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發展中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發展中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發布時間:2021-02-28 04:35:47

『壹』 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採取的策略

一、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有利影響。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多數國家都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以國際分工為客觀基礎的經濟全球化使商品和勞務的國際流通高度自由化,使生產要素的國際配置更加合理化,為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與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正因為如此,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除了為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增殖提供了條件外,其有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依賴度進一步加強。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國都把越來越多的產品投入世界市場,同時又把世界市場作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途徑。目前,不僅發達國家之間在資金、技術和市場上高度融合,而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錯綜交織,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依賴度明顯增強。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更快地提高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和更好地運用比較優勢提供了更多的契機。經濟全球化的客觀基礎是國際分工,而國際分工首先是與生產力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分工專一化是提高生產力的有效手段。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化,就可以在更廣闊的領域內發揮國際分工的效能,從而更快地提高本國生產力和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

3、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資本增值提供了條件。隨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及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進入,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量不斷增加,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斷提高。雖然從總體上看,發展中國家的跨國經營由於起步較晚規模較小、產品技術含量低,但有些跨國公司發展迅速,已從貿易活動深入到國際生產領域和高科技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

4、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更多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設備的機會。經濟全球化既可使發展中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改善投資環境,又可使發展中國家擴大同其他國家的經貿關系,進一步加強發達國家的企業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信心。

(二)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負面影響。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經濟全球化在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對發展中國家的主權、經濟安全、價值觀念提出挑戰,稍有不慎,就可能為經濟全球化付出沉重代價。在全球化浪潮下發展中國家的機遇和挑戰將是新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中心問題,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威脅經濟安全。經濟安全觀是與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以及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分不開的。衡量經濟安全的標准有兩個:一是國際競爭能力,因為追求經濟安全的目的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沒有國際競爭力,一國的經濟安全就沒有保證;二是一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決定著一國經濟命脈的控制權問題。

2、危害金融安全。與較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國內金融體制不健全,金融市場不發達,缺乏高級金融人才。而發展中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的同時,放鬆了對本國金融市場的監管,一旦國內經濟出現問題,發達國家的投機資本便會乘虛而入,必定釀成金融市場的嚴重危機。

3、經濟全球化又進一步拉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按照目前的世界經濟格局,發達國家擁有先進的技術、優秀的人才,所以更加大了與發展中國家的距離。當前世界上的「新經濟」仍然是「富人的游戲」。發展中國家如果不迅速改變信息產業落後、信息貧困的狀況,就會被發達國家甩得更遠。

4、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知識經濟的發展,以及由於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而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課題,發展中國家遇到了一系列全新和復雜的問題。

二、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對策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來說,既是不可避免的嚴重挑戰,又是可以利用的機遇。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認真地進行研究,結合本國實際採取相應的對策,才能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抓住機遇,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面對全球化時代提出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必須冷靜思考,沉著應付,積極尋找應對策略和措施,並獲取利益最大化。

第一,維護國家經濟主權,保證經濟安全。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增強綜合國力是發展中國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其中,最主要的是堅持擴大開放,努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還要在加速本國科技進步的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產業垂直分工結構。發展中國家應掌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提高對外開放程度,降低對外依賴程度;應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廣闊的經濟活動圈。與此同時,要注意防範經濟的對外依賴性,消除威脅國家經濟安全的隱患。

第二,大力推進國內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同時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全面參與國際貿易。目前,國際市場的競爭空前激烈,發展中國家如果能利用自己比較優勢並能提高本國的商品出口競爭力,就能增強貿易創造價值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捕捉市場需求動向,尋找能發揮本國勞動力優勢、資源特點和民族傳統特色的切入口,進入國際市場。所以,利用國際市場來實現和增殖本國產品和勞務的價值是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經濟的正確選擇。

第三,充分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經營方式,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目前,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工業化時期,不少國家尚未實現工業化,即使實現了工業化的新興經濟體,其工業內部結構檔次也並不高。有些產業的關鍵技術和產品關鍵部件仍需依賴國外,依然受制於國外。因此,要繼續引進發達國家技術含量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比較優勢,擴大就業,擴大對外貿易,完成工業化進程;同時,大力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搶占未來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實現現代化。

第四,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和貿易規則的制定與修訂,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二戰以來,西方國家已經制定過一些國際規則,如布雷頓森林協議、關貿總協定等,對國際經濟的運營曾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所有國際規則的制定和修訂都是由西方大國主導的,都以西方大國利益為准繩。在發展中國家的堅持要求下,國際規則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但是總體上更有利於發達國家。因此,發展中國家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和修訂,珍惜自己的發言權,爭取和捍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

總之,經濟全球化進程及其發展,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發展中國家只有在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給其國家經濟帶來利弊的基礎上,採取相應的對策和積極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全球化對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沖擊,很好地利用經濟全球化給本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鞏固對本國工業化進程產生的一些積極成果,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立於不敗之地。尤其是中國要充分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為我們實行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不失時機地利用我們的優勢,藉助國際經濟發展的動力,使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再上新台階。

