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產業工人發展進程

中國產業工人發展進程

發布時間:2021-02-26 14:23:01

A. 歷史,我國的工業發展

一、近代工業的起步
洋務運動引進機器生產,傳播了自然科學知識,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創辦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這是不同於傳統手工業生產的新興工業形式。他的出現表明中國經濟領域近代化開始起步。
二、19世紀六七十年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
隨著封建經濟解體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由於外商企業的刺激和洋務運動的誘導,中國民族工業(民族資本主義)開始興起。代表企業:陳啟沅在南海創辦的機器繅絲廠。
三、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
主要是《馬關條約》簽訂後清政府放鬆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成為戊戌變法運動的根本原因)。
四、「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了「黃金時代」,短暫繁榮。
其原因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鼓舞了民族資產階級;「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五、民族工業日益萎縮。
「一戰」後,帝國主義卷土重來(尤其日本),民族工業再度受挫。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黨發動內戰等因素,民族工業停滯不前。
六、新中國的工業化
1、工業化的起步(1953~1956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
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發展生產力(工業化)與變革生產關系(三大改造)並舉;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
成就:①工業:鞍鋼、沈陽機械、長春汽車、東北工業基地形成。②交通運輸:武漢長江大橋、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2、曲折發展(1956~1876年)
①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社會主義建設蓬勃展開。但出現「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左」傾錯誤,影響了工業化進程。
②成就:大慶油田的建成結束了靠「洋油」的時代;新興工業,如電子、航天、原子能工業從無到有。
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年~至今)
①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②從農村到城市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改革原由經濟體制中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建立起獨立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③20世紀90年代後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1992年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進入新時期。

滿意請採納,謝謝

B. 中國工人階級誕生的時間

明末清初,資本主義經濟已經在我國萌芽,如當時「四大名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商賈雲集、工貿發達,市場經濟十分繁榮,全國各行手工業工人(如銅鐵匠人、陶瓷工人、竹木皮革加工工人、榨油碾米工人、紡織成衣工人、葯工、泥工、運輸工等等)約有百萬眾。毛澤東曾經說過:「如果沒有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也會緩慢地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

1840年鴉片戰爭打破了清朝閉關自守的政策,破壞了我國自然經濟主體,也阻截了我國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緩慢發展,並由此開始逐步演變成半殖發地半封建社會的經濟形態。中國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工人階級,就是在這樣的歷史進程中誕生的。

首先,帝國主義侵略者在我國獲得不平等條約的賠款後,用這血腥資本又在我國開辦工廠,招用中國僱工,用機器進行生產,使我國產生了首批產業工人。1845年,英國人柯拜在廣州黃埔區首建造船廠,迄後50年裡,外商在沿海、沿江口岸開辦了近代工廠200家,僱傭了約5萬名中國工人,這便是最早誕生的中國產業工人階級。

其次,封建統治者興起「洋務動動」,辦起了一批工廠,也招用了大批工人。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首辦軍械廠起,以後50里洋務派辦廠約100個,規模都較大,招工有40萬人,這是中國早期產業工人階級的主體部分。

再次,稍晚由民族資本家開辦的近代工廠,也招用了部分工人。1872年廣東海南繅絲廠最早用機器生產以後的40年裡,全國有400家民族資本開辦的中小型企業,工人總數約10萬人,是早期中國產業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C.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1、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時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外資企業的刺激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資的近代工業。著名企業有: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時期

從甲午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加強對華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

3、近代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時期

1912年~1922年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一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4、近代民族工業的顯著發展時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業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發展時期,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廣大群眾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行動。

5、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時期

20世紀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日益萎縮。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空前野蠻的洗劫和破壞使淪陷區民族工業受到毀滅性打擊;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極大地破壞了經濟發展;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使民族工業遭到致命的打擊。

(3)中國產業工人發展進程擴展閱讀:

清朝晚期中國民族工業步履維艱、發展緩慢的社會原因:

1、資本主義列強依仗在中國攫取的特權和利用他們的雄厚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壓制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腐敗政府徵收高額厘金、各級政府敲詐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使民族工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充分和資產階級領導的社會變革的挫折,使中國的民族工業難以獲得真正的獨立發展。

