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的前言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在重視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同時,加快振興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新形勢和文化領域改革發展的迫切需要,特製定本規劃。
B. 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摘要
大眾網-大眾日報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富民強省新跨越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必須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加快建設經濟文化強省。
一、發展背景和發展目標
「十一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作為、科學務實,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主要任務目標順利完成。面向未來,我省的發展站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
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9416.2億元,「十一五」年均增長13.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美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749.3億元,年均增長2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8.1萬億元,年均增長22.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到5.3萬億元,年均增長18.9%。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農業連續8年增產,糧食總產達到4335.7萬噸。製造業強省建設成效顯著,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萬億元以上。服務業規模和質量逐步提升,增加值達到14429億元。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9.1:54.3:36.6。
可持續發展取得新成效。耕地總量實現動態平衡,保有量超過1億畝,有效灌溉面積達到7464萬畝,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累計分別下降22.1%、20%和18%,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以能源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為代價的增長方式得到有效遏制。
創新型省份建設取得新突破。擁有中科院3個研究所、1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29個國家質檢中心,國家綜合性新葯研發技術大平台、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國家深海基地等重大科學工程落戶山東。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0家,居全國首位。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年均增長超過30%。
協調發展呈現新亮點。國務院批復實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和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扎實推進,省會經濟加快發展,突破菏澤成效明顯。城鄉面貌顯著改善,城鎮化率達到49%,實現村村通電、通電話、通汽車,通自來水率達到90%。
改革開放形成新局面。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4%。資本市場逐步完善,直接融資額五年累計達到2900億元。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機制不斷完善,財政對「三農」累計投入4718億元,年均增長36.1%。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加快,教育、文化、醫葯衛生、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領域體制改革力度加大。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已與國外建立友好城市168對、友好合作關系城市165對,進出口總額累計7036億美元,年均增長19.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賬累計463.9億美元。
民生建設得到新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續加大,財政對民生投入累計7004.5億元。各級各類教育發展加快、結構優化,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6個百分點以上,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達到1∶1。城鄉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98.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6%。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6歲。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基本形成,成功舉辦了奧帆賽、殘奧帆賽和第十一屆全運會。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53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715.9萬人,實現城鎮家庭就業動態消零。社會保障覆蓋面逐步擴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9946元和6990元,年均分別增長10.5%和8.7%。
「十二五」期間,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有基礎有條件繼續走在全國前列,但國內外發展環境錯綜復雜,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轉變發展方式的外部壓力加大、內在要求迫切,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
「十二五」期間,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牢牢把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堅定不移地以富民強省為目標,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設經濟文化強省,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指導原則:
堅持結構調整。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放大消費拉動作用,調整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堅持創新驅動。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魯和人才強省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
堅持統籌兼顧。把統籌兼顧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方法,統籌經濟與社會、海洋與陸地、城市與農村、東部與中西部、當前與長遠,加快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堅持民生優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實現富民與強省的有機統一,共建共享和諧社會。
堅持綠色發展。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加快生態省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營造美好家園。
堅持改革開放。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破除發展障礙,化解發展難題,加快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增強發展的融合性和開放度,更高水平參與國際分工,積極推動國內區域合作,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
推動和實現我省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必須堅持「一線三點」的工作思路,在各項工作中體現強省建設的內在要求,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著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取得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新成就。
發展目標:
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到2015年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7∶48∶45,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4%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以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省城鎮化水平達到55%以上,力爭新農村建設達到全國先進水平,海陸資源互補、產業互動、布局互聯,海洋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3%,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實現跨越,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教育質量和結構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全社會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社會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平安山東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生態環境優美宜居。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森林覆蓋率達到25%,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展現生態山東、綠色山東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殷實富裕。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爭取農民收入實現更高增幅,逐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均期望壽命力爭達到77歲,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明顯提高。