『貳』 關於高新技術產業的認識,前景,高新技術產品的特點。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人真正自覺地開始認識現代化,一系 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重新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機制,明確了中國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緊迫性,全面開創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思想
為了全面糾正十年「文革」的錯誤路線,實行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完成後,如何 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中心任務突出地擺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鄧小平就明確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 化道路。」[1](P163)他還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的兩個重要特點,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進行了分析。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 ,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和現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鄧小平強調「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毛澤東同志把馬克 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現在中國搞建設,也要把馬克思列寧主 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鄧小平特別強調指出 :「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 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 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2](P225)至此,「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經趨於成熟,並成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開展各項工作 的根本指導思想。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論的核心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與此前的「中國工業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強調工業化的重要,也強調中國的現代化應該是工業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統一,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導致現代化 過程中的種種失衡現象出現。關於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在黨的十三大報 告中被規范地表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 表述被黨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並被固定下來,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奮斗目標。
二、「兩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 現了由片面現代化向全面現代化的轉變。使以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重新開始起步。起步後,首先抓住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實行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調整工業結構解決輕重工業的比例 失調問題,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上了正確的道路,並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的新局面。
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當時,已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當作 社會主義兩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徵進行了詳細闡述。在實際進程中,一方面由於改革開 放沖破了僵化的經濟體制,使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以不可阻擋之勢蓬勃發展。沿海地區, 從南到北,形成了廣闊的前沿開放地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三大產業的 協調發展,而且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開展,人們的思想沖破了舊觀念的束縛。追求變革、勇於開拓、講 求實效形成潮流。實踐中,使我們對自己所處的歷史階段和基本任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黨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任 務是要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 代化。確立了我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這當時和之後的一段時間,盡管 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但仍實現了國內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保證了改革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繼續進行。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開始,在「以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 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思想的指導下,不僅使現代化 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還突破了姓「資」姓「社」的束縛,提出了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想。從此,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以加快推進, 國內生產總值連年增長。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極大地適應了科學技術的迅 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劇烈競爭。
具有重要意義的黨的十五大,確立了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總結了近20 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抵制了 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全面規劃了邁向21世紀的戰略目標,提出要實現工 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偉大構想。
三、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1.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20多年來,現代化建設的成 功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仍居於世界後列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它既承擔 著完成傳統工業化的任務,又承擔著進行新的產業革命的任務。在國際經濟和科學技術 激烈競爭的形勢下,科學技術是盡快改變我國生產力的落後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關鍵因素,是當今中國發展生產力的突破口。
當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並且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被應用於生 產,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實現「 四個現代化」,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在農業方面,我 們要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計 算機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新興農業。工業 方面,則必須應用以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用 於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於國防現代化,就更離不開科學技術。此外, 決策的自主化、科學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也都離不開科學技 術。
2.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動力。20多年前,鄧小平深刻地指出,「四個現 代化」是一場「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須要 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築,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 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 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1](P135~13 6)在這里鄧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現代化。20年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些論斷的認識 。改革舊的體制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我國的現代化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 路,改革使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完成了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全面改革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 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也為實現全面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開放,不僅適應了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趨勢,也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加強了同世界各國在貿易、科 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擴大了對外貿易,彌補了國內建設資 金的不足,這一切都是推動現代化的直接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被作為社 會主義現代化的持久動力而被繼續堅持下去。