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物流發展歷史,現狀,優化措施
現代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著重對重慶市物流業進行了分析,從重慶物流在我國的區域位置分析,對物流業在重慶城市發展中的促進作用的介紹,以及其中的不足及解決策略的研究,從而進一步對重慶物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作出分析。明確了重慶物流業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和社會經濟意義。
2. 海爾集團在發展海爾物流時有哪些舉措
海爾
也同樣會遇到如何降低成本的問題。以彩電為例,海爾雖然沒有參與價格戰,但
是,並不等於海爾沒有成本問題、沒有價格方面的問題。因此,從基本層面上,
和其他企業對物流的需求一樣,海爾發展物流首先是為了降低成本。從更高層面
上,海爾物流更重要的是海爾國際化的需要、是提高競爭力的需要、是實現電子
商務的需要,等等,但是,問題的關鍵是海爾自己發展物流,還是購買第三方物
流。海爾選擇了首先自己發展物流的道路。
那麼,海爾為什麼自己發展物流呢?
由於海爾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物流界十分關注著海爾物流的發展,對海爾發
展物流也是眾說紛紜。
一種觀點認為,像海爾、TCL、美的、科龍,都號稱要拿出幾個億出來自己
做物流,把自己的分銷網路改造一下就變成物流網路,物流分銷相互支持,它們
的想法很簡單,或者有些天真。理由是,一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比如海爾在
製造上做得最好,必須要達到10 分;那麼物流不是海爾的核心能力,在知識和
資源方面都不是最好,因此,能達到8分就不錯了。如果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來
做,情況就不一樣了。它有知識和經驗,而且能100%地專注,100%地投入。
另一種觀點認為,由於國內的第三方物流尚未成熟,無論是第三方物流,還
是第四方物流,在中國發展尚需時日。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國內有實力的大型制
造業企業發展物流也是一種必然,發展到一定程度再社會化,或者說出於無奈,
大型製造業企業自己發展物流,海爾自己發展物流也是出於無奈。
首先,物流也有一個度的問題,無論是傳統物流,還是供應鏈條件下的物流,
不能認為物流無所不包,物流總有能夠做的部分和不能夠做的部分。
如果物流無限延伸就會涉及到企業的商業秘密,比如,采購計劃就可以了解
到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新產品開發等商業秘密等。海爾的物流是從源頭做起、
從采購做起,因此,出於商業考慮,海爾開始自己做__________物流無可厚非。
盡管在海爾「三個轉移」的思路中提出了「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的產
業方向,但是,海爾目前仍然是一個製造企業,因此,海爾不能象有些國外的跨
國公司那樣,把生產和分銷全部外包出去,當然,如果全部外包出去就不需要更
多的物流。如果海爾也將自己的生產部分外包出去,那麼,起碼可以省去物流中
的采購部分,但是,目前國內的工業基礎,不允許海爾全面外包。海爾從製造業
向服務業轉移還需要一個過程,海爾還需要生產,只要海爾需要生產就需要采購、
運輸、庫存管理等物流。
企業外部物流可以外包,但是企業內部的物流也外包嗎?顯然,在目前條件
下是不現實的,首先是沒有哪個企業有能力為海爾做物流。以用於國際市場的國
際采購為例,由於外貿和外匯制度,中間環節必然產生關稅,這樣,就會佔用更
多的資金,就會加大成本,即便不是,國內的供應商能夠獨立完成國際采購的商
流和物流並且可以在網上交易的企業也是鳳毛麟角。國內一些物流企業希望為海
爾做物流,供應鏈下游的可以做,在供應鏈上游,比如,在國際采購方面,短期
內,海爾自身采購的優勢是無法取代的,海爾就必須自己發展物流,至少內部的
物流必須自己實現。
中國的大型企業和在中國本地化的外國知名企業不同,來自發達國家的企業
擁有物流方面的人才和經驗,事實上,一些國內的物流企業正是在國外大型跨國
公司的教授下發展起來的。而國內的企業沒有,海爾也不例外,在發展物流之前,
海爾也沒有物流人才和經驗,如果海爾自己不搞物流,那麼,海爾的物流就會和
許多中國企業一樣停留在概念上,就不會培養人才,就不會積累經驗,不論內部
和外部的物流都談不上,購買物流作為一種產品、服務或者解決方案和其他事物
沒有什麼不同,企業作為購買者或者用戶首先必須真正了解物流,如果海爾的物
流只秓?苚?V誳停留在企業領導的口頭上、書面上,那麼,就是社會上的其他企業可以為其
提供物流服務了,海爾也沒有能力購買和享用。
從道理上講,海爾物流應當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但是,事實上很可能是沒
有哪個企業能夠或者願意承擔海爾所要求的物流。為什麼這樣說呢?看一看海爾
已經建設的物流設施,大家就一目瞭然了,想必國內沒有哪個企業能夠按照海爾
的水準為其做物流。
四,物流是海爾的競爭力
在初級競爭的條件下,商品競爭的要素主要是價格和質量,企業通過價格可
以吸引更多的購買者,通過質量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建立品牌。在這個時期,除
了特殊商品外,對於一般商品,用戶對時間的要求不是特別嚴格。但是,目前的
市場競爭進入了更高的階段,除了價格質量之外,還涉及到服務,送貨、維修等
上門服務是否及時,這就涉及到物流。
在目前的條件下,信息經濟也好、新經濟也罷,首先是品牌,既要保證用戶
獲得物美價廉或物有所值的商品,同時,又要按照用戶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甚
至不能早也不能晚)內送到用戶指定的地點以及後期的售後服務(售後服務也有
時間的問題),也只有滿足以上條件,才能吸引用戶,企業才能提高競爭力。
在中國市場上,匯集了眾多的家用電器品牌,有本土的,有國外的,在眾多
的企業和產品中,海爾的技術是不是最先進的?海爾產品的質量是不是最好的?
