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洲歐盟的3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整個歐洲有那幾大銀行分別排名多少
滿意答案來獻其琛16級2010-05-242006年歐洲幾大銀行的資產總額、一級資本排名 補充: 歐盟的3大支柱產業--金融業、製造業(汽車/電子/機械/化工等)、旅遊業,這是從大的方面說的 追問: 3大產業能具體的說下嗎 有那些公司 .... 回答: 3大產業是我主觀模糊判斷的,如果說農業、工業、服務業的話正好涵蓋所有產業,也就沒有「支柱」一說了,服務員的范圍極廣,而幾大國際金融中心在歐盟地區有很多,歐洲旅遊業相對其它地區最發達,所以我認為金融、旅遊是歐盟地區的支柱產業,製造業不必言說,定是支柱之一,不過范圍說的也比較廣,涉及汽車、機電、能源、化工、軍工等金融業 主要就是一些著名的銀行和金融集團如荷蘭國際集團(ING)(一個綜合性財政金融集團),法國巴黎銀行,比利時德克夏銀行等----------旅遊業 其實延伸到多個服務行業,專門的公司不好說----------製造業里的大型集團公司多數是能源、汽車製造行業的,因為它們的營業收入很高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英國石油公司(BP)法國道達爾(Total)德國大眾(Volkswagen)義大利埃尼集團(義大利國家控股的能源集團)德國西門子(機電製造類)…………歐洲的大公司很多,其它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2. 歐盟依靠什麼發展起來,支柱產業是什麼
西班牙在當今世界屬於發達的國家,擁有較完善的市場經濟,國民生產總值位居歐洲國家前列專。主要屬工業部門有造船、鋼鐵、汽車、水泥、采礦、建築、紡織、化工、皮革、電力等行業。其中汽車生產量居世界第七,列韓國之後。
3. 歐盟的成功經驗
2000年3月,歐盟首腦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就歐盟發展新戰略達成協議,強調要在發展知識經濟的同時加大就業政策、經濟改革和社會和諧的力度。這份後來被稱為「里斯本戰略」的歐盟世紀文件為歐盟在21世紀頭10年的發展提出了戰略性目標:「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力和最有活力的知識經濟,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和更高程度的社會和諧。」
「里斯本戰略」為歐盟提供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指導方針,以知識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為關鍵詞,調動了歐洲聯盟的各種政治、財政和人力資源,啟動了協調發展的新機制。要想了解這個戰略對於歐盟發展來說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還需要分析歐洲福利國家模式的發展邏輯和歐洲人解決難題的思維邏輯。
歐洲福利國家發展模式的歷史邏輯
歐洲福利國家的發展大體經過了三個步驟:(1)社會各界對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風險進行評估和回應。(2)民族國家的政府最終成為回應社會風險的主體。(3)民族國家的政府使用行政和立法的手段制定社會政策、建立社會機制。至此,社會機製成為歐洲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現代國家的社會政策與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彼此協調並相互制約,這是卡爾•波蘭尼在1944年就觀察到的歷史現象。在整個20世紀,特別是二戰結束後的半個世紀中,經濟、政治和社會相互制約的制度在歐洲工業發達國家內普遍建立起來,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社會政策組合和不同模式的社會保障制度,它們一方面反映著共同的時代特徵,另一方面又代表著不同的歷史遺產和政治選擇。歐洲人把這種共同特徵叫做「社會團結」或「福利國家」。歐洲的福利國家以國家立法和國家行政為主要工具,對於經濟和社會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干預,對市場分配進行了補充和修正,在市場經濟運行的過程中增加了社會和政治的因素,讓市場經濟的力量在社會團結的框架內發揮作用。
這種歐洲人引以為自豪的「社會團結」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經給歐洲帶來了穩定和繁榮,也造成了勞動力價格偏高、資本外流、競爭乏力、失業率攀升等問題,加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和醫療費用的加重,歐洲各主要工業國家的財政捉襟見肘,各國的政府和政黨都開始反省或剖析歐洲社會模式,加強了規劃和改革的力度。但是迄今為止,除了少數國家以外,改革尚未收到明顯的成效。
問題的症結在哪裡?歐洲社會模式面臨的挑戰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社會政策過於慷慨了,還是過於陳舊了?是因為顧全了公平而犧牲了效率,還是另有原因?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到世紀末,這個問題在歐洲爭論了10多年。大量的分析認為,歐洲福利國家的社會政策成功地降低了社會不平等的程度,減少了貧困人口的數量,通過穩定社會而實現了政治制度的穩定。不僅如此,社會政策還通過再分配政策和社會保護制度引導了消費、減少了勞資沖突、提供了高技能和健康的勞動力,為經濟的平穩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社會政策曾經是歐洲政治和經濟雙穩定的條件。
但是這種穩定是限制在特定的生產規模和特定的生產方式中的,如果生產規模和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社會風險將隨之發生變化。科技發展了,重體力勞動減輕了,老年的社會風險就不再是喪失勞動能力,而是缺乏勞動機會了。生產方式的變化要求政治行為主體做出新的反應,制定新的社會政策。但是,在歐洲的各主要福利國家中,政治力量的來源是社會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是「福利利益集團」,民族國家的政治程序使得決策者很難就社會政策做出根本性的改革,這就是福利國家困境的基本邏輯。
由於內部政治程序的原因,歐洲福利國家模式在面臨經濟全球化、產業信息化和人口老齡化這三大挑戰的時候苦無良策。經濟全球化使市場擴大、資本流動、產品價格降低;產業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就業、動搖了工會的組織力量,使知識和技能的過時成為人們面臨的新的社會風險,也使大量缺乏技能的人滯留在失業大軍中;人口老齡化則使享受社會保障的人數比例增大,使歐洲福利國家現行的社會再分配機制變得難以為繼。很多人預言,歐洲罹患「福利病」,已經病入膏肓,難以救治。
歐洲福利國家面臨著兩個命運,一是19世紀中葉英國「斯賓漢姆蘭德制」的命運:由於生產規模擴大、人口流動壓力加劇,斯賓漢姆郡的居民被迫放棄了本地的社會再分配政策。二是重新認識時代的特徵和挑戰,用發展的眼光,面向未來的政策回答新時代的新挑戰。歐洲人選擇了後者,並且通過新的政治程序制定符合發展需要的社會政策。
歐盟的發展戰略
歐洲聯盟沒有就增長相對於公平的優先性,或者公平相對於增長的重要性做出簡單的判斷,而是根據經濟未來的發展走向,從提高競爭力、保持社會和諧和保證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等多個角度出發,制定共同發展的平衡發展戰略。
歐盟發展戰略的第一要義是分析經濟發展的未來走向。經濟全球化對歐洲社會模式的沖擊,最主要地表現在產業信息化上。根據歐盟專家的評估,歐盟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將為歐盟公民帶來大量高收入的就業機會,而目前在知識經濟領域里,美國依然占據著主導地位。