實踐也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障。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優勢,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和 困難,如眾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資源相對短缺、交通運輸緊張、就業壓力大、生態 環境惡化等。在這樣的國情下,如果全體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反之,如果政治不穩定,社 會動亂、人民內部發生分裂,那就不僅會加劇原有矛盾和困難,而且會喪失我們的有利 條件和優勢,現代化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政治的穩定是實現現代 化的重要保證。用鄧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2](P284)為此,所有 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設計都要把保持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一切有關現代化的方針、政策、 方案都要服從於穩定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須把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 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 與可持續發展內在地統一起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 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我們不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搞好,還要為我們 的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糧,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不能為謀求一時的發展而以犧牲長久利益為代價。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吸納和借鑒了 世界的和我國的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道路,實現了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衣:改革開放前,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改革開放後,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思想的解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裝或時裝,服飾已不僅僅是禦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食:改革開放前,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的營養嚴重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改革開放後,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人們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改革開放前,人們的居住條件較差。改革開放後,不僅人均居住面積大,而且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明顯的改善。
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的增長都很快。
由於經濟條件的好轉和假期的延長,出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除乘火車外,乘坐飛機也不是稀罕的事了,開私人汽車出行的人也佔一定比重。
用:改革開放前,代表著當時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改革開放後,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話、電腦、手機已相當普及。
以上說明,改革開放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
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二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總勢分析。
一個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向市場經濟轉軌,一般都是通貨膨脹,我國則實現了低膨脹,一個發展中國家向工業化轉軌,隨著消費增加,投資增加,一般都發生通貨膨脹。
二十年的改革開放使國家的經濟基礎發生深刻的,不可扭轉的變化,並使上層建築方方面面發展變化。
改革開放中的幾大問題: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真正體現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問題。
(如何鞏固國有經濟的地位,國有經濟改革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國有經濟才能體現社會主義)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和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問題,歷史上農業的發展,制約著其它部門的發展,經濟發展在農業基礎上,我國的農業問題要靠自己解決,不能依靠國際貿易。貿易經濟條件下,農業作為傳統產業可能萎縮,資本流向高回報的區域,85-95,隨著城市改革的發展,農業徘徊不前。「白條子」現象:農村人的糧食上繳,換不到錢幣,只有欠條一張。還有各種苛捐雜稅。工業化過程中,耕地面積縮小。由於中內抓得緊,95年後又氣候好,農業形勢大好。
中國是怕旱不怕澇。農村的資金,技術,人才問題待解決。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實現勞動者的充分就業問題?
「市場經濟追求效率,機器排擠工人,對勞動者的需求下降,即相對下降,另一方面,勞動力資源不斷增加。
歷史上,計劃經濟下實現「低工資、高就業」,背上冗包袱,國有企業為40%,是為了維系社會穩定。
現在市場經濟追求『大市場、小政府』,精減三千八百萬-四千萬吃財政飯的人。民與官的比例為1:30。
中國的農村存在嚴重的隱形失業現象,耕地者只需1億,鄉鎮企業容納1億-1億三千萬,還有一億七千萬-二億的富餘人口。
失業過高會比通貨膨脹(「貨幣增值,物價上漲」)引起更尖銳的社會不穩定問題。
4、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拉大的問題,(一個始終存在的問題)。「構成個人收入的途徑是多元的,基尼系數在0-1間,= ,改革前,城市為0.11,農村為0.13,改革後,1994年,城市為0.36,農村為0.41,相當於一個中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居民基尼系數。基尼系數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系數越低,居民收入差距越小,『效率公平兼顧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減少差距,對收入高者收稅,對低收入者規度最低工資,給以補貼、失業救濟金等。注重公平則效率低,注重效率則差距大。只要採用市場經濟,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區間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發達地區經濟基礎高,多從事技術密集、資本、資金、勞動力密集的高附加值的產業,市場容量大。
不發達地區以土地等自然資源、勞動力密集的,低附加值的傳統產業,產品為產業,如農業商品初步加工一般來說,東部沿海區發達,中部欠發達,西部不發達,加上80年代後中央政策向東傾斜,愈加拉大差距。
78年,人國民收入最高為上海,最低為貴州,78年差率為7倍多,改革後為10.4倍,差距過多會導致利益摩擦,地區壁壘,地方保護主義,如黑龍江世界發達國家一般最先進地區與最落後地區的差率為2,日本為1:0.75,例V理論:
發達地區空間變小,速度放慢。不發達地區則突飛猛進。
5、腐敗問題
「腐敗嚴重,令資產階級政客自以為小學生,市場經濟將貨幣推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管理疏漏,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某些人為了彌補利益損失,發生了腐敗」。
6、社會治安問題
社會治安的指標:1、犯罪率;2、居民安全感系數。
嚴打只是治標,急待治本。
在社會治安的背後要思考另外一些問題,有的被經濟所逼,有的是文盲,法盲。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
「兩只手一起抓」,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文明是什麼,要不要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精神文明。道德觀念是什麼,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英雄人物是什麼?學模範,學誰?學什麼?
8、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
一般是兩個問題:1)產業結構高級化;2)優化:產業結構間關系,我們的產業結構是重型,第二產業處於重要地位,第三產業處於薄弱地位,農業的市場化,科學化程度弱,生產率低。在第二產業中如何調節一些傳統企業:紡織,機械,如何加強高新,支柱產業,第三產業中金融、旅遊業、服務業等等如何發展。第二產業在第一產業基礎上發展,第三產業以第二為基礎,反過來第三產業促進第、二的發展,這幾個問題始終伴隨著改革開放,頌叟不可忽視。
四個挑戰:
一、二十年來改革開放固然取得高成就,但是起點低,取得經濟高增長是較容易的,如同跳橫桿一樣,當經濟達到一定高度時,再取得高速增長談何容易。柯林頓使美國經濟處於自二戰以來最景氣的時期。如果我國經濟達到一定高度,而問題沒有解決的話,再增長談何容易。
二、經濟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為代價的,如果要保持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再要增長談何容易。
發展經濟學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保持生存,解決溫飽時,環境一定程度破壞可以容忍,但從長遠的目光看,從承擔的責任看,不能再 破壞環境。
保護環境、資源,有的行業要禁止或限制,有的資源在沒有高技術條件下不許。
三、我國對外開放不斷加快,逐漸與世界接軌,但我國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不融合是有限的,假如我國真正成為世界貿易組成的一員,則我們面對的不再是技術含量低,小規模的港澳台資本,而是資本雄厚,高科技支撐,管理者道,有強大競爭力的歐、美、日的跨國公司的競爭,這時的挑戰將是巨大的。
金融,保險業開放很有限,免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太大影響,使得人民幣自由兌換將推遲10年。
國際大保險公司已在我國等待6年,而沒有領到營業執照。
四、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有兩種模式:1、激進式的休克療法,俄羅斯、東歐採納;2、中國式的漸進法,哪一種更能有效的,付代價較小的實現轉軌。1、是先對計劃經濟進行徹底打破,在這個打破了的基礎上建立市場經濟,風險大;2、是由點到面,由易到難的逐漸改革法,摸石過河法。
局限性:由於只漸進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由於是由易到難,越到後就越難,到現在正到了關鍵的時期。
假如俄羅斯,東歐的改革獲得成功,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經濟開始繁榮,而我們的問題沒有解決,甚至激化,結構畸形,則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則更大。
頭暈了沒?