海爾產品的價格是不是最低的?不是,或者不全是,然而,海爾卻能夠鶴立雞群。
為什麼?這就涉及到什麼是競爭力?
100%的出廠合格率,不能保證100%的出售合格率,不能保證100%的使用合
格率。任何一個商品在使用過程中都有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商品出現問題是很正
常,問題的關鍵是用戶遇到了問題怎麼辦?
許多消費者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商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不知道找
誰?知道找誰了,打不通電話,打通電話沒有人接,找不到人,找到人,遲遲不
能解決,互相推脫,以上現象比比皆是。但是,消費者購買海爾的產品,感覺就
完全不一樣(是完全不是絕對)。只要用戶購買了海爾的商品,就會及時收到商
品,及時獲得服務,用戶不久就聽到海爾的聲音,詢問使用情況,徵求意見,更
重要的是用戶遇到了問題,可以很容易打通海爾服務熱線(呼叫中心,CALL
CENTER)的電話,用戶就得到答復。這就是海爾的優勢,就是海爾的競爭力。
企業競爭是供應鏈的競爭,是物流能力的競爭,是速度的競爭。
1997年,在北京市場海爾空調熱銷,當空調一天銷售超過1000台時,安裝
人員不足,海爾就空運人員過來安裝。一位外商要訂購7個集裝箱的海爾產品,
要求兩天之內發出貨物,當時正是周五下午,這意味著給海爾人的時間只有3
小時。訂單就是命令,海爾人最後用3個小時辦完了通常需要7天才能辦完的所
有事情,當晚9點鍾,貨物全部裝上船。一位中東經銷商要求一個世界著名的老
牌公司改包裝箱,得到的答復是要用6個月。情急之下他找到了海爾,得到的答
復是15 天。15 天後看著如期拿到的新包裝箱。2000 年,海爾集團僅僅花了2
個月的時間(國際上的最好紀錄是3個月)就開發出海爾「美高美」彩電,創造
了彩電開發的一個奇跡。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海爾的物流,物流已經成為海爾的
一種核心競爭力,物流也決定了速度和成敗。
在中國的家用電器市場,價格大戰風煙四起,一輪接著一輪的價格站成了「沒
完沒了」,價格無疑是吸引用戶購買的主要因素,但是,單純通過價格手段,或
者,盲目追求價格而影響質量,那麼,企業的發展就進入了怪圈,可能導致惡性
循環。大多數國內企業都不知不覺地進入這個價格誤區,但是,海爾卻沒有「湊
熱鬧」。
相反,海爾邁著堅實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地建立著自己的分銷系統,海爾在
全國建立數十個電話服務中心,向用戶提供全天候服務、全方位服務和全免費服
務。這也許是為什麼海爾希望在分銷系統之上建立物流網路的一個原因。
六,海爾物流規劃
物流之所以被稱之為「第三利潤源泉」是因為這種利潤不直觀、不容易挖掘。
不僅如此,現代物流是一個高度集成的領域,涉及到許多專業或行業,因此,必
須採取科學的態度發展物流,海爾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鑒。
1,海爾物流調查
在海爾國際化過程中,通過參與國際競爭,海爾不斷地認真分析和研究國際
著名跨國公司,特別是《FORTUNE》500 強,通過研究上述企業,海爾認識到,
這些企業都擁有世界一流的物流能力,這些企業能夠利用自己的物流系統向顧客
提供優質服務並獲得競爭優勢。與此同時,海爾對照國際先進企業的物流的管理、
結合海爾集團的國際化總體戰略分析自身的物流現狀,找出海爾物流存在的差
距。
通過分析和研究,海爾得出這樣的結論:物流是作為一種能力在企業內部定
位的,它對創造顧客價值的一般過程作出貢獻。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物流作
業被高度集成化,並定位一種核心能力時,就能夠對戰略優勢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事實上,在海爾自身發展歷程中,也驗證了這個道理。在海爾的經營理念中,
無論是市場觀念、名牌戰略,還是質量觀念、服務理念,所有這些無不貫穿著物
流,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物流都貫穿於各個點,貫穿於海爾供應鏈的全過
程。
2,海爾物流咨詢
海爾聘請物流專家對海爾的物流現狀進行診斷;海爾邀請專業物流公司協助
確定海爾物流系統設計方案;海爾成立了物流專家委員會作為物流智囊團,向海
爾介紹最新的物流理論和系統設計方法。
__________3,海爾物流的定位
在分析世界製造業先進企業物流管理系統和自身發展的基礎上,海爾集團將
物流重組提到日程上來,海爾突破了單純降低成本的概念,將物流重組定位在增
強企業競爭優勢的戰略高度上來,希望通過物流重組有力地推動海爾的發展。綜
合物流能力作為海爾競爭力的一部分應當成為海爾的競爭優勢,物流應當成為海
爾的核心競爭力。
4,海爾物流總目標
通過上述工作,海爾確立了物流的發展戰略,即在海爾國際化戰略指導下,
實施物流重組,使物流能力成為海爾的核心競爭能力,從而達到以最低的物流總
成本向客戶提供最大附加價值服務的戰略目標。
3,海爾物流機構
組織機構和職能管理是改革的有力保證。海爾成立物流推進本部,統一協調
管理整個海爾集團的物流工作,科學地推進企業物流管理系統的建設。各事業部
也成立了相關的介面部門,由製造部長牽頭,具體實施物流推進本部部署的工作。
開始階段物流事業推進本部由見習總裁負責,後來又由副總裁負責。
4,海爾物流計劃
按照海爾物流的總體戰略,制定了詳細的中長期實施計劃,以確保達到預定
目標和實施效果。
提到物流如何如何?大家就一哄而上都搞物流。事實上,物流並不是想像的
那麼容易。
中國物流人才的嚴重匱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整個物流界如此,每個企業也
不例外,多數企業在發展物流時,或者趕鴨子上架,或者閉門造車,或者矬子里
拔大個兒,或者找幾個明白人、找個地方開幾天會拿出一個物流規劃等等。這樣
做會有結果嗎?至少不會有理想的或滿意的結果。任何一個准備發展物流事業的
企業應當象海爾集團一樣首先按照現代的規劃思想科學地規劃企業的物流發展。
3. 加快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措施有哪些
加快我們物流業發展的措施淺析:
1.提高對物流業重要性的認識,要把物流業作為先導產業和重要產業。
應該說,長期以來我們對物流業在經濟工作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與我國計劃經濟的影響和物流業不發達有關。發達國家物流業發展經驗和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實踐都表明:物流業的發展是促進經濟良性循環,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消費,培育內需的措施;是我國企業應對國際競爭的重要舉措;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隨著物流業的發展,物流系統的完善,物流業有可能成為社會生產鏈條的領導者和協調者,為社會提供綜合性的物流服務。
2.深化物流企業改革,做大做強物流企業,並建立企業聯盟。