確定經濟發展的走向,推動整個社會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做好准備,這不僅是經濟發展戰略,更是社會發展戰略。從歐洲社會的第一大難題———失業率過高來看,問題的症結不在於失業保險的慷慨與否,公平和效率孰輕孰重,而在於社會政策的結構和內容沒有根據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發展的需要而進行調整。歐洲面臨的問題是:失業大軍和高科技產業的勞動力供給不足同時存在。因此,知識不足就成為信息和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風險之一,就像在早期工業化時代的疾病風險、工傷風險一樣,可以造成勞動者脫離勞動市場,甚至落入貧困深淵的後果。社會政策必須回應時代的這一新挑戰。
歐洲社會的另外一大難題是老齡化和養老基金難以為繼的問題。這里牽涉到兩個主要的社會問題,一是需要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二是需要增加婦女就業,使婦女由丈夫社會保險待遇的享受者變為交納社會保險稅費的勞動者。如果從國家行政和政黨政治的角度去解決這些社會政策問題,就很容易因為社會政策受益者的政治力量過於強大而導致擱淺。但是如果從產業轉型和知識經濟的角度去分析,在這個領域里調整政策還是大有可為的。首先,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是根據勞動的強度確定的,知識經濟以其彈性工作時間和低勞動強度而使勞動者的可勞動年限加長。此外,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勞動者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這樣就使就業年齡推遲,相應地也應當推遲退休年齡。靈活就業同樣適用於有家累的婦女。從如上的分析來看,妨礙老人和婦女參與社會生產並獲得較高報酬的瓶頸仍然是知識和技能的匱乏。
在社會政策中突出適應時代需要的教育和培訓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即通過政策干預,或通過投資社會而使公民獲得能力,並為經濟的未來發展准備必需的人力資源。這不是在效率與公平之間取捨,而是公平與效率兼顧的政策。基於上述分析,歐盟里斯本首腦會議上提出的目標是「每個公民必須具備在知識社會生活和工作的技術。」
里斯本歐盟發展戰略的另外一個要點是戰略本身的可操作性和可落實性。如前所述,歐盟的經濟規模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民族國家的范圍,而社會團結模式卻仍然以民族國家為主體,這里的鴻溝只能由歐洲聯盟的機構來填補。鑒於歐洲聯盟的機構授權有限,里斯本首腦會議就提出了一種以「公開協商方式」(Open-Method-of-Coordination)為主的社會標准化機制,在尊重民族國家多樣性的基礎上,通過共同協商、統一目標和統計方式,讓成員國以各自的資源、特色和方式去實現共同的目標,從而加強歐洲聯盟的一致性。
至此,歐洲社會團結的歷史邏輯已經在新的歷史階段中和新的生活場景下部分地完成了它的新生:在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方式的未來進行了評估後,一個新的超越民族國家的社會風險承擔主體:歐盟機構和它的成員國的合作機制已經就位,新的工作程序和機制也已見雛形。新的歐盟發展戰略絕不是「自由市場的競爭」,而是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方式的整體競爭,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歐洲的特性和歐洲的利益。
中國能夠從歐盟借鑒什麼
歐盟和中國在結構、歷史經驗和發展動力方面均不存在可比性,簡單地照搬歐盟的單項政策就像異地嫁接果木,並沒有成活的保證,即使成活,也可能對原有的生態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因此,對於歐盟經驗的借鑒只能建築在對中國土壤和「中國特色」的深層分析和認識上。涉及歐盟社會發展戰略的許多重要因子,如政府、市場、政黨、企業、社會組織等等,都與中國的同類社會因子有著不同的結構、性質和功能。因此,要想真正從歐盟借鑒有益的經驗,還必須從理論層面下沉到問題意識層面。也就是說,不是去學習歐盟怎樣解決問題,而是要了解歐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是怎樣調動資源的,這些資源在中國是否具備;需要了解中國發展的社會動力和歷史邏輯,以及這些動力和邏輯面臨著什麼樣的時代挑戰。沒有這樣的認識就不可能得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與時俱進」的社會政策發展戰略。
與歐盟相比,中國除了需要解決二元社會向全面城鎮化轉型帶來的各種難題以外,還要在面對工業化挑戰的同時面對信息化產業轉型的挑戰。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將歐盟及其成員國在幾個世紀的時間內發展起來的兩代社會模式轉型濃縮到一個時代來解決。因此,中國面對的問題就十分復雜、頭緒極其繁多。不僅如此,中國的社會力量結構也與歐洲不同。在中國,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行政力量是最強大的社會力量。它與經濟、市場和社會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是中國獨有的。隨著經濟的發展,這股力量獲得了新的力量、職能、性質,乃至市場地位和社會地位。確立並落實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發展觀不僅要利用行政力量,更要認識並約束行政力量。在中國,另外一股重要的力量是千千萬萬尚未完全掌握市場規則,並且缺乏市場約束的小農和小商販。他們既對行政力量形成沖擊,又受到行政力量的壓抑或扶植。當然,在中國還有其他許多的社會力量,但就對中國歷史發展邏輯的影響來說,概莫能夠超出前兩者。在中國不存在歐洲的「社會夥伴關系」,主要結構是以行政(或單位)和個體組成的雙層結構。
中國社會盡管獨特,但是卻不能不面對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例如產業轉型必然帶來勞動力的轉移,而勞動力的轉移將打破傳統的社會保護機制,帶來新的社會風險和新的社會政策需求。要想達到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除了要向面臨新的社會風險的群體提供必要的保護以外,還需要考慮提供這些保護的資源,以及社會分配的格局、利益相關者的結構以及對於各種利益和勢力的平衡和制約機制。再如,市場的發展必然暴露市場的缺失,市場力量,特別是市場壟斷的力量給社會和自然帶來的破壞需要社會和政治的力量去彌補。但是如果社會力量和政治力量同時也是市場力量,那麼解決社會失衡的動力就過於單薄,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各項政策就將難以貫徹,並且缺乏多方有效的約束。
總而言之,面臨多重轉型的中國社會產生了許多種弱勢群體:農村勞動力轉移帶來的農村人口的老化、城市勞動力的分化,行政力量直接轉為市場力量之後帶來的行政體制自身的分化與非職業化,以及對抗社會挑戰的動力不足等等。這些問題史無前例,沒有什麼現成的經驗可資借鑒,只有依靠中國人自己面對現實的勇氣和理性思維的力量,調動中國各種動力和資源,才可能找到適合中國自身的科學發展道路。
4. 第一,二,三產業分別是什麼。最開始是哪個產業發展,然後是在什麼時期其他產業開始發展
第一產業:農業
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又叫服務業):流通部門版;為生產權生活服務的部門;事業部門;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
我覺得三個產業是隨著社會發展進步而逐漸產生的,時間順序我說不明白,但是重心的轉移我認為是很重要的。
首先,是封建制度下的農業社會,那時候農業是中心產業,是國家的命脈。世界上著名的文明都是以農業為基礎的,我們中國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成為當時的世界大國強國。走在世界前沿數千年。
