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磁器口古鎮的景區文化
磁器口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重慶歷史文化名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已有1800年的磁器口素有巴渝第一古鎮之稱,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古建。古鎮有古樸粗獷的巴渝遺風,有古風猶存的茶館、有歷史傳承的碼頭文化;有佛、道、儒三教並存的九宮十八廟;有正氣凜然的紅岩志士抗戰遺址;有獨具特色的川劇清唱、火龍表演,有工藝獨特、品種繁多的傳統旅遊產品,有享譽四方的毛血旺、千張皮、椒鹽花生等飲食三寶。
千年磁器口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磁器口古鎮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與津(江津)沙(白沙)文化區、成都金牛(金牛壩)文化區、北碚文化區並列為中國大後方四大文化區之一。現磁器口古鎮開發了榨油、抽絲、製糖、捏麵人、川戲等傳統表演項目和各種傳統小吃、茶館等,每年春節舉辦的磁器口廟會是古鎮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吸引數萬市民前往參與,是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古鎮景觀,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歷史街區,其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海內外每年前來參觀、旅遊的賓客達300餘萬人次。
每年磁器口古鎮都會以傳統佳節為主線,大力挖掘具有鮮明傳統民俗地域特色和豐厚歷史文化積淀的紅岩文化、陪都文化、沙磁文化及巴渝文化,積極組織籌辦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文化傳承活動。新春佳節有 「春聯寫民生、祝福進萬家」現場創作暨展示活動;清明時分有 「磁器口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讓遊客品茗香茶、欣賞川劇變臉和茶藝表演;端午時分舉辦 「我們的節日·重慶磁器口端午日」活動,讓廣大市民和外國友人一起包粽子、許平安、賜黃酒,賞民樂,感受傳統歷史文化的魅力;七夕節有「相約古鎮、緣定今生」;中秋團、國慶長假也會舉辦「傳承歷史記憶·尋訪古鎮老字型大小」等活動,通過多項活動的成功舉辦,讓磁器口這個千年古鎮作為「重慶的縮影」,使當地的傳統歷史文化有效的的一傳承、彰顯和發揚。
⑵ 重慶磁器口的沙磁文化
磁器口古鎮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與津(江津)[3]沙(白沙)[4]文化區磁器口古鎮、專成都金牛(金牛壩屬)文化區、北碚文化區[5]並列為中國大後方四大文化區之一。
現磁器口古鎮開發了榨油、抽絲、製糖、捏麵人、川戲等傳統表演項目和各種傳統小吃、茶館等,每年春節舉辦的磁器口廟會四古鎮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吸引數萬市民前往參與,是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古鎮景觀,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歷史街區,其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海內外每年前來參觀、旅遊的賓客達300餘萬人次。
⑶ 重慶磁器口的介紹
磁器口古鎮蘊含豐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岩文化和民間文化,各具特色。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慶古城的縮影和象徵,被贊譽為「小重慶」。磁器口古鎮開發有榨油、抽絲、製糖、捏麵人、川戲等傳統表演項目和各種傳統小吃、茶館等,每年春節舉辦的磁器口廟會是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吸引數萬市民前往參與。
磁器口古鎮,原名龍隱鎮,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重慶市重點保護傳統街,重慶「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磁器口古鎮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嘉陵江畔,始建於宋代,擁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曾經「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繁盛一時。