由於受計劃經濟影響,物流業的條塊分割,部門分割,缺乏統一規劃,重復建設加劇,加上市場發育滯後,全國物流企業處於小、多、散、弱狀態。還有工商企業基本上是物流自營,從而形成了較大的物流設施存量。根據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目前生產企業中73%的企業擁有汽車車隊和倉庫,33%的企業擁有機械化裝卸設備,3%的企業擁有鐵路專用線;商業企業中,36%的企業擁有汽車車隊和倉庫,7%的企業擁有機械化裝卸設備。這種粗放經營模式,造成了物流運作效率低、成本高、質量差。這種不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物流狀況必須改革,需把政府推動和市場化運作結合起來,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步伐,按照不同業態和產業鏈來整合,推進收購、售賣、合並和重組,把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在進行物流企業改革和改組的同時,要建立企業聯盟。因為企業聯盟是一種協作性的競爭組織,它可以減少搜尋交易對象信息的費用,抑制交易雙方的機會主義行為,降低資產專用性的風險,從而大大提高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
3.建立統管物流業的政府機構和中國物流行業協會,規范物流業的運作。
物流作業的各個環節順利進行牽涉到政府的多個部門和國民經濟的許多部門,必須有一個政府權威機構對各個部門進行宏觀協調,物流業才能順利發展。政府管理機構和全國物流管理協會要根據各自的職能分工,分別制定出全國統一的政策法規、計量標准、技術標准、管理標准、數據傳輸標准等,限期淘汰落後的行業標准。這是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應抓緊進行。
4.加強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物流企業運作效率。
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物流企業設施自動化和經營網路化兩個方面。設施自動化是指貨物的接收、分揀、裝卸、運送、監控等環節以自動化的過程來完成。設施自動化涉及的技術非常多,如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EDI技術、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通過這些技術設施,可以實現貨物的自動識別、自動分揀、自動裝卸、自動存取,從而大大提高物流作業效率。經營網路化是指將網路技術運用到物流企業運行的各個方面,它既包括物流企業內部管理上的網路化,也包括對外聯繫上的網路化。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投資額較大,各個地區和各個企業一定要結合本地區本企業的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認真做好規劃,積極穩妥地推進。一定要以企業為主體,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政府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搞行政命令,更不能搞「形象工程」。信息化建設的落腳點是要降低物流運作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增強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
5.在高等院校設立物流管理專業,抓緊培養熟悉現代物流的高素質人才。
當前,物流人才的匱乏已經嚴重阻礙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必須抓緊物流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在高等院校,特別是綜合大學設立物流管理專業,培養高素質物流人才隊伍。高素質的人才應該熟悉國際商務規則和相關法律;熟悉物流方式,對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的基本原理、運行方式、發展規律等,都應該了如指掌,運用自如;熟悉現代物流管理;熟悉現代物流技術。其次,開展職業教育,當務之急是要培訓物流企業的職工,因為我國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大多數是從經濟、外語、工程、交通運輸等專業轉行過來的,物流知識較為欠缺。通過職業教育,要使物流企業職工達到本工作崗位的要求,從整體上提高物流企業人員的素質。最後,建立職業標准和職業規范,當前應盡快建立物流師職業標准與認證制度。從制度上規范物流企業的用人,保證物流業健康、持續、高速發展。
6.利用外資,重點引進跨國物流公司,加快我國物流業的發展。
當前,我國物流領域引進外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1)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流通觀念、流通模式、流通業態、流通管理和流通技術;(2)利用外資加大對傳統商業的改造力度,盤活傳統商業,把現代化商業發展起來;(3)利用外資發展現代物流,提高我國的現代物流技術,改善物流基礎設施;(4)利用已進人中國的跨國商業集團的國際營銷網路,帶動我國產品的出口。
7.盡快建立信用制度,開展商業誠信服務。
衡量物流業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企業有很高的商業信用,遵守職業道德。因為第三方物流是通過契約形式來規范物流供應者和物流消費者之間關系的。物流服務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系列委託與被委託、代理與被代理的關系,是完全以信用制度、信用體系為基礎的。生產企業以合同方式將物流活動委託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為能及時滿足顧客的要求,又以合同方式匯集倉儲、運輸、包裝等眾多合作夥伴。在物流正常運行過程中,涉及多個物流參與者,其中任何一個物流參與者出現信用問題,都將影響物流業的正常運作,甚至根本無法進行。因此,要加快信用制度建設,實行企業信用分級制度,特別是要大力推行「黃牌警告」和「黑名單」制度,將那些不講信用的劣跡斑斑的企業記錄在案,公開曝光,逐步靜化物流市場,優化物流環境。
4. 新興物流產業是什麼它的發展趨勢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智能化席捲物流行業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不斷發展,正在給我國多個行業帶來新鮮活力,所有運作環節都在不斷講求智能化。智能化越來越成為時代的代名詞,在這股浪潮下,我國的物流產業也注入了智能化的基因,智能物流迎來了發展的「黃金階段」。
在這個互聯網高度發展的社會,我國的物流行業離不開智能化運作,所謂智能物流就是通過先進的物流網技術,實現貨物運輸過程的自動化運作和高效化的管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國內智能物流系統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未來幾年行業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智能快遞櫃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物流行業的末端問題,推動我國物流產業的良性發展。2012年全國智能快遞櫃市場規模為31億元,面對不斷增長的快遞業務需求,2017年底市場規模達107億元,相比2012年增長243%,預計到2020年中國快遞櫃市場規模將超180億元。
