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畜牧業發展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畜牧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兩個「前所未有」
(1)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
畜牧業大事多、急事多、難事多,成為社會焦點,輿論熱點。尤其是2009年以來的「豬流感」、「瘦肉精」、「皮革奶」、「速生雞」等事件對行業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消費者的不信任和猜疑越來越深。
(2)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
2007年以後,中央密集出台扶持政策,2006年中央財政扶持畜牧業資金38億元,2013年增加到350億元。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能性。必要性表現在:一是滿足城鄉居民肉蛋奶消費需求,仍然要發展生產,立足國內保供給;二是對農業實行支持政策是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支持穩定畜產品尤其是豬肉價格事關穩定消費物價水平。可能性是財政增收導致財政寬裕和「兩個趨向」論斷的提出。
2、面臨的機遇
肉蛋奶需求仍將剛性增長
據測算,近年來每年新增肉類消費需求超過80萬噸,占肉類總產量的1%左右,雖然需求增速在減緩,但至少到2030年需求增長的格局不會變。禽蛋消費目前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未來增長空間不大,但農村居民消費每年仍要增長3%以上。奶類消費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大,預計未來幾年內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家庭奶類消費增速分別為3%和5%。
2. 分析馬鈴薯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指出其解決措施!甘肅地區的
似乎產能過剩。
解決問題:進行馬鈴薯深加工,例如澱粉、薯片等美食以及醫葯領域。
3. 十三五時期我國化肥產業將會遇到哪些機遇和挑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化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在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起草的《氮肥「十三五」發展指南》初稿中,將「嚴格控制總量、改善原料結構、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技術研發水平、提升節能環保水平、轉變企業經營模式」定為氮肥六大發展願景。
一,嚴格控制總量:氮肥總產能6100萬噸,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到2020年,中國氮肥總量年均保持0.3%微幅增長,氮肥產能目標6100萬噸,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
二,改善原料結構:非無煙煤合成氨產能佔比24%提升至40%。繼續推進合成氨原料及動力結構調整,提高以非無煙煤為原料的產能比重,支持部分有條件的氣頭氮肥裝置承擔天然氣調峰任務,並執行可中斷氣價政策。到2020年,採用非無煙煤的合成氨產能佔比從目前的24%提升至40%左右;以常壓無煙煤為原料的合成氨產能佔比從目前的51%下降至41%;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合成氨產能佔比從目前的22%下降至17%。其餘2%為以焦爐氣為原料。
三,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增值尿素和尿素硝酸銨溶液(UAN)。以提高氮肥利用率為目標,大力發展高效環保的新型肥料。到2020年,傳統單質尿素用量要實現一定程度的減少,增加增值尿素、尿素硝酸銨溶液等新型氮肥的用量,提高傳統氮肥利用率約10個百分點。到2020年,增值尿素、尿素硝酸銨溶液、脲銨氮肥、農業用改性硝酸銨和硝酸銨鈣等復合氮肥要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四,提高技術水平:建一批達世界先進水平的合成氨生產企業。加強先進煤氣化技術、凈化技術的推廣和大型合成裝置的開發,優化固定層間歇煤氣化生產工藝,較大幅度提高行業技術創新水平。到2020年,大中型氮肥企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從目前的不足1%提高至1.5%,建設一批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合成氨生產企業。
五,提升節能環保水平:所有合成氨企業能源消耗達到指標要求。到2020年,所有合成氨企業能源消耗水平達到《合成氨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指標要求,其中70%的企業達到對新建企業准入值要求。所有合成氨企業噸氨排水、氨氮、COD達到《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指標要求。
六,轉變企業經營模式:向為現代農業提供技術的服務型企業轉變。從製造型企業轉向為現代農業提供技術支持的服務製造型企業。提升氮肥生產企業營銷水平,構建以氮肥生產企業為核心,流通企業、物流企業、農業科研和推廣機構等相關單位配合的肥料銷售服務體系。依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培育5~10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氮肥企業集團。
4. 試述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但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理解戰略機遇期這一概念,不僅要考慮有利的方面和積極的因素,還要重視存在的困難和挑戰,可以從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基礎、國內外環境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等方面入手來考量。
一、更加重視居民收入的提高。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宏偉目標,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首次明確提出城鄉居民收入倍增目標。
其實,GDP翻番和鄧小平同志設想的三步走戰略中的翻番概念相同,講的是純經濟總量的翻番,是經濟總量指標。而新提出的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翻番目標,則說明我國不再一味追求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而是下決心更加重視居民收入的提高。
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翻番是人民生活指標,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含義不僅僅限於單純的經濟總量的問題,在研究人均GDP翻番的時候要考慮比較多的因素,具體講包括6點。
其一,經濟總量的增長。
沒有經濟的持續增長和較大規模的經濟總量,居民收入是不可能提高的,居民收入更不可能翻番。因此,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和GDP翻番是密切相連,和經濟總量的較快增長緊密相關。所以,為了保證人均收入翻番,必須做到GDP翻番,即財富這塊蛋糕必須首先要做大。
其二,經濟結構的調整。
長期過高的投資率實際意味著長期偏低的消費率,而消費率偏低便直接影響即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取得比較好的進展,如能夠實現降低投資佔GDP的比重,提高消費佔GDP的比重,將有利於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其三,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