『叄』 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作者:飛過蒼茫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信息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使「地球村」變成現實。

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全球生產力發展,加速世界經濟增長,為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的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並造成了諸如貧富懸殊,南北差距等一些列問題,迫使發展中國家不得不重新審視在新的環境下應如何對全球化帶來的巨大挑戰。由於歷史和自身原因,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從一開始就處於不利的地位,但面對全球化的浪潮,發展中國家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行恰當的政策,採取有力的措施,揚長避短,迎接挑戰,才能變不利為有利,加快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最早是由T·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一般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資本、信息、技術、勞動力等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自由流動和配置,是經濟國際化和一體化達到一個新的更高層次的表現。經濟全球化於20世紀90年代形成高潮,這有其必然性。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生產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在全球市場分開的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地區之間的自由化貿易不等於經濟全球化,只有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經歷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原計劃經濟國家相繼向市場經濟轉軌,完全意義的全球大市場才誕生。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規范資本主義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一統天下,各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經濟全球化浪潮發展迅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技術進不,尤其是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不僅使商品貿易和流通加快,同時使企業組織進一步走向國際化,生產走向全球化。更為突出的是,資本流通已成為瞬間的事,全球金融市場連成一片,資金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隨時流動。技術進步也使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並逐漸獨立出來形成了技術在國際間的轉移和流動。信息產業的發展和新科技革命為經濟的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支持,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成為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二、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即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又是其不得不面恰的一個重大挑戰。

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難得發展機遇。二戰以後許多發展中國家努力發展國經濟。試圖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成功的發展中國家卻只有極少數,大多數國家依然貧窮落後。如何擺脫落後的面貌,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拉大的經濟差距,依然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難以解決的難題。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盡快擺脫落後的經濟狀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2000年聯合國發布的《千年報告》指出:「全球化的好處和機會仍然高度集中於少數民國家。在這些國家內的分配也不平衡。全球化對許多人已經意味著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無法預測的力量傷害,這些力量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經濟不穩和社會失調。」有的國家發展速度較快,而有的則遠遠落在了後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盡管促進了全球的經濟發展,但對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並沒有受到公平待遇。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和資本優勢,以跨國公司為工具,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實施資源在全球范圍的不公平分配,使得南北差距繼續拉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同樣也在拉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康德蘇曾評論說「貧困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速度是不能容緩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已成為爆炸性問題,從根本上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

其次,它擴大了發展中國家內部社會成員之間的不平等,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以及加劇了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在發展中國家,受過教育或擁有資源或壟斷權力成員,可以在發達國家之間自由流動或獲得超額壟斷利潤。受較少教育和社會地位低下的社會成員卻與此相反。隨著跨國公司的進入,一個高薪收入階層會涌現,由此會造成收入嚴重集中化使貧富差距拉大,而貧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條件損害著他們勤奮工作的意願和能力並可能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因此,在經濟全球化這把「雙刃劍」面前,發展中國家要積極應對,未雨綢繆,扎住機遇,迎接挑戰。

三、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潮流

當今世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開放是世界每個國家的必然選擇。發展中國家只有認清形勢,積極進取,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才能爭取主動,即克服「全球化」的弊端,規避「全球化」的風險,又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條件發展壯大自己。

首先,為了在「全球化」潮流中發展壯大自己,發展中國家必須結合自己的國情,利用本國的比較優勢,加快本國民族產業的發展,以適應全球化競爭的要求。其中一個突出的例子是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亞洲「四小龍」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上起步的,其工業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我很低,資本和外匯十分稀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在二三十年的時間里持續,快速增長,並且隨著資本,技術的積累,它們又逐步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成為新興工業化經濟,時入或接近發達經濟的行列。

其次,發展中國家要實現「後發優勢」,趕上或超過發達國家,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從比較優勢走向競爭優勢。相對於比較優勢而言,競爭優勢不僅強調發展具有成本基礎優勢的產業和產品,更強調促進發展適銷對路的多樣化的產業和產品,建立本國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來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進而推動經濟全面增長。發展中國家或轉型中的國家,情況更是如此。因此,發展中國家要積極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包括經濟體制和科技制在內全面創新建設機制,以增強國家的國際競爭優勢。

