下降7.65%,年均下降3.75%。
(三)三次產業全面發展,社會商品極大豐富
1、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市農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4.55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 96.6億元,增長21.2倍,年均增長5.53 %。1994年醴陵市成為全市第一個成建制過噸糧的縣級市。1995年全市170萬畝雙季稻田平均畝產達到1024公斤,株洲成為全國第一個雙季稻畝產成建制過噸糧的地級市。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中央連續五年下發關於三農的1號文件,農村稅費改革全面推行,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到2007年,全市糧食產量達188.3萬噸以上,比1978年增長71.1倍,人均產量比1978年增長15.8倍;出欄生豬487.3萬頭,比1978年增長24倍,人均產量增長5.35倍。到目前為止,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達3000餘家,加工產值近60億元。農業機械總動力由1978年7.7萬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 190萬千瓦,增長23.7倍。
2、工業經濟快速增長。2007年,全市工業企業固定資產達到800億元,為1978年的65倍,年均增長15.5%;工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17.6億元增加至2007年的1063億元,增長60.4倍,年均增長15.2%;工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6.14億元增加至2007年的347.1億元,增長91.3倍,年均增長11%。全市有規模工業(年銷售收入過500萬元)1111家,其中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11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92家,產值過5000萬元的企業181家。株冶集團成為全市第一家、全省第七家年產值過百億元的企業,2007年產值達到150億元,較1978年翻了近7番。全市已形成了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交通運輸設備、化學原料及製品、服裝、陶瓷、煙花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2007年全市工業增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為45.1%,居全省第一,工業創造的稅收佔全市稅收70%以上,工業就業人口占城市總人口40%多。近年來,通過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株洲市新型工業水平穩步提高。在2007年全省新型工業化考核評比中,株洲市榮獲全省第二名,新型工業化水平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3、第三產業長足發展。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從1978年的2.2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58.4億元,增長117.4倍,年均增長12.4%。其中2007年交通運輸倉儲郵電業增加值為43.1億元,年均增長11.7%;批零貿易餐飲業增加值為67.9億元,增長85倍,年均增長12.3%;金融保險業增加值為10.2億元,增長36.4倍,年均增長8.6%;房地產業增加值為24.2億元,增長268.9倍,年均增長15%。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公共服務等其它服務業也迅猛發展,各種新興服務業應運而生,2007年增加值達到113億元,增長161倍,年均增長13.3%。
(四)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72億元,其中基本建設完成投資500多億元。近年來,圍繞「雙百」城市發展目標,按照「東提西拓,合攏三角」的總體思路,大力實施城市發展帶動戰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07年全市建成區面積達到87平方公里,比1978年擴大了1倍多;2007年城鎮化率為47%,比1978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全市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園林綠化城市、綜合治理先進城市等光榮稱號。
(五)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2007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503元,比1978年增長了33倍,年均增長12.9%;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044元,比1978年增長了50倍,年均增長14.5%。2007年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0797元,比1978年增長了35倍,年均增長13.1%。2007年,城鎮、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2.9%,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和42.8%。200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6億元,比1978年增長133.4倍,年均增長18.3 %。2007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2.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55.9平方米。2007城市居民每百戶擁有行動電話164部,家用電腦49台、照相機44部、家用轎車4台;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摩托車68輛、電冰箱41台、行動電話119部。改革開放短短30年,城鄉居民家庭實現了從貧困到小康的跨越。
(六)對外開放成效顯著,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1、對外開放成效顯著。全市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 0.54億美元增至2007年的10.95億美元,增長19.3倍,年均增長10.9%。2007年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發展到180多家,出口產品主要以機電產品、有色金屬、硬質合金、陶瓷煙花和精細化工產品等高附加值的工業製成品為主,出口國家和地區擴展為包括美國、日本、歐盟、北美等在內的 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78—2007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累計達13.2億美元,到2007年全市有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100餘家,注冊資本20多億元。