然後,西方工業的興起,將我們的世界引領到一個新的方向,工業成為決定一個國家強弱的標准,中國就是在這場比賽中失敗挨打的選手。
現在,世界的中心在第三產業,即服務業,也就是說工業化生產不是當今社會的最核心內容。第三產業以其高利潤,高回報,和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更重要的是無污染,成為發達國家發展的主題。我們中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為世界工廠的,第一,中國的工業水平盡管不低,規模盡管不小,但絕對談不上先進,工業向中國的轉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市場,較低的勞動力水平,國外對污染的高標准嚴要求,工業生產的低附加值。當世界的主題走向第三產業的時候,我們中國要加油啊
5. 歐盟的發展
自1975 年中歐建立外交關系以來 , 歐盟對華政策的演變總體上對發展中歐經貿關系是越來越有利的。 1978 年中國和歐共體簽署了第一個貿易協定 , 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 , 同時成立了中歐經濟貿易混合委員會 , 並於 1985 年 5 月在原貿易協定的基礎上又簽訂了《中歐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 , 雙方同意在工業、農業、科技、能源、交通運輸、環保、發展援助等領域開展合作 , 對合作生產、合資經營、合作開發、技術轉讓、金融合作、技術援助、人員培訓與交流等各種合作提供便利和促進。歐盟隨後所有的對華經貿政策都是在 1985 年文件的基礎上發展和深化的 ,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經歷了一些曲折。
1989 年之後的幾年 , 歐共體單方面中斷與中國的高層往來、軍事合作、政府貸款和合作項目 , 使得中歐經貿關系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和阻礙 , 但自 1992 年起 , 由於中歐政治關系大體恢復 , 中歐經貿關系也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 1995 年 7月 , 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中歐關系長期政策》 , 強調要同中國全面發展政治、經濟和貿易關系 , 明確表示歐盟與中國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保證自實現雙方共同的目標。這是歐盟有史以來制定的第一個對華關系長期發展戰略 , 它不僅是對 1985 年協定的深化 , 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歐盟對華戰略性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 對中歐經貿關系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1996 年 11 月 , 歐盟委員會又公布了《歐盟對華合作新戰略》 , 將歐盟對華長期政策進一步具體化 , 再次強調歐盟對華政策的全面性、獨立性和長期性 , 表示要進一步促進雙方在經貿、科技、發展援助等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 1998 年3月25日 , 歐盟委員會公布了《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系》文件 , 要求把中歐雙邊政治經濟關系提高到歐美、歐日的同等水平上;支持中國盡早加入世貿組織等 , 並於 2000 年 9 月發表了關於執行 1998 年文件的報告。
為了使歐盟更加卓有成效地執行 1998 年確定的對華政策和追求歐盟與中國關系長遠目標的實現 , 歐盟委員會在 2000 年報告的基礎上又於 2001 年 5 月提交了《歐盟對華戰略 :1998 年文件執行情況和促進歐盟政策更為有效的未來步驟》文件 , 制訂了具體務實的中短期目標 : 在國際社會中與中國進一步接觸 , 其中關於政治和全球性問題的對話格外重要 ; 支持中國在法治和尊重人權的基礎上轉變為開放的社會 , 這是歐盟與中國關系的核心;使中國融入世界經濟 , 這對中國繼續改革開放具有重大意義 , 也是全面深化歐盟與中國的關系的關鍵;更好地利用歐洲現有資源支持與中國的交往;正確利用現代技術 , 擴大歐盟在中國的影響力。 2002 年 3 月 , 歐盟發表《國家戰略報告 : 中國》 , 繼續強調 1998 年和 2001 年歐盟對華文件所確定的對華政策目標 , 並進一步明確了對華合作的三個重點領域。第一 , 通過機構強化與能力建設、人力資源開發與構建穩健的商業法規框架以及促進私人部門的知識訣竅與技術的轉移來確保中國經濟與社會改革進程的可持續性;第二 , 通過提供知識和專業技能來促進可持續發展 , 協助中國謀求環境保護、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更好的平衡;第三 , 鼓勵良好治理 , 促進法治、民主與經濟、社會、政治與公民權利的履行以及強化構成市民社會網路的結構與進程。
一、利益訴求
與任何國家的對外經貿政策一樣 , 歐盟對華經貿政策的變遷也反映了歐盟對發展中歐經貿關系的利益訴求以及這種利益訴求的動態變化 , 此外 , 歐盟 1995 年後的對華經貿政策中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歐盟試圖促進中國與歐盟的制度趨同 , 這在發展政策中體現得極為明顯;另一個顯著特點是歐盟對華總體政策越來越積極 , 而指導經貿實踐的具體政策措施則越來越苛刻。
(1)出於歐盟經濟利益需求
從既得的經貿利益來看 , 歐盟對華經貿政策與經貿關系實績形成了相互促動的良性循環。 1985 年中歐貿易協定之後 , 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突飛猛進 ,1984 年 - 2000 年間 , 中歐貿易額增長了近 12 倍。據中國海關統計 ,2001 年 , 中歐貿易額達 766 億美元 , 比 2000 年增長 11%, 其中歐盟進口 409 億 美元 , 同比增長 7.1%, 歐盟對華出口 357 億美元 , 同比增長 15.8%。按照中方統計 ,2001 年 , 中歐占我外貿總值 15%, 歐盟是居日本、美國之後的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歐盟對華直接投資自 1985 年以來也取得了極大的進展。特別進入 20
世紀 90 年代 , 歐盟已成為中國吸引外資的主要對象 , 歐盟企業對華投資穩步增長。 2001 年 , 歐盟來華直接投資項目數為 1217 個 , 實際投入 40 億美元。到 2001 年底 , 歐盟來華投資項目數達 12583 個 , 實際投入 303 億美元。歐盟對華投資的增長快於我國全部直接投資的平均水平。 1986年 - 2000年期間 , 歐盟對華直接投資項目、合同金額和實際投資金額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 29.0% 、 25.9% 和 25.9%, 均高於我國全部外商直接投資的年均增長水平;歐盟對華投資的資金密集程度明顯高於其他國家 / 地區的對華投資 ,2000 年歐盟投資合同的項目平均規模超過 800 萬美元 , 遠遠高於全部外商直接投資 280 萬美元的平均水平。在技術出口方面 , 歐盟國家是中國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的最大供應者。 2000 年 - 2001 年 , 歐盟成員國向中國出口技術分別為 2317 項 與 1050 項 , 合同總金額為 130 億 美元。截至 2001 年底 , 中國從歐盟成員國引進技術共 13495 項 ,合同總金額約 672 億美元 , 占我國引進技術總額的一半左右。良好的中歐經貿關系實績為歐盟對外經貿關系的促進與平衡提供了堅實基礎 , 完全符合歐盟的經濟利益需求 , 這促使歐盟在總體政策上重視中國 , 加強中歐經貿關系。
