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生福祉和人民幸福是一個意思嗎
民生福祉和人民幸福,我感覺的這兩個詞應該是一類的,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強調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⑵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進行了哪些增進民生福祉的工程
黨的18大以來,進行了很多民生的重大改變,對民生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如醫療報賬,社會應急保障百姓的住房,保障百姓的就業保障和城市的基礎的交通化,現代化對民生都是重大的保障和改進!
⑶ 經濟發展與民生福利的改善的內容及存在的關系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是在中央領導同志關心下,在主管部門大力支持下,由學術理論界組織開展的一個重要研究項目。該項目於2007年5月啟動,經過全國眾多學術機構和200多位專家學者的積極努力,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引起廣泛關注。為什麼要開展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這項研究要解決哪些主要問題?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包括哪些內容?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該項目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鄭功成教授。
記者: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是事關基本民生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本制度安排。開展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有什麼重要意義?
鄭功成:本世紀頭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關鍵時期。目前,我國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家財力的增強、黨中央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和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動,使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然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還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方面,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績,沒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可能成功,市場經濟改革帶來的社會風險不可能化解,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但另一方面,實踐中的部門分割、試而不定和統放不分,又造成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地方化、碎片化。社會保障制度的地方化會形成並固化地區差別條件下的地方利益,社會保障制度的碎片化會損害這一制度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同時,在認識上也存在對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規律認識不清以及誤讀、錯判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情況等問題。實踐和認識上存在的這些問題,既制約了社會保障制度自身的發展,也制約了社會保障對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和實現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功能的發揮。因此,在尊重國情和遵循規律的前提下,科學地規劃和設計社會保障未來的發展戰略,對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開展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就是要匯集我國社會保障理論學術界的集體智慧,探索社會保障發展的理念與規律,規劃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的體系結構、運行和監管體制,明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目標、進程與步驟等,從而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設提供依據。
記者:目前項目研究的進展如何,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
鄭功成:該項目研究正式啟動以來,已經在全國范圍召開了14次分片專家座談會,並先後到多個省市開展專題調研與問卷調查,還進行了專門的國際考察與交流活動,使我們對社會保障制度及其建設目標和發展路徑的認識得到了深化。在研討與調研中,大家普遍認為,我國需要加快建設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使經濟發展成果通過社會保障制度安排轉化為切實的國民福利。實現發展成果的普惠和共享,是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本質要求。如同市場機制天然追求效率一樣,社會保障制度的出發點與歸宿都天然地表現出對社會公平的追求。市場機制是經濟增長的動力系統,而社會保障則是經濟社會的穩定、協調與促進系統。兩者功能的有效發揮,是整個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應基於國家的整體利益,著眼於增進人民福祉;社會保障制度的設計需要從全局與長遠出發,不能偏向某一部分人群。建設一個能夠公平惠及全體國民的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應成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目標與方向。
記者:對社會保障制度的中國特色應該如何理解?
鄭功成:社會保障制度的中國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尊重我國的現實國情。重視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之間與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實,重視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部門分割、制度不健全的狀況,深刻認識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重視家庭保障與社會互助的傳統。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不是要替代家庭保障,也不是要取消鄰里互助、職工互助和單位保障等,而是要將傳統的家庭與互助保障和現代化的社會保障有機結合起來,在政府主導下,充分調動社會、單位、家庭與個人的積極性,使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在合理的責任分擔機制之上。這是這項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採取漸進性的發展方式。保障不足與不同群體待遇差距較大,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受財力所限,在短期內建立一個高水平、廣覆蓋的社會保障制度並不現實。因此,社會保障的發展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打破不公平入手,確保人人享有低水平的、有差別的社會保障,然後逐步縮小不同社會群體的社會保障差距、形成較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最終建立統一的、生活質量型的社會保障體系。當前,應盡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救助制度和醫療保障制度,免除全體國民的生存危機和疾病憂慮,同時推進老年保障事業的全面發展,切實解除人們的老年後顧之憂。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推進方式上,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即通過年齡或者代際劃分的方式來確立新的公平制度。在保障內容方面,應建立包括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三位一體,經濟來源保障、服務保障、精神慰藉保障三層結構,一般性保障措施與專項保障措施相協調的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國未來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應該邁向全面化和立體化,以政府主導的基本保障為主體,同時發展市場化的高水平保障和民間組織的補充性保障。
記者: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目前需要解決哪些突出問題?