磁器口古鎮位於東經116°42′北緯39°89′,地處重慶市市主城沙坪壩區東北部,是一個有1000餘年建鎮史的民俗文化古鎮。地勢上前臨嘉陵江、後靠歌樂山,金碧山、馬鞍山、鳳凰山三山並列,清水溪、鳳凰溪兩溪環抱。經過歷代發展形成了前後兩條街,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正街、老街」。古鎮磁器口有12條街巷,街道兩旁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地面由石板鋪成,沿街店鋪林立。
⑷ 重慶文化命脈的沙磁文化區(現沙坪壩文化區前身)在重慶大學的哪個區
抗戰時期的沙磁文化區即為現在的沙坪壩區,而重慶大學正是位於沙坪壩區,重慶大學回老校區答(包括ABC)區都處於原沙磁文化區的核心地段,緊鄰磁器口與沙坪壩中心。重慶大學新校區(D區)位於沙坪壩區西部,歌樂山另一側,遠離市區。
⑸ 沙磁文化廣場在哪裡什麼時候建成
沙磁文化廣場緊鄰磁器口古鎮,總建面約43萬方,由8萬方商業、3萬方文化廣場、20萬方濱江住宅、12萬方地下車庫組成,總投資約36億元。項目已於近期開始設計方案招標。計劃今年年末開工,預計2016年建成。
沙磁文化廣場商業體量8萬方
3萬方廣場將成為城市新地標
3大配套公園提供舒適休閑空間
據了解,沙磁文化廣場將於沙濱路部分路段融為一體,沙濱路磁器口片區約600米的路段將被打造成為廣場的一部分。廣場以巴渝風貌建築為主體,充分體現巴渝文化特色,以沙磁文化為核心,中西結合,打造成為集休閑旅遊、商業貿易、文藝演出、文化娛樂、觀光運動為一體的城市開放空間,3萬方廣場將成為城市的名片和新地標。
另外,沙磁文化廣場項目中還將布局三個公園,其中一個是現有的鳳凰山公園,另外還將新建兩個2萬方左右的綠地公園。3個公園作為沙磁文化廣場的配套項目,將為磁器口古鎮的群眾和遊客們提供一個舒適的休閑空間。
沙磁文化廣場項目所在地
廣場新增3000多個停車位
沙濱路實行人車分流
解決古鎮停車難
磁器口古鎮作為旅遊勝地,每年的遊客接待量幾百萬人次,古鎮旅遊、休閑停車是最大的難題。據了解,在沙磁文化廣場項目中,共規劃了3層地下車庫,共計12萬方,包含3000多個停車位,項目建成後,不僅能夠解決各類小型車輛的停放,同時也能滿足旅遊大巴的停靠。
據了解,在交通方面,將對沙濱路部分路段現有的人流車流,進行平面和立體地上地下的重新組織,特別是靠近磁器口古鎮片區的交通組織,將發生改變。即從高家花園橋下的沙濱路開始,採取下穿形式通往雙碑方向。前往磁器口方向的車輛將從AB地塊之間的道路通往磁器口,通過這條通道還可以直接進入廣場地下車庫,實現交通的無縫連接和人車分流。
⑹ 什麼是沙磁文化
沙磁文化,其實就是以沙坪壩和磁器口為中心的學術文化中心,就像我們現在苦苦修建的「大學城」, 其實質上是將沙坪壩和磁器口兩個地名的首字相結合而命名的。說起來好像這種感覺與歷史無關,其實追溯其起源,卻是我們民族的屈辱史和抗戰史,換一種說法可以說是。從1935年初至1938年3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在以重慶大學校長胡庶華、南開學校校長張伯苓為首的一批愛國教育家、文化人及其他愛國主義者共同倡導並在全民抗戰中創建形成。文化區建成的主要標志,是以沙磁文化區自治機構的初創、擴大和發表《沙磁文化區各界宣言》、代表文化區的刊物《沙磁文化》月刊的創刊和出版以及沙磁地區正式成立「區」的建制。 1940年出版的由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題寫刊名的《沙磁文化》創刊號。1938年1月由國立中央大學學生自治會創辦的《全民抗戰》周刊。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我國,當時當權的國民政府在南京失守後將重慶定為陪都。看似這小小的舉措,卻讓重慶一個西南的偏遠之地,驟然成為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抗戰時期,作為戰時陪都的重慶集聚了當時我國重要的文學、美術、音樂人才,沙磁文化區的范圍迅速向四面擴展,其外圍邊沿東至嘉陵江對岸的盤溪、柏溪,南達李子壩、華岩寺,西越歌樂山順成渝公路直抵青木關,至國民政府教育部遷到青木關溫泉寺辦公,並在青木關老關口附近創建國立音樂院(今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前身),覆蓋現沙坪壩東部城區及西部部分街道。沙坪壩成為抗戰時的全國文化中心,區內集中了18所高等學府和全國八分之一的大學生,還有眾多的文化學術科研機構和250餘家工廠企業。大批愛國教育家、科學家、文化藝術家和工商實業家會聚於此,呈現校舍林立、名師薈萃的教育繁榮景象。
