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準扶貪村級茶葉產業發展規劃方案
茶業
是對產業規劃實施過程中工程性內容的設計,要承擔因設計不合理而導致的風險責任,因此必需有資質。
產業規劃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正如行業對一個人的發展的重要性一樣,產業規劃一定要告訴當地做什麼產業,從國際國內產業發展趨勢、市場容量、技術水平等多方面論證:必需而且只有做這些產業才有前途。方向是至關重要的。自古雲:不能只埋頭拉車,而且必需抬頭看路。方向錯了,越努力就錯得越遠。
當前產業規劃產生的誤區
各地政府部門尤其是縣級以下,許多工作人員認為:我們長期在當地工作,太熟悉當地情況了,要問我們應該干什麼,我們最有發言權;因而對產業規劃不夠重視。事實上,長期的理所當然的發展並沒有取得突破,也許正是產業規劃的失誤。
在當前經濟掛帥的政府工作中,產業規劃盡管已從最初的個案,發展到今天日益受到重視。但長期以來,由於缺乏規劃的體系結構的支撐,各地區編制的產業規劃對理清產業發展思路、明確產業布局、建立實施措施等起到積極的作用的同時,也隨著產業規劃實踐的逐漸深入而暴露出不少問題。
1.產業規劃的地位受到質疑。產業規劃在時序上是先於城市規劃,為其提供思路和依據的戰略性規劃,還是後於城市規劃,為其提供落實保障的策略性規劃,始終未有定論。
2.產業規劃的深度不夠。很多產業規劃在編制方法上只是對城市中的產業布局進行描述,或對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提煉匯總,規劃的技術(或專業)空間狹窄,缺乏對區域發展、產業發展等的深刻認識,導致規劃內容比較單一,發揮的作用有限。
3.是產業規劃的操作性不強。由於產業規劃的編制團隊水平參差不平,對當地實際情況了解不透徹,對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和障礙認識不足,導致產業規劃與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空間規劃的銜接產生矛盾,產業規劃的思路和布局難以落地。
產業規劃見解
產業規劃對市縣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並非隨便任何人都可以去設計,一定要尋求具有較強理論水平、能夠掌握國際國內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的專家去做,而不是一味地從工程實施角度去尋求有工程規劃資質的建設規劃單位去做。更為重要的是,要注意專家的團隊性,因為產業規劃涉及到許多不同的產業,需要眾多專家共同完成,而不是簡單地交給某一個教授即可。
Ⅱ 貴州省石阡縣坪山茶葉開發項目什麼時候進行
這茶葉是80年代就開發的,經過20多年的開發,石阡苔茶,如今,它與貴州茅台酒同享一把「保護傘」——獲地理標志保護。自1999年實施地理標志保護以來,貴州省僅有貴州茅台酒9個產品獲得了地理標志保護。這是10月29日記者從石阡縣茶辦獲悉的。
近年來,石阡縣加大了品牌產品保護工作,2007年9月,《石阡苔茶》(產品標准文本)通過了貴州省茶葉及標准化專家現場評估審定,11月5日省質監局正式發布實施,成為石阡縣第一個省級產品標准。 2008年2月,該縣申報的「石阡苔茶生產示範項目」被國家標准化委員會列入全國第六批農業標准化示範項目,這是貴州省唯一覆蓋全縣范圍的示範項目。
據了解,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特性本質取決於該場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地理標志必須具備識別來源地的標識、特定質量或聲譽等特性、產品聲譽等與來源地之間的因果關系3要素。
幾經努力,國家質檢總局受理了貴州省質監局上報的「石阡苔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通過審查、答辯通過後才正式實施保護,這是石阡縣大力發展生態茶產業,集中統一打造「石阡苔茶」品牌帶來的結果。 2009年10月「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為:「石阡中國苔茶之鄉」!(它是我的第=故鄉,請上聶進良的博客!學校!)