D. 論述中國得工業化發展歷程

判斷工業化發展階段的主要依據
(一)劃分工業化階段的經典理論
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變化,即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比重是先上升,後保持穩定,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比重則是先略微下降,後基本平穩,再持續上升。
對此現象,國外經濟學家錢納里、庫茲涅茲、賽爾奎等人,基於幾十、上百個國家的案例,採取實證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經濟發展階段和工業化發展階段的經驗性判據,進而得出了「標准結構」。不同學者對發展階段的劃分不盡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錢納里和賽爾奎的方法,他們將經濟發展階段劃分為前工業化、工業化實現和後工業化三個階段,其中工業化實現階段又分為初期、中期、後期三個時期。判斷依據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城市化水平等標准(見表1)。
具體而言,完成工業化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的主要標志是:人均GDP超過11170萬美元(2005年美元,購買力平價);農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小於10%,而且第三產業的比重高於第二產業;農業就業人口比重小於10%;城市化水平超過75%。進入工業化後期的標志是:農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小於10%,但第二產業的比重仍然大於第三產業;農業就業人口比重為10%-30%;城市化水平為60%-75%。
按此標准,美國完成工業化並進入後工業化階段的時間是1955年,當年工業(不包括建築業)比重為39.1%,達到最高值。日本、韓國進入相同階段的時間分別為1973年、1995年,工業比重的最高值分別為36.6%、41.9%。
此外,工業內部結構也發生顯著變化。工業化初期,紡織、食品等輕工業比重較高,之後比重持續下降;工業化中期,鋼鐵、水泥、電力等能源原材料工業比重較大,之後開始下降;工業化後期,裝備製造等高加工度的製造業比重明顯上升。對工業內部結構的變化,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業化進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數(消費品工業的凈產值與資本品工業凈產值之比)是不斷下降的,特別是進入工業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於1,呈現出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需求結構、供應結構和比較優勢的變化是造成結構變化的根本原因。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消費是沿著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質消費的方向升級;從供給和比較優勢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家要素稟賦優勢是沿著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知識升級。消費和供給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經濟增長呈現出農業—輕工業—能源原材料工業—高加工度工業—服務業的變化軌跡。
(二)經典理論面臨的挑戰
上述劃分工業化發展階段的經典理論,是基於幾十年前的時代背景得出的經驗性結論。而新的時代特徵卻對經典理論形成了一定的挑戰,主要有:
一是全球化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國際產業分工轉變為產業鏈的垂直分工,市場的邊界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發達國家主要從事研發、設計、品牌以及管理組織的環節,這些環節多屬於服務業;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主要從事加工和組裝,這些環節多屬於製造業。全球化使得發達國家形成了服務於全球的服務業,使其服務業比重更高;新興經濟體形成了服務於全球的製造業,其製造業比重也更高。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經典理論的「標准結構」。
二是產業分工細化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服務業不斷地從製造業部門分離出來,形成了獨立且服務於製造業的服務業新門類,例如,出現了大量的獨立設計、研發、創意公司,使得相關的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此外,專業分工的細化產生了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大量需求。例如,對第三方物流、商務咨詢等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最後,現代產業形態還出現了製造業服務化的特點。這樣,就使得後起國家的工業與服務業的內涵與幾十年前先行工業化國家有區別,出現拐點的時間也有偏差。