國民政府在重慶後方執政的十年,其實也做了很多的實實在在的事情而國民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國民黨施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首先提出了「平時教育戰時看,戰時教育平時看」的教育主張,充分說明了越是戰爭這種緊張的時候越是要重視教育的思想,還提出了與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需要相配合的教育措施。
以下便國民黨的戰時教育政策的一個部分:
「(二)與軍事方面需要相配合的教育措施。這主要包括特種教育和戰區教育的推行以及學生志願從軍的獎勵
1. 特種教育的推行。「特種教育」是國民政府教育部為了配合戰爭和國防的需要而增設的特種教學與研究。
2. 推行戰區教育。在跟日軍爭奪淪陷區的斗爭中,一方面必須在日軍所控制的「點」、「線」、「面」之處破壞日偽所施行的奴化教育;另一方面必須在敵偽力量不逮的地方,積極開展教育工作。
3. 獎勵學生從軍。為了獎勵高中以上學校學生參加抗戰軍事工作,以充實抗戰力量,1944年5月教育部頒布了《高中以上學校學生志願從軍辦法》和《高中以上學校學生參戰獎勵辦法》,規定對於已參加正規軍隊或軍事技術機關或政府認可的游擊隊工作的學生以及志願從軍者,除由原校「保留其學籍」外,對取得功勛者,「除由軍事機關依法敘獎外,並由教育部核發獎章或獎狀」;對於殉職者,「除應受政府規定之榮譽及郵典外,並應由原校在校內建立碑碣,以留紀念」;還規定「志願從軍學生之姓名及服役事跡,在中央由教育部編入抗戰史料、教育年鑒或教育史內,在地方由各省市教育行政機關搜集編入省、市、縣志內,以資宣揚,具有特別功勛者,由教育部呈請行政院明令褒揚』[(33)]。」
其實對於我來說,記憶深刻的可能就是戰時前方的高校南遷的事件。比如北京大學等南遷後就是當時的西南聯合大學,有網友是這樣評價當時的西南聯合大學的:「西南聯大,在戰火中劃出自己最燦爛的軌跡。但是,她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嚴格地說,她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此前10年,甚至20年變革和積累的一個結晶。一所大學包括理念、體制、專業和課程等在內的實體的鑄成,往往依賴於校長及其管理團隊多年的努力。」現在又名氣的大學都可以在重慶尋找得到一絲絲的蹤跡,誰也不可能想到今天駐立在上海市的復旦大學,當時在重慶北碚區的原樣,當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當年的李登輝也是復旦大學的創始人之一,在現在的北碚還有為他而立的「登輝堂」,只是現在的那個地方已在炮火之中不復當年的光彩。
在70年前的2月6日,沙坪文化區在重慶大學召開成立大會,並向社會各界發布正式成立的公告,宗白華、胡庶華、張伯苓、羅家倫、高顯鑒等老一輩文化人「擎起時代的火炬」。時隔70年,在2008年的2月6日,沙坪壩區「沙磁文化日」成立座談會上,張伯苓之孫張元龍、郭沫若之女郭平英、老舍之子舒乙等會聚一堂,暢談「沙磁文化」。而 沙坪壩區為塑造特色文化品牌,決定將每年3月30日定為「沙磁文化日」,這一項舉措無疑是肯定了沙磁文化的歷史地位和文化積淀 。
其實說是沙磁文化是文化的集成,不如按照現在的說法可以說成是重慶文化區的建立,以下是在重慶日報上一篇名為《沙磁文化:戰亂時代的火炬》的文章中所談到的沙磁文化的始末。
在70年前,胡庶華卻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對此作了深入的思考。胡庶華是重慶大學的第二任校長,1936年秋,他首次提出了在沙坪壩建設重慶市文化區的設想。他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現代科技文化來推動,但科技的發展需要文化作基礎。為此,他寫出了《理想中的重慶市文化區》一文。鑒於當時的時局,他在文中寫道「最急切之工作,莫過於國防上之准備」,但,「因人才的缺乏,文化的落後」導致在國防上已「不能勝任戰時後方之需」。為此他提出,「國防上應准備之工作,應以培養人才,提高文化為最切要……重慶文化,尤為其中最重要之一環。」 他認為,「重慶市之建立新文化區,其意義不僅在四川文化本身的發展,而尤關系於中華民族復興的前途。」「它的光芒不僅照耀重慶一隅,而且將四射到西南各省及整個中國。」從此我們可以看到建立中華文化區的意願只是缺少一定的條件,而就在胡庶華的設想提出半年之後的1937年,日軍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由此全面爆發。