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特點是什麼
巴西農牧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回的主要生產國答。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巴西又是世界最大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第三大玉米生產國。全國可耕地面積約4億公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糧倉」。
㈡ 我國第二產業現狀
中國至今徘徊在現代經濟增長模式門外,而先行工業化國家在19世紀後期就已經轉入現代增長模式。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是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服務業的迅速發展,以及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對各個部門的改造「九五」計劃提出要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十年以後,「十一五」又提出這個任務。為什麼「九五」計劃提出的任務,過十年後再提出來?是因為條件不具備,還是我們的工作有問題?
為了弄清楚這點,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先行工業化國家是怎樣轉變增長模式的。
先行工業化國家在19世紀中後期,因為經濟結構問題,導致社會矛盾非常尖銳。在後來的發展中,它們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找到了出路,通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實現了現代經濟增長的模式。經濟增長不再依靠投入、依靠資本積累,而是依靠提高效率。
怎麼提高效率?總體來說,從第二次產業革命到現在,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有三點:第一,基於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第二,是服務業的迅速發展;第三,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對各個部門的改造。
科學技術提高資源效率
在第一次產業革命發生以前,技術進步非常緩慢。第一次產業革命以後,技術有了較大的進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珍妮紡織機等新技術的應用,相比於中世紀大大提高了效率,但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因為第一次產業革命以後採用的這些技術,基本上是由經驗積累形成的。
比如蒸汽機的發明,是由技能嫻熟的匠人,把手工活動的工藝積累起來加以合理化,用礦物燃料來驅動蒸汽機。那時的技術也有一定的科學含量,也就是說,有對自然界一般規律的認識。比如瓦特能夠改良蒸汽機,是因為他有一定的熱力學知識;但大多數技術都是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
第二次產業革命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從18世紀開始,科學、教育都有很大發展;到19世紀,已經有了各種成熟的學術規范、科學獎勵制度,並由科學界共同體來設定規則、執行規則、執行獎勵等等。科學、教育的成熟催生了19世紀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產業革命的技術基本上都是從科學知識引導出來的。第二次產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電和內燃機。這兩種技術如果沒有科學知識作為基礎,是不可能發明出來的。舉例說,假如不知道歐姆定理,就做不了電工。後來的無線電等技術更是如此。
由於科學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第二次產業革命中技術進步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過第一次產業革命。新工藝、新材料、新能源、新產品大量涌現,大大提高了效率,因為技術進步可以替換資源的使用,很少的資源就可以產生很大的效用。
服務業降低交易成本
服務業的范圍遠遠不止我們說的飯館、理發店等這些生活服務業。服務業最早就是商業、小錢庄等。在商業資本主義階段,商業很重要,但第一次產業革命後,商業就變得無足輕重了。機器大工業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可以自己去營銷,自己去采購。當然,工廠營銷采購都是附帶的作業,最主要的作業還是機器生產。
19世紀末期轉入現代經濟增長以後,服務業加快了發展速度,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生產性服務業。從19世紀末期的德國開始,進入20世紀後,西方各個國家,都在製造企業、工業企業中設立了研發部門。20世紀的任何一個製造業己不能離開科學技術。於是,科學技術的研發和設計變得非常重要,而這些原來都是服務業的內容。
另外,大規模生產發展起來後,營銷變得非常重要。營銷組織可以設在企業內部,也可以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的服務業。
服務業發展背後的本質問題是,生產的進步,生產效率的提高,依靠的是合理分工。在自耕自植、自給自足的情況下沒有分工,就不需要交易,就會出現老子所講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情形。但有了分工以後,「不相往來」就不行了,不同的分支之間會進行交換,分工越深化,交易行為就越多。
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們以為成本只是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就是降低生產過程中付出的成本;在20世紀最後30年,隨著信息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發展,我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開始認識到總成本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部分叫生產成本,就是改變它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性狀所花費的成本;另外一個部分叫做交易成本。