從潛在的經貿利益看 , 歐盟將繼續在政策上支持中歐經貿關系的發展。 2001 年 , 中國 GDP 位列世界第 6 位 , 而歐盟 2001 年文件認為 ,「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 , 中國的經濟實力總體上已經與日本持平 ,僅次於美國。而且 , 中國已成為電信、運輸、能源和環保等行業的全球生力軍和重要市場;據估計 , 到 2005 年 , 中國還將擁有 3 億互聯網用戶 , 而同期美國的用戶數量為 2億。 2001 年中國對外貿易已經突破 5000 億美元 , 為世界上第七大貿易國;中國所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迅速上升 , 僅低於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二 , 已連續 9 年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而歐洲由於正在建構一個全新的市場結構與政策結構使企業 與消費者預期謹慎 , 從而對歐盟經濟增長產生了暫時的不利影響 , 經濟活動難具活力。歐盟 1961年 - 1970 年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 4.9%,1971年 ? 1980 年降為 3.0%,1981年 -1990 年再降為2.4%,1991 年 - 2000 年更降至 2.0%, 同期美國則分別為 4.2% 、3.2% 、3.2% 和 3.4%; 而且 , 與美國和日本不同的是 , 歐洲的外貿依存度更高。與此同時 , 我國對歐盟出口僅占其自盟外進口總額的 5% 左右 , 歐盟對華投資占其對盟外投資的比重還不到 2%, 雙方合作潛力依然巨大。加速發展中歐經貿關系將為歐盟獲得廉價優質的資源與商品 ( 服務 ) 、存量與增量龐大的出口市場以及穩定與高回報的投資場所 , 有利於促進歐盟的經濟增長。因此 , 為中歐經貿關系提供政策保障顯然符合歐盟的經濟利益需求。
(2)出於歐盟國際政治利益需求
2000 年歐盟葡萄牙首腦會議所確定的未來五年戰略性目標明示了歐盟不僅要在歐洲成為領袖 , 而且要在世界上樹立領袖風范。這種願望是由歐盟的經濟實力所激發 , 也將由經濟實力來保證。按人口、 GDP 、資本輸出以及對外貿易等指標 ( 根據 OECD 統計 ) 來衡量 , 歐盟的經濟實力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而隨著歐盟的擴大 , 歐盟的經濟實力將進一步加強 , 尤其重要的是 , 歐盟不僅因為新加入國家正處於經濟起飛階段而擁有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市場容量 , 而且歐盟作為世界上最 大的資本輸出國和商品與服務出口國 , 再加上歐盟相對寬容的對外技術交流與發展合作政策 , 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歐盟是經濟 「巨人」, 但歐盟並不甘心僅僅如此 , 因而 , 歐盟正在謀求並且正在逐步成為與美國模式大不相同的重要政治力量。歐洲的目標不僅是要制定世界貿易規則 , 為了保證外部經濟對歐洲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 歐洲也將要求參與乃至直接制定國際貨幣規則 , 歐元是謀求這個權力 的起點。歐洲將會憑借強大的統一貨幣來參與國際貨幣體系規則的制定 , 遏制美元霸權 , 伸張歐洲貨幣利益。由於經濟實力的支持和歐洲各國貨幣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實際地位決定了歐元的崛起和強大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歐盟的國際權力需求採取了完全不同於美國單邊主義的「溫和模式」??歐盟尤其重視在國與國之間通過接觸、對話與合作來擴大共識和解決分歧 , 不搞硬性對抗;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十分重視並寄希望於「多邊主義」, 強調共同利益、權力分享和遵守有約束力的共同游戲規則等。這必將為更多的國家所接受 , 同時也將為諸多的國際組織所歡迎。「9.11」事件不僅更加強化了歐盟的信念 , 而且也更加強化了國際社會對歐盟模式的認同。在歐盟看來 ,「9.11 」事件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 它使得在國際社會中一些早已存在的問題凸現出來 , 在全球化的時代 , 局部的不穩定必然會帶來全球性的後果 , 為此 , 歐盟強調在多邊體系之中、通過有效的國際性的法律手段來對抗恐怖主義;歐盟希望「 9.11」 事件之後的國際秩序會有一個良性的發展 , 加強與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第三世界的關系 , 通過加強與這些國家的對話 , 通過更大程度地向這些國家開放市場來促進它們的發展 , 促進它們與歐洲各國的聯系 , 進而穩定這些國家內脆弱的政治制度。在對外貿易方面 , 歐盟委員會主管貿易的委員巴斯卡爾?拉米 9 月 17 日在歐洲議會演講時表示 , 未來貿易政策的首要目標是謀求穩定與安全 , 向第三世界國家更多地開放市場 , 通過 WTO 等多邊貿易體系 , 在共同的法律框架之下 , 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聯系 , 這符合歐洲的利益。因此 , 考慮到中國的政治經濟地位 , 不難理解 , 發展中歐經貿關系自然就成為歐盟謀求國際政治利益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 , 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歐盟對華政策的內在涵義。對外政策大體可以分為五類 : 信號性政策、試探性政策、條件性政策、分離性政策與實施性政策。信號性政策只是一種外交辭令、姿態與信號 , 既不存在責任問題 , 也不存在執行問題;試探性政策是謀求一種回應與反饋 , 可能成為下一步政策決策的基礎;條件性政策是取決於一定條件才得以執行的政策;分離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話語與行動存在背離現象 , 或至少利用話語的不完整性 , 最典型的例子是歐盟將中國從「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上刪除 , 但在實踐中 , 主要還是按照非市場國家的標准來處理的;實施性政策一般都是技術性很強的政策 , 如關稅政策、技術標准等。可以說 , 歐盟對華政策文件中這些涵義都得到了體現。對外政策含義的多重性為歐盟在處理中歐關系以及謀求中國對歐盟的支持方面准備了廣闊的活動空間。
(3)歐盟對華經貿政策更為關注制度趨同
中歐雙方在很多政治領域還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 如人權、西藏、台灣等 , 中歐關系已經因此而遭遇過挫折。正如歐盟 2001 年發布的《歐盟對華戰略 :1998 年文件執行情況和促進歐盟政策更為有效的未來步驟》文件所表明的 ,「跟中國建立夥伴關系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中國的政治體制不同於歐盟與之保持密切聯系的其他大多數主要國家 , 歐盟對人權等問題的關注間或導致雙方關系緊張」。 2001 年文件是歐盟對華政策的最新立場和行動要點 , 它既表明了歐盟通過長期政策的制定希望保持良好的可持續的中歐經貿關系 , 也同時表明了歐盟的擔憂 , 這種擔憂既來自理解中國問題的困難 , 也來自中國對歐長期政策的不明朗與非法律化 , 還來自歐洲人認為的中國政治的不確定性。 在 2002 年《國家戰略報告 : 中國》對中國的形勢分析中 , 歐盟的擔憂再次得到體現。實際上 ,1995 年之後 , 歐盟對華經貿政策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歐盟不僅強調經貿關系的發展 , 而且更為關注經貿關系作為一種政治工具來謀求融入國際社會 , 謀求中國與歐盟的制度趨同 , 這在歐盟的「發展合作」領域體現得最為明顯。