政策利好發展智能物流,智能快遞櫃落地建設
物流行業的智能化是提高我國物流行業利潤,降低物流成本的一大重要舉措。為了推動我國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大力支持發展智能物流,並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2017年我國相繼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多個文件,推進物流產業自動化升級。
在國家的鼓勵推動下,我國的智能物流發展較為快速,2018年物流業向智慧化方向發展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今年9月26日,菜鳥宣布與快遞企業合作上線視頻雲監控系。雲監控系統顛覆傳統攝像頭只負責記錄的功能,升級為智能感知設備,通過這款監控系統可以對物流環節進行識別並將發現的問題及時發送給人工處理,極大減少了人力成本的輸出,提高了效率。目前這款雲監控系統已經得到了德邦、中通、圓通、申通、百世、韻達等快遞公司的青睞。
在智能物流的發展道路上,除了雲監控系統,可減少末端人力成本輸出的快遞櫃也越來越普及。國家不斷出台政策,鼓勵建設智能末端服務設施,同時將智能快遞櫃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中,大力推動智能快遞櫃等智能終端的落地與建設。
在智能物流的發展道路上,除了雲監控系統,可減少末端人力成本輸出的快遞櫃也越來越普及。國家不斷出台政策,鼓勵建設智能末端服務設施,同時將智能快遞櫃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中,大力推動智能快遞櫃等智能終端的落地與建設。
智能無人倉發展概況分析
智能物流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也是我國不斷加強對智能物流的鼓勵和扶持的原因。說到智能物流就不得不提現在特別火的智能無人倉,無人倉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在商業領域的創新,在智能倉庫里揀貨、送貨的全部都是智能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聽懂」總部發出的指令,並具有識別功能自動選擇最優路線以及躲避障礙物,這些機器人的使用,讓智能倉庫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無人倉,它們效率高而且比人工更加精確。
現在已經有多家電商巨頭建立無人倉,以應對成千上萬的快遞包裹。在未來發展中,如何加快技術升級、降低運營成本、對消費者進行精準服務,會是無人倉應用的制勝關鍵。
物流行業迎來發展拐點,智能科技注入新活力
在這個創新的時代,我國物流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拐點,智能科技為我國物流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不斷完善智能設備,加強研發力度,讓智能設備為我國物流產業帶來更加長久的利益。
5. 現代物流管理趨勢
1.提高對物流業重要性的認識,要把物流業作為先導產、業和重要產業。應該說,長期以來我們對物流業在經濟工作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與我國計劃經濟的影響和物流業不發達有關。發達國家物流業發展經驗和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實踐都表明:物流業的發展是促進經濟良性循環,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消費,培育內需的措施;是我國企業應對國際競爭的重要舉措;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隨著物流業的發展,物流系統的完善,物流業有可能成為社會生產鏈條的領導者和協調者,為社會提供綜合性的物流服務。
2.深化物流企業改革,做大做強物流企業,並建立企業聯盟。由於受計劃經濟影。向,物流業的條塊分割,部門分割,缺乏統一規劃,重復建設加劇,加上市場發育滯後,全國物流企業處於小、多、散、弱狀態。還有工商企業基本上是物流自營,從而形成了較大的物流設施存量。根據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目前生產企業中73%的企業擁有汽車車隊和倉庫,33%的企業擁有機械化裝卸設備,3%的企業擁有鐵路專用線;商業企業中,36%的企業擁有汽車車隊和倉庫,7%的企業擁有機械化裝卸設備。這種粗放經營模式,造成了物流運作效率低、成本高、質量差。這種不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物流狀況必須改革,需把政府推動和市場化運作結合起來,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步伐,按照不同業態和產業鏈來整合,推進收購、售賣、合並和重組,把物流企業做大做強。
在進行物流企業改革和改組的同時,要建立企業聯盟。因為企業聯盟是一種協作性的競爭組織,它可以減少搜尋交易對象信息的費用,抑制交易雙方的機會主義行為,降低資產專用性的風險,從而大大提高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
3.建立統管物流業的政府機構和中國物流行業協會,規范物流業的運作。物流作業的各個環節順利進行牽涉到政府的多個部門和國民經濟的許多部門,必須有一個政府權威機構對各個部門進行宏觀協調,物流業才能順利發展。政府管理機構和全國物流管理協會要根據各自的職能分工,分別制定出全國統一的政策法規、計量標准、技術標准、管理標准、數據傳輸標准等,限期淘汰落後的行業標准。這是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應抓緊進行。
4.加強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物流企業運作效率。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物流企業設施自動化和經營網路化兩個方面。設施自動化是指貨物的接收、分揀、裝卸、運送、監控等環節以自動化的過程來完成。設施自動化涉及的技術非常多,如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EDI技術、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通過這些技術設施,可以實現貨物的自動識別、自動分揀、自動裝卸、自動存取,從而大大提高物流作業效率。經營網路化是指將網路技術運用到物流企業運行的各個方面,它既包括物流企業內部管理上的網路化,也包括對外聯繫上的網路化。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投資額較大,各個地區和各個企業一定要結合本地區本企業的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認真做好規劃,積極穩妥地推進。一定要以企業為主體,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政府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搞行政命令,更不能搞「形象工程」。信息化建設的落腳點是要降低物流運作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增強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