三是後發優勢的影響。後發國家工業化過程中面臨著更為寬廣的技術選擇,出現了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等需求層面以及新技術等供給層面疊加影響工業主導產業的現象,使得工業化進程在時間上被高度壓縮。英國、美國完成工業化的時間分別花了200年、135年,而日本、韓國僅分別花了65年、33年。
對我國所處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判斷
(一)不同的認識
國內一些政府機構和學術單位對我國工業化所處階段進行了分析,其結論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分歧,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是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還是處在工業化「中後期階段」。
主張我國處於工業中期階段的主要是政府一些部門。如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為,中國目前仍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化進程遠沒有結束;國家統計局認為,中國2010年的工業化指數不到60(完成工業化時工業化指數為100),工業化仍可持續較長時期。
主張工業化處在由中期向後期過渡階段的主要是學術研究機構和部分學者。例如中國社科院課題組2007年的分析認為,2005年中國處於工業化中期的後半階段,並預計2020年前後中國完成工業化。國家信息中心部分專家認為,中國在1995年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並於2014年結束工業化中期階段,2015年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還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在1994—2002年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2003年以後,工業化進入中後期階段。
造成觀點分歧的原因主要在於對我國工業化發展的特點以及偏離「標准結構」程度把握的不同。我國工業化發展階段的特點,除了前文提到的後起國家共同具有的三個時代特徵並有所放大之外,還有地區工業化發展水平差異大的特點,北京、上海處於後工業化階段,而西藏還處在前工業化階段。
(二)我們對工業化階段的判斷
1. 基於人均GDP指標衡量,我國已處於工業化後期階段
2010年,我國的人均GDP達29940元,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為4423美元,按2005年不變價計算為3962美元,按2005年美元購買力平價計算為8506美元,已經處於錢納里模型中的工業化後期階段。
2. 從三次產業結構判斷,我國處於工業化後期的起步階段
按照三次產業產值結構來看,2010年第一產業產值佔比為10.1%,基本接近於10%;第二產業產值佔比為46.8%,比重高於第三產業的43.1%,相差3.7個百分點。根據產業結構可以判斷,我國目前處於工業化後期的起步階段。
3. 第一產業就業比重較大,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持續下降,但受城市化水平低、農村人口多、三次產業發展滯後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仍處於較高水平,2010年為36.7%,高於第三產業2.1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8個百分點,處於工業化中期30%-45%的范圍內。
4. 城市化水平低,剛邁入工業化中期門檻
由於我國社會經濟「城鄉二元結構」的不平衡性,我國城市化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2011年,我國城市化率首次超過50%,邁入工業化中期的50%-60%范圍內,但低於工業化後期至少10個百分點。因而,如果基於城市化水平判斷,我國目前剛進入工業化中期的初始階段。可見,我國城市化水平嚴重滯後於工業化的整體進程。
基於人均GDP指標衡量,我國已處於工業化後期階段,但採用購買力平價的人均GDP高估了工業化發展水平;從三次產業結構判斷,我國處於工業化後期的起步階段;從就業結構看,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從城市化水平看則是剛邁入工業化中期門檻,但存在著因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率統計數據的偏差而低估了工業化發展階段。綜合來看,我們認為,我國的工業化總體上處於中期階段,但已出現向後期階段過渡的明顯特徵,2020年左右基本實現工業化。理論上並不存在工業化「中後期」的階段劃分,所謂「中後期」是指由工業化的中期向後期過渡。
工業化發展階段的變化,意味著經濟發展的驅動因素將發生改變,工業化中期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資本投入,而後期階段就轉變到主要依靠技術進步上來。換句話說,源自經濟系統的、依靠技術進步驅動經濟發展的內生倒逼機制正在形成過程中。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2012年第8期

