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紀錄片產業如何發展歷程

紀錄片產業如何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1-02-28 05:00:28

① 世界紀錄片發展有哪幾個重要階段

請歷史考究狂退讓,我只能發點簡史,細節請自行查閱補腦

世界紀錄片的發展大概經歷了如下幾個時期:

原始時期
草創時期
影響社會的發展時期
變革歷史記錄時期
關注人類自身時期

② 中國紀錄片的現狀和發展思考

我不知道你具體寫了些什麼
就縮小論述的重點,就是找一個切入口如表現手法、文化手法......
以不同時期表現手法來看待其中的變化,
有點繞吧
比方簡單說
現在美國電影流行翻拍,不同時期就出現不同的表現手法
估計以後還會變
論文也類似於此

③ 紀錄片的策劃怎麼寫有關於一個東西的發展史那樣,之前的資料很難找......

策劃案中的框架出來沒?先按框架把能組織的內容做完,沒有的就找幫助或自己寫

④ 請談談世界紀錄片的歷史發展,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和作品

任何社會歷史人物都會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作用,要知道歷史巨輪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版,任何倒行權逆施的人都會被社會淘汰,但是作為歷史上的反面人物,要看你怎麼看待他的歷史作用,即使是和珅那些貪官也會有著對於社會發展促進的一面,不過個人覺的阻礙的一面比較大。要用辯證思想看問題。謝謝。

⑤ 關於歷史類紀錄片的發展史

可以參考這套書

中國民族發展史(上下冊)
作者:王文光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書籍簡介:
本書稿詳細論述了中國民族發展的歷史,全面展示了中華各民族從孕育、形成到發展的概貌,以及形成多元一體格局的漸進過程。全文歷史脈絡清晰、人物事件詳實,文字語句流暢,體例結構合理。
本書稿是一部有關中國民族發展史的理論專著,對於論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書籍目錄:

上冊:
導言
第一篇 先秦:中國民族的孕育時期
第一章 石器時代的古代人類及其文化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
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猿人
二、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古人
三、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新人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的文化及其主人
一、仰韶文化
二、大汶口文化
三、龍山文化
四、馬家窯文化
五、齊家文化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中國東北、北方、西北的主文化及其主人
一、東北地區
二、北方地區
三、西北地區
第四節 新石器時代中國西南的文化及其主人
一、西藏地區
二、四川與重慶地區
三、雲南地區
四、廣西與貴州地區
第五節 新石器時代中國南方文化及其主人
一、河姆渡文化
二、馬家浜文化
三、良渚文化
四、屈家嶺文化
五、大溪文化
六、江西、福建、廣東地區
……
第二章 古史傳說的時代先民及所反映出的歷史文化
第三章 夏、商、周:華夏族的形成及其周邊民族
第二編 秦漢:中國各主要民族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章 秦漢王朝與漢民族的形成
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周邊民族
第三章 各民族間的相互交流及其關系
第四章 秦漢時期各民族的文化
第三編 三國、兩晉、南北朝:中國民族在歷史的曲折迂迴中發展
第一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概述與壯大的漢族
第二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周邊民族
第三章 各少數民族建立的民族政權及其變化
第四章 各民放的民族關系
第五章 中國民族與域外民族的交往
第六章 三國兩晉北朝時期各民族的文化
購買地址:
http://www.islambook.net/shop/sort_book.asp?proctno=12050

1。新國學網(《四庫全書》
http://www.sinology.cn/
2。中國經濟史
http://economy.guoxue.com/
3。國學論壇http://bbs.guoxue.com/

