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代農業的三大體系的內容是什麼
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是經營目標、技術含量和經營規模。現代農業經營目標是內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說白容了就是以一定的投入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現代農業的技術含量很高,主要是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改變了生產方式。由於現代農業追求的是利潤的最大化,而這就需要一定的規模支撐才能實現。
㈡ 8+N 農業產業體系什麼
「8+n」模式是拉卡拉獨有的,拉卡拉的各個業務板塊獨立發展又相互支撐,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共生體系,不僅滿足用戶對多業務需求,還實現了平台業務間在大數據等方面的共享。
㈢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包含哪三大體系
1、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產質量標准體系。為規范農產品生產標准,圍繞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按照建立與國際通行標准接軌的標准化生產體系的要求,先後在全市制定推廣了42種優勢農產品標准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2、建立農業標准化生產示範體系。積極組織實施「綠卡行動計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進農業標准化基地建設。
3、建立農產品質量認證和檢測體系。加大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開發及認證工作力度。全市累計通過農產品質量認證的產品達到481個,其中,綠色食品188個,無公害農產品293個,有機食品2個。
(3)農業產業發展的三大體系擴展閱讀:
1、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經國務院批准,農業部從2001年4月啟動「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個城市進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於2002年7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實施。
「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著重強調三個方面的推進措施:一是強化生產過程管理,即強化生產基地建設,凈化產地環境,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推行標准化生產,提高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二是推行市場准入制,即建立檢測制度,推廣速測技術,創建專銷網點,實施標志管理,推行追溯和承諾制度;三是完善保障體系,即加強法制建設,健全標准體系,完善檢驗檢測體系,加快認證體系建設,加強技術研究與推廣,建立信息網路,加強宣傳培訓。
2、CAC標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的被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食品安全標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創建的,其宗旨在於保護消費者健康,促進食品貿易公平開展,協調所有食品標準的制定工作。CAC擁有165個成員國,中國是成員國之一。
3、例行監測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是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重要措施之一,2001年從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個試點城市的蔬菜農葯殘留和生豬「瘦肉精」污染定點監測工作開始實施,進而逐步擴展到全國37個城市全年5次的蔬菜農殘、16個城市畜產品污染和5個城市水產品中葯物污染定點監測。
㈣ 如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理解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是這樣理解: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核心是要提高農業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是提高農業產業素質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有效舉措。近些年,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很快,但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特別是隨著國際競爭日益加劇,進口農產品對國內農業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為此,必須從農業產業體系整體謀劃,著眼推進產業鏈、價值鏈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一產強、二產優、三產活,提高農業產業的綜合效益和整體競爭力,讓農民分享農業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利益。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形成產業集群,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效益。注重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入到農業產業中來,借鑒工業等領域的成功範式,加快發展訂單直銷、連鎖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農業產業經營組織方式變革。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閑價值、文化價值,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等現代特色產業,拓展農業的內涵、外延和發展領域。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在公共服務平台、科技、人才以及財政支持和金融服務等方面,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始終強調的是,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必須以農民分享增值收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能變成少數人謀取不當利益的渠道、成為導致農村資源要素外流的新因素。
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核心是要促進農業供給更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更好適應資源與環境條件,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農業在快速發展中資源環境的制約越來越大,在產量增加中部分農產品出現暫時性或階段性過剩,糧食、棉花等庫存偏多,但另一方面一些農產品不能滿足需求,大量進口。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要著力圍繞人的需求發展生產,使農產品供給數量上更充足、品種和質量上更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此,必須下大力氣夯實農業基礎,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大規模推進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准農田建設,加強水利特別是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高農業發展的物質技術支撐水平。必須不斷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升糧食產能,樹立大食物理念,科學審視國內農業資源潛力,合理安排農產品生產優先序,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㈤ 農業產業體系主要包括哪些什麼是農業產業體系
農業產業體系的定義-綠維創景-的網站上是這么說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集食物保版障、原料供給、資權源開發、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市場服務等產業於一體的綜合系統,是多層次、復合型的產業體系。
農業產業體系的構成包括:一是農產品產業體系。包括糧食、棉花、油料、畜牧、水產、蔬菜、水果等各個產業,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 二是多功能產業體系。包括生態保護、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關的循環農業、特色產業、生物能源產業、鄉村旅遊業和農村二、三產業等,以充分發揮農業多種功能,增進經濟社會效益。 三是現代農業支撐產業體系。包括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農產品加工、市場流通、信息咨詢等為農服務的相關產業,以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㈥ 一個國家的經濟在經濟學中一般分為三個經濟體系,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和以及第三產業服務業。請問
如今咱中國是並行發展,農業是根本,工業也不用說,但其實第三產業佔比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程度高低的標桿