鄭功成:首先,應樹立公平、正義、共享的價值觀。只有確立這樣的價值取向,社會保障制度才能步入健康持續發展的正確軌道。其次,應加快促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由不穩定試驗狀態走向定型、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定型、穩定的制度安排,有利於增強國民的安全感以及對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降低制度改革與建設的成本,有利於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實現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與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於全面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公平、實現共享、促進發展的功能。第三,應明確政府的主導責任,明晰責任分擔機制。政府主導是現代社會保障的重要特徵。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從「國家―單位保障」向「國家―社會保障」轉型的過程中曾出現從政府包辦滑向過度強調家庭和個人責任的傾向,這直接導致制度建設中的公平性不足、有效性不高。所以,明確政府的主導責任,明晰各個責任主體的責任分擔機制,是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關鍵。第四,應妥善處理好相關關系。在理念方面,需要平衡好公平與效率、政府與市場、權利與義務、中央與地方、民族性與國際性、社會保障與家庭保障的關系,這有利於從整體上把握制度建設的方向。在制度建設方面,需要增強社會保障政策與勞動就業、公共財政、人口、公共衛生、產業發展政策等的協調性,注重發揮相關制度安排的綜合效能。
⑷ 深圳提升民生福祉,具體有哪些措施
有提升居民教育權益,改善民生醫療條件,提高低保水平等。
大幅增加教育投入。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非常注重教育,當今社會發展迅速,教育水平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高度。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增加教育投入,是對深圳民生整體提高的深遠謀劃,自2015年以來,深圳累計對教育方面投入超過2800億元,幾乎每天都有各種學校在進行改造,這些改造包括了基礎設施健設,科學研究投入,教育項目改革等等。
深圳在提升民生福祉方面力度非常大,僅去年一年,深圳在九大民生領域投資就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9,包括了基礎設施建設,居民就業促進,生態環境改善等等。在如此高強度的投資建設之下,深圳的居民幸福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在2019年,深圳居民平均壽命達到81.54歲,比去年增加0.8歲。相信在以後的改革建設中,深圳地區的人民將更加幸福。
⑸ 如何完善社會制度來降低健康風險.從而保障公眾的健康
這是張怡恬作者的一篇稿子,有些觀點非常有見解,你不防看看,希望對你幫助!
善社會保障實現共建共享
――訪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項目主持人鄭功成教授
張怡恬
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是在中央領導同志關心下,在主管部門大力支持下,由學術理論界組織開展的一個重要研究項目。該項目於2007年5月啟動,經過全國眾多學術機構和200多位專家學者的積極努力,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引起廣泛關注。為什麼要開展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這項研究要解決哪些主要問題?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包括哪些內容?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該項目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鄭功成教授。
記者: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是事關基本民生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本制度安排。開展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有什麼重要意義?
鄭功成:本世紀頭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關鍵時期。目前,我國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家財力的增強、黨中央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和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動,使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然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還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方面,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績,沒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可能成功,市場經濟改革帶來的社會風險不可能化解,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但另一方面,實踐中的部門分割、試而不定和統放不分,又造成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地方化、碎片化。社會保障制度的地方化會形成並固化地區差別條件下的地方利益,社會保障制度的碎片化會損害這一制度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同時,在認識上也存在對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規律認識不清以及誤讀、錯判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情況等問題。實踐和認識上存在的這些問題,既制約了社會保障制度自身的發展,也制約了社會保障對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和實現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功能的發揮。因此,在尊重國情和遵循規律的前提下,科學地規劃和設計社會保障未來的發展戰略,對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開展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戰略研究,就是要匯集我國社會保障理論學術界的集體智慧,探索社會保障發展的理念與規律,規劃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的體系結構、運行和監管體制,明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目標、進程與步驟等,從而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設提供依據。
記者:目前項目研究的進展如何,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
鄭功成:該項目研究正式啟動以來,已經在全國范圍召開了14次分片專家座談會,並先後到多個省市開展專題調研與問卷調查,還進行了專門的國際考察與交流活動,使我們對社會保障制度及其建設目標和發展路徑的認識得到了深化。在研討與調研中,大家普遍認為,我國需要加快建設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使經濟發展成果通過社會保障制度安排轉化為切實的國民福利。實現發展成果的普惠和共享,是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本質要求。如同市場機制天然追求效率一樣,社會保障制度的出發點與歸宿都天然地表現出對社會公平的追求。市場機制是經濟增長的動力系統,而社會保障則是經濟社會的穩定、協調與促進系統。兩者功能的有效發揮,是整個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應基於國家的整體利益,著眼於增進人民福祉;社會保障制度的設計需要從全局與長遠出發,不能偏向某一部分人群。建設一個能夠公平惠及全體國民的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應成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目標與方向。
記者:對社會保障制度的中國特色應該如何理解?