⑥ 中國紀錄片發展史個人見解怎麼寫

  1. 中國紀錄片發展史 這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詳盡地闡述和總結吾國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的形成歷史、發展過程=獲得成就、現狀和示來發展趨勢的專著。作為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重點課題的研究成果,已通過國家鑒定,被專家評定為一級學術成果。
    本書以史為主,史論結合,作者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證精神,走訪尋找親身經歷的當事人;通過各種途徑搜尋查閱有關形象資料;力圖依靠翔實的資料;力圖依靠翊實的資料,對中國紀錄片歷史上的各個階段作細致的考證和分析。
    中國紀錄片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80年代前紀錄片。
    此時的紀錄片還是從電影新聞紀錄片起步的,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播出的《到農村去》拉開了我國紀錄片的序幕。但這個階段的記錄片都是由政治意識起主導作用,紀錄片被當成政治宣傳的工具。(歷史,真正的歷史~~考試也不會考到這個年代了)
    第二個階段:80年年代的紀錄片。
    隨著改革開放,這時的紀錄片步入了中外合作的模式,無論在技術還是在內容題材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絲綢之路》就是中日合作拍攝的大型紀錄片,相繼出來了《話說長江》《話說運河》紀錄片,但這些紀錄片採用的先主題,後期配音的製作模式,所以真實性還有待完善。而《望長城》則是80年代的典範之作,雖然依舊是宏觀場面,但它卻完善了之前紀錄片的不足,不僅改變了簡單的畫面加配音的製作方式,而採用了同期聲,長鏡頭等手法,而且題材也不再是祖國的錦綉山河,而是通過「人」這一主題表現出長城對於周邊人的影響。堪稱經典。