第三、發展中國家之間應加強團結合作,維護自身的利益,同時推動對舊的不平等的國際規則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在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發展中國家選擇加強本地區經濟全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地區經濟合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地區經濟合作即可以作為發展中國家逐步融入經濟全球貨攤一個初始或過渡階段,也可以用來抵禦發達國家的經濟沖擊。這就要求發展中國家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國力;採取了謹慎態度,逐步開放金融市場,規避金融危機的沖擊。

【參考文獻】

【1】郭連成:《經濟全球化與不同類型國家的應對》

【2】覃里雯《全球化的最後歡呼》

【3】邱嘉鋒《論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的抉擇》

【4】《1998/99世界發展報告》(世界銀行)

【5】《世界經濟年鑒1997》
參考資料:http://www.xxjycn.com/Article/Class148/Class151/200603/8829.html

應該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論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建設,中國都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面對各種挑戰,至於現在的影響是如果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跨國企業常常是大規模貨幣投機的主要責任者,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不斷下降。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應主動參與

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就是企業不只在本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消費全球化則指消費者不只在本國市場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買東西。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貿易,也就必然有統一的全球規則,WTO是一種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多邊是優於雙邊的,至少有一個比較權威的仲裁機構解決反傾銷和貿易糾紛。

人們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利益,但中國的貿易得利還應反映在進口上,進口可以使消費者買到更多優質的東西,以更少的錢購買一些商品,消費者所得應是衡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貿易和投資還帶來許多外部效應,使中國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大大改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技術外溢,它不同於技術轉讓,是不用付費的所得。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第一,必須搞活市場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必須開放市場。只有開放市場,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

第三,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

第四,必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正確處理好三組關系

第一是實行對外開放與參與全球化的關系。我們必須按國際上共同的規則來辦事,不能總把希望寄託在國家的保護措施上,盡早參與全球化貿易,就是要逼著我們的企業改革進取,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競爭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縮小國內地區間差距與縮小國際間差距的關系。

第三是擴大內需與增加外貿出口的關系。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內市場很大,要將擴大內需作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外貿的重要性。

中國在制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時,應考慮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以發展本國的經濟為基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貿易大國,中國理應積極參與國際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和國際多邊經濟規則的制定,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承認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注意處理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關系。

科技的不斷創新和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將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科技興貿,不斷提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能力,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只有加速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才能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中國技術發展的跨越。

只有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才能不斷從生產關系方面為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參考資料:http://www.12366.net.cn/news/63/64/20010418/22859.htm

『肆』 技術引進對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意義

[摘要]2002年12個重大科技專項的啟動,標志著我們在實踐上開始擺脫多年來以跟蹤模仿為主的科技發展戰略,向以自主創新為特徵的跨越式發展模式轉變。2003年以來,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據適度超前原則,科技部著手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轉變進一步國家意志化。對這一轉變過程的基本動因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對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若干爭論有一清醒的判斷。有助於增強政策設計的系統性和前瞻性。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科技發展戰略開始發生轉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與科技部隨後制訂的科技發展規劃和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目標,強調要在「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兩個層面進行戰略部署,在進一步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同時逐步形成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群體優勢和新的比較優勢。2002年12個重大科技專項的啟動,標志著我們在實踐上開始擺脫多年來以跟蹤模仿為主的科技發展戰略,向以自主創新為特徵的跨越式發展模式轉變。2003年以來,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據適度超前原則,科技部著手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轉變進一步國家意志化。對這一轉變過程的基本動因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對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若干爭論有一清醒的判斷。

一、國際政治動因:技術威懾成為斗爭焦點

民族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選擇,既決定於本國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也受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與制約。20世紀末以來,現代高科技廣泛運用於戰爭使得技術優勢成為各種威懾力量中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國際關系的強權背後是技術強勢的支撐,科學技術水平是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的體現。今天的高科技已經成為影響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術上的領先是主權國家參與國際政治較量、擴大國際影響力的物質基礎之一,技術威懾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為有效的威懾手段。一個國家只有擁有符合時代特徵和社會生產力發展趨勢的現代科技工業體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實力和影響,獲得國際政治中的戰略主動權。在當代世界上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對涉及國家安全和國家競爭力問題的那些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央政府必須從整個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通過科技發展戰略的制訂來引導其發展。

從科技發展史來看,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是一個民族與國家技術進步的兩種主要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外部環境的制約,自主創新和「科技追趕」成為我們政策設計的基本特徵。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隨著世界安全觀念的變化,各國對經濟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軍事因素不再是國家間關系的唯一主導者,、發達國家將製造業向國外轉移導致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發生了某些變化。「以市場換技術」戰略的實施,使得我們在一段時間內忽視了自身的科技積累和自主創新,將外資導向型經濟發展帶來的技術引進作為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途徑。應該說,這種戰略部署是與全球化的歷史趨勢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們必須看到,高新技術和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關,其發展已經不單純是一項經濟范疇的活動。作為國家政治戰略意圖的一種表現形式,西方發達國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術轉讓給中國。由於一些國家將中國崛起視為是對既定國際格局的挑戰,正在試圖對中國的發展進行壓制,因此經常把技術特別是高端技術問題政治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把技術合作和引進作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我們必須分清科技發展的國家目標和企業目標。在企業運行的微觀層次,可以繼續堅持比較優勢的技術引進,但是在國家戰略層面,必須堅持把技術的趕超和跨越作為重點,大力發展戰略產業。