2、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全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以市場為取向的各項改革。累計投入30多億元,對省、市和縣屬國有企業進行改革。目前國有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及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全面完成。61家市屬工業企業完成改制,引進資金28億元,置換資產17億元,安置職工6萬餘人。農村稅費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投資、金融改革不斷深化,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形成。
3、和諧社會穩步推進。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國民經濟的年均增長率超過10%,社會公共事業投入力度空前加大。2007年全市城區、縣市最低工資標准提高到530元/月和460元/月,城鄉低保家庭實現了應保盡保,12.7萬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足額發放。新農合覆蓋農業人口257萬人,平均參合率達87.9%。全市初中升高中學生比例為80%,農村義務教育實現了全部免收學雜費。全市擁有國家級技術(工程)中心7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2.4%。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佔全市GDP的2.7%。投資6億元的市體育中心勝利建成,有一批優秀運動員在國際、國內賽事中奪得獎牌。2007年市區空氣良好天數達到316天,湘江株洲段水質保持三類標准,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下達的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的減排目標。
三、株洲改革開放30年的成功經驗與啟示
30年來,株洲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化過程骨許多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回顧。
一是堅持從市情出發,走特色發展之道路。立足實情,量力而行,穩定發展,這是改革開放30年來株洲經濟和社會發展最根本的經驗。株洲市歷屆班子都充分認識到株洲的工業優勢、人才優勢、區位優勢,在准確把握形勢和民意的基礎上,審時度勢,因地制宜,確定「產業興市、科教先導、城鎮帶動、文化提升」四大戰略,帶領全市人民走出了一條符合株洲實際、持續發展的發展道路。
二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科學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株州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一切服從、服務於這個中心,堅持用「三個有利於」標准衡量一切。在新的發展階段,要繼續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兩型社會」實驗區的歷史發展機遇,進一步深化對市情的認識,研究制定適合株州實際的經濟發展思路,堅持科學發展觀,通過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三是堅持改革開放,走富民強市之路。改革開放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民巨大成就,城鄉人民生活顯著改善,30年來,株洲經濟總量翻了近6番,年均增長10.1%。這就充分說明:改革開放是振興株洲、發展株洲之路。改革開放不單是經濟社會的開放,更多地是思想觀念的開放。在推進跨越發展、構建和諧株洲的進程中,就必須始終堅持改革開放這一法寶。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敢於打破舊的,勇於接受新的,善於創造好的,加快發展和諧株洲的新視野,新理念,新舉措就會層出不窮,國民經濟就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四是堅持以人為本,走和諧發展之路。株洲在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改善民生,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要通過大力發展「兩型產業」,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爭取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交通模範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文明城市」等目標成功,讓株洲更美;繼續以「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為工作目標,加快社會建設,完善社會管理,讓株洲更和諧。
改革開放30年,是株洲輝煌的30年。隨著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株洲將站在一個更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實現科學跨越發展。全市人民將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保二爭一」工作目標,通過加快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進程,促進「兩型社會」建設,力爭到2010年,完成「四個一」目標(即市區人口達到100萬人、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財政收入100億元、經濟總量1000億元);到2012年,提前實現全市人均GDP比2000年翻二番目標,GDP總量達到150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50億元;到2020年,按「兩型社會」要求,把株洲建成一個開放、文明、富裕、和諧的特大城市。
⑶ 如何看待房地產2020年走勢
2020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原因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各行各業也都產生了暫時的影響,其中也包括房地產行業。很多人都在展望今年的房地產市場趨勢會如何!
趨勢一、在價格上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市場價格預計會保持平穩或者小幅度降價,市場短時間會有一小段真空期出現。下半年隨著疫情的徹底解除,市場會重新回到正軌。另外今年經濟任務加重為保證經濟的正常增長,房地產調控政策會讓位於國家經濟,各地的限購政策可能會小幅度的放鬆,進而市場價格也會相對上漲一些。我不太同意一些人士對房產的看衰論,房地產業仍然在國家經濟增長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謂國家經濟在發展人口在增加這個硬性環境下,房價上漲是一個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增長,當然不會是前幾年的炒房熱房價爆漲,那種情況基本是以後不會再出現了。所以在價格上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按照這一規律穩步發展。
趨勢二、在購房需求和購買人群上也同樣會因為疫情造成一個的短暫凍結,但是需求仍然是大量存在的。2020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自然正常發展,三四線城市因為購房需求逐漸被透支剛需置換將成為主力軍,投資需求基本將消失,需求的變少可能促使價格下跌。一線城市將繼續擠壓其他城市的投資需求,一線城市仍然暫時是投資加剛需為主。從需求上來看三四線城市需求正在變少,因為虹吸效應一線城市極其周邊需求仍然是相當大的。