    由於第三個階段:90年代的記錄片總結的東西更多

⑦ 國內紀錄片的發展情況怎麼樣

淺析文獻紀錄片的價值性及其體現方式 底層平民生存狀態的藝術呈現——賈樟柯電影作品研究 摘要:文獻紀錄片作為一種體現文化價值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 表現手段,由於其製作手段和取材的陳舊,使得很多及其具有歷史文 獻價值的紀錄片並沒有被觀眾接受。文獻紀錄片如果想走近電視主流 群體,就必須在受眾觀賞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討出更加貼切現在 社會的表達手段。 關鍵詞:文獻紀錄片;受眾觀賞;表達手段 紀錄片作為一種文化標識逐漸成為一種影像語言性的文化產 品,這其中包括對自然生態、地域文化、社會事件、民族特色等 多方面的紀錄,而文獻紀錄片則是這其中最嚴謹最能反應歷史性 的一種紀錄片,也因其對文獻史料要求的真實性謹慎性,使得大 部分文獻紀錄片的敘述方式看起來死板而教條,在觀眾的接受過 程中,這種死板教條的印象有時甚至讓降低了觀眾對於文獻紀錄 片的興趣,從而降低了史料價值的珍貴性。 一 文獻紀錄片作為一種從電影紀錄片過渡到電視紀錄片,又 逐漸分離出的一種紀錄片類型,文獻紀錄片不僅傳承了紀錄的作 用,更重要的是展現了珍貴文獻的價值性,所以傳統意義上的文 獻紀錄片都是現有影像資料、文本資料、當事人口述等方式對事 件進行全方位的紀錄、演繹和剖析,從而達到紀錄歷史、反應歷 史、還原歷史的目的。 所有紀錄片都具有文獻價值,但並不是所有紀錄片都是文 獻紀錄片——文獻紀錄片必須有文獻,即影像、圖片、檔案等資 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獻價值。文獻紀錄片是在大量佔有文獻資料 的基礎上製作完成的,文獻價值是其最基本的價值。法國《電影 辭典》這樣定義紀錄片:「具有文獻資料性質的、以文獻資料為 基礎製作的影片。」這種廣義的文獻紀錄片概念賦予了所有紀錄 影像以文獻價值。 中國承襲了蘇聯的紀錄片觀念,習慣上將「匯編性」紀錄 片稱為「文獻片」,即利用以往拍攝的具有文獻價值的影像資料 輔以新近拍攝的素材進行再創作性編輯。這種狹義的「文獻紀錄 片」歷來為中國紀錄片創作所重視。 以上兩種定義或過於寬泛,以至於忽略了文獻紀錄片的特 質;或過於狹窄,不能全面涵蓋當今文獻紀錄片發展的新態勢, 因此有必要從新的角度進行理解。一方面,隨著歷史的發展,紀 錄片已逐漸包羅各種題材樣式,構成了以「非虛構」為根本屬性 的影像集合,是與故事片並列的片種;另一方面,文獻紀錄片不 再局限於對歷史資料的簡單匯編,口述、扮演、情景重現、動畫 等手段都可以表現具有文獻價值的內容。而這種文獻的組合是 「作者的主觀意圖要靠調動材料自身的意義和組合後的含義來完 成,在對事實的描述上求細、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發上,保 持客觀冷靜的態度,盡量隱藏作者的主觀敘述。」① 雖然表現形式有所豐富,但是文獻紀錄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 特色還是其歷史性,文獻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務於類型,而所拍 攝的內容的必須絕對真實,這樣才能進一步體現其歷史性 與文獻性,在形式有所變化的情況下,讓觀眾沒有產生虛假 的感覺,形成對歷史的現實化註解和對現實的歷史性紀錄的有機 結合。所以文獻紀錄片應該是,「文獻紀錄片」當指那些具有重 大留存價值的、實現了對歷史的現實化註解或對現實的歷史性記 錄的非虛構影視作品。 二 從社會文化角度看,文獻紀錄片具有珍貴的歷史資料價值, 是民族和國家的影像檔案。紀錄片的核心價值在於「紀錄」,文 獻紀錄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獻性」,「文獻」二字正是對紀 錄片「紀錄」功能最有力的註解。百年來雖然有多種理論觀點、 眾多學術流派和不同創作傾向,但是紀錄片以「紀錄」作為主要 功能這一點始終未變。無論對人類歷史發展而言,還是對電視這 種傳播媒介來說,文獻紀錄片都具有永恆的意義。 文獻紀錄片是民族和國家的一部歷史影像檔案。文獻紀錄 片在記錄社會歷史進程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識形 態的特質,因此,在觀看一些珍貴影像資料的同時,我們也可觸 摸到社會思想趨勢和時代文化思潮,其價值的凸顯是「以民族的 根本利益為基礎,以現代化的發展為參照,重新審視本民族的文 化,在對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發掘其優秀的內核和傳統,在 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間架高溝通的橋梁」②,所以說,文獻紀 錄片同時具有社會思想認知價值。 電視文化角度看,文獻紀錄片的審美價值提升了電視節目的 文化品位,從而有助於改善電視內容生產格局。文獻紀錄片具有 較高的品位和審美價值,具體表現在:第一,視野更開闊。文獻 紀錄片往往採取宏大敘事策略,從國家、民族、時代的高度把握 主題,風格上追求大氣磅礴、恢宏豪邁;第二,時空開合大。歷 史題材的文獻紀錄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時間和空間跨越;而 反映當代的文獻紀錄片,也常常注意把當下的一些價值取向放到 歷史的坐標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獻紀錄片往往 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啟迪智慧,讓人在歷史中重新認識現實。 在電視節目日趨娛樂化的今天,《大國崛起》、《新絲綢之 路》等文獻紀錄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觀眾對當今電視媒 體的認知和評價,提升了電視節目的文化品位,改變了電視被娛 樂之風裹挾的生態格局,為電視媒體自身的良性循環和未來發展 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重塑了電視文化的尊嚴。 