5.在高等院校設立物流管理專業,抓緊培養熟悉現代物流的高素質人才。當前,物流人才的匱乏已經嚴重阻礙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必須抓緊物流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在高等院校,特別是綜合大學設立物流管理專業,培養高素質物流人才隊伍。高素質的人才應該熟悉國際商務規則和相關法律;熟悉物流方式,對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的基本原理、運行方式、發展規律等,都應該了如指掌,運用自如;熟悉現代物流管理;熟悉現代物流技術。其次,開展職業教育,當務之急是要培訓物流企業的職工,因為我國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大多數是從經濟、外語、工程、交通運輸等專業轉行過來的,物流知識較為欠缺。通過職業教育,要使物流企業職工達到本工作崗位的要求,從整體上提高物流企業人員的素質。最後,建立職業標准和職業規范,當前應盡快建立物流師職業標准與認證制度。從制度上規范物流企業的用人,保證物流業健康、持續、高速發展。
6.利用外資,重點引進跨國物流公司,加快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當前,我國物流領域引進外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1)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流通觀念、流通模式、流通業態、流通管理和流通技術;(2)利用外資加大對傳統商業的改造力度,盤活傳統商業,把現代化商業發展起來;(3)利用外資發展現代物流,提高我國的現代物流技術,改善物流基礎設施;(4)利用已進人中國的跨國商業集團的國際營銷網路,帶動我國產品的出口。
7.盡快建立信用制度,開展商業誠信服務。衡量物流業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企業有很高的商業信用,遵守職業道德。因為第三方物流是通過契約形式來規范物流供應者和物流消費者之間關系的。物流服務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系列委託與被委託、代理與被代理的關系,是完全以信用制度、信用體系為基礎的。生產企業以合同方式將物流活動委託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為能及時滿足顧客的要求,又以合同方式匯集倉儲、運輸、包裝等眾多合作夥伴。在物流正常運行過程中,涉及多個物流參與者,其中任何一個物流參與者出現信用問題,都將影響物流業的正常運作,甚至根本無法進行。因此,要加快信用制度建設,實行企業信用分級制度,特別是要大力推行「黃牌警告」和「黑名單」制度,將那些不講信用的劣跡斑斑的企業記錄在案,公開曝光,逐步靜化物流市場,優化物流環境。對我有幫助
6. 廣西物流業發展現狀及有關政策措施。
2010年影響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六大因素
一、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與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
物流業主要是生產性服務業,它的發展與工業、農業、建築業、流通業密切相關。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的GDP從2007年13%、2008年的9.6%下降到2009年的8.7%。根據科學分析,中國經濟的下滑已見底,出現了V型或U型發展軌跡。也就是說,2010年,中國的GDP不會低於2009年,會回歸到9%與10%之間。回顧2008年下半年與2009年對物流業影響大的,不是農業,不是國內流通業,更不是建築業,真正影響大的是進出口貿易以及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工業生產。2008年11月起出口出現負增長,2009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只有5.1%,社會物流總額第一次出現負增長3.3%,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
因此2010年,只要進出口貿易以及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製造業不出現大的問題,中國物流業總體上是穩健的、快速的。據商務部分析,2010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將止跌回升,從2009年的-13.9%回升到正增長,其中出口將從-16%回升到15%左右。據國家統計局分析,2010年中國工業生產也將有一個好的表現,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對物流業影響不大。大規模的基本建設2010年將進入高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會略高於2009年的30.1%。大宗商品的物流有增無減,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增幅將高於2009年的13.8%。隨著國家推動消費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會高於2009年15.5%,城鄉生活消費品物流形勢見好。如不出現大的問題,2010年農業仍將是一個豐收年。
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落實與推進的強度