在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世界,維護生存權和發展權不受侵害是一國政府的兩項基本職能,也是民族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國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擔起保障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歷史重任,「技術瓶頸」是我國經濟社會長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從世界發展大勢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角度來看,在科技發展上擺脫過去的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轉變,是我們必須確立的戰略思維,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統一應該成為技術選擇的出發點。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的外部環境不可能有過去20多年那樣好,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安全上的高風險期。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綜合安全利益出發,主動進行科技發展戰略的調整,提高國家戰略能力,預防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沖突或者戰爭。21世紀是戰略技術和戰略產業競爭的世紀,自主創新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最佳選擇。沒有自己的戰略技術和戰略產業,中國要在世界競爭格局中獲得相對優勢地位是不可能的。我們逐漸成型的新科技發展戰略之所以強調要著重研究解決事關國家中長期發展和安全的戰略性和前沿性高技術問題,在一些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安全的高技術領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並在若乾重要領域和關鍵產業實現技術發展階段的跨越,就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二、國內經濟動因:經濟增長模式轉變

過去20多年中國的發展是以數量擴張為特徵的「數量型增長」,經濟增長明顯超前於科技進步。在比較優勢戰略指導下,雖然技術引進對中國經濟增長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國自主科技進步進程緩慢,統計意義上的中國產業競爭力的知高並不等同於中國企業競爭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紀開始後,由於科技和信恩化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到不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就不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時期。在全球化所導致的南北貧富差距拉大的情況下,在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單純依靠消耗自然資源和發揮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來積累資本、換取技術、發展經濟的做法已經落後於時代。只有提高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增強中國自主產業的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的轉換,我們才能在世界上立於不敗之地。21世紀前10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需要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階段。這一時期自主科技發展狀況如何,直接決定了中國能否在21世紀中期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這是我國科技發展戰略轉型的一個主要原因。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這個目標不僅是經濟數量增長的概念,更是生產力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度提高的綜合體現,是經濟和社會發展質的提升。作為從屬於國家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戰略的科技發展戰略必須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服務。現在,我國科技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了實現科技發展「三步走」戰略設想,爭取到2020年前後科學技術整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標,形成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在高新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撐我國核心競爭力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基礎,必須完成科技發展由跟蹤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的戰略轉變。正因為如此,我們根據適度超前的原則,從2003年開始了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使我們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更高的層次上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場,但是「全面開放、跨越發展」應該是我們在確定科技發展戰略和政策時必須堅持始終的基本思路。

中國全方位地參與國際分工體系這一歷史變化加快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但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一種「外來型工業化」。一方面工業化所需關鍵技術大多來自國外,另一方面東部和中西部經濟聯系不緊密,沿海地區的技術引進沒有起到拉動內地經濟增長的作用。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們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即從世界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出發,結合中國的實際,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是以科學技術為先導的高科技含量的經濟,強調科學技術的自主創新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們的科技發展必須考慮可持續性,努力改變中國經濟發展過於依賴外資和國外技術的局面。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是國內技術發展。新型工業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普適性」:「科技是牽頭的方面」應該落實到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點中強調,「制定科學和技術長遠發展規劃」是實現科技發展戰略向自主創新轉變,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力的重大措施,必須以原始創新為主,引進和創新相結合,實現我國技術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努力使中國成為技術創新型國家。

三、世界經濟動因:貿易保護主義和知識產權爭端加劇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世界經濟發展已經由資源驅動、資本驅動向創新驅動過渡,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由過去單純的縱向流動轉向同時共存。這一變化意味著作為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戰略沒有必要嚴格遵照梯度轉移的漸進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步提供的有利條件實現本國科技的跨越式發展。在今天的國際經濟格局中,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現為產業鏈條或者產品工序所處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發達國家更為注重科技研發,依靠知識產權來增加物質財富總量而把製造業等轉向發展中國家,從而形成一種新的依附關系:技術上的依附。這使得落後國家的財富總量盡管與過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卻無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整體差距。盡管我們不能因為加工製造環節的附加值低而否認參與新型國際分工的、承接發達國家加工製造環節轉移的經濟合理性,但卻不能放棄對技術先進性的更高追求。跨國公司把製造部門轉入發展中國家,其出發點是對利潤獲取的考慮。在這種格局中,東道國的產業發展由跨國公司而不是由本國決定,發展中國家除了提供廉價勞動力,很難涉足核心技術,生產規模的擴張並不能促進產業結構的同步升級和優化,很難談得上真正的發展。我們提出全面落實人才、專利和技術標准三大戰略,切實推進重大科技專項工作,就是從這種認識出發的。

現在,我國有關政府部門已經提出了202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力爭達到4500億美元的目標。但我們不得不面臨這樣一種現實,那就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首先,入世後中外知識產權糾紛不斷。自2002年6C聯盟向中國DVD生產企業徵收專利費以來,類似事件不斷增多,從而增加了中國企業的成本壓力。這一現象要求國家應該從戰略高度考慮制定相關的宏觀指導政策,引導企業從追求短期效益轉向通過增加創新能力謀求長期效益的軌道上來。其次,國外針對中國的技術壁壘和反傾銷問題更為嚴重。