鄭功成:社會保障制度的中國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尊重我國的現實國情。重視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之間與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實,重視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部門分割、制度不健全的狀況,深刻認識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重視家庭保障與社會互助的傳統。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不是要替代家庭保障,也不是要取消鄰里互助、職工互助和單位保障等,而是要將傳統的家庭與互助保障和現代化的社會保障有機結合起來,在政府主導下,充分調動社會、單位、家庭與個人的積極性,使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在合理的責任分擔機制之上。這是這項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採取漸進性的發展方式。保障不足與不同群體待遇差距較大,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受財力所限,在短期內建立一個高水平、廣覆蓋的社會保障制度並不現實。因此,社會保障的發展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打破不公平入手,確保人人享有低水平的、有差別的社會保障,然後逐步縮小不同社會群體的社會保障差距、形成較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最終建立統一的、生活質量型的社會保障體系。當前,應盡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救助制度和醫療保障制度,免除全體國民的生存危機和疾病憂慮,同時推進老年保障事業的全面發展,切實解除人們的老年後顧之憂。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推進方式上,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即通過年齡或者代際劃分的方式來確立新的公平制度。在保障內容方面,應建立包括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三位一體,經濟來源保障、服務保障、精神慰藉保障三層結構,一般性保障措施與專項保障措施相協調的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國未來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應該邁向全面化和立體化,以政府主導的基本保障為主體,同時發展市場化的高水平保障和民間組織的補充性保障。
記者: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目前需要解決哪些突出問題?
鄭功成:首先,應樹立公平、正義、共享的價值觀。只有確立這樣的價值取向,社會保障制度才能步入健康持續發展的正確軌道。其次,應加快促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由不穩定試驗狀態走向定型、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定型、穩定的制度安排,有利於增強國民的安全感以及對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降低制度改革與建設的成本,有利於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實現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與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於全面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公平、實現共享、促進發展的功能。第三,應明確政府的主導責任,明晰責任分擔機制。政府主導是現代社會保障的重要特徵。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從「國家―單位保障」向「國家―社會保障」轉型的過程中曾出現從政府包辦滑向過度強調家庭和個人責任的傾向,這直接導致制度建設中的公平性不足、有效性不高。所以,明確政府的主導責任,明晰各個責任主體的責任分擔機制,是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關鍵。第四,應妥善處理好相關關系。在理念方面,需要平衡好公平與效率、政府與市場、權利與義務、中央與地方、民族性與國際性、社會保障與家庭保障的關系,這有利於從整體上把握制度建設的方向。在制度建設方面,需要增強社會保障政策與勞動就業、公共財政、人口、公共衛生、產業發展政策等的協調性,注重發揮相關制度安排的綜合效能。 摘要:本論文從制度與實踐關系的角度探討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論文認為,目前國家在針對失業現狀採取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推
進的速度是很快的,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仍然存在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針對就業和社會保障需求的復雜性、動態性等特徵進行系統分析的
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社會保障制度;就業;失業;制度實踐失業問題是我國所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在應對這個挑戰的過
程中, 政府的戰略選擇經歷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從最初實行再就業工
程,在世紀之交的幾年中逐漸過度到,採取「再就業」和「失業社會保障」
雙管齊下的方針,來應對嚴重的失業問題。因此,促進就業和健全社會
保障體系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兩個影響深遠的重要目標,兩
者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
一、就業與社會保障的關系
目前我國正處於失業最高峰時期,從20 世紀90 年代中期至今,
我國下崗失業的總人數一直有增無減,特別是隨著並軌工作的逐步推
進,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急劇攀升。在應對當前現狀時,我們有必要理清
就業和社會保障的根本關系,這對於我們解決失業問題有著非常必要
的意義。
就業與社會保障分屬不同的范疇。就業主要屬於經濟發展的范疇,
充分就業是各國宏觀經濟追求的目標, 就業狀況也成為經濟發展狀況
的重要指標之一。正如經濟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要相協調,促進就業同
樣也需要與社會保障發展相協調。在就業壓力較大時,首先要積極擴大
就業,並通過適度的社會保障來促進就業,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至少應
以不妨礙就業為前提; 而在就業壓力相對較小、就業比較充分的情況
下,則應該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根據經濟發展狀況擴大社會保障的
范圍、適當提高保障水平。
二、當前就業格局的變化與社會保障制度實行中的問題
(一)新就業格局的變化給社會保障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
由於我國新增勞動力規模巨大, 農村勞動力還需要持續不斷地向
城市轉移,因此就業壓力將長期持續存在。不僅如此,近年來,隨著經濟