三 所謂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 細節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豐富 作品內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紀錄片通常最終都是要求達到 對人的刻畫,即也應當注意細節對人,對周圍環境的刻畫描寫。 生動的細節描寫,有助於折射廣闊的生活畫面,表現深刻的社會 主題。「不管是哪一類紀錄片,他的成功與否最後都取決於對細 節的擁有量和對細節的處理」③,文獻紀錄片是一種精神產品, 又是綜合藝術的結晶,與電影、戲劇、小說一樣,同屬文藝作品 的范疇,要遵循文藝創作的基本規律。但是,它又不同於文藝作 品,要遵循紀錄片創作的特殊規律。一部優秀的電視紀錄片,離 不開借鑒和利用文藝創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細節描寫就是電視紀 錄片創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法。 中國近20年的文獻紀錄片題材從政治宣傳走向歷史人物、 歷史事件,從宏大敘事、空洞說教走向個人視角、細節敘事無疑 是一個巨大進步,不斷在各種歷史記錄當中尋找被記錄對象的細 節,重視對文獻的挖掘,從那些從來沒有面世過的資料里找尋和 收集,形成一種「揭秘」的效果。觀眾在被那些從未知曉的信息 所吸引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接受了滲透於其中的觀念。並對這些 細節加以整理,表現,這既是紀錄觀念的變化,也是技術的改 進。 中國大部分的文獻紀錄片選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題材,揭秘 歷史真相,或呈現領袖人物的心路歷程,普通百姓在時代變遷中 的生存狀態,或通過對歷史的全盤審視,解讀今天的社會。但不 同的是西方文獻紀錄片從1980年以後發生了重大變化,即政府或 主流意識形態集團出資拍攝的宣傳片大量縮減,以歷史人物、歷 史事件為主的商業片成為主流,突出故事性與市場價值;同時堅 持主流價值觀。中國文獻紀錄片先前單一關注政治領域而忽視文 化領域是明顯的。我們從過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記錄的重 心放在無產階級領袖這一群體身上,而對文化精英缺乏關注。 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名垂千古的歷史人物,不計其數 淺析文獻紀錄片的價值性及其體現方式 張潔瓊 (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影視與傳媒 大 眾 文 藝 174 摘要:在電視節目泛濫的今天,綜藝娛樂類節目幾乎成了大哥 大,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收視市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觀眾更需要看 到一些新的節目形式和新鮮血液的出現。 2011年1月,湖南衛視重力推出解讀姓氏文化的電視節目《非常 靠譜》,節目形式新穎,風格幽默娛樂,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 注。但是作為一檔新生的節目,《非常靠譜》也尚有許多需要改進的 地方。 本文主要分析討論《非常靠譜》獨具一格的特點以及急需改進 的缺陷,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非常靠譜;電視節目;文化;娛樂 2011年伊始,綜藝大台湖南衛視就發布聲明,表示今年湖南 衛視將有幾檔新的節目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並強調今年湖南衛 視的主題將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在其熱力推出的《非常靠譜》、 《好奇大調查》、《給力星期天》、《喜劇之王》這幾檔節目 中,以解讀姓氏文化為節目內容的《非常靠譜》節目受到了廣泛 的關注。 一、《非常靠譜》節目介紹 《非常靠譜》於2011年1月3日開播,由湖南衛視資深主持人 汪涵挑大樑,每期節目中都會請到幾位對姓氏文化頗有研究的專 家學者到場組成「擺譜團」,對每一姓氏背後的故事展開挖掘, 每期到場的觀眾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為止,一 共做過7期節目,分別是劉姓專場、姜姓專場、歐姓專場、許姓 專場、伍姓專場以及開春特別企劃節目和十二生肖姓氏專場。 《非常靠譜》旨在解讀中華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為包 裝,曬百家姓里的人傑、絕活、故事等,曬祖宗、曬歷史、曬文 化,讓觀眾在了解這些姓氏歷史的同時找到共鳴,為自己的姓氏 而驕傲。 該節目製作人徐晴表示:當下電視熒屏上的文化類節目大多 與解讀歷史有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讀還屬冷門。 電視觀眾看解讀歷史的文化類節目只能傾聽、借鑒;但《非常靠 譜》可以參與。 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專場後,《非常靠譜》一 直處於停播狀態,5月10日湖南衛視發表聲明,《非常靠譜》將 於5月16日正式回歸。 二、《非常靠譜》如何「靠譜」 從契合當今社會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這一點上來說, 《非常靠譜》的出現無疑是非常有價值的。中國人歷來講究認祖 歸宗,血脈相承,而姓氏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現象,通常成 為了血緣之間隱形的紐帶。