經過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奮斗,使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人民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二、區域統籌和發展布局
構建產業布局合理、區域發展協調、人口聚集加快、城鎮體系完善的發展格局。
(一)經濟布局。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促進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發展。一是加快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精心組織實施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加快實施國家批復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經濟改革發展示範區和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主體力量,要發揮全省優質資源富集地帶的優勢,努力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高端產業聚集區。二是加快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全面落實國務院批復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把黃河三角洲建設成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全國重要的特色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後備土地資源開發區和環渤海重要的增長區域。三是加快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以加快省會建設發展為龍頭,帶動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建成發展活力充足、產業素質較高、服務功能強大、生態環境優美、社會文明和諧的經濟圈。四是加快建設魯南經濟帶。以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為龍頭,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支持菏澤打造魯蘇豫皖邊界區域科學發展高地,把魯南經濟帶建成全省經濟新的增長極。
(二)城鄉布局。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城鄉規劃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一是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構建以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科學布局,城鄉互促共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到2015年全省17市建成區人口全部達到50萬人以上,其中超100萬的城市16個,濟南、青島分別達到400萬人和450萬人。二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穩妥引導農民適當集中居住,實行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布局,實現農村社區建設服務全覆蓋,完成8000個村莊整體改造。三是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著力點,完善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縣域經濟向特色化、集群化方向發展。
(三)空間布局。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調整優化空間結構,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全省國土空間按開發內容分為城市、農村和生態三類區域,主體功能上分別作為大規模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生產和農村居住、保障生態安全的國土空間。按開發方式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
三、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實施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戰略,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農業提升。以增加農民收入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核心,加快構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體系,推進「五個提升」。第一,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面實施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和糧食儲備能力建設,確保糧食安全。五年建設高產穩產糧田1000萬畝,新增糧食倉儲庫容500萬噸。第二,提升農業生產綜合效益。支持生產要素向種養殖大戶集中、優質品種向生產基地集中、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發展規模經濟,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到2015年,蔬菜、漁業、畜牧、果業、苗木花卉等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對農民增收貢獻1500元以上。第三,提升農業裝備規模和質量。加快推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到2015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4億千瓦,農機化水平達到85%以上。第四,提升農業生產標准化水平。加快制定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准和安全標准,擴大農產品的品牌優勢,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第五,提升農業產業化層次。實施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工程,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農業生產工廠化、管理企業化、組織規模化。
(二)工業優化。以實現工業由大變強為核心,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節能減排水平為重點,深入推進產業調整振興,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產業集聚集約發展,構建以高端產業、高端產品、高端技術為主體的現代製造業體系。
提升發展傳統產業。按照創新驅動、優化結構、提升水平、綠色發展的要求,推進重點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企業技術裝備管理水平,加快實施工業轉方式調結構1000個重點技改項目,全面提升產業整體素質。力爭2015年,支柱產業和骨幹企業的關鍵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中型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普遍提高到3%以上,山東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分別達到2100個、230件。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優勢領域,以重大建設項目為載體,強化科技人才資金支撐,重點發展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材料、新信息、新醫葯及生物、海洋開發及高端裝備製造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0%。
推動產業集中集約集聚發展。圍繞形成規模優勢、增強配套能力,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集中度、產業分工層次和整體競爭力,推動生產力集中布局、基礎設施集中配套、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集中管理。加快園區轉型提升,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區、調整產業結構的先行區和率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示範區。到2015年,全省主營業務收入過500億元的企業集團達到30戶,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達到200個,優質產品生產基地達到80個。
(三)服務業跨越。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國際化方向,大力發展面向生產、面向生活、面向農村的服務業,加強重點城區、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四大載體」建設,促進服務業拓寬領域、擴大規模、優化結構、提升層次。優先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旅遊、批零住宿餐飲、房地產、社區及家庭服務業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農村服務業,推動服務業實現跨越發展。力爭2015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從業人員比重達到40%以上。
(四)海洋經濟。全面落實國務院批復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以做大做強海洋經濟為主線,深入實施科教興海戰略,培育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全面提高海洋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能力,構築海陸統籌、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力爭海洋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四、基礎設施和支撐保障
突破薄弱環節,著力優化結構,提升基礎設施網路化、現代化水平,打造適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協調、高效安全的基礎設施支撐保障體系。