1996年至今,中國已經連續7年成為世界反傾銷頭號目標國,2003年前三季度國外對我國反傾銷保障措施立案共計42起,涉及金額10.7億美元;調查表明,2002年我國71%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損失達到170億美元,均高於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前。不掌握專利和技術標準的危害性可見一斑。強勢增長與弱勢競爭力並存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越長,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就越弱,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動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影響就越大,中國自主選擇的空間就越小。另外,外資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外國資本在中國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擠壓了中國企業發展的空間,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如果國家不適時調整科技發展戰略,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就是一句空話。

全球化背景下區域合作加強的同時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事實說明,當今的世界市場並不是完全競爭的世界市場,政府依然在各國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技術壁壘和反傾銷的運用都是藉助政府力量,其應對顯然不能僅僅在企業的層面上進行,同樣必須動用國家資源。我們不能以自由貿易和靜態比較利益來指導中國產業的發展,應該通過高新技術的發展創造動態的比較利益。中國的科技發展必須堅持市場機制與政府組織協調相結合的原則,國家要掌握關鍵部門關鍵技術和行業技術標准。事實上,盡管20多年來我國一直堅持的是市場導向的發展戰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終是我國經濟增長內在決定性因素。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在中國加入WTO一年後對國內24個中央和地方權威經濟研究單位的經濟學家進行的問卷調查,近七成的專家認為政府行為是經濟增長的主因。強化政府在科技進步中的戰略決策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發揮政府作用,保持戰略技術及產業領域的相對完整性和獨立性,同樣也是我國科技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利用WTO規則中的「國家安全」例外原則,在公開、透明的原則下合理合法地保護國內產業。不然,依靠企業自身與在技術和資本上都十分強大的跨國公司競爭,中國科技進步的前景不容樂觀。

四、科技動因:科技短缺與科技起飛問題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一種「短缺效應」,即經濟增長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決定的。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科技短缺是種普遍的現象,是制約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高新技術研發基礎仍然較為薄弱。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現在缺乏原始性創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識產權少,由此導致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內形成強烈的對外技術依賴。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2年科技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的意見》,指出原始性創新是科技創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與經濟獲得重大發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為決定國家間科技乃至經濟競爭成敗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必須利用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加入WTO的機遇,把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作為我國新時期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為了加快實施專利戰略,切實提高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總量,科技部又於2003年2月出台了《關於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規定》,以促進國家科技計劃在高起點上創新,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

但是我國現在仍然有一些人認為,在比較優勢基礎上形成的產業分工體系是一種內生地促進產業升級和轉換的機制。國內差距和國際差距的縮小是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兩大根本任務。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與世界經濟的聯系中取得超過其他國家的利益。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於技術水平和附加值低,顯然無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強化了對發達國家技術轉移的依賴,使我們的科技開發能力呈惰性降低,無助於產業結構的升級。由於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民族國家政策設計的自利性,中國的科技進步不能完全放在國外技術的「本土化」上,而應該考慮把「國產化」作為追求目標。開放市場和加入WTO並不意味著不能有國家意志和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也不是被動地接受國際分工,而應主動地調整戰略,實現產業升級,增強國家的競爭實力。我們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本土化」,不可能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收益。當然,我們要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賦予「國產化」以新的內涵。

科技短缺的消失意味著實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在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技術差距的階段,把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作為科技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無疑是正確的。但隨著自身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上升,我們有必要放棄跟蹤和模仿的發展思路,通過自主創新使科技從經濟發展的「外生變數」轉變為「內生變數」。戰略技術和核心技術是引進不來的,而且引進的目的也是為了在更高層次上自主創新,實現跨越。經費投入現在不再是制約我國科技競爭力的瓶頸,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科技資源,使科技產出最大化已成為提升科技競爭力必須考慮的問題。根據國際經驗,當一國的R&D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1%後,其科技投入將會進入一個較快的增長期,即進入科技起飛階段。2000年我國的R&D投入首次達到GDP的1%,2002年R&D投入總額1289.4億美元,其佔GDP的比重上升到1.23%,自1995年以來連續7年保持增長,並且企業投入大幅度上升,達到R&D投入總額的6O%以上。在科技起飛進程已經開始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還固守跟蹤模仿的技術發展戰略,將喪失科技趕超和跨越的有利時機。

由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的轉變是新世紀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核心理念。這一轉變的實質在於從國家戰略層面上對市場和政府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進行重新界定,以擺脫比較優勢的束縛,實現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在經歷了20多年市場化條件下的技術引進後,這一轉變將確保我們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不斷增長的物質利益。科學分析中國科技發展戰略轉變的動因,有助於營造支持技術自主創新的社會心理氛圍,加速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

『伍』 印度班加羅爾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有什麼

(1)①自然環境優越。該地海拔700多米,氣候宜人,干凈整潔,空氣質量好,有利於吸引人才。
②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發達地區。班加羅爾雲集了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和印度信息技術學院等許多名牌大學。
③政府大力支持。
(2)技術先進和人才優勢,高速交通的發展優於發展中國家。
(3)大學、科研機構提供技術,不斷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政府營造廣闊寬松的創業空間、良好的法制環境;企業放眼世界,將企業做大。

『陸』 中國和印度相似之處是()①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大②都屬於發展中國家③高新技術產業已經局世界前列

中國和印度都屬於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中國和印度都是臨海國;結合選項.
故選:D.

