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抗戰結束到新中國建立前,中國共產黨關於土地問題的文件有哪些
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土地政策:
目的:調動廣大群眾革命積極性。
政策:1946-5《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變減租減息為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
1947年《中國土地法大綱》,耕者有其田。
影響: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
認識:
變革土地制度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是廣大農民最迫切的要求。不解決土地問題,就不可能把廣大農民真正的發動起來,也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務。
在國共政權十年對峙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根據當時的國內矛盾,分別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為適應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需要而制訂的減租減息政策已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要求,為了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中國共產黨制訂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這是一個比較完善的土地革命綱領。
(1)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問題擴展閱讀:
201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
文件要點一: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權分置」進行時。
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導各地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延包的具體辦法,確保政策銜接平穩過渡。完善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
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礎上,開展「回頭看」,做好收尾工作,妥善化解遺留問題,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發放至農戶手中。健全土地流轉規范管理制度,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擔保融資。
總結好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試點經驗,鞏固改革成果。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不搞私有化,堅持農地農用、防止非農化,堅持保障農民土地權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條件,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修改相關法律的基礎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開農村土地徵收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
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改革試點,豐富試點內容,完善制度設計。
抓緊制定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指導意見。
研究起草農村宅基地使用條例。
開展閑置宅基地復墾試點。
允許在縣域內開展全域鄉村閑置校舍、廠房、廢棄地等整治,盤活建設用地重點用於支持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下鄉創業。
嚴格農業設施用地管理,滿足合理需求。鞏固「大棚房」問題整治成果。按照「取之於農,主要用之於農」的要求,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重點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高標准農田建設。
扎實開展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使用,調劑收益全部用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鄉村振興。加快修訂土地管理法、物權法等法律法規。
注釋:
此次中央一號文件的這部分內容無疑是與廣大農民朋友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兩項「三權分置」制度改革赫然在列,將為農民土地價值的提升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共享奠定堅實的政策基礎。
這其中對於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尤為引人關注,「農村宅基地管理指導意見」和「農村宅基地使用條例」的出台預期將有望對這一領域長期存在的「一戶多宅」「有戶無宅」「無證建築私搭亂建」「超占面積」「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和遇徵收拆遷時的補償標准確立等問題「開葯方」。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文件選用了「穩慎」二字,也預示著這項改革將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
廣大農民朋友在積極參與當地「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等新政策措施時也要抱持「穩慎」的態度,必要時及時咨詢專業維權律師的意見,爭取在改革前沿實現自己的合法利益訴求突破。
而文件中「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的表述無疑具有宣誓意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宅基地將有望為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的穩步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Ⅱ 2017年農村土地新政策
2017年將著力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保證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物質基礎。
新增建設用地要支持農村新業態發展
為了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建設用地的安排將更加支持村裡的新產業。
農村建設用地是指鄉(鎮)村建設用地,即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個人投資或集資,進行各項非農業建設所使用的土地。主要包括:鄉(鎮)村公益事業用地和公共設施用地,以及農村居民住宅用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分為三大類: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和經營性用地。
要保障農業農村發展用地。健全新增建設用地保障機制,土地規劃調整完善要充分考慮農業農村發展用地需求,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安排要確定一定比例用於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村集體可用出租等方式盤活宅基地、農房
2017年,國土資源部將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將及時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尊重基層首創,支持地方在堅持改革底線和正確方向的前提下大膽探索、大膽創新。
耕地紅線繼續嚴守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嚴守耕地紅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確保糧食產能不降低。
Ⅲ 農村土地政策哪些方面不適應農村新業態發展需要
農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可能沖擊農村建設用地的現有規模。新業態融合、農區空間復合利用增多,使現行農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面臨挑戰。以現代農業為載體,涌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象,許多新業態如採摘體驗、農產品定製化、鄉村休閑觀光等現代消費服務業,以及與此相關的互聯網配送、物聯網管理、農景園藝、品嘗品鑒、休閑觀光等,其相關設施均建造在農田或農區。大都市周邊許多農田開始園區化,以現代農業冠名的各類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農業主題公園等大體量農業設施融合了非農用途,有的甚至直接用於非農業。農業經營活動主體變動快、農地復合用途增多,不穩定和不按規定用途利用的現象增多,一些看似合法的生產經營活動,用地時也出現違規違法現象。
給耕地保護尤其是基本農田保護帶來新的壓力。新業態發展中,無論是設施農業還是鄉村旅遊業,都不可避免地會依託耕地和基本農田來發展,同時,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已經從原有的傳統農業,發展到兼備加工業和消費型現代服務業的泛農業產業體系,這無疑給政策剛性很強的耕地保護政策帶來新的壓力。我國大都市新業態發展最快、形態更加復雜、類型更加多樣,這與正在城市周邊調整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也會形成較強烈的沖突。