總體來說2020年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有條不紊的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⑷ 五大發展理念是什麼 內容意義解讀
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發展驅動戰略,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3、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4、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5、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4)產業穩步發展擴展閱讀: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是實現我國「十三五」既定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理論指南,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它是改革開放近40年,對於發展問題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提升,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關於發展觀念的又一次理論創新。
新發展理念作為發展理念的新形式,具有實踐性、人民性、發展性、整體性、歷史性等五大特徵,這些特徵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社會主義性質。
⑸ 寫一篇電梯產業的文章 有沒有能形容電梯產業穩步發展的詩句做題目
電梯:
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垂直升降機,裝有箱狀吊艙,用於多層建築乘人或載運貨物。也有台階式,踏步板裝在履帶上連續運行,俗稱自動電梯。 服務於規定樓層的固定式升降設備。它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或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導軌之間。轎廂尺寸與結構形式便於乘客出入或裝卸貨物。
現代電梯主要由曳引機(絞車)、導軌、對重裝置、安全裝置(如限速器、安全鉗和緩沖器等)、信號操縱系統、轎廂與廳門等組成。這些部分分別安裝在建築物的井道和機房中。通常採用鋼絲繩摩擦傳動,鋼絲繩繞過曳引輪,兩端分別連接轎廂和平衡重,電動機驅動曳引輪使轎廂升降。電梯要求安全可靠、輸送效率高、平層准確和乘坐舒適等。電梯的基本參數主要有額定載重量、可乘人數、額定速度、轎廂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簡單使用方法(緊急情況下面有解決方法)
載人電梯都是微機控制的智能化、自動化設備,不需要專門的人員來操作 電梯電梯結構圖 電梯內部結構圖駕駛,普通乘客只要按下列程序乘坐和操作電梯即可。
1、在乘梯樓層電梯入口處,根據自己上行或下行的需要,按上方向或下方向箭頭按鈕,只要按鈕上的燈亮,就說明你的呼叫已被記錄,只要等待電梯到來即可。
2、電梯到達開門後,先讓轎廂內人員走出電梯,然後呼梯者再進入電梯轎廂。進入轎廂後,根據你需要到達的樓層,按下轎廂內操縱盤上相應的數字按鈕。同樣,只要該按鈕燈亮,則說明你的選層已被記錄;此時不用進行其他任何操作,只要等電梯到達你的目的層停靠即可。
3、電梯行駛到你的目的層後會自動開門,此時按順序走出電梯即結束了一個乘梯過程。
電梯進入人們的生活已經158年了。1854年,在紐約水晶宮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美國人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發明。他站在裝滿貨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將平台拉升到觀眾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後發出信號,令助手用利斧砍斷了升降梯的提拉纜繩。令人驚訝的是,升降梯並沒有墜毀,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奧的斯先生發明的升降梯安全裝置發揮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們。」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奧的斯先生向周圍觀看的人們揮手致意。誰也不會想到,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電梯4人類利用升降工具運輸貨物、人員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統,這套系統的基本原理至今仍無變化:即一個平衡物下降的同時,負載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為動力。1203年,在法國海岸邊的一個修道院里安裝了一台以驢子為動力的起重機,這才結束了用人力運送重物的歷史。英國科學家瓦特發明蒸汽機後,起重機裝置開始採用蒸汽為動力。緊隨其後,威廉·湯姆遜研製出用液壓驅動的升降梯,液壓的介質是水。在這些升降梯的基礎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創新精神的工程師們在不斷改進升降梯的技術。然而,一個關鍵的安全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纜繩發生斷裂時,負載平台就一定會發生墜毀事故。
奧的斯先生的發明徹底改寫了人類使用升降工具的歷史。從那以後,搭乘升降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戲」了,升降梯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1889年12月,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製造出了名副其實的電梯,它採用直流電動機為動力,通過蝸輪減速器帶動捲筒上纏繞的繩索,懸掛並升降轎廂。1892年,美國奧的斯公司開始採用按鈕操縱裝置,取代傳統的轎廂內拉動繩索的操縱方式,為操縱方式現代化開了先河。
生活在繼續,科技在發展,電梯也在進步。150年來,電梯的材質由黑白到彩色,樣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縱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開關操縱、按鈕控制、信號控制、集選控制、人機對話等等,多台電梯還出現了並聯控制,智能群控;雙層轎廂電梯展示出節省井道空間,提升運輸能力的優勢;變速式自動人行道扶梯的出現大大節省了行人的時間;不同外形——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圓形、整圓形的觀光電梯則使身處其中的乘客的視線不再封閉。如今,以美國奧的斯公司為代表的世界各大著名電梯公司各展風姿,仍在繼續進行電梯新品的研發,並不斷完善維修和保養服務系統。調頻門控、智能遠程監控、主機節能、控制櫃低噪音耐用、復合鋼帶環保——一款款集納了人類在機械、電子、光學等領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新型電梯競相問世,冷冰冰的建築因此散射出人性的光輝,人們的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隨著電梯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電梯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電梯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電梯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電梯行業中的翹楚!