解決貧富差距,縮小收入差距是我國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果能夠對現有的收入分配結構進行有效調整,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縮小居民收入的差距,將有利於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
其四,宏觀調控的穩定性。
要想真正地提高居民收入,一定要做好宏觀調控,特別是要保持價格水平的問題,居民人均收入應當在名義翻番的基礎上,再增長與CPI相同的幅度,才算真正實現了翻番。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有效化解物價上漲壓力,抑制通貨膨脹。
其五,推進全面改革。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狀態應該說是一種帕累托狀態,幾乎全國所有的人、所有的階層、所有方面的人都可以從改革中獲益,所以都支持改革。而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不具備帕累托狀態,改革必然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就會比以前大了,要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就必須推進改革。
其六,居民財產性收入。
調查顯示,目前居民的財產分布是不均的。在居民的財產中主要是房產,金融財產很少。在金融財產里大多是銀行儲蓄,非銀行儲蓄很少。居民財產性收入決定居民人均收入能否翻番,實現居民收入翻番,首先要使居民有比較公平的財產;其次,在財產性收入里如何提高居民金融財產的收入;第三,在金融財產里如何提高居民的非儲蓄性金融財產的收入。
二、改革開放為發展奠定基礎。
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自然離不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這些輝煌的成果給我國進一步實現經濟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前30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速高達9.8%,經濟不僅高速增長,而且保持了長期、持續、平穩的增長。經過30年的壯觀發展,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積極擴大內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不僅拉動了即期經濟增長,而且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再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我國對促轉變的共識充分凝聚,發展的質量不斷提升。「三農」工作得到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高。工業生產克服種種困難,不僅在產出方面保持較快增速,而且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和質量效益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為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各項社會事業已經具備了較好基礎,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並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保障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教育均等化水平持續提高。2012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達到1024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到1.97%,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此外,國家重點加強對水、大氣、土壤等污染的防治,大力加強林業、草原建設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城鄉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同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結構不斷改善。
三、國際環境變化帶來新機遇。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上發生了一系列影響重大的事件,特別是2008年以後相繼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使世界經濟出現嚴重動盪。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機遇和挑戰都在增多。我國應該科學分析國際形勢變化的新特點,努力抓住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的機遇,促進國內各項事業發展。
在政治方面,目前國際上維護和平、制約戰爭、反對霸權的力量正在進一步壯大,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國際形勢基本穩定,這有利於我國發展。進入新世紀,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和影響力上升,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成為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重要戰略依託。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於我國能夠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發展自己。
在經濟方面,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要求各個經濟體之間、區域之間實現互利多贏,促進共同發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我國與世界經濟的互相聯系和影響日益加深,有利於我國利用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資金、技術、資源和全球市場。另一方面,我國經濟實力逐步壯大,對外開放不斷深化,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逐步上升,世界經濟穩定與發展對中國的借重和需求顯著上升。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為我國提升國際話語權帶來新的機遇。當前,一些發達國家經濟或接近觸底,或不同程度地顯露轉機。各大國際機構預測世界經濟今年增速可能略高於去年,這也有利於我國繼續開拓國際市場。
在科學技術方面,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勢必帶來產業革命。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壓力正在轉化為新一輪科技創新的動力,傳統技術和產業衰落將為新技術新產業騰出發展空間,這是我們必須抓住的重大機遇。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當前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的科技革命悄然而至,將推動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我國發揮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後發優勢,通過大力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爭取在一些關鍵領域率先取得技術突破,推動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國內外環境中存在的風險。