歐盟的對華發展合作已開始轉向「外部性」很強的領域 , 如經濟與社會改革、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以及良好治理與法治等 , 這與歐盟試圖將中國完全納入國際社會的政治意願是一 致的 , 同時也是為了降低歐中交往的政治成本。特別重要的是 , 由於政治體制等諸多因素的巨大差異 , 政治關系的變化往往會給中歐經貿關系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 因而 , 從歐盟來看 , 制度趨同會使發展政治關系擁有共同基礎 , 從而有利於降低中歐經貿關系的不確定性 , 促進中歐關系的良性發展。
(4)對華總體政策與具體政策措施相分離
雖然歐盟對華總體政策越來越積極 , 但是 , 在指導對華經貿實踐的具體政策措施上 , 歐盟卻日趨苛刻 , 最為典型的領域是安全技術標准、 歐盟對華反傾銷與 WTO 的特保機制等。歐盟的安全技術標准盡管絕大多數並不是可以針對中國的 , 但對中國也是極為不利的。歐盟的安全技術標准主要涉及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工業產品的安全標准、勞保標准、環保標准和無線電干擾技術標准等。近年來 ,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加強 , 歐盟安全技術標准日益嚴格 , 所涉及的領域日益廣泛。這些技術法規對歐盟以外的國家 , 尤其是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 , 無疑是技術壁壘。盡管歐盟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公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政策 , 但客觀上形成了體系越來越完善、效果越來越明顯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歐盟經濟發展水平高 , 其質量技術和檢驗檢疫標准高於我國相關標准 , 甚至高於國際標准 , 這使得我國的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難度將越來越大。歐盟 2002 年將成立「歐洲食品權力機構」, 統一管理歐盟內所有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事務。目前 , 歐方堅持對我輸歐禽肉產品實行逐批檢驗;我國醬油、花生、茶葉等產品多次遭到歐盟快速預警通報機制的通報。此外 , 歐盟還敦促中國尊重國際勞工組織在有關大會上提出並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勞工標准以及強化產品的環境標准。歐盟的技術標准具有普適性與剛性特點 , 即根據歐盟自身利益的需要適用於所有輸歐產 品與服務 , 而不是針對具體國家;歐盟技術標准只會越來越多 , 要求越來越高 , 而不會降低。當然 , 由於中國某些商品在歐盟市場佔有率很高而引起的該類商品標準的制定 , 實際上是歐盟充分應用技術標准普適性的名義來遏制中國商品的大量出口 , 保護了歐盟的同類商品製造商 , 是實際上的貿易歧視 , 打火機的 CR 標准便是典型的例子。
歐盟對華反傾銷也是順利發展中歐經貿關系的技術性障礙。歐盟最早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 , 對我國出口產品反傾銷立案也為最多 , 立案高達 93 起。盡管歐盟已經從 1998 年起不再把中國列入其反傾銷政策中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 , 但是附加了關於市場經濟地位的五條標准和分別稅率的八項條件 ( 現簡化為四項條件 ) 。
目前 , 中國僅有 7 家企業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對華反傾銷政策仍具有較大的歧視性 , 中國企業 ( 尤其是國有企業 ) 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仍面臨極大的困難 , 這無疑會增加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難度。
中國加入 WTO 後 , 歐盟在對華反傾銷、反補貼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領域並不會因為中國的入世而變得寬松或至少「一視同仁」, 相反 , 由於過去針對中國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因為中國的入世而日漸消失或減弱 , 歐盟將會更加強化對這些為 WTO 規則所允許的合法貿易政策 工具的運用 , 以保護歐盟的產業。就中國方面來說 , 由於我國的對外貿易增長迅速 , 我國出口商品因為勞動力成本因素或企業價格競爭而價格低廉 , 我國出口商品由於我國總體的經濟技術水平不高而在技術標准、環境標准乃至勞工標准上與歐盟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 我國企業對歐盟的政策法規與技術標准了解甚少 , 因此 , 歐盟的保護行動不斷成功 , 這也更進一步強化了歐盟的「反中國出口商品偏好」。此外 , 隨著中國入世議定書的簽署 , 歐盟又獲得一個新的直接針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工具??「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 16 條, 而且期限長達 12 年。 2002 年 6 月 , 歐盟已就中國的特保條款立法 , 要求根據特保機制對中國產品實施數量監督。
二、未來走向
可以肯定的是 , 歐盟對華政策主流在可預見的將來仍將是積極的 , 這不僅是由於歐洲的經濟增長需要中國的貢獻 , 也由於歐盟謀求國際權力需要中國的支持 , 還由於全球問題的解決需要中國的合作與參與。歐盟經濟的低速增長速度與中國穩定的高經濟增長使歐盟支持中歐經貿關系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利益所得;歐盟作為一個獨立的國際政治實體正在極力謀求獲得國際規則能力與國際行動能力 , 這包括多邊體系、歐元與歐洲貨幣權力、世界貿易規則以及歐美日沖突制衡機制等。歐盟的國際政治經濟利益需求要求有實力強大的國家支持 , 這就使歐盟不能忽視與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發展良好持續的經濟關系 ,擴大在中國的影響力。而且 , 正如歐盟 2001 年文件所表明的 ,「從全球化角度來看 , 中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既是一切國際性和區域性重大問題的症結所在 , 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所謂接觸 , 就是要建立全面的聯系 , 以便在一切共同關心的問題上達成共識 , 協助世界各國共同解決國際性和區域性問題」。但是 , 歐盟始終是「自我利益導向」的 , 這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里在不同程度上對中歐經貿關系產生不同的影響 , 對這種不同影響的分析和預測有助於我國採取適當的政策措施更好地發展對歐經貿關系 , 支持我國經濟增長和經濟安全。當前的核心任務是強化對歐洲以及中歐經貿關系的研究 , 制定我國對歐經貿關系長期政策。
在發展對歐長期經貿關系中要實現四個層次的平衡 , 即對外與對內的平衡、對歐盟與對其他地區的平衡、對歐盟的政治與經濟的平衡、對歐盟與對其成員國的平衡。
首先 , 要做到對外與對內的平衡。考慮到全球化、中國與國際經濟的密切關系以及我國在經濟起飛階段所需要的外部支持 , 大力發展與包括歐盟在內的一切國家的經貿關系有利於我國的經濟增長 , 但考慮到我國獨特的文化傳統、價值觀、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外交政策與巨大資源規模 , 我國在大力發展對歐經濟關系的同時 , 應更多地關注國內經濟的發展 , 從而既保證獲得對外經濟交往的收益 , 也能有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隨著改革的深入 ,我國的經濟結構正在日益改進 , 市場結構也在逐步成熟 , 而傳統的社會結構也在逐漸現代化 , 這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 因此 ,「眼睛向內」的發展模式已經具備條件。