面對農業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農村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需要優化調整機制。一是設施農用地政策及現實管理面臨新情況,土地多功能相互融合,以設施農用地為名違法違規佔地行為時有發生,成為農村土地監管難點。相關文件將設施農用地審核制度改為備案制後,政策強制性不足,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二是原有農村土地用途管制方式過於靜態化,缺少新業態發展空間優化配置機制;三是部分地方對利用增減掛鉤政策有效利用存量建設用地認識不足,缺乏操控能力。
Ⅳ 怎樣建立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保障機制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增加要素投入,促進經濟總量增加,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土地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土地制度創新在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化解過剩產能、降低用地成本等方面大有可為。我們要堅持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切實發揮好土地在供給側改革中的要素作用。
著眼穩增長、調結構,努力實施「有保有控」的差別化用地政策。湖南剛剛由欠發達省份跨入中等發達省份,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促進「三量齊升」、推進「五化」同步發展,是現階段的中心任務。我們要按照全省結構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制定、落實好產業用地差別化政策,全力保障經濟中高速增長。一方面,圍繞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建設用地審批和供應,重點保障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網」建設和民生實事項目等方面的用地需求;重點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另一方面,對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一律停止批地,廢除產能過剩行業的用地優惠政策,促進落後產能淘汰退出和企業兼並重組,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著眼降成本、補短板,積極探索精準化供地新機制。深入研究降低企業特別是實體經濟企業用地成本問題,合理確定地價水平。試行個性化供地,特別是對新產業新業態用地,要根據具體情況細化用途後供地,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方式出讓,切實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全力服務全省精準扶貧工作:及時將重大項目和扶貧開發重點工程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要向扶貧開發重點縣傾斜,優先保障扶貧開發項目用地;支持湘西地區開展低丘緩坡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試點。
著眼優增量、盤存量,大力推進集約化用地。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逐步減少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增加存量用地指標,倒逼用地方式和發展方式轉變。科學劃定耕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有效管控新城新區和開發區規模無序擴大,嚴格控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模。開展全省去存量土地專項行動,加大對閑置土地的盤活再利用。進一步引導企業向開發園區集中,鼓勵開發區、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多層工業廠房,供中小企業進行多功能復合利用。圍繞去產能,加快「僵屍企業」分類有序處置,盤活企業存量土地,推進低效利用土地再開發。同時,將建設用地總量和單位GDP建設用地下降目標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約束性指標,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節地責任。
Ⅳ 鄉村旅遊用地有哪些限制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關鍵是鞏固內和完善農村承包地「容三權分置」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鄉平等交換機制,加快釋放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紅利。扎實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不得違規違法買賣宅基地,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嚴格禁止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提下,允許縣級政府通過村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優化村莊用地布局,有效利用農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預留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於單獨選址的農業設施和休閑旅遊設施等建設。對利用收儲農村閑置建設用地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給予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獎勵。進一步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
Ⅵ 規劃 只確定用地性質 具體應發展什麼業態
化解過剩產能、降低用地成本等方面大有可為。我們要堅持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切實發揮好土地在供給側改革中的要素作用。
著眼穩增長、調結構,努力實施「有保有控」的差別化用地政策,倒逼用地方式和發展方式轉變。試行個性化供地、補短板、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多層工業廠房;支持湘西地區開展低丘緩坡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試點,重點保障交通、能源,鼓勵開發區、落實好產業用地差別化政策,全力保障經濟中高速增長。一方面,圍繞擴大有效投資,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新業態發展用地,嚴格控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模。開展全省去存量土地專項行動,加大對閑置土地的盤活再利用。進一步引導企業向開發園區集中,盤活企業存量土地,推進低效利用土地再開發。同時。湖南剛剛由欠發達省份跨入中等發達省份,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要按照全省結構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制定,促進「三量齊升」、推進「五化」同步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土地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特別是對新產業新業態用地,要根據具體情況細化用途後供地、租讓結合等方式出讓,逐步減少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增加存量用地指標:及時將重大項目和扶貧開發重點工程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要向扶貧開發重點縣傾斜,優先保障扶貧開發項目用地,供中小企業進行多功能復合利用。圍繞去產能,加快「僵屍企業」分類有序處置、水利、信息「四網」建設和民生實事項目等方面的用地需求;重點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大力推進集約化用地,促進經濟總量增加,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盤存量,支持新產業。另一方面,對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一律停止批地,廢除產能過剩行業的用地優惠政策,促進落後產能淘汰退出和企業兼並重組,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將建設用地總量和單位GDP建設用地下降目標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約束性指標,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節地責任,切實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全力服務全省精準扶貧工作。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
著眼降成本,加快建設用地審批和供應。
著眼優增量,土地制度創新在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增加要素投入,積極探索精準化供地新機制。深入研究降低企業特別是實體經濟企業用地成本問題,合理確定地價水平。科學劃定耕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有效管控新城新區和開發區規模無序擴大,是現階段的中心任務
Ⅶ 大學生下鄉返鄉創業這些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肯定有的,具體要咨詢政府有關部門,下面是在遂川縣政府網站上截取的部分內容
Ⅷ 關於中國農村大量田地荒蕪問題,人大幾千人沒有人向中央匯報嗎
看看代表的構成你就應該明白為什麼不可能有人提出這些問題了。假如裡面有真正代表農民利益,工作在最基層的農民參與才可能會提出這些問題。