E. 中國第一批產業工人產生於

答案A
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外國商人專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辦了屬一批船塢和工廠。這些外商企業,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剝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這樣,中國無產階級就先於中國資產階級在外商企業里誕生了。所以選A。

F. 中國經濟發展史的封建末期

宣統三年(1911 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它推翻了中國千百年來的封建專制統治,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幾個主要的帝國主義國家捲入戰時經濟,減少了民用商品的生產,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使中國資本主義工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尤其使中國私人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進入一個「黃金時代」。但是,辛亥革命並沒有真正觸動封建土地制度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中國經濟的現代化發展,還要經過無比曲折和十分漫長的歷程,甚至出現痛苦的磨難。但無論如何,辛亥革命的勝利,無疑使中國經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代。 研究清代經濟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中國當代經濟現代化的發展,是中國近代經濟現代化歷程的自然延續,我們通過研究中國清代經濟發展史,可以從中得到許多重要的啟迪。
清代晚期,中國在西方資本主義的侵襲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資本主義產生並得到初步發展,長期以來閉關自守的中國經濟,從此進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軌道。這彷彿給中國以後的經濟發展,開了一扇溝通現代化的窗口。透過這扇窗口,長期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皇朝臣民,開始看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透過這扇窗口,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和進步思想,像射進的一束晨曦,喚醒漫漫長夜;像拂來的一縷春風,滋潤莽莽原野。透過這扇窗口,中國人才得以不斷求索,找到富民強國之門,最終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鴉片戰爭後不久,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直接經營企業,中國工人階級隊伍也隨之產生。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則使中國近代產業工人隊伍進一步擴大。甲午戰爭前,中國近代產業工人隊伍已約有10 萬人;到民國初年,近代產業工人約達60—70 萬人;此外,城市手工業工人和店員工人也有一個相當大的數目。由於中國工業配置的半殖民地性,中國近代工業高度集中在少數沿海和沿江的通商口岸,而且還主要集中在為數不多的企業單 位。
鴉片戰爭後的半個多世紀內,中國產業工人隊伍的誕生和不斷擴大,為中國今後的經濟發展,准備了必要的條件,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力量和產業隊伍;也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展准備了力量,並促使舊民主主義革命迅速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又因為中國早期工人階級同時受帝國主義、國內封建勢力和資本主義的剝削壓迫,勞動條件極其惡劣,因此革命性最強,從而成為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和領導力量。
就在中國遭受西方資本主義侵襲、自然經濟開始逐漸解體、資本主義開始產生的同時,作為大清帝國的鄰國——日本,也碰到了幾乎相似的境遇。中日兩國一衣帶水之隔,文化淵源相通,就兩國當時國內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可以說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1868 年(清同治七年),日本興起了一場以創辦近代工業為主體內容的維新運動,史稱「明治維新」。這是一場使日本走向世界經濟現代化潮流的變革運動。當時日本的經濟基礎,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明治維新後,由於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促進近代工業發展的措施,很快取得了一定的進展。1868—1877 年(同治七年——光緒三年),日本新建的、僱傭10 個工人以上的私人企業為487 家,1877—1886 年增加為760家。但在80 年代前,日本工業仍然處在工場手工業階段,即使到了甲午戰爭前,日本近代工業中使用蒸汽動力的企業也只佔20%左右。日本的工業革命是以紡織業為中心開始的,但到了90 年代,棉織業一般也還繼續使用手工生產方法。1884 年(光緒十年),在日本的全部公司資本中,工業資本只佔4.3%,商業資本佔7.8%,而銀行資本佔75.6%。盡管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洋務運動發生的時間相近,起點相同,但明治維新截然不同於洋務運動。明治維新通過日本天皇「下詔宣政」,破除封建分邦割據制度,結束了長期的封建割據。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求知識於歐美,向西方學習,但他們能夠歐化而不同化,並在大量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設備時,及時調整經濟政策,糾正初期不考慮日本與歐美在文化方面的差異,盲目引進而走過的彎路。
歷史並不偏愛任何民族。中日兩國在19 世紀中葉曾經處在相似的基礎和起點上,但結局卻迥然不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在世界資本主義處於上升階段的歷史環境中,順應了現代化的潮流,國內資本主義經濟急劇擴大,走上了迅速發展的道路,這不能不說是大和民族的幸運。光緒二十年,中日兩國間爆發了長達8個月之久的甲午戰爭,這場戰爭同時也是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運動成果的一次大檢驗。其結果,小國打敗了大國,藩屬變成了殖民者,東方超越了西方。甲午戰爭後的中國,不僅遠遠落後於西方先進工業國家,而且被歷史拋在了東方的日本後面。這段辛酸的歷史,不僅使我們感到遺憾,也更值得我們不斷地思考。

G. 中國工人運動的興起與發展(背景和原因)

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五四運動以後,中國產生了一批決心為工人階級服務,為發展工人運動而奮斗的知識分子,同時,又有了規模宏大的工人運動,這就為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准備了條件。因為工人運動要發展,必須有無產階級的政黨來領導。

中國共產黨正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上海誕生,有著諸多因素:上海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工商城市,是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上海的生產力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工人階級的集中,工人運動的發展,革命力量的匯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7)中國產業工人發展進程擴展閱讀:

上海是工人運動的發祥地。1859年上海碼頭工人反對西方海盜掠奪華工,第一次開展了工人斗爭。1862年3月上海茶葉包裝工人為提高工資而舉行罷工,同年8月,洗衣房工人為提高工價而開展斗爭。

1868年10月,上海英資耶松船廠工人為反對降低工資舉行的罷工,是有文字記載的產業工人最早的一次經濟斗爭。到1894年,工人階級的自發斗爭,尚處在比較低級和原始的階段,規模不大,時間不長,產業工人的斗爭還沒有占據主導地位。

從1895到1913年,工人階級的斗爭進入初步發展階段,罷工頻率和次數大大增加,產業工人罷工次數超過了非產業工人從1914年到1919年,工人階級斗爭開始走向高漲。罷工斗爭日趨頻繁,罷工次數繼續增長,同盟罷工逐漸增多,斗爭激烈,罷工的組織性和斗爭方式不斷進步。

則在斗爭實踐中,工人階級逐步認識到,需要組織一個代表自己階級利益的政黨來領導斗爭。工人隊伍的壯大和斗爭的發展,為在五四運動中登上政治舞台和在五四運動後建立中國共產黨准備了階級基礎。上海也是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的最早的窗口。

H. 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歷史與成就

1、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2、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3、甲午中日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

4、近代軍事工業的創辦。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創設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成立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5、近代民用工業的創辦。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