要降低生產成本就要深化分工。分工越深化,生產成本越低,隨之而來的便是交易更頻繁,交易要投入的資源就更多,增加交易成本。
那麼誰來促進交易呢?是服務業。服務業的功能首先是為市場交易提供基礎設施。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交易要順利進行,需要一套基礎設施,簡單的如交通運輸,比較復雜的如金融體系、結算體系、投融資體系;此外還有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服務。
隨著分工的日漸深化,交易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隨之上升。服務業就是處理交易的,服務業質量越高,交易成本就會越低。根據新制度經濟學家道格拉斯·斯諾的估計,20世紀中期,美國總成本中交易成本大概佔一半。服務業能夠降低一半成本,它對於降低總成本、提高整體經濟效率作用很大。
直觀來看,現代經濟中的商業不是簡單地把產品買過來、賣出去。隨著分工越來越細,商業就變成一根線,把整個流程串起來,從原料到消費品,分工非常細,每個企業只做一個小環節。
比如說一件襯衣,其中有紡紗的,有織布的,有後台整理的,有做主料的,有做輔料的,輔料里邊有做襯里的,有做紐扣的,有做縫紉機的,有做線的,都變成了專業化分工,這樣生產成本就會降到很低。但問題是,它們之間怎麼聯起來呢?商業把它們串起來了。這個商業組織叫做供應鏈管理企業。
香港利豐集團的供應鏈管理位居世界前列。利豐集團的主席馮國經寫了一本書,向內地的物流界介紹供應鏈管理經驗,在整個價值鏈里,製造業創造的價值佔四分之一,流通創造的價值佔四分之三。如果供應鏈管理做得好,就能節省四分之三的成本,並使其餘四分之一的製造部分分工進一步深化,降低生產成本。
製造業也是這樣。宏創始人施振榮先生1992年提出「微笑曲線」,用它來形容製造業中價值的分布。這條曲線上下兩端的附加值高,利潤率高,中間一段附加值低,利潤率低。上下兩端在原來意義上都是服務業,上端就是研發、原材料采購、設計,下端是品牌、營銷、渠道管理、物流管理、金融服務。中間利潤率低的部分,是加工組裝製造,這正好是原來意義上的工業、製造業。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條「微笑曲線」的弧度還比較平緩,也就是說前後中端的附加值和利潤率的差距不是很大;到了90年代,「微笑曲線」就翹得厲害了,兩端的附加值更高了,中間加工製造裝配的附加值和利潤率仍然很低。從「微笑曲線」可以看到,服務業的發展對於提高效率意義重大。
在人們原有的觀念里,一個社會只有工業和農業兩個基本部分。有經濟學家早就指出,當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根據經驗數字,大概佔GDP 40%左右)之後,工業所佔比重就呈下降趨勢,農業的比重也會降低,而服務業的比重會提高。
在20世紀40年代,產業三分這個概念才逐漸被大家接受。但這時的情況已是服務業滲透到工業,滲透到製造業融合為一體的狀態了。
現代製造業概念跟原來的製造業概念是不一樣的。現代製造業裡面有很大的服務業成分,有的服務業甚至變成了主要成分。現在全世界汽車的總成本中,電子元器件成本平均佔30%,高檔汽車像賓士,佔70%以上,而電子元件裡面物質消耗不大,主要是軟體、是智力、是服務業產值。
現在有些人說,我們就是要搞世界上最大的先進製造業,但千萬不要忘了,這個先進製造業是製造業和服務業一體化的東西,是以服務業為主要成分的。
例如,索尼賣的主要是服務,而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工業產品。微軟做一個視窗軟體要幾十億美元,而拷一個盤的物質消耗只有十幾美分。在我們印象中,宏是電腦製造商,但宏在台灣是列在服務業裡面的。又如現在世界上最大的企業沃爾瑪,是純粹的服務業企業,只有很少的製造業內容。
由於服務業的滲透,有些人把現代經濟增長中第二次產業革命後的准工業化,叫做服務業化,也有人說instrialization這個詞在中國翻譯錯了,不應該叫「工業化」,而應該叫「產業化」,比如Financial Instry 現在大家都叫金融產業,不會叫金融工業。現在有人依據「工業化」這個譯法,說我們還是處在工業化時期,所以我們就一心一意搞工業,這種說法是有語義風險的。
信息通訊技術改造各個部門
從廣泛的意義來說,信息產業是軟體加服務。但我們對信息化有誤解。我們仍然傾向於用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後期那種早期的增長模式、用原來工業化的觀念,來看待20世紀後期發展起來的信息產業,只看到它的物質生產部分。
隨著分工的深化,交易成本的比重在上升。交易成本的基本內容是信息成本,而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就是直接處理信息的。它可以改造各個部門,幫助各行各業降低信息成本,從而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益。
20世紀80年代有一個有名的爭論,叫做「索洛悖論」。索洛說,「到處都看到計算機,但是在生產率統計上看不出來」,索洛於是提出一個懷疑,信息通訊技術能不能提高效率。但是後來索洛認為,這個問題解決了。90年代美國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一次繁榮,其基礎就是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潛力。
㈢ 江川縣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
相關來資料 1.農業收入持續增長,農民自收入穩步增加。2000年農牧業總產值達62875萬元,比「八五」末的35083萬元增加27792萬元,年均遞增12.4%;農民人均農牧業收入達到2748元,比「八五」末的1584元增1164元,年均遞增11.6%。
2.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2000年高穩產農田建設面積達9.7萬畝,比「八五」末的 3.61萬畝增6.09萬畝;滇中噸糧田建設投入資金416.9萬元,建成面積2.7萬畝;江川仔豬批發市場是雲南最大的、一流的生豬批發市場,佔地26畝,投資750萬元,已建成投入使用。 3.水稻、蠶豆、小麥的條栽條播分別比「八五」末提高了6、9和7個百分點,中層施肥和微機配方施肥分別比「八五」末提高了4、5個百分點,新推廣水稻旱育秧稀植淺插技術,普及率達92%,生物農藝新措施推廣面積達11萬畝,比「八五」末的2萬畝增加了9萬畝。
㈣ 陽曲縣經濟發展現狀空,面對山西轉型跨越又如何應對
執政環境太差
執法環境太衰
城鄉清潔工程一項每村投入一兩萬,全縣就是一百多萬,而有的村幾十戶人家年收入不過萬元,如此燒錢用民傷財,竭澤而漁,何談發展?