2010年是落實《規劃》的第2年,也是關鍵的一年。《規劃》的出台對於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是劃時代的,是歷史性的。2009年,國務院各部委、地方各級政府對《規劃》的落實做了大量工作,有了很大推進,但總體上是「雷聲大、雨點小」。有兩大原因:一是物流業是一個復合型產業,涉及面廣,協調難度大;二是物流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政府不知道如何管理,缺乏經驗。對照《規劃》要求,影響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土地、稅收、收費、融資、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還沒有出台;7個專項規劃除糧食物流專項規劃已發布外,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應急物流等只完成了研究報告,都 未 出台;九大物流工程如何推進缺乏具體應對措施;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九大物流區域,十大物流通道如何推進,缺乏具體方略。2010年,應當是《規劃》全面推進、全面落實的一年,這需要上下左右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特別是政府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不然的話,就會落空。
三、物流市場的成長速度與成熟程度
物流市場是一個總體概念,物流市場的成熟度對物流產業的發展關系極大。中國還不是一個成熟的物流市場,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物流市場主體不成熟,特別是物流的主體即供需雙方不成熟。「大而全」、「小而全」的工業與商業運行模式,使物流的需方主體市場不成熟;物流企業的集中度低,功能單一,使物流的供方主體市場不成熟。二是物流資源沒有完全市場化,沒有做到可以自由流動。三是物流市場運作不規范,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規、標准。物流的管理體制不順,政出多門,形不成合力。物流的中介組織也不發達,行業協會參差不齊。
物流業與製造業、農業、服務業的聯動發展本質上是一個市場運作問題,對物流業來講,物流的市場需求決定一切,物流的市場需求就來自工業、農業、服務業。市場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物流市場需要培育,要有一個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共同推動的兩輪驅動長效機制。物流的客體是實品,這與商品市場密不可分。但一個成熟的物流市場,不僅要以商品市場為基礎,還需要各種要素市場的參與,特別是金融業的介入,所以成熟的物流市場是一個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統一市場。當前,各地忽視物流市場的培育是物流業發展的最大誤區。
四、物流服務商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由於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才明確物流業是一個產業,要大力發展,2009年才發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所以全國10萬多個物流企業的發展軌跡特別引人注目。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物流企業經受了風雨的考驗,提升了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有8個趨勢是非常明顯的:1.重組整合。中遠與長航,中郵速遞與中郵物流,遼寧、河北、山東、廣西等地打造港務集團等,民營、外資物流特別是外資物流企業也加快了整合重組的速度,使物流企業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中國物流50強排序中第50位的主營業務收入已從5億元增加到7億元。2.聯動發展。即物流服務商與產業需方結盟,如長安民生聯姻福特,寶供聯姻福田,南方物流聯姻TCL,中儲聯姻中鐵快運、中鐵集運等。3.走進供應鏈。不少物流企業延伸服務功能,把上下游連結起來,不僅是銷售物流服務商,進入供應物流與生產物流,有的也成了采購供應商,還有的與金融部門合作,開展供應鏈金融。比如浙江物產集團、天津物產集團、深圳怡亞通物流、廣州嘉誠物流等等。4.推進信息化,建設虛擬物流平台,把物流的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結合,特別是適應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浙江傳化、北京匯通天下、上海陸交中心、西安黃馬甲等等都有新的推進。5.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隨著產業物流的細分,一些物流企業開始做專業化物流,如湖北九州通、深圳順風速達、上海遠成、淄博依廠、中外運裕和、安吉天地、海爾物流等等。6.企業積聚、功能集成。不少物流企業利用國家批準的區域經濟、城市集群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物流園區,批發市場改造等各種機遇,實現物流企業積聚,功能集成,差異化經營。如蘇州工業物流園、上海外高橋與西北物流園、北京航空港物流園、寧夏寧東物流基地、廣西北部灣物流基地、重慶寸灘物流基地等等。7.物流咨詢公司快速發展。他們主要從事為製造業、流通企業進行供應鏈設計與供應鏈流程優化,如上海歐麟咨詢、廣東物流研究院、上海物流研究院、深圳綜合研究院、北京中物聯規劃研究院等。8.強化企業軟實力。通過信息化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強化內部管理,建設企業文化等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競爭力。這8個方面是物流企業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經驗,也是物流企業成長進步的表現,是新形勢下物流企業發展的藍海戰略,2010年仍會在這8個方面向前推進,這8個方面推進的速度與推進的成果將影響到今年全國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
五、物流企業成本壓力的大小
由於2010年全球經濟將從負增長緩慢恢復到正增長,國際油價將上升,國內通脹預期增強,CPI將從負數到達3%~5%左右的通脹率。人力成本、土地成本、水電成本等繼續升高。由於市場競爭加劇,物流企業營運價格提高空間有限,特別是運輸與倉儲價格一直處於低位,所以2010年物流企業將經受成本與價格的雙重壓力,這種壓力在2010年不同季度會有所變化,2009年70%物流企業利潤負
增長的局面將不會出現,主營業務收入、毛利率以及企業純利潤將會有一個好的表現。
六、低碳經濟推進對物流業的影響
中國政府已向全世界庄嚴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減少40%~45%,減排目標將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約束性指標。而節能減排與物流業關系極大。比如,物流的基礎是運輸,據有關部門測算,每噸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裝載卡車、鐵路、船舶、航空的比例是5:1:2:75。從能源消耗來看,每噸公里卡車的能源消耗為1.41MT,鐵路0.45MT,船舶0.55MT,飛機22MT。所以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以及低能耗、低排放量運輸車輛的發展以及減少空載率顯得十分重要。據有關數據,全球15%的能源消耗在冷凍設備與空調上,冷鏈物流如何節能減排就提到日程上來。總之,低碳經濟要求物流加速綠色化,這對2010年影響不會很大,但必須起步。