規模較大的有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設立的開平煤礦、張之洞在湖北設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

6、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起步。建國初,沒收官僚資本,使官僚資本企業較完整地轉變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

1953年,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提出: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中規定:集中主要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7、「一五」計劃工業建設成就;建成了飛機、汽車、重型機器、精密儀器等近600個重要項目。

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機床廠、飛機製造廠等建成投產;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8、十年工業建設成就:建成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和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業發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給。

電力工業增長很快,農村用電量十年增長70倍;建成蘭新、包蘭等鐵路「文革」時期,工業生產遭受重大挫折。

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長江大橋、湖北第二汽車製造廠、成昆鐵路和湘黔鐵路等。

9、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工業方面,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革取得重大發展,建成一批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工程項目。

這批項目的代表有:寶山鋼鐵公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亞灣核電站和京九鐵路等。

中國近代工業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在中國設立工廠,是中國近代工業之始。這時期的外資工業主要是為外商對華貿易服務的。

從1843~1894年,外國在華一共設立了191個工業企業,其中116個屬於船舶修造業和絲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業。

外國在華工業投資,據估計到1894年止約近2000萬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兩項的便達150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75%。

其餘75家工廠分別屬於印刷、食品加工、水、電、煤氣、火柴、服皂、制葯、造紙、木材、玻璃、水泥等行業,共擁有資本約500萬元,大多規模狹小。

外國在華創辦工業後20餘年,清政府開始創建用機器生產的工業。從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經營了21家軍用工廠(包括一家船廠),所費資金從低估算在5000萬兩左右。

其中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製造局和湖北槍炮廠,規模較大,設備比較齊全,是中國近代工業創建時期的大型工廠。

軍用工業是非商品生產企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不甚密切,但它促進了19世紀70年代民用工業的興起。

到1894年甲午戰爭前夕,由中國人自辦的工業企業大抵有船舶機器修造廠27家,機器繅絲廠約113家,機器綿紡織廠8家,其他輕工業工廠47家,共約195家。其中多數規模很小,資本額不詳,有不少甚至在籌建期中或投產後不久便告歇業。

設備比較完備的企業大多為官辦、官商合辦或官督商辦企業,如上海機器織布局、武昌織布官局和蘭州織呢局等。

商辦工廠如陳啟源經營的繼昌隆絲偈為華南繅絲業的發展起了引導作用;商辦船舶修造廠大多是從原來手工作坊基礎上添置一二部車床發展起來的,而到80年代逐步發展到修理和製造繅絲車和軋花機。

以上近代工業的創辦,也標志著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步確立。

(8)中國產業工人發展進程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機械工業初步基礎

1949年以前的中國機械工業屬於修配性工業,基礎薄弱,除軍火工業和造船業製造過一些比較復雜的產品外,其他部門以修配為主,只能製造簡單的產品。

經過1950~1952年的3年經濟恢復時期,中國對原有企業進行了一系列改組、改建工作,著手籌建重大項目。

如太原的中國第一座重型機器廠於1953年8月部分建成投產。哈爾濱的中國第一個大型電機廠也是這個時期開始興建的。

這幾年,中國的機械工業對恢復國民經濟和支援抗美援朝戰爭起了重要的作用。

機械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了 1000米地質鑽機、300馬力柴油機、3000千瓦水輪發電組、 3噸蒸汽錘、直徑1米和2米的立式車床等較大和精密的設備,以及許多關鍵配件。

如為小豐滿水電站兩台7.2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的修復製造了萬伏級高壓定子線圈;為吉林石硯造幣廠的大型造幣機製造了16件直徑1600×4000毫米重7~8噸的乾燥筒配件等。

3年中試制了上千種新產品。

I. 中國工人階級何時出現

工人階級是近代復大工業的產物制.中國工人階級是伴隨著外國資本、中國早期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這三種近代工業而產生和發展的
. 中國最早的產業工人產生於19世紀中期外國資本在中國開辦的企業中.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在中國建立了他們的近代企業,進行以商品輸出和掠奪原料為主要方式的經濟侵略.英、法、俄、美等外國列強相斷在中國開設船舶修造、輪船運輸、輕工業加工和公用事業企業。
當時在廣州十三行

J. 1914至1919年中國產業工人數量增加了一百萬,這一數據與近代中國城鎮化規模不斷發展有關系嗎

沒有關系 這是 國民黨的十年建設

閱讀全文

與中國產業工人發展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