『柒』 為什麼國家要扶持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原因有:第一,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的中心,但是中國企業在其中獲得的利潤非常微薄,而核心技術都被歐美、日本的企業掌握,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獲取的利潤也就是最高的。因而中國必須發展高新技術才能獲得更高的利潤;第二,中國在很多高新技術上面依賴國外進口,比如說電子、通信、軟體等方面嚴重依賴國外,為了能夠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必須研發最新的技術擺脫國外的束縛;第三,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調整中國產業結構的重要方面,中國由於是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不合理;第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未來國家競爭的關鍵,一個國家強大不光是技術的強大,更重要的是經濟強大。

『捌』 結合時事談談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所能發揮的歷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據統計,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在改革開放之初(1979—1982年)累計為11.66億美元。以後逐年上升,進入20世紀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計達到44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額自1993年以來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發展中國家的第一位。在過去20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占所有發展中國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30%。由於經濟全球化實現了人才、資本、信息、知識和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中國能夠引進、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管理創新。事實上,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已經給了人們很多啟迪和借鑒。第二,有利於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使中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主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出口商品結構,強化經濟競爭力。第三,有利於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濟全球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第四,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國家之間以及民間的全球性科技活動日趨活躍,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積極參與,就能有效地促進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國外的技術或在外國產品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的挑戰表現在以下方面。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影響,是一種全方位的影響,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和特點。從經濟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市場經濟機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響我國的經濟穩定和政治穩定。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是世界市場的全球化,世界市場按照自由競爭原則,自發地調節各國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關系。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通過世界市場和中國市場的鏈接,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國際經濟政治的風險、矛盾和危機,直接引導到中國社會中來,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穩定發展。其表現有二,一是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穩定發展狀況,主要是經濟總量的平衡和經濟結構的穩定。二是通過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來影響政治穩定發展。值得指出的是,經濟全球化的這些因素同時存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形成一種綜合影響力,貫穿在我國經濟政治發展進程之中。因此,市場機制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政治穩定的最基本的方式。從政治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政府宏觀控制和對話協商機制來實現各國政治穩定與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各種跨國公司和企業根據自由競爭原則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圍內爭權逐利,導致了國際無政府主義的嚴重泛濫,卻不對各國社會的政治穩定負責。因此,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和各國社會政治穩定的職責,仍然需要各國政府承擔,通過宏觀調控、協商對話和國際合作,使市場起到基礎性配置全球性資源的作用。但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卻打著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張通過「自由民主市場模式」,鼓吹和採取政府管制經濟自由化政策,來消融中國政府管制經濟機制,制約我國政府管理行為過程,直接影響我國的政策穩定和政局穩定。此外,西方國家通過操縱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強調一切按照所謂的國際慣例和國際法事,甚至奉行單邊主義,把本國法律凌駕於國際關系准則之上,企圖迫使中國就範。這種不正當干預我國經濟政治事務的「合法」手段,對我國政治穩定的隱性影響更大更深。可見,政府宏觀調控、協商對話和國際合作是全球化條件下維護政治穩定的關鍵。從文化方面看,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國際大眾文化傳播媒介及其滲透整合機制,直接和間接地影響我國公眾的政治思想穩定和民心穩定。經濟全球化不僅是物質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西方的物質文明,也帶來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對我國公眾社會政治心理的穩定狀態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但世界主要大眾傳播工具卻被西方發達國家支配著,少數全球性傳媒公司壟斷著全球信息的發布權和控制權,這實際上使我國公眾處在一種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對稱的格局之中。發達國家藉此推行文化霸權主義,推銷「西方價值」,妖魔化中國等活動,這對我國社會公眾的思想統一和心理穩定,產生和形成了無形的滲透影響和強大的輿論壓力。從社會方面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體化,也是影響我國社會政治不穩定的方式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通過各種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國人民形成了越來越密切的經濟與社會聯系,無論是在廣度還是深度方面,都已經十分普遍地擴大了,我國社會公眾生活方式也呈現出不斷國際化與全球化的趨向。由於中國與各國之間存在一定的經濟與文化差距,人們在融入全球一體化的社會生活過程中,產生了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性,造成各種各樣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從而有可能產生和加劇我國社會政治的不穩定狀況。

『玖』 印度和中國的相似之處有()①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大②都屬於發展中國家③高新技術產業已經居世界前

印度和中國的相似之處有: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大;都屬於發展中國家.根據題意.
故選:A.

閱讀全文

與發展中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