Ⅲ 石阡近年來有什麼變化
石阡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地區西南部,國土面積217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52%,轄鎮11鄉,總人口45萬,仡佬、侗、苗、土家等12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8%。
石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秦贏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郡;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石阡府。1934年、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曾兩次進入石阡,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二·六軍團舊址等。1992年被列為貴州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定為革命老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戲、仡佬毛龍。
石阡資源富集,有儲量豐富的重晶石、釩礦、錳礦、鉛鋅礦、硫鐵礦等礦產資源;有國內獨具特色並十分豐富的地熱資源,富含氡、鋰、鍶、鋅、硒等微量元素,屬國際飲用、醫療雙達標礦泉水;有面積居全省第二(25萬畝),獲貴州三大名茶,系「中國苔茶之鄉」的茶葉資源;有以溫泉為龍頭,夜郎古城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千年古寨樓上,中國鄉村旅遊民俗文化飛燕獎堯上仡佬族文化村及世界最大野生鴛鴦棲息地、國家級濕地公園鴛鴦湖等鄉村旅遊為兩翼的立體旅遊資源;有儲量3億多立方,品種14個均系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A類檢驗結果的大理石類石材資源。
近年來,石阡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打基礎、辦工業、興產業、重民生」發展思路,大力發揚「三拼三超」精神(拼智慧、超常規創新;拼干勁、超常規付出;拼效益、超常規發展),突出抓好「三個四」工程(即四大產業建設:茶葉、溫泉、石材、旅遊;四個示範園建設:萬畝有機苔茶示範園、萬畝優質高效烤煙示範園、萬畝生態種草養畜示範園、萬畝工業園區示範園;四項基礎工程建設:交通、水利、城鎮、民生),加快推進「兩高兩鐵三中心」宏偉目標(兩高:思南經石阡至劍河高速公路、江口經石阡至甕安高速公路;兩鐵:興義經石阡至黔江鐵路、重慶萬盛經石阡至廣州鐵路;三中心:中國武陵山溫泉度假旅遊中心、夜郎文化研究中心、以茶葉石材產業為主的集聚中心)。立足新起點,著力打響「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中國營養健康產業示範基地」、「中國溫泉之鄉」、「中國礦泉水之鄉」、「中國苔茶之鄉」和「貴州省長壽之鄉」品牌,以「中國最佳休閑旅遊目的地」提升石阡的旅遊品味,以「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重點縣」吸引各地客商到石阡投資興業,著力打造「中國夜郎古城、中國武陵山溫泉城、中國西部茶城」,推進石阡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
Ⅳ 如何發展茶產業
可以了解一下生態協議,將茶道、茶文化,將茶葉與旅遊融為一體,不斷發展壯大茶產業。
Ⅳ 茶產業怎麼更好的發展
茶葉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提高標准化為行業發展關鍵
茶葉是中國特色農產品,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市場;茶葉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它既是農產品,也是工業產品,不僅可以就地解決當地農民的就業問題,而且可以通過發展茶葉的加工,來增加農民收入。這幾年,南方主要產茶地區通過發展茶葉生產來提高農民收入,在一些重點產茶縣,茶葉收入佔到農民總收入的80%以上。
中國茶葉生產在品種分布上,也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徵。根據農業部2009-2015年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中國茶葉生產劃分為長江中下游名優綠茶重點區域、東南沿海優質烏龍茶重點區域、長江中下游特色及出口綠茶重點區域、西南紅茶及特種茶重點區域四大區域。
茶葉產量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干毛茶葉產量預計達258萬噸,比上年增加17萬噸。在產量增加的同時,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提升,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此外,茶園面積穩中略增。預計全國茶園面積4400多萬畝,比上年增加130萬畝。其中,湖北、貴州、陝西、江西等省分別增加23.6萬畝、21.5萬畝、19.3萬畝、15萬畝。
消費量方面,2017年中國茶葉消費量約為193萬噸,消費量穩步增長,預計到2018年中國茶葉消費量將超200萬噸。
我國茶葉發展痛點分析
我國茶葉的產量在增加,品質在提升,品牌在發展,新產品研發成為熱點,茶葉深加工和茶葉衍生品等多板塊輪番發力。但是生產和消費的地域特徵都過於明顯,主要表現為公共品牌很響,企業品牌沒有跟上,「有名茶、無名牌」的短板始終困擾著茶產業的發展。
我國茶葉市場集中度很低,企業技術水平不高,研發和創新能力比較落後,市場推廣引導能力弱。」王慶表示,盡管現在每個產茶大省都有一兩個大品牌,如華祥苑、巴馬、大益、涇渭等,但整體來看茶葉品牌過多,有的一個縣甚至就有上百個品牌,不利於行業發展。
政策有序推動茶葉發展
去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做大做強茶葉等優勢特色產業,推進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
後茶葉品牌將逐漸呈現兼並態勢,要讓企業品牌能夠跟得上,鼓勵企業品牌做大。這既要靠市場,也要靠政府有序推動。
標准化是整個中國茶葉的軟肋
標准化可以解決茶葉從種植、生產、加工到銷售的一系列問題,中國茶葉產品從安全質量、等級標准、理化指標等方面都應該是一致的。中國茶要發展,將來一定是標准化基礎上的工業化模式,向中外消費者講好中國茶的故事主要靠標准,這就需要打好文化牌,特別是科技牌。
從茶葉消費角度來講,市場還不夠規范,品牌要更注重口碑。茶葉流通協會每年評選誠信企業,今年還成立了中國茶葉產業集群品牌聯盟、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品牌發展工作委員會,專門幫助會員協調解決品牌建設發展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升茶企品牌效益、擴大茶業品牌影響力。
近年來茶葉消費市場穩步擴大,消費人群接近4.7億人,同時消費人口向低端化年輕化發展,茶葉市場前景非常廣闊。2018年作為茶葉流通協會確定的「中國品牌年」,將重點圍繞「名牌、名企、名家、名區(縣)、名店」五項重點開展工作,著力打造一批知名茶葉品牌、知名企業,促進「茗」牌向名牌轉化。
Ⅵ 貴州茶業的經濟發展
硒是人體所需的生命元素,硒被科學家稱之為人體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 。在中國無需添加硒的地方有陝西紫陽、湖北恩施、貴州開陽三個地方,這些地方的土壤中富含硒元素,所出產的農產品多為富硒產品。貴州開陽的南貢河富硒茶非常不錯,是乾隆時期的皇宮貢茶。有什麼需要進一步了解南貢河富硒茶的,可以給我留言,因為我是開陽的。貴州開陽的南貢河富硒茶現已遠銷歐美、法國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