以上六個方面對2010年物流業發展將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統籌調節好這六個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門的職責,更是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必須應對好的基本功。據預測,2010年社會物流總額將在2009年的96.7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5%左右,物流總費用將在2009年的6.08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0%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將在2009年2.3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0%左右。總之,近20年,中國仍處於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期,中國的物流業也同樣處於快速發展期,這一點我們必須有充分的信心。
7. 我國企業物流面臨的困難是什麼以及解決措施
現代物流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增加經濟效益的「第三利潤源泉」。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開發上,對企業生產全過程的物流系統做出科學規劃,對企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確保企業物流的系統性和合理性,使企業保持敏捷的反應能力。目前,在我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企業加強物流管理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關部門、行業都先後開展城市物流規劃、企業物流管理試點等工作,物流被認為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企業強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意義
現代物流是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集合整個采購、運輸、包裝、裝卸、搬運、倉儲、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處理等各種功能而形成的綜合性物流活動模式。通過一體化管理,來統籌安排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服務,通過組織設置的一體化,來實現供應鏈的統一控制。所以,企業加強物流管理,進行物流系統的規劃和再造,對加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
1、企業加強物流管理,實施物流系統再造,能夠減少庫存積壓,降低總成本,提高利潤。企業通過對內部物流系統進行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由此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和存貨成本,提高庫存的周轉速度和資金的回籠率,使企業從物流這一巨大的利潤獲取收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海爾集團從1999年開始創新了一套現代物流管理模式,興建了現代化的立體自動化倉庫,構築了將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一體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使呆滯物資降低73.8%,倉庫面積減少50%,庫存資金減少67%。
2、企業加強現代物流管理,無需佔用流動資金,便可實現無本獲利,能有效地提高競爭力。在現代物流管理模式下,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特定的需求進行商品生產。通過對產品交付期、質量及價格的預測,利用國際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獲取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資源。由於是採用需求管理和柔性生產技術,以批量產品的價格完成生產過程,所以無需佔用流動資金,便可實現無本獲利。
3、企業加強現代物流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經營風險。現代物流管理使用信息技術實現了數據的快速、准確傳遞,提高了倉庫管理、裝卸運輸、采購、訂貨、配送發運、訂單處理的自動化水平,使分裝、包裝、保管、運輸、流通加工實現一體化,生產廠家可以方便地使用信息技術與物流企業進行交流和協作,企業間的協調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這樣一來,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准時制生產。
二、目前我國工業企業物流運作現狀
1、從宏觀方面來看,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長期以來受「重商流」、「輕物流」理論和思想的影響,對物流在經濟發展和企業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夠認識和重視;物流標准化和規范化建設、學科建設嚴重滯後;物流的法律、法規建設相對落後;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於支撐物流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網路建設等缺乏統籌規劃,各部門、各地區各自為政,閉門造車,缺乏協作,尚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物流市場;物流業的協調機制處於分散狀態,近年來,雖然在我國流通領域內成立了一些物流協會或類似的行業組織,但效果不佳。由於行業管理既分散又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2、從微觀環境來說,企業物流管理與運作不容樂觀。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物流活動主要由企業自身承擔,造成物流資源分散,資金短缺、產品積壓、庫存資金佔用多、設備利用率低、生產管理水平低下等。首先,企業內部物流各自為政,供、產、銷相互脫節,物流系統協調性差。大多數企業將物流活動置於附屬地位,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使物流的專業化、網路化和社會化程度不高;有些物流業內擁有的物流設施、設備為數不少,但利用率卻普遍偏低,很少能提供全國性或全球性的物流服務;由於物流活動跨職能、跨部門設置,且各部門各自為戰,缺乏對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財務分析,致使整個系統的運作效率非常低下。