另外,《非常靠譜》節目名稱中這個 「譜」字指的是家譜、族譜。家譜和族譜也是中國文化特有的符 號,其承載的意義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從節目形式本身來說,也有許多的創新之處。 1.文化性和娛樂性的結合 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多元化社會,傳統文化式微、流行 文化喧囂。《百家姓》、《三字經》、《論語》、《道德經》、 《莊子》這些國學中的經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詳,但是真正能閱讀 並理解的人是越來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卻鋪天蓋地,這是一個 把文化弄丟了的時代。 縱觀各個電視台的節目,關於中國文化方面的節目實在是太 少了,還不及娛樂節目的一半,能去收看這些文化類節目的觀眾 更是屈指可數。《百家講壇》應該算是為數不多的比較成功過的 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講壇》作為一檔高端的文化歷史節目,最 開始的時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線,請來一些學者專家做講座,收視 率甚微;直至出現了劉心武、易中天、紀連海等等這些人之後, 《百家講壇》才隨之火了起來。火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人會 講歷史會講故事,娓娓道來,十分傳神。 從《百家講壇》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 學究的姿態來講歷史講文化已經過時了,人們需要了解歷史,但 是不代表歷史就是枯燥的說教,換一種輕松的方式講述效果會更 好。 《非常靠譜》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娛樂性的融合。主持人汪 涵和擺譜團的專家們在講述姓氏文化的歷史時經常會調侃,也會 通過一些flash的小短片對姓氏歷史上的名人做簡短的介紹,增 進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寓教於樂,讓觀眾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 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比單純的講述更能加深觀眾的印象。 2.主持人與擺譜團的智慧 《非常靠譜》還在策劃的時候,汪涵就直諫台長,要求做該 節目的主持人,甚至連該節目的名稱都出自於汪涵的創意。汪涵 自己說,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卻是個非常安靜的人, 平時喜歡看書、研究古玩,非常熱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可以說,《非常靠譜》這一檔節目就是為汪涵量身定做的, 也是他從娛樂節目向高端文化節目華麗轉身的轉折點。因此,在 最初汪涵主持這檔節目的消息傳出時,他就成了大家共同關注的 焦點。觀眾都在猜測,那個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 這樣文化類的節目嗎?而節目播出之後,汪涵憑借自己的實力給 觀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節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 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發的這種魅力,使得整個節目既有文化 氣息又通俗易懂。 該節目的另外一大亮點就是由對姓氏文化頗有研究的學者 《非常靠譜》是否靠譜 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 江蘇南京 210000) 的歷史事件。中華民族經歷過無數文明的變遷與過度,中國人民 在數千年中經歷了無數的傷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這些都是中華 文明的文化給了我們巨大的力量,這樣生命中的閃光點,不僅是 可以指導中國人前進的明燈,也是吸引外國友人了解中華民族的 地方。到現在為止,我們在很多歷史題材的挖掘和呈現上都有所 欠缺。 中國文獻紀錄片近年來在藝術表現上實現了大面積突破,突 出體現在手法多元,如真實再現、電腦動畫等,敘事上開始追求 故事化、懸念感,剪輯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體而言, 電影語言陳舊依然是紀錄片的一個普遍現象,其理論依據是紀錄 片的真實性依託於紀實手法。,情景再現的表現手法符合紀錄片 創作的語言系統,並不違背紀錄片的本質特徵,與傳統紀錄片比 較,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符合時下紀錄片創作手法多元化的時 代特徵。情景再現是符合現階段紀錄片創作特點的一種有效的手 法之一。然而,人類歷史是不斷向前邁進的過程,不同階段的社 會環境、文化環境需要不同的創作理念、創作手法與之相適應, 盡管現階段它體現出的優越性令眾多題材的紀錄片增色生輝,然 而它只是符合這個時期的創作熱潮,如果想獲得持久的生命力, 則必須在不違背紀錄片本質的前提下,將其豐富、發展、完善。 注釋: ①時間.《簡論匯編性紀錄片(文獻紀錄片)的創作》.《中國廣播電 視學刊》1997年第11期. ②金元浦.譚浩哲.陸學明.《中國文化概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年出版.第705-706頁. ③ 陳漢元.《紀錄片的類別》.《電視研究》.1998年04期. 影視與傳媒