㈦ 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包含哪三大體系
「五大體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產質量標准體系。為規范農產品生產標准,圍繞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按照建立與國際通行標准接軌的標准化生產體系的要求,先後在全市制定推廣了42種優勢農產品標准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12種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准、35種出口農產品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在生產、加工、貯藏、流通等環節全面推行標准化管理。農產品標准已覆蓋糧油、果品、蔬菜、食用菌、畜產品和水產品等多個領域,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質量標准體系。
二是建立農業標准化生產示範體系。積極組織實施「綠卡行動計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進農業標准化基地建設。市發改委與財政、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林業部門聯合下發了《煙台市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優先發展水果、海珍品、蔬菜、食用菌、生豬、奶牛等16種優勢農產品,通過增加財政投入、減免稅費和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加大了對優勢農產品產區和農業標准化生產基地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煙台蘋果和大櫻桃產業發展規劃》和《關於開展農業產業化百強龍頭企業創建活動的意見》,連續四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資金,用於煙台蘋果、大櫻桃、萊陽梨等優質果品的基地建設;每年安排500萬元貸款貼息資金,對百強龍頭企業建設標准化基地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的意見》,用4年的時間,在果品、蔬菜、水產、畜牧等優勢產業建設60個特色品牌農產品基地。農業標准化基地,全面推行統一環境質量、統一生產技術、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監測方法、統一產品標識等「五統一」操作規程。在全市形成了萊陽、海陽的蔬菜,棲霞、招遠、龍口的果品,蓬萊、長島、萊州、開發區的水產養殖,福山、芝罘的大櫻桃,牟平、棲霞的食用菌,萊州的種子、花卉等一批特色產業帶和優質農產品基地。
三是建立農產品質量認證和檢測體系。加大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開發及認證工作力度。全市累計通過農產品質量認證的產品達到481個,其中,綠色食品188個,無公害農產品293個,有機食品2個。煙台蘋果、龍口粉絲、煙台葡萄酒和煙台大櫻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萊陽梨、海陽白黃瓜、煙台蘋果和煙台大櫻桃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為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先後投資8500多萬元建立了4個市級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8個縣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站),重點支持46個省級龍頭企業設立了質檢中心,20個較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了農產品速測檢測點。龍大集團投資3000多萬元建立的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2004年4月通過了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CNAL)認可,能夠對550多種農葯殘留、60種抗生素、23種添加劑、5種重金屬、11種微生物等指標進行精密檢測。2008年1月又投資62萬美元,從美國引進最先進的葯殘檢測設備LC/MS/MS,使龍大的葯殘檢測項目、檢測方法始終與日本最新標准同步。
四是建立農業投入品監管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投入品是關鍵。2009年市政府發布實施了《煙台市農葯經營使用監督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大力推進農資連鎖經營、農技農資結合、協會服務、企業直銷、龍頭企業帶動等農業投入品有效服務模式,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萊陽市以配送中心為平台,設立農資連鎖超市,在企業、村莊設立連鎖專供點,實行「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服務」的服務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放心農資的配送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市化肥、農葯集中配送率分別達到85%和80%以上。
五是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市委、市政府要求,利用三年的時間,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逐步建立村級服務站點。目前,全市已有煙台市和3個縣市區經編委批准,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或辦公室),8個縣市區成立了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加強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機構設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執法機構、檢驗檢測機構分別設置;一種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執法機構、檢驗檢測機構合署辦公,實行一個機構三塊牌子。結合產業特點和鄉鎮機構改革,在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增加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實行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與農技綜合服務站一個機構兩塊牌子。2008年4月,市政府下發了《關於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2009年市政府又把「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與改革,完善公益性職能經費保障機制,完善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公共服務機構,逐步建立村級服務站點」寫進了煙發〔2009〕1號文件,明確規定每個村至少設立一名技術員,三年完成。目前全市共有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133個,在編人員1800多人。
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打造三大體系是什麼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把「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措施之一
㈨ 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是什麼
農業發展復的三大支柱是以制農民自願為基礎,以現代技術為依託,以法律契約為保障。「三大體系」作為「十三五」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抓手。
加快建成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9)農業產業發展的三大體系擴展閱讀:
1.農業生產手段現代化。運用先進設備代替人的手工勞動,特別是在產前、產中和產後各個環節中大面積採用機械化作業,大大降低農業勞動者的體力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2.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和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農產品品質和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品安全。
3.農業經營方式產業化。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主要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使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諸環節有機結合,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格局,提高農業的經營效益,增強農業抵禦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4.農業服務社會化。形成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在整個農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都有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專門服務。
人民網-李克強「全流程」考察現代家庭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