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地的大中小學、文化科研機構和大量工廠紛紛溯江西遷,來到了戰時首都重慶。一時間,嘉陵江畔聚集了18所高等學府,在校學生人數約佔全國的八分之一;同時,還涌進了250餘家工廠和眾多的文化學術科研機構。這些單位的到來,為胡庶華的設想進一步創造了條件,並很快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在南開學校校長張伯苓、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四川省立教育學院院長高顯鑒等教育家和諸多經濟實業界人士的積極支持和參與下,1938年2月6日,重慶沙磁文化區在重慶大學宣告成立,並在當年的3月30日正式對外辦公,一個聚集眾多文化精英的聖殿就此開啟。文化區的誕生就像一隻巨臂,擎起了一個戰亂時代的火炬,在那個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給了無數人希望。無論是在嘉陵江邊,還是歌樂山下,到處都是書聲朗朗,機器轟鳴……
專家認為,「沙磁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精英文化與民族革命戰爭中的大眾文化的結合,是傳統的民族優秀文化和西方先進文化的結合,不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在重慶沙磁文化區的繼續和發展,而且是現代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重慶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作為戰時中國文化中心,文化區帶頭掀起了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工業實業救國、鄉村建設救國等熱潮,對中華民族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實現民族復興功不可沒。為新中國的建設,文化區培育和輸送了大量人才,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抗日戰爭的結束,文化區內大批學校和文化人向東轉移,其作用和影響迅速向東擴散,特別是在文化區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單在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就逾百人之多,成為發展新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主力。
新中國成立後,文化區優秀傳統在沙坪壩得到進一步延續並不斷深化。1950年,中共重慶市委、市人民政府確立了重慶市第三區(1955年定名沙坪壩區)為文化區。在沙磁文化區原有基礎和精神指引下,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沙坪壩區已發展成為重慶市科技實力雄厚、文化教育發達的科教文化名區。截至2007年,連續七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區」,連續十六年保持「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稱號。駐區高校達到19所,各類中小學校112所,專任教師共計6373人。並在沙坪壩區西部土地上建起了包括重慶大學城、西永微電子工業園、土主鐵路物流園在內的西部新城。正規范有序地將沙坪壩打造成為中國西部的教育、高新技術、現代物流高地。同時,通過對傳統與現代的嫁接,目前該區正著力打造動漫產業基地、文化藝術培訓基地、文化創意和創新產業孵化基地。在三峽廣場內培育都市文化娛樂休閑圈,在千年磁器口培育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在重慶大學培育時尚文化消費圈。
沙磁文化區的創建,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現代精英文化和民族革命戰爭中大眾文化的結合,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與西方先進文化的結合,是現代教育史上高舉愛國、民主、科學、進步旗幟的一座豐碑,也標志著沙坪壩作為文化區正式登上歷史舞台,值得我們永遠紀念和發揚光大。我希望沙磁文化能夠帶動重慶文化的發展,讓重慶真正成為重慶文化區,甚至是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文化圈。
⑺ 磁器口沙磁巷後面的寺廟,旁邊的寺廟,對風水有影響嗎
寺廟多神多鬼,氣場混亂,多亡靈, 部隊殺氣重 後有山不錯, 除非家人從事相關工作,否則不適合住在附近。