其次 , 要做到對歐盟與對其他地區的平衡。大力推進各種形式、渠道的東亞合作 , 積極促進東亞真正形成一支區域性力量 , 我國過去重美日而輕歐洲的對外經濟政策必須適時調整 , 建立起相對平衡的中美、中日與中歐經貿關系政策框架 , 既有利於我國繼續與世界三大經濟力量的經濟交往 , 同時也避免受制於美日的被動局面。
再次 , 要做到對歐盟的政治與經濟的平衡。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首先表現為政治關系 , 而且政治關系發展的不順往往對經濟關系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制約性 , 因此 , 我國對發展中歐經貿關系的中長期政策的核心在於經濟與政治雙管齊下。在大力發展中歐經貿關系的同時 , 加強雙邊政治對話與合作 , 發展良好的政治關系 , 形成經貿推動政治 , 政治促進經貿的良性循環。
最後 , 要做到對歐盟與對其成員國的平衡。為避免因為歐洲一體化內部事務的二元體制而導致中歐經貿關系發展的巨大波動 , 中國的對歐長期政策必須是「兩手抓」的政策 , 一手抓歐盟 , 一手抓成員國。馬約之後歐盟的經濟決策權日益集中 , 因此 , 為發展中歐經貿關系必須加強與歐盟層面的接觸與合作。我國在抓歐盟的同時不能忘記各成員國是執行中歐經貿關系的真正主體 , 民族國家的行為模式仍是主流 , 並且歐盟的對華經濟政策也是成員國共同決策 , 因此 , 我國對歐長期政策中國別政策是其重要內容 , 與各成員國建立密切的經濟關系是極為迫切的 , 特別是與歐盟大國之間的經濟關系。
6. 歐盟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的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ropean Union -- EU)由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ies) 演變而來,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歐盟的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弘揚聯盟的個性」。部長理事會是歐盟的決策機構,擁有歐盟的絕大部分立法權。歐洲理事會由歐盟各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歐盟委員會為常設執行機構,總部設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是歐盟的執行監督、咨詢機構。歐洲法院是歐盟的仲裁機構,設在盧森堡。
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巴黎簽訂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7年3月25日,六國又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1965年4月8日,六國又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三個共同體的機構合並,統稱歐洲共同體,但三個組織仍各自存在,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布魯塞爾條約》於1967年7月1日生效,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
1973年後,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後加入歐共體,成員國擴大到12個。歐共體12國間建立起了關稅同盟,統一了外貿政策和農業政策,創立了歐洲貨幣體系,並建立了統一預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發展成為歐洲國家經濟、政治利益的代言人。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為目標的《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生效,歐洲聯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2002年11月18日, 歐盟15國外長會議決定邀請塞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這將是歐共體成立以來吸收國家最多的一次。2004年5月1日為歐盟正式吸收10個中東歐新成員的日期,擴大後的歐盟將從15個成員國增加到25個。
歐洲統一貨幣為歐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啟用。除英國、希臘、瑞典和丹麥外的11個國家於1998年首批成為歐元國。2000年6月正式批准希臘加入歐元區。2002年1月1日零時,歐元正式進入流通。
綜上所述,歐盟(歐洲聯盟)的前身是歐洲共同體。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1952年建組了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又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5年4月8日,上述6國簽訂的《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3個共同體的機構合並,統稱歐洲共同體。歐盟已經歷過5次擴大。
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加入歐共體。
1981年1月1日,希臘成為歐共體第10個成員國。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歐共體,使歐共體成員國增至12個。
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為目標的《歐洲聯盟條約》。「馬約」1993年11月1日生效,歐洲聯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
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
2002年11月18日, 歐盟15國外長會議決定邀請塞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這將是歐共體成立以來吸收國家最多的一次。2004年5月1日為歐盟正式吸收這10個新成員的日期。擴大後的歐盟將從15個成員國增加到25個,人口將從現在的約3.8億增加到約4.55億,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將從現在的9萬多億美元增加到10萬多億美元。
歐盟的成立的主要作用和影響在於經濟、政治、安全、外交等。
歐盟是在歐洲經濟一體化建設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礎上建立的。歐盟的成立又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歐盟成立後,經濟快速發展,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從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在此期間,歐盟在1999年啟動了歐元,2002年正式流通,為歐盟經濟一體化起到了催化作用。政治、安全方面,歐盟在1995年實現了第四次擴大,成為一個擁有15個成員國、3.7億人口的歐洲區域組織。值得注意的是,《馬約》明確規定歐盟將逐步發展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歐盟開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協調立場,並能在不少問題上「用一個聲音說話」,大大提高了歐盟的國際影響力。1999年5月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條約》則把共同安全與防務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1999年12月的赫爾辛基首腦會議決定成立歐盟快速反應部隊,歐盟獨立防務建設邁出新步伐。今年春,歐盟宣布該部隊具備了所有設計行動能力,並開始在馬其頓和剛果(金)執行維和使命,使歐盟在政治、外交與安全方面的合作走向深入。