轉型和結構調整,特別是加入wto 之後面對經濟全球化、國際競爭加
劇的大環境,我國就業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
就業市場化。在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 勞動力市場逐步發育完
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初步形成,計劃用人機制被基本摒棄,就業
市場化格局已不可逆轉,其結果是就業雙向選擇,人員在企業之間、地
區之間、城鄉之間流動加速,供求矛盾顯性化,失業已成為社會經濟生
活的「常態」。就業方式和渠道多元化。一方面,伴隨著結構調整,股份
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及個體經濟成了新增就業的主渠道,而國有
經濟單位正規就業一統天下的就業局面已成歷史另一方面,由於產業
結構變動及全球化導致的劇烈市場競爭,正規就業相對萎縮,勞動力市
場中的部分弱勢群體, 特別是下崗失業工人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不得
不進入了非正規的靈活就業領域。此外,從就業的產業結構角度看,第
一產業就業大幅下降,第三產業明顯上升。就業格局的深刻變化,給社
會保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制約了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也
損害了勞動者依法享受社會保障的權益。
(二)新舊體制銜接的困難1998 年以來,中央政府提出「三條保障線」政策:國有企業下崗職工
在就業服務中心最長可領取三年的基本生活費; 三年期滿仍未實現再
就業的,可繼續領取失業保險金,領取時間最長為兩年;享受失業保險
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可申請領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為實現失業
保障的社會化,從2001 年1 月1 日起實行「兩條保障線」政策,國有企
業原則上將不再建立新的再就業服務中心, 下崗人員原則上不再進入
再就業服務中心,而是與企業依法解除勞動關系,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
險待遇,實現下崗與失業並軌。不過,這新舊兩種社會保障體制如何銜
接的問題,不論在實踐中還是政策研究中,都是一個難點。目前來看,從
舊體制向新體制的過渡,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困難:第一,「下崗」轉「失
業」存在困難。第二,集體企業下崗職工進入新體制存在困難。第三,下
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之後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三)社會保障制度普遍原則下的實質性不公平
下崗失業人員內部卻具有很強的異質性, 按照與原有單位關系的
不同,可劃分為四類下崗失業人員,即國有企業失業人員、國有企業下
崗職工、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和「放長假」人員。四類不同的身份即意味著
他們在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享有不同的待遇。一般來
說,對於已經解除勞動關系的國有企業失業人員而言,養老保險已經由
原來的單位足額交齊,失業後續保即可,他們往往比較願意續繳。而對
於大部分無法解除勞動關系的下崗職工和「放長假人員」,個人賬戶不
實的情況較多,續繳養老保險相對困難。此外,在職職工與下崗失業人
員的差別、下崗失業人員內部的差別非常顯著,但養老、醫療等社會保
險是按照普遍原則征繳費用的。因此,在目標人群的身份、收入等因素
存在種種不同的情況下, 看似程序公平的社會保障制度在實踐中困難
重重, 公平的效果也沒有足夠彰顯, 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帶來更大的不
公。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身份認定不能代表下崗失業人
員的全部。第二, 社會平均工資不能代表下崗失業人員的客觀經濟收
入。這樣就導致了實際結果與目標相背離的現象。建立失業社會保障制
度的初衷是為了確保失業者的基本生活,但社會保險設定的高門檻,卻
致使在改革過程中被排擠出體制之外的下崗失業人員, 難以進入門檻
較高的社會保障體系,陷入越來越貧困的境地。
(四)現行社會保障制度和管理方式不適應促進就業的需要
一是覆蓋面窄。二是現行社會保險制度是針對有固定用人單位的
正規就業形式設計的,費率過高,作為基本保障的待遇也偏高,既不利
於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吸納就業者,也不利於鼓勵勞
動者從事各種靈活就業。三是管理服務不適應就業多元化的需要。四是
失業保險的促進就業功能未能充分發揮三、關於促進就業和解決社會保障制度的幾點建議
(一)根據就業市場化和多元化的要求,審慎地調整基本社會保險
制度,改善管理。
(1)保障水平要適度。社會保障標準的確定,要同現階段經濟發展
水平相適應,既要保證基本生活需要,又要有利於促進就業和再就業。
(2)保障范圍要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就業渠道、方式又發生了重大變
化,要求必須不失時機地擴大基本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3)管理服務
要靈活。一是管理服務的形式和方法要進一步改革完善。二要為人員流
動創造條件。(4)要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二是為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減少基本保險制度的調整難度,
應加快推進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
應加快立法,完善有關的政策法規,培育和完善資本市場,加強對
基金運作監管,以推動我國多層次社會保險體系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減
少我國基本社會保險制度調整的阻礙, 緩解我國基本保險制度的收支
危機。
三是採取切實措施,擴大失業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在體制方面,解
決社會排斥的問題。在妥善處理新舊體制銜接中出現的問題,增加財政
投入,保證下崗失業人員順利進入社會保障體系。將有關的並軌政策延
伸到集體企業職工,消除由所有制身份造成的社會排斥。
⑹ 破除瓶頸制約,增強民生福祉。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想為人民服務,
所以要剔除一切的制約,
要擴大自由為民謀福利
⑺ 惠及民生福祉 什麼意思
「惠及民生福祉」是指所從事的工作或者正在建設的工程涉及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長回遠利益,會給老百姓帶答來實實在在的實惠,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們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7)健康產業惠及民生福祉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發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動員令。
其中對人民美好生活的表述為「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要求將增進民生福祉,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作為推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