⑻ 關於磁器口最准確的由來
因為清朝初年,重慶盛產和轉運瓷器,故而得名磁器口。
磁器口古鎮: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重慶市重點保護傳統街,重慶「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
磁器口古鎮蘊含豐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岩文化和民間文化,各具特色。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慶古城的縮影和象徵,被贊譽為「小重慶」。
磁器口古鎮開發有榨油、抽絲、製糖、捏麵人、川戲等傳統表演項目和各種傳統小吃、茶館等,每年春節舉辦的磁器口廟會是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吸引數萬市民前往參與。磁器口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每天來自海內外參觀、旅遊的賓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中共沙坪壩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磁器口古鎮歷史傳統街區的保護開發工作。按照「雲南有麗江、江蘇有周庄、重慶有磁器口」的定位,努力將磁器口打造成世界級旅遊品牌,吸引海內外遊客觀光旅遊。
磁器口核心區只有5公頃左右,每年接待遊客大約600萬人。以後面積將逐步擴大,5至8年之後,將和紅岩魂廣場連通,整個游覽面積擴大到3平方公里,擴容60倍。
重慶磁器口古鎮
凌健簡單介紹了規劃,向南,在磁器口大門入口,從沙濱路到童家橋立交橋這條路,長約1公里,以前只是簡單的粉刷了外牆。兩旁房子全部重修,木門、木窗、木格子,打造成為渝派風格建築街,總共投資8000多萬元。
向西,在磁器口石板街後邊,大約250畝地,是一片老房子,將引入社會資金,打造成「巴渝老街」,與旅遊核心區直接相連。
向北,穿過鳳凰溪,面積大約170畝,將打造成以抗戰風情為代表的陪都文化街。這三大片改造完成之後,有望和紅岩魂廣場連通,游覽總面積大約3平方公里。除了個別院館之外,依然不收門票。
⑼ 磁器口的歷史背景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場,始於(998—1003年)宋真宗咸平年間,因為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宮後削發為僧。當他流落到巴渝一帶時,曾在白岩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世人知情後,就以皇帝真龍天子曾經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白岩場也被改稱為龍隱鎮。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龍隱鎮的主要產業。1918年,瓷器本地商紳集資在鎮中青草坡創建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遠銷蜀外。後來隨著工藝進步,瓷器品種增多,名氣也擴大了起來。龍隱鎮里,瓷器業最發達時有70多家。
民國時期,重慶成為陪都,因為水運方便,龍隱鎮成為嘉陵江中上游各個州、縣和沿江支流的農副土特產的集散之地,城裡的一些大商販干在磁器口開設分店收購貨物,輸出以棉紗、布匹、煤油、鹽糖、洋廣雜貨、日用百貨、五金顏料、土碗土紙和特產煙絲等為大宗。
磁器口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重慶歷史文化名城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岩文化、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已有1800年的磁器口素有巴渝第一古鎮之稱,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古建。
古鎮有古樸粗獷的巴渝遺風,有古風猶存的茶館、有歷史傳承的碼頭文化;有佛、道、儒三教並存的九宮十八廟;有正氣凜然的紅岩志士抗戰遺址;有獨具特色的川劇清唱、火龍表演,有工藝獨特、品種繁多的傳統旅遊產品,有享譽四方的毛血旺、千張皮、椒鹽花生等飲食三寶。
每年磁器口古鎮都會以傳統佳節為主線,大力挖掘具有鮮明傳統民俗地域特色和豐厚歷史文化積淀的紅岩文化、陪都文化、沙磁文化及巴渝文化,積極組織籌辦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文化傳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