內政司法方面,歐盟絕大多數成員國通過加入《申根協定》,取消了內部邊界,極大方便了人員、貨物、資金和服務在歐盟內部的自由流動。同時,歐盟根據《馬約》成立的歐洲刑警組織,負責與成員國在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人口和毒品走私等重大案件上進行協調。此外,歐盟成員國在教育、衛生、社會服務等多方面開展了合作,使歐盟公民在眾多領域受益於一體化成果。
當然,歐盟在成長中也有不少煩惱和困惑。首先,隨著歐盟的擴大和一體化進程的深化,歐盟在政策協調上難度增大,甚至出現僵持局面。在共同外交與安全領域,歐盟時常難以「用一個聲音說話」,在獨立防務建設上也明顯滯後於預期。此外,歐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存有一定困惑,這在目前的制憲問題上反映得尤為明顯。歐盟是在摸索中成長的,今後究竟是走向邦聯、聯邦還是其它形式的超國家聯合,歐盟領導人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一致的意見。但是,這並沒有讓歐盟裹足不前,更沒有使歐盟因憂慮而彷徨。通過聯合走一體化道路永久避免大規模戰爭,在歐洲大陸實現穩定和繁榮,並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與實力相當的重要作用是歐盟創始者的願望,也是幾代歐洲各國領導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歐盟將在2004年5月吸收另外10個國家入盟,實現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擴大,規劃歐盟未來航向的制憲工作也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在成就與困惑中度過10歲的歐盟,正在不斷調整、完善和壯大,並穩步走向成熟。
7. 歐盟是什麼
歐洲聯盟(英文名稱:European
Union;法文名稱:Union
européenne),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內魯塞爾容,是由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ies,又稱歐洲共同市場)
發展而來的,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荷盧比三國經濟聯盟、歐洲共同體、歐盟。其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於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
,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
歐盟示意圖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和近5億人口(2007年1月),歐盟的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弘揚聯盟的個性」。歐盟27國總面積432.2萬平方公里。
8. 結合歐盟發展過程,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同階段的困難和前景是什麼
歐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政策
隨著歐洲一體化的深入發展,歐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共同政策,其中主要的有關稅同盟、共同農業政策、共同漁業政策、共同地區政策、共同社會政策、共同貨幣政策、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保護消費者政策以及共同外貿政策等。體現了歐盟一體化進程中在經濟領域、政治領域以及安全和防務領域已經實現聯合的歐洲格局。
歐盟的政策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統一性。歐盟經濟一體化進程以關稅同盟為起點,通過實施共同市場、統一大市場而最終向全面的經濟貨幣聯盟邁進。歐盟於1968年7月1日取消了各成員國之間的所有關稅,建立了統一的海關稅則,初步建成了關稅同盟,對來自區外的第三國產品實行共同的關稅政策,以促進區域內貿易和經濟的發展。共同農業政策是歐盟內實施的第一項共同政策。其基本目標是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確保農業人員的「公平」收入、穩定農產品市場、保持農產品合理的銷售價格以及確保農產品的供應。其主要內容是對內建立共同農業基金、統一農產品市場和價格、對農產品出口予以補貼,對外則設置隨市場供求變化而調整的差價稅、配額等貿易壁壘,使歐盟農業免遭外部廉價農產品的競爭。地區政策的目標是「促進歐盟整體的協調發展」、「加強其經濟和社會統合」以及「降低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消除最不發達地區或島嶼及農村地區的落後狀況」。歐盟社會政策和地區政策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的目的均是促進歐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除上述共同政策外,歐盟近年來還逐步加強在就業、交通、公共健康、環保、科研以及司法和內政等方面採取共同行動,與各成員國在這些領域所採取的國別措施互為補充。
成功的經驗
與世界其他地區眾多類似經濟區域相比,無論從聯合的廣度和深度,還是從地位和影響看,歐盟都是最成功的典型。
就聯合的廣度而言,歐盟成功地開創了跨國合作的經濟政治聯盟的先河,包括的成員國眾多。歐盟是一個超國家的組織,既有國際組織的屬性,又有聯邦的特徵。歐盟成功的區域政策是實現合作的基礎,區域政策盡可能明確地界定區域問題與問題區域,把廣大的區域聯系在一起。其次,區域政策有明確的總體目標:致力於通過實施積極的區域政策以達到縮小區域間差距的目的,使歐盟范圍內不同區域達到最大程度的聚合。這一切都為解決區域不平等問題和實現廣大地區真正的聯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經濟領域,歐盟從成立初期就一直致力於消除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壁壘,並且,歐盟也在世界上推行這一相同的准則,使歐盟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量和影響大增。歐盟堅信,多邊貿易自由化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極大的效益,其中,發展中國家受益最大。
在深度方面,1958-1968年,當時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之間已經逐步取消了工業品關稅,實行農產品關稅同盟,統一農業政策和農產品價格,設立共同的農業基金對農業實行統一的補貼。1993年1月,歐盟啟動內部大市場在成員國之間實行人員、物資、資本和服務自由流通。1999年1月,歐盟中的11個成員國率先放棄了貨幣主權,共同採用統一的貨幣歐元,這么多主權國家自願放棄本國的貨幣發行權,把這一核心主權交給它們信賴的超國家組織,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迄今為止,尚沒有任何一個同類組織像歐盟那樣擁有共同的決策機構、共同的執行機構、共同的議會、共同的中央銀行,同時歐盟還在努力推進共同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並著手組建快速反應部隊。歐盟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已邁出了最堅實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存在的問題