(一)能源建設。以調整布局結構和供給結構為主線,以節能減排和提高效率為重點,構建完善綜合能源體系。推進「上大壓小」電源項目建設,加快淘汰落後機組;大力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積極接納省外來電;穩定省內煤炭生產和老區石油產量,鼓勵建立穩定的省外煤炭供應基地和油氣供應基地。到2015年,煤炭產量繼續控制在1.5億噸左右,原油產量持續穩定在2700萬噸,電力可用裝機容量由目前的6317萬千瓦增加到1.12億千瓦,其中接納省外來電1600萬千瓦以上;燃煤火電所佔比重由目前的92%下降到71%,新能源裝機占省內電力總裝機比重達到14%。
(二)交通建設。加快鐵路、城際軌道和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完善「四縱四橫」鐵路運輸網和「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加快港口和內河航道建設,推進我省東北亞物流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繼續推進濟南機場建設,遷建青島機場,提升干線機場功能,推進支線機場新建和改造。加快構建鐵路網路、公路干線網路、城市軌道交通、城際鐵路、航空運輸、水運網路等有機銜接、優勢互補、立體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到2015年,鐵路營業里程由目前的3840公里增加到6100公里,復線率達到60%,電氣化率達到98%,高速鐵路營業里程358公里;公路通車里程由23萬公里增加到24.5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4285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完成一般國省道升級改造4000公里,新增農村公路12000公里;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內河港口吞吐量達到1億噸;全省開通航空航線達到280條。
(三)水利建設。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為重點,推進現代水利示範省建設,加強工程設施建設,統籌利用客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構建完善綜合水利保障體系。水資源開發利用體系,推進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和膠東調水配套工程建設,加快引黃濟青改擴建步伐,新建、改建一批水庫和河道攔蓄工程,推進海水淡化產業化,開發利用空中水資源。水災害防禦體系,加快骨幹河道綜合治理,完善防洪防潮體系,提升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質量和水平。城鄉水資源管理體系,加快建設水資源監測與控制骨幹網路,全面實施取水許可證與水資源論證制度,統籌管理和科學調度全社會用水規模。到2015年,新增供水能力20億立方米,節水10億立方米,基本滿足城鄉用水、工農業用水和環境用水需要。
(四)市政建設。加強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理順管理體制,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水平,構建完善綜合市政服務體系。加快高架、立交、環線、輕軌、地鐵等快速通道建設,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強城市公用設施建設,提高水、電、熱、氣等管網覆蓋率和集中供應率。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抗震和人防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提高緊急事件處置能力。
五、科教興魯和人才強省
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發揮人才資源優勢,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奠定堅實科技和人力資源基礎。
(一)科技創新。加強重要領域和關鍵技術研發,力爭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加快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支持一批基礎較好的重點城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級高技術產業基地,支持黃河三角洲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力爭更多的高新區進入國家級高新區行列。到2015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2%以上。
(二)教育優先。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努力建設教育強省、人力資源強省。基礎教育,以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為重點,著眼於促進教育公平,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學齡前和高中階段逐步實施免費制度;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重點,強化基礎能力建設,鼓勵全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以突出特色、提升內涵為重點,優化整合教育資源,重點建設若干所全國一流的高水平大學。堅持教育公益性方向,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到2015年,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達到基本辦學標准,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7%;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和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分別達到159萬人、89萬人,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提高到6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40%
(三)人才發展。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養機制,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打造「人才山東」品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建設高端人才聚集地和優質勞動力資源富集地帶為目標,培養造就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六支隊伍。調整優化人才結構,打造特色產業人才培育基地,支持重點發展區域、欠發達地區引進發展急需人才,強化對民營經濟的人才支撐,推進人才引進和交流。創新人才機制,健全人才選拔任用、評價和激勵機制,形成促進各類人才幹事創業和發展的長效機制,構建統一規范的人才市場體系,加強人才公共服務。力爭到 2015年,全省人才資源總量由目前的975萬人增加到1380萬人,高技能人才達到200萬人;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19%,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43人年。
六、文化繁榮和創新發展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領力、競爭力和創新力,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用新的理念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一)文化建設。以建設文化強省和增強文化軟實力為目標,創新文化發展模式,加強文化載體和設施建設,推動經濟文化融合發展。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規劃建設一批重大文化設施,深入實施各類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壯大文化產業實力,集中力量突破高科技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形成以孔子文化為核心的齊魯文化品牌體系,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到2015年,力爭文化產業增加值翻兩番,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快文化改革創新,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文化內容形式、文化生產方式、文化傳播方式、文化投融資體制和文化市場管理模式創新,提高文化改革發展的科學化水平。
(二)文明山東。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文明風尚,弘揚和培育新時期山東精神,實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工程,深化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快建設「誠信山東」,完善政府信用體系、企業誠信體系和個人信用體系,營造良好社會誠信環境。
七、和諧社會和公共服務
以擴大供給、提升質量、促進公平、提高效率為主線,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一)民生保障。逐步完善符合國情省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公共服務體系。把擴大就業作為宏觀調控和政府績效考核的優先目標,拓寬就業創業擇業渠道,有效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力爭每年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20萬人以上。加快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推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逐步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准水平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推動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健全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在擴大覆蓋范圍、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統籌層次和實現制度統一等方面邁出更大的實質性步伐。到2015年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強化各級政府責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努力滿足城鎮中低收入家庭、新就業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基本住房需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十二五」期間,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提高殘疾人教育、就業和康復水平。