先執政,後安民,在圖發展吧。
㈤ 描述中國第二產業發展現狀作文200字
中國的未來
到了二十一世紀,你漫步在城市的馬路上或鄉村的大道上,一種新式的房屋將映入你的眼簾:屋頂像珊瑚一樣紅艷,窗欞像翡翠一樣碧綠,牆壁像象牙一樣光滑.你會驚奇地發現,這些光艷奪目的房屋再也找不到磚瓦、石頭和土塊,好像月宮里的瓊樓玉宇移到了人間.
這么漂亮的房屋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呢?它們是用各種各樣的塑料,輕質、高強度的鋼絲,玻璃纖維和輕金屬建造的.而房屋的主體結構材料則是用「新世紀混凝土」軋製成的.「新世紀混凝土的強度比鋼材還要堅硬,重量卻比木材還要輕.
未來的房屋不是像現在這樣一磚一瓦砌起來的,而是在房屋工廠里加工製造的.房屋工廠依照住宅大樓的設計要求,用「新世紀混凝土」飛快地軋製成一間間的房子,由傳送裝置把它們送到車間外的空運碼頭,再由建築專用飛機把它們運送到建築地點.在施工的現場上,你再也看不到像現在這樣繁忙的景象:堆積如山的材料,眾多的施工人員,令人頭暈目眩的噪音.展現在你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整個施工現場是那樣的寧靜,只有幾名施工人員或者機器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他們的工作是那樣的輕松,就像小朋友們搭立體積木一樣輕巧簡便.施工速度也快得驚人,轉眼之間,一座大樓就會平地而起.即使建造一大片現代化的住宅新村,也比現在建造一幢小樓不知要快多少倍呢.
現在,就讓我們參觀一下未來的房屋吧.
樓房的表面是用一種特製的塑料做的,色彩比琉璃瓦還要漂亮,它的顏色和性能即使經過成百年的風吹雨淋、日曬冰凍也不會改變.
在北風呼嘯,寒氣襲人的隆冬,你走進房屋,便會立即感到溫暖如春.而當烈日當空、熱浪炙人的盛夏,你走進房屋,又會感到涼快極了.原來在屋頂和牆壁的中間,都填有一種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有數不清的孔隙,能夠很好地保溫和隔熱,並且具有極好的隔音作用.只要你把門窗關上,屋子裡便頓時鴉雀無聲.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真是太理想了.
你再仔細觀看屋裡的桌、椅、床、櫃,這些傢具是那樣的輕巧,漂亮.它們都是用各種塑料和金屬做的,還能折疊起來裝進壁櫥里,不佔地方.窗上裝的是機玻璃,不僅能經得住飛沙走石的襲擊,即使用鐵棍敲也敲不碎.地板是用特製塑料和人造橡膠製成的,既美觀又富有彈性,走在上面,你會感到柔軟而舒適.
在未來的房屋裡,你找不到一根管線.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你只要一按電門,天花板和四周的牆壁就會泛起一片柔和明亮的光芒,宛如白晝一樣.原來在天花板和牆壁里都裝有發光板.如果你想看電視,只要轉動電鈕,光滑的牆面上就會出現巨大的立體電視,就像看戲一樣逼真.
在住宅的上空有一個碩大無比「玻璃」罩子.這個罩子是用巨型光能平板做成的.罩子透光好,熱穩定性強,可以遮風蔽雨、隔熱防寒.將來,這樣的住宅不僅出現在陸地上,出現在煙波浩渺的海面和神秘莫測的海底,而且還出現在位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高空.讓我們為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勤奮學習,努力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