歐洲聯盟僅僅是一個國家邦聯,但它不是一個聯邦國家。過去50年裡,它的政治制度不斷演變,建立在一系列條約基礎之上。在實現經濟政治一體化的進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歐盟的決策機制問題。歐盟的決策機制是首腦會議和歐盟理事會。首腦會議實行共議制,如果在某個問題上一時無法取得共識,則推遲到下次首腦會議再議。這種決策機制雖然降低了大國操縱的機率,但在公平與效率問題上出現了無法兼顧的兩難境地。此外,對歐盟委員會(歐盟的執行機構)的大小和席位分配、對歐盟議會席位多少和分配也都存在著爭議。歐盟理事會則按成員國人口比例分配投票權。現在歐盟由15國擴大到25國,決策難度更大了。
二是利益分配問題。成員國內部經濟差距大,擴大後機構和協調更加困難;為應對日益增長的各項開支,2004年初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今後十年的年度預算框架,預計預算額將從目前的1,000億歐元增加到2013年的1430億歐元,即佔到歐盟生產總值的1.15%.這一建議遭到凈攤款國的反對。由於各成員國經濟基礎不同,受惠國和凈受惠國之間就存在無法避免的利益分配問題。
三是歐盟的團結問題。經濟實力基礎不同決定了各國互相爭奪歐洲聯盟發展方向的領導權,內部團結的信心和意願的強弱也不同。富國和窮國在經濟利益分配上有分歧;大國和小國在權力分配上時常爭吵。更為嚴重的是,西方的盟主美國不願見到歐盟影響的擴大,竭盡挑撥離間之能事,防止歐盟形成一支獨立自主的強大力量對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啟示——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為例
歐盟的「歐洲協調」精神意味著世界經濟關系正由國家之間的較量轉向區域經濟組織之間的角逐,區域經濟合作已經成為各國和地區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選擇。歐盟的合作模式可以歸納為「共同穩定、同步發展的區域化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模式」,將生態與環境保護視為經濟長期增長的前提,使「可持續」成為一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目標。這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當今世界,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對於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歐盟成功的經驗也帶來重要的啟示。
啟示一:共同市場體系的建立是區域合作的重要力量
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質是市場一體化,歐盟在這個方面提供了一整套的政策制度框架來管理各成員國間的貿易和投資,尤其是致力於消除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壁壘及共同市場的建立。歐盟從區域化合作開始到一體化進程,往往都是經濟先行一步;從產品貿易為主要形式的交流轉向以投資為主的合作也是一種關系走向緊密的標志。歐元體系的成功建立和以「歐盟」為主體的區域內外以資本流動作為重要形式的經濟往來,已充分顯示了這個統一市場體系是推動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力量。這對我國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是有重要啟示的。
啟示二:制度創新是區域合作的重要保障
歐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實質是一個跨國度的制度創新過程。歐盟在一體化的各個階段都制訂了相關的法律,成員國都實行共同的區域政策。一個有效的經濟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從歐盟的一體化進程可知,區域內的制度一體化是保證其功能一體化實現的重要保障,同時制度一體化需要在打破原有的各自為政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高效的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因此,借鑒歐盟的經驗,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最核心的基礎也是要建立一個共同的管理決策機構,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縛,為實現「行政區域」向「經濟區域」轉變提供製度保障。
啟示三:效率與公平的協調是區域合作應實現的目標
歐盟在一體化的經濟互動中,注意到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建立了消除地區差距和貧困的機制,在合作協議中也有對相對落後國家產業的保護和一定的扶持,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較好地提升了整個地區經濟的綜合競爭力。但同時決策機制也使受惠國和凈受惠國之間存在利益矛盾和協調問題,顯示出在實現效率和公平之間的兩難境地。這個問題是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應重點考慮的,在進行內外事務決策時應努力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效率與公平的協調,在實現經濟政治一體化進程中不斷增強實力,擴大自己在國內外的地位和影響。
啟示四:經濟文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是區域合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歐盟在實現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中,特別注重經濟、文化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大量投資於研究與開發,以推進「歐洲研究區」的共同科學政策,致力於成為世界級知識經濟區;同時還建立了統一的歐洲環境法即歐盟環境法。歐盟環境法體系的形成是當代環境法的一個奇跡。歐盟環境法並不是短期行為,而是一種長期的歷史現象,在21世紀,由於歐洲政治、經濟聯合的速度加快,歐盟環境法的統一體系將會加快,也必將對人類環境保護和法治文明產生重要的影響。重視和吸收歐盟的有益經驗,對於我國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實現經濟文化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9. 歐盟全部是發達國家嗎急
並不是,歐盟建立初始的那些國家是發達國家,後來加入的有發達國家也版有發展中國家。歐盟權發達國家: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 奧地利、瑞典、芬蘭。其中英國已經進行了脫歐。
全球的公認高度發達國家共21個,分別為:法國,芬蘭,西班牙,德國,愛爾蘭,瑞典,荷蘭,瑞士,英國,奧地利,比利時,挪威,盧森堡,丹麥,葡萄牙,加拿大,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韓國,日本。
發達國家中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又稱作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發達國家的普遍特徵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
發達國家大都處於後工業化時期,服務業(也就是商業)為主要產業,而發展中國家則大都處於工業化(製造業,也就是工業)時期,未開發國家則還在農業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