(二)衛生體育。以全民健康為目標,深入推進衛生、體育體制機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積極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創新,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營運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快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促進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提高居民醫療保健水平和健康水平。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建立健全體育設施體系,發展體育健身市場,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競技體育水平。
(三)社會管理。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提升社會管理水平,全方位推進社會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加強食品葯品監管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食品葯品安全預警機制,健全覆蓋城鄉、打防控一體化的社會治安管理體系,加快建設「平安山東」。
八、生態文明和資源環境(略,文字太長)
http://news.sina.com.cn/o/2011-02-26/033922017169.shtml
C. 山東省大力發展文化藝術產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晉中之抄窗提醒您:1 對於國外來說,文化產業的崛起,意味著為國家安全增加了一層強筋的保護層,可以抵擋外國文化對本國傳統以及新興文化的侵襲。2 對國內來說,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直接或間接提高國民素養,加強國民的文化保護意識。3對山東而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部署要求,推動山東文化藝術產業的振興發展,促進文化強省建設
D. 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的政策措施
(一)降低准入門檻。落實國家關於非公有資本、外資進入文化產業的有關規定,根據文化產業不同類別,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途徑,積極吸收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參與國有文化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二)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通過貸款貼息、項目補貼、補充資本金等方式,支持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支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及跨區域整合,支持國有控股文化企業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支持大宗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大幅增加中央財政「扶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文化體制改革專項資金規模,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三)落實稅收政策。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中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研究確定文化產業支撐技術的具體范圍,加大稅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四)加大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倡導鼓勵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大力開發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文化企業「走出去」的貸款擔保業務品種。支持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進入主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鼓勵已上市文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並購和重組,迅速做大做強。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發行企業債券。
(五)設立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按照有關管理辦法,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吸收國有骨幹文化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認購。基金由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實行市場化運作,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推動資源重組和結構調整,促進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E. 齊魯文化的產業發展
2008年山東省和12個市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項資金總額已達2億多元。濟南、青島、萊蕪、臨沂、濱州、煙台、濰坊等7個綜合試點市相繼出台了改革方案,改革進展順利。全省已有20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
山東省文化產業品牌遍地開花,形成了以孔子文化節、濰坊風箏節、青島啤酒節為代表的文化節慶品牌,以電視劇《大染坊》《闖關東》為代表的魯劇品牌,以《大羽華裳》《蒙山沂水》為代表的旅遊演藝品牌,以《圓明園》《晶瑩小子》為代表的動漫品牌,以楊家埠木版年畫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品牌等一批文化產業品牌。達尼畫家村榮登首屆中國文化產業品牌榜,成為「中國文化製品七大品牌」之一。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大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是快速發展山東文化產業根本所在。山東應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契機,大力發展民營文化經濟,逐步尋找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從2008年起,山東省財政將每年統籌安排5000萬元,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採取貼息、獎勵、資助等形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為構建濟南市文化產業鏈,濟南市將重點培育108個文化產業項目,並面向全社會招商融資,投融資總額達人民幣172億元,共涉及出版發行、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網路文化、文化休閑娛樂、節會展覽、文化產品生產及銷售、體育產業等領域,顯示出了省城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前景和巨大潛力。
據介紹,濟南市重點打造的齊魯動漫遊戲產業基地,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以及未來規劃設計,要對金鑾大廈、金帝利大酒店、普利大廈、東航三角地片區、濟南市藝術大廈、濟南箱包市場等幾處地產進行整合,從而打造濟南市規模最大的動漫影視藝術文化創意中心,力爭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動漫產業核心區和示範區。重點開發的齊魯文化產業園中心,位於長清大學科技園,距濟南主城區16公里,規劃佔地面積800畝,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周圍現有高校9所,主要建設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會展中心等約20萬平方米,將成為濟南、山東的公共文化中心,同時具有公務和交易功能,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藝術中心。
濟南市還要打造濟南華山水景園,依託歷史名山華山,開挖大湖面,形成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觀,按照「七島伴三山,玉帶連兩湖」的總體結構,建造「一山兩湖十八園」,再現「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歷史風貌。
濟南市還要求,要把泉水作為城市最寶貴的戰略性資源加以保護。以正常降水條件下保持泉水常年噴涌為目標,妥善處理泉水保護與旅遊發展、城市供水的關系,搞好水資源的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提升「泉水之都」的城市形象。堅持泉源、泉脈、泉眼、泉系並重的保護原則,制定泉水保護總體規劃和重點泉群保護詳細規劃。加強泉景觀建設,增加泉文化內涵,做好泉水申報國家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工作,重現「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特色風貌。
省城將嚴格執行《濟南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泉城特色風貌帶規劃》,以古城區、商埠區、歷史文化街區及傳統文化保護為重點,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加強以明府城、大明湖、環城公園為核心的泉城特色標志區建設,保護古城區傳統格局、軸線、路網、水系和建築風格,保護商埠區路網街區和近現代優秀建築,加強對芙蓉街、曲水亭街等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維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風貌。
F. 經過多年的發展,山東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已超過1200億元,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較低。2010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