機遇之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顯現,世界經濟復甦充滿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特別是當前發達國家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根深蒂固,主要是:儲蓄率過低、福利消費過高的經濟模式問題;產業空心化,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服務業過度發展的經濟結構問題;過度杠桿化的金融結構問題;高赤字、高政府債務率的財政結構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它們深陷危機,難以解脫。目前,西方各國為了擺脫危機,扭轉「高失業、高債務、低增長」狀態,紛紛採取大規模非常規措施,放鬆貨幣供給,新一輪貨幣戰爭悄然發生。國際經濟環境在短期內難以明顯好轉,世界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和潛在風險有所加大,世界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進一步上升。這些情況都會增加我們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從國內看,我們也面對不少矛盾和問題,比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加劇;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問題並存;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和政府剛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顯等。它們有些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有些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有些是我們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造成的。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推動發展,關鍵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部署,全面落實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各項要求,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上、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5. 高質量經濟發展時代,企業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答:
新時代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既面臨新的矛盾和挑戰,但也具有能夠回很好把控新答機遇的優勢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集中決策、地方競爭優勢。
2.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導向優勢。
3.人力資本、工程師紅利優勢。
4.創新資金優勢。
5.巨大消費市場優勢。
6.開放體系優勢。
6. 炸土豆小吃市場機會與風險分析
油炸土豆店
1.首先是選擇好的經營點,最好是離學校較近,面積4~5平方米,並且要徵得有關部門的同意。
2.進行健康檢查,並且到指定工商、防疫部門辦理經營、衛生許可證。
3.帶上以上兩種證件到工商部門申請辦理營業執照。
經營資金
1.房屋租金(年)及辦理證件費用,總計約花費4000元。
2.以一個季度作為結算時間單位,每月需曬干土豆300公斤,以每公斤20元的收購價格計算,則每季度需要購貨款18000元。
3.整理店面及購買食用油、食品袋、工具等,估計最多花費2000元。
以上三項合計,油炸土豆店的啟動資金為3萬元左右。
投資收益
1.每袋土豆片(50克)賣價2.5元。
2.每天以10公斤(200袋)出售計算,營業額為500元。這樣,一個月營業額大約為15000元。
3.每月純利潤:扣除購貨成本300公斤×20元/公斤=6000元,稅金、市場管理費合計2000元,食用油及燃料費用600元,經營中損耗400元。所得(8658.cn)純利15000-6000-2000-600-400=6000元。
綜上所述,油炸土豆店一年的經營可得7萬多元的收益。
這項投資關鍵是要保證充足的貨源,因為土豆是季節性農作物,而土豆片必須用新鮮土豆製成。所以,最好是在盛產土豆的地方找一個提供原(8658.cn)料(即曬干土豆片)的協作夥伴,以保證貨源充足。
香辣土豆片的做法:
做法:1.土豆切厚片,火腿.蒜切片,長辣椒切菱形片,豆瓣醬剁細;
2.土豆入6成熱油炸至外皮變脆撈出,待油溫7成熱,下鍋復炸幾秒撈出,火腿過幾秒撈出;
3.鍋留油,下蒜片,長辣椒炒香;
4.下豆瓣醬炒香,加少量水,所有材料一起翻炒,加鹽.雞精炒勻,撒白芝麻即可。
7. 馬鈴薯產業與馬鈴薯優勢產業的定義及區別
首先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發現,產業是一個廣義的詞,而優勢產業則具體到一個點上。
所以想要更吸引人們的注意優勢產業就比產業更具有"優勢"。
我只是給一個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人。
8. 我國發展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要清醒地認識到,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
(一)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加劇
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短缺,綜合比較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積不及世界人均的1/3;人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礦產和森林等基本生存資源,人均佔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03年,我國工業和生活廢水排放總量453萬噸,其中,化學需氧量排放1348萬噸,居世界第一.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決定了我國未來幾十年將處於資源、環境壓力的上升階段.因此,節約資源、增強資源對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特別是重視對國計民生具有戰略意義的石油、水、土地、重要礦產資源的儲備和保護,成為我們今後要長期面對的戰略性課題.
(二)社會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
一是公共衛生基礎薄弱.農村醫療衛生問題十分突出,農民就醫難、看不起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比較普遍.目前,我國有近1億人沒有獲得醫療服務,有3000萬貧困人口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服務,800多個鄉鎮衛生院缺乏基本的條件.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農村人口的覆蓋面不到10%.城鄉衛生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占人口20%的城市集中了80%的衛生資源.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191個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資源分配公正指數中,中國排在188位.