其次,企業內部信息系統不完善,企業之間的信息傳遞工具落後,物流難以暢通無阻。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電腦,但還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路。由於信息收集、處理、跟蹤的低效性以及企業缺乏對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確、動態的把握,使企業無法實現內、外部物流一體化,無法追求物流系統的最優化和合理化,參與供應鏈管理。很難滿足消費者快速變化、日趨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再次,粗放型經營突出,缺乏對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運輸、倉儲等部門,或有自己專門的運輸公司、倉儲公司等,進行物流自營。這些企業內部物流部門不去市場找生意,資源閑置和浪費現象嚴重。同時一些在國內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不顧企業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備,不惜斥巨資在國內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較優勢的第三方經營,僅依靠企業自身力量和粗放型物流經營參與國內、國際競爭。
三、我國工業企業物流運作再造
1、政府要為企業物流運作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第一,政策環境。政府要加強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規建設,要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促進生產性和流通性企業更多地使用社會化物流,來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二,技術環境。政府要鼓勵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扶持、引導物流企業、引進先進裝備、改善物流設施,進而提高物流績效和物流服務水平。第三,市場環境。政府要為物流企業在跨地區經營的工商登記、辦理證照、統一納稅、交通管制、進出口貨物查檢通關等方面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要積極鼓勵和扶持有一定基礎的大型貨運企業或儲運企業完善服務功能,實現向物流服務企業的轉變,推動第三方物流服務市場的形成。
8. 企業物流合理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實現企業物流合理化的方法
1.生產企業各種設備設施在車間的合理布置.相對來講各種設備的位置一經決定,物流運輸的路線也隨之決定,如果布置合理,可以減少貨物在車間的來回搬運時間,可提高生產效率.
2.適當降低庫存品的積壓,可以減少流動資金佔用.當然庫存降低是有約束的,不是盲目的降低庫存,而是要符合三個目的:A.原材料成本要最低.大批量采購價格低但庫存增多,小批量采購價格高但庫存低.所以降低庫存時也是要合理的控制.B.保障供應,防止缺貨.有的原材料是要一定的庫存,因為要考慮采購的難易程度,遠近之分.不能因原材料的采購而影響生產.
3.均衡生產,就是生產流量的平均.在製品處於不堆積,不停滯,不間斷,不超量,有節奏的流動狀態.也就是說生產處於「一個流」的狀態,就是均衡生產的最佳狀態..這就要求我們需合理制定生產計劃,有效的加強生產組織管理.
4.合理的購買一些工具和設備.比方說配置一些能增強搬運能力的工具和自動化的機械設施,根據物品的形態和特性以及工藝要求制定一些特種設備,以方便搬運,儲存等,這樣又可提高生產物流的效率.
5.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覆蓋工廠的整個生產過程,比喻制定生產計劃,控帛物流節奏,壓縮庫存,降低生產成本,合理調度運輸及搬運等等,這些都來源於准確的物流信息,在企業外部市場,原材料供應及產成品銷售市場,也是工廠物流活動的依據.所有這些都必須從基本數據收集做起,有了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便於管理階層分析並讓領導者作了決策.
9. 物流設備的發展措施
借鑒國外物流設備發展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採取如下措施來加快我國物流設備的發展。
1、加快物流設備標准化制定工作。物流設備標准化對於提高物流運作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統一的標准有利於各種設備之間的相互銜接配套,有利於物流企業之間的業務合作,從而縮短物流作業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物流服務質量,近而減少物流成本在生產總成本中所佔的比重。
2、加大對物流設備的投資力度,注重多元化投資。對物流設備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注重發展技術含量高的物流設備,有意識的淘汰陳舊落後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物流設備,配置先進物流機械設施,如運輸系統中的新型機車、車輛、大型汽車、特種專用車輛,倉儲系統中的自動化立體倉庫、高層貨架,搬運系統中的起重機、叉車、集裝箱搬運設備、自動分揀和監測設備等。
3、規范物流設備供應商的經營行為,鼓勵其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和設計能力,從而為物流企業提供更好的物流設備。
4、引導物流企業在選擇物流設備時,不僅注重設備的價格,還要注重設備的質量,安全性能以及對整個系統的作用,結合自身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物流設備,使整個系統效益最優。
5、提高物流企業以及各級政府對物流設備在物流發展中的認識,使他們在進行物流設備系統規劃。設計時能通盤考慮,避免使用不便和資源浪費。
6、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各級政府都要把物流設備管理納入物流管理的內容。物流設備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應重視物流設備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設備的使用效率,盡量減少物流設備的閑置時間。同時應注重對物流設備安全性能的檢測和維修,減緩設備磨損速度,延長其使用壽命,防止設備非正常損壞,保障其正常運行。
物流設備當中的裝卸搬運設備在倉儲業務流程中的位置:
倉儲業務流程:
(接貨)進貨運輸--裝卸搬運--(保管)暫存--驗收--入庫--保管--定期盤點--(發貨)出庫--裝卸搬運--發貨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