⑧ BBC的記錄片名揚全世界,中國的記錄片產業為何發展不起來

我的總體感受:國內紀錄片行業這幾年發展很快了,資金和人才都有快速提升,當然相對於國外發達紀錄片製作單位差距仍然很大,欣賞紀錄片的行為未成熟地市場化。

⑨ 電影紀錄片的發展過程如題 謝謝了

1.什麼是紀錄片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是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嬰兒的午餐》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片斷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 2.世界百部著名紀錄片 《華氏911》 《帝企鵝日記 》 《 微觀世界》 《南京大屠殺》 《 帶攝影機的人1~3》 《遷徙的鳥》 《神經病人》 IMAX出品紀錄片《深海探奇》 《普通法西斯1~17》 希特勒紀錄片《意志的勝利》 大急救\《大急救》美國影評最佳紀錄片 1~15 《彩色第三帝國1~15》 《白色星球》 《潁州的孩子》 紀錄片《幼兒園》 紀錄片《龍脊》 紀錄片《英和白》 紀錄片《沙與海》 紀錄片《最後的山神》 賈樟柯電影展播之氣——《東》(上)(中)(下) 瘋狂英語(上)瘋狂英語(下) 《裸遍世界1~3》 《攝氏零度 春光再現1~2》 《老徐的影像日記1~2 》 《國球滄桑》 《回家的路有多長》(上)(下) 《犧牲》 集結號紀錄片 《 圓明園》 《永恆的敵人-獅子和鬣狗01~10》 大國崛起—1 海洋時代(葡萄牙,西班牙) 大國崛起—2小國大業(荷蘭) 大國崛起—3走向現代(英國) 大國崛起—4工業先聲(英國) 大國崛起—5激情歲月(法國) 大國崛起—6帝國春秋(德國) 大國崛起—7百年維新(日本) 大國崛起—8尋道圖強(俄國) 大國崛起—9風雲新途(蘇聯) 大國崛起—10新國新夢(美國) 大國崛起—11危局新政(美國) 大國崛起—12大道行思(結束篇) 《難以忽視的真相》 《故宮》 《台北故宮》 美國國家地理《鬼斧神工巴厘島》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狗兒真奇妙》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鋼鐵鯊魚》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澳洲動物探秘》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非洲大陸》 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犯罪實驗》 Discover探索節目: 《花豹家族》 《大堡礁》《 龍在中國 》《卑斯邁戰艦》《登陸火星》《 暴龍》《 特種部隊》《 尼羅河 》《 戰艦指揮》《 武裝潛伏》《 與狼共舞》 《太空飛行器》 《認識兩性》《叢林海戰》《權力的誘惑》《地震》《非洲歷險》《西班牙之魂》《基因遺傳》《龍卷風》《埃及艷後》《冰河紀動物》《南極冰原》《奇峰動物》《時空大冒險》《世紀寶藏》 《熊之家族》《 找亞特蘭提斯》《訊雷直升機》《 真假摩西》《尋找日本艦隊》 《拿破崙》 《恐龍獵人》《夢幻帝國》(拜占庭)《 隱形戰機》 《煙火》《聖經女神》《木乃伊之謎》《 時空大冒險》《活佛轉世》《靈修少年》 再說長江1~33 北極傳說 [緣起]拍攝四年的張藝謀《英雄》紀錄片 《河之南》 探索頻道精彩紀錄片: 《巨人之迷》1~5 《玉文化》 《前世今生》 著名電影紀錄片 《商務印書館放工》(1917年)。攝影師葉向榮 著名電視紀錄片 《沙與海》 《故宮》 《微觀世界》 《大國崛起》 《鳥與夢飛行》 《守護敦煌》 《漢口老房子》 《帝企鵝日記》 3.補充 關於什麼是紀錄影像,國內外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結論或定義。 但是,關於紀錄片的理論討論大致分為三種: 1.實踐經驗型. 2.零散沒學型. 3.狹義文化型. 紀錄影像的文化特徵: 1.紀錄影像:人類認識和發現世界的手段。 2.紀錄影像:一種新的表達方式。 3.紀錄影像:對「真.善.美」的追求 中國紀錄影像的文化特徵: 1.主旋律紀錄影片的「大眾化」 2.大眾式紀錄片的「娛樂化」 3.精英式紀錄片的精神堅守 紀實片 一種紀錄片式的影片,起源於法國盧卡埃兄弟的早期作品,如《工廠下班》(1895)。 英語:documentary

閱讀全文

與紀錄片產業如何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