二是農村教育嚴重滯後.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文盲人口為8507萬,文盲率高達6.72%,基本上是農村人口;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40%低於小學,48%低於初中.農村教育辦學條件十分低下,中小學危房面積3700多萬平方米,全國尚有431個縣沒有實現「兩基」目標.
三是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加大.我國人口總量龐大,未來20年,人口數量仍將繼續增加,勞動力人口在2015年以前也將繼續增加,一方面,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有充足的勞動力供應;另一方面,也使就業壓力增大.2002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7.3%,按國際標准,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農村大量青壯年人口流向城市,農村的人口老齡化已比城市更為嚴重.今後,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這一趨勢將更加顯著.社會保障制度還很不健全.國有企業老職工的原有欠帳尚未完全彌補,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養老、失業和醫療保險的覆蓋面仍然狹窄;資金來源的可持續性不強,國家、單位和個人負擔的比例不夠合理,管理成本過高;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相當薄弱;不符合規定的提前退休以及冒領養老金等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
(三)經濟發展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
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在今後20年,貿易保護主義很可能成為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發達國家農產品貿易保護主義日漸高漲.而我國則是反傾銷案最主要的目標之一,並已成為世界上受貿易保護主義損害最嚴重的國家.一些發達國家進一步構築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阻止我國產品進入.目前,我國已成為發達國家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斷強化,對我國未來出口的增長形成較大障礙.
企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增大.從製造業來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製造業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從整體上看,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在技術水平方面,大規模集成電路、精密機床、數控機床及大型加工中心、飛機和汽車製造以及冶金、化工、採油、採煤、發電等大型成套設備,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一二十年的差距.在經營規模和效率方面,以汽車行業為例,國外大中型汽車生產企業年產量均超過100萬輛,通用和豐田更是分別達到400萬輛.而我國汽車製造業布局極為分散,每個職工年生產汽車1輛左右,僅相當於國外的1/10左右.同時,新產品的研發能力也同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再從服務業來看,總體發展水平低.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僅佔GDP的32.3%,低於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約30個百分點,低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約20個百分點,低於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新興服務業競爭力弱.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現代服務業,如基礎電信、金融、保險、咨詢、會計、物流配送等行業,與國外相比,競爭能力存在較大差距.比如,2000年,我國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相當於GDP的2%左右(保險深度),遠低於7.8%的世界平均水平,人均保費收入(保險密度)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這些差距都將使我們的企業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四)國家經濟安全存在隱患
首先,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隨著我國經濟較快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由1990年的29.8%提高到2003年的60.3%.與一些大國相比,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還是比較高的.其次,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強.近年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國內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求出現較大缺口,更多地依靠國際市場加以彌補.比如,去年我國消耗的鐵礦石、氧化鋁約50%、銅資源約60%、原油約34%都要依靠進口解決.第三,許多關鍵設備都要依賴進口.由於我國工業中傳統產業、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產業和產品佔主導地位,高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後,裝備製造業發展緩慢,特別是一些關鍵技術設備受制於人.據統計,光纖製造設備的100%,集成電路晶元製造裝備的85%,石油化工製造裝備的80%,轎車工業裝備、數控機床的70%,被進口產品佔領.這些情況都表明,一旦國際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必將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甚至對我國的經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今後一個時期,對我國的發展來講,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必須清醒看到,機遇只是為加快發展提供了可能和條件,機遇期的到來並不意味著必然走向繁榮昌盛.歷史上因喪失機遇而.導致落後、走向衰敗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抓住歷史機遇、實現經濟騰飛的成功經驗也值得我們認真借鑒.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奮發圖強,就能夠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反之,機遇臨而不覺,面對機遇而無為,就會延緩發展,造成落後.形勢逼人,不進則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使命感和憂患意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精心謀劃,統籌安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9. 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別是什麼
(一)發展需求勁頭足
第一,居民消費結構迅速提升。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正處於迅速提升的狀況。我國消費市場非常廣闊,商機無限,廣大人民改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無窮盡動力。
第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要重點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二是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三是加強基礎產業設施建設。
第三,加速城鎮化的進程。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2003年我國城鎮化佔40.53%,預計2010年達到47%,2020年達到55%。加速城鎮化的進程,不僅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同時是保持我國發展需求的勢頭一項長遠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