我國的電梯行業也正經歷著一個高速發展期。據前瞻網《2013-2017年中國電梯行業領先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統計,我國電梯產量從1990年的1.03萬台增長到2011年的40多萬台,年復合增長率達近20%,國內電梯需求量從2000年的僅3.72萬台增長到2011年的45萬台,到2011年底,我國電梯保有量達到201.06萬台,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產銷和保有量第一大國。
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行業成為外資較早進入的行業之一,全球主要的電梯知名企業都在中國建立了獨資或合資企業,這些外資品牌的進入為行業帶來了國際化的技術標准、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使得國產電梯快速步入了國際化行列。從產業布局看,國內電梯行業聚集效應明顯,電梯整機及零部件的製造基地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除了高端電梯零部件外,電梯零部件已經基本實現了國產化。
從技術上看,通過多年的發展,外資品牌除了在4米/秒以上高速電梯、提升高度20米以上大高度公交型扶梯及高端產品關鍵部件上仍占據明顯優勢外,在其餘產品領域,內資知名品牌在產品質量和技術上已經和外資品牌相差無幾。根據中國電梯協會的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對垂直電梯的需求仍主要來自中低速電梯,高速電梯(運行速度在3m/s以上,行程高度超過120米的電梯)不到3%,因而內資品牌憑借其性價比和日益完善的售後服務,競爭力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是電梯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歷史數據回歸分析顯示房地產投資與電梯需求相關性很高。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商業性房地產投資增速會有所放緩,但是「十二五」期間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將提升對電梯的需求量,同時大量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節能改造更換和出口都將推動我國電梯的產量。據前瞻分析預測,到2015年我國電梯產量有望突破75萬台/年翻倍,其增長速度保守預測在20%左右。
發展方向:
1 電梯群控系統將更加智能化
2 超高速電梯速度越來越高
3 藍牙技術在電梯上廣泛應用
4 綠色電梯將普及
5 可視系統或人機對話
⑹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性成就
1、兩彈一星
「兩彈一星」是新中國偉大成就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2758號決議進行表決。
表決的結果是,決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
3、申奧成功
2001年7月13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先生宣布:北京和張家口攜手成為2022年冬奧會主辦城市。
4、2001年上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舉辦。
2001年上海會議推動亞太經合組織在多邊貿易體制發展、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新經濟及反恐合作等多個領域取得積極進展,達成了旨在加速實現茂物目標的上海共識。
5、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舉行。
第41屆世界博覽會。於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國上海市舉行。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同時7308萬的參觀人數也創下了歷屆世博之最。
⑺ 在教育行業百花齊放的時代,有沒有穩步發展值得投資的教育產業
我個人覺得JRC閱有意思圖書館這種縱而深的文化教育綜合體不錯的。因為它既滿足了孩子們和家長不同層次和深度的閱讀需求和體驗,還可以進行各種線下活動的參與。
⑻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於1701年,1830年後工業穩步成長,1903年世界第一家
(1)豐富的煤鐵資源;水運便利;市場需求量大 (2)汽車工業先進的科學技術;新興的市場需求;豐富的原材料(任答兩點) (3)石油危機;日本、德國等國家汽車工業的沖擊;房地產崩潰;產業結構單一;新技術革命沖擊(任答三點) (4)要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發展科技,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增強競爭力。 ⑼ 現在做什麼工作比較有前景 2019年比較有前景工作:大數據、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1、大數據 大數據專業是從大數據應用的數據管理、系統開發、海量數據分析與挖掘等層面系統地幫助企業掌握大數據應用中的各種典型問題的解決辦法的專業。簡單點說就是搜集吃喝玩樂各項數據進行分析並精準推薦的過程。 越來越多的行業對大數據應用持樂觀的態度,在互聯網行業,比如網路、騰訊、淘寶、新浪等公司已經成為標配。 2、人工智慧 中國人工智慧發展非常迅猛。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慧項目中,中國占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慧人才儲備,中國卻只有5%左右,人工智慧的人才缺口超過500萬。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專業是個熱了幾十年的熱門專業了,涵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工程、計算機信息工程等專業。 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組成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基礎、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等,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 4、電子商務 中國電子商務是生長於新時代,更是服務於新時代的,發展前景可以說十分廣闊。比爾蓋茨曾說過:「21世紀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馬雲也講過:「未來5年,如果你不做電子商務,你會後悔!」 5、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專業,成長於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的成熟,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畢業生社會需求大,就業面廣。可在各類門戶網站、傳媒商業網站、黨政部門網站、企事業網站等從事信息採集、撰寫、編輯等工作。 就業前景最好,有兩層含義: 一是就業容易,就業率高。 二是職位好,掙得多。 ⑽ 十三五時期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
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國務院扶貧辦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農村貧專困人口每年凈減少屬1000萬人以上,到2019年年底只剩551萬人。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段,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國家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凝心聚力,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與產業穩步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